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2874100000005

第5章 儿童的自卑情结

自卑情结是一种过度的自卑感,它迫使人追寻唾手可得的补偿和富有欺骗性的满足。同时,这种情结会放大困难,削弱勇气,将通往成功的道路堵死。

自卑情结:儿童自卑感的恶性循环

在每个人身上,自卑感和追求优越是密切相关的。人之所以追求优越就是因为感到自卑,希望通过取得成就来消除自卑感。自卑感原本不会给人的心理造成显著的影响,只有它阻碍了人对优越感的追求,或者当生理缺陷加剧到使人无法承受的地步,它才会衍变为自卑情结。自卑情结是一种过度的自卑感,它迫使人追寻唾手可得的补偿和富有欺骗性的满足。同时,这种情结会放大困难,削弱勇气,将通往成功的道路堵死。

这里还是以那个口吃男孩的案例来说明。这个男孩是因为自己的灰心丧气造成的口吃,而他的口吃又加重了他的灰心丧气。这就是神经性自卑情结中的一种恶性循环。自卑情结压迫着男孩,他想把自己藏起来,不想与人交往。他甚至想过自杀,因为已经彻底绝望。从另一层面来说,口吃是这个男孩生活模式的一种表达和延续,使他赢得了所有人的关心,也缓解了他内心的压力。

这个男孩的人生目标定得太高,他一直追求认同和名誉,所以他必须表现出友好和善的样子,表现得既能做好工作也能和别人融洽相处。除此之外,为了以防万一失败,他还为自己找个合理的借口,就是他的口吃。这个案例之所有具有特殊性和启发性,是因为这个男孩生活的主题是对自己和社会有益的,只是在一个阶段男孩的判断力和勇气依然遭到了破坏。

当然,口吃只是那些没有勇气的儿童常用的一种防御手段,他们不相信依靠自己的努力能够获得成功。这些防御手段对于他们而言,就像是大自然赐予动物自我保护的利爪和尖角。显而易见的是,是这些孩子的软弱和绝望促使他们这么做的。有些儿童无法控制自己大小便,这一情况说明他们不想告别婴儿时期那种无忧无虑的日子。这些儿童中很少有人真有泌尿系统的疾病。他们使用这些手段是为了博取父母和老师的同情,虽然有时也会被小伙伴嘲笑。综上所述,这些儿童的种种表现不应被看作一种生理疾病,而是他们自卑情结的外在表现,或是他们追求优越感的病态或危险表现。

我们可以想到,这个男孩的口吃或许是由一个极小的心理问题不断演变形成的。在很长一段时间中他是独子,他母亲在他身上倾注所有心思。但随着他慢慢长大以及弟弟出生,家人对他的关注逐渐变少,他就想利用口吃来争夺失去的注意力。因为他注意到一旦口吃,家人就会观察并注意他的口型和吐字。这样一来,他就从弟弟身上夺回了本该属于自己的关注和时间。

他在学校的情况也是这样。因为口吃,老师同样需要在他身上花更多时间。这样一来,无论家里还是学校他都能得到与众不同的关注。他就像那些好学生一样引人注目,这正是他的追求。毫无疑问,这个男孩在学习和体育活动方面都表现得不错,可他的“口吃”无疑让他更为显眼。

虽然他凭借“口吃”赢得了老师的优待,可这不值得推荐。因为这个男孩在缺少别人关注时,会比其他儿童更容易受到伤害。自从弟弟成为家庭的焦点,他就为得不到关注而郁郁寡欢。不同于其他儿童,他没能把兴趣转移到其他方面。因为在他的心里母亲是唯一重要的人,其他人都不重要。

要治愈这一类孩子,首先要让他们树立起信心,让他们相信自己有能力成功。我们要用友善的态度对待他们,而不是用严厉的方法吓唬他们。当然,只这样做还不够,我们需要运用和他们的友好关系,鼓励他们积极向上,不断进步。我们还必须培养他们的独立性,运用各种方法使他们对自己的身体和能力都充满信心,这样他们才能持续进步。

