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62400000008

第8章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罪与罚》等

《罪与罚》

作品写了一个非常不合理的犯罪,罪犯的犯罪逻辑和犯罪心理出人意料,是对社会伦理和宗教思想的探索。

所有的人分成普通的和特别的。前者顺从地生活,没有权利犯法;后者有权犯任何罪,这权利是在一个人自己良心上越过某种障碍物的内在权利,而且只是为着他的理想实现才必须的时候。前者爱受统治,受统治是本分;后者是破坏者,为着改善的缘故。

——恐怖分子和职业革命家的逻辑。

受苦与受罪对于大的智力和深的心肠是永远免不了的。我想,真正伟大的人一定在世上怀着大的忧伤。

——《孟子》: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她对于他怀着何等伟大的爱,他觉得这样被人爱是沉重而又痛苦的。

——伟大的沉重的痛苦的爱,还是渺小的轻松的快乐的爱,要哪个?哪个更好?

你造就了一个学说,但失败了。受苦吧,受苦是一件好事。你害怕眼前的伟大的赎罪吗?受苦是一件伟大的事情。

——把受苦、受虐当做好事,一定要有足够伟大的理由,否则只有受虐狂能够认可。

《西伯利亚的囚犯》

这本书看上去不像小说,倒像是纪实文学或回忆录,缺乏情节和艺术加工。书中表达了批判现实主义的一个论点:犯罪是社会问题的结晶。

人什么生活不能过?人是能习惯于任何环境的动物,我以为这便是人的最好定义。

——人的可塑性的确非常强,但是还是有个限度的。如果像赫塔·米勒在《呼吸秋千》中所描绘的劳动营那样的生活,人就永远不可能习惯,而只能大批地痛苦地殒命。两相比较,苏联时期的劳动营比起旧俄时代的流放地可怕程度要严重得多,人活下来的机会要小得多,尽管都是在西伯利亚,尽管时间晚了一百年。

如果你想把一个人完全制伏、消灭,加他以最可怕的刑罚,使最残忍的凶手预先发抖害怕,你只消给他做绝对完全无用而不合理的性质的工作就行了。

——西西弗斯式的惩罚是最可怕的:费尽千辛万苦将巨石推上山顶,然后石头滚下去重新再推。还有一个例子:在一座海岛上,把海水从岛的这一端挑到另一端倒掉。这样的刑罚不仅会将人累死,而且会使人疯掉。

在俄罗斯,有好多力量和才情都浪费在劳役和贫穷上。

——这大概就是俄国革命发生的原因吧。

无论何人,凡是曾有一次经验过这种势力,经验过这种对于同类人的肉体、鲜血、灵魂的无限权力,将最大的屈辱加在另一个人的身上,他就会不知不觉地失去对于自己感觉的主宰……血与权力使人陶醉。此人对彼人具有施行身体刑罚的权力,乃是社会生活的痛疮之一种,最强的毁坏力之一种。它毁坏一切胚种,毁坏社会上一切趋向公民感情的努力,而且成为社会不可避免的解体的充分原因。

——首先,这种惩罚必须是通过整个社会的抽象力量即规则和法律施加于人身之上的,而且必须量刑合适,不可罚不当罪。其次,惩罚绝对不可以是一个具体的人施加给另一个具体的人的。再次,不可以是肉刑。人的内心深处或许有嗜血本性,一旦被允许宣泄则会造成严重伤害。

《被侮辱与被损害的》

这篇小说写的是社会上的两种人,一种是侮辱人与损害人的;另一种是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娜塔莎牺牲了一切,不顾父母的反对与阿廖沙恋爱,可是由于亲王的阻挠,阿廖沙抛弃了娜塔莎,与卡佳相爱。被损害了的娜塔莎回到了她的父母身边,他们宽恕了她。小说扣人心弦,引起强烈的共鸣与同情。书中人物善恶分明,对俄国当时的人民生活、社会习俗、伦理道德有深刻反映,对社会各阶级间的不平等有深刻揭示。

作者在宗教中寻求解决现实困境的方法,让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用忍受和相互的爱与宽容来化解内心的痛苦,并认为这是保持灵魂纯洁和减缓痛苦的唯一正确方法。人类只有忍受苦难才能得救,在痛苦中折磨自己,甚至从中获得喜乐。

