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75100000004

第4章 应知应会会计知识98问(1)

◎会计基本知识

24.会计的职能是什么?

会计的职能就是会计在管理经济中具备的功能。马克思把会计的职能概括为“过程的控制和观念的总结”。这一著名的论断,指明了会计的基本职能,即反映和监督的职能。另外,会计还有参与经营决策的职能。

(1)会计的反映职能。

会计的反映职能主要是利用会计本身特有的方法,将复杂的经济活动通过归集、整理、分析,从而形成一系列有效的数据,为管理者提供财务信息。它包含有三层意思:

[1]会计主要是从数量方面反映各单位的经济活动情况,通过一定的核算方法,为经济管理提供数据资料。

[2]反映职能应包括事前,事中、事后的反映,即贯穿于经济活动的全过程。事前反映主要是提供有关预测未来经济活动效果的数据资料,以便于对经营管理做出决策和采取措施;事中反映是通过核算和监督相结合的方法,对日常经济活动进行控制,使其按计划或预期的目标进行;事后反映则是通过算账、报账,提供能综合反映经济活动现状的核算指标。

[3]会计对实际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要以凭证为依据,要有完整的和连续的记录,并按经济管理的要求,提供系统的数据资料,以便于全面掌握经济活动情况,考核经济效果。

(2)会计的监督职能。

会计监督主要是利用会计资料和信息反馈对经济活动的全过程加以控制和指导,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监督。会计监督除货币监督,还有实物监督。会计监督的内容,是从本单位经济效益出发,对经济活动的合理性、合法性、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进行的全面监督。会计监督必须根据计划、预算、定额以及各种有关规章制度等,通过对经济、业务的核算,分析和检查来实现。会计监督的目的在于改善经营或预算管理,维护国家财政制度和财务制度,保护社会主义公共财产,合理使用资金,促进增产节约,提高经济效益。

(3)参与经营决策职能。

所谓决策,就是从各种备选方案中选出最优方案,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决策在现代化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正确的决策可以使企业获得最大效益,决策失误将会造成重大损失与浪费。决策必须建立在科学预测的基础上,而预测与决策都需要掌握大量的财务信息,这些资料都必须依靠会计来提供。因此,为企业取得最大经济效益奠定基础的参与决策的职能,是会计的一项重要职能。

综上所述,会计作为一种经济管理活动,是经济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固有的职能就是反映、监督与参与经营决策,而会计要发挥这些功能,就必须进行预测、计划、记账、算账、分析、控制、检查、反馈等各个环节的工作。应当指出,从预测到反馈,各个工作环节综合地体现着反映、监督和参与经营决策的职能,而不是一个工作环节孤立地只和某一项职能相联系。

人们对会计职能的认识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管理水平的提高,我们应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会计的职能,而不能囿于传统的习惯之中。目前,我国会计界将会计的反映、监督职能称为基本职能,将会计参与经营决策的管理职能称为新发展了的职能。

25.如何设置会计岗位?

会计岗位是指从事会计工作,办理会计事项的具体职位。一般包括以下岗位:

(1)总会计师岗位,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岗位。

(2)出纳岗位。

(3)稽核岗位。

(4)资本、基金核算岗位。

(5)收入、支出、债权债务核算岗位。

(6)工资核算、成本费用核算、财务成果核算岗位。

(7)财产物资的收发、增减核算岗位。

(8)总账岗位。

(9)对外财务会计报告编制岗位。

(10)会计电算化岗位。

(11)会计档案管理岗位。

在会计档案正式移交档案管理部门之前,在会计机构内会计档案管理工作属会计岗位。会计档案正式移交档案管理部门后会计档案管理工作,不属于会计岗位。医院门诊收费员、住院处收费员、商场收费(银)员不属于会计岗位。单位内部审计人员、社会审计人员、政府审计人员不属于会计岗位。

26.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什么?

财务会计的基本前提,也称为财务会计的基本假设或会计假设,它是指组织财务会计工作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离开了这些条件,就不能有效地开展会计工作。财务会计的基本前提也是财务会计的理论基础,离开这些前提条件,就不能构建财务会计的理论体系。财务会计的基本前提是从会计实践中抽象出来的,其最终目的是为了保证会计核算资料的有用性、合理性和可靠性。

财务会计的基本前提应包括哪些内容,人们在认识上还不完全一致,一般认为应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期间与货币计量四项。

(1)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为之服务的特定单位。要开展会计工作,首先应明确会计主体,也就是要明确会计人员的立足点(立场),解决为谁记账、算账、报账的问题。会计人员只为特定的会计主体进行会计工作。每一会计主体不仅与其他会计主体相区别,而且独立于其本身的所有者之外。也就是说,会计所反映的是一个特定会计主体的经济业务,而不是其他会计主体的经济业务,也不是企业所有者的财务活动。明确会计主体就是要求会计人员明白,他们所从事的会计工作是一个特定主体的会计工作,而不是其他会计主体或企业所有者的会计工作,他们必须站在这个特定会计主体的立场上来开展会计工作。

从理论上说,会计主体的规模并无统一的标准,可大可小。它可以是一个独立核算的经济实体,一个独立的法律个体;也可以是不进行独立核算的一个内部单位、班组,一个非独立的法律个体。但是,从财务会计的角度来看,会计主体应是一个独立核算的经济实体,特别是需要单独反映经营成果与财务状况、编制独立的财务会计报告的实体。

(2)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是指作为会计主体的企业,其经营活动将按照既定的目标持续下去,目标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被耗用或出售,它所承担的债务也将如期偿还。财务会计的一系列方法都是以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为前提的。例如,只有在持续经营的前提下,企业的资产才能按历史成本计价,固定资产才可以按其使用年限计提折旧。

如果企业不具备持续经营的前提条件,而是已经或即将停止营业,进行清算,则需要处理其全部资产,清理其全部债权债务。在这种情况下,会计处理要采用所谓清算基础。

(3)会计期间。

对于持续经营的企业来说,既然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它不会面临停业清算,企业就不能等到结束其经营活动时才去进行结算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为了定期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向有关各方提供信息,需要划分会计期间,即人为地把持续不断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较短的经营期间。会计期间通常为1年,称为会计年度。世界各国企业的会计年度起讫日期并不统一,例如,有的企业以本年的7月1日至下年的6月30日为会计年度,有的企业以本年的4月1日至下年的3月31日为会计年度。

从理论上讲,将会计年度的起讫点定在企业经营活动的淡季(如果有的话)比较适宜,因为在企业营业活动的淡季,各项会计要素的变化较小,便于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特别是便于计算确定本会计年度的盈亏,而且由于淡季的经济业务较少,会计人员有较为充裕的时间办理年度结算业务,便于及时编制财务会计报告。西方国家许多企业的会计年度结算日就是处于营业活动的淡季。然而,将会计年度的起讫日定在营业活动的淡季也有其局限性,这主要表现在淡季资产负债表所反映的年末财务状况往往缺乏代表性,例如,年末所反映的短期偿债能力有可能比年中其他时间的结果要好。

我国会计准则规定,以日历年度作为企业的会计年度,即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为会计年度。企业为了及时提供会计信息,满足不同方面对会计信息的需求,还可以将会计年度划分为若干较短的期间,如季度和月份。

(4)货币计量。

会计提供信息要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尺度。企业的经济活动是多种多样、错综复杂的。为了实现会计目的,企业会计必须综合地反映企业的各种经济活动,这就要求有一个统一的计量尺度。在商品经济条件下,货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最适合充当这种统一的计量尺度。

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尺度,为会计计量提供了方便,但同时也带来了问题。货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其价值不是固定不变的。为了简化会计计量,也便于会计信息的利用,在币值变动不大的情况下,一般不考虑币值的变动。然而,由于世界性的通货膨胀给经济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对于会计核算如何反映通货膨胀的影响这种客观要求有逐渐增长的趋势,并因此产生了通货膨胀会计。

要实际进行会计核算,除了应明确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尺度之外,还需要具体确定记账本位币,即按何种统一的货币来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在企业的经济业务涉及多种货币的情况下,需要确定某一种货币为记账本位币;涉及非记账本位币的业务,需要采用某种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登记入账。按照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的规定,在我国境内的企业应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企业,也可以选定某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反映。境外企业向国内报送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反映。

27.与会计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

有哪些?

