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35900000039

第39章 谚世界(4)

蚊子叮泥菩萨

【释义】认错了人。

【事件】沈姨成为菩萨说突然也不突然。沈姨以前是个爱说爱笑的人,人没到,白哈哈已先传来了。但是自从她男人死后,沈姨就变得很沉默。她男人是进城打工的时候,想搭便宜车,从公路坎上往一辆行驶的卡车车厢里跳,结果没站稳,从车厢里滚下来摔死了。村子里凡出去打工死了的,比如挖煤炭被泥土埋了,砌高墙从脚手架上摔下来了,开机器被机器压了,或多或少,都得到了赔偿。但是她男人是自己跳车,司机一点责任都没有,谁赔她呢!

村里人都说这沈姨要出事情。一个年轻寡母子带着俩孩子,村里这种情况的,要么是寡母子丢下孩子寻了短见,要么是把孩子扔给爷爷奶奶,一个人跑到其它地方再嫁了,要么又重新接一个男人回来。这三种情况沈姨都没有,三四年过去了,沈婆自己种地喂猪,供俩孩子读书。不过她过得很艰难,没两年,孩子就都读不起了,相继辍学回家。村里有很多热心人为她张罗再接个人进屋来,但沈姨眼神郁郁的,只埋头割她的猪草,既不点头,也不摇头。

一瞬间沈姨就成了菩萨。那天,沈姨找人把猪抬到街上卖,猪价太次,沈姨没卖两个钱。同行的人说,回来的路上,沈姨的眼神就郁得吓人。走着走着,突然一跤摔在地上,全身抽搐,口吐白沫,嘴里嘶声裂肺胡喊,喘不过气啊……重啊……压死了啊……。翻来覆去就这几句话。等大家把她救转来后,她就告诉大家,是观音菩萨附在她身上了。

自此后,时不时的,观音菩萨就会降到她身上呆一会儿,说一些未卜先知的话。有好几次,这些话居然一一都得到验证。渐渐地,村上人们凡遇到事时,就爱到沈姨家请她候菩萨了。建房选地基、修山造坟墓、求子生男孩、看病求神水、读书考大学,她可以候来观音菩萨告诉人们任何事情。当然,经过实践证明,从沈姨那里得到的答案,有一些是准的,有一些是不准的。大家也不计较,连天气预报都经常不准,神仙的事情更不用说。沈姨呢,她有一番自己的道理,她说这可怪不得她,观音菩萨当然是准的,问题是并不是每一次都能请到她,她忙的时候,就会派身边的使者来,这些使者的道行和观音菩萨比较,肯定差了不下一个档次。大家一想,这话说得对呀,全世界就一个观音菩萨,每天不知有多少人请她,就是个乡长,也忙得一年来村里没几次,何况菩萨!

沈姨帮村人候菩萨,同时帮菩萨收点礼钱,一袋米、一篮鸡蛋、一块腊肉,沈姨从来不论多少。论啥多少呢,又不是她得,她只是个中间人,上接神灵,下达黎民,相当于一个邮差,收也就收个邮花儿钱。有人说沈姨是假菩萨,借神灵敛财。但也有人反驳,她不该收钱么?现在做事情哪样不出钱?吃饭饭钱,吃茶茶钱,请人帮忙要工钱。就是到乡政府办件小事,算是公家给办的吧,不扔一包烟,能办好么?何况沈姨请的还是神灵呢!她只是替神收钱罢了,她本人得到的,不过几个邮花儿钱,几个邮花儿钱也算敛财?

反驳的人还举出一个有力的证据:有一次,一个请菩萨的人准备了一份丰厚的礼品请沈姨转菩萨。送礼的人说,菩萨那么忙,要想请得她亲自临凡,没个厚礼行吗?比如我们去乡上办事,要想办得快一点,送的礼就得多一点。但是沈姨并不收。她说菩萨有规矩的,多给的那份,她是不会收的!反驳的人最后反问道,如果沈姨是敛财,她干嘛不多收呢?

