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49300000038

第38章 眷恋与沉思--20世纪俄罗斯作家视界中的中国文化(4)

这里我们首先应当提及的是"俄罗斯诗歌的月亮"安娜·阿赫玛托娃(1889~1966)。这位女诗人在自己的国度被认为是20世纪诗坛上屈指可数的"几十年间始终使读者怀有好感的诗人"之一,她的诗作则被看成"复杂而伟大的时代百感交集并思考许多问题的现代人的抒情日记"。除此而外,她在诗歌翻译方面也颇有成就。如法捷耶夫1956年自杀前不久在一封信中所说:"她是当今艺术造诣极高的翻译家,翻译过我们兄弟共和国以及东西方的许多优秀的诗歌作品。"1965年,《诗人的声音:安·阿赫玛托娃所译外国诗人作品选》一书在莫斯科出版,其中就有她所翻译的中国诗人的作品。1969年出版的俄文版译诗集《东方古典诗歌》,也收有阿赫玛托娃翻译的中国诗以及印度诗、朝鲜诗和埃及诗。

让我们先看一下20世纪50年代阿赫玛托娃给她的儿子列夫·古米廖夫的一封信中的一段话:

我在继续看中国古文献,又碰到了句奴。这是公元一世纪的事。两位汉人(苏武和李陵两位将军)被句奴俘虏,在句奴那儿住了19年。后来一位将军(苏武)返回故乡,另一位吟诗相送,这首诗歌已被译成英文(无韵体)。

列夫是阿赫玛托娃和诗人尼古拉·古米廖夫的唯一的儿子。他历经磨难,后来成为专门研究东方历史和文化的史学专家,写有关于匈奴的学术研究专著多部。因此,阿赫玛托娃总是把自己所接触到的、和东方历史文化有关的资料及时告诉他。阿赫玛托娃信中所说的苏武、李陵之事,见于我国东汉时代班固所撰《汉书·苏武传》。她所阅读的"中国古文献",此处当指《汉书》(具体为何种译本,不详)。书中记载:匈奴与汉和亲之后,苏武终于获准返汉,于是李陵置酒祝贺苏武。席间,李陵起舞并歌,歌曰:"径万里兮度沙幕,为君将兮奋匈奴。路穷绝兮矢刃摧,士众灭兮名已愦。老母已死,虽欲报恩将安归!"阿赫玛托娃将李陵所吟唱的这首诗歌以散文体译成俄文,附在致列夫的信中。若将她的译文再回译为中文,则是:"我行程万里/穿越茫茫沙漠/效忠皇上/去抗击匈奴/……"她希望自己"从古文献中摘录的这些内容和逐字逐句的译文"能引起儿子的兴趣,并对他的研究有所助益。毋庸赘言,阿赫玛托娃的这一阅读和翻译,也是她本人认识中国诗歌文化的一种方式。

在致其子列夫的上述信件中,阿赫玛托娃还提及:她见到了1954年北京外文出版社出版的我国先秦诗人屈原的诗作(英文版)。在此之前,她曾将屈原的长诗《离骚》译为俄文,译文后来收入俄罗斯著名汉学家费德林编选的《屈原诗集》(1954)一书中。阿赫玛托娃不懂中文,她是依据其他外文译本、在费德林等俄国汉学家们的帮助下转译《离骚》的。为了使自己的翻译尽量贴近原作,阿赫玛托娃在翻译之前曾请费德林等人给她提供一些有关中国诗歌的资料,以便了解中国诗学、音韵和调性等。另外,她还请费德林多次给她用汉语朗诵《离骚》,为的是"听一听屈原原作的读音、他的诗段的韵律"。以同样的方式,她还翻译了我国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些无题诗。阿赫玛托娃的这些译作,在俄罗斯读者中受到广泛的欢迎。费德林认为,阿赫玛托娃的翻译,是"在我们眼前复活了中国远古歌者的声音。那声音清纯不虚假,充满心灵的激情与悲剧情节。原本是陌生的外国诗,我们眼看着它渐渐地变成了自己的,我们感到亲切的诗。这种变化实际上是让中国诗在俄国土壤上二度开花。"

对于阿赫玛托娃个人而言,诗歌翻译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促使她进一步拓宽了自己作为诗人的感知世界的领域。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东方民族在不同时代所留下的诗歌遗产的了解,进一步引起了诗人对于东方文化的兴趣。1941~1943年间因法西斯人侵苏联,阿赫玛托娃随着疏散群众一起迁居于中亚城市塔什干。这一历史的机遇,又为她具体感受东方的大自然、东方人的生活和文化提供了条件。古代文化的沃土,在她的意识中唤起了东方神话般的先知、思想家和情侣们的形象,也唤起了她一种难以言说的亲切感。阿赫玛托娃写于塔什干时期的、反映疏散时期生活的组诗《明月当空》(1942~1944),同她直接感觉到了笼罩着这块土地的独特诗歌文化氛围有着紧密的联系。从中可以读到这样的诗行:

在这儿,谁敢对我讲,

我是身在异乡?