(1)会计法律。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

(2)会计制度。

[1]企业会计制度。

[2]金融企业会计制度。

[3]城市合作银行会计制度。

[4]物业管理企业会计制度。

[5]医院会计制度。

[6]保险公司会计制度。

[7]个体工商户会计制度。

[8]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

[9]行政单位会计制度。

[10]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11]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12]高等学校会计制度。

[13]中小学校会计制度。

[14]地质勘察单位会计制度。

[15]测绘单位会计制度。

[16]社会保险基金会计制度。

(3)财务制度。

[1]企业财务通则。

[2]金融企业财务制度。

[3]物业管理企业财务规定。

[4]证券公司财务制度。

[5]关于对《证券公司财务制度》有关内容进行修改和补充的通知。

[6]行政单位财务规则。

[7]事业单位财务规则。

[8]医院财务制度。

[9]地质事业单位财务制度。

[10]地质勘察单位财务制度。

[11]工商行政管理单位财务管理办法。

[12]科学事业单位财务制度。

关于执行《科学事业单位财务制度》若干具体问题的通知。

计划生育事业单位财务制度。

文物事业单位财务制度。

体育事业单位财务制度。

农业事业单位财务制度。

文化事业单位财务制度。

高等学校财务制度。

中小学校财务制度。

广播电视事业单位财务制度。

测绘事业单位财务制度。

国家物质储备事业单位财务制度。

(4)会计准则。

[1]事业单位会计准则。

[2]企业会计准则。

[3]关于深化企业会计核算的制度改革、实施会计准则的意见。

(5)审计准则。

[1]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序言。

[2]独立审计基本准则。

[3]独立审计具体准则(27条)。

[4]独立审计实务公告(10条)。

(6)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1]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试行)。

[2]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

(7)会计核算方法。

[1]汽车运输企业内部单车承包租赁产权转让经营会计核算办法。

[2]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会计核算办法。

[3]企业职工失业保险基金会计核算办法。

[4]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会计核算办法。

[5]职工医疗保险基金会计核算办法。

[6]住房公积金会计核算办法。

[7]事业单位住房基金和离退休经费会计核算规定。

[8]物业管理企业会计核算补充规定。

[9]住房公积金会计核算办法补充规定。

[10]证券投资基金会计核算办法。

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税务师事务所会计核算办法。

(8)会计处理规定。

[1]关于企业处理期初库存纳税问题有关会计核算的通知。

[2]关于将拨改贷资金本息余额转为国家资本金有关会计处理规定的通知。

[3]关于上市公司利润分配会计处理规定的通知。

[4]关于上市公司会计处理补充规定的通知。

[5]邮电通信企业市话初装基金会计处理规定。

[6]邮电通信企业邮电附加费会计处理的规定。

[7]国有企业试行破产有关会计处理问题暂行规定。

[8]企业兼并有关会计处理问题暂行规定。

[9]企业代国家储备棉花有关会计处理规定。

[10]企业商品期货业务会计处理暂行规定。

关于自产自用的产品视同销售如何进行会计处理的复函。

关于企业资产评估等有关会计处理通知。

保险公司保险保障基金会计处理办法。

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补充规定。

企业基建业务会计处理办法。

企业探矿权采矿权会计处理规定。

地质勘察单位探矿权采矿权会计处理规定。

企业以非现金资产抵偿债务有关会计处理规定。

就业机构就业经费会计处理规定。

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有关会计处理问题补充规定问题解答。

车辆购置税会计处理规定。

商品期货业务会计处理暂行规定。

公开发行证券的商业银行有关业务会计处理补充规定。

天然林保护工程财政资金会计处理规定。

保险公司个人抵押贷款保险等业务会计处理规定。

关于新增粮食财务挂账和其他不合理占用贷款会计处理问题的通知。

关于下发民航国内航线客运收入联营会计处理办法的通知。

关于改变应收款项坏账准备计提比例和方法的会计处理规定。

股份有限公司税收返还等有关会计处理规定。

外商投资企业采购国产设备退税和接受捐赠有关会计处理规定。

转发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关于印发会计师事务所从事金融相关审计业务暂行办法》。

关于印发《企业住房制度改革中有关会计处理问题的规定》的通知。

财政部关于印发《关联方之间出售资产等有关会计处理问题暂行规定》的通知。

关于执行《关联方之间出售资产等有关会计问题暂行规定》有关问题的复函。

(9)执行《企业会计制度》有关问题的规定。

[1]《企业会计制度》实施范围有关问题的规定。

[2]贯彻实施《企业会计制度》有关准则问题解答。

[3]实施《企业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问题解答。

[4]国有企业申请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程序及报送材料的规定。

[5]外商投资企业执行《企业会计制度》有关问题的规定。

[6]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税务师事务所会计核算办法。

(10)其他会计制度。

[1]财政部关于彩票发行与销售机构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

[2]财政部关于修改事业单位事业支出核算内容的通知。

[3]财政部关于印发《保险公司投资联结产品等业务会计处理规定》的通知。

[4]财政部关于印发《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税务师事务所会计核算办法》的通知。

[5]关于贯彻实施《会计法》加强会计监督的意见。

[6]会计专业职务试行条例。

[7]关于对契税会计处理办法请示的复函。

[8]中国总会计师协会章程。

[9]国务院关于《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的决定。

[10]关于短期投资收益核算问题的复函。

[11]关于社会保险基金暂收款等有关会计问题的复函。

28.什么是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1992年11月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规定了会计核算的12项一般原则,它是会计核算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则和要求。2006年新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将原有的“一般原则”改称“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共规定了8项原则:客观性原则、相关性原则、明晰性原则、可比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重要性原则、谨慎性原则和及时性原则。它们同样是会计核算必须遵循的,对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意义重大。

(1)客观性原则。

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会计必须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采用特定的专门方法进行记账、算账、报账,保证会计核算的客观性。

客观性原则是对会计工作的基本要求。会计工作提供信息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需要,因此,就应该做到内容真实、数字准确、资料可靠。在会计核算中坚持客观性原则,就应当在会计核算时客观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会计工作应当正确运用会计原则和方法,准确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会计信息应当能够经受验证,以核实其是否真实。

如果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不是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没有如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会计工作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甚至会误导会计信息使用者,导致决策的失误。

(2)相关性原则。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会计的主要目标就是向有关各方提供对其决策有用的信息。如果提供的信息对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没有什么作用,不能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就不具有相关性。

信息的价值在于其与决策相关,有助于决策。相关的会计信息能够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评价过去的决策,证实或修正某些预测,从而具有反馈价值;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做出预测,做出决策,从而具有预测价值。在会计核算工作中坚持相关性原则,就要求在收集、加工、处理和提供会计信息过程中,充分考虑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对于特定用途的会计信息,不一定都能通过财务会计报告来提供,也可以采用其他形式加以提供。如果会计信息提供以后,没有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对决策没有什么作用,就不具有相关性。

(3)明晰性原则。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根据明晰性的要求,会计记录应当清晰,账户对应关系应当明确,文字摘要清楚,数字金额准确,以便会计信息使用者能准确完整地把握信息的内容,更好地加以利用。

在会计核算工作中坚持明晰性原则,会计记录应当准确、清晰,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必须做到依据合法、账户对应关系清楚、文字摘要完整;在编制会计报表时,项目勾稽关系清楚、项目完整、数字准确。如果企业的会计核算和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不能做到清晰明了,不便于理解和使用,就不符合明晰性原则的要求,就不能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需求。

(4)可比性原则。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在附注中说明。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可比性原则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使所有企业的会计核算都建立在相互可比的基础上。只要是相同的交易或事项,就应当采用相同的会计处理方法。会计处理方法的统一是保证会计信息相互可比的基础。不同的企业可能处于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经济业务发生于不同时点,为了保证会计信息能够满足决策需要,便于比较不同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企业应当遵循可比性原则的要求。

(5)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在某些情况下,经济业务的实质与其法律形式可能脱节,为此,会计人员应当根据经济业务的实质来选择会计政策,而不能拘泥于其法律形式。

在实际工作中,交易或事项的外在法律形式或人为形式并不总能完全反映其实质内容。所以,会计信息要想反映其所拟反映的交易或事项,就必须根据交易或事项的实质和经济现实,而不能仅仅根据它们的法律形式进行核算和反映。例如,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资产,虽然从法律形式来讲承租企业并不拥有其所有权,但是由于租赁合同中规定的租赁期相当长,接近于该资产的使用寿命;租赁期结束时承租企业有优先购买该资产的选择权;在租赁期内承租企业有权支配资产并从中受益,所以,从其经济实质来看,企业能够控制其创造的未来经济利益,所以,会计核算上将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资产视为承租企业的资产。

(6)重要性原则。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对于重要的交易或事项,应当单独、详细反映;对于不具重要性、不会导致投资者等有关各方决策失误或误解的交易或事项,可以合并、粗略反映,以节省提供会计信息的成本。

对资产、负债、损益等有较大影响,并进而影响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据以做出合理判断的重要会计事项,必须按照规定的会计方法和程序进行处理,并在财务会计报告中予以充分、准确地披露;对于次要的会计事项,在不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和不至于误导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做出正确判断的前提下,可以适当简化处理。

