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344700000034

第34章 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玉马首》

对于出现在众多文章、著述中的这件汉代流失文物,首先必须说“玉马首”这一名称并不确切,应该就用“汉代玉马”一称,后面可以加注“(已残)”。不过,此说既已流传经久,本文姑且用之。在深入介绍这件藏品之前,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其收藏地——英国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简称V&A)。这个小故事也许可以用这样一个老套的小标题——

V&A旧事

18与19世纪之交,一场由农业、手工业经济过渡到工业和机器制造业经济的重大历史进程,正在英国缓慢坚定地发展,这就是产业革命(或工业革命),一场复杂、壮观、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生产方式变革。钢铁、内燃机、珍妮纺纱机等物质方面的进步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劳动分工进一步细化,设计劳动逐渐从生产劳动中被剥离出来,趋向专业化;大量经过精心设计,并大规模机械化生产的产品必然带来对公开展示的强烈需求。早从1760年,英国皇家学会就组织过类似展览,并取得良好效果。1851年,维多利亚女王的丈夫阿尔伯特亲王在英国艺术学会的倡议下,决定在伦敦海德公园举办一次更大规模的工业产品博览会。博览会的主会场完全采用新兴的钢框架和玻璃建造,最终呈现在世人面前的是一座外形简洁,处处闪耀科技光芒和现代美学色彩的建筑。人们在惊叹之余,也将这座建筑称为“水晶宫”,这次开先河的博览会也由此被称为“水晶宫”博览会。会上一万多件最新的展品展示了人类社会工业革命以后在科学技术上的成就,对于现代设计的发展有着重要的里程碑作用。

当年组委会还向中国清政府发出了邀请,但中国拒绝了。五处通商口岸之一——上海的一位商人徐荣村头脑敏锐,自行将经营的“荣记湖丝”送去参展,获得了金牌和银牌各一面,后来畅销大江南北,徐荣村本人也被赏顶戴花翎。在清代典籍中,此次展览会被称为大英万国博览会。虽然这是题外话,只是在中国上海即将举办2010年世界博览会之际,我们也有必要重温一下世界博览会与中国的渊源。从当年那样一个不起眼的边缘小角色,成长为今天举世瞩目的主办国,这可能是人类历史上一个壮阔程度堪比工业革命的大事件。

话题回到阿尔伯特亲王上来,展会结束后,亲王用展会赢利购入了“水晶宫”博览会的展品,并决定在伦敦南肯辛顿兴建一座博物馆加以陈列,同时收购当代名家的设计品,这就是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的由来。尽管博物馆一开始不是以古代文物为收藏初衷,更不是以中国文物为主打,但由于英国与中国千丝万缕的贸易关系,大批早年从中国购入的陶瓷精品渐渐通过英国官员、贵族捐赠进入馆藏。众多长期派驻中国的官员,比如19世纪后期北京英国领事馆医师斯蒂芬·布塞尔,在30年的中国生涯中收集了大批雍正粉彩瓷器。此类捐赠不计其数,所以馆方骄傲地自称:“V&A成为全欧洲拥有最多中国陶瓷的博物馆之一。”

限于本书篇幅,在此只能介绍一件V&A的中国海外国宝。所以,V&A领先欧洲,在世界范围也可谓首屈一指的陶瓷藏品怕是无缘介绍了。因为下面要介绍的《玉马首》如馆方所言,实在——

“举世无双”

V&A官方网站中文版如此介绍《玉马首》:“V&A的玉器珍藏,大部分是在19世纪收进的,其中数件是举世无双的佳作,包括一汉朝玉马首……”这里首先需要确定一点:我们应该如何定义“举世无双”?肯定不能说汉代玉马仅此一件,因为就目前所知,至少1966年陕西咸阳北郊汉元帝渭陵附近就出土过一尊玉雕《羽人飞马》(现藏咸阳市博物馆),包含有和前述《玉辟邪》一样的道教色彩。不过再严格一些去说,《玉马首》和《羽人飞马》的形态并不完全一样,前者清瘦修长,后者敦实有力。这也牵涉出一个新的问题——《玉马首》的制作年代到底是西汉还是东汉?

