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89900000003

第3章 良知就是道——欲做事,先做一个有良知的人(2)

先生说:“你正是要到心上去寻找一个天理,这就是所谓的‘理障’。此间有一个诀窍。”

九川问:“请问是什么诀窍?”

先生说:“致知。”

九川问:“如何致知?”

先生说:“你的那点良知,正是你自己的行为准则。你的意念所到之处,正确的就知道是正确的,错误的就知道是错误的,不可能有丝毫的隐瞒。只要你不去欺骗良知,真真切切地依循着良知去做,如此就能存善,如此就能除恶。此处是何等稳当快乐!这些就是格物的真正秘诀,致知的实在功夫。若不仰仗这些真机,如何去格物?关于这点,我也是近年才领悟得如此清楚明白的。一开始,我还怀疑仅凭良知肯定会有不足,但经过仔细体会,自然会感觉到没有一丝缺陷。”

【心学解】

人人都知道,社交场合中,大家对那些心肠好的人会有好感。实际上,他们就是那些使用自己良知的人。王阳明说,良知人人都有,问题就在于,有人不使用它。或者说,有人不知道怎样使用它。针对此,王阳明在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时曾和弟子陈九川有段话。陈九川问,如何才能致良知,也就是使用良知。王阳明回答:“你的那点良知,正是你自己的行为准则。你的意念所到之处,正确的就知道正确,错误的就知道错误,不可能有丝毫的隐瞒。只要你不去欺骗良知,真真切切地依循着良知去做,如此就能存善,就能除恶。此处是何等稳当快乐!”

为了很好地理解,我们用下面这个故事来说明。

东晋时期的名士殷浩有一段时间赋闲在家。名士不做官,心理压力很大。忽然有一天,宰相桓温邀请殷浩出来做官。殷浩大喜过望,一跳三丈高。他决定接受桓温的邀请,出来做官。于是,戏剧性的一幕上演了。

殷浩给桓温回信,这是极容易的一件事。但他太激动了,写字的时候手不停地抖。其实这也是人之常态,试想,只要写封回信,官位就唾手可得,这么便宜的好事,天下有几人能碰到?大概正是太激动的缘故,字写得太差,连语句都不知道怎么组合才好了。一会儿嫌自己的字太丑,一会儿嫌信的内容不够真诚,一会儿又嫌用语太热情,有失名士的风度。他写了又撕,撕了又写,一封信折腾了一天,在他面前的仍然是张白纸。

他的仆人们见主人如此,很是诧异,这到底是在写信还是在做学问,就是江郎才尽也不至于连信都不会写吧?众人前来看他的时候,只见书房里扔了一地的纸,而信也是写好了刚装进信封又抽出来重写,刚写好又撕了重来。大家在一旁看得着急了,催他:“您是否已写好回信?这种事可是刻不容缓啊。”

殷浩一听,更是手忙脚乱,慌慌张张地随便抽了张白纸装进信封,自我安慰:“一切尽在不言中啊!”接着,就命人把信送出去了。

桓温在那边也等得心急,天都黑了才收到信。他打开信封一看,发现里边只有一张白纸,当场就怒了:“姓殷的也太给脸不要脸了,我好心想给他官做,他倒好,不做就不做吧,居然还给我一封空白信玩我!”

那边自以为和桓温心有灵犀的殷浩左等右等,都等不到政府的重新聘用,才明白过来,寄空白信就是一个大大的错误啊!

我们很多人可能也和殷浩遇到过同样的困境,遇到一件事,左思右想,右思左想,意识流来流去,可最终做完事后又大为懊悔,因为不是自己的本心。

王阳明说,这是因为你不能致良知的缘故。那么,如何才能正确致良知呢?很简单,你的良知是你思考做事的准则。你思考要做事的一刹那间,良知就知道是非对错。比如你要去抢劫,这个念头一起,良知马上告诉你,这是错的。比如你要扶老奶奶过马路,这个念头一起,良知马上告诉你,这是对的。你不要欺骗它,错的,就要克服掉它;对的,就马上执行它,就这么干净利落。这就是致良知!

