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49600000038

第38章 外篇(下)(3)

道理虽然如此,可是人却不知,他们总以自己的一孔之见为满足,总以自己的一见之得局限万物,结果产生混乱和迷惑,并用产生的混乱为条理、以迷惑为清晰,正像河伯未出峡谷前的自以为大一样。

骄傲的蝴蝶

一只蝴蝶读了一首赞美自己是“会飞的漂亮画册”的小诗,一想到“连世界上最高贵的诗人都说我是大自然里会飞的漂亮画册。”便飘飘然地骄傲自满起来。蝴蝶从此觉得自己很有身份,非常了不起。先前的小伙伴小蜻蜓、小蜜蜂等也都不被它放在眼里了。

有一天,小蜻蜓和小蜜蜂来找蝴蝶玩,蝴蝶很不耐烦地说:“你们以后别来烦我,我还有很多事要做呢!”小蜻蜓和小蜜蜂刚转身准备离去,就听见蝴蝶嘿嘿地笑了起来,自言自语地说:“其实我没有什么事情。要知道,如今我可是诗人笔下最漂亮的花蝴蝶啦!哪能跟这些不起眼的小家伙一起玩!那样会降低我高贵的身份的。”

这一切,被站在湖边的老树爷爷全听见和看见了。老树爷爷严肃而又语重心长地对蝴蝶说:“蝴蝶啊,你可不是天生就这么美丽的,别忘了,你曾经也是一只很丑陋的毛毛虫。现在,你忘了自己的过去,经不起夸奖,不能正确地对待赞美,又目空一切,这只能显示你的无知和浅薄,你好自为之吧!”

听完老树爷爷的话,蝴蝶缓缓地拍拍翅膀,惭愧地低下头,陷入了沉思之中。

河伯曰:“然则吾大天地而小豪末①,可乎?”

北海若曰:“否。夫物,量无穷,时无止,分无常,终始无故。是故大知观于远近,故小而不寡,大而不多,知量无穷,证乡今故②,故遥而不闷,掇而不跂③,知时无止;察乎盈虚,故得而不喜,失而不忧,知分之无常也;明乎坦塗,故生而不说,死而不祸,知终始之不可故也。计人之所知,不若其所不知;其生之时,不若未生之时;以其至小求穷其至大之域,是故迷乱而不能自得也。由此观之,又何以知豪末之足以定至细之倪④?又何以知天地之足以穷至大之域?”

【注释】

①大:以…为大,形容词用作动词。②故:通“固”,固定。③掇(duō)收拾,拾取。跂(qǐ):企求,请求。④倪:标准,尺度。

【译文】

河神说:“既如此,我把天地看作大,把毫毛之末看作小,这样行吗?”

海神回答:“不可以。对于事物来说,数量是没有穷尽的,时间是永不停止的,得与失是难以预料的,事物的终结和起始也没有定因。所以大智慧的人远与近都能观察得到,因而体积小却不觉得小,体积大却不觉得大,这是因为知道事物的量是不可穷尽的;证验并明察古往今来的各种情况,因而寿命久远却不感到厌倦,生命只在近前却不会企求寿延,这是因为知道时间的推移是没有止境的;看清楚了事物盈亏的道理,所以得到时并不感到欣喜,失去时也不感到悲伤,这是因为知道得与失是没有定规的;明了生与死之间犹如一条没有阻隔的平坦大道,因而生于世间不会倍加欢喜,死离人世不觉祸患加身,这是因为知道终了和起始是不会一成不变的。算起来,一个人学到的知识远不及他没有学到的知识;一个人活在世间的时间远不及他不在人世的时间;用极为有限的智慧去探究没有止境的领域,所以内心迷乱而必然不能有所得!由此看来,又怎么能用毫毛的末端去衡量细小的事物,又怎么能用天地与无穷的宇宙作比较呢?”

【品读庄子】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整个宇宙中所谓万物的数量是无穷的,时间永无止期,得失是没有一个定准的,终始也是无常的。而那些得道之人,既能看到远,也能看到近。文中“终始无故”,从字面上看,“故”是缘故的“故”,但其实是通固定的“固”。所谓“终始无固”,是讲终而又始,宇宙是不停地变化的,没有止期。这就是庄子的变化观。用《大宗师》篇中的话来说,“万化而未始有极也”。

所谓大化流行,无有止期。老子在变动当中求其“常”,而庄子则认为,人要“观化”,观察变化;要“参化”,参与变化;同时要“安化”,安于所化。毕竟,“计人之所知,不若其所不知”,正所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我们所知道的终究是有限的,我们所知的终究比不上我们所未知的;“其生之时,不若未生之时”,在从过去、现在到未来那么漫长的时空里面,我们活着的时间只是一刹那的存在。如此一来,还怎能分别“天地”与“毫末”的大小呢?

