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认为儿子学书法,一则已有一定的基础,再则又十分勤奋,因此在家信中再三叮嘱儿子努力学习欧、虞、颜、柳四大家,努力窥寻四大家的门径。在了解儿子的基础上再给儿子以具体指导,是可以借鉴的家教经验。
心常用则活,不用则窒
【原文】
尔现看《文选》,宜略抄典故藻汇,分类抄记,以为馈贫之粮①。《文选》前数本系汉人之赋,极难领会,后半则易看矣。余所见友朋中,无能知汉赋之意味者。尔不能记忆,亦由于不知其意味,此刻不必求记,将来若能识得意味,自可渐记一二。余向来记性极坏,近老年反略好些,由于识得意味也。
时文亦不必苦心孤诣去作于,但常常作文。心常用则活,不用则窒;常用则细,不用则粗。
——节录自咸丰十年二月二十四日《谕纪泽》
【注释】
①馈贫粮:济贫之粮。这是比喻学者之需要博闻广见,犹贫者之需要食粮。
②时文:指科举应试之文。明清时期称八股文为时文。苦心孤诣:费尽心思。
【译文】
你现在看《文选》,应该抄录一些典故词藻,分类抄记,以作为济贫之粮。《文选》前数本为汉人之赋,很难领会,后半则比较容易看了。我所见到的一些朋友当中,没有多少人能够理解汉赋之意味的。你记性不好,加之也不理解其中意味,所以此刻不必急于求记,等到将来如能识得其中意味,自然可以逐渐记得一些。我向来记性很差,可是接近老年反而略觉好些,是由于识得其中意味的缘故。
科举应试的八股文不必费尽心思去作,但却要常常作文。因为心常用则活,不用则窒曰常用则细,不用则粗。
【评析】
曾国藩为了教育儿子成才,真是费尽了心血:针对儿子为文词藻贫乏,就指导儿子读《文选》、抄《文选》上的典故词藻以为济贫之粮;针对儿子记性不好、又不理解汉赋的意味,就指出儿子对汉赋暂不要急于求记;针对八股文易使人思想僵化、无大用处,就要求儿子不必花大力气去作八股文;针对心常用则活、常用则细的特点,又勉励儿子要常常作八股以外的文章等等。因此,曾氏后代个个成材,的确殊非偶然。
每月必须完成“三课”
【原文】
嗣后尔每月作三课①院一赋,一古文,一时文于。
吾于尔有不放心者二事院一则举止不甚重厚,二则文气不甚圆适③。以后举止留心一重字,行文留心一个圆字。
——节录自咸丰十年四月初四日《谕纪泽》
【注释】
①课:指功课。
②时文:指科举应试之文。明清时期称八股文为时文。
③圆适:丰满;完整。
【译文】
今后你每月必须做三种功课院一是作赋曰二是作古文曰三是作八股时文。我对于你不放心的地方有两件事院一件事是你的举动不怎么端庄稳重曰再一件事是你的文气不怎么丰满、完整。以后你在举动方面须留心一个“重”字,行文须留心一个“圆”字。
【评析】
曾国藩在这封家信中,既规定儿子每月做三种功课,这一规定是比较严格的,但严中有爱;又针对儿子存在的两种弊病,爱抚地提出了医治弊病的办法。曾国藩这种教育儿女的方法,使儿女有所遵循,有了前进的目标和方向,因而其成效也就十分显着。
作文须效法古人之“珠圆玉润”
【原文】
