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反心理对个人来说,有一定的好处:它能够张扬个性,突破成规,有利于改变和创新,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说明当事人有勇气和信心,敢于挑战权威的精神和态度。如果能够得到合理的激发,则有助于一个人潜力的发挥。但是如果逆反心理运用不当,则会使人形成一种狭隘的心理定势和偏激的行为习惯,处处与人对着干,使自己变得固执、偏激,无法客观地、准确地认识事物的本来面目,无论何时何地总是下意识地与常理背道而驰,做出错误的选择和决定。
因为逆反心理可以造成这样的一种心理结果,即你越是制止人们的某种行为,他们越是想要这样去做;如果你坚持采取某种行动,结果却会使对方采取相反的行动。利用这种心理效果,我们可以设下一个小陷阱,刺激对方的逆反心理,使其主动地钻进来,以达到改变人们某种行为的目的。
苏联心理学家昔拉图诺夫在《趣味心理学》一书的前言中,特意提醒读者请勿先阅读第八章第五节的故事。大多数读者却因为被禁止,而激发了逆反心理,不仅没有遵守作者的告诫,而是采取了完全相反的态度,首先便迫不及待地翻看第八章的内容。其实这也是作者的本意,他正是利用人们的逆反心理达到了让人们关注第八章的内容的目的。如果他只是在前言中说,第八章的内容很精彩,希望大家仔细阅读,这样反而起不了太大的作用。
可见,巧妙地利用别人的逆反心理是可以有效地改变其行为的,我们要善于利用这一点,学会对人们进行善意的规劝和说服,同时也要警惕别人利用逆反心理来激你,使你做出不理智的选择。
人们做任何事情都会有自己的最初的欲望和想法,不希望受到别人的指使或者限制。如果想要改变他们的行为,巧妙地利用逆反心理是可以实现的。同时,我们也要警惕别人对自己的逆反心理的恶意利用。
可见,无论男性女性、长者幼小,内心多多少少都带有一些逆反心理,只要善于抓住那一根“反骨”,轻轻一扭,就连皇帝也难免上当。
逆反心理是人们内心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状态,利用好这种心理,将会给你带来无情的妙处。
旁敲侧击,让对方听懂弦外之音。
说服身份、地位比自己高的人的时候,我们有时需要说一些不太让人接受但又不得不说的话,这时我们可以尝试使用敲山震虎的说话技巧,使对方闻弦歌而知雅意,欣然接受而又不觉难堪。
一次事故中,主管生产的副厂长老马左手指受了伤被送往医院治疗,厂长老丁来病房看望时,谈到车间小吴和小齐两个年轻人技术水平较强,但组织纪律观念较差,想让他们下岗一事。老马当时没有表态,只是突然捧着手“哎哟哎哟”大叫。丁厂长忙问:“疼了吧?”老马说:“可不是,实在太疼了,干脆把手锯掉算了。”老丁一听忙说:“老马,你是不是疼糊涂了,怎么手指受了伤就想把手给锯掉呢。”老马说:“你说得很有道理,有时候,我们看问题,往往因注重了一方面而忽视了另一方面啊。老丁,我这手受了伤需要治疗,那小吴和小齐……”老丁一下子听出老马的“弦外之音”,忙说:“老马,谢谢你开导我,小吴和小齐的事我知道该怎么处理了。”
有时候,面对别人,尤其是身份比自己高的人,当他们做出不当行为时,自己不好直白地指出,为了让他们知道自己的过失并加以修正,这种方式是很有效的。
在广州一家著名的大酒店,一位外宾在吃完最后一道茶点后,顺手把精美的景泰蓝食筷悄悄“插入”自己的西装内衣口袋里。服务小姐不露声色地迎上前去,双手捧着一个装有一双景泰蓝食筷的绸面小匣子说:“我发现先生在用餐时,对我国的景泰蓝食筷颇有爱不释手之意。非常感谢你对这种精细工艺品的喜爱。为了表达我们的感激之情,经餐厅主管批准,我代表酒店,将这双图案最为精美并且经过严格消毒处理的景泰蓝食筷送给你,并按照酒店的‘优惠价格’记在你的账簿上,你看好吗?”那位外宾当然明白这些话的弦外之音,在表示了谢意之后,说自己多喝了两杯“白兰地”,脑袋有点发晕,误将食筷插入内衣口袋里,并且聪明地借此“台阶”,说:“既然这种食筷不消毒就不好使用,我就‘以旧换新’吧!哈哈哈。”说着取出内衣口袋里的食筷恭敬地放回餐桌上,接过服务小姐给他的小匣,不失风度地向付账处走去。
