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①,“山峻高以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而承宇”②,“树树皆秋色,山山尽落晖”③,“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气象皆相似。
【注释】
①“风雨如晦,鸡鸣不已”:出自《诗经·郑风·风雨》。
②“山峻高以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而承宇”:出自《楚辞·九章·涉江》。
③“树树皆秋色,山山尽落晖”:出自唐朝诗人王绩的《野望》。王国维将“唯”误作“尽”。
【译文】
《诗经·郑风·风雨》有“风雨如晦,鸡鸣不已”的句子、《楚辞·九章·涉江》中有“山峻高以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而承宇”的句子、王绩的《野望》中有“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的句子、秦观的《踏莎行·雾失楼台》中“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的句子,气象与之都相似。
【评析】
“气象”是王国维在“境界”之外一个非常重视的概念。所谓气象是指诗词所呈现出来的整体景观,是作品的情感、思想与艺术结合后给予读者的总体印象。气象一般只能宏观感受,难以具体分析。严羽的《沧浪诗话》提到的五种诗法中就有“气象”法,王国维曾熟读《沧浪诗话》,气象的概念可能是借鉴严羽的。当然,这也说明王国维词话对传统诗词学有着一种继承关系。
在撰述词话时,王国维比较注重诗与词在文体上的差异性。事实上,诗词是相邻的文体,相对两者的差异性,两者在文体上的趋同性更不可忽视。因此,王国维在此则分别列举《诗经》《楚辞》以及唐诗《望野》中的诗句与秦观的词句来对照,其意图就在说明诗词“气象”上的相似性。
我们深入分析一下,王国维列出词句确实存在诸多相似地方:在写景上,它们都着力表现出一种衰飒之景象,如风雨鸡鸣、山高蔽日、秋色落晖、孤馆斜阳等都是惹人愁思的景象;在抒情方式上,它们都借景言情,而且情感均侧重低回婉转的悲苦之情;在表达感情的程度上,它们都采用一种极致的方式,毫不掩饰,如“不已”“无垠”“尽”“可堪”等,堪称淋漓尽致。这些景象、抒情方式和抒情程度的相似性,共同构成了王国维“气象皆相似”的基本内容。不难看出,王国维在谈到诗词气象时,是非常细致周密的。
不过,王国维并论诗词相似之气象,并不是为了对比而对比,而是为了要彰显词体的悲情特征,因为词体虽然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但其内在感情特征和抒情方式毕竟存在着较多的联系。
【参阅作品】
风雨
《诗经·郑风》
风雨凄凄,鸡鸣喈喈①。既见君子,云胡不夷②。
风雨潇潇,鸡鸣胶胶③。既见君子,云胡不瘳④。
风雨如晦⑤,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注释】
①喈喈:鸡鸣声的拟声词。
②云:语助词。胡:何。夷:平,指心中平静。
③胶胶:即嘐嘐,鸡鸣声的拟声词。
④瘳:病愈,此处指愁思萦怀的心病消除。
⑤晦:昏暗。
【鉴赏提示】
《诗经·郑风·风雨》是一首风雨怀人的名作。在一个“风雨如晦,鸡鸣不已”的早晨,这位苦苦怀人的女子“既见君子”之时,那种喜出望外之情,真可谓溢于言表,难以形容,唯一唱三叹而长歌之。它三章叠咏,诗境单纯,而其艺术的辨证法恰恰在于愈单纯而愈丰富。从诗艺、诗旨看,它都具有丰富的艺术意蕴。在情境的选择上,诗篇不写未见之前绵绵无尽的相思之苦,也不写相见之后载笑载言的欢聚之乐,而是重章渲染“既见”之时的喜出望外之情。每章首二句都以风雨、鸡鸣起兴,这些兼有赋景意味的兴句,重笔描绘出一幅寒冷阴暗、鸡声四起的背景。正在这几乎绝望的凄风苦雨之时,怀人的女子竟意外地“既见”了久别的情郎;骤见之喜,欢欣之情,自可想见。此时,凄风苦雨中的群鸡乱鸣也似成了煦风春雨时的群鸡欢唱。我们在鉴赏这首诗时,可以从气象的角度去进行品读,或许我们还可能有更新的发现和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