重要性原则与会计信息成本效益直接相关。坚持重要性原则,就能够使提供会计信息的收益大于成本。对于那些不重要的项目,如果也采用严格的会计程序,分别核算、分项反映,就会导致会计信息的成本大于收益。

在评价某些项目的重要性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一般来说,应当从质和量两个方面综合进行分析。从性质方面来说,当某一事项有可能对决策产生一定影响时,就属于重要性项目;从数量方面来说,当某一项目的数量达到一定规模时,就可能对决策产生影响。

(7)谨慎性原则。

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也就是说在资产计价及损益确定时,如果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法或金额可供选择时,应选择使本期净资产和利润较低的方法或金额。

需要注意的是,谨慎性原则并不意味着企业可以任意设置各种秘密准备,否则,就属于滥用谨慎性原则,将视为重大会计差错,需要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

企业的经营活动充满着风险和不确定性,在会计核算工作中坚持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在面临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做出职业判断时,应当保持必要的谨慎,充分估计到各种风险和损失,既不高估资产或收益,也不低估负债或费用。例如,要求企业定期或者至少每年年度终了,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减值准备等,就充分体现了谨慎性原则对会计信息的修正。

(8)及时性原则。

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会计信息的价值在于帮助企业或其他方面做出经营决策,具有时效性。即使是客观、可比、相关的会计信息,如果不及时提供,对于会计信息使用者也没有任何意义,甚至可能误导会计信息使用者。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坚持及时性原则,一是要求及时收集会计信息,即在经济业务发生后,及时收集整理各种原始单据;二是及时处理会计信息,即在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的时限内,及时编制出财务会计报告;三是及时传递会计信息,即在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的时限内,及时将编制出的财务会计报告传递给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

如果企业的会计核算不能及时进行,会计信息不能及时提供,就无助于经营决策,就不符合及时性原则的要求。

29.会计核算的基本要素有哪些?

会计要素,通俗地说,就是会计所要核算的内容,从专业的角度来解释就是构成企业经济活动的必要因素。会计的要素共有六个,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其中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是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在资产负债表中体现;收入、费用、利润是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在利润及利润分配表中体现。

(1)资产。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一个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必须具备一定的物质资源,或者说物质条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些必要的物质条件表现为货币资金、厂房场地、机器设备、原材料等,他们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物质基础。除以上的货币资金以及具有物质形态的资产以外,资产还包括那些不具备物质形态,但有助于生产经营活动的专利权、专有技术、商标权等无形资产,以及对其他单位的投资和债权。

[1]资产必须是现实的资产,对于预期将在未来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可能产生的结果,不属于企业现实的资产,不得作为资产确认。

[2]资产必须为企业所拥有或控制。

租用别人的东西,不能算作自己的资产,而租给别人的东西,虽不在自己手里,但仍算作自己的资产;另外,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企业虽不拥有所有权,但可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使用支配该项资产,并从中获益,应算作是企业的资产。

[3]资产必须能够用货币进行计量。

货币计量是会计核算的前提,只有可以用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才会在会计实务中具有意义。

[4]资产必须预期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企业可以用货币资金购买所需要的机器设备、原材料或用于利润分配,而机器设备、原材料等可以用于生产经营过程,制造出产成品,企业再通过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收回货款,货款即为企业所获得的经济利益。

[5]按照流动性,资产可分为流动资产和长期资产。

流动资产是指企业可以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的资产,如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存货等。有些企业经营活动比较特殊,其经营周期可能长于一年,如造船、大型机械制造,从购买原材料到销售商品直到收回货款,周期比较长,往往超过一年,在这种情况下,就不能把一年内变现作为划分流动资产的标志,而是将经营周期作为划分流动资产的标志。

长期资产也称非流动资产,是指变现周期在一年以上的各种资产,包括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其中:

长期投资是指投资期在一年以上的各种投资,包括长期股权投资、长期债权投资和其他长期投资。

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超过一年的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不属于生产经营主要设备的物品,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使用期限超过2年的,也应当作为固定资产。

无形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或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无形资产可分为可辨认无形资产和不可辨认无形资产,可辨认无形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等;不可辨认无形资产是指商誉等。

其他资产是指除了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以外的其他资产,如长期待摊费用。长期待摊费用是指企业已经支出,但摊销期在一年以上(不含一年)的各项费用,包括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等。

(2)负债。

负债是企业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要以后用资产或劳务偿付的债务。

[1]负债是由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这种义务通常是企业为取得所需的资产、货物或接受劳务而引起的,或源于法律上的强制执行的责任形成的,如纳税义务。只有目前和过去的业务才会形成当前的债务,对于预期要发生的业务所产生的债务,不能作为会计上的债务。

[2]负债将要由企业在未来某个时日加以清偿。

负债是将来要支付的经济责任,即使现在没有货币也要作为负债。比如,借款的利息一般半年支付一次,但每月都要记账,把应付利息作为一项负债处理。负债一般都有确切的债权人和到期日,或债权人和到期日可以合理估计确定。负债的到期金额能以货币确切的计量或合理估计。

[3]为了清偿债务,企业往往需要在未来转移资产、提供劳务,或同时转移资产和提供劳务。也就是说,负债必须可以估价并且是在以后用现金或其他资产或劳务来偿付的确实的债务,需要有凭有据。清偿债务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例如,企业以货币资金偿还应付账款,使负债减少,同时资产减少。

[4]负债按偿还期限的长短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

流动负债是指预期在一年内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到期应清偿的债务。如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应付工资、预收账款、应交税金、应付利润等。长期负债是指偿还期在一年或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债务,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

(3)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是企业全部资产减去全部负债后的余额。通俗地说,所有者权益就是企业全部资产中属于投资人所有的那部分。

[1]所有者权益不同于负债。

所有者权益表明企业归谁所有,除非发生减资、清算,否则不用偿还,而负债表明企业欠谁的钱,是需要偿还的;所有者权益不需要付利息但可参加分红,负债则需要付利息但不可参加分红;在企业破产清算时,债权人拥有优先清偿权,而投资者只能享有清偿所有负债后的剩余财产。

[2]所有者权益在性质上体现为所有者对企业资产的剩余利益,在数量上体现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四个项目。

实收资本是指投资人投入企业的各种资产的价值,在一般情况下无须偿还,可以长期周转使用。

资本公积是指由投资者投入但不能构成实收资本,或从其他来源取得,由所有投资者共同享有的资金,它可以用于转增资本。

盈余公积是指企业按照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各种积累资金,主要用于发展生产和企业职工福利设施的支出。

未分配利润是企业留待以后年度进行分配的结存利润,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统称为留存收益。

(4)收入。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一般情况下,收入有三种来源:

一是对外销售商品;二是提供劳务;三是让渡资产的使用权。

[1]收入要能用货币计量,且有据可查,必须与相关费用匹配。

收入会导致企业资产增加,扣除相关费用后的净额可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因此收入是企业经营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企业经济效益好坏的一项基本指标。

[2]收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主营业务收入是指企业在其主要的经营活动中所获得的收入,主要经营活动可根据企业营业执照上规定的主要业务范围来确定。其他业务收入是指主营业务以外的其他日常活动所取得的收入,如原材料销售、包装物出租等。

(5)费用。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费用与收入相配比,即为企业经营活动中所取得的盈利,若费用增长而收入不变,所有者权益就会减少。

费用按照与收入的关系分为营业(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两部分。

[1]营业(生产)成本是指所销售商品的成本,或者所提供劳务的成本,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

[2]期间费用包括管理费用、营业费用和财务费用。

管理费用是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种费用。

营业费用是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中发生的除营业成本以外的各项费用以及专设销售机构的各项经费。

财务费用是企业筹集生产经营活动所需资金而发生的费用。

(6)利润。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企业利润集中反映生产经营活动各方面的业绩,表明企业经营盈亏的情况,是企业最终的财务成果,也是衡量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重要综合指标。

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是指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

利润金额取决于收入和费用、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金额的计量。

30.会计核算的程序是怎样的?

(1)设置账户。

即对会计对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以便提供分类核算指标。

(2)复式记账。

指对每笔经济业务在两个或两个以上有关的账户上同时进行登记入账的方法。

(3)填制和审核凭证。

指在经济业务发生时或完成后,都应取得或填制作为书面证据的会计凭证,并对凭证进行审核来监督经济业务的合理性与合法性。

(4)登记账簿。

指将已经发生的经济业务,按照账户名称的会计科目,在账簿上有序地、分类别地进行登记。

(5)成本计算。

指对生产经营中发生的各项费用采用一定的专门方法进行计算,从而确定出各种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6)财产清查。

指在一定时期终了,检查企业的各项财产物资的实有数。

(7)编制会计报表。

指根据账簿记录的内容,采用一定的表格形式,综合地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31.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是什么?

