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89900000012

第12章 破除心中贼——祛除那些社交中的负面性格(1)

王阳明说,破山中贼易,但破心中贼却很难。因为它们隐藏在我们内心,甚至就是我们内心。它们是内鬼,同时又是贼,它们随时可以偷走我们的一切,使我们的心灵千疮百孔。所以,必须击破它们,让我们的心灵强大,唯有心灵强大,才能成社交场上的巨人。

1.我们唯一值得恐惧的是恐惧本身

(陆)澄问:“有人夜怕鬼者,奈何?”

先生曰:“只是平日不能‘集义’而心有所慊,故怕。若素行合于神明,何怕之有?”

子莘曰:“正直之鬼不需怕,恐邪鬼不管人善恶,故未免怕。”

先生曰:“岂有邪鬼能迷正人乎?只此一怕,即是心邪。故有迷之者,非鬼迷也,心自迷耳。如人好色,即是色鬼迷;好货,即是货鬼迷;怒所不当怒,是怒鬼迷;惧所不当惧,是惧鬼迷也。”

——《传习录·陆澄录》

【原文直译】

陆澄问:“有人晚上害怕鬼,如何是好?”

王阳明回答:“怕鬼的人是因为平时不肯行善积德,内心有所欠缺,所以害怕。假如他平时的行为不违神明,坦荡光明,有什么怕的?”

另一位弟子马子莘(陆澄学友)接口道:“是非分明的鬼不可怕,但不分青红皂白的邪恶之鬼不理会人的善恶,所以还是要害怕的。”

王阳明回答:“哪有邪鬼能迷惑正直的人?如果真害怕邪恶的鬼,那就说明你心不正。实际上,并不是鬼迷惑了人,而是自己的心被迷住了。比如,有人好色,那就是被色鬼迷了;贪财,就是被财鬼迷;不该怒而怒,就是被怒鬼迷;不该怕而怕,就是被邪恶的鬼所迷了。”

【心学解】

陆澄问王阳明,有人晚上怕鬼,怎么办?

王阳明回答,做了亏心事吧。人做了亏心事,良知会给他教训,让他提心吊胆。如果按良知去做事,光明磊落的,怎么会怕鬼?

旁边一个叫子莘的弟子说,您说的那些是正直的鬼,谁做了坏事,它们自然会去找当事人。可世界上有种鬼,不分青红皂白,找到谁算谁,这种鬼,恐怕要怕吧。

王阳明说,我从未听邪恶的鬼能被致良知的人撞上。如果真有人怕这种鬼,那就是心邪,跟鬼无关。

注意,王阳明回答陆澄的话说明他相信鬼,因为他想劝人不要做坏事。而在回答子莘时,他就不相信世界上有这种鬼。他只是想告诉人们,用良心做事,就碰不到鬼,否则,就能碰到鬼。但是,如果你凭良心做事,还是怕一些是非不分的鬼,那说明你仍然没有在良知的指引下做事,所以就怕鬼。

比如你好色,就会撞到色鬼,你贪财,就会撞到财鬼,你总发怒,就会撞到怒鬼,你不能发挥良知的力量而总恐惧,那就会撞到惧鬼。

其实怕的这些鬼,不在外而在内。处世中有句警言:“你把别人看得复杂,说明你也不简单。”兔子、猫不怕鬼,因为它俩心里没有“鬼”这个概念,兔子怕老鹰,只是因为它的同类或者是它被老鹰追过,老鹰在它内心投了影,所以它才怕。

以此类推,我们为什么怕鬼?是因为道听途说后,内心有了“鬼”这个概念。其实,我们怕的是“鬼”这个概念,而不是“鬼”本身。如果我们真怕鬼,那鬼作为物质是客观存在的,可从来没有人见过鬼。所以,我们怕的就是“鬼”这个概念。而概念是抽象的,是由我们的心生出来的。所以,怕鬼的人就是怕自己的心,怕心生出的那个概念。至于你心为什么会生出那个鬼的概念,恐怕和你平时闲思杂虑有关。至于你为什么闲思杂虑,王阳明说,人所以有闲思杂虑,无非是那追名逐利的心在捣鬼。

美国前总统罗斯福曾说,我们唯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我们恐惧鬼,但从未见到过鬼,所以我们恐惧的其实不是鬼,而是我们的恐惧本身。正如你未进入社交场合就开始恐惧一样,其实,你恐惧的并非和别人交往,而是恐惧本身。

2.让自卑走开

先生曰:“人人心中都有个圣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因顾于中曰:“尔胸中原是圣人。”于中起不敢当。先生曰:“此是尔自家有的,如何要推?”