我不曾到这里约有七百年,

但什么也没有改变……

还是那些星辰和流水,

还是那深黑的苍天,

还是那吹来种子的风,

还是那母亲的歌儿相伴……

阿赫玛托娃不仅以自己的诗作表现了东方的壮丽、庄严和迷人,而且抒发了自己对这块神奇土地的亲情。对于诗人而言,这里的土地、文化和人们,一切都是她所熟悉的,她有一种"回故乡之感。因此,她才会这样写道:"在这块古老干旱的土地上/我又重新回到家中,/中国吹来的风在朦胧中歌唱,/一切都不再陌生……"

在认识中国文化、在阅读和翻译中国诗歌的过程中,阿赫玛托娃的诗歌创作也无疑受到了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透过诗人晚年的抒情杰作、组诗《子夜诗抄》(1963~1965),不难发现这一影响的存在。在她当年翻译的中国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无题诗中,有一首是既为中国读者所熟悉,也为俄罗斯读者所喜爱的,即:"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阿赫玛托娃的《子夜诗抄》从艺术构思到意象创造,都有李商隐诗作影响的痕迹。如《子夜诗抄》第1首诗题为"迎春哀曲",以"春"为背景写离愁别绪,在构思上接近李诗。李商隐诗中"镜"的意象,在《子夜诗抄》中也一再出现,如第3首诗以"在镜子的背面"为题,第2首诗"初次警告"中有"我曾生活在多少面镜子里,/我曾歌唱在多少深渊之畔"的诗行。另外,诗人还从自己的长诗《没有主人公的叙事诗》(1940~1962)的第二部分《硬币的背面》中引了两句诗,作为《子夜诗抄》的题词:"只有镜子能梦见镜子,/只有寂静能维护寂静……"李商隐诗中"夜吟"一句在"迎春哀曲"中化为"寂静像是奥菲丽娅,/通宵为我们歌唱";李诗中"蜡炬成灰"一句,则化为阿赫玛托娃"夜访"(第6首诗)中"那时蜡烛又将闪射出昏黄的光亮,/梦境悠悠"、"初次警告"中"万物都会化为灰烬"的诗句。"代献词"中的"我能够背负离别之苦,可是忍受不了与你的会晤"两行诗,更明显地受到"相见时难别亦难"诗句的启示。善于表现离别相思之情且往往别有寄托,是李商隐无题诗的重要特色之一,这一特色与阿赫玛托娃的诗情颇为契合。这就使得阿赫玛托娃在她所了解的中国诗歌中很容易领受李商隐的诗歌精神,成为一种必然。

饶有趣味的是,阿赫玛托娃的第一位丈夫、诗人尼古拉·古米廖夫(1886~1921)也同中国诗歌文化有着某种联系。古米廖夫精通法语,曾在巴黎大学索邦本部学习法国文学和艺术,学成回国后又有机会再去巴黎。他曾翻译过法国作家伏尔泰、诗人戈蒂耶的作品,还通过法文阅读过中国诗人李白、杜甫等的诗作。后来,古米廖夫曾对这些中国诗人的作品进行了"自由的改写",并将这些改写之作结为一集,以《瓷器陈列馆:中国诗歌》(1918)为书名正式出版。据俄罗斯研究者考证,古米廖夫改写的诗作,显示出他本人的诗歌所具有"精雅与纤细"的风格,并吻合于改编者的情思。

诗集《瓷器陈列馆:中国诗歌》的出现,与古米廖夫对于异国风情、异域文化(包括东方文化、非洲文化)的浓厚兴趣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一兴趣甚至使得这位没有到过中国、也不懂中文的俄罗斯诗人创作了一些中国题材的诗歌,如诗集《珍珠》(1910)中的《中国行》、《箭筒》(1916)中的《中国小姐》等诗。《中国小姐》一诗中写道:

我常常从这辛子,

朝着那彩霞凝望,

有时我还要注视

树枝是怎样摇羌;

