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道理上来说,找工作看的是能力,但在实际操作中,雇主的决定往往会受到很多“非能力”因素的影响。众所周知,在筛选申请人的时候,性别偏见也很普遍。比如,人们普遍认为女性比男性更适合文职工作,而对于一些逻辑思维性较强的工作,如计算机编程、电子工程,雇主更倾向于选择男性。然而,如果能够把男女申请人放在一起比较,雇主就会更多地根据申请人以往的工作成绩来做决定,而不是单单考虑性别差异了。
类似地,如果招聘女秘书,外貌出众的申请人往往受到老板的欢迎,尽管外貌出众的候选人可能缺乏经验或者做事比较马大哈。然而,如果能把不同的女申请人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企业可能就会发现另外一个外貌一般,但是经验更丰富、做事更周密的申请人更加优秀和适合。因此,采用联合评估的方式来招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招聘过程中潜在的、基于性别或者外貌的歧视,有助于企业更好地选拔人才。
联合评估也会让人犯错吗?
应该指出的是,因为联合评估是一种更理性的评估模式,人们会倾向于认为采用这种评估模式总能得出更合理的答案。所谓“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在很多情况下的确如此。但是,理性就一定更好吗?
我在清华的一位女同事因为新宝宝出生,去中关村买单反照相机,导购给她看了两种型号的相机:
A.尼康数字单反相机,售价是2999元
B.佳能数字单反相机,售价是3999元
尼康和佳能这两个品牌各有特点,都是全球数码相机领域的领先品牌。那么,为什么佳能的要贵上1000元?
为了多了解一些产品的情况,她又接着和导购聊了聊。这时,导购告诉她,之所以佳能更贵,是因为这款佳能相机的配置更高:尼康相机的有效像素是1420万,佳能的是1800万。“有效像素”究竟是什么?我这位同事并不是很清楚,但是她意识到,它应该和照片的清晰度有关系,也就是说,有效像素越高,照片也就越清晰。谁不希望自己拍出的照片越清晰越好呢?既然这款佳能相机的清晰度要明显优于尼康,多花点钱也值得。再说,差别不就1000元吗?不差钱。抱着这样的想法,我的同事把有效像素更高但是也更贵的佳能相机买回了家。
过了一阵子,大学工会举办六一儿童节亲子摄影活动。我的同事洗印了很多5寸×7寸的宝宝照片,并给我们大家看。看着一张张充满欢乐的照片,她说,多亏自己舍得多花1000元买了1800万像素的佳能相机,才能有这些画面精美的照片。
然而,她所不知道的是,用这部1800万像素的佳能相机拍摄出来的照片,其实并不比用1420万像素的尼康相机拍出来的照片清晰多少。事实上,由于她对照片没有专业的要求,而且只是洗印普通大小的照片,这时1800万像素和1420万像素的区别,用肉眼几乎无法区分。也就是说,我的同事多花1000元买了更高像素的相机,却并没有得到相应的价值,事实上是浪费了这1000元。
而且,像素高可能还有若干坏处:如果相机的感光度低,则像素越高,照片里的“噪音”就越多,甚至还不如像素低的相机拍摄出的照片清晰;像素越高,数字照片的文件也越大,照片存储和分享也就更加不方便。
因为“有效像素”的缘故,我的同事选择了更贵的相机,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并没有感受到更多的益处。其实,对于大部分使用者来说,只要像素达到一定水平以上(如1000万有效像素),就没有太大的分别了。
此外,即使二者有区别,在商店里的区别往往比你日常使用时更大。因为只有在联合评估里,差别才更显著。对于我的同事来说,买相机的时候她进行了联合评估(比较1800万像素的佳能相机和1420万像素的尼康相机),所以能够感受到二者的差别;拍照片的时候她却只是进行单独评估(只用这一台佳能相机),也就无法明显感受到什么差别了。
聪明的商家经常利用以上“有效像素”的做法来让消费者付更多的钱。表面上,人们做了一个理性的选择,但并没有给自己带来实在的好处,只是在商家的诱导下多花了钱。
这样的做法不仅在照相机行业,在其他行业也常出现。比如买液晶电视,选购的时候真是琳琅满目,让人看花了眼。挑选这些电视机的时候,分辨率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分辨率越高,价格也越高。很多人会觉得电视越清晰越好,于是宁愿多花一些钱,买分辨率高的电视。
但是,并不是分辨率更高的电视就能带来更清晰的收视效果。更清晰的收视效果还取决于电视节目本身的清晰度。如果家里的有线电视并没有高清节目,那么花高价买回一个高分辨率电视就是在浪费钱。
更重要的是,因为买电视的时候是联合评估(商店里摆了那么多电视让你比较),看电视的时候却是单独评估(家里的客厅通常只放一台电视),所以,即使买了最贵的电视,因为没有同时看到与其他电视的对比,它的清晰程度也就显现不出来了。
量化指标真的明智吗?
