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60800000021

第21章

田建立回来了,和之前一样,他没有让刘静生失望。

他带回来的是我早已知悉,却令刘静生十分震惊的线索,“《暗访》?就是在晚报上一直连载的那个《暗访》?”刘静生似乎被这个意外的线索震得不轻。

田建立点了点头,扯了扯自己有些褶皱的衣襟,“没想到殷寻就是这本畅销书的作者,他的笔名叫隐遁。”

“怪不得呢!他妹妹的账户里有这么一笔巨款,原来那是出版社支付的稿费。北京那个出版社的编辑提供了其他什么线索吗?”

“这本书的责编是个很顽固的人,说这个作者很特殊,因为他一直在做着十分危险的采访工作,为他的安全考虑,要替他保密个人信息,所以不能把这个隐遁的资料给我。”

“你对他说明案情了?”

“嗯,当我说殷寻已经死了的时候,他的下巴差点儿没掉下来,立即把我请进了一间小屋里单独交谈,后来他又把这家出版社的沈主编也请了进来。”

“看来这个殷寻是他们的摇钱树,他们很重视这个作者!”

“那位沈主编拿来了一份合同给我看。”说着,田建立把合同的复印件拿了出来,“这套叫《暗访》的丛书,殷寻与出版社签的是五本一套的合同,前四本都已经出版了,而合同规定最后一本交稿的时间是今年的八月六日,这个时间很蹊跷啊,正好是我们发现殷寻尸体的那天!”

他们不知道,这也是我和殷寻约定见面的日子。我此刻终于明白了,殷寻为什么要把我和他见面的时间定在八月六日,因为那天他将完成他的所有书稿,可以完全放下自己那个暗访记者的身份,投入到我们的这段感情中。我的心再一次被他的真诚所打动,那个可恶的凶手却在那样重要的日子里把他杀害,真是不可原谅,我的拳头此时又握得紧紧的。

刘静生显得很是郁闷,“出版社在八月六日之前,收到《暗访》第五卷的稿子没有?”

田建立摇了摇头,“到现在一直都没有收到,沈主编也很着急,给殷寻打了好几个电话,他的手机却一直关机。”

“我们仔细搜查过,在殷寻的房间里没有发现任何的书稿,纸质的或电子版的都没有,这书稿是他压根就没写,还是被他人带走了呢?还有,我们也没有发现殷寻名下有手机卡!”

“我已经查过了,沈主编提供的手机卡所有者的身份信息都是假的,很明显是在手机城买的那种无须真名注册的手机卡,现在很多发送垃圾短信的人或是诈骗团伙都在使用这种手机卡。”

由于我那次十分任性地想听听他的声音,殷寻曾经用他的手机给我打过一个电话,那也是我俩唯一的一次通话。但是在案发现场没有发现他的手机,案发后,我也打过那个手机号码,但一直被告知关机。看来,殷寻对手机的使用也很小心。

“银行卡户名不是他的名字,手机也查不到,不愧是暗访的记者!这样小心谨慎,不肯轻易透露行踪的人,他的被害就不能排除是熟人所为了,特别是知道他这个手机号的熟人。”

刘静生的话说得我心头一惊,我不也是知道他手机号的人吗?难道刘静生知道了什么,也在怀疑我吗?是不是已经到了要跟他坦白的时候?我拿不定主意。

“出版社那边是怎么与殷寻联系出版业务的?”

“是这样的,这个殷寻在网上开了一个博客,博客的名字就叫暗访。他把自己所做的暗访都写成了博文,每天更新,久而久之,这个博客就火了,拥有了很多的粉丝。出版社觉得这本书如果实体出版,利润可观,那位责编便把自己的手机号、邮箱号和QQ号都留给了殷寻,说如果有兴趣,可以联系他!”

“殷寻通过什么方式联系编辑的?”

“还是他那个邮箱。责编看到他回复了,很兴奋,便把这件事和博客的地址都传到了沈主编那里。这个沈主编看到了文章觉得很有市场潜力,就想让责编请殷寻来北京面谈,但是这个提议被殷寻拒绝了。”

“嗯,这符合他的性格。”

“这个沈主编也很有魄力,直接把这件事交给了责编,告诉他无论什么条件也要签下这名作者,但是这事在运作的过程中,责编很为难。”

“为什么?”