原来,致良知就是意动时听从良知的分析,执行良知的命令而已。但一定要记住:一定要是意动的刹那之间,你心中判断的是非对错。

如果过了这段时间,你再反复考虑思量,无论你的分析多么透彻,多么合情合理,其实都不是良知的展现了。

现在,我们回到殷浩写空白信事件上来。

殷浩一听桓温请他做官,马上就动了心,他的意识第一时间告诉他:赶紧写封漂亮的回信!当然,意识可能还会告诉他,不理他。但对于特别想当官的殷浩来说,这不可能发生。

“漂亮的回信”就是良知的判断,殷浩如果能致良知,就按照良知的这个判断,不要欺骗良知,有什么说什么,即使是忘乎所以的欣喜之情也应该写上去。但是,殷浩欺骗了良知,他的反复思考就是证据,一会儿认为书法太臭,一会儿又认为自己太不热情,一会儿又认为自己太过热情。良知被欺骗,自然就被掩盖,所以余下的事情即使做成,其实也不是良知的指引了。

殷浩所以回了封空白信,就是因为没有遵循刹那间良知的指引,却以自己的意气来行事,结果,“意”是有善有恶的,有智有愚的,由于没有良知做出鉴定,所以你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智什么是愚,做错事就难以避免了。

王阳明心学重体悟,就是通过良知的力量在刹那间做出是非判断。是非判断一定型,就按照它的判断为善去恶,这就是格物,这就是致良知。

我们平时做事前深思熟虑固然需要。但很多时候,我们用以深思熟虑的其实不是我们的本心,而是意,意是有善有恶的,极不可靠。

在现代心理学上,我们称这种使用良知的方法为“第一感觉”。

第一感觉,指的是人看待事物和人物的一种直觉。这一直觉并不是受人类意志控制的一种先天而来的特殊的思维方式,心理学家说它是基于人类的职业、阅历、知识和本能存在的一种思维形式。但王阳明说,这些都和人类的职业、阅历、知识没有任何关系,只和本能有关。这个本能就是我们的良知。

当我们和他人交往时,我们对对方的第一感觉(印象)在与陌生人交往的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它最鲜明、最牢固,也最正确。因为它是良知在起作用,所以,请相信你的第一感觉,相信良知的力量,做一个具有良知的人,就能在社交场合刹那间认清对方。

4.做一个真诚的人

文蔚谓“致知之说,求之事亲、从兄之间,便觉有所持循”者,此段最见近来真切笃实之功。但以此自为不妨,自有得力处。以此遂为定说教人,却未免又有因药发病之患,亦不可不一讲也。盖良知只是一个天理。自然明觉发见处,只是一个真诚恻怛,便是他本体。故致此良知之真诚恻怛以事亲便是孝,致此良知之真诚恻怛以从兄便是弟,致此良知之真诚恻怛以事君便是忠,只是一个良知,一个真诚恻怛。若是从兄的良知不能致其真诚恻怛,即是事亲的良知不能致其真诚恻怛矣;事君的良知不能致其真诚恻怛,即是从兄的良知不能致其真诚恻怛矣。故致得事君的良知,便是致却从兄的良知。致得从兄的良知,便是致却事亲的良知。不是事君的良知不能致,却须又从事亲的良知上去扩充将来。如此,又是脱却本原,著在支节上求了。良知只是一个,随他发见流行处,当下具足,更无去来,不须假借。然其发见流行处,却自有轻重厚薄,毫发不容增减者,所谓天然自有之中也。虽则轻重厚薄,毫发不容增减,而原又只是一个。虽则只是一个,而其间轻重厚薄,又毫发不容增减。若可得增减,若须假借,即已非其真诚恻怛之本体矣。此良知之妙用所以无方体,无穷尽,“语大天下莫能载,语小天下莫能破”者也。