语言暴力:消极的评价会剥夺孩子的信心

在教育儿童的过程中,最荒谬的就是对走弯路的儿童做出恶毒的评价:“他们没救了。”这种评价没有任何益处,只会加重儿童的懦弱。恰恰相反,我们应该鼓励他们,用乐观的精神激励他们,正如诗人维吉尔所说:“我能,是因为我相信。”

虽然有时孩子会因为害怕别人嘲笑而改变自己的行为,但这只是假象,千万不要认为能用贬损或羞辱的方式来纠正孩子。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例子来看看这种做法多么无效。一个男孩由于不会游泳一直受到小伙伴的嘲笑。终于,他忍无可忍,一下从跳板扎到水里,人们大费周章才把他救上来。情况通常就是这样的,一个怯懦的人在面临事关尊严的情况下,会选择铤而走险来克服怯懦,但他们采取的方式大多是失当的。这个案例中的男孩内心是懦弱的,他害怕一旦承认不会游泳就会失去友谊中的地位,可他不顾一切地跳入水中并没有让他克服懦弱,反而加重了他的懦弱。

懦弱是一种会破坏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性格。一个总是对自己失望的儿童不会愿意理会他人,反而会牺牲他人去维护自己的尊严。懦弱给予他们一种个人主义、好斗的人生态度,这种人生态度会破坏社会感情,可却消除不了对他人意见的恐惧。一个懦夫总是担心被别人嘲笑、忽视和瞧不起,终日生活在一个充满敌意的环境中,逐步形成了多疑、嫉妒和自私的性格。

这样的儿童大多会变得尖酸刻薄,热衷于挑刺。他们不愿意赞美别人,而且当别人受到赞美时,他们会既羡慕又憎恨。如果一个人追求优越的手段不是努力建立自己的成就而是贬低别人,就说明他是一个懦弱的人。一旦发现儿童对别人有敌意,教育者必须要第一时间帮助他纠正这个错误。如果教育者没有发现这种征兆,这样的儿童表现出的由敌意滋生的不良性格特征就得不到矫正。教育儿童的正确方法是:指出他们的错误,告诉他们不应该期望不用努力就赢得别人的尊重。我们必须培养儿童之间的友谊,教育儿童不要小瞧别人(不管别人是做错了事还是成绩不好)。否则,儿童很容易会出现自卑情结,丧失生活的勇气。

当一个儿童失去了对未来的信心,他就会在现实中退缩,从而通过生活消极的方面寻求慰藉。教师的神圣使命,也是最重要的职责,就是确保学生不会丧失信心和勇气,并帮助那些一入学就灰心丧气的学生重拾信心。如果儿童不是抱着希冀和勇气面对未来的话,想教育好他们是几乎不可能的。

有一些儿童丧失信心是暂时的,那些把目标定太高的儿童尤其如此。虽然他们在学业上一直在进步,但在最后一次考试通过后面临找工作时,他们会突然丧失信心。而且一旦他们的成绩不拔尖,就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灰心丧气。这可能是因为潜藏在孩子内心的理想和现实的冲突突然爆发了,此时,这些儿童会变得不知所措,出现焦虑。如果这些儿童的情绪没有得到及时疏导,他以后做事就很容易虎头蛇尾,长大后会演变为频繁换工作。因为他们总是患得患失,不相信自己能圆满地完成一项工作。

儿童的自我评价也很重要,但我们不可能用提问的方式套出他们的话。因为不论我们的问题提得多巧妙,他们的回答都是含糊不清的。一部分儿童认为自己举足轻重,另一部分儿童觉得自己一文不值。我们通过简单观察就会发现,持后一种评价的儿童总是听到身边的家长说“你一点用都没有”或者“你真笨”这一类的话。