——《传习录·陈九川录》

【原文直译】

王阳明说:“人人心中都有个圣人,只是自己不相信,就把这个圣人扼杀了。”他看着一位弟子说:“你胸中就有个圣人。”那名弟子不敢当。王阳明说:“那是你自己的,你推脱什么?”

【心学解】

一个自卑者的自画像是这样的: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宁可自己吃亏,却要去迁就别人。总是下意识地捧别人。在他人面前总是显得很卑微,怕惹着他人,怕他们生气。很胆小怕事,生了气会忍着,因为怕引起矛盾,一旦遇到矛盾,就提醒自己别在意,但其实特别在意,内心纠结,受到残酷的折磨,却永远不想去反击。

大多数人都有自卑情结,但它绝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形成的。这个形成过程很复杂,归根结底一句话:当你不相信自己良知的力量时,就会产生自卑情结。没有一个相信自己良知的人,会是个自卑者。

王阳明对他的弟子说,人人心中都有个圣人,这个圣人其实就是良知。只是很多人不相信良知的力量,而渐渐地埋没了它。

良知力量到底有多大?王阳明说,它是造化的精灵,能成天成地,呼鬼唤神,是良心加智慧。尤其是智慧,当你完全拂去良知上的尘埃时,你就能见识到良知的力量。但是太多的人要么忽略了良知,要么故意掩盖它。因为在很多人看来,良知就是良心,任何时代,凭良心做事的好人大都没有什么好下场。而且,在练达人情和洞明世事的过程中,人人都在心外锻炼这种技能,不相信良知恰好是人情练达和世事洞明的法宝。所以,良知被束之高阁,沾满尘埃。

当你一心想凭借心外建立自信时,心外的事物是无法控制的,忽隐忽现,一旦心外的事物消散,自卑就会在心中产生。

解决自卑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在心上努力,也就是坚信,宝藏就在自己身上。

明朝末期知名的僧人石屋禅师就是和王阳明抱有同样观点的人。有一次,石屋禅师外出,偶遇一个青年男子恰好与他去往同一个方向,于是两人结伴同行。到了天黑的时候,他们终于走到了那个男子所住的镇子,男子很热情地邀请石屋禅师去他的家中暂住一晚。石屋禅师不想给人家添麻烦,但是男子却不在意,还说道:“天色已晚,镇上的客栈又少,还是在我家过夜吧,不会添麻烦的。”

石屋禅师推辞不过,向他道谢,并与他一同来到了他家。半夜的时候,石屋禅师听见有人蹑手蹑脚地来到了自己所住的屋子里,他大喝一声:“谁?”由于石屋禅师经常外出讲经,练就了一副浑厚的嗓音。那人被这突然的极具震慑力的声音吓得跪在地上。石屋禅师奔上前去,揭去他脸上蒙着的黑布一看,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个人原来竟是白天和他同行的青年男子。

石屋禅师大声喝道:“怎么是你?哦,我知道了,原来你留我过夜是为了这个!我一个和尚能有多少钱!你要干就去干大买卖!”

那男子听完石屋禅师的话,觉得如此了解他们内幕的石屋禅师也是干过这行的,只不过是为了方便才化装成和尚的。想到这里,他竟感觉一阵轻松,抱拳说道:“哦,大师原来是同道中人!你能教我怎么干大买卖吗?”他的态度是那么恳切,那么虔诚,一心期望能从石屋禅师那里汲取到一些新的更为高超的发财之道。

看着他执迷不悟的样子,石屋禅师觉得很是心痛,便用缓和的语气对他说道:“我没什么可教你的,只是想对你说。你真可惜呀!你放着终生享用不尽的东西不去学,却来做这样的小买卖。这种终生享用不尽的东西,你真的很想要吗?”