在戏剧性冲突和悲剧带来的张力中,作者情感上的强烈和脆弱、热情和冷酷,矛盾地交织在一起。

娜塔莎:

我没有按照适当的方式去爱他。我早就知道,甚至在我俩最快乐的时候,我也感到他不会给我带来什么,除了悲惨。可是有什么办法呢,假使甚至他给我的痛苦,对我也是一种快乐的话。我甘心做他的奴隶,心甘情愿的奴隶。我什么都愿意忍受,什么都愿意,只要他跟我在一起,只要我能看见他!我想,甚至他爱别的女人也不要紧,只要我能和他在一起,只要我可以靠近他。

——经典的爱情,无我的爱情,献身的爱情。

娜塔莎之父:

他已经对她的爱厌倦了,他一结了婚,就会看不起她,侮辱她,屈辱她。同时,他的感情变得越冷淡,她的就会变得越强烈,嫉妒,痛苦,地狱,离婚……

——爱情像战争,此进彼退,彼胜此败。由此观之,恋爱实在是一件既费时费力又冒险的事业。

阿廖沙:

娜塔莎是嫉妒的。她虽然那么爱我,可是她的爱情有许多自私的成分,因为她从来不肯为我牺牲什么。她太爱我了,所以弄得一起全失去了平衡。我为这受苦,她也受苦。

——爱得太多使爱变得沉重。既充满激情,又轻松愉快,才是爱情的理想境界。

娜塔莎:

我甚至想,世界上就没有两个人彼此平等地相爱的恋爱。我第一次和他见面的时候,就几乎有种抑制不住的欲望,以为他应该是我的,立刻就该是我的,并且以为他除了我不应该看任何人,不应该去认识任何人。

——爱情是否永远和独占欲、排他性紧密相连呢?从经典的爱情看,是这样的,否则无法解释情杀案在所有谋杀案中高居不下的比例。但是,怎么解释多边恋呢?它也是在现实中存在着的一种真实的爱情关系,它似乎违反了人的本性和经典的恋爱心理。

嫉妒,独占,排他,但是人的本性永远一成不变吗?它难道不是一直在改变而且无限可塑的吗?这是一个福柯式的问题:独占心理难道不是社会建构起来的吗?所谓“主体”和“本性”难道不是社会建构起来的吗?既然是社会建构起来而不是与生俱来的,它就是可以改变的。

《涅朵奇卡·涅茨瓦诺娃》

这本小说是作者的早期作品,远不如他的其他小说出名。但是,这本书中的什么地方拨动了我的心弦。作品中的主要人物都是幻想者,他们的幻想碰到了冷酷、腐朽、污浊的现实,与现实发生了激烈的冲突,最后只能以悲惨的结局告终。

作品仍旧带有作者神经质的特点,有些地方感情过于强烈,到了令人难以忍受的程度。书中所写的涅朵奇卡与卡加郡主的爱情给人印象极为深刻。

由于王小波在他当时还是手抄本的小说《绿毛水怪》中所写的对这本书的感觉与我的感觉惊人的相似,产生强烈共鸣,使我发现了两人心灵的相通之处,自此对他有了“心有灵犀”的感觉。因此,这部小说对于我具有特殊意义。小波对这本书的评价是:“我看了这本书,而且终生记住了它的前半部。我到现在还认为这是本最好的书,顶得上大部头的名著。我觉得人们应该为它永远怀念陀思妥耶夫斯基。”

我一开始就知道我并没有很高的天赋,我将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艺术粗工。但我没有像一个懒汉那样埋没掉自己的天赋,相反的,我用百倍的努力来培养自己,一切归功于经常兢兢业业的劳动。

——如果在艺术的劳作中能感觉到快乐才值得一做;如果完全是在受苦那就不做也罢。

他是个空想家。他以为,他会忽然一下子借着奇迹变成一个世界上最有名的人。他的格言是:不做凯撒,宁不为人。他渴望荣誉。但是倘若这种感情变成了一个演员的主要的和唯一的动力,那么这个演员就已经不是演员了,因为他已经丢掉了艺术主要的本性,那就是,爱好艺术,仅仅由于它是艺术,而不是其他,不是荣誉。××就不然,当他拿起提琴的时候,对于他,除了音乐之外,世界上什么都不存在。音乐之外,才是钱,荣誉仿佛是第三位的。

