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27000000083

第83章

严格药品管理加强对药品市场的监管,规范药品招标采购制度,杜绝假冒伪劣药品进入医药市场和医疗单位,保证了广大患者用上质优价廉的药品。并充分发挥中医药疗效明显、价格低廉的优势,为参保农民提供不同层次、不同种类的医疗服务,满足了农民群众的需求。各乡镇卫生院还为参合农民全部建立健康档案,主动深入村队,为农民群众进行医疗保健和健康咨询服务,动态监测农民群众的健康状况,做到了早防、早查、早治、早愈。

公开兑付,透明操作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自运行以来就确立了严格的三级公示制度,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一级是村委会每半年按月把报销结算人员的地址、姓名、报销金额等信息在结算人所在村委会公示栏等处予以公示;二级是乡镇政府、卫生院每季度将所辖地乡镇报销结算人员、报销金额在乡镇政府、乡镇卫生院公示栏予以公示;三级是县合作医疗管理中心每月将全县报销结算人员的地址、姓名、报销金额在管理中心公示栏予以公示,确保基金运行的规范性。为了让广大群众更加深入了解合作医疗制度,每半年在每个乡镇举行一次现场公开兑付报销活动,当场为群众报销医疗费,让群众亲眼目睹合作医疗的实惠和服务流程,增加透明度和群众对合作医疗的认知度。

试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来,农民群众就医负担减轻,就医观念转变,有效地缓解了农民医疗费用负担,尤其是重病大病,作用十分明显。如平罗县姚伏镇小店子村6队农民陈琪,2006年1月15日由于患自发性脑出血在平罗县医院住院治疗55天,共花医药费7.54万元,合作医疗为她报销1万元,极大地减轻了她的医药费负担。农民群众逐步认识到了合作医疗的重要作用,健康意识和保健意识逐步提高,看病就医率有所提高,实施合作医疗制度以来,全县农民住院人数2005年比2004年增加了1993人,上升34%,2006年比2005年增加1200人,增长率为15%,乡镇卫生院增幅最大,增幅率216%。由于有病及时住院治疗,农民住院费用比未实行合作医疗之前人均下降了500元。

就业再就业工作

随着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资源为依托的石嘴山经济开始呈现出产业结构雷同、布局零散、资源趋于枯竭、产业接续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乏力等问题。从2002年以来,全市平均每年增加登记城镇下岗失业人员7500多人,新成长劳动力(含大中专毕业生)5000多人,各类隐性下岗失业人员1.5万人,大量下岗失业人员聚集在一起,就业解困压力加大,任务艰巨繁重。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市委、市政府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从发展、稳定大局出发把就业再就业工作作为各级党委、政府的“一把手”工程、民心工程和稳定工程来抓,按照“政府组织、市场运作、扩大就业、增加收入”的工作方针,切实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充分发挥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的推动作用坚持从市情出发,积极拓宽三条就业渠道(种养殖业、社区服务业、劳务输出),强化三项就业服务(职业介绍服务、就业培训服务、贷款担保服务),多渠道、多形式地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基本做法和成效

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完善目标管理责任制

1997年,为了促进石嘴山市就业再就业工作,市政府成立了石嘴山市就业解困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了《石嘴山市再就业工程实施方案》《石嘴山市民营企业分流安置下岗职工的若干政策》《石嘴山市解困工程实施方案》《石嘴山市劳务输出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及时调整充实就业解困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全市就业解困暨劳动保障工作会议,学习贯彻全国和全区就业工作会议精神,分析就业形势,研究部署工作。年初将工作目标任务分解下达到各县(区人民政府和市直有关部门签订目标责任书,年底进行考核验收,严格奖罚。市委、市政府定期听取就业再就业工作汇报,研究就业再就业工作。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多次带领市直相关部门负责同志深入各县区、企业调查研究,现场办公协调解决就业再就业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各县区和市直各有关部门把就业再就业工作列入主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保证了全市就业再就业工作整体协调向前推进。