自从沈姨做菩萨后,渐渐地,她就不种地了,也不割猪草养猪了。她做了专职菩萨,而且日子还过得不错,两个辍学的孩子又都回到学校。不过,回到学校后,俩孩子却反对沈姨做这个职业了。学校里的老师说,请神候菩萨这样的事情,是封建迷信,是骗人的把戏,目的是骗钱,我们要坚决反对!两个孩子起先不服,怎么是骗人的把戏呢?道理很简单,老师是个年轻人,脑袋相当灵光。我们可以做个试验,如果你们母亲真能神灵附体,也就是说,附体的那一刻,你们母亲的躯体将不再是她的,当然也不是菩萨的,那么这具躯体将不会有知觉的。你们只要证明她有知觉,也就证明她是假的了!

俩孩子按照老师的思路,想出了个办法。他们从野外捉了很多蚊子回来,等沈姨候菩萨的时候,他们就把蚊子放出来。正是夏夜,天气异常闷热,沈姨穿着个亮膀,满头大汗。沈姨的气味对蚊子正好是个巨大的诱惑,它们给放出来后,毫不犹豫就往沈姨亮膀扑去。沈姨的两只胳膊一下就布满了蚊子。沈姨受不住了,在众目睽睽之下不断地悸动着胳膊,最后忍不住伸手去拍,拍出一片血淋淋的场景。

沈姨的两个儿子这时从暗处冲出来,冲他们母亲大叫道,妈呀,原来你真是骗子啊!

丁丁猫吃尾巴

【释义】自己吃自己。指贪不到便宜,只能享用自己的劳动成果。

【事件】一大早,村里人就看见树桩老汉爬上屋脊拆房子。村里人心里都动了一下,这树桩老汉,终于把房子卖出去了吧?他卖给谁了呢?

但村里人上看下看,远看近看,都只有树桩老汉一人。他把右边厢房屋顶上的瓦一片一片揭下来,露出里面半新的桷檩。咋不新呢?这右边的厢房建起来还不到五年的时间。大家都有些感慨,这树桩老汉也真不容易,从白手起家到建成这一大架房子,他花了四十多年呢!四十多年前,树桩老汉带着两个孩子从他娘的老屋搬了出来。他爹死后,他娘给他续了个后爹。然后他有了几个弟弟,然后他后爹给他下了逐客令,你弟弟们越长越大了,住不下了,你都成家有孩子了,该自己出去想办法了!树桩老汉想想,这话对呀,就搬了出来。先搭了个草棚,然后草棚变成了小青瓦房。厨房卧房外,又向两边扩大,建了堂屋,修了厢房。三列两间变成五列四间,六列五间,七列六间。

住房足够了。但是树桩老汉仍然很忧虑,两个孩子的嘛,又不是前娘后代,手心手背都是肉,他们该有一模一样的房子。然后树桩老汉在屋子右边又对称地建了卧房,建了厨房,建了厢房。连水缸也是两个,猪圈也是两副,茅厕也是两个,牛栏也是两间。虽然并没有猪牛,没人动烟火,但树桩老汉已做好充分准备,只要两孩子一结婚,就一家住一边。

却是俩孩子长大后,都先后去了城里,然后就在城了安了家,谁也不回来了。当两孩子进城的时候,树桩老汉的房子还没现在这么大,还在大兴土木。俩孩子不热心,说,修啥呢?你这房子又低又矮,潮湿阴暗,我们都住够了。我们已经进了城,说不定就在城了安家不回来了,你不白修!树桩老汉却看得长远,你们以为你们能在城里生根么?我看未必!听说城里房子贵得吓人,几千块钱还买不到一块地方放水缸,你们不过就是给人家打工的,买得起么!再说了,城里又吵,又憋气,哪有这乡下清新宽敞!

然而俩孩子还真就把家安在城里。树桩老汉去他们那儿看过,他们确实买不起房子,住的地方都是租的,在地下室里,一大股霉气,白天也要开着灯才看得见,窄得在家里都要侧着身子走路。但俩孩子喜欢得不得了,还直劝他搬来和他们同住!笑话,怎么可能搬到这样的地方来,不给憋死也要给闷死!他嘴里没说,其实他倒是想劝孩子们回乡下来。乡下有山有水,有土有粮,有树有房。更关键是,他忙碌了大半辈子,挣了偌大一份基业,竟然没人继承!树桩老汉心里很不是滋味……

树桩老汉曾经有个想法,两个孩子出去了,没人在家,干脆过继个孩子做干儿子,一来可继承这份家业,二来有人养老送终。但是俩孩子强烈反对。咋的?你这不是说我们不孝,让我们背骂名吗?而且,你就有这么个想法,也没处过继去。有出息的,都进城了。没出息的,你继过来,还不知要为他操多少心!他养你?别反过来就好了!树桩老汉一想,是这个理呀,就打消了那想法。不过,也不去他孩子那儿。田里能种稻,吃新米,地头栽瓜果,摘鲜蔬,自己养自己,多好!

