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的继皇后乌喇那拉氏,满洲镶黄旗人,乾隆十五年(1750)晋封为皇后,风光15年后被幽禁宫中,次年带着皇后的名号入葬裕陵妃嫔园寝。堂堂一国之母死后既没有入葬皇帝的陵寝,也没有自己的地宫;既没有神位,也无法得到祭享。一代皇后何以竟遭如此下场?乾隆又为何对待自己的妻子如此刻薄呢?
从侧福晋到皇后
乌喇那拉氏比乾隆小7岁,生于康熙五十七年(1718),雍正在位时,将其赐予乾隆为侧福晋。乾隆即位以后,她又先后受封为娴妃、娴贵妃。虽然乾隆并不十分宠爱这位妃子,但也没有亏待她。乾隆十三年(1748),乾隆的第一位皇后孝贤皇后富察氏死于东巡途中。乾隆和孝贤皇后之间感情深厚,在此后一段时间里,乾隆一直沉浸在悲伤中不能自拔,更没有另立皇后的意思。此时,倒是另一个人对中宫之位悬缺的事异常关心,这个人便是乾隆的母亲崇庆皇太后。
崇庆皇太后一直很喜欢乌喇那拉氏,认为她端庄贤惠,有母仪天下之风,希望乾隆能立她为后。乾隆是孝子,但他却没有立即答应皇太后的要求。当时孝贤皇后刚刚过世,大丧之期还没过,乾隆不想在此时立后,不过也不敢违抗母亲的意思,于是想了一个折中的办法,晋封乌喇那拉氏为位分仅次于皇后的皇贵妃,暂代皇后掌管后宫之事。乾隆十五年(1750)八月初二,孝贤皇后的丧期已过,乾隆正式下诏书册立乌喇那拉氏为后。册立皇后之礼刚过半个月,乾隆便带着她拜谒祖陵,之后又到嵩山洛水一带巡视,又南下江浙。不久,乌喇那拉氏生下皇十二子永,仅隔一年又生了皇五女。
皇后的平民葬礼
乾隆三十年(1765)正月,乾隆第四次南巡,皇后乌喇那拉氏和一众妃子都在随行之列。南巡之初,一切正常,途中乾隆还为乌喇那拉氏庆祝了她的48岁生日。闰二月十八日,南巡的队伍来到了杭州。为天早上,乾隆带着他的皇后在美丽的蕉石鸣琴(清西湖十八景之一)处吃早餐。当时,乾隆还赐了许多膳品给乌喇那拉氏。可是到了吃晚饭时,陪皇帝一起用餐的嫔妃之中却不见她的身影。此后,大家也再没有见这位皇后露过面。后来人们才知道,就在闰二月十八日那天吃过早饭后不久,乾隆便命人悄悄将乌喇那拉氏从水路送回京师了。乌喇那拉皇后被送回京师后,乾隆依然继续南巡之行,但不久就返回。乾隆回宫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收回乌喇那拉氏被封为娴妃、娴贵妃、皇贵妃、皇后时的四份册宝。乾隆虽然没有下废后的圣旨,但是收回册宝就等于废除了她的所有封号。之后,乾隆又下令裁减乌喇那拉氏身边的佣人。
到了这年七月,乌喇那拉氏身边就只剩下两名宫女了。按照清制,只有宫中地位最低的妃子才使用两名宫女。一年后,乌喇那拉氏在孤苦之中默默离开了人世,时年49岁。当时,她的身边除了两名伺候的宫女外,别无他人。乌喇那拉氏过世之时,乾隆正带着皇子和大臣们在木兰围场打猎,当他听到乌喇那拉氏去世的消息时,唯一的表示就是让乌喇那拉氏的儿子永回宫。此前,孝贤皇后去世时,乾隆要求“在京王公以下,三品官以上,及诸皇子齐集举哀行礼”。孝贤皇后是在乾隆东巡途中去世的,迎孝贤皇后的灵驾回到京城时,“四品以下官员,公主、王妃、命妇以及内务府佐领、内管领下妇女,分班在朝阳门、东华门内和储秀宫缟服跪迎”。所有妃嫔、皇子、公主都要戴孝,民间停止嫁娶作乐27天,京师“男去冠缨,女去耳环”,就连乾隆本人也穿白绸孝服,更辍朝九日。那么,乌喇那拉氏的丧礼又办得如何呢?