——《传习录·答聂文蔚》

【原文直译】

聂文蔚你认为致知的主张是从孝亲敬兄中寻求,然后感觉到有所依循。从这里可看出你最近真切笃实的工夫的确客观。但是,你从此处下工夫自然无妨,可应该有个“着力处”。如果认为这是可以用来教导别人的定论,就会出现吃错药而生新病的后果。我现在就和你说一下。良知只是一个天理,自然明觉的显现处,唯有一个真诚恳切,这个真诚恳切就是良知本体。所以,用良知的真诚恳切去侍奉父母就是孝,用这良知的真诚恳切去尊敬兄长就是悌,用这良知的真诚恳切去辅佐君主就是忠。良知是唯一的,真诚恳切也是唯一的。如果尊敬兄长的良知不能真诚恳切,也就是侍奉父母的良知不能真诚恳切。如果辅佐君主的良知不能真诚恳切,也就是尊敬兄长的良知不能真诚恳切。所以说,能致辅佐君主的良知,就是能致尊敬兄长的良知。能致尊敬兄长的良知,就是能致侍奉父母的良知。但并不是说如果不能致辅佐君主的良知,就必须从侍奉父母的良知上延伸出辅佐君主的良知来。若如此,就又脱离了根本,又在细枝末节上绕了。良知只是一个,随着良知的显现和发挥作用,它本身就是完美的,不必再去寻求,也不用到别处转借。然而,良知的显现与作用处,自然有重轻厚薄的区别,不容丝毫增减。程颐所谓的“天然自有之中”就是这个道理。其中的重轻厚薄虽不容增减分毫,但良知本体只是一个。虽本体只是一个,但其中的重轻厚薄又不容增减分毫。若能增减,能求借,也就不是良知“真诚恳切”的本体了。之所以良知的妙用无方位、无形体,无穷无尽,“语大天下莫能载,语小天下莫能破”,就是这个原因。

【心学解】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说一个人是个好人,一个人有菩萨心肠,其实说的就是他有良知。而他为什么有良知,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认为他很真诚。这个真诚就是良知的表现。当你真诚时,就像是一块磁石,所有人都会被你吸引过来。心理学家通过无数次实验证明,那些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真诚的人,会得到更多的朋友,并且友情稳固。而那些虚情假意的人,虽然在短时间内能获得别人的首肯,却不能维持长久的朋友关系。

王阳明说,真诚必然是发自良知的,只有你存着良知的心,才能做出真诚的事来。当你拥有良知时,你的真诚会以各种方式流露在不同的场合和人的身上。比如你孝顺父母时,如果是真诚的,那必然会让父母感到你有良知,比如你与朋友交往时,如果你是真诚的,那必然会让对方感到你的良知。

日本茶道泰斗级人物千利休在世时在日本很受别人尊重。一次,一个叫上林竹庵的爱茶者邀请他参加一个茶会。千利休痛快地答应了,带了许多弟子去捧场。

上林竹庵见到千利休到来,心情无比激动,激动的同时还有些紧张。所以当他开始为千利休点茶时,大为失态。他的手发抖,所以去拿茶盒上的茶勺时,掉在地上。接着就是茶笼倒下、茶笼中的水溢出,整个点茶的场面像是一出小丑剧。千利休的那些弟子都忍不住窃笑。

不过,竹庵虽然有太多失误,可脸上仍然是一副点茶时恭敬的神态,这让千利休很是动容。茶会结束后,千利休对他的弟子们说:“今天茶会主人的点茶真是天下第一。”

弟子们几乎要哄堂大笑,他们无法理解老师这话到底是什么意思。所以有人小心翼翼地问:“他点茶颠三倒四,怎能是天下第一?老师您说的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千利休回答说:“就是大实话啊。”见众弟子吃惊的样子,他解释道:“你们没有注意到吗?竹庵为了让我们喝到最好的茶,一心一意去做。虽然有失误,可他是真诚的。从始至终,他的真诚让我感动,所以说,我喝的是天底下最好喝的一种茶,真诚之茶。”

真诚,就是要你发自肺腑地去做事,没有半点矫饰,更没有半点心不甘情不愿。真诚的人,向来都是知行合一的人。

曾经有个小镇干旱无雨。当地的牧师就把人召集起来,准备在教堂里开一个祈求降雨的祷告会。在来的人中,有一个小女孩,瘦弱矮小,几乎没有人看到她。牧师在讲坛上讲了好久,终于注意到那个小女孩,他吃惊地睁大眼睛,突然把那个小女孩指给众人看,说:“那位小妹妹很让我感动!”