——对艺术本身的喜爱是第一位的,金钱是第二位的,荣誉是第三位的。只有在心中如此排序的艺术家才能三者兼得,其他排序方法最终只能是一无所得。

把悲哀里最大的悲哀、痛苦里最深的痛苦、忧愁里最绝望的忧愁表现出来。

——这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对自己写作的要求吧。

《群魔》

这本书读得比较晚,是2005年才读的,大师就是大师(虽然纳博科夫好像有次说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东西都是垃圾),感觉还是近年来所读到的最好的一本小说。小说写了革命所带来的混乱、杀戮、镇压、牺牲和痛苦。革命有时也不是最好的选择,会带来太多的痛苦和混乱,明显弊大于利。

对于专制的问题应当用后现代的思维而不是线性思维,即社会的进步不一定只有一条路,很可能殊途同归,尤其是在文化和历史有着如此巨大差异的情况下。

《双重人格》

作者塑造了一个被彻底异化的小人物,他强烈渴望着成功、荣誉、地位和幸福,但是他得到的却是失败、耻辱与痛苦。作者把他的主人公放在一个令常人无法忍受的境遇之中。作者像个无情的法官,把犯人放在最难以忍受的位置上加以残酷的鞭笞。与此同时,作者本人又像囚犯自身,亲身承受着这些痛苦和羞辱。因为小说字里行间透露出那么一种难堪的身临其境般的痛苦,阅读这篇小说令人感到难受,令人产生怜悯、郁闷甚至受辱的感觉。像是弱者的悲鸣。

《地下室手记》

这本书以流放地生活为题材,写了他对学校生活的回忆,对同学们的回忆,对妓女生活的深切同情,对于广阔天地自由空气的渴望。

情感太丰富是一种真正的病症——真正的忧愁的病症。因为人类日常所需要的情感达到一定限度已经足够。

——但是情感丰富的人的人生可能会更加丰满有趣,不是吗?只不过在他的情感无处宣泄时会比情感不丰富的人更加痛苦而已。

每一个19世纪的有教养的人物,同时必须是一个怯懦者和一个奴隶。

——作者的意思是,生活在专制制度之下,有教养的人明白,自己以牺牲个人自由为代价换取了平静的生活,在这一交换中,他成为怯懦者和独裁者的奴隶。而多数没有教养的人反倒并不明白自己的真正处境,只是很本分地生活着。

最要命的便是在我自己里面,有着一种永远灰心丧气的情绪,这种灰心丧气使我渴慕着别样的生活,使我希望做出一些和现在所做完全相反的事情来,结果是使我沉沦在罪恶的深渊里面了。

——人在内心深处可能都有过成为英雄或者过自由生活的隐秘愿望,但是,面对残酷的现实,英雄做不成,别样的生活也追求不到,只能灰心丧气。

爱情是世界上最神圣的东西,爱情是最宝贵的珠宝,爱情是处女的宝藏,爱情是使人舍弃灵魂牺牲生命的东西啊。

——从薄伽丘的“爱情万岁”到后世的所有作家,没有一个人不曾讴歌爱情。

我瞒着虚荣心,所以时时刻刻都感到像是被剥了皮,被揭示给大众看了一样。

——敏感的心灵在人群中的感觉就是这样的:没有皮肤的肉体,任何一点点刺激都会痛彻心扉。

《少年》

这本书很好看。第二次阅读。我怀疑小时候看他的书没有能体会其中妙处,理解力不够。因为虽然其他几部小说比这部名声更大,可我的感觉没有这部强。是这部书真的好于其他几部,还是我在理解力不够的年龄读那些书,糟蹋了“处女读”的感觉?难怪有一次托尔斯泰讲,不愿意他的儿女在太小的年龄读那些名著,因为理解力较差,而首次阅读一部好书的感觉是不可重复的。

作者既写了人性,又有很好的故事,这是成为大师的两大要素。

谁也别来打搅我。只要我还有两个卢布,我就要独自生活,不依靠任何人,而且什么也不干,就连为人类伟大的未来做的工作,我也不干。个人自由,也就是我本人的自由,占首要地位,其余的事我一概不管。

——什么也不干是一种生活方式,是贵族的生活方式。在匮乏的时代,这种生活方式是社会分配不公的结果,因此是带有“原罪感”的,能够这样生活的人是无法心安理得的。然而,在当今世界,在一些国家,已经有很大比例的人可以这样生活了,负疚感就可以消除了。例如在德国,有六成以上的人可以从幼儿园的年龄就进入退休生活了。在这种情况下,无所事事已经的确可以成为一种寻常的生活方式了,唯一的问题是:是否有人能够真心情愿地做这种选择,愿意这样来度过自己的人生。

为什么我一定得做高尚的人?既然我在世界上只活一回,那么这些东西也罢,未来也罢,跟我有什么相干!至于一千年以后你们的人类会怎么样,那关我什么事?