“一来,他们一直通过邮箱联系,效率很低,谈判进展也很慢。二来,殷寻一直不肯把自己的真实信息透露给出版社。”

“但是,出版社出版应该有一定的流程,如果不留下真实的作者资料,恐怕图书是不能予以出版的。”

“是的。后来责编将要为作者保密身份这一条也写进了合同里,责编保证知道殷寻身份的只有他和主编两个人。答应了这个条件后,殷寻才把合同连同自己的身份证复印件一起寄到了出版社。”

“合同回寄了吗?”

“责编联系过殷寻,但他告诉责编说不用了,就先放在你们那里吧。后来出版社又提出了,殷寻的行踪不定,想要留一个他的手机号好随时联系。”

“他答应了?”

“嗯,据说是双方来回拉锯了很多次,殷寻才答应给的,而且责编也答应除非是非常重要的情况,其余的日常事务都不会给他打电话,否则很可能会对他的暗访造成麻烦。”

“还有一个问题也很重要,那就是殷寻的稿酬到底是多少?”

“很高!版税11%,两万册的首印数!而且半个月内两万册就一销而空了,书在几个月内就加印了好几次。”

“你等等,我不太明白,难道写书不是按照字数给钱的吗?”

“刘队,你太落伍了,现在的名作家都是付版税的。也就是用书的定价乘以版税的百分比,再乘以销售数,就是作者应该得到的收入。当然,首次印刷的数量无论出版社把书卖出去与否都是要支付给作者的。”

“原来如此,在殷寻妹妹账户里有超过两百万元的现金,看来殷寻的书真的是卖得不错啊!”

“那笔钱还不是殷寻的全部稿酬!”

“你说什么?”刘静生恐怕已经觉得两百万元对于一个作家而言已经是一个天文数字了,没想到还不止于此。

“我详细地问过这件事,除此之外,殷寻还要求出版社以邮局汇寄的方式,将大笔的现金以邮局汇款单的方式寄给他。一共寄了六笔,超过了三百万元。”

“都邮寄到哪里了?”

“汇寄的地点遍布全国各地,我已经和时代传媒杂志社提供的照片对照过,大部分都是殷寻曾经去采访过的地方。”

“三百万元,这三百万元现金我们没有找到,是被他花了,还是存在了别的地方?或者是被凶手拿走了?”

“不知道。出版社也不能解释殷寻为什么要以这样奇怪的方式索要稿酬。”

“这么高的收入,殷寻跟出版社讨价还价了吗?”

“责编证实,完全没有。殷寻寄来的合同除了签字和交稿日期,其他的地方都是空白的,包括稿酬方面,意思是条件你自己去填吧。这样的作者,那个沈总编反倒不敢小觑了,所以才给了他们出版社至今为止给出的最高版税待遇。”

“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现在就可以排除出版社的人员为利益而杀人的嫌疑了。”刘静生的语气突然变得怪异起来。

“哦?出版社也有杀人嫌疑?殷寻可是他们的摇钱树啊!”田建立的表情难看极了。

“殷寻的身份只有那个责编和主编知道,如果杀了殷寻而找另一个廉价的写手继续去写这本书,稿酬方面会少得多。而这套书前几卷的销售已经非常成功了,即便后边写得再差也应该会很畅销的,这样,近百万元的稿酬就被省了下来,图书销售的利润却没有变化,这样的杀人动机也就完全有可能成立了。不过从目前的情况看,好像殷寻并没有计较稿费的多少,也没有要求提高自己的稿酬,这个杀人动机就可以暂时不予考虑了。”

“刘队,你考虑得还真是周全。临走时,那个沈主编还一再拜托我,不要将《暗访》作者被杀这件事公之于众。”田建立似乎是在把当事人的要求,婉转地转达给刘静生。

我在一旁哼了一声,“他们不过是想尽快找一个枪手顶着隐遁这个名字把第五卷《暗访》完成罢了。”

刘静生用余光看了我一眼,却没有说话。

田建立果然是个十分优秀的调查员,他找到了更多的案件疑点,并且毫无遗漏地侦查了他力所能及可以寻找到的所有线索。

和上次一样,刘静生让田建立先回去好好休息一下。待田建立拖着疲惫的身子走出办公室时,刘静生才对我问道:“从郑宜风那里拿到的照片里发现什么了吗?”

“于庆庆死亡时,头部有血痕,腹部和四肢都有明显的淤伤,很明显都是生前留下的。”

“何以见得?”