全面落实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加大再就业资金投入

为了确保各项就业工作落到实处,石嘴山市在地方财力困难的情况下,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将再就业资金列入财政预算,优先予以保证就业再就业所需资金。市、县(区政府每年按照本级财政收入不低于1%的标准安排再就业资金,并积极争取自治区财政资金支持。)2006年全市地方财政共投入就业解困资金1695万元,争取自治区财政拨付再就业资金2427.33万元,保证了全市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发[2005]36号文件)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通知〉的实施意见》(宁党发[2006]10号文件)颁布后,市人民政府研究制定了《石嘴山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石政发[2006]56号文件),进一步明确了目标任务完善就业再就业政策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就业再就业工作。为贯彻落实好国务院《通知》精神,全市各级劳动保障和就业服务部门结合就业形势,举办就业再就业新政策培训班,为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奠定理论基础。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采取各种宣传方式,大张旗鼓开展了一系列宣传活动。面向社会聘请了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兼职监督员,接受社会监督,市人民政府组成检查组对再就业优惠政策落实情况全面进行督促检查,保证了优惠政策的贯彻落实。市就业解困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认真落实就业再就业各项优惠政策,积极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再就业。2006年,全市共为2556名下岗失业人员发放了《再就业优惠证》,帮助1695名持证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市工商、税务、财政、卫生、劳动就业等部门结合各自业务职能,为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减免各种税费1033.69万元。其中税务部门减免各种税费267.7万元,工商部门减免各种费用56.3万元,卫生防疫部门减免卫生检测等费用64.7万元,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免收求职登记等费用57.48万元,补贴职业技能培训鉴定费用138万元,有力地促进了再就业工作。

为了鼓励支持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自主创业,解决下岗失业人员创业资金缺乏问题,石嘴山市于1999年5月,在宁夏率先成立了“下岗职工再就业贷款担保基金”,通过开展诚信登记,把贷款担保与创业培训有机结合起来,对符合条件的创业者给予贷款贴息,为促进就业发挥了积极作用。2006年,全市共发放再就业担保贷款1936万元,扶持自主创业经营户1014户,从业人员达到2622人。为符合条件的小额担保贷款经营户办理贴息手续803笔,贴息金额达77.47万元,减轻了下岗失业人员的经营负担。得到贷款的下岗失业人员在家政服务、粮食加工、交通运输、种养殖业等领域通过自主经营实现了再就业,涌现出了一大批再就业典型,走出了一条利用政府担保、银行贷款帮扶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就业的新路子。

做好城乡就业困难群体就业援助工作

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的作用,为用人单位和就业困难人员搭建平台,提供服务。2006年,市、县(区)劳动力市场共举办72场人力资源招聘会,提供用工岗位5万多个,进场求职人员达3万多人,有7000多名求职者与用人单位达成初步就业意向;不断创新服务手段,提高服务水平,制定出台了《关于启用石嘴山市劳动用工登记证的通知》,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劳动用工,维护劳动者和用工单位的合法权益。加强农村失地农民转移就业援助工作,符合条件的应转为城镇户口,享受城市低保,对其经过培训并推荐就业。根据下岗失业人员等就业困难群体的不同特点,建立ABCD分类就业援助机制,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再就业工作。A类人员是指有就业愿望和就业技能,对他们采取上门送岗位、送信息的办法,帮助他们尽快实现就业;B类人员是指有就业愿望而缺乏就业技能,对他们开展免费技能培训,掌握技能之后转变为A类人员实现就业;C类人员是指有就业愿望但由于诸多因素无法外出就业者,主要是家庭妇女,积极协调社区(居委会)就地就近开发就业岗位,帮助他们实现就业;D类人员是指既没有就业愿望、又无就业技能的人员,采取上门宣传就业政策,帮助他们转变就业观念,组织参加技能培训,逐步促使他们实现就业。

认真落实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安置“4050”人员再就业的决策部署,积极开发就业岗位,广泛开展送岗位、送信息、送服务、送培训、送政策进社区、进矿区活动,帮助以“4050”人员为重点的就业困难群体人员到公益性岗位实现就业再就业。2006年通过购买公益性岗位共安置987名“4050”人员到公益性岗位实现了再就业。为切实做好公益性就业岗位管理工作,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研究制定了《石嘴山市公益性就业岗位管理的意见》,对公益性就业岗位的援助对象、管理机构、公益性就业岗位人员招用管理、最低工资标准和社会保险补贴等做了明确规定。积极为在公益性就业岗位的“4050”人员办理养老、失业等社会保险,督促用人单位执行最低工资标准,维护了公益性岗位就业人员的合法权益。

为加强社区就业,研究制定了《石嘴山市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实施方案》和《充分就业社区考核办法》,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平台的作用,在全市111个社区创办各类社区就业实体344个,扩大了就业安置能力。把大力发展个体和私营经济作为推进社区就业的突破口来抓,在全市初步形成了“三保”(保安、保洁、保绿)、“三托”(托老、托幼、托病)、“三大服务”(家政服务、配送服务、保健服务)、“三大管理”(物业管理、公共管理、车辆管理)的社区就业新模式。