现在的社会有一种普遍的趋势,就是用各种量化的指标去评价事物,甚至,我们用这些量化的指标,像尺子一样去衡量人。在这些量化指标的指引下,我们会认为,考出100分的学生比考出80分的学生学得更好,智商120的人比智商110的人更聪明,大学排行榜上排名第五的学校必定不如排名第一的。于是,我们的社会就陷入到各种指标竞争的怪圈里去了。我们不仅热衷于建立各种量化标准,还不断将它制度化、体制化,用它来评价、挑选更年轻的一代。
这和根据“有效像素”来挑选相机以及根据“分辨率”来挑选液晶电视,恐怕没什么分别。这些量化标准通常可以让我们的选择更为方便,也让我们更容易为自己的选择找到依据。然而,这种做法看似聪明,却很可能会搬起石头来砸到我们自己的脚上。因为基于各种数字和标准做出的决定,虽然看似合理,却并不一定是正确的选择。
我的一个硕士生,三年前毕业,他在找工作时获得了两个公司的录用。
A. A公司,比较喜欢的行业,月薪7000元
B. B公司,不太喜欢的行业,月薪20000元
虽然有一定的思想斗争,但是很快,和大多数人一样,他理性地选择了B公司。这一点也不让人奇怪,毕竟B公司的工资是A公司的近3倍!
选择这份待遇更优的工作之后,按理说,挣钱多了,应该感到更加快乐,但奇怪的是,他却高兴不起来,因为他并不喜欢做这个行业和这份工作,只能把它当作养家糊口的手段。
再到后来,他开始觉得力不从心,但是考虑到辞职的成本很高,就只好继续撑着。而且,由于公司里有别人比他更喜欢这份工作,更积极更努力,做得也更好,所以他就失去了升职和发展的机会。结果,三年来他的工资基本没有变化,还在20000元左右。更严重的是,他变得越来越不开心,工作的积极性也越来越低,最后还是决定辞职寻找新的发展方向。
而我的另外一个学生,三年前毕业时获得了A公司的录用,月薪是7000元。当时,他只有这么一个录用通知,没有什么选择。所以,他开心地去了A公司。虽然薪水不高,他却非常喜欢这份工作,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享受着工作充实的快乐和满足。因为快乐的激励作用,他越做越积极,越做越好,很快升至主管,几年内他的收入已经翻了几番,现在他的月收入,已经接近30000元。更重要的是,他生活得很快乐很充实。他甚至告诉我,他已经计划利用自己在这个行业的经验和人脉,将来创业办公司,开创一番事业。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理性选择不一定总是最好的。在量化标准的影响下,人们往往会忽视自己内心的感受,放弃自己喜欢的东西,而寻求理性的结果。工资是很容易量化的,但是对工作的喜欢程度却很难量化。在一个把工资看得比什么都重要的社会里,人们的选择就很容易发生扭曲,而这种扭曲的选择还经常戴着“理性”的面具。它诱导人去追求那些看上去很重要的事情,却忽视了快乐能够创造价值,而且是更为长远的价值。不幸的是,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是多么容易牺牲自己的主观感受,而去选择那些理性上更重要的目标啊!
巧克力还是玉米面
在单独评估和联合评估中,产品或服务的种类也会影响人们的偏好和选择。2005年,美国华盛顿大学商学院的伊丽卡?奥卡达教授(Erica M. Okada)在美国《营销研究学报》(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上发表了一篇论文。她的研究发现,在单独评估的情况下,人们更偏好于享乐品;而在联合评估的情况下,消费者更偏好于实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