——谁能回答这个问题?

是的,我心情忧郁,我总是把自己关起来。我常常希望远离人群。也许我对人们也能做些好事,可是我往往看不见一丁点儿理由该为他们做好事。人们根本没有那么美好,值得我去为他们操心。为什么他们不能坦率地径直走到我跟前来,为什么一定要我先跑到他们那儿去呢?

——如果帮助别人的前提是他们是一些美好的人,那么所有的慈善事业都要取消了。

我不需要钱,就连权力也不是我所需要的。我需要的只是有权力才能得到没有权力却怎么也得不到的那种东西,就是一种孤独平静的力量感!这就是自由的最完备的定义,全世界都在力争的自由!自由!

——不要钱,不要权,要自由。或者说钱和权是手段,而自由是目的,是唯一的目的。

沉默总是高雅的,沉默的人总是比说话的人高雅。

——说话是低俗的,沉默是高雅的。

贵族:

我们总共只有一千人,可是整个俄国之所以生存到现在,只是为了产生这一千人而已。

——太自恋的想法,人生而不平等的观念。但是从历史和社会现实看,人类绝大多数的精神产品都是贵族创造出来的,因为精神产品的生产需要有闲,需要谋生之外的生命冲动和创作冲动,而平民已经在谋生的劳作中把生命力和创作力耗尽了。这是一个可悲的历史事实,但是不可以说因为它存在,它就是合理的。

假如我是一个俄国小说家,而且有才能,那我一定要从俄国世袭的贵族阶层当中选择我的主人公,因为仅仅在这类有教养的俄国人当中,才可能有哪怕是外表上的优美气派……至少我们终于树立了一种东西,不至于老是破坏,不至于木片满天飞,不至于只剩下一堆垃圾和瓦砾。这种局面已经闹了两百年,却什么结果也没有。

——垃圾和瓦砾是人类历史数千年留下来的最主要的东西。美从来都是硕果仅存、凤毛麟角的存在。

同类推荐
  • 你我依然在红楼·夏之卷

    你我依然在红楼·夏之卷

    本书选取原著中最具表现力的细节,勾勒故事情节并进行讲述。内容包括:《贾宝玉确实爱过史湘云、宝钗》、《花儿最红,林妹妹最亲》、《于无声处见爱情》、《那秘不示人的爱情诗帕》、《国人劣性略谈》、《步步惊心却闲散写来》、《王熙凤一心捞钱》、《李纨其实不单纯》等。
  • 传统下的独白

    传统下的独白

    这本书共包括四十几篇文字,篇篇都是名副其实的“杂”文,有的谈男人的爱情,有的谈女人的衣裳,有的谈妈妈的梦幻,有的谈法律的荒谬,有的谈不讨老婆的“不亦快哉”……各文的性质虽是杂拌儿,但是贯串这杂拌儿的却是一点反抗传统、藐视传统的态度。
  • 幸好还有,爱和梦想

    幸好还有,爱和梦想

    《幸好还有,爱和梦想》是一本有关青春的碎碎念,其文字精练有较强的穿透力,简单而有力度,却也不失清凉温暖。它让我们对生活保持恰如其分的敏锐恰如其分的锋利。就算现实世界残酷地掠夺心底细腻薄弱的天真,却依旧可以做一个柔软而温润的自己。
  • 震撼世界的十天

    震撼世界的十天

    本书以时间为序,综述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后十夭中发生的主要事件,尤其是那些惊天地泣鬼神的感人事件。震级为里氏8.0级的汶川大地震是近一个世纪来中国发生的最大地震,其破坏程度及造成的灾难震惊了世界;而中国军民和中国政府在巨大灾难面前英勇顽强、众志成城的抗震救灾也震撼了世界;同时赢得了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的无私援助,期间,以大地震发生后十天中的事件最为惊心动魄,也最为感天动地。这十天中发生的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足以载入史册,留芳千古。
  • 尼克·亚当斯故事集(译文经典)

