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476200000081

第81章 张悟本现象的反思

张悟本终于“出事”了。

被湖南卫视“百科全说”节目捧红的“神医”张悟本终于露出了本来面目:那些耀眼的光环全是假的,北京市查抄了“悟本堂”,那本畅销书《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被下架。

其实,张悟本还是那个张悟本,在北京朝阳区慈云寺一带,熟悉他的人不少,他的那点老底儿早被人在网上抖落个底掉儿。他除了能忽悠没啥别的大本事,北京土话叫“白活儿蛋”。张悟本从北京第三针织厂的一名普通挡车工、下岗工人,摇身一变被忽悠成了“出生于中医世家,6岁开始随父学医,食疗临床经验二十余载”。其父张宝杨从一个工厂看仓库的,被忽悠成了“父亲张宝杨同志,是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保健医生”。张悟本也就一个函授大专毕业,却被忽悠成了“1981年就读于北京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2000年就读北京师范大学中医药专业,2004年获国家卫生部首批国家高级营养师,中华中医药学会健康分会理事,”等等。至于称号那更是登峰造极,不怕不敢做,就怕不敢想,什么“全国营养改善行动专家组成员、中国健康教育促进委员会讲师、卫生部微量元素重点实验室顾问”等等,更有一个云山雾罩的头衔:“全国长寿工程首席中医养生专家”,真是绝了!

能忽悠、白活儿,也不算什么坏事,平民百姓之间逗逗闷子、解解闷,嘻嘻哈哈一乐,这耳朵听那耳朵冒儿,给生活增添些快乐。可这忽悠一旦有利欲熏心的小团体包装、再加上媒体推波助澜,就会成为助纣为虐的帮凶,那就要害一批人。得病了该上医院不上医院,都被他的绿豆水忽悠了,贻误了病情。有媒体火上浇油,想不火都不成。于是,在种种子虚乌有的耀眼光环下,张悟本和他的利益链条开始了疯狂的敛财行动,据说张悟本的挂号费2000元一个,排号排到了2011年之后。绿豆价格暴涨,昔日无人问津的长茄子成了宝贝。如日中天、风光一时的张悟本曾经在电视上口吐莲花,让我们不妨重温一下:

“我要么不做,要做我就做老大;经过权威部门调查,1400多个病例,总治愈率为68%;糖尿病治愈率为94%。我一个人可以顶一个三甲医院。15年后我准拿下诺贝尔医学奖。”“红斑狼疮100万好得了吗?世界都解决不了的问题,我就吃饭给吃好了,2000块钱挂号费贵吗?”“我有个病人,膀胱癌,两年做了7次手术,后来喝生冬瓜汁两个月,就喝好了。前列腺癌我喝好了几十例。”“好多夫妇给我们打电话表示感谢,说喝了一个月绿豆汤以后,脾气都没了,吵架也没了,夫妻生活都和谐了。”“牛奶强壮了一个民族,那个民族是吃不饱穿不暖的。现代人喝奶,那叫火上浇油!”“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医院是厨房,最好的药物是饮食”……

在张悟本的号召下,绿豆、长茄子、苦瓜成了“养生三宝”,在大众媒体铺天盖地地宣传后,无数人趋之若鹜地相信他、跟从他、迷恋他。张悟本被捧成“神医”,电视和图书出版两大传媒功不可没。媒体能把一个人捧到天上,也能把一个人打入地狱。先捧起来,再吹出去,然后再掀下马,不管是什么结果,媒体都是最大的赢家,倒霉的老百姓只能怨自己眼光短浅啦。张悟本出事后,媒体又立即转向,近日连篇累牍地不断报道因听信张悟本,整天喝绿豆汤、吃生茄子窜稀而到医院就诊的人剧增。据报道,湖南医院还接诊了一百多位听了张悟本提倡的“生吃泥鳅可去虚火“等食疗养生理念后,勇敢地吞食生泥鳅,轻则致病,重则差点丢命的病例。前些日子还春风得意、风光无限的张悟本,转眼就成了万人唾弃的臭狗屎,媒体这种溜须拍马、落井下石捧杀人的本领被演绎得炉火纯青。传媒的炒作造星运动、主管部门后知后觉的放任自流以及大众的盲目跟风,是张悟本被神化背后的真正推手。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张悟本神话的诞生和破灭,乃是当今这个浮躁社会扭曲发展所展现的诡异笑容。