“血液中的红细胞从血管内流到组织和细胞间隙的时候,就是俗称的出血。如果是生前造成的出血损伤,在死者身上会出现不易被水洗掉的血凝块。于庆庆的尸体照片上,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他应该是在死前遭受到了虐待。只是可惜……”

“可惜什么?”

“只从照片判断,我无法下最终的鉴定书,因为生前伤害是要经过生活反应的鉴定才能确定的,这需要法医通过组织学显微镜观察以及生物化学检测等技术来分析才行,可是现在尸体已经被火化了,这种鉴定不可能实现了。”

“嗯,不要气馁。你法医的职责已经完成了,剩下的事就交给我吧!”

我对刘静生点了点头,迟疑了一下,然后说道:“其实,我对案件还有一点儿想法。”

“有什么就说什么!”

“既然于庆庆的死是因为被陈平掉换了牢房而遭到了毒打,那么杀害陈平的凶手会不会是于中阳呢?”

“陈平的死已经被确定为自杀!”

“可是,郑宜风说那样的人是不可能选择自杀的。”我的语气有些着急。

刘静生面对我的质疑,沉默了一会儿,才缓缓地说道:“我要告诉你一件事,给陈平做尸检的法医就是你的上司石秀美,你难道怀疑她的专业水准吗?”

石秀美?天哪!第四张照片的矛头难道是针对我们法医研究所的鉴定?我隐约地觉得那几张照片隐藏的深意,像是针对S市所有的鉴定部门的一种挑战。

而石秀美就像是我面前一座难以跨越的高山,难道这次我真的要去质疑她的鉴定吗?有没有这个胆量且不说,我的技术真的能超过那个曾做过无数次完美鉴定的女人吗?诸多的疑点都摆在我的面前,我难道要放弃这个疑点吗?

不,为了殷寻死亡的真相,为了能让我的恋人沉冤得雪,这道坎我必须自己来跨,想到这里,我对刘静生说道:“好吧,我这就去找主任问个究竟。”

距离我们约定见面的日子还有三个月……

“昨天给你讲的《三个火枪手》的故事怎么样?”

“挺好,就是人物关系太复杂,我有点闹不清楚了。”

“法国的小说都有这个特点。其实,大仲马的《三个火枪手》是一个三部曲的作品,不过在中国大家好像只知道第一部,也就是达达尼昂和三个火枪手帮助法国王后要回被白金汉公爵拿走的钻石坠子的故事。”

“你说路易十三的王后是不是爱着白金汉公爵呢?”

“当然!但是地域和时空,政治和财富,让他们不敢承认彼此的爱,只能在各自的国度里默默地祈祷对方幸福。”

“我还是喜欢你给我讲的那个《巴黎圣母院》的故事。”

“为什么?”

“因为加西莫多和阿甘有很多相似之处,我还是喜欢那样傻乎乎的男人。”

“加西莫多可不傻,他只是丑陋而已。”

“反正他和阿甘一样,都是敢于追求爱情的男人,这样的男人就值得尊敬。”

“可是女孩子却都喜欢法比斯那样的帅哥吧?”

“那都是肤浅的女人,嫁给那种外强中干的男人会有什么安全感!”

“你真的是太与众不同了,和很多女孩的想法不一样。”

“那当然了!不过,我对男人的感情怕是也没有别的女孩那么细腻。”

“哈哈!你只是不太会表达吧!话说回来了,你读的文学书果然不多啊,我讲的这些世界名著你难道真的一本都没看过吗?”

“我也看过很多书的,但都是医学的专用书,如果说名著,只看过一本。”

“哪本?”

“《安徒生童话》。我就看过这么一本,还是因为其中的一个故事才去看的。”

“什么故事?”

“《卖火柴的小女孩》。”

“为什么因为这个故事才去看这本书呢?”

“小学课文里学过这个故事,一开始也并没有特别喜欢的感觉。但是后来当我学医之后,才发现原来安徒生是个伟大的人类学家,他对人的死亡过程有着深刻的理解!”

“这话从何说起?”

“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冰天雪地中,划亮火柴的时候看见了什么你还记得吗?”

“火炉啊!”

