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96900000012

第12章 国乱家乱政坛新星(1)

母亲逝世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1931年,是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一年,也是宋子文极为沉重的一年。

外患、内忧及家愁接踵而至。

九一八事变,东北三省大好河山沦陷。

长江流域,洪水泛滥,灾民遍野。

宋氏家族也突发不幸。

当年7月24日,上海《申报》刊登了一则惊人的消息:“财政部长宋子文偕机要秘书唐腴胪及卫士6人,昨晨7时由京乘快车抵沪。在候车室门前,突有多人抽出手榴弹、盒子炮、手枪向宋猛射,宋之卫士亦拔枪还击,一时子弹横飞,烟雾弥漫,北站大厅忽然变成战场。”

宋子文为何大难不死?又一历史悬案。

1931年是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一年,天灾人祸交织在一起。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在短短的几个月内,东三省大好河山沦陷。同时,发生了全国性大水灾。自1931年7月20日起,苏皖各地大雨成灾,南京、镇江、无锡、扬州、芜湖等街市尽成泽国。25日,湘鄂两省也发生大水灾。28日,汉口江堤溃水,灾情严重。8月2日,江、汉水涨,汉口全市被淹,水深处与房平齐;9日,长江水标达50尺零5;17日水标达53.7尺,陆地可航行50吨以上船舶。这次长江中下游大水灾涉及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5省,另外,河南、山东、浙江3省同时发生大水,8省受灾农田1.6亿亩,灾民达6000万人。

为了统筹救灾,南京政府于8月14日决定设立救济水灾委员会,派宋子文、许世英、刘尚清、孔祥熙、朱庆澜为委员,以宋子文为委员长。16日,水灾救济委员会在上海成立。

1931年,大水泛滥长江流域。图为浸泡在水中的武汉要救灾,首先需要的是钱。可是30年代初,南京政府由于发动反共战争和消灭异己的军阀混战,浩繁的军费,使财政赤字一年比一年增加。这样,唯一的办法,就是发行救济水灾公债。

宋子文此前虽然发行了大量公债,但这次却不主张多发,初拟只发行1000万元。然而立法院认为1000万元太少,主张发8000万元。为此,出现了一场争论。

8月下旬,宋子文在谈救济水灾公债时称:公债发行多少,须经救济水灾委员会详细调查研究后,方能决定,现立法院主张发行公债8000万元,并拟一部分购买赈粮,而对于政府业与美政府交涉购美麦问题未加重视。又关于保管基金,另设保管基金委员会一事,亦无必要,因财政部有保管基金委员会。鄙人现向中央提议,在购买美麦正在进行交涉及本会提案正在准备之中,仍请按原定计划,先发行公债1000万元,并由现有保管基金委员会代为保管。此次救济水灾,需款之巨,众所共知,政府尽其财力所及,筹款救灾,鄙人极所赞同,但吾人对此问题,必须注重实际,故为财政上之第一步计划,仍应按原定提案,准许发行1000万元水灾公债云云。

立法院对宋子文进行了反驳,多数委员认为:现有灾民达6000万人,即使发行8000万元,再加借贷美麦,共计不过1.2亿元之数,灾民所得,亦属无几。立法院副院长邵元冲说:“此次灾情之重,不仅本国政府应尽力救济,即世界各国亦莫不表示同情。以前估计,灾民在五六千万以上,如照财政部原定一千万元施赈,实不足数日之需。政府虽已与美国商议赊购麦粉,其数额亦不过四五千万元。但此次救灾,决非专重治标所能了事,盖若辈灾民,均已失去生活基础,政府如不设法之妥善安排,隐患将不堪设想。”立法院多数委员还表示,对此事愿以去就为争,即政府如不发行8000万元救济公债,他们就辞去立法委员职务。

9月2日,国民党中政会举行第287次会议,于右任任主席,决议如下:发行赈灾公债8000万元,由财政部分期发行;本公债收支及基金保管方法,仍由财政部依照惯例办理。实际上,这是一个折中的决议,既依照了立法院8000万元的主张,又依照了宋子文由财政部保管基金的意见。9月8日,南京政府令8000万元作两期发行,本月先发3000万元,12月内续发5000万元,着财政部先筹垫款,办理急赈,以资救济。实际只发行了第一期3000万元,第二期5000万元因形势变化未再发行。9月3日,国民党中政会又由于右任任主席,讨论了宋子文所提购买美麦问题。决议:数量为5万吨;价格按照美国口岸起运日之市价;付款办法,以美金在纽约付还,年息4厘,从1934年至1936年每年付三分之一。

