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为鄂西重镇,素称“三峡门户”、“川鄂咽喉”。武汉沦陷后,成为拱卫陪都重庆和大西南的最前哨。1939年底,侵华日军在中国军队的冬季攻势打击下,为扭转战局,威逼陪都重庆,决定发动“宜昌作战”。日军的方略是声东击西,最终目的不在夺取枣阳,而是占领宜昌。这就是中国方面事后称的“枣宜会战”。从这个意义上说,在枣宜会战中捐躯的张自忠将军,是为保卫宜昌而不惜流尽最后一滴血的。
在张廉云老人一楼的客厅,悬挂着当年王陆一先生写的一段关于十万宜昌民众祭挽将军的《宜昌哀挽行》诗序:“张自忠将军忠榇之过宜昌也,军中未即公布而民间已有所闻,不期集于东山寺者逾十万人。入夜,万火荧荧、衔哀野祭,山头路角,终夜闻悲叹声。几多老母夜起手制面食,曰:我为张将军作北方饭也。凌晨移榇上船,由东山寺直至江边,千家万户争于街头设祭。花香酒果,低头虔拜,望行列且近,手燃爆竹,目注灵舆若有无穷之哀思,欲尽情倾诉者,祭桌上盛陈珍贵品物者,其意恨不尽献所有于此民族英雄也。沿途人山人海,悲壮恳切之情,使送灵者垂泪而过,莫能仰视。其时警报呜呜,敌机已凌空,而送者无一人退祭,无一人去也……十万人缀队以行,发于自然之情……视敌机盘旋蔑如也。”王陆一是陕西三原人,是国民党元老于右任的同乡,当时在宜昌参加公祭仪式。
“宜昌人民太让我感动了,这幅字是你们宜昌市的前任档案局局长孙维玉老人小楷书写后赠送给我的,我把它一直挂在客厅,就是为了表达对宜昌人民的感恩之情。”记者了解到,前几年,张廉云还专门为宜昌题词:“光荣城市,英雄人民”。
记者了解到,十年前的2001年,孙维玉在本报发表了《东山寺外天如死荒烟人泪是宜州》,首次在媒体上呼吁修建张自忠公会纪念亭,孙维玉告诉记者,他的母亲今年96岁了,对日寇非常痛恨,向他讲了一辈子抗战的故事,他这么多年热心宜昌抗战遗址的保护和抗战史事的挖掘,主要是受了母亲的影响。而促使他提出修建张自忠将军公祭纪念亭的,是缘于张廉云老人数次来宜拜祭,“老人千里迢迢来宜昌凭吊自己的父亲、一名抗日民族英雄,连一个纪念亭也没有,如何凭吊?”
孙老的不懈努力终于有了回应,在2002年的政协会上,宜昌市政协主席李泉亲自提交《建议修建张自忠将军公祭处纪念馆》的提案。经过努力,省民政厅批准了恢复重建方案,2003年10月8日,张自忠将军纪念亭动工修建,次年1月建成并于清明节揭幕。
说起这些,张廉云老人无限感慨,父亲抗战期间就与宜昌有着不解之缘。1939年9月16日,张自忠将三十三军总部移驻当阳慈化寺的赵家花园。
据玉泉寺已经圆寂的明玉当年的回忆,1939年,他在关陵庙代理主持。有一天,张将军察看了关陵庙,见他们正在维修被日机炸毁的庙舍,就问有什么困难。明玉说,现在修抗日工事木料需要量大,修庙的木料很难到位。张将军说,他很敬重关羽、岳飞讲忠义,报效国家,这个困难他来解决。果然,第三天,县政府就把木料批来了。
在一篇纪念文章中,张廉云再次提起了王陆一先生的《宜昌哀挽行》诗:“邻家老母伤心极,欲奠东山无气力。悲凉夜起作肴蒸,说与将军作朝食。短衣黄发尽低头,曲曲精诚自露流”。“我感慨:宜昌十万民众在大敌压境、即将沦入敌手、流亡逃难、生死未卜的危急时刻,竟能舍己忘家、义无反顾地为一位素昧平生的将军送行。70多年后,当年的老母恐怕早已离世,短衣小儿也进入老境了,但宜昌这座城市、宜昌的人民还在不改其初衷地记着、纪念着为国捐躯的军人,其精神、其气节足以感天动地!”
廉云老人说,有次来宜昌,竟然与一位当年给父亲送祭的老人邂逅,这让她激动不已。她与老人长谈并合影留念,感恩之情溢于言表。
说起宜昌十万民众祭将军,著名女作家苏雪林教授曾有诗《敬挽张荩忱将军》记之:“慷慨干城寄,捐躯报国恩。伏波虽裹革,先轸幸归元。百战河山破,千秋盼乡存。迎灵十万众,泪泣满乾坤。”伏波,说的是东汉名将马援,而先轸,则是春秋时晋国屡建战功的统帅。
而宜昌画家沈良鸿、谭晓波等,均创作有宜昌民众公祭张将军的画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