抓好劳动技能培训

始终把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作为促进城乡劳动力就业的重要手段,坚持长期培训和短期培训相结合,创业培训与技能培训相结合,减免费用与培训补贴相结合的方法,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大力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劳务输出岗前培训、SIYB创业培训。根据市场需求,依托各培训基地,采取定向培训、订单培训的方式,大力开展美容美发、煤质化验员、家政服务、汽车修理、电工、焊工等专业技能培训,努力提高城乡劳动者的就业技能,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坚持以打造劳务品牌为重点,着力提高培训质量,培训就业率达到85%以上。积极实施城乡困难家庭就业培训援助工程,组织1000多名有就业愿望和学习能力的城乡困难家庭成员到各级职业技术学院参加为期半年以上的技能培训,积极开展送技能下乡活动,先后在全市各乡镇免费举办电焊工、瓦工、汽车驾驶员、电工、机电应用等专业技能培训班;积极探索,采取企业下单、培训机构接单、政府买单的方式,为大中型企业免费培训城乡富余劳动力,培训合格后顺利实现就业。委托宁夏理工学院和西北外事中专等职业技术学院举办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失地农民技能培训班。大力实施“万名老板带动工程”,全力抓好创业培训,采取“培养一批老板,开发一批岗位,带动一批人就业”的方式,初步建立起以培训促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的良性循环。2006年,全市共举办创业培训班30期,培训1363人。充分发挥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作用,为职业培训创造有利条件。对2001年下发的《关于做好职业培训促进就业解困工程的意见》进行补充完善,明确规定:对新成长劳动力的培训,每人补助50元,下岗失业人员短期(3个月以下),每人补助100元,长期培训(3个月以上),根据培训的专业和技术等特点,每人补助400~700元。2006年,全市加大培训资金投入力度,共安排培训资金138万元,对城镇下岗失业人员的培训与技能鉴定进行补助,加大了城乡劳动力的培训力度,使技能培训工作真正落到了实处。

抓好劳务产业发展

坚持政府组织与市场引导相结合、对外输出和就近转移相结合,有组织输出与能人带动相结合的办法,加快推进劳务产业发展。一是充分发挥劳务中介组织和劳务经纪人联系面广、带动作用强的作用,把培训、转移和维权结合起来,大力发展劳务中介组织和培育劳务经纪人。全年共发展带领3000人以上转移就业的劳务派遣公司11家,培育带领100人以上转移就业的劳务经纪人123名,带领50人以上转移就业的劳务经纪人555名,加强对劳务中介组织和劳务经纪人的教育培训,提高管理水平。2006年全市通过各劳务派遣公司和劳务经纪人带动外出就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达4万人(次)以上;二是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提高职业技能水平。根据市场需求,重点进行了电工、瓦工、焊工、架子工和餐饮服务等职业技能培训,进一步推动了劳务输出由“体力型”向“技能型”的转变,劳务品牌效应逐步凸现;三是召开全市劳务产业发展现场经验交流会和外出就业人员欢送大会,积极开辟劳务基地,多渠道对外输出。四是积极探索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的新路子,在平罗县开展村企合作试点,1000多名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到村办企业转移就业,惠农区积极探索建立农村土地流转机制,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大武口区组织失地农民参加城市建设,实现转移就业,取得了明显成效;五是成立劳务产业工会,在切实维护外出务工人员合法权益的同时,积极做好外来务工人员的权益保障工作。

加大社会保险费征缴和清欠力度

同类推荐
  • 思想课堂-美学笔记

    思想课堂-美学笔记

    为你的头脑镀金,为你的思想导航。思想笔记系列丛书包括:道德笔记、典籍笔记、婚姻笔记、家庭笔记、教育笔记、经济笔记、科技笔记、历史笔记、伦理笔记、论爱笔记、美学笔记、民俗笔记、农业笔记、情感笔记、人生笔记、人物笔记、人性笔记、儒学笔记、商业笔记、社会笔记、文化笔记、文学笔记、心灵笔记、修身笔记、养生笔记、艺术笔记、语言笔记、战争笔记、哲学笔记、自然笔记。
  • 明清小说女性研究

    明清小说女性研究

    本书包括形象解读篇、文本研究篇、附篇等三大部分,具体有《略论明代文学中女性审美形象》、《晚清小说中的中国女豪杰形象解读》等文。
  • 浓缩的历史.中华成语故事

    浓缩的历史.中华成语故事

    本书精心选取了几十个今天人们常用、常见的成语,以平易生动的文字将成语背后的人物和故事娓娓道来,力求将故事性、知识性、哲理性和趣味性熔于一炉。希望读者在阅读本书时,能够从这些历史故事中,体味古人生命的优美与悲怆,感知中国历史的曲折与辉煌。
  • 走近兰州