很多儿童都会被如此消极负面的责备而深深伤害。不过,也有少数儿童会通过贬低自己的能力和天赋来保护自己。

既然问答的方式不能让我们了解儿童对自己的评价,那么我们只能选择另一种方式——观察他们如何面对和解决遇到的困难。例如,在面对困难时,他们自信果敢还是优柔寡断。后者是最常见的缺乏自信和勇气的表现。这类儿童在面对困难时,一开始可能会表现得信心满满,但真正直面时就会立即缩头缩尾,停滞不前。这样的儿童有时会被认为是懒惰,或是做事心不在焉。尽管这两种表述不同,但本质是一致的——他们不会像正常人那样集中精神去解决问题,而是想尽办法去逃避所遇到的问题。有时候,大人会误以为这些儿童缺乏能力和天赋。但是,一旦了解了事情的原委,并用心理学的基本原则加以分析,我们就会发现这些儿童的真正问题是缺乏信心和勇气,而不是天赋和能力。

在探讨追求优越感的问题时,我们会发现人在追求优越感的道路上有时会偏离正确方向。值得注意的是,一个完全以自我为中心的人绝对是社会生活中的畸形人。有些过分追求优越感的儿童就属于这一类,他们行事不管不顾,仇视他人,违反社会规则,贪婪索取,极度自私。

但即使是在那些行为极其恶劣的儿童身上,我们也能发现一种明显的人性特征:他们有时也会有对人类这个大群体的归属感。这些儿童的行为总是远离人与人合作的范畴,在他们身上很难发现社会感情,可是他们总是和世界相联系的,只是隐藏在某种形式之中。自卑感就是其中一种,只要能发现自卑感的表现形式,就能发现他们与世界的联系。

自卑感的表现:自卑外露及过度追求优越

自卑感有许多表达形式,眼神就是其中的一种。眼睛不只用来接收传递光线,还可以用来进行社会交流。从一个人打量他人的方式,就可以看出他对与人交往的倾向和程度。因此,所有的心理学家和作家都非常重视一个人的眼神。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所有人都可以根据别人打量自己的方式来判断他对自己的看法。尽管这一方法可能偶尔会出现判断或理解错误,但是我们还是能通过观察儿童的眼神来判断他是否友善。

众所周知,那些不敢正视他人的儿童都心存疑惑。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品德不佳,或是有不良习惯。他们躲闪的眼神只是在表达他们不想与别人产生联系,哪怕是短暂的时间,这显示了他的不合群。通常情况下,儿童靠近大人的距离也是类似眼神回避的一种信号。如果你招呼儿童过去,一般情况下他会先保持一段距离,看看情况,再决定什么时候有必要靠近你。他对亲密关系有怀疑的态度,也许是因为他有不愉快的经历,然后他以偏概全,把自己的片面认识运用到所有情况。有趣的是,我们会发现一些儿童喜欢赖在老师或母亲身边,儿童愿意亲近的人在他们心中要比他们宣称爱的人要重要得多。

有些儿童走路仰头挺胸,说话落落大方,坚定不移,无一不显示出自信和勇敢。而有些儿童在和别人说话时畏畏缩缩,明显表现出一种不能应付处境的胆怯和自卑。

在探讨自卑情结时,经常会有人认为自卑情结是天生的。事实上,每个儿童无论他多么勇敢,我们都有办法让他丧失勇气,变得胆小怯懦。这也反驳了“自卑是与生俱来的”的观点。如果父母胆小怯懦,他们的儿童也可能胆小怯懦。但是,这并不是因为遗传,而是受到了父母性格的影响。家庭气氛和父母性格对儿童的成长和发展极其重要。那些家庭环境沉闷的儿童,通常在学校里也沉默寡言。这些情况自然会使人们首先联想到性格的遗传,但这经不起推敲。一个人不善于和别人打交道,并不是由大脑或者器官的生理变化造成的。

