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二十七位的大姓,人口众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64%。
冯姓大探源
据史料记载,冯姓也是周文王之后,他们的老祖先,可以远远地追溯到周文王的第15个儿子毕公高。毕公高的后代毕万封在魏地,毕万有个孙子被封于冯城,于是,这一支子孙就以城邑的名称为姓,以后统统都姓冯了。
在春秋战国时期,冯姓虽然有好几位深具才华的人见诸史书,但是跟其他同样出自周文王的大姓比较起来,还是多少有点逊色。至少,在当时熙熙攘攘的群雄并立局面中,姓冯的人就似乎未曾扮演过"独当一面"的重要角色。
然而,这个姓氏却繁衍得很快,到了汉唐时期,就从原来发源的陕西,繁衍到了河南、河北、山西、乃至福建等地。冯姓的子孙在迁到这些地方以后,竟然青出于蓝,纷纷有了十分优异的表现,为他们不甚得意的老祖先,大大地扬眉吐气。
历史上知名的冯姓人物中,有一位比较为人熟悉的冯道。他是五代十国的人,曾经接连做了唐、晋、汉、周诸朝的首相,不能不算是显赫万分,然而,他那种不把丧君亡国之耻放在心上的行径,却为后人所鄙视。不过,如果仅从才华上来讲,冯道倒不失为一代能士。
繁衍之迹
冯姓最初发祥于河南省荥阳。冯姓族人自得姓以后,历经繁衍发展而不断壮大,在春秋战国时期,有韩国上党人冯亭,入赵,拒秦而战死,此后其后人分散于上党潞县(今山西潞城东北)和今河北省境内,且多为各国将相,家族也渐兴旺。先秦时期,冯姓已有徙居今山东者。至西汉文帝时,冯姓族人有车骑都尉冯唐徙居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其弟冯骞自上党徙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并且均在当地成为望族。至三国以前,冯姓族人经迁徙、发展,已经分布于今山西潞县,山东淄博,陕西西安,四川射洪、中江、渠县和湖北公安等地,人口众多,逐渐兴旺。同时另一支河南冯姓则广布于河南内黄、宝丰、焦作、南阳、安阳及唐河、湖阳等地,其中湖阳冯姓成为当时著名的大族。进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各国之间互相攻伐,战争不断,各宗族都难以在此时安定发展,大的郡望也难以形成,只能处于不断迁徙的状态之中,冯姓也不例外,由于连年战乱,加上西晋时期的永嘉之乱,冯姓族人也大举南迁,进入江苏、安徽、江西、浙江等地,在当地生息繁衍,不断发展,还形成了一些著名的望族。唐宋时期,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繁荣,冯姓族人也开始了大规模的发展,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出现了大批名人与高官,形成很多名门望族,促进了家族势力的扩大与广播,使冯姓在此期间进入一个发展巅峰。同时由于唐末北方战乱,五代十国时期各国之间连年战争,宋时外族多次入侵,冯姓族人在唐宋年间曾进行过两次大规模南迁,使冯姓散居于江南广大地区。在元明清时期,冯姓族人更加发展,也历经迁移,进入广东、福建、台湾等地,有的还远播于海外,从而使冯姓成为遍及我国各个地区的大姓。如今,冯姓在我国分布广泛,主要分布于广东、河南、河北、江苏、山东和云南等地。
冯姓名人
1.古代通俗文学家冯梦龙
冯梦龙(1574~1646年),字犹龙,又字耳犹,号龙子犹,又号墨憨斋主人,长洲(今江苏吴县)人,明朝末年著名的文学家、戏曲家。他文思敏锐,诗文藻丽,一生中除在福建寿宁县任过五年知县外,主要以写作为务。前后由他编写或改写的著作不下数十种,其中最为有名的是"三言",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
冯梦龙主要活动在明朝行将灭亡的前夕,他目睹了明王朝的腐朽统治,他除着有《甲申纪事》和《中兴伟略》等著作,来阐发自己对时政的看法外,在人口问题上还明确提出了节制生育、控制人口的主张。他认为"人生二男二女"(《太平广记钞·古元之》),势必造成人口大量膨胀,无法养育,因此"不若人生一男一女,永无增减,可以长久。若二男二女,每生加一倍,日增不减,何以养之?"(《太平广记钞·古元之》批语)。这里,冯梦龙虽然认识不到造成当时人民生活困难的主要原因是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剥削,但他首先突破了长期以来以"多子多孙为福"的传统思想,看到了人口增长与生活资料增长的关系,提出了每对夫妇最好只生两个孩子的主张,的确具有很强的预见性。
2.太平天国领导人之一"南王"冯云山
冯云山,又名乙龙,号绍光,广东花县(今属广州市)人;自幼喜读经史、天文、地理,曾参加科举考试,后在村中设馆授徒,以塾师为业。
金田起义时,冯云山任前导副军师,领后军主将。起义后于同年十二月,在永安(今蒙山)被封为南王,七千岁。
咸丰二年五月,冯云山指挥攻占全州时,中炮受伤。当他处在生命垂危之际,仍对杨秀清说:"迅速出兵,休为我一人误了大事。"六月初十,他在蓑衣渡因伤势恶化而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