距离校门口两百米。
"老爸。"
"啥事?"
"我想吃油条。"
坐在电动车后座的小桐指着街边的烧饼店。
“好啊,老板,两根油条。”
烧饼店老板麻利的用夹子夹出两根,放在塑料袋里,递给爸爸。
“我吃不了那么多。”
“我也要吃的。老板,多给我一个塑料袋。”
老爸也吃了起来,一大一小两个人边走边吃,吃得津津有味。
这时候,一辆红旗轿车停在校门口。副驾驶座的车门打开,一个瘦高的帅气男人下来,打开左后门。接着,小桐和老爸看到一个身穿校服的女孩走出来。
“这个女孩是黄莉我认识,你同班同学嘛,还是副班长,这男的是谁,她老爸吗?”
小桐爸爸经常来接小桐,所以知道黄莉,但这个男人是第一次看见,所以问了一句。
“是啊,你看人家的老爸,长得多帅,多有风度,最重要的是,他有头发。”
于小桐斜眼看自己的爸爸,一脸嫌弃。
小桐爸爸摸着没几根头发的脑袋,一阵感慨,眼睛看着小桐,又看了一眼她手里的油条。马上一阵的数落。
“那你看人家的女儿,多淑女,多文静,哪像某个疯丫头。”
“谁说我不像淑女的?”
“有在大街上吃油条的淑女吗?”
“淑女不在大街上吃油条,难道在大街上吃鸡腿?”
“淑女是不吃东西的。”
“不吃东西,那她不会饿死吗?”
“饿死事小,气质事大,你懂不懂啊。”
父女两人一刻不停的斗嘴。
“你这同学家里条件不错啊,她老爸自己不开车,都雇司机了。”
爸爸看到那红旗车里,还有一个司机。
“听说黄莉的爸爸是科研人员,也就是科学家,没时间考驾照,单位里专门给他配的。”
“哦,你们同班同学,又是正副班长,上去打个招呼。”
小桐看了看手里的油条,只剩半根,连忙扔掉,顺便把老爸手里的油条也扔掉。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啊。你这么浪费粮食,农民伯伯会流泪的。”
“让人看见堂堂五三班的班长,当街吃油条,我的形象不是全毁了吗?”
小桐还是很要面子的。
“你堂堂一个大班长,当街不吃油条,难道吃鸡腿?”
“别学我说话!”
小桐气得一脚踩过去,疼得老爸直跳脚。
黄莉看到小桐,非常高兴的跑过来打招呼,还向小桐爸爸喊了一句叔叔好。
黄莉的爸爸也看到他们父女两个,表情有些拘谨,似乎不善交际,但女儿在那里,还是硬着头皮走过来。
“我叫……黄磊,三个石头那个磊。黄莉的爸爸。”
“幸会幸会,我是于小桐的爸爸,叫于敏。就是研究氢弹的那个于敏。”
“幸会幸会。”
“以前没见过你来送小孩啊。”
“平时工作忙,今天……呃……家里卫生间龙头坏掉,大厅的灯也不亮,物业那里要我自己来买材料,所以我请一天假来修理,附近有卖这些的商店吗?”
“我就是做这个的,店在那边的街边,你是我女儿同学的爸爸,打八折。”
两个大人在那里说话,于小桐和黄莉早就凑在一块,只匆忙的说了已经再见就上学去了。
“给你,伍XX的书。”
小桐从书包里把几本书给黄莉,这是她借的,在校园里最流行的书。
“看完了?”
“看完了。”
“好看吗?”
“好看,配图也好,就是字太大,整本书看着一大本,但不经看,我一天时间就全看完了。”
其实,小桐自己没觉得字太大有什么不好,这是小桐爸爸对伍XX书的评价。在那个头发快掉光的中年人眼里,书除了要好看,量大管饱也很重要。
他最讨厌的书是诗集,因为每首诗占了一页纸张,可是空白地方竟然那么多,这是浪费啊。
泰戈尔的《飞鸟集》,小桐买的,老爸只看了一眼就痛心疾首,觉得亏大了。
如果伍XX的书是诗集,小桐当然不会这么说,因为天生浪漫的小桐是很喜欢读诗的,可那些书不是啊。
“老师最近要我们看世界名著,小桐你看了什么书?”
黄莉只要聊起文学,就特别的兴奋,平时挺文静的一个人,现在叽叽喳喳的像一只快乐的小鸟。小桐是她最好的朋友,看的书比她多,还很有想法,一些见解说出来,就能把黄莉唬得一愣一愣的。
“《三国演义》,每天晚上看一章,刚看到三英战吕布。”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啊,你能看得懂吗?”
“还行。”
“我在看《简爱》,刚刚买的,等我看完以后借给你。”
黄莉把书包里的精装本《简爱》拿出来,封面是卡通人像,一个戴着箍发头巾帽,标准维多利亚时代的淑女服饰。
“我家就有这本书,而且我已经看完了。”
不过小桐还是翻开书的扉页,只看一眼就合上了。
“这本书别看了,浪费时间,我把我家那本《简爱》借给你吧。”
“这本书有问题吗?”
黄莉很惊讶。
“这是只保留主要情节的删节本,不是逐字逐句翻译的全译本。我们家那本《简爱》全书的字数大约有四十三万字,你这本才十二万字,三分之一都不到。”
“怎么可以这样,出版商太坑人了,我的零花钱买的啊。”
黄莉哭丧着脸,花钱买了本删节本的世界名著,她心情确实不好,看书还是要看原汁原味的,因为她是个喜欢读书的文学少女嘛,怎么能看删节本的。
“这还不是美国人搞出来的,被中国那些无良出版商学了去。大约快一百年前,美国的出版商还是有良心的,当时的经营印书的出版社把他们的工作当成传播思想的伟大事业,即使是不赚钱也要把一本好书卖出去。但是后来经济危机……”
每次小桐开始长篇大论的时候,黄莉总是很崇拜的看着她,觉得她懂的真多。当然了,小桐是从他那个几乎无所不知的老爸那里听来的。
“经济危机是什么?”
“我也不懂,据说我们出生第二年,美国就又来了一次。你别问了,咱们小学生懂这些干什么?总之啊,经济危机以后,美国人就没钱了,没人买书,出版商一个个破产。有个没有节操的人,想了一个办法,他用最差的纸,印最小的字,又将流行的大部头名著删掉大量内容,只保留基本的情节,又把书的尺寸缩小到巴掌大,可以放在口袋里,这就是拯救了美国出版业的口袋书。因为成本低,卖得便宜,大家都是穷鬼也买得起。后来,我们中国的一些出版商也学了美国奸商的先进经验,搞出现在的删节本名著。只不过我们的删节本一本要二十多,可不便宜。完全是在赚傻子的钱……”
说到这里,小桐突然发现自己好像嘴快了点,她眼前就有个傻子。
连忙嘿嘿干笑几声,掩饰了内心的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