“终生享用的东西?在哪里?在哪里?这种终生享用不尽的东西在哪里?”男子的话语是如此急切,恨不得立即就得到这样的宝物。

石屋禅师突然紧紧抓住男子的衣襟,厉声喝道:“可悲啊!它就在你的怀里,你却不知道!你就是最大的宝藏,身怀宝藏却自甘堕落,枉费了父母给你的身子!”说罢,石屋禅师甩袖而去。

石屋禅师走后,男子想了几天,终于幡然悔悟,从此改邪归正,并拜石屋禅师为师。后来,他也成了著名的禅僧。

自卑是我们心中的一个贼,它趁你不留意你的良知时,偷偷潜入,驻入你心中。靠外在的方法,比如像走火入魔一样对着镜子大喊“我要自信”、像丧心病狂一样大喊“我要成功”,无济于事。因为这些方法无法进入你内心。你清除自卑贼的方法只有一个:唤醒你的良知,让良知充当你的保护神和扫荡者!

我们在人际交往中,如果总是被自卑这个贼所控制,就会手足无措,不肯迈出与人交流的第一步。如果这一步迈不出去,和他人的交流与互动就无从谈起。所以,请祛除你内心的那个自卑贼,让自信占据你内心最高处!

3.克服焦虑的心的技巧

先生曰:“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实。初种根时,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叶想。勿作花想。勿作实想。悬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没有枝叶花实?”

——《传习录·陆澄录》

【原文直译】

王阳明说:“立志用功,就好像是种树。开始生根发芽,不可能见到树干;有了树干,还未见枝节;有了枝节,才能有树叶;有了树叶,才能有花果。刚种植时,只需要一门心思栽培浇灌,不要想枝,不要想叶,不要想花,不要想果实。你空想有何益?只要不忘记栽培灌溉的工夫,难道还怕没有枝叶和花果吗?”

【心学解】

你是否有过在和他人交往时,手心冒汗,坐立不安,身体颤抖的情况?你是否有过一听说要和陌生人相见,就内心惶恐,手足无措,再也无法淡定?

其实,这是有个“贼”在你心里复活了,它的名字叫“焦虑”。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出现焦虑情绪,王阳明论述“立志”的这段话,恰好就是人会产生焦虑的本质原因。因为你想得太远、想得太多、想得太复杂,却偏偏没有想眼前的事,才播下种子,就想果实,才浇下一桶水,就想到用树干制造成什么样的船。你把心交给了如梦如幻的将来,脱离了现实,无法脚踏实地,你怎么可能不焦虑?正如我们站在空中,无所依凭,你必然要焦虑。

18世纪伟大的政治家本杰明?富兰克林就说过一段话,恰好给王阳明的论述作一个眉批:不要试图预见那些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更不要试着去想象那些根本不可能出现的事情。你要做的,就是保持当下的心态。

实际上,很多人都会在不自觉的状态下为未来打算。他们越是打算,就越认为未来不可靠,越是认为未来不可靠,就越焦虑。

撒哈拉大沙漠有一种个头很大、长相可爱的沙鼠,旱季来之前,它们就会努力工作囤积大量草根,以度过干旱时期那段艰难的日子。它们会忙得四脚朝天,每天只休息五个小时。干旱来临时,每一只沙鼠都成绩斐然,它们能积攒下至少10公斤的草根。可问题是,一只沙鼠在干旱期间不顾性命地吃,也只能吃下2公斤的草根。而剩下的草根就在它的窝里腐烂。干旱结束后,你在沙漠中就会发现无数的沙鼠从洞中精疲力竭地清除草根。

这种“毫无意义”的举动的确让人莫名其妙。可是,如果你在沙鼠积攒两公斤草根时把它的洞穴堵死,它会在洞穴里焦躁不安,嗷嗷怪叫。也就是说,旱季来临前的所有时间,沙鼠都在不停地积攒草根。沙鼠所以会这样,就是因为对前景的担忧,由此产生焦虑情绪。

生物学家曾全方位研究过沙鼠,发现它的焦虑是一种本能,是遗传的。经过研究证明,这一现象是由一代又一代沙鼠的遗传基因所决定,是沙鼠出于一种本能的担心。

有医学家曾建议实验人员把实验体小白鼠换成沙鼠,因为沙鼠的个头很大,更能准确地反映药物的特性。可事实证明,沙鼠不堪重任。它一到笼子里,就表现出一种令人吃惊的不适反应。它们在笼子里跳着,发出凄惨的叫声,当给它一根草根时,它会拼命把草根向笼子角落处拖。其实,在实验者的笼子里,沙鼠养尊处优,根本没有饥饿的威胁,可它们就是焦虑不安,有的沙鼠会莫名其妙地死在笼子里。实验者说,那是因为它的焦虑情绪到达极点,导致了身体的死亡。