    走近兰州

    《走近兰州》一书挖掘整理了从上古到当代的兰州历史文化,较全面地展示了兰州历史文化的沿革与传承。该书从纷繁复杂、浩如烟海的文化现象中梳理出了兰州概述、峥嵘历史、文化渊源、名胜古迹、人文景观、生态园林、民俗风情、地方名品、科教文化、人物春秋等10个方面,分门别类地介绍了兰州历史文化的繁衍,引经据典、有史有实、条理清晰、图文并茂、雅俗共赏。对土生土长的兰州人来说,可以极大地增进凝聚力;对外地的游客来说,则会极大地促进“认同感”。本书涵盖了兰州地域文化的方方面面,让“兰州有着丰厚的人文资源”等赞誉都有了系统的文字根据。
  •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荣辱利害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荣辱利害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俯视万古

    俯视万古

    “敢问大帝,世间是否有仙?今何在?”“神死了,佛灭了,万物枯寂,诸仙陨落!”古籍记载,古时有各类仙神妖兽。有呼天唤雨之能的仙灵;有朝临东海,暮寝昆仑的大能;有口诵圣经,度化百万生灵的圣僧;有......这些神鬼莫测之辈为何都消失不见?古代的神话被揭开,隐藏的真相浮出水面。是历史的必然,还是一段新轮回的篇章?岁月在此惊起波澜,一位天帝的征程就此展开。俯瞰岁月万万年,唯吾独立万道巅!
  • 重生之非正亦非邪

    重生之非正亦非邪

    定远侯府的千金竟被人算计,将被作为棋子嫁给皇子,还害死了自己的亲人,临时前的一刻才明白他人的歹心,且看她重生归来如何血洗敌人,彻底改写自己的命运!
  • 昀菲传闻录

    昀菲传闻录

    允小菲本来是一个高中生,三无少女,无财,无貌,无识学。高考之后大学录取通知书迟迟没有来,便在一家超市打工。然后捡到一颗白色的石头,然后然后她就穿越了.........中二少女的无厘头日常,狗血的古代言情
  • 国庆游玩记

    国庆游玩记

    这一天是国庆节,我和奶奶一起去公园里玩。
  • 王将之三国大时代

    王将之三国大时代

    你说,一个一无是处的废物突然在某天某时某刻在某地突然间消失不见,这个世界会不会记得他——应该不会吧;也许,在某天某时某刻在某地,他出现在另一个世界。从此,人间风云聚变……
  • 团宠王妃你别逃

    团宠王妃你别逃

    穿到了古代后对她最好的姐姐一夜之间惨于刀下。竺绮凝问“虞娘是谁杀的?”“傲荣是谁?”“多少钱可以杀了她?”原来姐姐爱的是太子,可是太子和跟她订下婚约的瑾王是死对头?竺绮凝“天天臭脸谁要啊,溜了。”“太强势了,这个男的要不得,溜了。”“算了算了,溜了。”岑瑾亦逮住了她,“这次你逃不掉了。”
  • 重生校园:超级女学生

    重生校园:超级女学生

    主脑在手,异能空间,热血励志,豪门权斗,门阀倾轧!前世,她被亲生父亲挖心至死!2118年的司沐夏重生到她的前世身上,时空逆转,改天逆命!弱小自卑被排挤?看她强势虐渣痛打小白莲!赌石?赌博?外挂让她赢到手软!创办公司,成为Z国经济领航者! 哼哼,媳妇这么强,怎么追?死缠烂打?你真OUT!且看爷的追妻108式,招招无耻狡诈!不虐身,不虐心,只有甜宠!如“亲爱的,要抱抱。”某男撅着小嘴,眨巴着眼瞅着她。司沐夏被他可怜兮兮的模样弄得暗笑不止,“嗯?抱抱之后是不是要亲亲?”点头如捣蒜,一双狭长的眸子正放着晶亮的光芒。“可是…我怀孕了。”某男脸色瞬间黑了
  • 毕婚时光

    毕婚时光

    程依澜本不想在学校里面恋爱,不是说毕业即分手,毕业即失业么?既然如此,何必浪费感情,浪费精力?可是他的出现打乱了她的一切规划……说好的不恋爱的恋爱了,说好的不结婚的毕业就结了!同学们说,“你到底有多急?太匆匆!”毕业,工作,结婚,看程依澜如何一一拿下,也为朋友们解决一下困惑,大学的困惑,毕业的困惑,人生的这个阶段我们应该如何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