无论古今何等文人,其下笔造句,总以珠圆玉润四字为主淤。故吾前示尔书,专以一重字救尔之短②,一圆字望尔之成也③。世人论文家之语圆而藻丽者,莫如徐、庾?,而不知江、鲍则更圆⑤,进之沈、任则亦圆⑥,进之潘、陆则亦圆⑦,又进而溯之东汉之班、张、崔、蔡则亦圆⑧,又进而溯之西汉之贾、晁、匡、刘则亦圆⑨。至于马迁、相如、子云三人,可谓力趋险奥⑩,不求圆适矣?;而细读之,亦未始不圆?。至于昌黎?,其志意直欲陵驾子长、卿、云三人?,戛戛独造?,力避圆熟矣,而久读之,实无一字不圆,无一句不圆。
尔于古人之文若能从江、鲍、徐、庾四人之圆步步上溯,直窥卿、云、马、韩四人之圆?,则无不可读之古文矣,即无不可通之经史矣。尔其勉之?余于古人之文,用功甚深,惜未能——达之腕下,每歉然不怡耳?。
——节录自咸丰十年四月二十四日《谕纪泽》
【注释】
①珠圆玉润:意思是像珠子一样圆浑,像玉石一样滑润。在这里形容文字书法流畅明快。
②重:庄重;稳重。
③圆:圆满;圆熟。
④徐、庾:指南朝文学家徐陵、庾信。
⑤江、鲍:指南朝文学家江淹、鲍照。
⑥沈、任:指南朝文学家沈约、任防。
⑦潘、陆:潘岳,西晋文学家;陆机,西晋文学家、书法家。
⑧班、张、崔、蔡:指东汉文学家班固、张衡、崔驷(yin)、蔡邕(y5ng)。
⑨贾、晁、匡、刘:指西汉贾谊、晁错、匡衡、刘向。
⑩险奥:用字遣词奇险、深奥。
⑩圆适:圆润、恰当。
⑩未始:未曾、不曾。
昌黎:指韩愈。
⑩陵驾:即凌驾、高出、压制的意思。子长、卿、云:分别指司马迁、司马相如、扬雄。
⑩戛戛(佗):形容独创。
⑩窥:探求。卿、云、马、韩:分别指司马相如、扬雄、司马迁、韩愈。
其:当。
⑩达之腕下:其意是说运用起来得心应手。
歉然:心觉不安。
【译文】
从古到今,无论是什么样的文人,他们动笔写作,总是以文辞流畅明快的“珠圆玉润”四字为主。从古到今,无论是什么样的书法家,他们下笔布局,也以“珠圆玉润”四字为主。所以我以前写给你的信,专门用一个“重”字来弥补你的短处,用一个“圆”字期望你的为文有成。人们评论文章大家中语言圆润、词藻华丽的,莫不是举出徐陵、庾信,却不知道江淹、鲍照语言则更圆润,往前看沈约、任昉语言则亦圆润,再往前看潘岳、陆机语言则亦圆润,又进一步追溯到东汉的班固、张衡、崔驰、蔡邕语言则亦圆润,再进一步追溯到西汉的贾谊、晁错、匡衡、刘向也都是讲求圆润的。至于司马迁、司马相如、扬雄三位,可以说竭力追求奇险、深奥,而不讲求圆润恰当了曰可是仔细读了,也发5见未必不圆润。至于韩愈,他的造诣简直要超出司马迁、司马相如和扬雄三人之上,追求独创,而尽力避免圆熟了曰可读得久了,又觉得实际上没有一个字不圆润,没有一句话不圆润。
你对于古人的文章,如果能从江淹、鲍照、徐陵、庾信四人圆润的语言风格中一步一步往上追溯,一直探求到司马相如、扬雄、司马迁、韩愈四人圆润的语言风格,就会觉得没有什么不能读的古文了,也没有什么不能通晓的经籍史书了。你应当以此为勉!我对于古人的文章,曾下过很深的工夫去研读,
不可积钱买田而应努力读书
【原文】
泽儿看书天分高,而文笔不甚劲挺淤,又说话太易②,举止太轻盂,此次在祁门为日过浅?,未将一轻字之弊除尽,以后须于说话走路时刻刻留心。鸿儿文笔劲健⑤,可慰可喜。此次连珠文⑥,先生改者若干字?拟体系何人主意⑦?再行详禀告我。
银钱、田产最易长骄气逸气,我家中断不可积钱,断不可买田,尔兄弟努力读书,决不怕没饭吃。至嘱!
