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抛弃他。——莎士比亚
1.时间宝贵应当珍惜
21世纪人类走向信息社会,时间更显得珍贵,如果不珍惜时间,就会被时代淘汰。时间是一项稀有的、最宝贵的资源,不能贮存,不能用他物替代,也不能租借和购置,并具有一去不复返的特点。一个人沉浸在欢乐里,会觉得时间过得很快;反之,一个人烦闷厌倦,就觉得时间过得很慢,似乎度日如年。
生活中我们常能看到浪费时间的人,一种是没有好好利用时间,一种是对时间的利用效率不高。时间是宝贵的,并且是单一的,因而要充分利用闲暇时间和零散时间。时间的边角料不要随便放弃,只要见缝插针,就会集腋成裘。鲁迅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肯挤,总会有的。”
时间对任何人都是公平的,不论富人或穷人,男人或女人,聪明或不聪明的,摆在你面前的,都是每天24小时。但同是一生,有的人硕果累累,有的人却两手空空。这是因为,有人懂得珍惜,有人奢侈浪费。马克思说:“时间的节约和分配是首要的经济规律,一切节约都是时间的节约。”毛主席说:“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诗中既有深沉的历史喟叹,又有时不我待的现实紧迫感。
孩子们也许还在想着明天的明天,总觉得时间无穷尽,无止无息。这样的观念是要不得的,纵观古今中外,大凡有所成就的人大多是惜时如金的人。在知识更新速度如此之快的年代里,人们常因繁重的工作而紧张忙碌。如果想调剂自己的生活,就必须学会有效利用时间,做什么事情都要有个计划。无论是在工作还是学习方面,若能以最短的时间,做更多的事,那么剩下的时间就可以挪为他用了。因此,善于利用时间,不仅可以完成许多事情,还能拥有轻松自在的生活。
时间对每个人来说是相等的,也是最珍贵的。金钱买不到它,地位留不住它。“时间是构成一个人生命的材料。”
他的一生只上过三个月的小学,他的学问是靠母亲的教导和自修得来的。他曾经被人认为是低能儿,然而在他持之以恒的坚持下最后成了举世闻名的“发明大王”。“浪费,最大的浪费莫过于浪费时间了。”爱迪生常对助手说:“人生太短暂了,要多想办法,用极少的时间办更多的事情。”正是有着这样的精神,才有了他以后的成就。
一天,爱迪生在实验室里工作,他递给助手一个没上灯口的空玻璃灯泡,说:“你量量灯泡的容量。”他又低头工作了。过了好半天,他问:“容量多少?”他没听见回答,转头看见助手拿着软尺在测量灯泡的周长、斜度,并拿了测得的数字伏在桌上计算。他说:“时间,时间,怎么费那么多的时间呢?”爱迪生走过来,拿起那个空灯泡,向里面斟满了水,交给助手,说:“里面的水倒在量杯里,马上告诉我它的容量。”助手立刻读出了数字。爱迪生喃喃地说:“人生太短暂了,太短暂了,要节省时间,多做事情啊!”
“光阴似箭催人老,日月如梭趱少年”、“花有再开日,人无再少年”。要珍惜时间还要讲究方法和效率,因为时间就这样一步一步溜走,永不返回。而这正告诫我们莫把宝贵的光阴虚掷,要珍惜时间,爱护生命,利用每分每秒,不要虚耗它。
2.惜时如金从儿童时代抓起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家长经常会有这样的困惑:孩子时间意识淡薄,做事磨磨蹭蹭,尤其是做作业和吃饭,总是比别人慢半拍。这个问题总是让家长很担心,孩子因为年龄小并没有成人那种时间概念,所以经常有懒散、懈怠或者拖拉的现象发生,这就需要父母观察孩子,了解孩子,想出切实可行的办法帮助孩子养成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好习惯,以便积极应对学习和生活上的挑战。
很多孩子对书店里的故事书很感兴趣,家长可以找一些有关名人守时的儿童读物,让孩子自己看,或者亲自给他讲解,通过这些故事让孩子明白守时是一种美德。
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生活规律,也就是“生物钟”。家长不妨和孩子商量着一起制定适合他“生物钟”的作息时间。比如早晨6~8点,头脑清醒,体力充沛,是学习的黄金时间;晚上6~10点,不利于记忆,可安排完成复杂计算的作业。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灵活地制定计划,但是一旦计划定下来就要严格执行,这样才能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孩子年龄小,凡事需要鼓励。通过一定的奖励,可以帮助孩子取得进步。运用学习动机中的强化理论,激发孩子养成按时做作业的时间观念,恰当的奖励可以强化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家长对于奖励政策,可以和孩子协商好,小进步给小奖,大进步给大奖,当然,这个奖励也是有一定限度的。这样也让孩子心里有数,从而慢慢地提高做事的效率。
约法三章其实也是一种好办法,可以让孩子重视时间的宝贵。约法三章可以包括一些孩子自我训练项目和每日意志力训练项目等,要求孩子每天做作业应在多长时间内完成,早上起床花多少时间,吃饭应该花多少时间等。在自我训练项目中,每日意志力训练可以让孩子每天坚持练字、背格言等。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教育孩子养成珍惜时间的习惯,父母也要以身作则。只有在一个很好的环境熏陶下孩子才能更好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