会计核算方法是核算与监督会计对象,完成会计任务的手段。会计核算方法包括会计核算、会计分析和会计检查。会计核算方法是对经济业务进行完整、连续和系统的记录和计算,为经营管理提供必要的信息所应用的方法,一般包括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报表编制和会计报表资料的分析利用等几个方面。

(1)设置账户。

设置账户是对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归类、核算与监督的一种专门方法。由于会计核算对象十分复杂,需要系统地、连续地进行核算与监督。企业除了设立科目进行分类以外,还必须根据规定的会计科目开设账户,分别登记各项经济业务,以便取得各种核算指标,并随时加以分析、检查和监督。

(2)复式记账。

复式记账是对每一项经济业务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有关账户相互联系起来进行登记的一种专门方法。任何一项经济活动都会引起资金的增减变动或财务收支的变动,因为在经济活动中,每项经济业务的发生,都会引起至少两个方面资金的增减变动。例如以银行存款购买材料,一方面引起材料的增加;另一方面引起银行存款的减少;又如以现金支付费用,一方面引起费用的增加;另一方面引起现金的减少。采用复式记账,就可以全面地、相互联系地反映资金增减变化和财务收支变化情况,并掌握它的来龙去脉。

(3)填制会计凭证。

在会计核算中要以会计凭证作为记账的依据,填制会计凭证是保证会计记录完整、真实和可靠,审查经济活动是否合理、合法的一种专门方法。会计凭证是交易或事项的书面证明,是登记账簿的依据,对每一项交易或事项填制会计凭证,并加以审核,可以保证会计核算的质量,并明确经济责任。

(4)登记账簿。

登记账簿是根据会计凭证,在账簿上连续地、系统地、完整地记录交易或事项的一种专门方法。按照记账的方法和程序登记账簿并定期进行对账、结账,可以提供完整的、系统的会计资料,也是完整、正确编制会计报表的依据。

(5)成本计算。

成本计算是按一定的成本对象,对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成本、费用进行归集,以确定各该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一种专门方法。通过准确计算成本可以掌握成本构成情况,考核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了解生产经营活动的成果,促使企业加强核算,节约支出,提高经济利益。

(6)财产清查。

财产清查是对各项财产物资进行实物盘点、账面核对以及对各项往来款项进行查询、核对,以保证账账、账实相符的一种专门方法。通过财产清查,可以查明各项财产、物资、债权债务、所有者权益情况,加强物资管理,监督财产是否完整,并为正确核算损益提供正确的资料。

(7)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编制财务会计报告是定期总括地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一种专门方法。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可以为信息使用者集中提供主要会计信息,有利于改善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并为有关单位提供投资的决策依据。

(8)会计资料的分析利用。

对会计资料的分析利用是对会计资料所反映的各项经济指标进行分析对比,以便挖掘潜力,厉行节约,扩大经营成果。

以上各种专门方法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是相互联系、紧密结合的,必须一环扣紧一环。才能保证核算工作的顺利进行。

◎会计科目

32.为什么要设置会计科目?

设置会计科目是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之一,具有重要的作用。设置会计科目将会计要素具体构成内容进行分类,使其成为具体的会计核算项目,不设置会计科目就无法进行会计核算工作;设置会计科目使复杂的经济业务变为有规律、容易识别的会计信息资料,为进一步进行会计分析、考核等打下基础;设置会计科目是设置账户、明确账户核算内容的依据;在我国,设置会计科目还是会计主管部门统一核算标准和口径的手段,目前企业会计科目的设置还要执行国家的行业会计制度,以便于核算标准和口径的一致,便于会计资料的汇总和监督检查。

33.怎样设置会计科目?

(1)设置会计科目的原则。

设置会计科目应遵循以下原则:

[1]必须结合会计对象特点。

[2]必须符合经济管理的要求。

[3]必须讲求科学性与实用性的统一。

[4]必须保持相对的稳定性。

[5]必须概念清楚、通俗易懂。

(2)会计科目的分类。

为了正确掌握和运用会计科目,可以按各种不同标志对其进行分类。

[1]按反映的经济内容分类。

按照经济内容划分,会计科目可以分为五类: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费用类和损益类。这种分类,有助于了解和掌握各会计科目核算的内容以及会计科目的性质,正确运用各会计科目提供的信息资料。

[2]按照提供指标的详细程度分类。

企业在设置会计科目时,应同时兼顾企业内部和外部两方面对会计信息的需要,对会计科目进行适当分级。会计科目按其提供指标的详细程度,可以分为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

总分类科目又称总账科目或一级科目,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的科目,它提供的会计信息较为概括。明细分类科目又称明细科目、细目或三级科目,是对总分类账科目进一步详细分类的科目,它提供比总分类科目更详细、更具体的会计信息。如果总分类科目下明细项目很多,为便于管理,可在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之间设子科目,又称子目或二级科目。

按我国现行会计制度规定,总分类科目一般由财政部按行业统一制定,明细分类科目一般由企业根据实际需要自行设置。

34.最新的会计科目表是怎样的?

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依据企业会计准则中确认和计量的规定制定,涵盖了各类企业的交易或者事项。企业在不违反会计准则中确认、计量和报告规定的前提下,可以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自行增设、分拆、合并会计科目。企业不存在的交易或者事项,可不设置相关会计科目。对于明细科目,企业可以比照本附录中的规定自行设置。会计科目编号供企业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查阅会计账目、采用会计软件系统时参考,企业可结合实际情况自行确定会计科目编号。

35.如何设置一级科目代码?

一级会计科目,科目代码长度固定为4位。在财政部颁发的《企业会计制度》(2001年)一级会计科目名称和编号方案中,首位编码是用于标识科目的性质,后三位按照顺序编码。

36.如何设置明细科目代码?

会计明细科目代码是组织企事业单位进行会计明细分类核算的依据,需要在一级会计科目代码的基础上根据本单位会计核算与管理的实际需求自行设计。国内企事业单位常用的编码设计方案为4级10位码,其中,一级码4位,二级、三级、四级码都为2位。

◎会计账户

37.账户的定义是什么?

会计科目是对会计对象的组成内容进行科学分类而规定的名称。对会计对象划分类别并规定名称是必要的,但要全面、系统地记录和反映各项经济业务所引起的资产变动情况,还必须在分类的基础上借助于具体的形式和方法,这就是开设和运用账户。

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它是对各种经济业务进行分类和系统、连续的记录,反映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增减变动的记账实体。会计科目的名称就是账户的名称,会计科目规定的核算内容就是账户应记录和反映的经济内容,因而账户应该根据会计科目的分类相应地设置。如企业要开设资产类账户、负债类账户、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成本类账户和损益类账户;从需要和科目的特点出发,根据总分类科目、二级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开设相应的账户,以便于分类、归集、总括和具体、详细地核算数据。

38.什么是“丁”字账?

账户作为记录和反映经济业务活动的一种形式,其基本功能是便于对各项经济业务所引起的企业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损益的变动数额进行分门别类和有条不紊地归集、汇总。要使账户发挥其功能,不仅要确定其名称和进行分类,还要使其具备相应的结构。所有经济业务的发生所引起的企业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的变动,从数量上看,不外乎“增加”和“减少”两种情况。因此,每个账户起码要划分出两个方位:即一方登记增加额,另一方登记减少额,这是一切账户的基本结构。

39.账户的种类有哪些?