馆方提供的信息涵盖从公元前206年到公元220年的整个汉代。但如果我们将《玉马首》和不同时期的玉马、铜马和陶马进行视觉形态对比,还是会有所收获。首先从秦始皇陵兵马俑中的秦陶马说起,秦马看起来凝重、稳健,没有刻意营造运动感。这固然有秦人质朴尚武等民族无意识的影响,也是法家“好质而恶饰”的艺术创作思想的直接体现,但更多恐怕是陶制工艺的特性使然。去过陶吧的读者想必都了解,陶泥只有在未干时才能塑形,可是在未干时又无法过分承重。秦马的稳重造型也深深烙印在西汉初年的汉马造型中,最典型的莫过于霍去病墓石刻《马踏匈奴》中的战马,还有茂陵附近出土的鎏金铜马(关于鎏金的解释,请参见《金铜释迦牟尼像》一文文末)等。可以这样总结,雕塑艺术中的西汉马多呈静态,写实程度较高,而且比例匀称,看不到过分夸张的成分。相比之下,《玉马首》中的马颈在肌肉紧张作用下略微偏向一侧,从这一点上多少还是能看出《玉辟邪》那样富于东汉韵味的曲线造型。事实上,目前所见的绝大多数西汉马造型,脖颈都是较直的,越靠近东汉,马的造型就越夸张和不断加入想象的成分,刻意制造强烈动感,直到出现最具代表性、最具动感的东汉马——《马踏飞燕》(《铜奔马》)。东汉马的造型又经魏晋相传,直至“螭头龙体,矢激电驰”之风固定下来,使得画家们画骨不画肉。而这也正是韩幹所极力反对的,《照夜白图》一文中讲述了这个故事。

当然,这仅是视觉形态的分析,希望将来能通过科学的“热释光”测试证实这一观点。文中配有一幅前半身与《玉马首》最相像的东汉《铜辇车》,应该有助于读者想象《玉马首》缺损的马腿和后半身,想来也应是这样修长、飘逸,甚或有些骨感的造型。也许李贺在《马诗二十三首》(其四)中的名句:“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最能点出这一特征。尽管李贺是唐代诗人,但是他这一系列马诗多以汉寓唐,且意义深邃。《文选》张衡曾注《东京赋》中的“天马半汉”:“天马,铜马也。”所以这里的“带铜声”既有拟声的意味,可能又包含怀古讽今之意。因为从《马诗二十三首》最后一首中假讽汉武帝实斥唐明皇的那句:“厩中皆肉马,不解上青天。”来看,他还是更怀念虽清瘦但风骨激扬的汉马造型。

艺术往往最忠实地体现时代意识。西汉训练骑兵,与匈奴激战,出使西域,涌现出霍去病、张骞等出色的年轻军事家、外交家,现泱泱大国之风。尽管经历两汉交替的混乱,但东汉初年,直到外戚宦官掌权前,一直保持着积极进取又从容不迫的国民心态,窦宪、班超的伟业也可与卫青一比。各种西域种马的引进更成为汉朝对匈奴反败为胜的关键所在,骏马和骑兵题材在两汉艺术中所占的比例之高是惊人的,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鹦鹉等小飞禽在两宋艺术中的比例也是惊人的,艺术实在是民族精神状态的镜子。尽管今天的《玉马首》已不完整,但丝毫无损于其豪迈勇武。当年的作者只有与表现对象心灵相通,灵魂相契,才能将骏马塑造得如此来于现实又高于现实。看到这匹仿佛嘶鸣不已,奋蹄秦汉大地上的骏马,纵有千言万语,却难发一言,只留下对这个凝固瞬间的深深感动,这就是艺术不朽的力量。

最后

在激情、感动和历史记忆之外,有必要再谈一下《玉马首》的两个技术性问题,一是制作工艺,二是出土和入藏时间。首先需要看到,《玉马首》仅保存至今的残端就高14厘米,考虑到东汉雕刻马腿较长的事实,当年其全高可能达到甚至超过30厘米。同时骏马这一造型的复杂程度,也远远超过前世出现过的各类几何形态、二维形态的玉质礼器与佩饰。就像英国学者苏利文注意到的:“技术上的新进展使玉工可以进一步大胆创作,刻制三维人物和动物形象,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收藏的玉马就是一个精美的典范。玉工不再挑剔有瑕疵的玉料,而是考虑利用颜色上的差异,将棕色的瑕疵变成白云之中龙的形象。”至于《玉马首》颈部明显的瑕疵是否如苏利文教授所言表现了“白云之中龙的形象”,还有待进一步观察比对。不过可以肯定,瑕疵丰富了《玉马首》的色泽和形态,加剧了在特定方向上的动态,由缺陷变为一种运用极为成功的表现语言。