“对。其实,这并不是什么童话,而是一种科学现象。人在即将要冻死的时候,由于体温调节的中枢神经麻痹,反而会产生身体发热的幻觉。卖火柴的小女孩在被冻死前产生的那些幻觉其实都是真实的人类反应。”

“原来如此!人体是那么的矛盾,在极寒的情况下,还会出现这种炙热的错觉。”

“有些被冻死的女人在死亡后,上衣被扒开,裸着胸脯,如果是没有经验的法医来鉴定还以为是强奸案呢!其实那是由于死者死亡前全身燥热的错觉,她们有时会不自觉地将全身的衣服脱光,缓解全身的热度。”

“你还真是有学问!”

“还行啦,不过我看的书都是这么冷冰冰的,久而久之,我似乎也就变成了一个冷冰冰的人,我以后也要多看些你说的那种书。”

“没必要改变自己,也没有必要勉强自己。我觉得你现在挺好的,如果真的变成了一个普通的多愁善感的女孩,反倒觉得怪怪的。”

“那好吧,也许人真的不容易改变,不过跟你认识之后,我觉得我已经改变了很多。”

“我也是!”

“我真的是很佩服你,你看的书真是很多!”

“我的书可是走到哪搬到哪。”

“啊?真的吗?怎么搬?”

“用包裹邮寄。写好了快递日期,送到我在各地租的房子里。我再一本本地把这些书摆进我租的房间里,这样无论我走到哪,这些书都会跟着我。”

“你为什么不看电子书呢?那样多方便。”

“电子书大部分都是盗版的。我不喜欢用盗版的东西,不瞒你说,连电脑系统我都用正版的呢,这好像也是一种怪癖吧!”

“我感觉这是一种情操。”

“谢谢你的夸奖!不过,虽然软件我喜欢用正版的,但电脑我却喜欢自己组装。”

“佩服你!全才!”

“嘿嘿!哪里!小敏,我想问你个问题。”

“说吧!”

“如果爱斯梅拉尔德没有被处死,她会不会爱上加西莫多呢?”

我当时不假思索地回答:“当然会!因为爱斯梅拉尔德一定会被加西莫多的真情所感动的!”

“是吗,我也希望如此!”

法医研究所的大楼中,石秀美的办公室绝对是一块禁地,一般是不允许旁人随便进入的,但我却是个例外,她总要我单独到她的办公室汇报工作。不过在今日之前,我从来没有主动去那里找过她,那是因为她像座大山似的压迫感,让我无法面对她的眼神。

但,自从殷寻死后,我有了太多的第一次了,我甚至就在几天前顶撞了石秀美,这些都是我之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今天,为了陈平死亡的真相,我第一次敲响了她的办公室大门,我已经做好了要翻越这座山的准备。

石秀美就坐在我的对面,面无表情,却十分坦然。

而我虽然有了勇气走进来,但真的见到她时,却显得有些心神不宁,不知道说什么好。

“小敏,有什么话就说吧,不要吞吞吐吐的,我很忙的!”我现在才发现,石秀美最可怕的不是她那正颜厉色的训斥,而是这种回归了女性温柔的说话。

“我……我只想问问你,第二看守所所长陈平的尸检是不是你做的?”

“没错,那是市局直接下的命令让我亲自去进行的尸检。”

“尸检的结论是自杀吗?”我的问话显得很小心。

“是的。你知道得挺清楚的啊!”跟我比起来,石秀美的每句话都显得干脆、简练。

“刘队长和我正在调查的那个案件,怀疑和这个陈平的死亡有关系。”

同类推荐
  • 国脉:谁寄锦书来

    国脉:谁寄锦书来

    小说以一位秦姓邮政人的成长历程为线索,从邮政行业切入,以工人运动为主轴,串起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一系列重要事件,勾勒了中国社会发展演变的历史进程,谱写了一部中国邮政史和工运史。作者以既恢弘又深入的文学笔法,展现了宏阔的历史画面,对那个风云际会的年代中挣扎、奋进的人物故事做了发现式的书写,落墨尤多的,是作为旗手和先锋的工人阶级。书名出自周恩来总理为邮政人题写的“国脉所系,传邮万里”。
  • 狮娘鸽爸:当“幼升小”撞上“高考”

    狮娘鸽爸:当“幼升小”撞上“高考”

    夫妻俩应该怎样处理孩子的成长问题?一个立志要做比虎妈还厉害的“狮娘”,一个要当自由民主的“鸽爸”,他们的教育效果将如何?   两个孩子,一个即将高考,处于最关键的人生阶段;一个幼升小,即将开始新的起跑。当幼升小遇上高考,如何全家总动员?   故事主人公苏兆红和于大海,因为教育孩子的价值观不同最终离婚,离婚后这种摩擦仍旧不断。
  • 天使的信仰2