老百姓有个顺口溜:你和他讲道理,他跟你耍流氓;你和他耍流氓,他跟你讲法治;你和他讲法治,他跟你讲政治;你和他讲政治,他跟你讲民生;你和他讲民生,他跟你讲养生;你和他讲养生,他跟你讲养心;你和他讲养心,他跟你讲孔子;你和他讲孔子,他和你讲老子;你和他讲老子,他给你装孙子。这种人是什么?这就是所谓的各类“大师” 。如今刘太医入狱了,林光常身陷囹圄了,张悟本也成了过街老鼠,但是倒下一个张悟本,还有王悟本、李悟本,千千万万个“悟本”还会站出来。每当一个神话破灭,人们又很快地创造出另一个神话。从某种意义上说,张悟本们把准了这个时代的精神病灶,就如一位名人说的:当人们停止相信上帝之时,并不是说他们便什么都不信,而是他们什么都信。因为当今社会,造就这些所谓大师的氛围和土壤没有改变。

面对张悟本之流这种类似谋财害命的做法,我们的监管部门却力不从心。不得不承认,张悟本和他的营销团队都很有打擦边球的天赋。他从来没说自己是在行医,而是把养生当作幌子。卫生局说,张悟本收取的费用标明是健康咨询费,这项收费不属于医疗收费和医政监管的范畴。工商局说,“悟本堂”经营范围里是有咨询项目,收费高低则是一种市场行为,法律法规并没有禁止。于是,中国执法史上最经典的一幕出现了:由于实在找不到合法依据收拾一个被人民唾弃的人,就以拆除违章建筑为名,将他的场子关了。前不久,位于奥体中心的悟本堂被定性违章建筑,深夜遭拆除,理由是悟本堂飞檐翘角的“小庙”风格与作为现代体育场馆的奥体中心体育场风格不符。

这样的结论真让人哭笑不得。

反思张悟本现象,除了上述原因以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内在因素在起作用,那就是中国人骨子里对死亡的恐惧。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生,就意味着死!无论是君主或是平民,无论巨富或是乞丐,生命的终点都是死亡,这是真正意义上的人人平等。人生一世,短短数十年,至多百余岁,在茫茫宇宙中真如草芥一颗,其情形恰如庄子所言:“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但是,中国人似乎更怕死,或者反过来说,中国人的求生欲望更强。记得英国哲学家罗素曾说过,没有哪个国家的人像中国人这样的怕死,尽管刻薄,倒的确是事实。纵观世界,比中国富裕的国家多了去,可谁像中国人一样,把养生当成了一项“全民运动”?六十年代流行“打鸡血”,全中国大大小小的公鸡遭了秧;七十年代流行“红茶菌”,家家户户大瓶小罐派上了用场;后来又陆陆续续流行鹤祥庄气功、甩手疗法等全民健身运动。那时候大家都穷,也没人搞腐败,人与人几乎没什么差距。所以人穷志不穷,大家还挺快乐,就像今日的朝鲜,整个一个穷欢乐。那时细菌感染、营养不良是中国人生命的最大挑战。如今,日子越过越富裕,但人的压力越来越大,彼此的差距越来越大,气儿越来越不顺,病也越来越多,心理、情志的失调成了威胁健康的最大隐患,一些稀奇古怪的病也纷至沓来。再加上看病贵、看病难,老百姓遇到小灾小病的,“土方”、“偏方”大行其道,于是,胡万林、林光常、刘太医之类的江湖大师便陆续粉墨登场。

