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330800000027

第27章 哈耶克方法论个人主义的研究——《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代译序(7)

其次,“社会”这类集合体不仅不是给定的客观事实,而且还是人的心智建构。按照哈耶克的真个人主义观点,我们可以讨论社会集合体,但是只能在一种特殊的意义上进行讨论,因为社会集合体在事实的意义上并不存在,而只是经由个人的行动、意见和态度而得到建构的。哈耶克进而指出,这些所谓的社会集合体“恰恰与我们在理论社会科学中所建构的那些模式一样,毋宁是一些我们根据我们在自己心智中发现的那些要素建构起来的心智模式;因此,我们在理论社会科学中所做的事情,从逻辑的意义上讲,恰恰与我们在谈论一个国家或一个共同体、一种语言或一个市场时始终做的事情一样,因为在理论社会科学中,我们只不过是把日常言说中所遮蔽的和含混不清的东西阐释清楚而已”。显而易见,哈耶克真个人主义所主张的这个要点并不是要把整体化约成其部分的总合,而毋宁在于告诫我们诸如社会这样的不可化约的“社会集合体”并不是那种能够从科学的意义上解释个人行动的本体论实体,而毋宁是一些意义客体;这意味着,如果没有个人之理解和能动作用这类范畴的支持,亦即离开了“个人”,那么这些意义客体便是无法得到人们理解的。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哈耶克所主张的真个人主义宣称,所有关于集合体的陈述从逻辑上讲都是从有关个人的陈述中推论出来的,但是他却并不试图经由这个主张而把社会的存在建立在那种所谓“先行存在”的孤立个人的基础之上,也不是为了从纯粹孤立个人的范畴中或者从个人的心理中推论出社会范畴,因为他明确认为,社会科学绝不能被化约成心理学,因为心理学所关注的只是个人有意识的行为,而社会科学主要关注的却是个人行动所导致的种种理性不及和未意图的社会后果,一如他明确指出的,“人们错误地认为:第一,社会科学的目的在于解释个人行为;尤其是第二,我们所使用的那种精致的分类方法或者是对个人行为的解释,或者有助于这样一种解释。事实上,社会科学根本就不承担这样的任务,更不可能成为这项任务本身。如果说有意识的行动可以得到‘解释’,那么这也是心理学的任务,而不是经济学或语言学、法理学或任何其他社会科学部门的任务”。

众所周知,哈耶克对“集体主义”在诸多学科部门中的实例都做过比较具体且详尽的批判,本文虽说不可能一一列举,但是我还是试图征引一个事例来说明哈耶克的这个观点。考虑到方法论集体主义把方法论上的抽象误解成本体论实存的错误乃是与历史科学论者所主张的那种把集合概念宣称为具体实体的错误极其相似的,又考虑到哈耶克本人在分析时所坚持的一个观点——即“如果我在这样做的时候尽力将这个问题与社会领域中那个既是描述性的也是(在某种意义上)经验性的学科即历史学联系起来加以解释,那么这也许更具有助益。对‘历史事实’(historicalfacts)的性质进行考虑乃是非常恰当的,因为那些想使社会科学变得更加‘科学’的人不断地劝告社会科学家从历史中寻求他们的事实,并用‘历史方法’(historicalmethod)来代替那种经验方法”——对于我们理解他的真个人主义观点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本文拟采用哈耶克对所谓历史“事实”所做的分析作为我们说明他所主张的这种观点的事例。

哈耶克指出,他所理解的社会理论在逻辑上要先于历史学,因为它阐明了历史学所必须使用的那些术语。此外,历史学家所论述的不仅是特定民族的个人行动,而且在某种意义上也包括被人们称之为社会现象的东西,但是唯有根据一种讨论历史要素如何组合在一起的理论,历史学家的事实才能够被当作某种特定种类的事实加以解释。这是因为社会科学理论并不会把社会现象或社会集合体当作整体去讨论,也不会谎称自己能够经由经验观察而发现这些社会现象或社会集合体之运作或变化的规律。与此相反,社会科学理论的任务恰恰在于组合它们的各种要素,也就是提供由结构性关系构成的各种组合方案,而历史学家在把他实际发现的那些历史要素组合起来成为一个有意义的整体的时候则必须诉诸这些组合方案。