公债的争论与美麦问题解决后,宋子文的救灾委员会开始工作。救灾委员会下设7股,各股主任是:调查股主任曾溶甫,财务股主任宋子文兼,会计稽核股主任张嘉璈,卫生防疫股主任刘端恒,运输股主任虞洽卿,灾区工作股主任朱庆澜,联络股主任孔祥熙。

宋子文指示灾区工作股主任朱庆澜发表灾区工作大纲,规定了工作方针、工作大纲及收容组织等项。工作方针是:(一)灾区工作,以救命为前提,但不以救命为止境;(二)灾区工作,注重标本兼治,除散放济赈外,实施各项防灾计划,如水利移垦等,以为根本之救济;(三)充分利用灾民协助工作之实施,以谋引起人民对于农业复兴之兴趣与决心。

工作大纲规定,灾区工作分为三个时期:(一)救急时期,9月15日以前;(二)过渡时期,9月16日——1932年2月15日;(三)恢复时期,1932年2月16日以后。特别强调了救急时期的工作,包括捞救灾民,施放食品,设收容所,排泄积水,抬埋人畜尸体,设药防疫和训练过渡时期工作人员等。

每个收容所规定收容1250户,每户以5人为计,约6250人;每所分为10闾,每闾125户,设闾长1人;闾分5邻,每邻25户,设邻长1人,每所设管理员1人,由主任指派督率闾长、邻长实施村自治,阊长、邻长由村民公推,每所建窝铺650座,每座住2户。但这些只是纸上的东西,实际难以落实。

在救灾工作中,全国各地先后成立了放赈机关,直辖的有宁属区、江北区、长沙区、武汉区、九江区、郑州区、芜湖区、皖北区、济南区和长安区;代办的有首在民族危亡的时刻,宋氏三姐妹携手联合在一起,共商国事。都水灾委员会、湖南湖北善后委员会、豫省特别赈务委员会、皖中南联合办事处、福建云南贵州广东四川各该省赈务会等;补助机关有上海全国筹募水灾急赈会、江宁水灾委员会、丹江工赈局及其他各地设立的收容所。

放赈机关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发动全国各界捐款,救济灾民。据1931年9月13日全国救济水灾委员会财务组公布,收到各界捐款银元2534224元,小洋2935角,铜元3318枚,银73316两。上至官僚巨贾,下至贩夫苦力、狱囚乞丐,莫不解囊相救。一方有难,四面相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执政的国民党政府,自然也要做些表面文章。

9月9日,宋子文在上海中央银行首次召开救灾大会。到会的有宋子文、孔祥熙、许世英、朱庆澜等80余人。宋在报告中说:“此次受灾,除江淮流域以外,兼及运河区域,近日黄河流域亦同罹巨劫,灾情之重,毋待鄙人赘述。至今日,灾区内灾情之科学确实报告,尚不可得,鉴于此事情势之重大,才设立本会,处理救灾事宜。”宋子文此前虽然也说过对水灾要标本兼治,但这次会上不再提及治本,只主张采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办法。他说:“有人主张开浚淮河,改良长江水道,这是不切实际的,首先是无经费,这笔经费至少要1亿元以上;即使有了经费,工程技术亦不敷应用。”他说:“美国密西西比河水患,前后用于治河之费,在数万万以上,犹不能消弭其祸,故改良长江水道是不可能的,也不是该会的目的。”他认为,救济水灾委员会只能“尽力为灾民急赈,尽先后发放食品,建造收容所,及置备卫生防疫等事宜。”宋子文预计,未来6个月的费用为7000万元,其中购麦3750万元,运费1200万元,救灾工作费1000万元,灾民寒衣费350万元,卫生工作费100万元,已拨急赈费100万元,准备金500万元。实际远未达到这个数字,据一年多后,1932年12月28日宋子文发表的水灾赈务报告,自1931年8月14日至1932年底,急赈支款共计为668万余元,麦12.7万吨,受惠者为496万余人,工赈受惠者约1000万人。