众人没有理解牧师的意思,牧师激动地继续说:“我们今天来祈求上帝降雨,可是整个会堂中,只有她一个人带着雨伞!”

大家又看向那小女孩,果然,她的座位旁挂了一把可爱的小雨伞。

什么是真诚?真诚就是知行合一。也只有真诚的人,才能知行合一。

5.社交的技巧:良知

爱曰:“闻先生如此说,爱已觉有省悟处。但旧说缠于胸中,尚有未脱然者。如事父一事,其间温清定省之类,有许多节目,不亦须讲求否?”

先生曰:“如何不讲求?只是有个头脑。只是就此心去人欲、存天理上讲求。就如讲求冬温,也只是要尽此心之孝,恐怕有一毫人欲间杂。只是讲求得此心。此心若无人欲,纯是天理,是个诚于孝亲的心,冬时自然思量父母的寒,便自要去求个温的道理;夏时自然思量父母的热,便自要去求个清的道理,这都是那诚孝的心发出来的条件。却是须有这诚孝的心,然后有这条件发出来。譬之树木,这诚孝的心便是根,许多条件便是枝叶。须先有根,然后有枝叶。不是先寻了枝叶,然后去种根。《礼记》言:‘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须有是个深爱做根,便自然如此。”

——《传习录·徐爱录》

【原文直译】

徐爱说:“听了先生关于‘心即理’的观点,我受益匪浅。但旧说(朱熹的学说)依然萦绕心中,还不能完全祛除。比如侍奉老爹,那些嘘寒问暖、早晚请安的细节,难道不需要讲究、不需要去外界学习吗?”

王阳明回答:“怎么会不讲求不学习?可是要有个主次。须在心中存个‘去私欲、存天理’的前提下去讲求学习。举例来说,寒冬时的保暖,也只是要尽己之孝心,不得有丝毫私欲夹杂其间;炎夏时候的避暑,也只是要尽自己的孝心,不得有丝毫私欲夹杂其间。只问自己的心。如果自己的心没有私欲,天理至纯,是颗诚恳孝敬父母的心,冬天自然会想到为父母抵御严寒,会主动去掌握保暖的技巧;夏天自然会想到为父母消暑,会主动去掌握消暑的技巧。防寒消暑正是孝心的表现,但这颗孝心必是真诚无欺的。我用一棵树来比方吧,树根就是那颗诚恳孝敬的心,枝叶就是尽孝的诸多细节。一棵树,它必须先有根,然后才能有枝叶。你何曾见过有的树是先有了枝叶,然后才有根?《礼记》上说:‘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必须有深爱之心作为根本,便自然会这样了。”

【心学解】

关于社交技巧,是很多社交达人的最爱。他们总把在社会交往中的技巧当成是游刃有余于社交场合中的法宝。社交真有技巧吗?这是个众说纷纭的问题,至少在王阳明看来,它是没有技巧的。就是有技巧,也是细枝末节,大可不必认真对待。

1508年,王阳明因得罪了朱厚照身边的大红人刘瑾,而被发配到贵州龙场驿站担任站长。龙场在当时很难从地图上发现,它是原始森林里的一颗蘑菇,是大海里的一根铁钉。它在万山丛棘之中,偏僻闭塞,是个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原始地带。

这里的生存条件极为艰苦,毒蛇遍地,野兽窜奔,晨光熹微时,山中就凝聚起古老植物腐烂所发出的毒气,人会感到胸闷,头痛欲裂。雾霾弥漫,伸手不见五指。在这片史前地带,住着一些苗族人,他们性情凶猛,善用毒箭,杀人不分青红皂白。

