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055400000018

第18章 丧葬新风俗(4)

幼儿诞辰礼俗

一个孩子自出生至周岁,家里人、亲属给他庆祝,实行许多仪节,他自己对此却是茫无所知。小孩幼弱非依赖家庭而不能生存。到了能够行走之后,感觉渐灵知识渐开,而社交范围也渐渐扩充。这一段童年叙述大约从三岁起,到十六岁成年期止。从此就可以详细观察,一人从出生开始,他的地位如何变迁,他的关系如何扩大,从父母和家庭至宗族和外族。

断乳

孩子长成大约两三岁的光景,他的母亲因生了小的弟妹,就要把他吃乳的习惯戒掉。小孩自己当然不愿断乳,时常抓着母亲乳头,做母亲的没有法子,只得暗地用姜汁涂抹乳部,小孩吃着觉有辣味未免痛哭流涕,经过数次试验,也就放弃吃乳的习惯了。

断乳显然是孩子生活的一个阶段。断乳前期母子关系十分密切,不论吃睡玩游,终日都紧跟着母亲,母亲工作时,也把他负在背上。断乳之后饮食不必依赖母亲身上供给,母子关系渐渐放松,又因和同辈小孩游玩发生兴趣之故,常和母亲间隔。这么一来孩子渐渐离开完全依赖母亲的生活了。小孩的母亲回到她的娘家时,或她姊妹家时,就把幼儿带去。因此小孩又认识了族外的戚属,戚属也使他的社交范围又扩大一层。如果幼儿是长子,他第一次到外祖母家时还有特别礼物。

“过关”

乡间小孩未成年而死亡者为数不少。村民皆以此归罪于邪煞作祟。厌禳之法莫如“过关”。“过关”一词,乃指道士为小孩作法越过关煞以免死亡的意思。每个男孩子在一、三、六、九诸岁的周日,都逢关煞,必请道士作“过关”法。十六岁时又过最后的一个成人关。这些作法不免带有迷信色彩。

“收惊”

所谓“收惊”里面,带有浓重的迷信色彩。

小孩到了五六岁以后,便可自己出门游玩。回来时有时疯狂发作,家里就以为他在外面受了惊,致把魂魄散去,所以得病。治疗之法莫若“收惊”,收惊法有多种——一是陈夫人收惊法。小孩受惊,母氏量米一杯,用布包之,来到娘奶神像前,恳求祷告,双手捏着米杯,频频摇动,口里唱着:“天灵灵,地灵灵,收惊娘奶第一灵,乞猫惊,乞犬惊,乞鸡惊,乞鸟惊,乞墙惊,乞壁惊,我涕都不惊。”唱毕,开布视米,觉有低浅,添米使满盏,包而复摇,也和前面一样再唱一遍,唱毕又开布添米,一直到达杯中米紧满,添无可添之时为止,那小孩的惊就收回来了……二是母亲呼喊收惊法。小孩的母亲问明孩子游玩的地点,拿着孩子的一件外衣和一个镜子,来到原地用手向地上连拍三下,口里念着:“某某不要惊,赶快跟着依嬷回去。”然后从地上拣一块石头带回,一路上狠命地呼喊着,某某回来,某某回来,到家后,把镜子、外衣和石头都放在孩子床上,据说这样的惊也就收了。此种“收惊”又谓“喊惊”。

入学

孩子长成七八岁的光景,就送到私塾去读书识字,入学之初,由做父母的带他到学馆里去拜谒教师,又由教师带他到孔子像前焚香膜拜,这叫做“拜谒万世师表”。孩子入学以后交朋结友,生活方式又扩充一层,家庭环境之外,又有学校环境。无论其数年辍学,抑是终身读书,他这时所交的朋友,往往是最亲密的知己,一生往来感情坚固,如为异姓,将来常订为儿女亲家。入学时期也是男女分离时期,家里兄弟入学,姊妹们则学习针线女红。以是男女此时渐形间隔,到婚嫁时则根本分开。

“灿斗”

凡男孩子自一岁到十六岁,每年阴历八月十五日陈夫人生辰的那一天,都必须行“灿斗”礼仪。“灿斗”与平常斗不同,届期陈设五光十色。斗中置一“童子佛”。“童子佛”代表男孩子,如果一家之内,有三个十六岁以下的男孩子,则斗内须置三个“童子佛”,每人有一个,各个写着名字记号不可混乱。“灿斗”陈设完毕,置厅堂几上,由道士前来作法。

