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27000000002

第2章

石嘴山市地处内陆,既不沿边,也不靠海,对外开放存在着先天不足。改革开放以来,各地积极扩大对外开放,经济迅速发展,对石嘴山市形成了重重包围之势。面对“外压内困”、“南北夹击”和一些老的优势正在弱化的危难境地,市委“一班人”通过认真分析市情认为,仅靠走内源增长型之路,只能实现平稳发展;要想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走外源增长型、外向带动型的发展道路,必须大力实施“走出去、请进来”战略,举全社会之力,多层次、多渠道、宽领域开展全民招商引资,借水行舟,借船出海。按照这一思路,市委、市政府积极从全国经济发展特点着眼,科学提出了“贴近大银川,结盟阿乌包,立足长三角,拓展珠三角,融入‘9+2’,跻入京津唐,争取新政策,连接渤海湾,辐射海内外,推进大发展”的对外开放战略。及时调整招商引资政策,建立健全领导干部、部门招商引资目标责任制,广泛开展创新经济发展环境大讨论,积极改进服务职能,领导带头,充分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东进、南下、西出、北联”,主动走出去向外界介绍石嘴山、宣传石嘴山;主动与外地政府、企业交朋友,加强交流与合作;主动邀请各地政府和企业来石嘴山市做客;主动利用各种渠道,广泛开展以商招商、以外带外、代理招商、产业链招商、小分队招商和驻点招商,在全市上下形成了主动招商、以诚招商、以情招商的浓厚氛围。由于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招商引资的感情真挚,发展环境的日益改善,温暖了客商的心,挪威埃肯公司、日本可乐丽株式会社、西部聚氯乙烯公司、江苏三喜公司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和重大项目在石嘴山市落户,不仅为调整经济结构、拉动经济增长注入了强大活力,而且带来了许多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为全市今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开辟了新的天地。据统计,自2003年到2006年年底,全市共引进各类招商引资项目1692个,实际引进资金147.33亿元。仅2006年引进项目就达466个,计划总投资104.06亿元,实际到位资金67.28亿元,利用外资1年等于过去40年的总和;进出口总额达到2.5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达到2.3亿美元,年均增长7.9%;石嘴山市已与5个国家建立了经贸合作关系,与国内7个城市建立了友好合作城市,全市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坚持以建设独具特色的山水园林城市为目标,大力实施“蓝天碧水”工程,为加快现代化建设积蓄长久的发展后劲

实施“蓝天碧水”工程,就是把人的全面发展与保护自然生态紧密结合起来,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创造更加和谐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按照实施“蓝天碧水”工程的战略构想,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长剑迎风,充分发动各级干部群众和企业,植树造林,改山治水,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环保产业,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事业,使全市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城市品位明显提升,环境污染治理取得明显成效,文化旅游事业蓬勃发展。

大搞全民造林绿化活动,着力改善生态环境

面对“天牛”对一代林网的毁灭、盲目开垦造成土地的沙化、过度放牧和采矿对草原植被严重破坏等历史的、自然的、人为的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严峻形势,市委、市政府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以“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精神,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机遇,充分组织和发动广大干部和群众,大力开展全民义务植树造林活动,大力实施平原绿化、黄河护岸林、中低产田改造等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坚决贯彻落实中央退耕还林还草、封山禁牧等政策,使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到2006年年底,全市累积造林67万亩,保存树木8033万株,贺兰山和黄河两岸湿地全部进行了封育,植被逐步得到恢复,城乡骨干林带基本建成,农田林网基本恢复,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了8.8%。