关于历史“事实”,哈耶克首先提出了这样一组问题:人们所说的历史“事实”究竟是什么意思?人类历史所涉及的那些事实对我们而言是否像物理性事实一样重要,还是有着什么其他意义?滑铁卢战役究竟是什么东西?当然,哈耶克提出这些问题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直接对它们进行回答,而是要对人们如何确定其所拥有的某则特定信息是否构成了“滑铁卢战役”这个“事实”的一部分进行追问:那些并不是拿破仑极端卫士的犁田者是否是滑铁卢战役的一部分呢?哈耶克通过对这个问题的追问,至少向我们表明了这样几个要点:

第一,历史“事实”并不是“给定的”,而只是我们经由努力才能加以重构的。

哈耶克明确指出,“任何试图定义它们的尝试都必须采取某种心智重构的形式,亦即某种模式的形式,而构成这种形式的要素则是可理解的个人态度”。当然,哈耶克承认,在大多数情形中,这种模式是极其简单的,因此它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也是十分显而易见的,因此也就没有理由把这种模式称之为一种“理论”。但是哈耶克紧接着指出,如果我们的历史事实就像一种语言或一个市场、一种社会制度或一种土地耕种方式那般复杂,那么我们称之为事实的东西就会是一种周期性和经常性发生的过程,或者是一种持久关系的复杂模式;因此最为重要的是,“对我们的观察而言,它们并不是‘给定的’,而是我们唯有通过努力才能加以重构的;而我们之所以能够重构它们,完全是因为它们的组成部分(亦即我们据以建立结构的那些关系)是我们所熟悉的,也是我们可以理解的”。

第二,人们并不能根据时空的坐标来定义某个历史事实。哈耶克尖锐地指出,人们之所以产生了有关历史事实是“给定的”幻想,实是“因为人们持有这样一种信念所致,即我们能够根据某个历史事实在时空上的坐标而从物理特性上对这个历史事实做出定义”。但是这在他看来却是十足的谬误,因为并不是在同一个时间和同一个地点所发生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同一个历史事实中的一部分,而且同一个历史事实的所有部分也未必都是在同一个时间和同一个地点发生的;再者,这个特定的时段,或者任何其他时段,根本就不是什么确定的“历史事实”,也不是单个的历史客体,因此人们不可能根据时空的坐标来定义一个历史事实。相反,根据每个历史研究者的旨趣,他们可以就这个时段提出无数不同的问题,而且相应地,他们也只能对这些问题给出不同的解答并建构起由相互联系的事件构成的不同解释模式。一言以蔽之,“这正是历史学家在不同时代做的事情,因为他们感兴趣的问题是不尽相同的。”第三,所谓的历史事实实际上是一些解释模式或“理论”。哈耶克经由上述的分析而宣称,所谓我们必须先研究“给定的”历史事实,然后才有可能对它们做出一般性的概括,并非实情。真实的情形毋宁是这样的:当我们从我们所拥有的关于某个时期的知识中选择出某些特定的部分并把它们视作是与同一个历史事实有着明确关系的组成部分的时候,我们实际上是在使用一种理论。我们绝不能把国家或政府、战争或商业活动、或一个民族当作一个整体来观察,因为当我们使用这些术语中的任何一个术语时,我们始终是在意指一种根据可理解的关系而把个人活动联系起来的组合;这意味着,我们乃是在使用一种能够告诉我们什么是和什么不是我们论题的组成部分的理论。因此哈耶克明确指出,社会集合体,亦即历史学家所讨论的社会集合体,与有机体(动物或植物)世界中的恒定结构不同,从来都不是给定的,而是由历史学家经由阐释或解释而创造出来的;换言之,我们称之为“事实”的东西实际上就是一些理论,而从方法论的意义上讲,这些理论所具有的特征恰恰与理论社会科学所建构的那些较为抽象或较为一般的模式相同。