实际上,世界上绝大多数有焦虑情绪的人都是沙鼠,在生活中,常常让这些人深感不安的并不是眼皮子底下的事,而是那些所谓的“明天”和“后天”,是那些还未到或永远也不会来的事物。

王阳明说,“明天”和“后天”固然重要,因为你种下果实的目的就是为了结果。但种下果实的那一刻更重要,世俗的说法就是,要活在当下。你只有关注当下,聚精会神地关注,才能不被飘忽不可预测的“前景”捕获心灵。当你活在当下时,你的心灵关注的是可以触摸到的事物,你有踏实感,你的心灵能安放,所以,焦虑这个贼就永不可能乘虚而入。

人类的焦虑情绪往往在社交场合表现得最为明显,它是社交上一个可恶的敌人。所以,我们必须击败它,让它从我们的心里滚出去。

至少有四个心灵方式可以为我们击败“焦虑奸贼”。首先,准备和他人交往时,你应该多做准备工作。你最好准备几个有趣味的话题,在交往时不会冷场。其次,进入社交场所时,给自己几分钟,让自己的心平静下来,深呼吸,把所有的注意力都关注在你的一呼一吸之间。这样做的目的是让你回归平时的思维,给自己一个稳定发挥的机会。再次,和他人正式接洽时,用假想的方式来确定你和对方的关系很不错,这能带给你自信,清除焦虑的毒瘤。最后,你要时刻暗示自己很兴奋,不要垂头丧气。

王阳明说,关注当下,不做任何遥远的空想,把所以有精力都放在你眼前的事,你就能克服焦虑。用王阳明本人的话说,一直关注当下,你还怕没有结果吗?!

4.请不要自以为是

孟源有自是好名之病。先生屡责之。一日,警责方已。一友自陈日来工夫请正。源从傍曰:“此方是寻着源旧时家当。”

先生曰:“尔病又发。”

源色变。议拟欲有所辩。先生曰:“尔病又发。”因喻之曰:“此是汝一生大病根。譬如方丈地内,种此一大树。雨露之滋,土脉之力,只滋养得这个大根。四傍纵要种些嘉谷,上面被此树叶遮覆,下面被此树根盘结,如何生长得成?须用伐去此树,纤根勿留,力可种植嘉种。不然,任汝耕耘培壅,只是滋养得此根。”

——《传习录·陆澄录》

【原文直译】

王阳明弟子中有个叫孟源的人,一向有“自以为是、贪求虚名”的毛病,所以总受到王阳明的批评。有一天,王阳明刚教训完他,有位弟子谈了他近来的功夫,请先生指正。孟源却在一旁插话说:“这正好找到了我过去的家当啊。”王阳明正色道:“你的老毛病又犯了。”

孟源脸色一红,正想为自己辩解。王阳明说:“你的老毛病又犯了!”然后开导他:“‘好名’是你人生中最大的缺点。我就打个比方吧。在一块一丈见方的土地种一棵大树,雨露的滋润,土地的肥沃,只能给这棵树的根供给营养。如果在树的周围栽种一些优良的谷物,可上有树叶遮住阳光,下被树根盘结,缺乏营养,试问,它如何能生长成熟?唯一的办法就是砍掉这棵树,连须根也不留,才能种植优良谷物,谷物才能生长。否则,任你如何耕耘栽培,也只是滋养大树的根。”

【心学解】

在人际交往中,倘若有自以为是、孤芳自赏的毛病,那将是一件非常糟糕的事。

同类推荐
  • 员工工作技能提升指导读本

    员工工作技能提升指导读本

    本书对如何做企业、团队、领导、同事、平级、下级、异性、客户欢迎的员工进行了论述。
  • 亲情·珍惜来自父母的唠叨

    亲情·珍惜来自父母的唠叨

    在成长的路上,你是否注意过那双在你跌倒的时候扶起你的大手?在外漂泊的时候,你是否想起过在家中盼望你归来的父母?在偌大的世界中,你可曾记得家给予你的温暖?亲情与爱在每个人心中都占有一席之地。不是每一个人都会默默地等你回来,不是每一个人连你最痛最狼狈的模样都爱,不是每一个人都能为你付出所有,可是父母却这样地爱着你。这个世界上有许多遗憾,但是“子欲养而亲不待”则是痛的遗憾。除了学习和工作之外,请多花些时间陪陪父母吧!阅读《卓越青少年成才励志馆:亲情·珍惜来自父母的唠叨》你就会明白,亲情是多么难得和美妙的一种情感。学着让那份带着浓浓亲情的爱,常驻在你我心中吧!
  • 做自己的公关专家

