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89900000004

第4章 良知就是道——欲做事,先做一个有良知的人(3)

王阳明没有可以聊天的人,带来的几个跟班太蠢;苗族人不懂汉语。他沉浸在忧伤和孤独中,开始时无法自拔。

心理上的困苦无法排解时,王阳明还遇到了物质生活的困扰。他住在冰冷的山洞中,缺衣少食。从前饭来张口的日子一去不复返,想要生存下去,必须亲自动手。

身处如此绝境,王阳明唯一的依靠可能就是沧海一粟的精神力量。他曾给自己制作了一口棺材,说,此生只等此事。意思是,已了无生趣,只等死神的请柬了。

不过就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儒家那座大山仍然沉重地压在他心上。他对朱熹的格物致知仍然不能全然领悟,甚至认为朱熹的解释大错而特错,但到底怎么解释才对,他始终想不明白。

正如当年对着竹子想要格出道理来一样,在龙场,他也如痴如醉地沉浸在朱熹的格物致知中。他尽量让自己快乐起来,才有精力来思考,他尽量让他的跟班快乐起来,这样,他们才能伺候他的饮食起居,以给他充足的思考时间。

后来,他对朱熹没了兴趣,而对那些圣人遇到困境时的表现有了兴趣。比如周文王被困在囚牢里,他是如何度过那段艰难岁月的,比如孔子在陈国饿得要死,他是如何挺过来的。王阳明想,如果把这两位圣人放到我今天这个位置,他们会用什么方法来坚持下去呢?

有一天,王阳明突然在睡梦中叫了起来,声音尖厉,像是被踩了尾巴的猫。当他的跟班被他惊醒,准备拿身边的棒子抵御禽兽时,王阳明已经跳跃着出了山洞,转了几圈后,就静坐下来,喃喃自语道:是了!是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

这就是动人心弦的龙场悟道,王阳明提出了一个理论,叫“心即理”。该理论认为,天下一切道理都在我心,不需要到外面去求索。

他的弟子徐爱开始时对这个理论并不理解,他问王阳明,如果天下一切道理都在我心,比如侍奉老爹的道理我可以在心中得到,可那些嘘寒问暖、早晚请安的细节,难道不需要讲究、不需要去外界学习吗?

王阳明告诉他:“当然要学习,但要有个主次。在心中存个‘去私欲、存天理’的前提下去讲求学习。比如寒冬时的保暖,也只是要尽己之孝心,不得有丝毫私欲夹杂其间;炎夏时候的避暑,也只是要尽己之孝心,不得有丝毫私欲夹杂其间。只问自己的心。如果自己的心没有私欲,天理至纯,是颗诚恳孝敬父母的心,冬天自然会想到为父母抵御严寒,会主动去掌握保暖的技巧;夏天自然会想到为父母消暑,会主动去掌握消暑的技巧。防寒消暑正是孝心的表现,但这颗孝心必是真诚无欺的。我用一棵树来比方吧,树根就是那颗诚恳孝敬的心,枝叶就是尽孝的诸多细节。一棵树,它必须先有根,然后才能有枝叶。你何曾见过有的树是先有了枝叶,然后才有根?”

从这段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王阳明并不承认在孝顺上,有什么技巧可言。即使有技巧,也是枝叶,而真正的根本则是良知。

如果你有良知,你就能知道那些技巧,并灵活运用。如果没有,那技巧只是空架子,不堪一击。

我们可以深入分析王阳明在“孝”这个行为上的观点。大舜的光辉事迹中,有一件事就是孝悌。舜的父亲是个盲人,舜的生母死后,老爹娶了个老婆,这个老婆极为恶毒,联合舜的老爹谋害舜。当然,老两口还有个帮凶,就是舜的同母异父的弟弟。

有一次,舜的父亲让舜到房顶去修理房子,舜一上去,舜的老爹就把梯子拿开了,目的是把舜饿死。舜真就听话,愣是不肯从两人高的房子上跳下来。直到几个月后,当时的皇帝尧把两个女儿送到舜家里给他当妻子的时候,舜还在上面待着,不过他居然没有饿死。