未婚夫毕竟还爱我,

尽管他狡猾而苍老,

不久前他在广州

毕竟通过了会考。

古米廖夫的这首诗共有六节,每节四行,在形式上显示出诗人对于中国古代诗歌的某种认知。诗作的内容,从一位"中国小姐"的角度,表现她在"独处"时的情思。全诗从景物描写起笔,由远而近,再写到主人公自身,在其自我感情的抒发之后,最终写到她对未婚夫的思量。这样的运思轨迹和艺术构架,在中国古代诗歌、特别是唐代诗歌中常常可以见到,这表明古米廖夫确实认真阅读过中国古诗。从《中国小姐》一诗所涉及的景物、爱情婚姻关系、科举考试制度等内容来看,诗人对于中国文化也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在苏联时代的俄罗斯诗人中,阿·阿·苏尔科夫(1899~1983)与中国诗歌文化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他曾担任九卷本《简明文学百科全书》(1962~1978)的主编、苏联作家协会第一书记(1953~1959)01955年10月,苏尔科夫曾经来中国访问,并根据沿途见闻和感受,创作了一系列关于中国的诗。这些诗后来都收入他出版的诗集《东方和西方》(1957)中。他还曾将若干首毛泽东诗词译成俄文。他所写的关于中国的诗,或以充满激情的诗句描画中国的优美自然景色(如《中国的风景》),或赞美中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如《人民的心》),或讴歌中苏两国人民的友谊(如《暴风雪》),均显示出20世纪50年代苏联知识分子对于中国文化的眷恋,对于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

与苏尔科夫情况相似的是另一位俄罗斯诗人尼·谢·吉洪诺夫(1896~1979)。他是诗人兼小说家。早在1936年,我国就出版过他的小说《战争》(茅盾译);1952年,他的一本诗集又被译为中文出版。吉洪诺夫从青少年时代起就向往着东方和中国。1952年和1959年,他曾先后两次来中国访问。在第二次访问中国期间,他曾满怀激情,写下了一组赞颂中国和中国人民的诗歌,不久后即出版了诗集《五星照耀着绿色的大地》(1961)。在《中国人》这首诗的开头,吉洪诺夫引用毛泽东词作《沁园春·雪》中的名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作为题词,既表明自己对于毛泽东诗词的理解,也点出了他本人这首诗歌的主旨,即对当代中国人的钦佩与赞美。他的《在韶山村》一诗,系根据自己参观毛泽东故居的印象写成。诗中写道:"屋后一片丛林,远方是倾斜的山坡,/树影倒映在池塘中,/……/依旧是这座房屋,这深深的池塘,/天空一片排红就像丝绸一样,/但是,再也看不到他走过的小路,/和那遥远的消逝了的春光。"诗人由眼前的景物联想到毛泽东在这里度过的童年时代,不乏斗转星移、世事沧桑之叹,感慨于韶山这个小小的村庄对于中国和世界的贡献。同样写于1959年的《"中国人民是最贵重的金属"》一诗,以拟人化的手法和对话的形式,形象地说明了中国固然需要煤炭、钢铁、石油和有色金属,但比这一切更可宝贵的是中国人民。在这里,诗人吉洪诺夫以质朴的语言传达出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在苏联大力提倡的人道主义,涉及"一切在于人,一切为了人"这一古老而常新的话题。

在20世纪俄罗斯诗坛上,还曾徘徊着一位联结起传统与现代、俄语文学世界与英语文学世界的个性独特的诗人身影,他就是1987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约瑟夫·布罗茨基(1940~1996)。他生于列宁格勒的一个犹太人才家庭,由于不满于学校教育,15岁时便自动退学,走向人间独立谋生,先后做过十几种不同的工作,同时开始进行诗歌创作。这些诗作不能在苏联公开出版,却作为"地下出版物"广泛流传。1964年,他因"社会寄生虫"的罪名被判处五年劳改,1972年被驱逐出境。这期间,他已有诗集多种在美国出版。1977年,他获得美国国籍,在那里同时用俄语和英语写作,逐渐成为一名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大诗人。

布罗茨基曾经"偶然地"到过中国。1979年12月,诗人在接受《巴黎评论》记者采访时谈到,他16岁时跟着一支地质勘探队,在中苏边境的伊尔库茨克一带住过相当长的时间。他说:"一次发大水的时候,我过河去了中国。不是我存心要去,而是运载我们全部装备器材物品的木筏漂到了阿穆尔河的右岸。所以我在中国呆了一会儿。"这一经历也许未给布罗茨基留下关于中国的任何深刻印象。到了自己生命的晚年,当布罗茨基对中国文化有了较多的了解时,他却真的"存心要"访问中国了,但一场重病使得他的愿望未能实现。