吹牛的青蛙

两只爱吹牛的青蛙在湖边相遇了,就互相乱吹起来。

一只瞪着眼睛说:“我今天吞下了一只兔子。”

另一只挺着肚皮说:“我今天吞下了一只羊。”

“哼!我今天吞下了一头牛。”

“哼!我今天吞下了一只象。”

它们两个把眼睛鼓得圆圆的,把肚子挺得大大的,越吹越神。一只白鹭踏着大步走过来了,它们一瞧见,便“扑通”、“扑通”赶紧跳进水里逃走了。

白鹭笑道:“哈哈!假如我不来打断它们的话,它们一定会把地球都吞进去了!”

两只吞吐天地的青蛙竟如此惧怕一只白鹭,岂不荒唐至极?那些虚张声势的人往往在受到一点刺激的时候就原形毕露,然后再夹着尾巴灰溜溜地逃走。

做人要实在一点,本分一点,这样才能够脚踏实地地生活,而不至于一脚踩空,坠入深渊。

【原文】

河伯曰:“世之议者皆曰:‘至精无形,至大不可围。’是信情乎①?”

北海若曰:“夫自细视大者不尽,自大视细者不明。夫精,小之微也;垺②,大之殷也;故异便③。此势之有也。夫精粗者,期于有形者也:无形者,数之所不能分也;不可围者,数之所不能穷也。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言之所不能论,意之所不能察致者,不期精粗焉。是故大人之行,不出乎害人,不多仁恩;动不为利,不贱门隶;货财弗争,不多辞让;事焉不借人,不多食乎力④,不贱贪污;行殊乎俗,不多辟异;为在从众,不贱佞诌,世之爵禄不足以为劝,戮耻不足以为辱;知是非之不可为分,细大之不可为倪。闻曰:‘道人不闻,至德不得,大人无己。’约分之至也⑤。”

【注释】

①信情:真实可幸。②垺(fú):同“郛”,外城。比大的还要更大。③异便:指不同事物之间有联系。④食乎力:指自食其力。⑤约:约束,束博。分:区别,分别。

【译文】

河神说:“世上的人们都议论说:‘最小的物体看不到形体,最大的物休没有边界。’这话是真的吗?”

海神回答:“从小的角度看大的物体,是不可能全面的,从大的角度看小的物体,也不能看得很清楚。所谓精细,是小中更小;所谓庞大,是大中更大;虽然事物大小不同,但是却有各自的相宜之处。这就是事态发展的必然现象。所谓精细与粗大,仅限于有形的东西,至于没有形体的事物,是不能计算和衡量数量的;而不可限定范围的东西,更不是用数量能够精确计算的。可以用言语来谈论的东西,是事物粗浅的外在表象;可以用心意来传告的东西,则是事物精细的内在实质。至于语言不能描述的,意识不能领悟的事物,也就不限于精细和粗浅的范围了。所以修养高尚者的行为,不伤害他人,也不会赞赏给人以仁慈和恩惠;无论干什么都不是为了私利,也不会轻视从事守门差役之类的人。再多的财物也不去争夺,也不推重谦和与辞让;做事不借助他人,也不提倡自食其力,也不鄙视贪财污浊的行为;行动与世俗不同,但不主张邪僻乖异;行为与大众相符,也不以奉承和谄媚少数人为卑贱;世间的高官厚禄不能劝勉他,刑戮和侮辱也不能羞耻他;是与非没有明显的界线可以划分,也知道精细和粗大不能确定清晰的界限。有人说:‘得道的人不求闻达于世,修养高尚的人不希望有所得,大人能够忘却自己。’这就是消除事物的分别达到了极致。”

【品读庄子】

大小无绝对

本章节中,河伯与北海若的对话,再次从哲学的观点分析大小,揭示我们应如何去认识外在的、客观的世界。

毫末虽小,还有形,小到无形,也不算最小,比天地还大,大到没有边界,也还不算是最大的。如果我们常常从细微处看,就像写文章,一直往细里钻牛角尖,就看不到整头牛了,所谓见树不见林。而有些人一下子就掌握了整个大局,如同写作时有个很不错的提纲,却又不从细处落实,这样就往往不够细腻。

正所谓大小无绝对,万物的大小皆无定准,大小之间的相对关系也是可以不断相互转化的。

太阳和炸蜢

一只幼小的蚱蜢有气无力地伏在太阳光下,饿得腿都支不起身子。

太阳问:“你怎么不去找食吃呀?”

蚱蜢说:“听说万物生长靠太阳,太阳是最伟大的,所以我依靠你生存。”

太阳笑道:“那些神化我的人,实际上是为了神化他们自己,那些说我伟大的人,实际上是想说他们自己伟大。小家伙,支起你的双腿去找食吃吧,一切要靠自己,世界上所有的生命都是伟大的!”

太阳固然光芒四射,热力无穷,但单凭它的能量却无法维持生命。人不能老是倚靠着别人伟岸的身躯生存,要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生活。

世界上没有一种东西可以被判作渺小,正如太阳所说,所有的生命都是伟大的。当你站在高处审视自己时,你的灵魂便和上帝站在同一高度。

【原文】

河伯曰:“若物之外,若物之内,恶至而倪贵贱,恶至而倪小大?”