舜有了两个妻子,这更让他弟弟、老爹和他后妈恼怒。于是,三人再次出手谋杀舜。他们挖了口井,让舜下去。连瞎子都看出来井有玄机,但舜坦然而入。舜一进入,三人就把井堵死。他那个弟弟还跑到他的房间,准备把两位嫂嫂变成自己的老婆。正当他弹着舜的琴,手舞足蹈时,舜出现在了门口。他弟弟被吓得魂飞魄散。但舜告诉他,他没有死。原来,舜早就知道谋杀三人组的计划,所以提前在井的侧壁凿了个洞,幸免于难。

经过两次谋害后,舜的老爹和后妈被舜的仁慈孝顺所感动,终于改邪归正。

舜到底是从哪里学到的如此使人惊异的孝顺之道?舜之前,有如何孝顺的书吗?还是有人告诉他该如何对待老爹老妈的恶毒来尽孝?都没有。舜的孝顺,是他发自内心的,也就是说,是他在心中形成的一套孝顺之道。

《二十四孝图》中,有人在滴水成冰的寒冬卧在寒冰上,把冰融化,求得鲤鱼,来给母亲当药引子,有人割自己的肉当药引子治疗母亲的疾病。他们这种行孝的“讲究”是从哪里学来的?难道有前人专门为此写过指导说明书?

王阳明说,心即理。任何道理都只需要在心中求,所以徐爱才问,比如我的确有孝顺父母的心,可是那些孝顺父母的细节怎样做好,比如冬天如何为其保暖,夏天如何为其散热,这都需要去心外学习的吧。这正如你想制造原子弹,首先得去外界学习科学知识啊,科学知识可不是从心内就能得到的。

王阳明就说,这些东西当然要学习,但要有个主次。你要是真有孝顺的心,就自然知道如何为父母保暖和散热,如果你不知道,你的心就会促使你去学习。比如你想制造原子弹,如果真的是狂热不已,那你肯定会用心去学习相关的知识。

也就是说,心即理,不是说,我心上有所有的道理,至少就现在而言,学科的零散庞杂,隔行如隔山,想要知道另外的行业,你必须通过外在学习。但是这种学习肯定是你用心去学的,如果你不用心,那就不可能学来真正的道理。

当我们用了心,就会不惧千难万险去获得知识和真理,而当获得这知识和真理后,知识和真理就是我们自己的,也就是在我们心内了。

固然,一切问题都应该从心上求,却不能离开事物。

树必须先有根,才能有叶。做事做人,必须先有真心,才能有这方面的成就,就是这个道理。我们的诚挚之心,就像是孙悟空的如意金箍棒,遇到面条时,它就是筷子,遇到西餐时,它就是叉子和刀子,遇到妖怪时,它就是根棒子。但一定要有金箍棒,才能有这些东西,这就是王阳明所说的“只是有个头脑”,这个头脑就是,用心(存天理去人欲)。

我们从孝顺父母的“讲究”说开去,在人际关系的开发和维护中,根本不存在什么技巧,只要你有良知,这些技巧就会从你的思维中冒出来。

你用良知对待他人,他人必然会以良知对待你。如果你擅于多种结交技巧,却没有一颗真心,即使侥幸获得别人的信赖,也是短时间内的。

交人要交心,这个“心”就是良知,它是世界上最神乎其神的社交技巧!

6.做一块高纯度的黄金

希渊问:“圣人可学而至。然伯夷、伊尹于孔子,才力终不同。其同谓之圣者安在?”

先生曰:“圣人之所以为圣,只是其心纯乎天理,而无人欲之杂。犹精金之所以为精,但以其成色足而无铜铅之杂也。人到纯乎天理方是圣。金到足色方是精。然圣人之才力,亦有大小不同。犹金之分两有轻重。尧舜犹万镒。文王孔子犹九千镒。禹汤武王犹七八千镒。伯夷伊尹犹四五千镒。才力不同,而纯乎天理则同。皆可谓之圣人。犹分两虽不同,而足色则同。皆可谓之精金。以五千镒者而人于万镒之中,其足色同也。以夷尹而厕之尧孔之间。其纯乎天理同也。盖所以为精金者,在足角,而不在分两。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

“故虽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为圣人。犹一两之金,此之万镒。分两虽悬绝,而其到足色处,可以无愧。故曰‘人皆可以为尧舜’者以此。学者学圣人,不过是去人欲而存天理耳。犹炼金而求其足色。金之成色,所争不多,则锻炼之工省,而功易成。成色愈下,则锻炼愈难。人之气质,清浊粹驳。有中人以上,中人以下。其于道,有生知安行,学知利行,其下者,必须人一己百,人十己千。及其成功则一。