但他终于不得不考虑进城的事了。年纪大了,有好几次,摔在地上竟然爬不起来。要不是恰巧有人路过,他可能就死在那儿了。这样的可能不是没有,村子里的人越来越少,到处荒成一片,后山的明婆子就一头栽在路边上,被人发现时,已成了一包蛆……儿子们听说后,绑了个轿子,准备强行把他抬进城去。树桩老汉知道他拗不过岁月,叹了口气说,这样吧,给我一点时间,我得把房子处理了,不能让它就这样丢荒!

树桩老汉开始卖房子。可是卖了半天,一个跟价的也没有。村里人家大都是房多人少,人家还住不完呢,谁买!再说,树桩老汉房子虽然修得很大,但材质并不好,又低矮,现在的年轻人都喜欢楼房,谁也不愿住。当然也有喜欢的,但送他呢他就要,卖就没门了。反正,他们想,这树桩老汉也活不多久了,等他死后,这房子还不是不花钱就能得到,何必急于一时!

也不可能拆卖。除非卖进城做木工板。但房子的木质本来不好,也不多,卖不上价。而且这里还不顺交通,人工搬进城,除却运费,说不定还得倒贴!

树桩老汉就一直没卖。然后村人就看见了这一幕。那时候天似乎要下雨了,满天的丁丁猫,贴着树桩老汉飞来飞去。那个想等树桩老汉死后吃白食的人,看了树桩老汉拆房子,很是不舍,到他房下问他,树桩叔,你要把房子卖到哪里去呀?要不要我们帮忙啊?

不用,我就拆这点,用它烧火做饭呢,等我烧完了,再接着拆。等我把这架房子烧完了,我就走了。

你是要进城吧?树桩老汉没开腔,他坐在屋脊上,默默抽烟。一只丁丁猫站到他手掌上,他轻轻一捏就握住了。丁丁猫奋力挣扎着,尾巴高高地翘起来。树桩老汉想起他小时候玩过的游戏,把丁丁猫尾巴弯过来,塞进它嘴巴里。那时他只是觉得这这游戏很好玩。现在突然想到,这丁丁猫,自己吃自己,不痛么?

同类推荐
  • 纽约第三只眼

    纽约第三只眼

    这本书是陈九在美国的所见所闻,具有了一种既不同于当地人也不同于游客的视角,对这座城市有着既熟悉又陌生的姿态。文风泼辣,带着北京人特有的贫劲儿,把平凡的生活咂摸出了别一番的滋味,让人看到别一番的纽约和美国生活。
  • 中国历代名文赏读

    中国历代名文赏读

    本书的编纂兼顾艺术性、思想性和可读性,兼顾不同风格、不同流派、不同题材的作品,注意选取那些短小精练、琅琅上口的作品。除原文外,还包括“作者简介”、“题解”、“译文”、“赏读”、“历史掌故咀英”、“经典故事温读”、“精彩语汇辑录”、“历代名家评点”等部分,多层次、多角度地对作品进行解析。
  • 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落叶的季节,我不再孤独

    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落叶的季节,我不再孤独

    岁月如流,我们每个人都已学着自己长大。人生遭际的起起落落,悲悲喜喜的故事中充满了成功的喜悦,追求的泪水以及选择的苦痛、生命的挣扎。正因为如此,生命的色彩才缤纷,内容才丰富。即使是落叶的季节,也不会感觉到孤独,因为你丰盈的生命足以抚慰你的心灵。
  • 感悟文学大师经典——准风月谈——鲁迅作品精选