从史料来看,乌喇那拉皇后的丧礼办得异常冷清,乾隆下了一道谕旨,说“饰终(人死时给予尊荣)典礼不便复循孝贤皇后大事办理。所有丧仪止可照皇贵妃例行”。从这份诏书来看,乾隆要求降一级操办乌喇那拉氏的葬礼,但实际上这位皇后的丧礼比皇贵妃的等级还要低。按清制,皇贵妃过世时,每天都该有大臣、公主、命妇一起给她举哀、行礼,但是在乌喇那拉氏的丧礼上这一项却被省去了。当时有个御史曾请求乾隆以皇后之礼葬乌喇那拉氏,结果因此被贬到新疆伊犁。按照一般的惯例,皇后死后一般都与皇帝同穴而葬,但是这位皇后的灵柩却未能进入乾隆的裕陵地宫,而是葬在了妃园寝内,葬在裕陵地宫中的则有两位皇后、三位皇贵妃。乾隆虽然口中说以皇贵妃的身份出殡,但实际上却不承认她的身份。除此之外,即使是一位普通的妃子,只要葬在妃园寝内,就应该有自己的地宫,可是这位皇后却被葬入纯惠皇贵妃的地宫,而且还位于旁室。按照清朝的规矩,所有的妃、贵妃、皇贵妃死后都应设有牌位,并供奉在园寝享殿内,嫔、贵人、常在、答应则不设牌位,但却能得到供品祭祀,可是乌喇那拉氏死后既没有神位也没有祭享。入葬后,乾隆对这位皇后只字不提,更别说商议什么谥号了。不要说是和孝贤皇后相比了,就算是和平民葬礼相比,乌喇那拉皇后的葬礼也略显凄凉。
皇后剃发之谜
乌喇那拉氏到底做错了什么,竟让乾隆突然翻脸,刚刚赏赐完就将她打入冷宫,而且还让她死后没名没分?《清史稿?列传?后妃》中有这样一段记录乌喇那拉氏失宠的记录:“皇后,乌喇那拉氏三十年,从上南巡,至杭州,忤上旨,后剪发,上益不怿,令后先还京师。”乾隆本人也曾发过谕旨谈到这件事情,大意是皇后自册立以来一直没有失德,去年春天的时候,我陪皇太后巡视江浙一带,正当大家都很高兴的时候,皇后突然一改常性,在皇太后跟前没能恪守孝道。到了杭州以后,她的举动更加乖戾,好像疯了一般。我因此让她先行回宫,在宫中调养。可见乾隆之所以立即将乌喇那拉氏送回皇宫,并收回她的四份册宝,是因为乌喇那拉氏突然剪掉了自己的头发。在当时满族人的习俗里,剪发是最忌讳的事情,皇后只能在皇太后或皇帝驾崩之时才能剪发。可当时皇太后、皇帝都还活着,这一举动无疑就是在诅咒他们。皇太后一直十分喜欢这位继皇后,时常对她关爱有加,平日里也总是护着。可是这一次,皇太后也十分生气,因此由着乾隆处置,丝毫不加劝阻。
乌喇那拉氏一向淑贤,而且出身官宦之家,又在宫中生活了几十年,不会不知道剪去头发的利害。到底是什么事情导致她突然做出这种疯狂的举动呢?据野史记载,乾隆这位风流皇帝每次出巡都会沿途寻花问柳,这一次也是如此。当他们到达杭州之后,乾隆曾深夜换上便服上岸游玩,乌喇那拉氏再三劝谏,甚至泪眼相对,可是乾隆就是不听,皇后一气之下便剪了自己的长发。乾隆见皇后吃醋,还做出这种大逆不道的事情来,盛怒之下将其送回京师,从此以后一直对她不理不睬。在乌喇那拉氏死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乾隆依然对她非常忌讳,甚至连重新册立皇后的事情也不能提。当时有一个叫金从善的大臣上书请求乾隆“下诏罪己”,重新考虑册立新后的事情。乾隆竟然大怒说:“乌喇那拉氏是先帝赐给我的侧福晋。我即位之后,因孝贤皇后病逝,她才循序晋为皇贵妃,3年后又被立为皇后。后来,她犯下大错,我却一直宽容对待。国俗忌讳剪发,可她竟敢剪去头发,而我却一直包涵,没有废了她。后来,她病死了,我也只是降了她的丧葬礼仪,仍然没有废去她皇后的称号。我这么做已经仁至义尽了。
从善竟然想让我下诏责备我自己,我又有什么过错呢?他还提出让我重新册立皇后,我现今已经68岁了,哪还有重新册立皇后的道理?”不久,金从善被杀。实际上,在官方史料上,人们并没有找到关于乌喇那拉氏为何剪发这一段历史的详细记载,这其中的内幕也许只有乾隆本人才知道。但是金从善的上书中却似乎有点责怪皇帝,为乌喇那拉氏打抱不平的意思,这也许是他被杀头的真实原因。在当时,也许有不少人知道乌喇那拉氏剪发之事背后的隐情,但出于维护帝王尊严的考虑,再加上要冒着丢掉身家性命的风险,所有知情者都三缄其口,将所有有关乌喇那拉氏的事情埋藏在记忆深处,随着时光湮没在历史长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