每一个账户只能记录企业经济活动的某一方面,不可能对企业的全部经济业务加以记录。而企业的经济活动作为一个整体,是需要一个相互联系的账户体系加以反映的。账户分类就是研究这个账户体系中各账户之间存在的共性,寻求其规律,探明每一账户在账户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以便加深对账户的认识,更好地运用账户对企业的经济业务进行反映。

现代管理理论认为,分类是一种基本的管理。科学地进行账户的分类有助于进行科学的管理。按不同的标准对账户分类,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认识账户,并把全部账户划分为各种类别。其分类标准一般有按会计要素分类,按用途和结构分类,按提供指标的详细程度分类,等等。

(1)按会计要素分类。

会计的平衡等式为:

资产=负债 所有者权益

这一平衡等式表明了会计核算的基本平衡关系,是会计核算的基础,制约和决定着整个会计核算工作。平衡等式中的各要素称为会计要素。账户按会计要素分类就是按账户所核算的经济内容与各会计要素的联系分类。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首先要拥有一定的场地、设备,同时也需要一定的周转资金,这些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可以用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为资产。为反映资产的增减变动及结存情况,需设置一类账户,通过账户的发生额反映资产的增减变动情况;通过账户的余额反映资产的结存情况。

企业资产主要来源于债权人和所有者的投资。债权人提供的,须以企业未来资产或劳务偿付的债务为负债。为反映债权人提供资金及其偿还等情况,需设置一类账户,通过账户的发生额反映负债的形成和偿付情况;通过账户的余额反映未偿还的债务情况。

所有者权益是企业总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在企业创建之时,它是投资者投入企业的资本;在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取得盈利以后,所有者权益就是投入资本与未分配利润之和。为反映投入资本和未分配利润的增减变动及其结果,设置一类账户,通过账户的发生额反映投入资本和未分配利润的增减变动情况;通过账户的发生额反映投入资本变动后的结果和未分配利润的实际数额。

企业从不同来源取得各项资产后,投入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必然在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等经营业务中取得各项收入。同时企业要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必然相应的发生一些耗费。当企业取得的各项收入在补偿生产经营活动中已消耗的各项支出后,形成了利润。为反映企业收入的取得、费用的发生和利润的形成,需设置两类账户,一类账户发生额反映企业的收益情况;一类账户的发生额反映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成本费用情况。通过两类账户发生额的结转,结算出企业的利润形成情况。

因此,账户按会计要素分类,一般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收益类和成本费用类等五大类。

反映资产的账户,按照资产的流动性和经营管理核算的需要,又分为反映流动资产、长期资产等账户。反映流动资产的账户,按照各项资产的流动性和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又可分为反映货币资金的账户,如“现金”、“银行存款”等账户;反映结算债权的账户,如“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账户;反映存货的账户,如“材料”、“产成品”等账户;反映长期资产的账户,如“固定资产”、“累计折旧”等账户。

反映负债的账户,按照形成负债的原因划分,又分为反映由于生产经营活动形成的负债账户和反映由于经营成果形成的负债账户。反映由于生产经营活动形成的负债账户,如“应付账款”、“预收账款”等账户;反映由于经营成果形成的负债账户,如“应交税金”、“应付利润”等账户。

反映所有者权益的账户,按照权益的来源划分,又分为反映投入资本的账户、反映从利润中提取资金的账户和反映未分配利润的账户。反映投入资本的账户,如“实收资本”账户;反映从利润中提取资金的账户,如“公积金”账户;反映未分配利润的账户,如“利润分配”、“利润”等账户。

反映收益的账户,按照收益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否有关,又分为营业性收益账户和非营业性收益账户。反映营业性收益的账户,如“营业收入”账户;反映非营业性收益的账户,如“营业外收入”账户。

反映成本费用的账户,按照成本费用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否有关,又分为营业性成本费用账户和非营业性成本费用账户。反映营业性成本费用的账户按照生产经营过程各个阶段所发生的成本费用,可以分为反映购进过程的成本费用账户、反映生产过程的成本费用账户和反映销售过程的成本费用账户。反映生产过程的成本费用账户,如“制造成本”、“管理费用”等账户;反映销售过程的成本费用账户,如“营业成本”、“营业费用”等账户;反映购进过程的成本费用账户,如“材料采购”账户;反映非营业性成本费用的账户,如“营业外支出”账户。

(2)按提供指标的详细程度分类。

企业经营管理所需要的会计核算资料是多方面的,不仅要求会计核算能够提供一些总括的指标,如通过“材料”账户核算,提供有关材料增减变动及结构情况的总括资料;利用“应收账款”账户核算,提供企业全部应收款项的形成、收回及结果的总括资料,而且要求会计核算能够提供一些详细的指标,如通过对材料的核算,要提供某一类材料、某一种材料的增减变动及结存情况;通过对应收账款的核算,要提供具体应收账款的单位或个人及应收金额。为满足各方面的要求,上述各类账户还需要进一步细分,形成不同层次的账户,提供各类经济活动的详细资料。账户按提供指标的详细程度分类,分为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

[1]总分类账户。

总分类账户是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具体内容进行总括核算的账户,它能够提供某一具体内容的总括核算指标。总分类账户亦称总账账户、一级账户。在我国,为了保证会计核算指标口径规范一致,并具有可比性,保证会计核算资料能在一个部门、一个行业、一个地区乃至全国范围内综合汇总、分析;为了便于企业编制会计凭证、汇总资料和编制会计报表,总分类账户的名称、核算内容及使用方法通常是统一制定的。每一个企业都要根据本企业业务的特点和统一制定的账户名称,设置若干个总分类账户。

[2]明细分类账户。

明细分类账户是对企业某一经济业务进行明细核算的账户,它能够提供某一具体经济业务的明细核算指标。在实际工作中,除少数总分类账户,如“累计折旧”账户、“利润”账户,不必设置明细分类账户外,大多数总分类账户都须设置明细分类账户,如在“材料”总分类账户下,按照材料的类别、品种或规格设置明细分类账户;在“应收账款”总分类账户下,按照购买单位的名称设置明细分类账户。

明细分类账户是依据企业经济业务的具体内容设置的,它所提供的明细核算资料主要是满足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各个企业、单位的经济业务具体内容不同,经营管理的水平不一致,明细分类账户的名称、核算内容及使用方法也就不能统一规定,只能由各企业、单位根据经营管理的实际需要和经济业务的具体内容自行规定。如企业可以根据其材料供应单位的具体名称设置“应付账款”总分类账户的明细分类账户。

如果某一总分类账户所属的明细分类账户较多,为了便于控制,还可增设二级账户。二级账户是介于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之间的账户。它也是由企业、单位根据经营管理的实际需要和经济业务的具体内容自行确定的。如企业的材料类别、品种较多,为便于控制,可在“材料”总分类账户下,按材料的类别设置“原材料”、“燃料”、“辅助材料”等二级账户,在二级账户下再按材料的品种设置“圆钢”、“碳钢”、“角钢”等明细分类账户。

(3)按用途和结构分类。

账户是按会计科目设置的,同时,账户又有各自特定的用途和结构。为了更好地记录经济业务,理解和掌握账户提供核算指标的规律性,有必要进一步研究账户按用途和结构的分类。在借贷记账法下,账户按用途和结构的不同,可以分为盘存账户、基金账户、结算账户、调整账户、集合分配账户、成本计算账户、跨期摊配账户、账务成果账户、待处理账户等九类。盘存账户、基金账户、结算账户、待处理账户和一部分调整账户是对资产账户的进一步分类;集合分配账户、成本计算账户和跨期摊配账户是对成本、费用账户的进一步分类;财务成果账户和另一部分调整账户是对收入成果账户的进一步分类。

◎会计记账

40.什么是会计恒等式?

会计恒等式是指各个会计要素在总额上必须相等的一种关系式。

会计等式(1):资产=负债 所有者权益

即:资金运用=资金来源。

该等式是会计记账、核算的基础,也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基础。它表明了股东与债权人两者在企业的资产中到底占了多大份额。在负债不变时资产与所有者权益同方向变化。所有者权益不变时,资产就与负债同方向变化,而当所有者权益与负债都变化的时候,其资产的变化则等于两者之和。

会计等式(2):收入-费用=利润(或亏损)

企业的目标就是赚钱,只有取得的收入抵销为这笔收入所花的费用还有剩余,企业才算是盈利了。

会计等式(3):资产=负债 所有者权益 收入――费用

企业在经营中,“收入――费用=利润”中的利润就表明现金流入大于现金流出,也就是企业资产增多,从另一个方面说,这一时刻负债不变,赚与赔都是股东的。

新的所有者权益=旧的所有者权益 利润=旧的所有者权益 收入――费用

新资产=负债 新所有者权益=负债 旧的所有者权益 收入――费用

我们不难看出第一个会计等式是反映企业资金运动的静态状况,也就是企业经营中的某一天,一般是开始日或结算日的情况;而第(2)等式反映的是企业资金运动的情况,所有的资产都是为了赚钱,而资产一旦运用并取得收入时,资产就转化为费用,收入减去费用即为利润,又叫净收益。净收益又会作为资产用到下一轮的经营,于是就产生了等式(3)。等式(3)并没有破坏等式(1),当利润分配后,分成股东收益和一部分税收后,等式(3)便消失了,又成了等式(1)。所以会计六要素不管如何转变,最后都会回到“资产=负债 所有者权益”这一等式。在实际工作中要是等式不平衡,那就说明记账有错。

41.什么是借贷记账法?