如果服务员想让这位外宾“出洋相”,真是太容易了,但她没有那样做,而是委婉地暗示对方的错处。懂得说话艺术的人往往会这样不动声色地让对方摆脱窘境。
有时候,明明看出了某人的错误,并不直说,而是拐弯抹角地旁敲侧击,这种方法更能让对方接受。他会明白,你是在给他留面子,而不是故意让他难堪。
将错就错,歪理正说。
在施展自己的催眠影响力的时候,我们也不免有说错话的时候,如果在关键的时候说错了话,该怎么办呢?有时我们可以考虑一下将错就错,歪理正说的方法。
某次婚宴上,来宾济济,争向新人祝福。一位先生激动地说道:“走过了恋爱的季节,就步人了婚姻的漫漫旅途。感情的世界时常需要润滑。你们现在就好比是一对旧机器……”其实他本想说“新机器”,却脱口说错,令举座哗然。一对新又更是不满溢于言表,因为他们都各自离异,历尽波折才成眷属,自然以为刚才之语隐含讥讽。那位先生发觉出错,马上镇定下来,略一思索,不慌不忙地补充一句:“已过磨合期。”此言一出,举座称妙。这位先生继而又深情地说道:“新郎新娘,祝愿你们永远沐浴在爱的春风里。”大厅内掌声雷动,一对新人早已笑若桃花。
这位来宾的将错就错令人叫绝。错话出口,索性顺着错处续接下去,反倒巧妙地改换了语境,使原本尴尬的失语化作了深情的祝福,同时又道出了新人间的情感历程的曲折与相知。
有时,如果有些话说错了,我们可以故意曲解原话的意思,给错话以新的含义,这样通过歪理正说的方式达到瞬间催眠的效果。
某位中年女演员穿着一件黑缎子面料制作的旗袍参加一个舞会,人们都对她赞不绝口。只有一位心直口快的姑娘说了句:“穿这件旗袍老多了!”刚一出口,便觉失言,她从容地补上一句“真的,大街上穿这样的旗袍的老多了,真漂亮!”果然,后边的话使女演员十分高兴。这里,姑娘聪明机智地把人显得“老多了”的意思用穿这样旗袍的人“老多了”的意思一替补,既挽回了败局,又间接称赞了对方很时髦,可谓匠心巧运。
一年夏天,乾隆皇帝带着几个随从突然访问军机处。此时的纪晓岚正光着膀子和军机处的几个办事人员闲聊。其他人老远就看见皇上来了,连忙起身迎上前去接驾。这纪晓岚是高度近视,刚开始没看见走在最后面的乾隆,等他明白怎么回事的时候,乾隆就快到了。纪晓岚心中暗想:如果就这样光着膀子接驾,岂不是冒犯龙颜?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纪晓岚趁着别人不注意钻到桌子底下躲了起来。
乾隆心中一阵好笑,有心想整整纪晓岚,于是他示意其他人都不许出声,很长时间过去了,纪晓岚热得大汗淋漓,他压低了嗓门,喊道:“喂,有人吗?老头子走了吗?”乾隆听的真真切切,板起脸,厉声喝道:“纪晓岚,出来吧。”纪晓岚只好无可奈何地从桌子下钻出来见驾。
乾隆装作生气的大声喝道:“大胆纪晓岚,‘老头子’什么意思?今天你不讲清楚,朕要了你的脑袋!”
纪晓岚镇静了许多,一边擦汗一边苦思对策。忽然他灵机一动,有了主意,不紧不慢地说道:“万岁爷请息怒,‘老头子’是出于对您老人家的尊敬,别无他意。万岁、万万岁算‘老’,天下万民之首,头也。紫微下凡,天之子也。这便是我称您老人家为‘老头子’的原因。”乾隆听完拍掌大笑:“好一个‘老头子’,纪晓岚你果然是个才子。”
不就事论事,顺着一条思路走到底。要及时调整思维,换个角度,另辟蹊径,不但可以替自己打圆场,还能为你的言行平添几分雅趣。这就要靠你的应变能力了,而这种能力又是靠平时培养出来的。因此,要学会多角度分析问题,举一反三,旁征博引,能够自己证明自己的观点,自圆其说,那时,将错就错也就不为错了。
话留三分,给自己留个台阶。
在与人交往时,我们常常会说得兴起,把话说得太过分了,导致自己没有回旋余地,处于尴尬境地,为避免这样的情况出现,我们需要注意自己的言辞和情绪,不要把话说得太满、太死或者太绝对。要知道,痛快也只能是一时的,而受伤害的则可能是双方长远的关系和自己的声誉。所以,说话时要注意话留三分,不把话说绝,给对方,也给自己一个台阶下。
一位顾客在商场买了一件外衣之后,要求退货。衣服她已经穿过一次并且洗过,可她坚持说“绝对没穿过”,要求退货。
