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人建立的元朝,虽然亦遵从中原地区根深蒂固的千年汉文化,但仍实行了民族分等级的政策。这让民族对立在元末发展到了不可调和的程度,加之元朝内部四分五裂,给农民起义创造了机会。一开始,北方起义军以白莲教和民族矛盾作为背景,声势极大,但发展到一定程度时,起义军便各自为政。
北方起义军虽然最终失败,但南方兴起的朱元璋和陈友谅义军却依然存在,并且一直在壮大。双方决出胜负后,朱元璋所部已经拿下两湖区域,而这时北方元军已经四分五裂,自相残杀,朱家军北伐胜利自然在情理之中。这当中当然还有经济的和军事的原因,比如当时中国的经济中心已经早在南宋时便转移到了江南地区,一旦江南地区被占,北边的元军就断了军费;另外此时明军的火器已经较为发达,处于守势的元军铁骑优势大大削弱。
明朝起于农民战争,亦亡于农民战争。明末,旱灾连年,引发各地起义。此次起义针对明朝赋税繁重的情况,专门提出“均田免赋”口号以吸引人,个别地方还默许农民自行夺地斗争。此外还实行平买平卖、保护工商的政策,从这一点看,显然李自成起义的觉悟性要比黄巢起义高。然而,在杀入北京灭亡明朝之后,吴三桂将关外的清兵引入,导致起义军的溃败,以及南明政权最终被消灭。
鸦片战争之后,清廷将巨额赔款转嫁到民众身上。加上鸦片和外国商品的大量输入,使中国农村出现大批游民饥民,引发多次起义。从鸦片战争到太平天国起义,有记载的农民起义便达到110多次。1843年,洪秀全等人吸取某些基督教道义,自行洗礼,创办“拜上帝教”,利用传教机会,发动群众,1850年命各地会众到金田村,达2万多人。次年,于金田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1853年陷武昌,兵力达50万,此后起义军迅猛发展,3月攻占南京,定都于此,随即展开北伐和西征。北伐军孤军深入天津附近,后援不继,1855年全军覆没。西征军溯江而上,攻下安庆、九江、武昌等地,达到鼎盛,势力发展到18个省,实际控制区达23个州,总面积150多万平方公里,并且主要是在江南富庶地带。
然而太平天国运动中后期,主要领导人争权夺利,导致领导集团分裂,元气大伤。石达开因受洪秀全猜疑和有意迫害,带领大军出走,从此太平天国走向衰落,直至在清廷与西方联军的攻击下灭亡。1850年,中国人口约4.1亿,经过清军镇压太平天国、捻军以及回族等事后,1873年,人口下降至约3.5亿。
历时14年的太平天国起义战争,对中国的历史走向有重大意义。清廷曾借助外国人镇压太平军,因而产生效法西方,推行改革的想法,促成后来“洋务”改革的出现。而由于八旗军被太平天国扫荡,清廷高度依赖汉族的湘军和淮军,汉人在清廷地位大大提高,全国兵权、财权分握于曾国藩、李鸿章两系手中。这造成了晚清中央政府无权,地方总督专权的局面。衰落的晚清皇权无力控制地方政权,武昌起义一爆发,全国迅速响应。所以,太平天国为辛亥革命铺平了道路。
从时间和性质上,东亚地区的战争史可分为古中国的扩张,以及近代日本所发动的大东亚战争。
据守最适合农业发展的长江、黄河流域的中原王朝,显然是古代东亚的文明核心,这里的文明是东亚地区最早、最先进的。因东亚的地形特点,数千年来东亚的文明均是从这里扩散到周边。
经汉、唐两朝开发之后,南亚部分地区和东亚大部已经属于中原文化范围,诸多小国与中原王朝保持着一种高度独立的臣属关系——没有驻兵,只需在王位更换及重要政治任命时向中原王朝通报。虽然这种臣属关系不时因中原王朝的兴衰而变动,但二者在文化及农业经济上的交流却从未断过。比如南亚的家畜技术传入中原王朝,而中原王朝许多居民因战乱而迁徙到各周围国家。在纷乱的南北朝,佛教则穿过中国腹地,进入朝鲜半岛,最终到达日本。
考古发现,日本人是由古代信仰萨满教的中国东北游牧民族迁徙而来。由于日本独特的岛国地形,使得迁入的游牧民族改变了原有的生活方式,渐成了渔猎为主。公元4世纪后,才出现国家,另外还有大量的中原人迁入日本诸岛。自战国末年,大量燕国、齐国和越国人逃到朝鲜半岛及日本。公元5世纪,日本统一,国名定为“大和”。公元7世纪后半叶,日本遣唐使将国名改为“日本”。
东亚版图中,日本处于最东面,中间为朝鲜半岛,西边为辽阔的中国东北及两河流域。这种特殊的构成,有点类似西欧的法国与英国。而自日本国以及朝鲜半岛有成熟的政权以来,东亚各国之间就处于“边打边交流”的状态。
公元7世纪,朝鲜半岛处于三国时代——北为高句丽王国,南为百济和新罗。三国都想统一半岛,但又没有绝对的实力。