道士在这一天十分忙碌,必须挨户作法,他进门即吹“鸣角”摇法铃,俄顷移“灿斗”于小孩床中,如果孩子不止一个则置年龄最长者的床中。道士去后,“灿斗”仍置床中,俟“流芳灯”熄灭后,始可移动。“流芳灯”须待自熄,如中途吹灭,则认为不祥之兆。娘奶生辰行“灿斗”礼,小孩每年自己的生辰也必备办菜肴、钱纸等供奉陈夫人,民间之俗谓之“烧娘奶纸”,这也是颇为迷信的。

“出幼”

“出幼”是男子成人之礼,“上头”是女子成人之礼。现在二者皆在婚嫁时行之。男子行“出幼”礼时,必起一个名字,留为登载族谱之用。旧社会男女到成年期有“人社典礼”仪式,未行此礼的男女都不算为完全资格之人,行礼之后,他们方才能够享受成人的一切权利义务。周代有冠笄之礼,与人社典礼意义颇似。在今天看来,这所谓“出幼”与“上头”,恐为冠笄之礼的演变罢了。

成人诞辰礼俗

生辰寿诞礼俗

我国人生礼俗以诞生礼和丧葬礼为两级,以成年礼、婚礼为中介,分成两个大的段落。

在这两个段落之间,人生礼仪比较稀少,只有不同年岁的寿诞礼仪,并且显得不那么重要。

上了年纪的老人十分重视寿诞礼仪,即使寿星们不在意,子孙也要在这种可以做面子的礼仪上作文章。

寿诞的基础

寿诞礼仪的基础,是源于较独特的文化信仰传统。我国古代有所谓“五福”,讲的是五种人生理想。民间的说法是福、禄、寿、喜、财。古籍的说法略有不同,寿排在五福之首。《尚书·洪范》说:“五福,一曰寿,二曰福,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

不仅寿居首位,而且其他几福也多与此有关,比如康宁、考终命。古人解释,考终命为“皆生姣好以至老也”,与此有一定的关系。可见,人的一生,寿是至关重要的。

正是基于上述观念,古人今人都十分重视寿龄。在古代文献资料中,这方面的记载不计其数。人们不仅在现实生活领域千方百计地寻求、实践长寿之道,也苦心孤诣地在信仰、礼仪生活里创造、应用长寿之术。首先,人们创造了祝福、庆贺长寿的礼仪——寿礼。其次,人们根据社会价值观等赋予一些行为以特定的意义,比如拣佛头儿上寿,对人弄刀折寿……从而趋利就福、远祸避患。再次,人们还创造了寿星这样一位吉祥人物,时常加以寿礼;把寿字用许多形体写出来,组成“百寿图”;择定许多长寿的象征物,入诗入画,借以寄托长寿愿望。所有这些都构成了我国传统寿诞礼俗的丰富画卷,而其中寿礼最为突出。

寿诞的仪式

寿诞礼仪是每当生日时举行的人生礼仪,终生要重复好多次。虽然礼仪的中心意义都在于祝福、庆贺健康长寿,但因年龄的不同而有所差别。小时候的一般不叫寿礼,而俗称“过生日”。人们认为,小孩子、青年人做寿是不妥的,要折寿。只有到了一定的年龄,才能举行寿礼。不过,如果父母在世,即使年过半百也是不能“做寿”的,因为“尊亲在不敢言老”。

过生日对儿童、少年以及青年人来说,是值得高兴和庆贺的事情,父母家人一般都要以某种仪式予以庆贺、祝福。这种礼仪虽不像其他人生大礼那样隆重,却也明晰地记录着青少年成长的脚步。当此之时,人们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往往能增添一些生活的信心和智慧。

在传统社会,小孩子过生日往往要举办家宴庆贺。山东俗称小孩生日为“长尾巴”,中午的家宴要吃面条,称喝“长命汤”。生日忌喝“米汤”、“黏粥”,俗话说喝了要“一年糊涂”。此外,孩子过生日这天不受打骂,否则不长。世家大族小孩过生日也有接受贺礼的。

寿礼也叫“过生日”,此外还有“做寿”、“祝寿”、“庆寿”、“贺寿”等名称。特定年龄又有特定称呼,如“庆八十”、“贺六十”、“古稀之寿”等等。男女寿诞也有不同的称呼,比如男称椿寿、女称萱寿,因为我国古代以椿萱代父母,“椿萱并寿,兰桂齐芳”