借贷记账法是复式记账法的一种。它是以“借”、“贷”为记账符号,以“资产=负债 所有者权益”的会计等式为理论依据,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为记账规则的一种科学复式记账法。

借贷记账法中的“借”和“贷”两个字最初是用来表示资本借贷过程中债权和债务的增减变化的。借贷资本家吸收存款记在“贷”主的名下,表示债务;对于付出的放款,即对外贷款,记在“借”主的名下,表示债权。

这种借贷记账的方法,很快得到流传和推广,逐步地被各种不同的行业用来处理各种各样的经济业务,除处理银行收付业务外,还被广泛地用于处理各种不同企业的财产、物资和各种经济关系的增减变动。随着核算内容的增加和复杂化,借贷两字便逐步失去其原来的含义,转化为一种单纯的记账符号,成为会计上的专业术语,用来反映各项资产和权益的增减变化及其结存情况。

社会化大生产和资本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社会对会计的要求越来越高,会计界对会计方法的研究也更加重视,从而使借贷记账法的理论依据和记账规则等在实践和研究中不断得到发展与完善。借贷记账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最流行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

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贷”二字作为记账符号,记录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的一种复式记账法。要学习借贷记账法,必须认真掌握它的理论基础、记账符号、账户结构、记账规则和试算平衡公式。

借贷记账法的对象是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过程及其结果。

上述方程式可称为会计等式,通常将[1]式称为会计恒等式。上述会计等式主要揭示了三个方面内容:

(1)会计主体内各会计要素之间的数字平衡关系。

有一定数量的资产,就必然有相应数量的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与之对应;反之,有一定数量的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就一定有相应数量的资产与之对应。

(2)各会计要素增减变化的相互联系。

在一个会计要素的项目发生变化时,在同一会计要素另一项之间,或另一类会计要素的一项也必然发生增减变化,以维持等式的平衡关系。

(3)等式有关因素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分列于等式的两边,左边是资产,右边是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形成对立统一的关系。如果各会计要素在等式一边,必须以负号表示,如[5]式。

这三个方面的内容贯穿了借贷记账法的始终。数量平衡关系要求每一次记账的借方、贷方金额是平衡的;一定时期账户的借方、贷方的金额是平衡的;所有账户的借方、贷方余额的合计数是平衡的。增减变化的相互联系要求在一个账户中记录的同时必然要有另一个或两个以上账户的记录与之对应。对立统一关系要求按相反方向记账。从一个账户来看是相反方向记账,借方记录增加额,贷方一定记录减少额;反之,贷方记录增加额,借方一定记录减少额。从等式两边的不同类账户来看,资产类账户是借方记录增加额,贷方记录减少额;与之相反,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是贷方记录增加额,借方记录减少额。会计等式对记账方法的要求决定了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记账规则、试算平衡的基本理论,因此说会计恒等式是借贷记账法的理论基础。

42.借贷记账法的账户怎样设置?

(1)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

借贷记账法的账户基本结构是:每一个账户都分为“借方”,“贷方”,一般来说规定账户的左方为“借方”,账户的右方为“贷方”。如果我们在账户的借方记录经济业务,可以称为“借记某账户”;在账户的贷方记录经济业务,则可以称为“贷记某账户”。

借贷记账法以“借”、“贷”为记账符号,把账户划分为“借方”、“贷方”两个基本部分……。

借方贷方

借贷记账法下,所有账户的结构都是左方为“借”,右方为“贷”,但“借”、“贷”反映资产数量变化的增减性质则是不固定的不同类别的账户,借贷方所登记的增减正好相反,也就是说,凡是用来反映资产的账户,借方登记增加额,贷方登记减少额,如有余额必在借方;凡是用来反映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账户,借方登记减少额,贷方登记增加额,如有余额必在贷方。

(2)资产类账户。

资产类账户的结构是:账户的借方记录资产的增加额,贷方记录资产的减少额。在一个会计期间内(年、月),借方记录的合计数额称作借方发生额,贷方记录的合计数额称作贷方发生额,在每一会计期间的期末将借贷方发生额相比较,其差额称作期末余额。资产类账户的期末余额一般在借方。例如“银行存款”账户,借方记录的增加额要大于(至少等于)贷方记录的减少额,所以有借方余额(或无余额),借方期末余额转到下一期就成为借方期初余额。

(3)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由于会计平衡公式“资产=负债 所有者权益”所决定,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与资产类账户正好相反,其贷方记录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增加额;借方记录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减少额,很明显贷方发生额要大于(或等于)借方发生额,期末余额一般应在贷方。例如“应付账款”账户,企业所欠外部款项时应记入贷方,偿还所欠的款项时应记入借方,期末余额的贷方,表示实际偿还的欠款数额。

(4)费用成本与收益类账户。

企业在生产经营中要有各种耗费,有成本费用发生,在费用成本抵销收入以前,可以将其看做一种资产。因此,费用成本类账户的结构与资产类账户的结构基本相同,账户的借方记录费用成本的增加额,账户的贷方记录费用成本转入抵销收益类账户(减少)的数额,由于借方记录的费用成本的增加额一般都要通过贷方转出,所以账户通常没有期末余额。如果因某种情况有余额,也表现为借方余额。

收益类账户的结构则与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结构基本相同,收入的增加额记入账户的贷方,收入转出(减少额)则应记入账户的借方,由于贷方记录的收入增加额一般要通过借方转出,所以账户通常也没有期末余额。如果因某种情况有余额,同样也表现为贷方余额。

综上所述,“借”、“贷”二字作为记账符号所表示的经济含义是不一样的。借字表示资产的增加,费用成本的增加,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减少,收益的转销;贷字表示资产的减少,费用成本的转销,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增加,收益的增加。

借贷作为记账符号,指示着账户记录的方向是左方还是右方。一般地说,各类账户的期末余额与记录增加额的一方都在同一方向,即资产类账户的期末余额一般在借方,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期末余额一般在贷方。因此,根据账户余额所在的方向来判定账户性质……成为借贷记账法的一个重要特点。

43.各类账户记账规则是怎样的?

借贷记账法下的记账规则是基础会计学习的入门规律,一般把账户区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损益五大类。资产、成本类账户一般都是借方登记增加,贷方登记减少;负债、所有者权益账户(二者合并称为权益)一般都是借方登记减少,贷方登记增加;损益类账户则需要区分是费用类还是收入类去分别登记,收入与费用之间的登记也是相反的。用一首诗歌的形式表达如下:

借增贷减是资产,权益和它正相反。

成本资产总相同,细细记牢莫弄乱。

损益账户要分辨,费用收入不一般。

收入增加贷方看,减少借方来结转。

44.各类账户的对应关系是什么?

账户的对应关系,是指按照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记录经济业务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有关账户之间形成的应借、应贷的相互对照关系。在借贷记账法下,发生的每项经济业务,都要记录在一个或几个账户的借方与另一个或几个账户的贷方。对每项经济业务记录所形成的这种“借”记账户和“贷”记账户之间的联系,称为账户的对应关系,存在着这种对应关系的账户称为对应账户,通过账户的对应关系,可以了解经济业务的内容和资金运动的来龙去脉。例如用银行存款购进原材料这一经济业务,在会计核算时,应在“原材料”账户的“借方”和“银行存款”账户的贷方进行登记,由此,形成了“原材料”账户和“银行存款”账户之间的对应关系,这两个账户互称为对应账户。通过两个账户的对应关系,可以知道这笔经济业务是企业用银行存款购进原材料。

45.如何编制会计分录?

会计分录指运用复式记账原理,确定每项经济业务应记账户的名称、方向(借或贷)和金额的记录。会计分录是经济业务登记入账的直接依据。现举例说明某企业7月份发生下列业务,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如下:

“例3-1”收到所有者投入资金300000元,存入银行。

分析:这项经济业务,使资产类“银行存款”科目和权益类“实收资本”科目同时增加了300000元,资产类增加应记入借方,权益类增加应记入贷方,故应登记在“银行存款”科目的借方和“实收资本”科目的贷方,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

贷:实收资本。

“例3-2”购入材料一批已验收入库,材料价款10000元,款未付。

分析:这项经济业务,使企业库存材料增加,由于货款未付使企业负债增加,它涉及资产类“原材料”科目和权益类“应付账款”科目同时增加。材料的增加是资产类增加,应登记在“原材料”科目的借方;应付供应单位账款的增加是负债的增加,应登记在“应付账款”科目的贷方。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原材料。

贷:应付账款。

“例3-3”

以银行存款10000元支付上述应付供应单位的材料货款。

分析:这项经济业务,使企业的银行存款减少了10000元,同时,也使企业所欠供应单位货款减少了10000元。它涉及资产类“银行存款”科目和权益类“应付账款”科目。银行存款的减少是资产减少,应登记在“银行存款”科目的贷方;应付供应单位的购货款减少是负债减少,应登记在“应付账款”科目的借方。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应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