布罗茨基对中国文化和历史怀有十分强烈的兴趣。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他的诗歌导师阿赫玛托娃的影响。他于1961年结识阿赫玛托娃,成为她的学生。阿赫玛托娃凝重宁静的诗风、哀歌的音调和她安详中的深邃思考,都无声地渗入布罗茨基的心灵,制约着他的诗歌创作。他知道,阿赫玛托娃曾经翻译过中国诗人屈原、李商隐等的诗作,热爱中国古典诗歌。这使得布罗茨基也开始有意识地阅读中国诗歌,关注中国文化。他曾经对中国唐代大诗人李白和杜甫作出了高度评价。在他本人的诗作中,也可以看到他的艺术思维和中国文化的某种联系。

这种联系清晰地显示在布罗茨基的诗作《明朝来信》(1974)中。全诗由假想之中居于中国明朝的外国人给自己国内亲友写的两封"信"构成,内容是写信者对收信人谈自己在"明朝"的见闻与印象,表达自己的情思。这种叙述角度,令人想起18世纪法国作家孟德斯鸠的小说《波斯人信札》。在第一封"信"中,布罗茨基所采用了现代诗歌中常见的戏拟手法,表现了明朝某皇帝的奢侈、残忍和难以消除的危机感,也间接地反映了当时农村凋敝、怨声载道的现实。第二封"信"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中国古训开头,在充分抒发了写信人的乡愁之后,通过一系列象征性的形象传达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交汇着崇尚与批判的某种双重态度:

风吹向西方,有如从豆芙中迸出的

黄色豆粒,--吹向长城屹立的地方。

在长城的衬托下,人如同象形文字似的丑陋可怕;

就像任何其他无法辨认的字样。

这单向的运动把我变成

某种被拉长的东西,好比马头那样。

活跃于体内的力量,都消耗在阴影

和野麦的干疼麦穗的摩擦上。

在中国历史上,明朝被认为是一个中央集权达到极盛的时代,又是一个"即将转型的关键时代",还是唯一的一个在农民起义成功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朝代。布罗茨基选取明朝这样一个特殊的朝代作为中国封建统治时代的代表性王朝,从独特的艺术视角表现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严峻审视,表明他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了解已具有一定的深度。

同类推荐
  • 像世界一样宽广地活

    像世界一样宽广地活

    这本散文集是作者在哥伦比亚大学读书期间对自我的思考,以及对学习、工作、生活的整理。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解释了她所以做出读书选择的原因;第二部分集中了她在两年读书期间对于社会的思考;第三部分她以“异乡人”的身份重新对留学环境的打量与感知;第四部分是她对身边亲人的理解。多种身份的转换以及作者丰富的阅历和敏锐的洞察力,娓娓道来的文字里随处可见趣味的瞬间,散发着智性的光辉,读起来深沉而坚韧、体贴而温暖。
  • 南方有沉香

    南方有沉香

    《南方有沉香》书稿收录了相关的各个重要历史时期主题性创作的代表作,因此,其可资讯程度极高。我想正是这股力量为我们今天的生活带来清新、冷静的思考,激扬着对人的历史和人本身纯粹的精神前行!
  • 刈麦集

    刈麦集

    四年前,我应某旅行社征稿写了第一篇游记,这第一次小小的尝试,使我感到用写作的方式来表达思想感情和抒发情怀不仅很奏效,而且也很有意义,然后又写了关于离开北京十年的游子生活的回忆文章,从此就一发不可收拾。在写作中我发现,自己不但表达能力还可以,而且记忆力也比较强,尤其是看到作家麦家的一句话:“作家就是和记忆打交道。”这句话给了我很大的鼓励,既然具备了一定的表达能力和记忆力,加之多年来在人生道路上坚持不懈的努力探索,我决心从六十岁关键的收获季节开始收割自己人生这块土地上的庄稼,这也是书名《刈麦集》的来历。
  • 柏林童年

    柏林童年

    《柏林童年》是德国著名学者、思想家本雅明重新审视自己童年时代生活的散文集。1900年前后,作者经历的柏林都市生活景象,那天马行空般的记忆碎片,插图般美丽的画面感,如散落一地的珍珠,在暗夜里闪烁着动人的光芒。西方评论家将其誉为“我们时代优美的散文创作之一”。
  • 中国古代士风与文学研究