里的椿萱指的就是这层意思。

寿礼一般在40岁以上才开始举行,甚至更晚,各地、各代风俗不同,没有统一的年龄。

山东泰安地区从66岁开始庆寿,湘西土家族是50岁开始祝寿。有的地方则不论年龄,只要添了孙子、留了胡子就可庆寿了。但一致的规律是:越做越大,越做越隆重,整数之寿(俗称“整寿”)较零数隆重。古语云:“人生七十古来稀,”因而这个年龄以后的寿礼很是隆重,“八十大寿”往往是寿礼之极。逢十、逢五之外,其他零数一般不大办寿礼,要办,规模也比较小。

传统寿礼有一套仪规。先要设寿堂,摆寿烛,挂寿幛,铺排陈设,张灯结彩,布置一新。到了生日那天,寿堂正中设寿星老人之位,司仪主持仪式,亲友、晚辈都要来上寿。辈分不同,礼数有别。平辈往往只是一揖,子侄辈则为四拜。有的并不设寿翁,客人只是到寿堂礼拜,而由儿孙辈齐集堂前还礼。当然平常人家也有不设寿堂,只设寿案的。旧时北京这情形时,多是到香蜡铺请一份木刻水印的“本命延年寿星君”的神马儿,夹在神夹子上,头前摆上寿桃、寿面,点上一对红蜡,压一份敬神钱粮而已。

寿筵是寿礼的重要一环,主家往往大开宴席,款待来客。宴席的馔肴不外乎鸡鸭鱼肉、山珍海味,但少不了的是面,俗称“长寿面”。贺寿的来客都要携带寿礼,诸如寿桃、寿糕、寿面、寿烛、寿屏、寿幛、寿联、寿画、寿彩、万年伞等。这些礼品中但凡能缀饰、点画图案的,一般都要加上一些象征长寿的图案等。此外,各地又有独具特色和意蕴的礼品。山东掖县出嫁的女儿回娘家为父亲祝寿,一定要做祝寿饽饽一摞(五个),然后再加一个,一摞祝寿,另外一个供寿星(神)。蚕乡浙江海宁则要给老人做绸衣、绸裤、绸面鞋子,用抽不尽的蚕丝祝福老人长寿绵绵。

民间信仰是建立寿诞礼仪的基础,因此在某些方面有其独特之处。比如壮族寿礼,举行寿礼时晚辈要用猪肉、鸡来祭祖先,有的地方还要请师公念经。行礼之后,大家还要簇拥着老人唱“祝寿歌”。土家族的寿礼,其仪俗和寿星的年龄大小有关系。60花甲的寿礼一般就比较隆重了,亲友都要送礼品来祝寿。其礼品除一般的食物以外,还要有面和鱼,面称“寿面”,鱼则象征“百岁有余”,此外还送寿幛、寿匾、彩对、福禄寿喜星图或瓷像。若是百岁大寿,则不论平时交往疏密,人们都慕名前来祝寿,因为“山中虽有千年树,世上难逢百岁人”。大家还要为寿星立碑刻传,宗族还要将此事书于族谱,主家亦要向来宾馈赠礼品等。

人寿俗信

寿诞礼仪的许多仪式是建立在民间信仰基础上的,了解这些俗信,对于理解寿诞仪式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关于人的寿命的俗信很多,诸如:一些地区小孩十岁的生日由外婆家给做,称“爱子寿”;青年20岁的生日由岳父家做。“做九不做十”,即逢整十时在虚岁数九的那年做寿。有的地方“男不做十,女不做九”,十、九和当地方言贼、鸠谐音,故不做。40不做,因四与死谐音。

做冥寿,也叫做阴寿,指祖先亡故以后,每逢整十,子孙就设神像或神位于堂中,对之行礼,设坛延僧,诵经礼忏,以此表示后人的孝念。冥寿亲戚朋友有送纸扎锭者,也有登堂拜祝的。

人们相信行善积德延年益寿。扶贫济弱、修桥补路都是善举,可以积德。不过,这做起来并不容易,所以就产生了可以积寿、增寿的象征性行为,诸如诵经礼忏、烧香祷告,庙观施舍,放生,抄写经卷等。壮族则有“添寿”之举——旧时不少地方年过五六十的人都有寿米缸,平时总要在缸中放上几斤米,不能断,表示延年益寿。每年到新节,儿女们要选上好的白米,倒入缸中“添寿”,亦称“养缸”。缸里面的米平时不能动,只有做寿时才能舀一些出来煮干饭,敬给老人,表示儿女祝愿老人健康长寿。