“例3-4”从银行提取现金500元。

分析:这项经济业务,使企业的库存现金增加了500元,银行存款相应地减少了500元。它涉及“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这两个科目都是资产类科目。现金的增加是资产类的增加,应登记在“库存现金”科目的借方;银行存款的减少是资金的减少,应登记在“银行存款”科目的贷方。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库存现金。

贷:银行存款。

“例3-5”厂部人员××报销差旅费1000元,以现金支付。

分析:这项经济业务,使企业现金减少了1000元。开销差旅费,企业的管理费用增加了1000元。它涉及资产类“现金”科目和费用类“管理费用”科目。管理费用的增加应登记在“管理费用”科目的借方,现金的减少应登记在“库存现金”科目的贷方。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管理费用。

贷:库存现金。

“例3-6”生产产品领用原材料一批,价值5000元。

分析:这项经济业务,使库存材料减少了5000元,材料投入生产加工,使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成本增加了5000元。它涉及资产类的“原材料”科目和成本类的“生产成本”科目。库存材料的减少是资产的减少,应登记在“原材料”科目的贷方;材料费用的增加是成本的增加,应记入“生产成本”科目的借方,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生产成本。

贷:原材料。

“例3-7”本月完工产品150台,已验收入库,其实际成本为15000元。

分析:这项经济业务证明企业完工产品经验收合格入库150台,使企业完工产品增加了15000元,同时也使生产过程占用资金减少了15000元。它涉及资产类的“产成品”和成本类的“生产成本”科目。产成品的增加是资产增加,应登记在“产成品”科目的借方;生产过程占用资金减少是成本的减少,应记入“生产成本”科目的贷方。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产成品。

贷:生产成本。

“例3-8”销售产品一批,售价20000元,货款尚未收到。

分析:销售产品,本应涉及增值税的销项税额。在这里暂不考虑。这项经济业务,使企业销售收入增加了20000元,同时使企业的债权也增加了20000元。它涉及“主营业务收入”这一收入类科目和“应收账款”这一资产类科目。收入增加,应登记在“主营业务收入”科目的贷方;资产类增加登记在“应收账款”科目的借方。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例3-9”企业用发出产品归还前欠外单位货款20000元。

分析:这项经济业务,发出产品,应视同实现销售,反映企业销售收入增加了20000元,同时,使企业的债务也相应减少20000元。应登记在收入类的“主营业务收入”科目的贷方和负债类的“应付账款”科目的借方。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应付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例3-10”月终,把企业本月销售收入5000元,全部转入利润账户。

分析:损益汇总通过“本年利润”科目进行。收入转出,反映收入类减少,应该登记在“主营业务收入”科目的借方;销售收入应该转到“本年利润”科目的贷方。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主营业务收入。

贷:本年利润。

会计分录可根据经济业务所涉及的对应账户的多少,分为简单会计分录和复合会计分录。简单会计分录是指一笔经济业务分录只涉及两个对应账户,即“一借一贷”式的会计分录。如前面例子中的会计分录均为简单会计分录。复合会计分录是指一项经济业务涉及两个以上的对应账户,即“一借多贷”或“一贷多借”的会计分录,必要时也可编制“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在经济业务较为复杂时,编制复合会计分录可以节省分录编制和记账的工作量。但应注意的是,为了反映账户的对应关系,一般尽可能不编制“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复合会计分录的编制举例如下。

“例3-11”企业购入新车一辆,价款110000元,其中70000元已用银行存款支付,余额尚欠。

这项经济业务,使企业的固定资产增加110000元,记入“固定资产”账户借方;同时企业的银行存款减少了70000元,记入“银行存款”账户贷方;应付账款增加40000元,记入“应付账款”账户贷方。其会计分录为:

借:固定资产。

贷:银行存款。

应付账款。

“例3-12”企业向银行借入短期借款100000元,其中,50000元直接用于支付材料款,另50000元转存。

这项经济业务,使企业短期借款增加100000元,记入“短期借款”账户的贷方;应付账款减少50000元,记入“应付账款”账户借方;企业银行存款增加50000元,记入“银行存款”账户借方。其会计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

应付账款。

贷:短期借款。

上述经济业务登记入账后,可编制试算平衡表。

46.什么是试算平衡?

所谓试算平衡,就是运用资产和负债、所有者权益之间的恒等关系来检查各类账户记录是否正确的一种方法,根据借贷记账法的规则,每笔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借贷双方都是相等的,因此,将一定时期(如一个月)内的经济内容登记入账后,所有账户的借方本期发生额合计数和贷方本期发生额合计数必然相等。同理,期末结账时,所有账户的借方期末余额合计数和所有账户的贷方期末余额合计数必然相等。

试算平衡公式表示如下:

全部账户借方本期发生额=全部账户贷方本期发生额

全部账户的借方期末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贷方期末余额合计

在实际工作中,试算平衡是通过编制试算平衡表进行的。

通过上述计算,如果每栏借贷不平衡,则肯定账户的记录有误,即使每栏借贷平衡,也不能完全肯定账户记录没有错误。因为有错误并不影响借贷双方的平衡。例如,某项经济业务在有关账户中同时多记或全部被漏记,或者使用的账户错误,颠倒了借贷方向,等等。由于这样的错误不破坏试算平衡公式,所以不能通过试算平衡表来发现这类错误。

47.什么是总分类账?

为了全面、总括地反映经济活动情况,并为编制会计报表提供核算资料,任何单位都应设置总分类账。在总分类账中,应按照一级科目的编码顺序分设账户,并为每个账户预留若干账页,以集中登记属于各账户的经济业务及其发生的增减变动。总分类核算只运用货币计量,采用三栏式和多栏式账页两种格式,记录各账户增减金额,以三栏式最为常用。

(1)三栏式总分类账。

所谓三栏式总分类账,是指其格式设有“借方”、“贷方”和“余额”三个金额栏。三栏式总分类账的格式设计通常有两种。

(2)多栏式总分类账。

所谓多栏式总分类账,是将所有的总账科目合并设在一张账页上。典型的多栏式总分类账,是一种序时账与分类账相结合的联合账簿,也称日记账。

字号摘要发生额科目科目科目……

借方贷方借方贷方借方贷方……

总分类账登记的依据和方法取决于所采用的会计核算组织程序。在不同的会计核算组织程序下,总分类账可以直接根据各种记账凭证逐笔进行登记,也可以将各种记账凭证先汇总编制成科目汇总表或汇总记账凭证,再据以登记,还可以根据多栏式日记账登记。无论采取哪一种方式,会计人员每月都应将全月已发生的经济业务全部登记入账,并于月末结出总分类账各个账户的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作为编制会计报表的主要依据。

48.什么是明细分类账?

为了详细地反映经济活动情况,并为编制会计报表提供详细的核算资料,各单位应在设置总分类账的基础上,根据经营管理的需要,设置必要的明细分类账。明细分类账应分别按照二级科目或明细科目开设账户,用以分类、连续地记录有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的详细资料。明细分类账的设置对于加强财产物资的收发和保管、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收入的取得和分配、往来款项的结算以及费用的开支等方面经济活动的监督起着重要的作用。

各个单位应根据经营管理的需要,为各种财产物资、债权债务、收入、费用及利润等有关总分类账户设置各种明细分类账,如材料明细账、应收账款明细账等。明细分类账一般采用活页账簿,也有的采用卡片账,如固定资产卡片账可作为固定资产明细账。明细分类账的格式,应根据它所反映经济业务内容的特点,以及实物管理的不同要求来设计。一般有三栏式、数量金额式和多栏式三种。

(1)三栏式明细分类账。

三栏式明细分类账的账页格式与三栏式总分类账格式基本相同,账页内只设有借方、贷方和余额三个金额栏,不设数量栏。这种格式适用于那些只需要进行金额核算的资本、债权、债务等类科目,如“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其他应收款”、“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实收资本”等科目的明细分类核算。(2)数量金额式明细分类账。

数量金额式明细分类账的账页,在收入、发出和结存栏内,分别设有数量栏、单价栏和金额栏。这种格式适用于既要进行金额核算,又要进行实物数量核算的各种财产物资科目,如“原材料”、“产成品”等科目的明细分类核算。

(3)多栏式明细分类账。

多栏式明细分类账是根据经济业务的特点和管理需要,在一张账页内按某一总账科目所属明细科目或明细项目分设若干专栏,用以在同一张账页上集中反映某一总账科目所属各有关明细科目或明细项目的核算资料。而前述三栏式和数量金额式明细分类账则是按有关的明细科目分设账页,这一点与多栏式明细分类账有所不同。多栏式明细分类账适用于只需要进行金额核算而不需要数量核算,并且管理上要求反映项目构成情况的成本费用支出、收入、财务成果类科目,如“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外收入”、“本年利润”等科目的明细分类核算。多栏式明细分类账的格式设计及登记方法因科目类别及核算内容不同而分为三种情况。