同类推荐
  • 老妈向左老婆向右

    老妈向左老婆向右

    婆媳关系自古难处,一边是生他养他的母亲,一边是将共度半生的妻子,夹在两个爱他的女人之间,男人怎么才能做好一个甜心的“夹心饼干”?本书就是一本讲述婆媳关系的书,书是都是真实的故事。本书将是所有渴望温馨生活的丈夫们、所有婆婆媳妇、准婆婆准媳妇们的床头必备书。
  • 高效能人士的成功法则

    高效能人士的成功法则

    具有高效能成功素质的人,到哪里都是人才,到任何岗位上都会受到重用本书综合哈佛大学、剑桥大学的教育理念以及现代人才学、成功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归纳出了高效能人士成功背后的黄金法则,这些法则会帮你发现成功的真相,更深刻的理解社会、人性和竞争的本质,合理运用它们,成功会越来越近...
  • 一生的成功励志书——探寻捷径

    一生的成功励志书——探寻捷径

    心态决定一切!智慧创造一切!这是一个人人追求成功的时代,心智的力量具有创造成功态势的无穷魔力!即具有成功暗示的随着灵感牵引的成功力。
  • 放松你的心

    放松你的心

    考尔的每部作品都短小精悍,主题鲜明,虽是百年前的作品,但结合当下我们经历的金融危机、全球变暖、地区冲突、民族冲突、社会发展带来的各种压力等诸多问题,重温其作品,能给迷茫中的人们带来一些宽慰和找到生活的本真,告诫人们在经济社会里,追求成功的同时,一定不要忘记我们追求成功的目的。
  • 非常口才

    非常口才

    “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纵观古今中外,社会的文明和进步,人际交往的频繁和扩大,口才实际上已成为一个人成功的重要条件。翻看古今中外的历史,口才的效应无与伦比。历史上,毛遂自荐,救赵于危;晏子使楚,不辱使命;墨翟陈辞,止楚攻宋。诸葛亮的“隆中对策”,是天下三足鼎立的策略基础,“舌战群儒”更是力挽狂澜的宏论雄辩,无不是靠着卓绝的口才取胜。当代社会,口才的效应同样突出,口才的应用无处不在。少年时代,孩子与家长沟通,在学校里谈笑自如,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喜欢,好的口才可以让自己脱颖而出、引人注目;长大后求职、面试、升迁、创业无不需要好口才的相助。
热门推荐
  • 龙太子的守护

    龙太子的守护

    天赋异禀、美丽聪明的小女孩卢晓丽看起来是个命运的宠儿,但是上天再给她这些的时候也给了她一个致命的遗憾,那就是她只有大约二十年的生命,为此,她努力地活着,尽量使自己的每一天都获得有意义。有一天,无意当中遇到龙太子,并且知道有一个关于龙太子的阴谋的时候,她奋不顾身的报信。当她见识到龙太子强大的实力的时候,她意识到,和他在一起可以过上更加有意义的事情。龙太子知道她生命即将达到终点之后,将她带在了身边,两个人就这样一起在那个弱肉强食的世界中并肩作战。卢晓丽越来越喜欢那种生活,她实在是舍不得这种生活,龙太子也渐渐的不愿失去她,并发誓,要让她一直留在自己身边。当卢晓丽和她生死别离后,龙太子做出了人生第一个违反龙族任务的决定。
  • 识过予新

    识过予新

    路识真跌跌绊绊长到十六岁,这年重遇父母离异后分居的哥哥,又喜欢上了在福利院帮助孩子的学长,可是到底是谁先遇到谁?如果路识真是阿新的良药,那谁又是学生会狐狸会长的玫瑰花?
  • 责任胜于能力