民间信仰认为,寿命在天,寿数有定,该活多大年纪就能活多大年纪。因此,寿数就像个人财产一样可以出借、转让。“借寿”仪俗就建立在这种信念的基础上、凡家人有病,医治无效,深知没有活命可能的时候,人们便认为此人寿到,只能借寿给他,以求延寿。出借寿数的多是病人的子女或亲戚至友,并且必须自觉自愿,否则不会灵验。借寿时,出借寿数者要斋戒沐浴,虔诚拜祷,祈求老天爷允许借寿。如果病人出乎意料地转危为安,人们就认为老天已经准许借寿,因此要焚香许愿,答谢苍天。假如病人一命归天,出借寿数的人也要烧香祷告,取消前言,以免冥府阴司的阎罗判官阴差阳错,把出借的寿数误判给了别人。

借寿之外还有补寿之说,毛南族的“添粮补寿”即是如此。毛南人认为吃“百家米”可以补助健康、延年益寿。其仪式有讨粮补寿,即由老人亲自到粮行去讨粮,一般粮行都允许老人抓一把米,老人也留几分零钱。讨几十个粮摊,可得三四公斤米,然后专供老人食用。

如果吃后不起多大作用,便要办酒席请亲友来“添粮补寿”,并举办“添粮补寿”仪式。添粮补寿仪式是由子女来操办。选定吉日后备办酒席,亲友各带三五公斤米来,还用红纸剪一个大寿字贴在方形蓝布或黑布上,称“寿屏”,以为贺礼祝寿。主家把亲友带来的米倒在箩筐里拌匀,然后师公来到神台前,手拿符告,节奏均匀地拍打,口唱“六马歌”和“十二月添粮添禄”等歌,并把箩筐里的米按仪俗舀起,供老人“补寿”食用。之后,把寿屏挂在香头堂下面,宾客一起入席就餐。席间,来宾多讲一些吉利话,祝老人长寿健康,师公还要唱“祝寿歌”。“添粮补寿”一般在九月九日重阳节,一世只办一次,在满60周岁的那年;但也有高寿的人一世搞几次的,即隔三五年便搞一次。毛南族的“添粮补寿”和借寿不同的是,后者以为寿数命定,前者以为事在人为,但它们共同的是,人们长命百岁的愿望是可以通过某种手段满足的。

民间祝寿礼俗

我国民间习惯以百岁为上寿,80岁为中寿,60岁为下寿。从60岁开始,各地风俗每逢五、逢十,或者逢九就为当事者举行祝寿活动。

庆祝寿辰,一般不能自己给自己庆祝,而应由子女或亲戚朋友出面举行。

子女或亲朋在决定给“寿星”庆祝寿辰之后,如果较讲究的,应预先发请帖给其他的亲朋好友。请帖要大方、庄重,措词要精练达意。内容主要说明:为谁祝寿、寿期何日、地点何处即可。较一般的,则只需作口头邀请。亲友接到请柬后,一般都应准备一些寿礼。寿礼的范围很广,但最常见的有寿糕、寿桃(如季节不当令,也有用米粉做成桃子样的)、寿面、寿联、寿幛等。但并非全部,只准备其中一两样即可。

主办庆寿活动的人家,应预先设立“寿堂”。寿堂正中用纸或绸剪贴一个大红“寿”字;有的则挂一幅书法家书写的“百寿”中堂。两旁张挂寿联。按照旧俗,寿辰庆祝活动从寿辰的前夕就已开始。亲友寿礼都先行送到;当天晚上先由女儿女婿设宴为“寿星”庆寿,并款待宾客,在我国民间这叫做“暖寿”。第二天才是寿辰正日,宾客云集,向“寿星”道贺,并由宾客推举代表致祝寿词。寿宴席终,当宾客们辞谢时,主人也要适当回赠一些纪念物品。

当然这种旧式的祝寿活动。它时间长、仪式繁,破费钱财又耗费精力。而且封建礼教气氛浓重,目前已完全无此必要照搬。通常只需在寿辰的当天亲友聚会,送上若干寿礼表示致贺,主人家也只需招待一餐宴席,主客都感到尽兴就可以了。

同类推荐
  • 军事间谍

    军事间谍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 梁启超讲国学

    梁启超讲国学

    《梁启超讲国学》有侧重、有针对性地选取了梁启超著述中的相关内容,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并辅以故事性的叙述方式,来做解读。这些内容包括史学、文学、儒学、佛学、法学和教育、修养、伦理等诸方面。我们之所以采用这样的方式,是希望通过本书能让初接触的读者一看就入门,让有基础的读者一看就能见微知著,从而更上一层楼。
  • 走进古河州