一方面,高句丽想要覆灭新罗、百济从而统一朝鲜半岛,同时又不失时机地向隋、唐版图进行扩张;新罗、百济两国在彼此间争战不断的情况下,还要同时对抗高句丽的扩张。而另一方面,形成了大一统局面的隋、唐也要东征高句丽,征服辽东。此外,一水之隔的日本一直就想在朝鲜半岛占有一席之地,从而改变过去只能依赖朝鲜半岛间接地与中国发生联系的局面。
百济一方于公元660年进攻新罗,新罗无力抵抗,向唐告急。唐高宗以水陆大军10万援之,南北夹击,10日灭百济。
百济被灭后,余部至日本求援,很快得到了积极回应。显然,强大的唐军势力推进到朝鲜半岛以南,等于是直接逼到日本家门口,这是日本政权所不愿意看到的——即使日本与唐朝保持着紧密的社会联系。
2.7万余日本军队于公元663年6月攻新罗,切断唐军与新罗的联系。双方水军在白江江口遭遇,当时唐朝水军7000余人、战船170只,日本水兵万余、战船千余,但装备弱于唐军。唐军四战而捷,焚日军船400余,中日首次对话以日本水军战败告终。之后,唐朝与新罗之间因争夺高句丽及百济故土,打了一场长达六年的战争。因唐朝西线吃紧,采取了妥协让步,新罗统一了朝鲜半岛大同江以南地区,效仿唐朝国家制度进行统治,但仍向唐称臣。
公元9世纪,各地农民起义,建后百济国,定都光州。不久,起义僧侣金弓裔称王,在新罗国北部建立泰封国。公元918年,王建建立高丽王朝,定国号为高丽,灭后百济国,和泰封国及新罗并称“朝鲜后三国时期”。新罗于公元935年亡于高丽。公元993年,兴起的辽国击败高丽王朝,1127年又被迫向继辽而兴的金国称臣。
蒙古人灭掉金国后,很快插足朝鲜半岛局势。1218年,成吉思汗以征讨跑到高丽境内的契丹叛部为由,派兵进入高丽王国,次年平定契丹叛众,并与高丽达成“兄弟”之盟。不过,高丽王国得每年向蒙古纳贡。1224年,蒙古使者在从高丽回去的途中被杀,蒙古人认为是高丽人所为,遂于次年断交。
不过,这时候蒙古的精力在于中原西部的西夏王国,还顾不上朝鲜半岛。直到成吉思汗去世之后,太宗窝阔台、定宗贵由、宪宗蒙哥等自1231年至1259年,先后七次东征高丽。
1258年,崔氏政权投降蒙古。1273年,蒙古军队进入济州岛,朝鲜半岛的抗蒙战争结束。1274年,元朝公主下嫁高丽国王,双方关系好转。而蒙古人的铁骑并不满足于此,准备跨海进攻日本——1266年至1273年,忽必烈以高丽人为向导,六次派使臣至日本,但始终没得到日本方面的回应,这让以征服为己命的蒙古人感觉不爽——此时,南边的南宋还没解决。
1274年10月,蒙古、高丽联军从合浦出发,战船直奔日本九州。日本海军此前没有类似的防守经验,并且双方在武器上也有差距。元军很快杀入壹岐岛,但10月20日夜,元军遭风暴袭击,只得撤出日本。
1281年,忽必烈下达第二次东征令,东征军由东路军和江南军组成。东路军依然从高丽合浦出发,袭击对马岛后进军壹岐岛。江南军从宁波出发,到平户岛与东路军会师。然而7月又被大风暴袭击,被俘数万人,只得再度撤回。
蒙古人对高丽及日本的征讨,给朝鲜半岛及日本的社会生产带来负面影响。蒙古语、文化、习俗对朝鲜半岛居民产生了很大影响。而在此之后,日本诸岛开始注意西线防御工事。
朱明王朝打败元军后,开始与朝鲜半岛交通。此时的朝鲜半岛已经进入朝鲜王朝时代——明太祖朱元璋赐名朝鲜,定都汉阳。李氏朝鲜推崇儒学,排斥佛教,对中原王朝仍采取臣属政策——师从中原王朝,但于政治上高度自治,中原王朝亦没有派驻军队。
这一时代亦被日本称为“李氏朝鲜”。
16世纪对日本来说是重要的一个时期。替代织田信长的丰臣秀吉于1590年完成日本诸部的统一。
由于地处岛国,农业资源匮乏,这使得日本政权很早就意识到向亚洲大陆扩张的必要性——这种危岛意识发展到近代,成为其军国主义思想的重要来源,也是日本“大陆政策”的最早起源。
手握大权的丰臣秀吉,其志不止于日本诸岛,而在一水之隔的朝鲜半岛,甚至于一路直进中华腹地。
1590年,丰臣秀吉致信朝鲜国王,要求借道进攻明朝,被拒。1592年,渡过海峡,出兵朝鲜,声称是对明朝作战,朝鲜只是路过——1592年5月甚至还发布了迁都北京的准备令。
在丰臣秀吉看来,两年内可以打到明朝北京,自己将定居宁波,主持对印度的征服。
当时的朝鲜王国重文轻武,“人不知兵二百余年”,全国300多郡县大多没有设防。丰臣秀吉总调动军队30万余,其中15万余陆军部队分9个军团直奔朝鲜。至6月,平壤已经陷落。朝鲜国内义军蜂起,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日本的推进,但于整体大局上难挡其锋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