盟军于1944年6月6日登陆,4000艘商船、700艘军舰。当德国人知道盟军的真实意图时,形势已经难以扭转。到6月12日,登陆场已经连成一片,宽约80公里,纵深12公里至18公里,机械车辆5.4万,兵力已达32万——与敦刻尔克大撤退时相当,但装备、战斗力则有了质的提高。到了7月初,这一数字变成了100万。德军赶来围堵,欲将盟军赶向海边,但盟军势头已然难挡。先是在西侧完成突破,而后向南、东实行包抄,围歼德军大部。同时,盟军一部向东直插塞纳河,进军巴黎。8月19日,法国的抵抗力量公开在巴黎起义。
8月25日,戴高乐率法军重返巴黎,他成为当之无愧的领袖。
在盟军进军巴黎时,一支美、法部队于8月在地中海北岸的法国东南部登陆,经里昂北上,与诺曼底登陆的部队一起,在年底逼近德国边境。
这时,希特勒重金打造的齐格菲防线终于派上了用场——法国人建的马奇诺防线则从头到尾没有用上(二者与兴登堡防线、巴列夫防线,并称世界四大防线)。1944年9月,英、美盟军从西线向德国本土进攻时,德军依托这一防线阻挡了盟军的行动。12月,美军以饱和的空中轰炸和炮击支援试图突破,但没有成功。直到1945年2月盟军重新发动进攻时,该防线终被突破。至此,该防线一共阻滞了盟军5个月时间。
1945年,东、西战线都已经推进到德国境内。为牵制德军在西线阿登地区的反扑,苏联人把本该由1月20日发起的战役提前到了1月16日。2月3日,战役结束,战线从华沙向西推进了570公里,直抵奥德河边——这里距离柏林只有60公里。南面和北面皆取得进展,4月13日,攻占维也纳,对德国形成合围之势。
如此,欧洲战场只剩下两个问题——纳粹德国什么时候被灭?柏林由谁来打?
显然,德国的灭亡只是时间问题。相比之下,谁来摘取柏林这个最后的胜利果实显得更有意思。
当苏军中路军先头部队打到奥德河边,距离柏林只有60公里时,盟军距离柏林还有480公里。就算想去夺柏林这个首功,也已经失去先机。拿飞机来硬轰吧,希特勒的柏林堡垒不至于就这么在轰炸中投降。
显然,由苏联人来进行最后的攻击更合适:
一者,英、美没有被德国人攻占过本土的“深仇大恨”,而法国元气大伤,心有余而力不足。斯大林的苏联军队一路与德军作战,士气正旺,并且有被围困得生灵涂炭的愤怒,极想出一口恶气。
二者,斯大林很有兴趣拿下柏林,再对德国进行划分,如此能抢得更多的话语权。并且首脑会议建立反希特勒同盟时,各大国已经将柏林划归苏联作战区。
三者,英美联军考虑到希特勒在柏林的最后疯狂可能导致巨大伤亡,并且盟军由多国部队组成,在攻坚战时可能会因各自利益冲突而产生消极影响,而苏联人单独作战,不会有这些顾虑。倒不如做个顺水人情,换得斯大林在欧洲战场结束之后,能积极地参与对日作战中,以牵制日军在太平洋战场的精力,促使日军早日投降。
事实证明盟军的顾虑是正确的——苏军经过充分准备后,集中250万军队、4.2万门火炮、7500架飞机、625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于4月16日同100万部队、1万门火炮、330架飞机、1500辆坦克与强击大炮的德军在柏林展开最后激战。尽管有了斯大林格勒的经验,苏军知道如何去攻占一个城市,但柏林是希特勒苦心经营的最后一道防线,有着完整的防御体系,工事非常坚固。苏军不得不逐栋楼房争夺,逐条街道攻取。历时半个月多的柏林战役,苏军共歼灭、俘虏德军100万人,但自己也付出了33万人伤亡的代价。4月30日,希特勒自杀,次日,戈培尔自杀。
1945年5月9日,德军最高统帅部代表向苏政府代表朱可夫元帅和盟军代表英空军上将泰德签署无条件投降书,二战的欧洲战场正式结束战斗。
此时,希特勒的盟友——日本人在太平洋战争中,刚刚在缅甸败给了中、英、美联合部队。
打赢了日俄战争后的日本人,国内飘扬着浓重的民族主义思想。
而早在明治维新之时,明治天皇的维新诏书里就有这么一句话——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深受中国汉文化影响的日本人,对这句话的理解,与中国中原王朝有着偏差。
中原王朝自认为天朝上国物产丰富,足以自给。天朝之外,皆为蛮夷。对汉文化圈之外的地区,中原王朝兴趣不大。而在对外交际上,亦奉行千年以来的“厚往薄来”政策。明朝的郑和下西洋,便是一种体现——送得多,拿得少。