我们可以通过一个最简单的案例来理解这种情况,至少在理论上理解。一个小男孩生来就有器官缺陷,曾长时间生病,饱受病痛和羸弱的折磨。于是,这个儿童开始陷入自己的世界之中,认为外界的世界是冷漠和充满敌意的。此外,一个羸弱的儿童必须依赖别人全身心地照顾才能得以生存,正是因为别人的照顾和庇佑,他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感。

儿童在体型和力量上与成人都有差距,这本身就让他们有一定的自卑感。再加上,他们经常会听到成人说“小孩只能被看顾,不能被倾听”,这种观点加剧了儿童的自卑感,促使他们认为自己处于劣势。他们很难接受比成人的身材更矮小,力量也更微弱的事实。他们越是强烈地感到自己弱小,就越是努力弥补不足。这样一来,他们追求别人的认可就多了一份动力。但是,他们并没有努力与周围的人和谐相处,而是自己定下了这样的处事原则:“只为自己着想”。不擅长与人交往的儿童就属于这一类。

有些体弱、残疾和长相丑陋的儿童会有一种强烈的自卑感,这种自卑感通常以两种极端的形式表现出来。他们与人说话时,要么畏畏缩缩,要么咄咄逼人。这两种表现从表面上看截然相反,实际上却同根同源,都是为了追求他人的认可。他们几乎没有社会情感,一是因为他们对生活灰心丧气,不相信自己有能力为社会做出贡献;二是因为他们把自己的社会情感用来服务于个人目的,他们希望成为领导者或英雄人物,赢得世人关注。

自卑感的矫正:重点是不让儿童丧失信心

如果一个儿童多年来一直有错误的发展方向,我们就不能期望只通过一次谈话就改变他的生活方式。教育者要有耐心。如果一个儿童努力要获得进步,可是却停滞不前,老师就需要向他解释清楚——进步不可能一蹴而就。这样的解释可以让儿童不丧失信心,达到安心的效果。比方说,一个儿童两年来数学成绩一直很差,那他就不可能在两周内提高成绩。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成绩总会提高的,因为一个正常的、有信心的儿童能够弥补任何错误。众所周知的是,一个孩子能力的欠缺是因为总体人格的发展走上了错误的道路,他的人格结构偏离了常态,并渐渐陷入困境。帮助这些有行为问题的儿童是能产生效果的,前提是他们不存在天生的智力障碍。

儿童能力欠缺,或表面上呆笨、漠然,并不能说明他有智力障碍。因为智力有障碍的儿童在大脑发育不正常的同时,身体也有缺陷。有时,身体缺陷会随着时间流逝而消失,但它们仍会在儿童心理上留下痕迹。换句话说就是,曾因身体缺陷而体质羸弱的儿童,即使在他们恢复体质以后,仍然会表现得相当虚弱。

进一步来说,儿童的自卑感和自我意识的形成,可能缘于器官缺陷或身体羸弱,也可能是成长环境造成的。比如说,家长对儿童的教育方式错误。不论缺乏慈爱还是管教太严,都会让儿童认为生活本身就是一场灾难,从而仇视周围环境。这类情况产生的心理缺陷和由于身体缺陷引起的心理缺陷,虽说不完全相同,起码也是相似的。

可想而知,要治愈那些成长过程中缺乏慈爱的儿童将会困难重重。他们会以看待那些伤害他们的人的方式来看待我们,任何督促他们进步的努力都会被理解为对他们的限制。他们总是感到被束缚,并且一旦有机会就会反抗。他们对自己的伙伴也不能保持平常心态,因为他们对那些童年幸福的孩子充满嫉妒。