——节录自咸丰十年十月十六日《谕纪泽、纪鸿》
【注释】
①文笔:文章用词造句的风格。劲挺:刚劲、挺拔。
②易:轻视;简慢。
③轻:轻浮;不庄重。
④为日:相当于度过的日子”。浅:指时间短暂。
⑤劲健:刚劲;稳健。
⑥连珠文:一种文体,通篇用前一句的结尾做后一句的开头,使邻接句子递承紧凑,即采用顶针、回文的手法,实际上是一种文字游戏。
⑦体:指文体格局。
【译文】
纪泽儿读书天资算是高的,但文笔却不怎么刚劲挺拔,并且平时说话太简慢,举止太轻浮,这一次来祁门住的日子太短,没有将一个“轻”字的毛病消除净尽,今后说话走路时务必时时留心。纪鸿儿文笔刚劲稳健,令人欣慰。这次写的连珠文,经过先生改过的有多少字?拟订文体格局是谁的构思?再写信来时详细告诉我。
可惜没有——得心应手地运用,往往因此而感到不安和不快。
【评析】
我们动笔写文章,如果不是单纯追求形式美,而是在讲求内容的前提下,像曾国藩指点儿子那样,讲求遣词造句的流畅明快,即所谓“珠圆玉润”,则是非常有道理的。
曾国藩在这封家书中,要求儿子作文务必做到文辞流畅,先向江淹、鲍照、徐陵、庾信之圆润学习,再向司马相如、扬雄、司马迁、韩愈之圆润看齐。真能做到这样,就没有不可读的古文,就没有不可读的经史。这样的引导方法自然会取得好的成效。
银钱、土地、财产最容易使人增长骄横安逸的习气,我们家里绝不能攒钱、买田,你们兄弟几个只管努力读书,绝不怕没有饭吃,这是我最要嘱咐你们的了。
【评析】
曾国藩凭着自己的经验阅历懂得读书是最重要的,而银钱田产则最易长骄气逸气。因此,他在这封家信中肯定两个儿子的成绩并指出他们的不足之后,又谆谆告诫家里“断不可积钱,断不可买田”,勉励儿子“安贫乐道”、“努力读书”,不能不说是用心良苦。
文章贵在行气
【原文】
尔问文中雄奇之道①。雄奇以行气为上于,造句次之,选字又次之。然未有字不古雅而句能古雅盂,句不古雅而气能古雅者;亦未有字不雄奇而句能雄奇,句不雄奇而气能雄奇者。是文章之雄奇,其精处在行气④,其粗处全在造句选字也⑤。余好古人雄奇之文,以昌黎为第一,扬子云次之。二公之行气,本之天授⑥。至于人事之精能⑦,昌黎则造句之工夫居多,子云则选字之工夫居多。
尔问叙事志传之文难于行气⑧,是殊不然⑨。如昌黎《曹成王碑》、《韩许公碑》,固属千奇万变,不可方物⑩,即卢夫人之铭?、女拏之志,寥寥短篇?,亦复雄奇崛强?。尔试将此四篇熟看,则知二大二小,各极其妙矣。
尔所作《雪赋》,词意颇古雅,惟气势不鬯?,对仗不工?。两汉不尚对仗?,潘、陆则对矣?,江、鲍、庾、徐则工对矣?。尔宜从对仗上用工夫。此嘱!
——节录自咸丰十一年正月初四日《谕纪泽》
【注释】雄伟曰奇特。
①雄奇
②行气气势;气质。
③古稚古朴雅致。
④精处精至[J、精妙的地方。
⑤粗处粗略、不太讲究的地方
⑥本:来源于。天授:天之所与;天然授予。
⑦人事:自己人为的。精能:精到的奇能。
⑧志传:两种记叙性文体志”在于记事传”在于记人。
⑨殊:极;很。
⑩方物:比拟、描绘某一具体事物。
即使。铭:在器物上记叙事实、功德等或用以警戒自己的文字,后成为一种文体。?寥寥:非常少。
崛强:指挺拔、刚劲、有力的意思。
鬯:同畅”。
⑩对仗:律诗、骈文等按照字音的平仄和字义的虚实做成对偶的语句。
⑩尚:尊崇;注重。
潘、陆:指潘岳、陆机。
⑩江、鲍、庾、徐:指江淹、鲍照、庾信、徐陵。江淹,南朝文学家;鲍照,南朝宋文学家;庾信,南北朝文学家曰徐陵,南朝梁陈间诗人、骈文家。
【译文】
你问到怎样才能使文章雄伟、瑰奇的方法,我现在就跟你谈谈吧。文章要雄伟、瑰奇,最重要的是要造成气势,其次才是造句行文,再次才是选字遣词。然而,没有字词不古朴雅致而句子能古朴雅致,句子不古朴雅致而文气能古朴雅致的曰同样,也没有字词不雄伟瑰奇而句子能雄伟瑰奇,句子不雄伟瑰奇而气势能雄伟瑰奇的。这样看来,文章的雄伟瑰奇,它的精到之处在于造成气势,而它的粗略之处却全在造句遣词了。我喜爱古人雄伟瑰奇的文章,以韩愈为第一,扬雄的次之。他们二人的气势造成来源于天然授予。至于他们自己人为的精到技巧,韩愈则全在造句行文上下的工夫多一些,而扬雄则在选字遣词上下的工夫多一些。