“后世不知作圣之本是纯乎天理。却专去知识才能上求圣人。以为圣人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我须是将圣人许多知识才能,逐一理会始得。故不务去天理上看工夫。徒弊精竭力。从册子上钻研,名物上考索,形逃上此拟。知识愈广而人欲愈滋。才力愈多而天理愈蔽。正如见人有万镒精金,不务锻炼成色,求无愧于彼之精纯。而乃妄希分两,务同彼之万镒。锡铅铜铁,杂然而投。分两愈增,而成色愈下。既其梢末,无复有金矣。”

——《传习录·薛侃录》

【原文直译】

王阳明的学生蔡希渊曾问王阳明:“人固然可以通过学习成为圣贤。不过,伯夷、伊尹和孔子相比,在才气和为后世创造的价值上终究有所不同。孟子把他们同称为圣人,为什么?”

王阳明回答:“圣人之所以是圣人,只因他们的心纯为天理而不夹杂丝毫人欲。这就如百分之百纯度的金子之所以是精金,只因它的成色充足而没有掺杂铜、铅等杂质。人到纯是天理才为圣人,金到足色才是精金。然而,圣人的才气和为后世创造的价值的确有大小之分,正如金的分量有轻重一样。尧、舜如同万金之镒(重量单位,合24两),文王、孔子如同九千之镒,禹、汤、武王如同七八千之镒,伯夷、伊尹如同四五千之镒。才力各异,纯为天理相同,就可称为圣人。仿佛金的分量不同,而只要在成色上相同,都可称为精金。把五千镒放入万镒之中,成色一致。把伯夷、伊尹和尧、孔子放在一块,他们的纯是天理同样一致。之所以为精金,在于成色足,而不在分量的轻重。之所以为圣人,在于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大小。因此,平常之人只要肯学,使己心纯为天理,同样可成为圣人。比如一两精金,和万镒之金对比,分量的确相差很远,但就成色足而言,则是毫不逊色。‘人皆可以为尧舜’,根据的正是这一点。学者学圣人,只不过是去人欲而存天理罢了。好比炼金求成色充足,金的成色相差不大,锻炼的工夫可节省许多,容易成为精金。成色越差,锻炼越难。人的气质有清纯浊杂之分,有中人以上、中人以下之别。对于道来说,有生知安行、学知利行的不同。资质低下的人,必须是别人用一分力,自己用百分力,别人用十分力,自己用千分力,最后所取得的成就是相同的。后世之人不理解圣人的根本在于纯是天理,只想在知识才能上力求做圣人,认为圣人无所不知,无所不会,我只需要把圣人的许多知识才能一一学会就可以了。因此,他们不从天理上下工夫,空费精力,从书本上钻研,从名物上考究,从形迹上模仿。这样,知识越渊博而人欲越滋长,才能越高而天理就越被遮蔽,正如同看见别人有万镒之精金,不肯在成色上锻炼自己的金子以求无逊于别人的精金而想在分量上赶超别人的万镒,把锡、铅、铜、铁都夹杂进去,如此分量是增加了,可成色却低了,炼到最后,金子的成分已所剩无几了。”

【心学解】

影响社会交往的因素有很多,个人的不自信是其中之一。如果有这种想法的人,一定要记住王阳明的一句话:每个人都是一块黄金,虽然重量不同,但纯度是一样的。

有个寓言故事是这样的:有匹小马要过河,因为没有经验,所以他问一头牛。牛告诉它,河水才没了你的脚,放心过。小马正要过时,一只松鼠在树上厉声叫道,千万别过,我的朋友前几天就淹死在河里了。小马很踌躇,可最终还是下定决心过了河。原来真如老牛说的那样,河水连小腿都没有淹没。

很多人都说,这个寓言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凡事不去亲为,就不知道事的难易。但这个寓言恐怕还透露了王阳明心学理论的一个信息:人人都在自作多情地用心去揣摩别人。松鼠就犯了这样愚蠢的错误,它知道自己的能力,所以把自己的能力强加到小马身上。其实,它根本就不知道小马的能力。

良知就有这样的特质:只有你自己知道而别人不知道。世界上,每个人都善于伪装。外表做得好看的人,如果不用心去观察,你很难发现对方是个什么样的人。你当然更不知道,他所表现出来的幸福是不是真的幸福,他所表现出来的成功是否真给他带来了心灵上的阳光。