在西方文化里,能长生不老的只有吸血鬼,根本不能算人。这种理念反映在文学作品中,便是对上帝的敬仰,对死亡的敬畏,对天堂的赞美。而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大的欲望便是生存,最厌恶的事则是死亡。荀子曾说:“人之所欲生甚矣,人之所恶死甚矣。”中国古代君王生活花天酒地、纸醉金迷,但个个都想长寿成为神仙。无限的欲望,加上无限的权力,那就会生出无限的祸患来。秦始皇受惑于徐福,派其率领童男童女入海求仙,孰料一去不复返;雄才大略的汉武帝一生笃信长生术,屡屡受骗,但痴心不改,他的传记里一大半是有关求生的记载;唐太宗李世民虽然是千古传颂的明君,但也逃不过长生的诱惑。服食国内的丹药不见效果之后,于是四处派人去异国求药,在服下了一名自称200岁的印度和尚配置的方药之后中毒而死,时年才52岁;明代有名的昏君嘉靖皇帝、万历皇帝,多年不理朝政,整天沉醉于长生不老的美梦之中,这爷孙儿俩谁也没活过60岁。人年纪越大越怕死,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普通老百姓虽然没有皇帝那种寻觅天下长生不老药的权力和能力,但对于身边的所谓神医、神药,还是崇拜得五体投地。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崇尚所谓“神医”、“神药”的传统,基本上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花小钱办大事。古来多少装神弄鬼的神医,都是靠一些看上去极其普通的东西为人治病。早在三国时期,吴国兴盛的“清水道”治病,则只用清水一碗,祝祷之后饮用即可治病救人。张悟本推荐的绿豆、茄子、苦瓜,其实就是普普通通的蔬菜,性寒凉,祛火解毒,但经他一忽悠,则成了包治百病的神药。老百姓总是期望花小钱治大病,道理很简单,没钱嘛。中国老百姓从来就没有过足够的医疗资源治病,也就只好相信这些所谓的神医或者神药了。古代的老百姓是很可怜的,在太平盛世,最高的期望也不过是“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亡”。加上古已有之的神秘主义传统,只要是宣传到位的话,大家还是愿意相信奇迹的。从黄巾起义的张角天师开始,无数历史上的动荡都是从这种神医治病开始的。这只是事情的表象,最根本的原因是,凡是神医此起彼伏的时候,就是社会在财富分配上出了大毛病的时候。当今社会,无论知识还是资讯都很发达,一个明显就是骗子的人,能得到如此众多老百姓的青睐,确实发人深省。

世界卫生组织曾宣布:每个人的健康与寿命,60%与自己的日常养生有关,15%取决于遗传因素,10%与社会因素有关,8%与医疗条件有关,7%与地理、气候、环境有关。其实,食疗是我国传统养生方法的一种具有特殊魅力的方法,它运用中医理论,有意识地选择相关饮食,或者饮食与药物相结合来进行治疗。食疗的运用很早,早在《周礼》中,医师的分类中就已经出现负责食疗的“食医”,负责调配君主的饮食。《内经》中也明确指出“五谷为养、五谷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和而服之,以补精益气”,对于饮食与健康的关系给予了充分肯定。每当一种养生谬论被掀开遮羞布,中医总是不免被误伤,因为各种养生谬论,都要把中医大旗抗在肩上,为的是博取信任。中医有几千年历史,诞生于民众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积累,所以,中医发展过程中有着鱼龙混杂的漫长阶段,这给种种奇谈怪论提供了广阔天地。张悟本也不例外,无非自称中医,独创偏方。张悟本的成名作是《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在书里他引用了《黄帝内经》等诸多中医典籍中的语句,但是断章取义,为己所用,造成了很大的迷惑性。绿豆、茄子、苦瓜这些东西能治病,本身并没错,毛病出在他们的滥用,因为饮食对于身体其实是把双刃剑,运用得当,有益养生;运用不当,则会损害身心,甚至导致死亡。《黄帝内经》中就记载了五脏病的饮食禁忌:心病忌咸、肝病忌辛、脾病忌酸、肺病忌枯、肾病忌甘。然而许多号称神医的人恰恰在运用食疗的时候违背了基本的原则,比如绿豆,《本草纲目》的评价极高,认为它是“济世之良谷”,有清热解毒之效,并且“益气、厚肠胃,通经脉”。但是,李时珍同时指出绿豆也要注意服食方法,“以作凉粉、造豆酒,或偏于冷,或偏于热,能致人病”。同时,对于老年人、病重者、体虚的人,“绿豆虽补,将有不胜其任之患。”可见,绿豆虽好,但并不适用任何人,至于每天喝若干斤绿豆汤,可以治百病,那就只能是痴人说梦了。