南京政府实际发行救济水灾公债3000万元,即使照宋子文发表的数字,也只为急赈支出668万元,不足四分之一。大部分用到哪里去了?全国大水尚未消退,日本帝国主义即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在此情况下,救灾委员会灾区工作股主任朱庆澜“代表”六千万灾黎致电蒋介石、张学良、汪精卫等国民党要员,呼吁“举国团结,一体奋斗,同舟风雨,共济艰危”。救济水灾公债名义上用于国防,实际主要充作了“剿共”经费。在蒋介石的“剿共”大业面前,宋子文主持的救灾工作是不重要的。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1931年7月,正当全国发生大水时,宋家也发生了不幸。7月23日,宋母倪太夫人在青岛病逝。倪太夫人病逝后,宋子文向南京政府请假一月,办理丧事。因此,宋子文出任水灾救济委员会委员长也是徒有其名,主要精力用在家事上。

20世纪30年代宋子文与母亲倪桂珍的合影宋母遗体由青岛运到上海,停放于西摩路宋宅。挽宋母去世的是“孤哀子宋子文、宋子良、宋子安,孤哀女宋蔼龄、宋庆龄、宋美龄,适孔祥熙、孙文、蒋中正,孙女琼、曼、瑞泣叩”。有这样显赫地位的子、女、婿的母亲,在当时的中国是绝无仅有的。

宋母病逝时,因宋庆龄尚在国外,葬礼延期举行。8月13日,宋庆龄从欧洲回到上海。宋母治丧委员会决定,8月17日“开吊”,18日“引发”。

8月17日,为宋母倪太夫人开吊之期,灵堂即设在西摩路宋宅外客厅中,厅外悬挂着南京政府颁给的“教忠报国”四字横匾一方,灵堂内满置花圈挽联,备极庄严。17日上午8时至下午6时,中外宾客前往吊者,络绎于途。计有赵晋卿、张群、王晓籁、王一亭、杜月笙、日使重光葵及各国领事等,约数百人。

12时30分,开始公祭。南京政府派参军杨啸天、田沛卿二人主祭。上海市长张群代表南京政府致祭于宋母倪太夫人之灵日:“呜呼,猗惟贤母,系出汉儒;毓灵珠浦,钟秀罗浮;幼著柔嘉,长称淑慎;刈葛知勤,采蘋识敬;相其夫子,经营四方;比翼万里,联璧一堂;教有义方,既周且至;封鲜敦廉,丸熊励志;令仪令誉,遐迩无间;鱼轩就养,鸠杖看山;九点烟青,二陵峰碧;一旦仙游,遽归真宅;人怀懿范,国褒女宗;陇罔纪德,彤史扬风;一代哀荣,始终有则;酹酒陈词,灵其歆格。”官方祭文用尽溢美之辞,这对养育了名人宋子文等兄弟姐妹的倪太夫人也未尝不可。

8月18日,为宋母举行葬礼。由于宋母是虔诚的基督徒,清晨6点举行了宗教仪式,宋氏家人亲友齐集宋宅花园草坪上,听牧师讲述太夫人行状,牧师开头引了几句《圣经》中的话,接着就以倪太夫人的口气说:“我现在坐在一片草地上,天空飘着云彩,周围开着鲜花,环境是这样优美,空气是这样清新,我感到非常愉快……”那声音,那话语,竟像太夫人快乐地和大家告别,音形毕肖,使悲恸的气氛变得轻松了些,随即出殡。

宋氏家族除宋子文的夫人张乐怡因身体不适未参加以外,都参加了葬礼。蒋介石本以“在赣剿赤匪,军务倥偬,一时无暇来沪”,原准备“派张群代祭”。但在宋美龄的催促下,还是暂时撇下“剿赤”军务,赶回上海参加了葬礼。蒋介石于当日凌晨5时40分才赶到上海,随即乘汽车驶往西摩路宋宅,在灵中堂向宋母灵柩行耶教祭礼。蒋下车时,穿夏布长衫,戴着草帽、墨镜,抵宋宅后,即换黑衣布袍,黑袜黑鞋。灵柩原定清晨5时由西摩路宋宅出发,故参加部长及执绋亲友均于天还未亮之前就在宋宅集合,但因蒋介石来沪奔丧,5时40分才到宋宅,故改迟至6时30分出发。

出殡时,宋子文等三兄弟走在最前面,接着是三个女儿宋蔼龄、宋庆龄、宋美龄以及女婿孔祥熙、蒋介石依次前行。宋家三姐妹等均全身衣黑纱旗袍、布履、黑色纱袜,面罩黑纱,垂首饮泣。蒋、孔两人亦衣黑纱长衫尽半子之礼。