    尼克·亚当斯故事集(译文经典)

    尼克·亚当斯是海明威众多短篇中的一个男主角,这个令人难忘的角色从孩子成长为青少年,又成为士兵、复员军人、作家和父亲——这个过程与海明威本人生活中发生的大事亦步亦趋,清晰地凸现为海明威作品中一长串他本人化身中的第一个,之后在海明威各个长篇中出现的男主人公全都有尼克的历史。本书共24篇,系首次结集以单行本形式出版。
热门推荐
  • 喜欢难以言喻

    喜欢难以言喻

    世间万物皆有情,难得最是心从容宿命中的游离和破碎的激情,精致的美丽,可是易碎且易逝...无间的爱和复仇,一切都无法预知在爱恨情仇之间,顾言兮和沈瑾瑜该如何自处呢
  • 逐鹿星河又一年

    逐鹿星河又一年

    群星中毒了,在外面都感觉自己快幻听群星bgm了隔壁又宣我了
  • 绝症后记录

    绝症后记录

    一个内向的小孩,再得知自己得了绝症后。。。
  • 师姐不是随便的人

    师姐不是随便的人

    谣言中师姐胡蝶是个背景复杂、傍大款的博士,她对师弟小熊青眼相看,激发了小熊初试云雨的念头。那个惊心动魄的夜晚,小熊铩羽而归,却意外发现泼辣强悍的师姐不但是个正正经经的女孩,而且还坚定地爱上了他。而他,和所有情窦未开的男生一样。喜欢的是那种清纯婉约的女孩。在广州考察的日子里,小熊极力呵护聂小鱼这个符合所有男生爱情理想的“标配女生”,小鱼却痴迷地暗恋着自己的老师一一出身名门、才高八斗的钻石级单身教授熊士高。小熊和师姐经历了一连串惊心动魄不可思议的事情,穿越了非典、火灾、黑社会的生死考验,终于明白了相互的用心,而小鱼和熊士高也抵抗住了各种拆散的力量走到了一起。
  • 燃过了流年

    燃过了流年

    我总认为我们来到这个世界就注定了被这个世界所遗忘。没有理由。即便你是一个多么优秀的人,最后的结果也不过是凌迟处死。然后你才发现,你那些因为恐慌而惊醒的夜晚都不算什么,因为真正的噩梦是你的整个人生。而伤心的人注定活不好。晋江首发
  • 星空第一暴徒

    星空第一暴徒

    张星云,被退学之后觉醒了本命机甲.....
  • 龙鋹的初恋

    龙鋹的初恋

    那时候的龙鋹还是乐天知命的懵懂少年,那时候的耿梦祺还是甜美温婉的学霸校花,那时候的上官仁毅还是阳光帅气的傲娇小生,那时候的柳初夏还是娇小可爱的氧气少女,那时候的顾翼还是大方仗义的闷骚宅男……那时候的我们也是十七八岁的你们……他们相处相知,鼓励互助,有朦胧的爱情,有辛酸的甜蜜,但他们依然一起从高考的独木桥上走向了未知的未来,为自己的人生和事业砥砺打拼!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如果当时没有离开

    如果当时没有离开

    十年,我们相互纠缠了十年。你有没有想过十年过后是这样一个结果?现在又会不会后悔?
  • 重生之孤兰生幽

    重生之孤兰生幽

    她是天生的天才,可惜却有不幸的家庭,前世母亲惨遭背叛,心脏病复发死在最爱的男人面前,她受尽折磨只因一丝希望苟延残喘,最后亲手结束自己的生命;再次醒来回到当初,她不在是善良的她,母亲也不会如当初一般命运,这一世她的命运自己掌握;他是天之骄子,在医学上他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天才,遇到她只因她一双神奇的眼睛,为了研究她,接近她,了解她,甚至爱上她;她初遇他是在医院,再次遇见是在学校,不断的接触,一开始的讨厌慢慢的变质,变成了喜欢,最后到了爱;我有不希望的未来,但有幸运的现在,她最感谢的是老天,给了她期盼已久的希望。【这本小说是架空的,和现实没有任何的关系。如果好看大家继续支持,如果不好看多多给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