我们经常会羡慕那些在人前风光八面的人,我们以为这就是事实。其实,人人都有本难念的经。正如只见贼吃肉,未见贼挨揍一样。很少有人能在人前人后一个样,心理合一,尤其是人类最渴求的幸福感,更是不能心理合一。

你不知道他在人后的故事,正如他不知道你在人后的故事一样。活给别人看的人,因为是出于被别人观赏的目的,所以必然丧失最真的自己,心理难以合一,表里难以如一,用王阳明的话说,永远都在背叛自己的良知,注定心力交瘁。你的心力交瘁,就注定不可能在社会交往中顺风顺水。

其实幸福,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感觉,这种感觉不是别人给的,而是你自己的。只有你认为自己幸福,才是真的幸福。所以,你只需要在心上获取幸福,就可以了。没有必要把幸福建立在别人的观赏上。

同类推荐
  • 这是你的公司-像老板一样工作

    这是你的公司-像老板一样工作

    本书共分为四篇,内容包括:把公司当成自己的公司、像老板一样思考、像老板一样的心态、像老板一样工作。
  • 一生必须迈过的36道坎

    一生必须迈过的36道坎

    自古雄才多磨难,就是面对苦难、打击、排挤、挫折和压制等等道坎,有志者没有把它们当成一道坎,相反,把它作为了砥砺锋芒的硎石。《一生必须迈过的36道坎》所讲述的正是人的一生所必须迈过的36道坎。
  • 告别单调的生活

    告别单调的生活

    女人的“形象”是一个女人外表与内在结合而留下的印象,无声而准确的讲述着你的故事——你的年龄、文化、修养、社会地位……本书是一本让女人找到幸福之路的散文集。想做一个幸福的女人的女人进来看看吧,一定会给你意外的惊喜。读过此书,作为单身女人你将获得意外的收获哦。
  • 一切成就,从心开始

    一切成就,从心开始

    成功不仅是与别人相比,更重要的是要了解自己,唤醒你心目中的巨人,努力不懈地追求梦想,追求进步,让自己的每一天都比昨天更好。其实生活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讲都是很公平的,命运对谁都没有一副完美的笑脸,幸福与痛苦,成功与失败都一直伴随在我们左右。没有一种成功是必须要实现的,但是只有你敢于攀登你所选择的山顶,成功才会离你越来越近。成功并非一场竞赛,也不是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山。它其实只是你生来就具有的权利,它是你生活的本来面目。我们往往把成功看得那么神秘,那么遥远,那么高不可攀,其实,成功的大门只是虚掩着,根本没有对我们关闭,只要我们轻轻一推,就可以打开。
  • 一分钟识破他人心理

    一分钟识破他人心理

    人生百态,无处不充斥着“真善美、假恶丑”。你是否在危难的时候,曾被“十分”信赖的朋友背叛过?你是否曾因识人之误而轻信小人,错失贵人,最终与成功失之交臂?你是否兢兢业业、劳苦功高,却得不到上司的赏识,与升职加薪无缘,只能眼巴巴地看着上司身边的某些红人一路蹿升?你是否眼看着员工流失,却找不到合适的人才?或是夹在上级与下属之间,两面不讨好却又无计可施,只好做职场上的“夹心饼”?你是否曾因难懂“她”的心思,惹来对方的嗔怒,甚至就此丢失一段美好的真情,最后只好大唱“女孩的心思你别猜”?你是否在谈判桌上,因为忽视了一个微不足道的细节而满盘皆输?
热门推荐
  • 穿越时空与你相恋之不悔

    穿越时空与你相恋之不悔

    女生:方婷宜(穿越过来的)男主:顾若白加油(???_??)?!这次让我来保护你吧
  • 快穿黑心宿主又在装

    快穿黑心宿主又在装

    【无男主,女主攻略vs反派攻略,双向攻略】楼羽作为一个整天想着毁灭地球的人渣,莫名其妙被一个系统绑定了,还被要求做好人好事,拯救反派?!叮咚——系统小可爱为您服务。“滚!别吵吵。”-反派BOSS:他们都该死!楼羽点头:对,没错!去干掉他们!黑化BOSS:我要毁灭地球!楼羽兴奋举手手:加我一个!我也要去!所有反派:说好的爱我呢?好感度都没动过,这还怎么攻略?!楼羽哼唧:我的好感岂是尔等渣渣可以拥有的!系统崩溃,宿主你快停下,是让你拯救反派不是帮助反派黑化啊!-我们的口号是搞事情!呸!说错了,重新来。我们的口号是做好事,当好人,救反派!-
  • 魔语琴迷