    做自己的公关专家

    本书从读懂对方心理、塑造完美形象、巧妙拉近距离、巧借外部力量、拥有黄金口才、把握合适距离等10个方面列出了与人交往的80个智慧或技巧。
  • 青年必读-个性的风采

    青年必读-个性的风采

    问世间“个性”为何物、峥嵘个性抱朴守拙、点击自我追寻个性、总结个性悦纳自我。
  • 这样做男人最优秀

    这样做男人最优秀

    对于初入社会的年轻男人来说,20~30岁是成长的黄金阶段。本书就是一部从多个方面指导年轻男性顺利成长的指南。本书从志向、工作、爱情、亲情、健康等方面帮助年轻男性规划人生,让他们朝着成为一个优秀男士的方向不断前行。
热门推荐
  • 苏与九

    苏与九

    穿越了?坑爹的一家子只有我一个女儿家?举家上下十几个男丁没有一个能继承大业?穿越成富家子弟竟然还要打理家产?这是上辈子欠了他们一家,死了以后还得穿越过来报恩?死之前脑子里想的就是还没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还没结婚生子,想到自己还活着就下定决心这辈子要依着自己随性而活,结果到了这里更悲催?哪个古代姑娘20年还未婚?苏紫无奈捂脸叹惜~
  • 你的笑靥是我甜蜜的回忆

    你的笑靥是我甜蜜的回忆

    临屏静坐,打开音响,一首首忧伤或者欢快的曲子随着时光的流逝缓缓流出,思绪涌上心头,我们终将要像我们的青春告别,到在告别之前,请允许我再次回忆我那充满着酸甜苦辣咸的青春生活,未来那个叫安娜的女孩,是否能成为我最后的伴侣?
  • 你总来晚一步

    你总来晚一步

    我就是上天派来给你的一个玩笑。我对你豁了命去爱,最后落了个什么都没有的名分。我在你眼里就是这么的微不足道?渺小到连沙漠里的尘埃都不及!……再见了。那些撕心裂肺,痛不欲生的日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风流女鬼闯地府

    风流女鬼闯地府

    无端横死的女鬼,投胎不行,架空不干,留下来做了一个不怎么待见的鬼鸨,哪知却惹来各路帅哥美男的抢夺,小鬼招架不住啦…………帅气可爱的吴忧,俊朗飘逸直接说‘喜欢你’的青龙,神秘的古怪的姜澄……一个个都要你,不行啊,小鬼招架不住啦,救鬼命啊!!现目前参加了PK,还望有票的多多支持一下,着实有点害羞,一直都不敢PK!!好胆小啦!!收藏支持、推荐支持给力的情况下,作者一会将会四千字一章,如果支持更雷我的话,有额外的加更哦~~~~~
  • 总镖头

    总镖头

    一个名不经传的镖师一个穷困潦倒的镖局一段可歌可泣的传说一段新的江湖史
  • 群雄决

    群雄决

    一个全新的纪元,鉴证了人类的历史,公元后的重大史事;一坐新型的王朝,领导了人类的前进,共同迈向新的高度;一段不灭的史诗,记录了人类的奋斗,坚实走向时代文明;一种远古的文明,侵袭了人类的果实,究竟世界花落谁家。
  • 流年已至,夏日未央

    流年已至,夏日未央

    童话只存于安徒生的世界最后的结局又有多少是最初料想之中那一年的他们正值青春不然间错过如期而至她说——我不念旧最后他们都清楚——所有欺骗中自欺欺人是最为严重的
  • 重生炮灰修仙路

    重生炮灰修仙路

    她用了二十年的时间去偿还父亲的恩情,最后明白不过是一场虚假,纵身一跳。以为都结束了,然而才发现,只不过刚开始。书中一角,炮灰命运?这些又与她有何干?只是,当身份一步步揭开,清尘知道,她终究还是逃不过。是证道成仙,还是堕落成魔,仅在她的一念之间。本书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为什么我是大BOSS啊

    为什么我是大BOSS啊

    我,一款打怪游戏中的大BOSS。天天被挑战者击杀,我很无奈啊。我要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