第四,哈耶克得出结论认为,历史现象对于我们来说之所以是可以理解的,完全是因为我们能够理解其他人告诉我们的东西;而且也唯有通过解释其他人的意图和计划,历史现象才能够为我们所理解。“历史现象并不是物理性事实,因为我们据以重构历史现象的那些要素始终是我们自己的心智所熟知的范畴。

当我们不再能够通过我们自己心智的类推去解释我们所知道的有关其他人的事情的时候,历史也就不再是人类的历史了;换言之,历史也就变成了一种纯行为主义意义上的历史,正如我们有可能就一个蚂蚁堆所书写的那种历史一般,或者正如一个来自火星的观察者有可能就人类所书写的那种历史一般。”四、结语:哈耶克真个人主义的意义及其遗存的问题

经由上文的分析,我们至少可以得出结论认为:

第一,Simon和Lukes对方法论个人主义的批判,就哈耶克所主张的真个人主义而言,可以说是完全误置了批判对象,因为他们的批判以及与其类似的批判未能对方法论个人主义中的真个人主义与伪个人主义之间的区别做出认真且仔细的辨识,因此它们也就根本无法理解哈耶克真个人主义独有的特性;而当代“社群主义”论者对“原子论”的方法论个人主义所做出的批判虽说有效,但是却显然无法适用于哈耶克所主张的个人主义社会理论。正如我在另一个场合所指出的,“当自由主义的批判者把他们的批判矛头在更大的范围内适用于自由主义的时候,他们的批判却失去了原本具有的效力。因为正是在这里,哈耶克透过对自由主义社会理论的重述和建构而做出了他的最大贡献:尽管他的政治哲学还存在着各种缺陷……但是他的研究却表明存在着一个长期以来一直被忽略的以亚当·福格森、孟德斯鸠、休谟、亚当·斯密、麦迪逊和托克维尔等古典自由主义思想家的洞见为基础的自由主义的社会理论传统,而且这一传统也正是通过他的研究而得到了推进和发展”。

同类推荐
  • 对农传播(基于受众的实证分析与对策探讨)

    对农传播(基于受众的实证分析与对策探讨)

    郑欣等所著的《对农传播(基于受众的实证分析与对策探讨)》的研究主题为基于农民受众为研究主体的对农传播实证调查与对策探讨。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对农政策传播、文化传播、经济信息传播、科技传播、健康传播和法律传播等乡村传播现状及其效果。本书以发现和解决当前对农传播服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导向,在与新的时代背景的动态关联中,从传播学的角度充分关切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研究成果对促进对农传播服务的改善起到实质性的作用。
  • 名师解惑丛书-逻辑分析真的很重要

    名师解惑丛书-逻辑分析真的很重要

    本书主要通过各种案例训练青少年朋友的逻辑思维能力。帮助青少年朋友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 十二生肖与人生财运

    十二生肖与人生财运

    本书向读者解析了十二生肖不同的致富路径、各异的财运走势以及逐年逐月的“富运”与“钱程”,同时还对不同生肖之人的投资理财方式提出了许多具体、实用、安全的建议。
  • 悦读MOOK(第十九卷)