参加和保卫葬礼的部队,有上海警备司令部宪兵一个营和军乐队;海军部海军陆战队一个连和军乐队;公安局警察第一大队全队,机车队和军乐队,以及英法两租界中西巡捕、各军警机关侦缉员等,总数不下千人。

队伍从西摩路出发,经南阳路、小沙渡路、走静安寺路、往西人大西路、经中山路、虹桥路、而至万国公墓。沿途警备特别森严,公安局机车队及捕房探捕为先导,沿途巡视,上海市公安局长陈希曾为总指挥。执绋来宾有何成浚、贺耀祖、连声海、杨杏佛、虞洽卿、张群、马福祥、朱培德、王正廷、杜月笙、黄金荣、陈绍宽、王柏龄、蔡元培等。此外,于凤至女士、于右任夫人、戴季陶夫人等亦亲自乘车送殡。

宋子文夫妇在父母墓前的留影上午9时许,灵车至万国公墓中央礼堂,宋子文等三兄弟及宋蔼龄、宋庆龄、宋美龄三姐妹,还有蒋介石、孔祥熙等恭站灵前,由江长川牧师主礼,举行祈祷约五分钟。祈祷时,宋家人人泣不成声,蒋介石亦频频以巾拭目。祈祷毕,宋子文悲痛地说:“我们没有妈妈了!”惹得姊妹们又悲伤地哭泣起来。

9时30分,开始举行人葬典礼。墓穴在礼堂前左首,即傍宋子文父亲宋耀如西侧,穴深5尺,穴内铺以水泥,墓外四周铺以青草,灵棺由穿蓝色长衫工人10名,徐徐由礼堂抬出,宋子文等尾随其后。灵棺人穴时,棺上盖以青天白日党、国旗两面。宋子文等在墓前最后行三鞠躬礼,向母亲告别。从此,养育了宋子文等兄弟姐妹六人的倪太夫人和宋耀如一起,永远安息在这块绿树环绕,芳草如茵,庄严肃穆的墓址之中。

人生似鸟同林宿,大限来时各自飞。倪太夫人的葬礼,使宋家姊妹集合到了一起,但不同的政治信仰,又使他们很快分离。宋庆龄不满蒋介石对中外进步入士的镇压,联合全国进步力量,开始着手组建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宋美龄支持蒋介石转返江西,指挥“剿共”军事。宋子文于8月底返南京,销假视事。当时全国水灾仍然告急,各省纷纷电宋子文,要求救济。湖北省救灾急赈会于9月9日电宋子文:“鄂省灾民一千余万,仅得中央赈款17万元,连同中外捐款亦只一百万元,赈款太少,无济于事,请速拨巨款赈济。”然而,宋子文不知是孝期未满,还是要把经费用于支持蒋介石“剿共”,国人得不到这位水灾救济委员会委员长的答复。宋子文虽然对养育了他的父母尽了吊丧的义务,但对养育了他的中国人民在严重的自然灾害面前却没有怜悯之心。这就难怪他人有心要谋刺他了。

同类推荐
  • 民国范儿

    民国范儿

    本书特为撷取了五位民国著名人物,分别为一怪杰、一先驱、一情僧、一干才、一丈夫,他们生于天地间,杂然赋流形,或作黄钟雷鸣,为后世所感佩;或气韵流动,摇曳在历史的风景里。五种人生,展现了形神迥异的五种民国风范。
  • 玉琳国师传

    玉琳国师传

    本书是星云大师佛教人物传记系列中的一本,以平实的语言,细腻的描述,讲述了玉琳国师坎坷而极富传奇的一生经历。
  • 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李素丽的故事

    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李素丽的故事

    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前仆后继,长期英勇奋斗的结果。在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在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无数的革命先烈、无数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奉献了他们宝贵的青春和生命,他们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后人留下了十分珍贵的精神财富。他们的革命斗志和英雄气概,在新的历史时期,在当今我们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仍需要这种强大的革命精神,把人们感奋起来,凝聚起来,尤其是广大青少年朋友,应该以英雄模范人物为榜样,把自己锻炼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学习、奋发向上。
  • 算无遗策——郭嘉

    算无遗策——郭嘉

    《算无遗策——郭嘉》主要内容分为睿智少年、屡建奇功、巧论袁曹等章节。郭嘉在天下大乱的形势之下,掌握了广博的政治、军事和历史知识,他奉行法家的政治思想,行为果敢干练。其政治活动主要在东汉少帝、献帝时期。
  • 李嘉诚敢想敢干的超人胆识

