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中国地域的影响和当时航海技术的局限,中华民族基本上是以陆地为活动范围的,社会经济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但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无论是从政府管理,还是各民族、各地区民众之间的交流,又使中华民族特别重视交通的发展,所以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有着纵横交错的交通网,有陆路也有水路。秦始皇修驿道就是在全国范围中大修道路的很好例证。中国又是世界上运河最多的国家,从北到南,从东到西,在海上交通没有大规模开始之前,中国大陆几乎所有的天然河流都被改造过,各大水系都被人工开凿的运河连接过。中国人对河流的改造情有独钟,从大禹治水一直延续至今。
中华民族的历史又是一个不断进步、不断融合的过程,汉唐时通西域、通西南夷及各朝各代对边疆的开发,使各民族间的交通交流不断发展,不但提高了各民族人民的生活水平,丰富了各民族人民的生活内容,还使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不断地充实新鲜的血液。
中国的驿站制度也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最完备的通信系统。无论何朝何代,即使是冰封雪覆的北国,也有以鹿、狗为交通工具的通信设施,可见中华民族对通信的重视。
中国对交通、通信的重视极大地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各族人民的团结、融合,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的领土完整。
只有互通才能互利:南粮北运,缓解北方粮食不足的困局;茶马贸易,促成南北物资交流;互通,可使内陆地区尽享沿海的渔盐之利,又可使产棉区衣被遍天下。交通的发展,确实给中华民族的生产生活提供了无尽的便利。
互通又极大地促进了科技的发展。先进科学技术的传播,如果没有广泛的地域观察和便捷的交通通信,也是很难做到的。
互通还有一个范畴,就是人际思想的交流。一个和谐的社会需要很好的上情下达、下情上传,这不但要有完善的制度,还要有良好的政治环境。中国历史上的“文景之治”,是历代国人追求的目标;唐朝时的“贞观之治”,被当成治国的典范;清朝的“康乾盛世”,也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难得的清平强盛时期。而这些历史成就,都是统治阶级能够注意社会和谐、重视上下互通、阶级矛盾相对缓和的缘故。这种互通,也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社会财富的积累,成为国泰民安的基础。
在当前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互通互利有了更广泛的含义,共进双赢成了我们与世界各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进行交流往来的口号。我们的视野更广阔了,我们的活动范围遍及世界各地,只要恪守中华民族互通互利的传统美德,我们就一定能够和全世界人民一道,共创一个和平和谐共同发展的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