前述出土于渭陵的《羽人飞马》,由于体量较小,高仅7厘米,长8.9厘米,且形体较敦实厚重,所以使用了整体雕刻法。《玉马首》由于体形较大,所以分为几部分雕凿,在马首与马身连接处可以看到清晰的接口。

关于《玉马首》的出土地点、出土时间、流出国门的时间,目前的资料非常有限。尽管馆方在藏品总体介绍中表示这些玉器精品大多收集于19世纪,但是《玉马首》的博物馆编号(Museum number)——A。16-1935也许可以提供一些线索,因为后面的年份在很多博物馆中都表示入藏时间。馆方表示收购是在艺术基金(The Art Fund)支持下进行的,原收藏者是瓦伦丁(Vallentin),线索到此为止,有待进一步查证。

同类推荐
  • 中国古代演唱技术理论研究

    中国古代演唱技术理论研究

    中国古代演唱技术理论是一个内容繁杂、自成体系、独具特色的表演理论体系。古代声乐艺术以“唱”为本位的形态特色制约了唱技理论的形态构成。因此,就古代唱技理论的整体构成而言,演唱的技术技巧成为其主体和贯穿始终的重要理论线索,具有明显的统一性。同时,由于历代的唱技研究者多为文人士大夫,其思维模式、美学理想基本一致,故在理论观点上多是一脉相承,且体现了越来越细致繁密的趋势,具有发展的延续性。因而,尽管古代唱技理论看似零散、随意,实际上仍然具有较强的系统性,是比较发达的演唱理论。不同时期的唱技理论有其特定的内在特点和精神,阶段性特征十分明显,体现了古人对演唱实践不断思考、积累的发展过程和规律。
  • 马钦忠自选集

    马钦忠自选集

    《马钦忠自选集》是《中国当代艺术批评文库》之一,《王端廷自选集》是《中国当代艺术批评文库》之一。这套文库以《自选集》的形式收录了中国艺术批评领域大部分50后、60后批评家的作品,这些作品均是每位作者1990年代以来学术成果的菁华。这些文字在见证和记录中国当代艺术的成长史、梳理其发展脉络及未来趋势的同时,更直接指向的则是全面展现中国当代艺术批评的整体实绩。《马钦忠自选集》全书从多个角度阐述了中国当代艺术的历史记忆与现实处境,并切中肯綮地指出艺术批评在当下面临的严峻挑战。这些文章传达着作者作为一名批评家对中国当代艺术批评的历史和未来的深切关注,也有对诸多艺术现象的深入思考和研究。
  • 话说中国——民间艺术

    话说中国——民间艺术

    本书对中国古代的民间艺术进行了详细介绍。中国民间艺术工艺品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多彩。这些工艺品大都与民间传说有关,材质有陶瓷、泥塑、布艺、木头、灯彩、吊饰、丽江木刻、桦等。
  • 唐山皮影艺术及其历史文化研究

    唐山皮影艺术及其历史文化研究

    墨瑶先生生长于滦河岸边,自幼对滦水孕育的皮影艺术情有独钟。他长期从事皮影艺术研究,对唐山皮影的历史有着深入了解,在理论上有独到的见地。虽年逾花甲,仍潜心研究,笔耕不辍。本书是墨瑶先生怀着对皮影艺术的挚爱,积几十年心血精心雕琢而成。该书全面介绍了唐山皮影艺术的演变、形成及发展,从文化史学、民俗学等诸方面,对唐山皮影艺术的历史传说、沿革演变、相关民俗、演出形式、剧本唱腔、操纵表演、皮影造型和雕刻工艺,以及唐山皮影艺术与世界文化的交流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研究。
  • 世界戏剧艺术(下)

    世界戏剧艺术(下)