做精做美“山”、“水”文章,着力打造山水园林城市特色

时任市委书记杨春光在市委七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上指出:“城市是一个地方的‘名片’,代表着一个地方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城市建设搞好了,城市品位提高了,不仅改善了居民生活条件,更重要的是改善了投资环境,增强了城市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为振兴经济,吸引人才、技术、项目、资金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石嘴山市在历史上曾因煤炭资源丰富而被称之为“煤城”。进入新世纪,石嘴山人引以为豪的“煤城”不再是美誉,而成了一个灰色的包袱,令世人望而却步。面对这一不利局面,市委、市政府一班人通过认真思考认为,石嘴山市要想扩大对外开放,加快经济发展,必须首先要创造一个适宜人居和投资的优美环境,筑好巢,才能引来凤。对此,市委、市政府及时调整工作思路,提出了“城市建设也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战略思想,要求全市要将城市建设作为促进地方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突破口,作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战略来组织实施,尽快形成城市化和工业化双重拉动经济增长的新格局。按照这一战略思想,从2003年以来,全市上下广泛动员,积极行动,紧紧围绕建设独具特色的山水园林新型工业化城市目标,按照“显山、露水、透绿、通畅、和谐”的建设目标和“营山水、造园林,挪旧墓、搞铜像,治出口、扩旧道,上特居、出雕塑,拓新路、建新城”的总体要求,充分挖掘山水资源潜力,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从2003年至今,全市总计投资37.25亿元,组织实施130项城市重点建设项目,抢救性恢复了占地面积43平方公里、常年蓄水面积22平方公里的星海湖湿地自然保护景区,相继建成了1.5多亩的北武当庙森林公园景区、星海湖中华奇石山、占地86.4万平方米的新月海生态公园、火炬广场、枫情水岸、山水大道景观、惠农黄河公园及西大滩平原水库等重点生态工程,使亿年沉睡的荒山坡披上了绿装,长期影响石嘴山环境和形象的“臭水湖”、粉煤灰变成了人们休闲旅游的自然生态风景区,形成了石嘴山市独具特色的山水风景线。在此基础上,结合区划调整,重新修订了城市规划,规划建设了大武口新区、惠农滨河新区和平罗西区三个城市新区,进一步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环境绿化和旧城改造建设力度,重点新建扩建了大武口星光大道、世纪大道、西环路、惠农兴惠大道、陶乐黄河大桥等城市骨干道路,改造建设了城市水、暖、电、气等配套设施,精心打造了绿色进城、绕城的花园进城、绕城园林风情。到目前,全市城市道路四通八达,日供水能力达到27万立方米,日污水处理能力达到14万吨,日垃圾处理能力达到490万吨,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26%,城市居民人均占有公共绿地面积达到7.6平方米,城市面貌在短期内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城市品位明显提高,不仅为居民创造了舒适的生活工作环境,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而且大大提升了石嘴山市的人气、灵气和名气,为吸引国内外客商来石投资创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

力斩烟尘雾瘴,着力提高环境质量

2003年是石嘴山人民最难忘的一年。石嘴山市在2003年度113个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城市环境管理和综合整治年度报告中,位于空气污染最重的10个城市居第四名。这一结论,使全市既感到震惊,也更加保持了清醒。建市40多年来,全市工业经济虽然迅速发展了,却使环境付出了惨痛的代价。面对国家对环境保护工作的力度加大,面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面对人民对“蓝天”的期盼,面对历史的沉重欠账,面对建设者的创业艰辛,市委、市政府通过权衡利弊、痛定思痛,决定不惜一切代价,坚决贯彻落实国家环保政策和各项法律法规,下死决心治理环境污染,还人民一片蓝天,为经济可持续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决心已下,措施即行。首先对2003年确定的污染治理企业,下达了死命令,限定期限,必须按时完成治理任务。接着在全市开展了“清理整顿不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活动,先后出台了《石嘴山市工业企业污染治理计划(2004~2006)》《关于加快铁合金、金属镁、电石、双氰胺企业污染治理的通知》、“七优先一控制”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对环保不达标的大中型企业,限期进行治理,对“十五小”、“新五小”企业和生产工艺落后的小型污染企业进行了取缔和关停。在此基础上,市政府把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作为“治本”之策,2005年先在全市3个工业园区的24家企业开展了循环经济试点,2006年扩大到50家,石嘴山市也被自治区确定为全区唯一的循环经济试点城市,正在争取列入全国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城市。从2003年以来,全市累计投资7.35亿元,共完成工业污染治理项目643个,取缔和关闭了城市周边118家生产能力和工艺落后的企业,关停了城区内98家以煤炭加工为主的小型污染企业,对162家主要工业企业环保设施运行情况进行了专项治理,拆除了200多台燃煤锅炉,新建换热站46个。环境监测指标与2001年相比,工业废水排放量削减43.8%,达标率达87.3%;化学需氧量削减76.7%,二氧化硫排放达标率达70.0%;烟尘削减39.4%,排放达标率达92.2%;粉尘削减52.1%,排放达标率达88.7%;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提高了13个百分点,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1.46%,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1.97%,危险废物集中处理率达到82.14%。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基本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指标内,黄河过境流域和区域环境质量明显好转,空气质量明显提高,主要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284天,占有效监测天数的77.8%,初步实现了“碧水蓝天”。2007年4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在全国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宁夏石嘴山市摘掉了全国十大空气污染严重城市的帽子,区域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石嘴山人一举甩掉了全国重点污染城市的“黑帽子”。