这些心怀怨恨的儿童通常会充满破坏欲。他们缺少面对困境的勇气,因此会通过欺负弱小来填充自身的无力感,或者通过虚伪的示好来满足自己的优越感。只有当别人愿意接受他们控制时,他们的友好态度才会维持下去。这类儿童在交友方面很极端,他们要么与那些处境比较差的儿童交往,要么与那些比他们年纪小、比他们贫穷的儿童交往,就像有些成年人只和遭遇不幸的人交往一样。这种类型的男孩有时愿意与那些非常温柔、顺从的女孩交往,这当然不是因为异性的吸引力,同样是为了填充自己的无力感。

同类推荐
  • 每天读点心理学常识(经典珍藏版)

    每天读点心理学常识(经典珍藏版)

    心理学是研究心智与行为的科学,它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自我、洞察人性、解释行为。人的心理千变万化,正是这一点使得心理学成为一个奇妙、复杂的领域。但通过大量的试验以及经验的总结证明,人的心理活动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对于很多心理现象,人们也都很熟悉,只不过由于缺乏科学的理解,才使之显得神秘和难以琢磨。心理和心理现象是所有人每时每刻都在体验的,是人类生活和生存必需的。可以说,复杂的心理活动正是人类与动物的一个本质区别。心理活动虽然隐藏在人们的内心深处,但它可以通过行为、语言来表现,并且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和途径来具体化。
  • 每天懂一点趣味心理学

    每天懂一点趣味心理学

    本书精选趣味心理学话题,介绍了你所不了解的真实自我——人格心理学、五光十色的绚烂世界——色彩心理学、是梦境还是现实——神奇的催眠术、身与心,你如何知晓——心理学与生活等内容。
  • 人际交往心理学

    人际交往心理学

    人际交往是我们每个人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人际交往的匮乏会导致一个人离群索居,孤独自闭,无法体验到社会生活的乐趣,影响其身心健康。那么,如何才能提高我们的人际交往能力,游刃有余地参与社交活动呢?本书从认识自己、情绪控制、了解他人、职场必修、婚姻恋爱等方面详细介绍了人际交往中的心理学效应,帮助读者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
  • 心理学与生活

    心理学与生活

    生活中任何地方都有心理学的影子,心理学正在改变着每个人的生活。心理学就像我们每天呼吸的空气、饮用的水和摄入的能量一样,是一种深深地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同时又常常被人们忽略的事物。本书作者用精彩的文字、真实的故事和专业的观点来讲述心理学,让读者朋友通过他人的经历来梳理自己的人生。此外,“拓展苑”栏目主要介绍心理学史上一些经典的实验研究,如“个体受暗示性研究”等。“另眼看电影”栏目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电影中的情节和人物,从人格分裂、梦境、孤独症、偷窥等各个方面重新解读电影,让读者朋友感受电影和心理学的双重魅力。
热门推荐
  • 我在天界开直播

    我在天界开直播

    张扬原本打算上完高中之后,回到家乡与翠芽妹子度过平凡的一生,没想到系统找到了他,让他在天界开直播。“我能直播什么?上课睡觉吗?”“我拒绝绑定系统!我要回乡找翠芽妹子。”另类人生,另类爆笑,另类感悟!
  • 人生不过三万天

    人生不过三万天

    1999年和2000年出生的两代人如今怎么样了?信息大爆炸的今天,20岁的我们是如何过着自己的生活?人生不过三万天,如果从出生起就给你的生命加上了倒计时,哪一天你的时间最有价值?记录00后的我们~
  • 异界之剑扫天下

    异界之剑扫天下

    这是一名杀手,穿越异界,在异界默默奋斗,书写传奇的故事
  • 腹黑荡少的小白娇妻

    腹黑荡少的小白娇妻

    从小由冥月家族九少‘养大’的美女樱罂竟然被人挖去做明星。正在自家集团处理无良姐姐扔下工作的荡少突然发现自己养大的童养媳被带到众目睽睽之下,虽然演戏中的樱罂很美,但是荡少还是忍受不了这种被人偷窥至宝的感觉......
  • 新宋英烈