[1]成本费用支出类科目。

在每一成本费用总账科目下,都有若干明细科目或明细项目,反映成本费用支出的构成。由于这类科目在会计期间内发生的经济业务主要都应登记在该账户的借方,因此成本费用支出类明细分类账按借方设多栏,反映各明细科目或明细项目本月借方发生额,如发生冲减事项则用红字在借方登记。月末,将借方发生额合计数从贷方一笔转出……记入有关账户。

[2]收入类科目。

其总账科目所属的明细科目或明细项目,反映某一收入指标的构成。

由于这类科目在会计期间内发生的经济业务主要都应登记在该账户的贷方,因此收入类明细分类账按贷方设多栏,反映各明细科目或明细项目本月贷方发生额,如发生冲减有关收入的事项用红字在贷方登记。月末,将贷方发生额合计数从借方一笔转出,记入有关账户。

[3]财务成果类科目。

这类科目在会计期间内既发生贷方业务,也发生借方业务。为反映财务成果的构成,借方和贷方都要设多栏,登记各明细科目或明细项目本月借方发生额。

各种明细分类账的登记方法,应根据各个单位业务量的大小、经营管理上的需要以及所记录的经济业务内容加以确定。登记明细分类账的依据主要为原始凭证或记账凭证。一般情况下应逐笔登记经济业务,也可定期汇总登记。

49.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的

平行登记是怎样的?

和会计科目的分类一样,账户按其所提供经济核算指标的详细程度进行分类,一般分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总分类账户是所属明细分类账户资料的总和,对所属明细分类账户起着统驭的作用。两者的对象相同,登记的根据也相同。一个是总括地,一个是详细地说明同一事物,两者相辅相成,互相补充,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账户体系。因此,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必须进行平行登记。

所谓平行登记,就是对发生的每项经济业务,都要根据会计凭证,一方面记入有关总分类账户,另一方面记入各该总分类账户所属的明细分类账户。

按照平行登记方法记账的结果,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的数量关系如下:

(1)总分类有关账户本期发生额的合计数与其所属各个明细分类账户本期发生额的合计数必然相等。

(2)总分类有关账户期末余额合计数与其所属各个明细分类账户期末余额合计数必然相等。

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这种数量关系,是检查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登记是否完整和准确的重要方法。

现以“原材料”和“应付账款”账户为例,来说明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的平行登记和相互核对。

同类推荐
  • 做最好的银行支行长

    做最好的银行支行长

    本书以其独到的视角、清晰的思路、流畅准确的文字,以及生动鲜活的气息,非常具体地告诉我们怎样做一个优秀的支行长。该书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良言与案例节节相扣,精准翔实地阐释了支行长怎样想、怎样干、怎样管、怎样带以及怎样成长的“真经”,对支行长或正在成长为支行长的同人们的职业发展,有着很强的指导意义。
  • 公司靠制度打天下 企业靠落实定江山

    公司靠制度打天下 企业靠落实定江山

    没有完善的规章制度,任何一家公司都注定是一盘散沙——不论是地处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大上市公司,还是坐落在偏远县城的小乡镇公司,一旦失去制度的约束力,那么他们的结局只有一个,就是破产。当然,若公司有制度而没有强有力的落实能力,那制度只是一个美丽的花瓶,是一件华美的摆设,根本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所以,任何一家公司要想基业常青,就必须在建立完善的公司制度的同时,以强大的执行力将制度落在实处。
  • 网上开店赚进100万实战教程

    网上开店赚进100万实战教程

    28位网店超级卖家手把手教你一开店就赚钱的秘密。网络创业完整攻略1、2、3,60分钟淘宝、易趣、拍拍网上火速开店,网上开店卖什么最火,如何打造个性化店铺,淘宝、易趣网上交易如何付款,如何寻觅最好的货源,如何拍摄吸引眼球的商品图片,如何快速成为钻石级卖家,怎样用BBS、MSN、QQ打造网店知名度……
  • 电子商务用户接受:理论和实证研究

    电子商务用户接受:理论和实证研究

    本书分为七章,内容包括用户接受研究的理论基础、电子商务的用户接受研究、电子商务网站用户接受模型的研究设计等。
  • 陈欧传:哪怕遍体鳞伤,也要活得漂亮

    陈欧传:哪怕遍体鳞伤,也要活得漂亮

    2014年5月16日,聚美优品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31岁的陈欧身价达到15.75亿美元,成为纽交所222年历史上最年轻的上市公司CEO。你只闻到我的香水,却没看到我的汗水;你有你的规则,我有我的选择;你否定我的现在,我决定我的未来;你嘲笑我一无所有,不配去爱,我可怜你总是等待;你可以轻视我们的年轻,我们会证明这是谁的时代。梦想是注定孤独的旅行,路上少不了质疑和嘲笑,但,那又怎样?哪怕遍体鳞伤,也要活得漂亮。我是陈欧,我为自己代言。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罪孽进化论

    罪孽进化论

    人类未来的敌人是外星人?是科学家脑残做的种种傻事?丧尸,病毒...?不!一切尽在进化论。开启未来全新脑洞。有理有据,无尽探索。几年变化叫成长,百年改变叫炎凉,千年流转叫历史,万载岁月叫进化。韩风因‘意外’来到未来,被种种毁三观的事情逼疯...受困与未来世界的脑洞里,一场滔天阴谋之中。竟然疯到与全人类为敌...
  • tfboys你还会爱我吗

    tfboys你还会爱我吗

    爱你是不是一种错呢?如果不是就让这爱继续下去吧!................
  • 欠发达地区农民收入变化特征与增收对策研究

    欠发达地区农民收入变化特征与增收对策研究

    陈国胜所著的《欠发达地区农民收入变化特征与增收对策研究——以温州市文成县为例》综合运用农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以及发展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理论,以大量实地调查为基础,以温州市文成县为例,对该县的农民收入变化特征与农民增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同时对其增收途径与对策进行研究、设计。本研究成果可供政府及有关部门决策参考,对温州市乃至浙江省欠发达地区的农民增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对沿海其他经济类型及区域的相关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 我的斩魄刀没有问题

    我的斩魄刀没有问题

    原著中的一护按道理应该会遇到露琪亚然后接受她的力量变成死神!然而,这根本就不是想象的那个故事!斩月变成腹黑大姐,虚白性转成了傲娇小妹妹!一护开始玩科技……“大人……时代变了!”【希望大家多发书评本章说,热闹一些】群5-6-3-1-9-4-1-7-0
  • 混沌逆天道

    混沌逆天道

    什么是奇迹?奇迹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时的柳暗花明;奇迹是踏破铁鞋无觅处时的全不费工夫;奇迹是青山缭绕疑无路时的千帆隐映来。它无形无质,没有人能真正地发现它的踪迹;它却又确实存在着,这世界上总是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奇迹。而奇迹总是从希望中诞生,只要不放弃,心存希望,奇迹就会出现。落魄少年的失败复仇将他置于了死地,但是一种坚持和不甘让他看到了奇迹的发生!死亡不只是结束,也是开始......
  • 逛古代

    逛古代

    一段私人恩怨,一个妙龄天使带着一个宠物下凡。丑丫头是人们对她的妮称,笨丫头是大家给她的评价。可是笨丫头、丑丫头也有咸鱼翻身的一天。各位大人物接招吧!寻找七色羽翼的旅途就此展开。--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奈何总裁太宠妻

    奈何总裁太宠妻

    主角:黎初悦陆寒澈事业型逗比女主遇上拽酷痞帅老男人陆寒澈,擦出不一样的火花,你跳三,他更跳三,比比谁更精怪。马马虎虎领了个证,不知不觉又冒出个女儿,从此成了一家独宠,就连后来生出来的儿子都不受宠,小小年纪承担不少这个年纪不该有的。某天,陆寒澈安慰儿子说咱们陆家就一个姓陆的姑凉,你得让着妹妹。一旁抱着女儿的黎初悦直接甩了个抱枕砸在他头上,“当我是保姆?当我是空气?”
  • 史上最苦之暗恋(暗恋难为之二)

    史上最苦之暗恋(暗恋难为之二)

    [花雨授权]小时候,她处处对他好,可是,他只觉得她烦,可是,他怎么可以说也不说一声就跑到国外去!不过,在她见不着他的八年间,她学聪明了!结果,再见面,他竟然跟她求婚!?他竟说,结婚只是一场戏!?
  • 特种医师

    特种医师

    遭人陷害的天才医生,在一次不平凡的际遇,令他拥有了不可思议的精神异能,从此他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唾手可得的财富,无上的荣誉,美貌的女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