    魔语琴迷

    他平平淡淡,终究要踏出历史,载入史册!!少年出世,当为第一!以意为剑,直指江湖。卑微小卒,终成大业!儿女情长,是昔日恋人,还是当今娇女!
  • 鬼医毒妃

    鬼医毒妃

    那时他对着她温柔的笑着,那笑蓝子汐从来没有看过,从前也没有,现在,她愣住了,第一次有人用这种微笑看着她,是暖暖的,暖彻心底的笑。从此,她说:“你,就是我最珍视的人,我会变强,我会永远保护你”。但是,却是他一次次的救了她。那时她坚强的背影,震撼了他,他对她微微的笑,不同以往的虚伪,那是发自内心的笑,他看见她愣住的深情,他听见她那稚嫩的承诺,他又笑,更暖的笑,从此,他的心中拥有了对她一生一世的承诺。
  • 仙门遍地是奇葩

    仙门遍地是奇葩

    原来仙门竟是这般不以为耻,当真是脸皮厚到极致。师傅喜欢徒弟,徒弟却为魔界鬼祭哭得死去活来。好一个郎艳独绝,遗世独立的灵澈仙人。又好一个不知羞耻,仙门之辱的徒弟。不愧是仙门之境,遍地奇葩,魔为仙成仙,仙为魔堕魔;不疯不魔,不魔不仙(ps:纯属瞎七八扯,毫无逻辑。)
  • 东行一世录

    东行一世录

    金黄的麦田随风微微起伏,田间有农人在俯首劳作,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田垄上有小孩在追逐嬉戏,农妇仔细地挑拣着饱满的稻穗——这是隐约的秋天的味道。只一眼,秋三便以为看到了天堂。
  • 大神娇妻难搞定

    大神娇妻难搞定

    当年的电竞圈表示:从未见过这种技术与无耻并重,不要脸与臭不要脸齐飞的大神。如今的网游圈表示:夭寿啦,电竞远古大神臭不要脸的来网游里虐菜啦!贺诀表示:这游戏是我买的,不就范,信不信永封了你账号?阮明姿:……说我不要脸的那些人快过来看看他!
  • 我的初恋是草莓味的

    我的初恋是草莓味的

    【甜到掉牙】【双向暗恋】(假乖羞涩小甜甜×腹黑假高冷学霸)“我有个恋爱想和你谈。”五中学霸表白妹子惨遭拒绝?下一秒,学霸与妹子甜蜜进餐,狠狠打了众人的脸。众人看着正在调戏人小姑娘的学霸,惊呼:这还是我认识的那个高冷学霸吗??言谨不过是救急帮闺蜜上台唱了首歌,竟惹上了久居第一的学霸,怎么办,挺急的!!方溪白不过是看在好友的面子上当了个评委,没想到代价这么大,自己的余生都搭进去了。言谨:男朋友太热情了怎么办?方溪白:女朋友太害羞了怎么办?还能怎么办?宠着呗!〔全程高糖无虐〕本书男女主无显赫的身世,只是一对普通男女,从校服到婚纱,从青丝到白头,从相互暗恋到相伴余生。生活很苦,不妨读读甜文给生活加点糖!
  • 墨色纪元

    墨色纪元

    一本老旧的笔记。一个新的纪元。我记得那天逝者从墓地里涌出。生者狂暴如同嗜血野兽。而这天地下的生灵。似乎都在向着未知而进化。万物伊始。这是必然?还是一场延续多年的阴谋?而我们,卑微的弱小的人类。我们想活着。我不了解这本笔记的作者的用意。但我似乎发现了一个惊世骇俗的秘密。【读者群:573823836欢迎各位加入】
  • 梦醒枫落

    梦醒枫落

    她本是千年雪狐,却为他身受重伤,化回真身,也失了记忆。他本是天界战神,却为她隐退山林,不顾自己曾获得过的荣誉。一次偶然,他在山中找到失了记忆的她,带了回去。从此,他们便粗茶淡饭,平淡却快乐的生活着。可是,没过几年,他便找过来了。“她本就是我的人。现在,我要带她走。”………“不,我不会跟你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