而日本由于是个岛国,本土资源极为有限,有着强烈的对外扩张意识——特别是在向西方学习、走上工业化道路“发家致富”之后,这种对外资源诉求越来越强烈。换句话说,虽然两国文化极有渊源,但其国家特点决定了日本人不可能像中国中原王朝那样在外交上实行“厚往薄来”的政策。
我们可以从一些数据来看日本战争潜力的薄弱——在开战前夕,其国内重要工业原料的产量占其总消费量之百分比是:铁矿石,16.7%;钢,62.2%;铝,40.6%;原油,20.2%;盐,31.3%。某些战略性金属,例如镍,日本也完全依赖输入。日本虽能炼铝,但其原料铝矾土必须依靠进口。此外,日本虽已有相当产量的钢铁工业,但冶金技术还是比较落后,对于制造武器或精密机器所需要的特种高级钢材始终无法生产,其唯一的来源是从美国输入的废钢或成品。
在所有的战略资源中,最重要的还是石油。这方面的情况不仅更不乐观,而且也是直接构成战争的导火线。1939年,日本所需的石油大约80%是购自美国,其余20%的大部分则来自荷属东印度。据日本估计,该地区可算是东亚的石油宝库,年产量约800万吨,为日本的20倍。当时日本每年需要石油约500万吨,而其自给能力尚不及十分之一。若能控制荷属东印度,则日本可以不必再依赖美国而满足其石油需求。
所以从国家战略角度来看,日本人走向军国主义扩张,并且一再扩大战事,很大程度上是工业化之后的一种必然选择——在经济扩张和军事扩张二者之间,二战之后重新崛起的日本走的是经济扩张,而在二战时,日本选择的则是后者。
显然,打败晚清的北洋舰队以及打败俄国,日本已经成为东亚的霸主。而日本人的诉求并没有满足,他们很快就制定了称雄整个亚洲太平洋地区的国家战略目标。
成功侵入中国东北,使得日本积极追求建立新亚洲秩序乃至参与世界话语权争夺。
此时,中国北有苏联,南有英、美的势力。
日本人要进一步扩大,就要去面对苏联、英美在亚洲的利益。
要么北进,要么南下。
北进,就是进攻西伯利亚,与苏联为敌。南下,就是进攻南洋群岛,则必然与英国、美国为敌——美国人在南边有菲律宾殖民地,英国人则有印度、缅甸、马来亚等殖民地,并在中国的长江下游流域有自己的势力。
面对这两种选择,日本内部存在派系之争。1936年,日本高层决定采取“南北并进”战略。根据这个方案,陆军以实施北进为目标,准备与苏联作战;海军则准备执行南进战略。
不过到了1940年,日本最终选择了南进战略,原因有三:
首先是来自德国人的影响——虽然德国与日本是政治同盟国家,但没有签订军事条约。当时日本的海军担心与德国签订军事合作条约后会卷入欧洲战争,德国人会给自己带来麻烦;而陆军方面则主张与德国结成军事联盟。
让日本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德国人为了麻痹苏联人以专心在西线对付英、法,竟然瞒着日本人与苏联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这一条约让苏联人松了一口气,却让日本军部炸开了锅,因为苏联人可以放心在远东对付自己。没有办法,北进攻打苏联的战略计划只能放弃,转而专心向南。
而实际上,德国与日本之间的利益联系,也没有如许多人所想象的那样紧密——希特勒对美国甚至英国,还抱着三分忌惮,但对苏联则不放在眼里,认为就算日本能牵制苏联,其影响也有限——希特勒的民族主义偏见所导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希特勒个人打心里头只想利用日本人在太平洋方向牵制美国——而日本人也确实这么干了。至于日本人对这位欧洲朋友的想法,则是让他们在欧洲拖住美国。这哥俩对彼此的期待都达到了,但很可惜的是,美国人两线作战似乎没有他们想象得那么吃力——最终,德、日两“兄弟”的愿望都落空了。
其次,是来自苏联人的压力——1939年,日本关东军在中国与蒙古人民共和国交界处,向苏军第57特别军发起试探实力的进攻,遭到斯大林的果断回应。名将朱可夫率苏、蒙联军,在150架飞机、数百门火炮的配合下,强力反击。日军伤亡、被俘6万余人,损失战机660架。日本被迫求和,后签订《日苏中立条约》——苏联不干涉日本侵华,但日本亦不敢再向苏联主动进攻。
简单地说,我不找你麻烦,你也别给我惹事。
最后则是因为欧洲战场的发展——希特勒在欧洲的闪电式胜利,让日本人觉得西欧诸国在亚洲的殖民地定然陷入空虚境地。作为亚洲的头号强国,不收编这些殖民地实在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