    走进古河州

    本书作者探访河州多民族聚居的由来,感受西北穆斯林浓郁的风情,对河州地区的民族宗教、历史文化进行全面考察。
  • 良臣谏章奏本

    良臣谏章奏本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从商到周,从春秋战国到秦汉两晋,再从十六国到南北朝,从隋唐到宋元明清……一位帝王就是一部演义;一个朝代就是一部历史。迄今为止,已经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了。在五千年的岁月里,既有正直强国的明君,也有荒淫误国的昏君,既有贤臣良将,也有奸臣小人。于是,在纵横捭阖的政坛上,演绎了一场场正义与邪恶的笔锋之战。
  • 文化视野下的白族古代碑刻研究

    文化视野下的白族古代碑刻研究

    《文化视野下的白族古代碑刻研究》涉及碑刻中表现的民间文化、信仰、美学意味、政治思想等方面的内容,如何将这些内容在书中形成内在联系,作者颇费心思。由于全书涉及到几大块各自独立的内容,其“散点式”的结构,显得内在逻辑不是十分紧密。而六章的关系,在文化视野的统摄下,总体能见出其内在理路,即归结到白族古代碑刻的文学价值与文化意味。苦心经营,殊为不易。
热门推荐
  • 头发里的鬼

    头发里的鬼

    外婆说,女孩的头发一定要留长一点,如果太短,脑袋的灵气就会打开,被邪鬼入侵,最后就会活不成……为什么头发总是能和鬼七拐八拐的扯上关系?那尼姑、和尚则相反吗?
  • 超极品天师

    超极品天师

    “两岸文学PK大赛”灵者,灵魂也;魅者,妖怪也。而天师是则一种以消除世间灵魅为己任的职业。林雨寒,一个有些好色,又有些玩世不恭的私人天师,受雇于各色各样的委托人处理着超越常人想象的灵魅案件。乔月莹,一个刚走出天师学校的毕业生,被认定为没有成为优秀天师资格的被遗弃者,只能无奈之下来到林雨寒的手下实习,命苦如斯,夫复何言!热情妖媚的富家千金,风韵犹存的女教师,冷艳妩媚的女警官,青春靓丽的护士,形形色色的美女加上超自然的灵魅事件,林雨寒又将怎样走出一个接着一个的谜团?一切精彩尽在超极品天师!
  • 创生ghost

    创生ghost

    假面骑士ghost同人改编。不定期的更新
  • 地下城的唯一领主

    地下城的唯一领主

    BOOM!一场大爆炸,林轩意识与主程序紧密连接。无奈的林轩成为游戏中唯一的领主。斩巨魔,杀巨龙,发条矮小的身体蕴含着无限的能量。携带众网友一路斩,一路杀,披荆斩棘打开了异世界的大门…………书友群号:994770908
  • 独家蜜桃乌龙

    独家蜜桃乌龙

    他们的爱情就像酸酸甜甜的蜜桃乌龙茶夹杂着微微的苦涩细细品尝回荡着甘甜这大概就是我们所期盼爱情的样子吧
  • 男人需要懂得,女人需要疼爱

    男人需要懂得,女人需要疼爱

    21世纪女性,应该“你太好”还是“不够好”?多少恨嫁的、逼婚的女人,为配一株狗尾巴草,衣带渐宽……男人如果不想娶,怎样让他们心甘情愿被擒,两性关系学导师艾小羊,用理性的思维剥开爱情的面纱,教你在不可改变的男权世界中,做回真正的女王。
  • 中二神仙群

    中二神仙群

    被舍友打击到的叶星下定决心寻找幸福,谁曾想竟然进了一个中二晚期患者群,只是随着时间叶星才发现......他们竟然都不是人?
  • 我才不是倒霉蛋

    我才不是倒霉蛋

    “我太惨了!买个5连包的泡面居然有4包都没有调料包!”“那不是还有一包有呢吗!没事,不算最惨!”“什么呀!剩下那包就一个袋儿!空的!”“那是有点惨了!不过没关系!我补你一个大奖!穿越去吧!”“啊啊啊!啥玩意就让我穿越啊!金手指还没给我呢啊!”谈话间,樯橹,不对,是李凡灰飞烟灭。
  • 绝色娘子很逍遥

    绝色娘子很逍遥

    她本是21世纪的神偷。可没想到竟然在“行动”的时候穿越了!更没想到竟穿来了桃花朵朵开。看着日渐壮大的队伍,她怒了,都缠着姑奶奶做什么?她不要男人!
  • 缁门崇行录

    缁门崇行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