    感悟文学大师经典——准风月谈——鲁迅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成都笔记

    成都笔记

    蒋蓝著的这本《成都笔记(精)》的核心词是:物文化。是作者多年阅读,考察大成都范围内的历史、人文关系,以展示区域内动物文化、植物文化、建筑文化为主的文史随笔。有部分古代配图。本书作者在利用、尊重以往研究成果的同时,做了大量的田野实地考察与真相还原,进一步厘定了很多历史真相,廓清、梳理了事物的本来面目。由于是采用散文话语的表述方式,文笔生动,可读性强。填补了散文演绎成都历史与风物的空白。
热门推荐
  • 剑灵圣法师

    剑灵圣法师

    在这个不一样的世界里,有四国,科技---蓝蒞国,武力---宏泰国,两国的至尊存在之国---星耀帝国,而最后一个,也是最弱的国家---水蛟国,他们相信科技,使用人力,他们其间有一少女,被大家称为“圣女”。她满头的银紫发,从天而降,手里握剑,还有宏泰国的剑中魔物,简称--剑灵。人们断定她为宏泰国之人,因为…她什么都不记得。
  • 萌女成神

    萌女成神

    “他”本是普法寺十八罗汉阵的一抹杀气,奈何方丈爷爷喊“他”去历练红尘。从此带着神兽,铁头功大杀四方。征战四方?不怕,神兽大黄一巴掌拍死他丫的!宫斗派斗?不怕,王妃奶奶率领镇南王府全家都是神助攻!修仙称霸?不怕,世子帅爹陪着上天入地!“唉,再也不能跟师兄们切磋武功了~”小奶娃托着萌萌脑袋皱眉师兄们吐了一缸老血“别,我们求求你走吧!”“唉,再也不能跟大黄玩了~~”小奶娃灵动的大眼睛有了些雾气方丈爷爷眉头一动“镇寺神兽送你了!”“唉,再也吃不到寺里的菜包了~”小奶娃惆怅地皱皱鼻子世子帅爹“天下第一鲜的素包,趁热吃!”
  • 《奈何宝宝太强大》

    《奈何宝宝太强大》

    6年前她强了他,一届神偷销声匿迹。6年后两个小神偷问世,和爹地过大招。
  • 破冰

    破冰

    本书以纪实的手法,通过记录湖南蓝山县医改的过程,反映出蓝山县在医疗改革探索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时的努力和智慧。
  • 超励志球员实录

    超励志球员实录

    一个热血篮球少年的逐梦经历,不断克服自身缺陷最终成就自我的故事。
  • 星罗渡

    星罗渡

    某个城市的喧嚣嘈杂里会在某个角落坐落一家名为“星罗渡”的酒吧,传闻有位面容清秀的老板娘酿有名为“黄泉”的一种酒,“黄泉”入喉,渡你前世情仇,了你往生夙愿。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吞星之变

    吞星之变

    浩瀚的宇宙空间之中,无尽的光芒散落,数道至极的力量碰撞,激荡之间,无数的陨石化成飞灰,扩散的波动,湮灭一切,那是灭星级的力量!“方杨!别让岁月神话成功合一,他们撑不了多久了!”一道强横的神念传入方杨的识界,在场的数架PXT—S号神级机甲,都被时间法则所控制,无法动弹分毫。“时光之梭,岁月之轮,我岂会容你们再度合一!”方杨的脸上显出一丝冷笑。
  • 万千直播间

    万千直播间

    少年,第一次穿越吧,你这人生地不熟的,饭都吃不上,要不要先给我当两天主播。少女,你无心修炼不甘寂寞,和我签订契约成为魔法少...咳咳,成为一名光荣的主播吧。兄弟,我看你是世间不二的位面之子,第一次见面,请务必收下这份合约。大叔,你霸气外漏,在这丧尸横行的世界恐有血光之灾,要不要考虑一下跟我签约?将军,有了我这份合约,前方蛮夷须弥之间便可破之。舰长您还在犹豫什么,只要签了这份合约,人类在这片星空,将再也不用担惊受怕。
  • 天弃之子再证道

    天弃之子再证道

    混沌初开,天道轮回,且看斗天大帝书写人生,诠释友情,亲情和爱情,面对重重难关,如何杀出一条血路!一个热血的故事正在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