    李嘉诚敢想敢干的超人胆识

    李嘉诚的坎坷经历不少,辛酸处亦罄竹难书,一直以来靠意志克服逆境,一般名利不会形成对内心的冲击,自身一套人生哲学对待。但树大招风,是每日面对之困扰,亦够烦恼,不过明白不能避免,惟有学处之泰然的方法。本书的重点为不是重复李嘉诚一般的成功经验,而是解析其敢想敢干的超人胆识,并以观点和个案相结合的方式对这种胆识作全面细致地研究,以便充分展现一个大商人的成功之处。
热门推荐
  • 珍珠流星

    珍珠流星

    在父慈母严的家庭里,双胞胎姊妹的生活荡不起一丝波澜。恰逢她们情窦初开之时,另一个孩子闯进了她们的生活。那个身体羸弱的孩子,不自觉间成为她们的轴心,牵动着她们,润色着她们的人生轨道。那如珍珠似流星的孩子,教会她们,生活本就应该如珍珠流星一般,璀璨夺目,哪怕光阴似箭,难以留住,也是那么的值得珍重而沉淀于心。
  • 新恐婚时代

    新恐婚时代

    都市轻喜剧,主要讲述的是身为巡防队员的丁苙与豪门千金蔡俊雅之间的甜蜜爱情故事。丁苙,原本是“大龄”,“剩男”,“宅男”这一群体当中普通的一员,如同大多数人一样,没有家世背景、工作普通的他为人憨厚,原本恐婚的他,没想到阴差阳错却意外成为了一只炙手可热的香饽饽。旁人眼里得厚积薄发,究竟有着怎样的秘密?没有人知道,一方面为了抱得美人归,另一方面又是各种恐婚的他可是经历了一番苦痛折磨。从身材魁梧的女壮汉、初入社会的女护士、朴实的乡下妹到高学历女博士,他都一一过招。而与此同时,漫漫相亲路,又岂是独自一人默默潜行?虽然说他们这对欢喜冤家想要共同摘掉“剩男剩女”这顶大帽子,还真不是那么容易,但诙谐幽默的故事背后牵动着一大群人的婚姻问题。Q群:371729809
  • 侠岚之侠客行

    侠岚之侠客行

    这是一个神奇的世界,妖怪、魔神、仙人……都在其中,如果你手中有一个梅花壮的印记,那么恭喜你,你将是这个世界的英雄。
  • 摄政王妃:王爷好霸道

    摄政王妃:王爷好霸道

    腹中骨肉被负心汉弄掉?重活一世,穆兰梦怎么能不棒打“鸳鸯”?挡路者,杀!牛鬼蛇神,吊打!杀出一条血路,必要将命运掌握在手里!真龙天子喜相会,求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 原味冰淇淋

    原味冰淇淋

    冰淇淋车前。和朋友打闹的他,和她没有注意彼此,当手准备拿冰淇淋时,手背传来温度,转过头来,阳光撒下的金粉让他们明白,心动和缘分原来那么美好。【这是你最喜欢的】【原味冰淇淋】
  • 穿越之腊梅花开

    穿越之腊梅花开

    村姑腊梅翻身记。一朝穿越到古代,忙着下厨忙着育儿忙着斗后娘。顺便做了买卖还上了战场,又收获了死心塌地的美男一枚。某女:你长的这么好看,怎么能看上我?某男:反正谁都没有我好看,长成什么样又有什么关系。某女:?!
  • 剑林初心

    剑林初心

    一夜之间名满天下的剑林派人去楼空,销声匿迹江湖中人皆想寻得剑林至宝初心剑十八年后初心剑重现江湖,血雨腥风……
  • 用一生爱一人

    用一生爱一人

    我们都深爱着彼此,在这个世界中彼此相濡以沫。暗恋这着对方,深爱着对方。但后来,却说我们只是朋友。心灰意冷,到最后,爱情能否救赎那些错失,那些错事
  • 梦的片段

    梦的片段

    ,一段错综复杂的故事,战争的阴影笼罩着一切
  • 命运之侍

    命运之侍

    女神养成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特别是在她还拥有熊孩子前缀的时候……但是万一适应了这种设定的话,贺纶发现自己走上了一条明为侍者,实为奶爸的不归路。“喂,你的三观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