在当今这个浮躁的社会,如何能够养生?一是养生先养心。对于社会大环境,个人是无法改变的,只能选择适应。在这种情况下,要特别注意精神、情志方面的和谐与平衡,在养生中要特别注意养生先养心,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保持平和的心境。正常的情绪、情感变化,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对于身心健康是无害的。特别是乐观、积极的情绪和饱满的精神,对于身体健康是有益的,正如俗语所云“笑一笑,十年少”。但是负面的情绪,如沮丧、悲伤,或者剧烈的情绪波动都会对身体造成损害,如《内经》所述:“大怒伤肝,暴喜伤心,悲忧伤肺,惊恐伤肾,思虑伤脾。”著名的国医大师裘沛然先生就极为推崇“养生先养心”的原则,他曾经为世人开出了养生妙方“一花四叶汤”:一花,即指身体健康长寿之花;四叶,即一为豁达,二为潇洒,三为宽容,四为厚道。这剂妙方既是裘老从传统养生理论中得到的启示,同时也是他自己养生实践的总结。他在晚年之所以转而研究儒学,就是希望能够寻找治疗人心疾病的良方。

二是养生不要急功近利。养生是一项长期的工程,需要在生活中细心呵护身心,一点点改变不良的嗜好,培育良好的生活习惯,而其功效则要长期坚持才能显现。在这一过程中,千万不要抱有太多的功利心。魏晋时嵇康的《养生论》是养生学的名作,对后世影响很大。他一再强调养生要重视日常生活中的点滴积累,每一次生气、每一次悲哀看上去好像没什么大不了,但实际上对于身心已经造成损害。同理,每一点呵护看上去没什么效果,但是这样的事情积累多了,就会对身体的健康造成不同的影响。如果急于求成的话,后果或许是欲速则不达,甚至上当受骗。各类骗术最擅长的就是利用人们的功利心理,以“药到病除”、“包治百病”、“立竿见影”等来进行诱惑,损失钱财事小,最令人担忧的是对身体造成伤害,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

三是要“三因制宜”,即要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纵观长寿之人,有的吃素,有的爱吃红烧肉,有的人不抽烟、不喝酒,有的则烟酒不离手。其实这并不奇怪,因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禀赋不同,生长环境不同,经历不同,饮食结构不同,体质也有平和、阴虚、阳虚、气虚、痰湿、瘀血、湿热、阳热等多种类型,对于不同体质的人,在饮食、生活起居、四季养生、锻炼方式、药食进补等方面都要区别对待,如果选择不当,不止是起不到养生的疗效,还会损害身体,甚至导致疾病的发生。

以上这些,恐怕就是张悟本现象带给我们的思考。

2010年6月于北京

同类推荐
  • 卢梭论理想人生

    卢梭论理想人生

    卢梭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作家、思想家。是人类近代史上最杰出的人物之一,他一生写下了大量的著作,各种不同的形式,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本书收录了卢梭数十篇关于爱情、婚姻、家庭、伦理、道德、学习、生活各个方面的论述手札,是一部难得的传世佳作。
  • 章太炎思想研究

    章太炎思想研究

    是20世纪中国第一部全面系统研究章太炎生平、思想与学术的学术专著。章太炎被鲁迅誉为“有学问的革命家”,是开创中国近代思想与社会大变动的第一代披荆斩棘者中的杰出代表。本书依据大量第一手资料,包括章太炎的大批手稿和他所阅读过的各种书籍,结合中国近代社会和革命变迁的实际,展示了章太炎走出完全脱离实际的旧书斋而投身革命的曲折历程,以及他力图通过对西学有选择的吸收以推动中国传统文化自身的扬弃与更新的真实状况。章太炎的思想、学术及其革命生涯。是中国近代社会与革命的一面镜子。
  • 叛逆的思想家

    叛逆的思想家

    这本书不仅是单纯的科普作品,更是一部真正的思想史漫谈。就连作者自己也很难准确定义它——它到底是一场噩梦,一出闹剧,一则寓言,一篇讽刺文学,一场心灵游戏,一场赌局,一句讽喻,一种观点,还是对一切观点的讽刺?或许,只有游历了八大领域的诸多人类思想,才能找到答案。
  • 价值美学