你谈到叙事的志文传记难于造成气势,其实完全不是这样。比如韩愈的《曹成王碑》、《韩许公碑》,固然是属于千奇万变,恣肆不羁的,即使是卢夫人的铭文,女拏的志文,寥寥几句的短篇,也是雄伟瑰奇、挺拔而劲健的。你试将这四篇文章熟读熟看,就会发现两篇长文章与两篇短文章,都各有其绝妙之处。
你所写的《雪赋》,词句的意蕴很是古朴雅致,只是气势不流畅,对仗也不工整。赋体文,两汉不注重对仗,而潘岳、陆机就讲究对仗了,到了江淹、鲍照、庾信、徐陵手里就更讲求工整的对仗了。你应从对仗上下工夫。
【评析】
曾国藩指导儿子作文,其实并不只是讲求下笔造句的“珠圆玉润”,还注重“行气”,尤其是作“雄奇”文章,“精处在行气”,“粗处全在造句选字”曰用今天的话说,也就是要在文章中倾注自己的思想感情,同时巧为立意,精为构思,然后注意遣词造句,体现出一种贯通首尾的“气”来。这种作文之道,无疑是非常可取的。
【原文】
尔求钞古文目录,下次即行寄归。尔写字笔力太弱,以后即常摹柳帖亦好。家中有柳书《玄秘塔》、《琅邪碑》、《西平碑》各种,尔可取《琅邪碑》日临百字、摹百字。临以求其神气①,摹以仿其间架。每次家信内,各附数纸送阅。
《左传》注疏阅毕,即阅看《通鉴》。将京中带回之《通鉴》,仿我手校本于,将目录写于面上。其去秋在营带去之手校本,便中仍当寄送祁门③,余常思翻阅也。
尔言鸿儿为邓师所赏,余甚欣慰。鸿儿现阅《通鉴》,尔亦可时时教之。尔看书天分甚高,作字天分甚高,作诗文天分略低,若在十五六岁时教导得法,亦当不止于此。今年已二十三岁,全靠尔自己扎挣发愤?,父兄师长不能为力。作诗文是尔之所短,即宜从短处痛下工夫。看书写字尔之所长,即宜拓而充之⑤。
——节录自咸丰十一年正月十四日《谕纪泽》
【注释】
①神气:精神、气韵。
②手校本:亲手校定的书籍。
③便中:方便的时候;顺便的机会。
④扎挣:本义为勉强支持,这里相当于尽力”、“使劲”。
⑤拓:开辟;扩展。充:充实。
【译文】
你要抄的古文目录,下次就可寄回。你写字笔力显得太虚弱了一点,以后就经常描摹柳帖也是个好事。家里有柳公权书写的《玄秘塔》、《琅邪碑》、《西平碑》几种,你可以选取《琅邪碑》每天临写一百字,描摹一百字。临写的目的在于探求字的神致气韵,描摹的目的在于仿效字的间架结构。以后每次写来的家信里,你都附上几幅寄来,让我给你批阅吧!
你读完《左传》注疏后,就接着读《资治通鉴》好了。你要将从北京带回去的《通鉴》,仿照我的手校本,把目录写在封面上。而那个去年秋天从军营带去的手校本,方便的时候仍要寄送到祁门来,我常常想翻阅一下。
你说纪鸿儿受到邓先生的赞赏,我感到很欣慰。纪鸿儿现在正阅读《资治通鉴》,你也可以经常教一教他。你读书显得天资很高,写字也显得天资很高,而赋诗作文天资就显得低些了。如果当初在你十五至十六岁的时候教导得法,也该不只是现在这个水平。今年你已经二十三岁了,全靠你自己努力发愤,而父兄师长是帮不到什么了。作诗文是你的短处,今后就应该在短处痛下工夫曰读书写字是你的长处,今后就应该对长处加以扩展和充实。
【评析】
曾国藩在这封家信里,分析儿子“看书”、“写字”显得“天分甚高”,是儿子的长处,就要求儿子对于自己的长处“拓而充之”曰又分析儿子作诗作文显得“天分略低”,是儿子的短处,就谆谆教导儿子自觉“扎挣发愤”,“从短处痛下工夫”。这种鼓励儿子扬长补短的教育方法,至今仍值得提倡。
对《左传》释经之答疑
【原文】
尔问《左传》解《诗》、《书》、《易》与今解不合。古人解经,有内传①,有外传。内传者,本义也②曰外传者,旁推曲衍盂,以尽其余义也④。孔子系《易》⑤,小象则本义为多⑥,大象则余义为多。孟子说《诗》,亦本子贡之因贫富而悟切磋⑦,子夏之因素绚而悟礼后⑧,亦证余义处为多。《韩诗外传》,尽余义也。《左传》说经,亦以余义立言者多。
——节录自咸丰十一年正月二十四日《谕纪泽》
【注释】
①传:阐述经义的文字。
②本义:本来的意义、意思。
③旁推曲衍:侧面推及,委曲延展。
④余义:相当于引申的意义”。
⑤系:解说。
⑥象:象征。此指:周易》用卦爻等符号象征自然变化和人事吉凶。
⑦本:根据;按照。子贡:孔子的弟子。悟:领会。切磋(cu5):研究。
⑧子夏:孔子的弟子。素恂:本色与纹彩。礼后:礼遇后代。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