    中国古代士风与文学研究

    本书主要是北方民族大学文史学院中国古代文学硕士点导师组带领研究生所进行的教学科研相结合培养模式的成果。培养研究生学习、研究过程中的全局意识,研究古代文学不能脱离时代的影响。从古代文学研究的角度看,研究士风与文学的关系,是本专业研究者必须做的前提和基础。研究一个时代文学为何高亢,为何低迷,透过历史我们能学到什么,如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我们今天如何培养昂扬向上的社会风气,或许可以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热门推荐
  • 梦断风雨情

    梦断风雨情

    由:浪潮迷雾,饮鸩止渴,魔窟惊魂,柳暗花明,网中之网,枭雄争霸,风月残雪,破茧成蝶,烽火狼烟,炼石补天,碧血丹青,他乡明月,琴韵声声,归梦红尘。共十四章,十余万字组成。主要内容:风花雪月中,多少尔虞我诈的浪子情怀。浪潮迷雾里,更显悲欢离合的侠骨柔情。江湖龙争虎斗,危机四伏,勾心斗角,世态炎凉。世界霸权强国,狼子野心,咄咄逼人,无处不在。峥嵘岁月,儿女情长时,亦真亦幻,悠悠我心,百转千回,凭谁可寄?异国他乡,风口浪尖处,碧血丹青,舍我取谁,保家卫国,世界同心。。。。。。。
  • 不败仙尊

    不败仙尊

    一念斩千魔,一道诛万仙。唯我念,傲笑天地沧桑,欲求长生自在仙;唯我道,弹指神魔皆灭,自封大道不败仙。这是一个立志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故事;一个问鼎三界,叱咤星河的传说……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慢慢升仙

    慢慢升仙

    对于突如而来的夺舍以及运气好的逃脱,在未来的日子里林清霜该如何面对突然改变的生活
  • 玄幻梦镜

    玄幻梦镜

    一镜照一梦,一梦显一生。梦幻般的世界,传说中的巅峰。在这,体武者破苍穹;在这,梦师创乾坤!欲破梦,七侠哭!欲离去,难舍弃!天地之间,谁知巅峰寒?试问:这,是梦吗?对,这是梦!这,不是梦吗?对,这不是梦!
  • 大佬我真的只想报恩

    大佬我真的只想报恩

    【重生苏爽宠文】前世,司空静活的生不如死。被养母和名义上的妹妹打断傲骨,操纵意识,踩着她往上爬。重生回到十九岁,她只想逆天改命,有恩报恩,有仇报仇。然而当司空静一路逆袭,虐渣打脸,事业搞的风生水起时,唯一美中不足的——那个俊美矜贵,强大而深不可测的男人总是一本正经的撩她,宠她,想娶她!说好的只报恩呢?说好的做牛做马呢?大佬表示:救命之恩,当以身相许!他什么都不缺,只缺他的挚爱,他的妻!
  • 战千古

    战千古

    无辜少年沦落天涯,饱经沧桑,修得一身绝世琴技,却带着神秘的石头卷入异世,从此,武神大陆战乱四起,纷争不断,然而,当世人还在陌上行走,他早已凝望天际,开始进入万千位面的旅途!“一朝巨变,浪迹天涯,世事冷暖,残梦悲歌。红尘千万丈,却无依无靠,本以为了却心愿,这一生逐鹿江湖,奈何天意难测,许我异世漂泊,回头一看,原来早已身不由己,这宿命,满身束缚!我该如何摆脱,这天地,来自何方?我在何处寻找,泪黯然……就让我弹奏一曲清歌,零落万千风华,纷纷扰扰,莫惊扰!”
  • NBA超巨崛起

    NBA超巨崛起

    这是带着一个傻逼系统去NBA成功装逼的超巨成长故事。位置:锋卫摇摆人。模版:科比。《NBA之残暴》已经发布。
  • 我们在吃什么——解读食品营养与安全

    我们在吃什么——解读食品营养与安全

    随着科学的发展,食品与营养知识也多有更新。本书从实用角度出发,向您提供食品与均衡营养的最新理念,对食品中的各种营养素及其价值和需要量详加分析,指出当前危害人体的各种食品及其识别的方法,介绍心脑血管病、糖尿病和癌症防治的最佳食品选择,并对小儿、老年人、孕产妇及辐射环境工作者的食品选择提供建议。本书适于社区医护人员、营养技师、餐饮业从业人员及广大群众阅读参考。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