    价值美学

    “价值美学”在中国属于正在建立的一门学科,本书作为一部探索性的学术著作,许多观点与传统美学相左。作者强调:审美的秘密存在于主体客体之间的关系之中,审美现象即主客互动关系所生成的可感受、可体味的意义、意蕴、意味,它是一种特殊的价值形态。本书从历史的和现实的大量审美现象出发,结合人的本质与价值的本质,论证了审美现象属于价值范畴的历史根据和逻辑根据,指出以往美学的重大误区正是在于价值范畴之外找美。作者以审美价值为核心,从多方面揭示了审美价值的特性,并对审美价值的发生学进行了考察,对审美价值的生产类型和规律、审美价值的消费、审美价值的评价以及审美接受中的共鸣与观赏等进行了详细论述。
  • 回乡之路——寻皈审美生存的家园意境

    回乡之路——寻皈审美生存的家园意境

    本书共七章,内容包括:国内外生态美学思想研究综述、“返朴归真”——老庄生态美学思想的价值基础、“道性同构”——老庄生态美学思想的哲学范式、“天人合一”——老庄生态美学思想的终极旨归等。
热门推荐
  • 侵华日军罪行图录:九十位幸存慰安妇实录(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侵华日军罪行图录:九十位幸存慰安妇实录(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一部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侵略军从军慰安妇制度,以及90位受害幸存者的血泪历史叙述。全景式地记录了中国各地目前被发现的几乎所有幸存的日军性暴力受害者,以及韩国、朝鲜部分受害幸存者。
  • 无极生死门

    无极生死门

    漫漫长生路,凛凛天道威。谁能碾碎三千红尘,十万烦恼,见证无极大道?这是一个个你超乎想象的修真世界,这里不流行传送法阵,有着一座座神秘而厚重的传送之门:这里不接受命运的践踏,却受到无穷劫难的考验!最终谁能异军突起,傲立在天地之巅,达到那最高的境界?看天才少年云曦,带你领略异地大陆的传奇色彩,走进那令人心悸却又充满幻想的生死玄门。人挡杀人,佛挡杀佛!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进击的地球

    进击的地球

    人物:编号九五二七,职业:未来星际步兵,事件:来自未来的星际步兵重生地球,并调教地球成功,走向星辰大海的故事。
  • 帕奈学院

    帕奈学院

    艾尔大陆百年来遭受魔物侵袭,迫使天界干涉,天界与艾尔大陆的权力者创办帕奈学院,让普通人学习魔法抵抗魔界。通过七年的学习安如愿加入白龙联盟,成为公会的一份子。因克莱的死自责不已,遭受打击性格大变,并誓死杀灭一切魔物。在这时候,消失了三年的伙伴杰拉德作为敌人的身份,出现在了她的面前。安该何去何从?
  • 月华空间

    月华空间

    爱玩游戏的少女,一朝穿越来到魔族大陆。本以为是个正统的魔法世界。后来才知道,这只是个被诸神抛弃的世界。三观正常的平凡妹子,如何在这不平凡的世界生存?在她以为生活已经够惊心动魄时,老天又赠送她一个空间!(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满天星的传说:恋人未满

    满天星的传说:恋人未满

    每个人都会有喜欢的人,暗恋他却又不肯接近,宁愿做一个小小的配角,慢慢的陪在他的身边。
  • 末世之神秘系统

    末世之神秘系统

    末世降临,规则崩溃。仿佛一夜之间又回到了原始时代,文明在末日中被摧毁,人们的目的和史前人类出奇的相似,那就是——生存!这里有病毒肆虐的丧尸,也有变异的怪物,惊悚离奇……无名的系统从天而降,给身为平凡人的楚天带来了一线生机,新的故事从此开始!
  • 穿越之鬼魅丐帮公主

    穿越之鬼魅丐帮公主

    在一个假日里,上官媚儿带着另外三个姐妹去野外探险,却离奇地走进了一个奇怪又诡秘的山洞里。在洞中她们经过了一场惊魂失魄的逃命后,最后穿越到了古代一个国家里。别人穿越都进了皇宫当公主或妃子,而她们却倒霉地穿越到了丐帮里面去,当了个女乞丐。穿着破烂的衣服,住着四面通风的茅草屋,还要整天提防别人的陷害和追杀。而这一切是因为她们的真正身份并不一般。她们又该如何运用现代社会所学的知识,和山洞里得来的异能,扭转被动为主动,来完成自己的使命呢。
  • 春秋梦

    春秋梦

    记述了老一辈建设新中国、开发大西北的真实写照、情节生动而真实,故事感染力强,具有时代感、作者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写下了这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