    悦读MOOK(第十九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教师公文包-万事由来

    教师公文包-万事由来

    本书分读报资料、文化教育、名词术语、军事战争、民俗礼仪等七类,对一些事物名称、名词、术语等的历史由来进行了介绍。
热门推荐
  • 前尘远

    前尘远

    这是为了一本曾经很喜欢的小说所写的番外,虽然现在在回去看已经没了当初的激情,但始终就也曾经陪伴过我很长的一段时光,终究是不舍的,所以便写了。曾经在贴吧也发过这篇,不过还没有修改多少,这次修改的也不太大,不过有一些部分也修改得稍微柔和了一些,还有一些也不知道怎么改了,因为一改的话,后面的基本上都要重来,实在是没办法了,再次向曾经看过的读者们郑重道歉:真的十分抱歉!另外,由于某些原因,《看尽前尘》已改名为《前尘远》,希望不会对曾经看过本书的读者造成误会或者别的影响,谢谢大家!
  • 死亡游戏之诡异日记

    死亡游戏之诡异日记

    诡异的日记忽然出现在小村庄,不断的有人命案发生,一切的矛头都指向那本诡异的日记,究竟那本日记是什么来头,又为何左右着人的生死?一切一切等待《诡异的日记》来为你揭开神秘面纱。
  • 地狱归来的彼岸

    地狱归来的彼岸

    当我杀了最后一个人的时候,我就是最强的了,可是我却众叛亲离---------夜雨魅那一年,来到彼岸谷的我,就彻底的变了。嗜血,冷酷,残忍.......从夜氏千金变成黑道女王,我不知我为什么要这么做,只因那多妖艳的彼岸花。因为这朵彼岸花让我进入紫汐背叛?欺骗?我累了,可是那朵彼岸花却依然妖艳。“累了吗?彼岸继承人”“累又能怎样,我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活着不因为什么”
  • 醉里临江画桃花

    醉里临江画桃花

    她是魂穿的小小民女三月的桃花。他是一时落魄的大大腹黑征战场的将军。在那个家长里短的村庄,在那个为了生计愁苦的时代!魂穿的王桃花对战腹黑的张鼎庭。不比武力值也不比针线红绣,那我们就比比谁先动心吧!
  • 精灵之上古盟约

    精灵之上古盟约

    金色的暴飞龙翱翔于天宇。银色的班吉拉掀起滔天沙海。古老的神兽注视着少年。盟约上亘古未灭的文字,谱写新的盛世华篇。暗处的未知。迷蒙的黑暗。少年徘徊于远古与现实。如何救赎?如何救世?(进来看看,应该不会太差。)
  • 豪门总裁之恋母情结

    豪门总裁之恋母情结

    16岁的乔若微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来,无奈之下,她选择了当代孕母亲。为一个有钱的富豪生下了儿子,她拿了40万和一套房子...当她情不自禁倾其所有——把一个母亲的爱都给了儿子。可长大的儿子给她的却是爱情的爱。把她对所有幸福的预料都打断了。“我真的很后悔生下了你。”
  • 千夜之引

    千夜之引

    因为任务,我接近他。因为任务,我爱上他。又因为任务,我要...亲手杀了他。我想爱可我不能爱,只因为我是夏千奈。
  • 往后余生皆是喜欢你

    往后余生皆是喜欢你

    她傲娇矜持,他个性张扬。可她,却在第一次遇见他的第一眼,就喜欢上了个性张扬的他。她在喜欢他的第6年,第2000多个日月,她接近1/3的人生时,终于鼓起了全部的勇气,来到他的面前,与他诉说她对他的心意。可她在看到他的那一刻,心一下子就慌了,曾经幻想过的那一千种,甚至一万种告白的方式和情景都被遗忘,只剩下一句“:我喜欢你。”
  • 拓印

    拓印

    废柴少年一朝被逐,为强者之道踏上未知途路,神秘导师前来助阵,孤身闯大陆,是扮猪吃老虎?还是真的没本事?…………
  • 凡女仙痣

    凡女仙痣

    看苏氏修仙法如何破镜而出!前世千年狐女在忘川河下苦等千年练出的仙痣,这辈子成为凡女的她在修仙路上机缘巧合再次遇到前世的恋人,是渣男还是良人归来?她要如何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