    天使的信仰2

    中国最好的急救专家龙天一番降龙伏虎、拳打脚踢,终于在一家民营医院成立了属于自己的重症医学科,并成功把白望、顾沅、杨振羽、天南、夏荷依等一干绯闻男女招致麾下,于是天使2的CP线正式进入战国时代……而另一条打怪升级的剧情线上,有“怪物”严沐雨不断对龙天施加毁灭性打击,有车祸重伤患者引发的生与死的绝境考验,有烈性传染性疾病威胁医者生命的危急关头……
  • 昆仑山上无价宝

    昆仑山上无价宝

    最浪漫的,也许就是最平常的;最珍贵的,也许就是最容易忽略的;最感人的,也许就是最朴素的——这是你身边的故事、我身边的故事、他身边的故事——我们身边原来有如此多的故事,我们身边的故事原来如此精彩、浪漫、传奇和温暖动人!
  • 不太平的太平间

    不太平的太平间

    也许是医院里太多游离于死神和凡间的人,所以黑暗的力量特别浓,尤其在停放尸体的太平间,这里静得可以听见死人的呼吸和每一阵轻风,也许是因为这里口粮充足,环境幽人,所以特别容易招一些灵界的东西……
热门推荐
  • 巡洋舰肇和上的四代人

    巡洋舰肇和上的四代人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但是我们家和对面岛国的爱恨情仇,远远不止70年,那段岁月已经有121年了。而这段爱恨情仇,起源于一艘早已被历史与人们遗忘在广州湾虎门海域的战舰,她有一个美丽的名字——肇和。如今,总是有人指责二战时期的中国海军懦弱不堪,闭门不出,畏敌不前,只能自沉殉国。甚至有人说二战中国海军一见到日本联合舰队连腿都软了,还能有什么海战。每每听到,总让人心中总有一丝酸楚。今天我就要来讲述这段早已不为人知的历史,揭示这条美丽战舰她伟大的一生。
  • 骷髅之躯也疯狂

    骷髅之躯也疯狂

    魔骨炼狱,古战之地;融骨噬魂,逆天大法;天衡一出,威慑众生;融炼万法,修炼己身;苍穹宇宙,玩弄手掌;皇神之战,天道阴谋;惊天大秘,浮出水面;问天!问道!谁神?谁魔?天之大,道之深,存神容魔,祸害众生,欺压人心。吾之所愿杀神弑魔,征战神域。以骷髅之躯创造辉煌,谱写一首首精彩的生命进行曲。以疯狂之举征伐天道,创造一件件惊世骇俗的逆天之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诸天末日游戏重生

    诸天末日游戏重生

    穿越到这异世界,继承了一家小餐馆,战斗一生的秦天本只想安静的生活。奈何,这异世界居然就要迎来末世,他还被随身绑定了一款诸天游戏。天不予静,唯有持刀而战,杀出一片安宁。
  • 都城疑云

    都城疑云

    一次意外,沈楚天与顾烨被卷入一场命案,推理天才沈楚天与高智商天才顾烨历经重重困难,剥开云雾,找到案件真凶,却没想到后面还有更大的阴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鹤岗新时期文学作品选·散文卷

    鹤岗新时期文学作品选·散文卷

    一座城市——鹤岗,因煤而建,经历了凤凰涅槃式的浴火洗礼,如今,展开禁束的翅膀,起飞在人与自然、城市与生态统一和谐的新起点,跨越在科学、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历史征程。
  • 名人武汉足印(丛书)体育卷

    名人武汉足印(丛书)体育卷

    武汉市是全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烘托这个名城的众多因素中,历史名人在武汉的活动与贡献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历史名人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多方面。但从民国时期走来的历史名人,很多都已经去世,健在的也已经高龄。记录他们在武汉留下的足印,是方志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也是保留地方历史的一项抢救性的工作。2010年7月下旬,经过酝酿,地方志党组决定编纂一套以武汉名人为主,以传记形式出现的系列丛书。
  • 我与她的生活琐事

    我与她的生活琐事

    从一个青年眼里看这个世界,看到这个世界的美好与黑暗。懂得珍惜、挽留、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