    责任胜于能力

    人的一生必须承担很多责任。爱默生说:“责任具有至高无上的价值,它是一种伟大的品格,在所有价值中它处于最高的位置。”是的,责任重于泰山,责任决定国家兴亡,责任决定企业成败,责任使社会和谐,责任使个人强大……假如一个人没了责任心,就会变得自私、狭隘,甚至无视法律,挑战公德,损害他人,危害社会。
  • 21岁的爱情

    21岁的爱情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曾经以为,你是我的全部,当放下那一刻,才发现,原来还有诗和远方以及另一个他!
  • 黄泉有酒你有故事吗

    黄泉有酒你有故事吗

    黄泉边上有个小卖部,只与鬼魂做交易。小卖铺里有个心冉,穿梭万千世界,只与他心有灵犀…黄泉小卖铺正式开业,我有酒,你有故事吗?
  • 腹黑小神棍

    腹黑小神棍

    南宫灵,一个现代修仙者穿越到古代修仙会遇到什么?同样是灵气稀缺的地方,南宫灵凭借自己的超级好运气,得到莫大机缘,反而修炼的速度更快了。没事挖挖宝,虐虐人,身后还有一个超级大粗腿,打不过有人顶着,骂不过,有人怼着,没人爱,那是不可能的。
  • 宙冥之深空虚掩

    宙冥之深空虚掩

    你的人王基因觉醒没有?什么你的人王基因还未觉醒?我的人王基因已经觉醒,并且已经找到了觉醒兽醒基因的鲸兽。方鹿楚已经和觉醒兽醒基因的鹿兽结合,她的鹿兽能力能感知宇宙生命。乔子渝正在用他的象兽能力牵引着黑洞。佟澳天如果能把鲸兽之鸣唤醒,就能使星系倒转时空轮回,我们赶紧去寻找激醒鲸兽之鸣的线索。······宇宙的大门已经被打开,基因唤醒的人类少年肩负着人类重回宇宙中心的责任,人类要继续重掌作为新古盘星人的船舵,恢复宇宙秩序。·····本书《核后深空》又名《带着宠物闯宇宙》喜欢宇宙科幻和能力升级打怪的书友们,欢迎点读~和作者一起挖掘宇宙的秘密~公众章节求推荐票~拜谢各位读者朋友!!!~
  • 月影渡翩跹

    月影渡翩跹

    我,月晓羽,一个二十一世纪的少女俏佳人,IQ300,美貌气死貂蝉,气质羞死西施……不知道是哪个冒牌神仙,竟让我穿越到了一个陌生的时空,虾米?虽说古代帅哥一车一车的,可是这个鬼地方,没电脑,没手机,没朋友,在这里怎么生活啊?不要怕,好歹我也是个百变俏佳人,我就不信,没我的容身之处……
  • 医妃无双邪王请指教

    医妃无双邪王请指教

    【一对一,宠文,爽文】前世,她是神秘的怪盗神偷,重生归来,竟然成为了被遗弃的嫡女。身为幻影黑绝的慕容夕夜表示,就算重生的姿势不对,还是可以教你如何谈人生和谈历史!天下人皆说她废物颜丑,唯独他慧眼识珠。将她步步谋划到了他的怀中。某男带着魅惑的容颜调笑道:“慕容小姐,那日一别,别来无恙啊。”慕容夕夜背后一凉:“抱歉,我们没有双桨可以荡漾!”“哦,原来你竟不认得我了,那我脱了衣服你在认认?”慕容夕夜咬了咬牙:“不就打劫了你点晶石,还要不要脸了。”“我不要脸,我只要你。”——他说,夜儿,伤你的人,都要死。——她说,阿九,有生之年,誓死娇宠。——他这一生所谋,唯独一个她。——她这一生所护,也仅一个他。且看两人强强联手,傲世三界。推荐自己系列完结文《冥帝的绝世狂妃》
  • 等花开你还在

    等花开你还在

    青春是个被写烂的话题,却是写不烂的情怀。对,就是一段情怀!每个人都有一段藏在心中的情怀,最美的爱情在你心中是什么样?苏禾说:兜兜转转了这么久,我还在这里,你也回来,这就是最美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