售货员检查了外衣,发现有明显的干洗过的痕迹。但是,直截了当地向顾客说明这一点,顾客是绝不会轻易承认的,因为她已经说过“绝对没穿过”,而且精心地伪装过。于是,售货员说:“我很想知道是否你们家的某位把这件衣服错送到干洗店去过,我记得不久前我也发生过一件同样的事情。我把一件刚买的衣服和其他衣服堆在一块,结果我丈夫没注意,把这件新衣服和一堆脏衣服一股脑地塞进了洗衣机。我觉得可能你也会遇到这样的事情,因为这件衣服的确看得出已经被洗过的痕迹。不信的话,可以跟其他衣服比一比。”
顾客看了看证据,知道无可辩驳,而售货员又为她的错误准备了借口,给了她一个台阶下。于是,她顺水推舟,收起衣服走了。
售货员如果直白地揭穿顾客的“伎俩”,再强硬地驳回对方的要求,就等于在大庭广众下把话说绝了,换来的只会是一场尴尬和不欢而散。现实生活中,人们普遍存在着吃软不吃硬的心态。特别是性格刚烈的人,如果你说话“硬”气,他也可能比你更硬;你如果来“软”的,对方倒会于心不忍,也就有话好好说了。
有的人会说,发生这种矛盾,我就打算和他绝交了,把话说绝了又怎么样。真是这样吗?要知道,暂时分手并不等于绝交。
友好分手还会为日后可能出现的和好埋下伏笔。有时朋友间分手绝交并非是彼此感情的彻底泯灭,而是因一时误会造成的。如果大家采取友好分手的方式,不把话说绝,那么,有朝一日误会解除了,很可能破镜重圆,使友谊的种子重新绽放出绚丽的花朵。在这方面不乏其例。
有的人不明白这个道理,他们一和别人发生矛盾时就取下策而用之,与人反目为仇,谩骂指责,把话说得很绝以解心头之恨。这样做痛快倒也痛快,但他们没想到,在把别人骂得狗血喷头的同时,也就暴露了自己人格上的缺陷。人们会从这样的情景中看到,他对别人居然如此刻薄,如此不留情面,如此翻脸不认人。
在与人发生矛盾时不说绝话,能体现一个人的宽容大度和高尚品格。在正常情况下,人们的度量大小是很难表现得出来的。而当与别人发生了矛盾,使你难以容忍的时候,能否容人,那就看得一清二楚了。这时只有那些思想品格高尚的人,才会保持理智,以宽容的姿态,不把话说绝避免伤害对方。友好解决能使发生矛盾的彼此免受进一步的伤害,也可以说这是留给对方的真诚。
制造精神紧张,瞬间慑服。
再刚强和难制的人,只要其精神一倒,其意志和雄心便会随之土崩瓦解。这样,你便可以轻松将其制伏。如果对方是你的下属,又不太有服从意识时,有时可以采用震慑对方精神的方法。因为这种方法让人精神恐惧,任何人都会屈服,还能起到杀鸡儆猴的效果。
王斌是某村的村长,在村里有很高的威望,村子里的大小事宜都会找他来帮助解决。有一次,村里有名的“恶媳妇”又开始对自己的婆婆破口大骂,却没有人敢管她的闲事。王斌对此也深知,只是没有合适的机会教训她。
这个恶媳妇又在很嚣张地高声叫骂,骂的内容越来越不堪入耳。王斌走了过去。这恶媳妇平时就对王斌很有意见,认为他管闲事太多,见王斌来了,她的叫骂声更大了。
对于这种人,只能对她进行震慑,因为任何劝说都不会起作用的。于是王斌走过去,说了这样的一句话:“我听说你的那个小叔子快从监狱里出来了,你知道这事吗?”
原来,这恶媳妇的小叔子也是村中一霸,心狠手毒,不通人情。前几年和人打群架,被关进了监狱。这恶媳妇一听到她的小叔子,立刻把要骂的话收了回去,低下头走回了家。从此,她再也不敢对婆婆施加冷脸了。
精神攻击,是一场针对人性弱点的心理战。对于人来说,是“意识决定物质”,心是一个人的主宰,如果心志刚强,那就很难战胜,如果方寸大乱,那就不堪一击。
人与人的竞争,有时候不仅仅是智慧和体力的竞争,也是一种意志和情感的竞争,所以现代战争也很讲究心理战,如果能在心理上压服对手,那胜利就指日可待。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灵的“死穴”,总有自己的感情上的柔软之处,而没有真正坚如磐石、无懈可击的心理防线,抓住其虚弱处轻轻一击,可不战而屈人之兵。点醒对方心中的畏惧,有时一句话就可胜过千军万马。震慑之法在现在很常用,在古时更是被奉为帝王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