打造文化旅游品牌,着力提升石嘴山对外开放形象

石嘴山市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北武当庙、平罗玉皇阁、田州塔、沙湖、兵沟汉墓、惠农省嵬城遗址、贺兰山岩画、西河桥古生物化石、红果子瀑布等自然、人文景观,孕育了石嘴山独特的文化内涵。近年来,随着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的日益丰富,对文化旅游消费与日俱增。对此,为了充分挖掘石嘴山文化旅游资源,进一步繁荣地方经济,扩大外界对石嘴山市的了解,市委、市政府坚持把发展文化旅游业作为“蓝天碧水”工程的一项重要建设内容,围绕打造“西线山、中线湖、东线河”三条特色旅游热线和“山、湖、河、漠、寺”五大旅游特色,通过多方筹措资金,对北武当庙、平罗玉皇阁、钟鼓楼进行了整修,对星海湖、森林公园进行了综合整治,对珍稀植物“四合木”进行封育保护,对贺兰山岩画、西河桥古生物化石进行了挖掘整理,先后开发建成了沙湖旅游区(国家AAAA级景区)、平罗玉皇阁(国家AAA级景区)、北武当生态旅游区(国家AA级景区)、星海湖生态湿地旅游区、陶乐马兰花影视基地、天河湾生态旅游度假村、泉子湾生态农庄等具有一定接待能力的旅游景区7个;对西夏离宫遗址、黄河红柳生态观光园、罗家园山野风光旅游区等开发旅游资源逐步规划建设。在此基础上,成功举办了各种形式的旅游宣传活动,积极主动地向外界宣传、推介石嘴山,吸引了一批批中外游客来到石嘴山市旅游、观光。荒漠上的绿洲、沙海里的湖泊、旷世的贺兰山岩画和神秘的西夏古迹,给游客留下了美好的印象。这不仅增加了石嘴山市文化旅游收入,促进了消费,而且形成了进一步展示石嘴山形象、扩大对外开放的窗口。到2006年年底,全市各旅游景区共有从业人员600人,旅行社9家,共接待游客10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08亿元。文化旅游产业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实施“民心”工程,为加快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

石嘴山市是一个资源依托型老工业基地,也是西部欠发达地区。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大批老工业企业转制、转产或停产、破产,下岗失业人员多、就业解困压力大、矿区贫困人口下迁安置任务重,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市委、市政府面临的几个重点、难点问题,也是对各级领导执政能力的严峻考验。实施“民心”工程,就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切实从石嘴山实际出发,把“从根本上改变石嘴山的面貌,从根本上提升石嘴山的形象,从根本上提高石嘴山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执政为民、构建和谐石嘴山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群众,改善民生,纾解民困,以实际行动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质量,让群众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和温暖,形成凝心聚力的浓厚氛围。这既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大体现,也是解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构建文明健康、安全稳定、优美和谐社会的根本举措。按照“民心”工程的总体要求,3年来,各级党委、政府积极从实际出发,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坚决贯彻国家和自治区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与工作部署,切实抓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不断建立完善社会保障机制,扎实推进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的协调发展,使人民物质生活更加殷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政治生活安定有序,和谐社会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认真落实就业再就业和各项惠农政策,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同类推荐
  • 趣谈语言文学