    新宋英烈

    一群来自都市的商界精英、公司白领,一队正在参加演习的军人,他们相隔数百公里,却同时遇上了时空异常,被传送到了千年前的五代十国末期。当他们为自己的未来担心时,不但遇上了一位好心的当地人,而且还有幸走到了一起。两支在前世的经历、背景、甚至行为方式都相差甚远的队伍,为了更好的生存而结合在了一起,组成了一个团队,并为实现自己的目标——成为历史的创造者,而非见证者——而努力着。试图创造历史的远大理想,不但让他们竭尽全力的在幽云十六州建立起自己的根基之地,而且这个时空的历史发展也因为他们的存在而变得与前世完全不同。他们使柴荣北伐幽云的结果与前世大相径庭;他们把“黄袍加身”的典故演绎成了完全不同的版本;他们创造出了一个与前世完全不同,其成就远迈汉唐的全新的大宋王朝。
  • 红尘虐

    红尘虐

    “长发断落,缁衣穿身,流下最后一滴红尘泪。禹瑛已去,更名勿念。”可勿念真的就能无念吗?寄身渡生庵的勿念,在一次任务中,被师门选去做卧底,与其同行的,还有简怡、舒静、善慈、德景。五朵金花在渡生庵闭关修炼数年,准备再步红尘,完成师门使命。可红尘是一个色彩缤纷又充满着诱惑的世界,五人能摒开杂念顺利完成任务吗?被分配到伤心地的勿念,又能否克服自己心里的障碍,顺利走过这道坎;简怡辗转多地,又会发现什么惊人秘密;舒静又能否不忘初心,坚持如一;善慈能否在此次重任中有所突破,找到自己的闪光点;而德景,是不是又可以在这乱世红尘中改掉自己的小性子,还是发生了什么意想不到的改变?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吧!
  • 鸿蒙天地

    鸿蒙天地

    一个走投无路的家伙,看了一场神仙打架,重生异界后,得了一把牛逼的大剑,于是开始狂傲的叫嚣,却不想由此逐渐的揭开了鸿蒙天地的神秘面纱。鸿蒙天地,无极宇宙之最高空间,其下无数混沌宇宙,星空,世界,位面。入鸿蒙天地,即得长生不死,纪元尽时,宇宙崩,天地毁,而自身不灭!
  • 古阳

    古阳

    玄青战后十年,青龙玄武两国的阴谋阳斗已经到了最为关键的时刻。龙帝年幼,青国内乱不稳,军政夺权,大厦将倾。玄国文武绝才叶恩,虎视眈眈。离家西北闯荡的少年天才邱阳成为了所有人想要利用的绳索。邱阳身处时代的乱流当中,一面有来自父子家族的抉择之难,一面有来自各方势力的诡计和倾轧,更有武斗异兽纷繁迭出的险状。邱阳如何用一颗赤子之心,修通天之力,断世间之难,寻恩怨之谜,和所有身边爱人同伴以其赤血丹心筑传奇一部……
  • 宿主

    宿主

    以细胞形态寄生,选择宿主必须慎重。谁也没有想到文明会在战争中毁灭,我是蛮族,也是人类。
  • 源世之音

    源世之音

    遭遇家族变故的占星师之女缘溪为扛起家族重任远赴浮界修炼,以音夜之名结识了在歌门一群生死与共的同门。本以为安静呆到十六岁便结束浮界生活,未料浮界最高权威铃门对她下达指令,要求她找寻找一名足以撼动天地秩序的少女。音夜在浮界寻找祸乱的根源,找寻四星宿,最后强大的青龙宿线索直指人间。音夜化身制香之女下凡,卷入马卓两家的纠缠纷争,结识了给她温暖的男子徐溢磷,袒同时马家公子马凌生也对她念念不忘……在纠结儿女情长之时,前来帮助的华芝师姐隐隐感到危险……最终两人找到少女离无,没想到背后还有更大的阴谋,甚至牵连出众人的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