    这套24卷本的《世界艺术史话》,包括了对建筑、雕塑、音乐、舞蹈、绘画、戏剧、电影等最主要的艺术门类发展历史的介绍和探讨。这套书既力求准确而简要地描述不同艺术门类的历史,又注重突出重点事件、人物和作品,希望能反映当前的学科发展水准,体现最近的研究成果。文字上力求通俗、生动、晓畅,又强调对作品要有较好的艺术分析和准确的评价,全书因而兼具系统性、学术性和可读性。为增强可读性,每本书按照历史顺序提供了有代表性、典型性的图像资料一百余幅,以收图文并茂之效。同时,虽定位为普及性的大众入门读物,编写者也很注重学术性,对每一个艺术种类的历史,在历史分期叙述的大框架下,力求不但要把人文背景、艺术思潮、流派演变交合在一起。
热门推荐
  • 华夏天龙皇

    华夏天龙皇

    无意间成为龙魂之主,有了力量当然要纵横都市。掌握清朝龙脉的秘密,有了势力当然要横扫寰宇。岛国的忍者;美利国的生化人;英吉国的圆桌骑士;教廷的天使;黑暗议会的狼人和吸血鬼;奥林匹斯山的圣斗士。要么臣服于我,要么就给我消失。因为你们已经没有存在的意义了。本书主角绝对无敌,老婆们绝对极品,事业绝对辉煌。什么叫YY,这才叫YY,才叫极度YY。
  • 写文记录

    写文记录

    初中女生为了赚钱去看秦霄贤相声,而在网上接文,同时发在这个上面。
  • 诡术

    诡术

    沐英,墨门掌门,任职于江南医科大学,同时还是江南省特处的一名法医。
  • 快穿之系统是个bug

    快穿之系统是个bug

    林杳是一个被系统绑定的普通宿主,轮回了几百个位面,终于攒够了积分,可以‘赎回’自由身。死亡脱离的前一秒,她一刀捅死了男主。一分钟后,位面全面崩塌。意识回归,林杳发现自己成了系统。【系统警报,十分钟后无宿主连接,系统将自动销毁】【系统警报,五分钟后无宿主连接,系统将自动销毁】【系统警报,一分钟后无宿主连接,系统将自动销毁】林杳从此开始了随手拉宿主的生活。宿主:我需要做什么?林杳:先上车再说!宿主:……我的系统好像不怎么靠谱?林杳:……人生在世,认真你就输了!#系统不靠谱系统之那些年我做系统的日子#
  • 逆天之屠尽苍穹

    逆天之屠尽苍穹

    一处终年飘雪的奇境囚禁着一抹沉寂万年的残躯一名神秘少年陡然现世在无形的命运之下一步一步揭开被埋藏了无数岁月的身世之谜一人一兽一剑问鼎天下让我们一起伴随着主角成长一起探索这片异界大陆一起逆天一起屠尽这万恶的苍穹
  • 明媚你的眼

    明媚你的眼

    不同风格的小诗。有的婉转清隽,有的短小清新,有的浪漫甜美……
  • 巨星之成长之路

    巨星之成长之路

    从被欺负的女孩到霸气外露的女星。一次次的绝望,一次次的经历,一次次的伤心,让她懂得了我不要做被人歧视,瞧不起的女孩,而是让别人崇拜,让别人害怕的人!以前的我已经没有了,只有现在的人!你们!给我等着!(某女阴险的笑),(我是第一次写书希望不要被批的太惨)
  •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释义及实用指南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释义及实用指南

    这部法律,是在总结198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中国公民出境入境管理法和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施行经验的基础上,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而制定的,对于进一步规范出境入境管理,维护我国主权、安全和社会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 如是如约

    如是如约

    他知道她对豆浆的喜爱,喜欢在吐司的中央涂上果酱,像裹煎饼果子那样卷起来,喜欢在沙发上就着音乐入眠,还总喜欢循环陈奕迅那首《阴天快乐》。
  • 安徒生自传:活出自己的童话

    安徒生自传:活出自己的童话

    《安徒生自传:活出自己的童话》讲述了从乡村少年到童话名家,安徒生以文学的名义,向我们叙述他的挫折、泪水及心路历程。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只“丑小鸭”。他出生在丹麦一个贫穷的家庭。他个子很高,样子木讷,有一只很大的鼻子和一双特别大的脚……如今,两个多世纪过去了,这只“丑小鸭”终于享受到了天鹅般的待遇,他就是安徒生。《安徒生自传:活出自己的童话》用诗一般的语言讲述安徒生的童话人生,再现生命的神奇和他一生的美丽。从安徒生的身上,我们不仅看到了文学改变命运、影响世界的力量,而且还感受到了一个不断进取、百折不挠的人的生命光彩和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