    趣谈语言文学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学习汉语,人们也希望更多地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其语言文学亦有深厚的功底,诸多名著让人目不暇接。《趣谈语言文学》以细腻的文笔,带领我们慢慢品读诸多经典之作,让我们在文学的殿堂寻找到那份已远去的宁静与淡然。
  • 红色文丛-解读红色精神(上)

    红色文丛-解读红色精神(上)

    本书主要围绕以下几种红色精神,讲述其的内涵、形成等,分别为:古田会议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两弹一星”、“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改革创业精神、抗洪精神。
  • 七夕

    七夕

    《七夕》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北京老照片的故事

    北京老照片的故事

    有人说:任何东西,只要泛黄了,也就温暖了。在弥眼的黑、白、灰和暗黄色中,在一派古旧、沉静和悠然的格调里,刘鹏的老照片让我们领悟到感伤的温情。当老北京的味道变得愈来愈淡,巷子中“锯盆儿、锯碗儿、锯大缸”的吆喝声开始绝迹,挑着货担子走街串巷的商贩成为历史,那些陪伴着我们长大的娱乐场所、城池街巷被拆迁和改造得面目全非……我们脑海中许多原汁原味的记忆却也愈加深刻。于是,怀旧便成了我们的通病,像老照片这样的影像资料,则变成了医治我们的灵丹妙药,给予心灵些许慰藉和温暖。
  • 山西民间故事

    山西民间故事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刺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热门推荐
  • 小娘子,从天而降

    小娘子,从天而降

    她是一千年前无忧无虑的公主,一场皇位争夺,让最疼爱她的父皇和母后落入牢狱之中。他们想尽一切办法,让她逃过了这一劫。她不愿放下她的父母不管,可是,她只能这样做,只因她的父皇告诉她:“快走!去找能帮助你的那个人!我和你母后,就全靠你了!”他是一位冷酷的君王!这是所有认识他的人,对他的评价,尽管这是在21世纪的现代。他做事狠绝,只要惹到他,无论他们怎样求情,他都从不正眼看,一定会将对方置于死地,因为,与他无关。两个相隔千年的人,又是怎样相遇,演绎一段怎样的爱恨情仇?!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夸·管·放

    夸·管·放

    本书作者谈的教育经验: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这点体现在以正面教育为主;好孩子都是管出来的——这点体现在以引导启发为主。“放”是指家长要及早敢于放手,使孩子尽早融入到社会中去接受历炼,使孩子尽早自立成才。
  • 花中之王

    花中之王

    青春在我们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就已悄悄到来,在这里我们也许会迷茫,会有一些无厘头的冲劲,但,依旧得谢谢那个曾经的自己。
  • 兑换系统之地主婆威武

    兑换系统之地主婆威武

    田蜜,大龄剩女一枚,在三十岁生日的前一天得之自己家其实是个修仙家族,开启了修仙模式,又绑定了传说中的“超级兑换系统”。从此废材变天才,走上人生巅峰。本以为自己是修仙文了,可是又悲催的不得不穿越到一个架空的古代社会。买田买地买孩子买奴仆,那就当个悠闲地主婆吧!
  • 美人乱:第一歌姬

    美人乱:第一歌姬

    宛格,在学校里是乖乖模范生,在校外却是痞子女流氓,但是,她竟然穿了!!!好吧,既然穿越了那就也来享受一下公主王妃皇后一般优雅舒适的生活吧,可是……为什么?她偏偏穿到了这个需要卖唱为生的女子身上!!!不过幸好上天待她不薄,送她三个明晃晃闪亮亮的美男子…
  • 巅峰之路之化龙

    巅峰之路之化龙

    亡国太子的巅峰之路龙皇套装化身新一代龙皇射日神弓再创辉煌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魔物回收计划

    魔物回收计划

    魔物图鉴封印失衡,各类魔物重出于世。人间,又要深陷水深火热之中?嗯……大概不会……
  • 天下第一仙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