北海若曰:“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以俗观之,贵贱不在己。以差观之,因其所大而大之,则万物莫不大;因其所小而小之,则万物莫不小;知天地之为稊米也,知豪末之为丘山也,则差数睹矣。以功观之,因其所有而有之,则万物莫不有;因其所无而无之,则万物莫不无;知东西之相反而不可以相无,则功分定矣。以趣观之,因其所然而然之,则万物莫不然;因其所非而非之,则万物莫不非;知尧、桀之自然而相非,则趣操睹矣。

昔者尧、舜让而帝,之、哙让而绝①,汤、武争而王,白公争而灭。由此观之,争让之礼,尧、桀之行,贵贱有时,未可以为常也。梁丽可以冲城②,而不可以窒穴③,言殊器也。骐骥、骅骝一日而驰千里,捕鼠不如狸狌,言殊技也。鸥鸺夜撮蚤,察裹末,昼出瞋目而不见丘山,言殊性也。故曰,盖师是而无非、师治而无乱乎?是未明天地之理、万物之情者也。是犹师天而无地,师阴而无阳,其不可行明矣。然且语而不舍,非愚则诬也!帝王殊禅,三代殊继。差其时逆其俗者,谓之篡夫④;当其时顺其俗者,谓之义徒。默默乎河伯!女恶知贵贱之门、小大之家!”⑤

【注释】

①之、哙让而绝:指燕王,让位给宰相子之,使燕国很快灭亡。②冲城:攻城,打仗。③窒:堵塞。指固守,防守。④篡夫:篡朝夺王位的奸臣。⑤义徒:高义人士。

【译文】

河神说:“物体的表面,物体的内在,用什么区分它们的贵贱?又用什么区分它们的大小?”

海神回答:“用自然的常理来看,万物本没有贵贱的区别。从万物自身来看,都是认为自己高贵而他人低贱。拿世俗的观点来看,贵贱不在于事物自身。按照物与物之间的差别来看,顺着各种物体大的一面去观察便会认为物体是大的,那么万物就没有什么不是大的;顺着各种物体小的一面去观察便会认为物体是小的,那么万物没有什么不是小的;知晓天地虽大比起更大的东西来也如小小的米粒,知晓毫毛之末虽小比起更小的东西来也如高大的山丘,而万物的差别和数量也就看得很清楚了。依照事物的功用来看,顺着物体所具有的一面去观察便会认为具有了这样的功能,那么万物就没有什么不具有这样的功能;顺着物体所不具有的一面去观察便会认为不具有这样的功能,那么万物就没有什么具有了这样的功能;可知东与西的方向对立相反却又不可以相互缺少,而事物的功用与本分便得以确定。从人们对事物的趋向来看,顺着各种事物肯定的一面去观察便会认为是对的,那么万物没有什么不是对的;顺着各种事物否定的一面去观察便会认为是不对的,那么万物没有什么不是错的;知晓唐尧和夏桀都自以为正确又相互否定对方,而人们的趋向与持守也就看得很清楚了。

当年唐尧、虞舜禅让而称帝,让燕王哙禅于与宰相子之使燕国几乎灭亡;商汤、周武王都争夺天下而成为帝王,白公胜争夺王位却遭致杀身之祸。由此看来,争斗与禅让的礼制,唐尧与夏桀的做法,认可还是鄙夷都会因时而异,不可以把它们看作是不变的规律。栋梁之材可以用来冲击敌城,却不可以用来堵塞洞穴,说的是器物的用处不一样。骏马良驹一天奔驰上千里,捕捉老鼠却不如野猫与黄鼠狼,说的是技能不一样。猫头鹰夜里能抓取小小的跳蚤,细察毫毛之末,可是大白天睁大眼睛也看不见高大的山丘,说的是禀性不一样。所以说:怎么只看重对的一面而忽略不对的一面、看重治而忽略乱呢?这是因为不明了自然存在的道理和万物自身的实情。这就像是重视天而轻视地、重视阴而轻视阳,那不可行是十分明白的了。然而还是要谈论不休,不是愚昧便是欺骗!远古帝王的禅让各不相同,夏、商、周三代的继承也各不一样。不合时代、背逆世俗的人,称他叫篡逆之徒;合于时代、顺应世俗的人,称他叫高义之士。沉默下来吧,河神!你怎么会懂得万物间贵贱的门庭和大小的流别!”

【品读庄子】

客观看世界

庄子借北海若之口如此说道:“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以俗观之,贵贱不在己。”这句话说的,就是如果分别从道的观点、从个人的观点、从流俗的观点来看事情,来评价事情,结果都不同。

人生在世经受着各种不公平的考验:有的很穷,有的很富;有的荣耀,有的受辱;有的尊贵,有的低贱;有的劳苦,有的悠闲。而在诸种考验中,最刺激人的是生死反差。因为一个人,不管他在世上的境况如何,一旦死了,那可就万事皆休、万物皆无了。正因为如此,不但那些金玉满堂、位居君王的人不愿死,就是那些衣不遮体、食不充饥的人也不愿死。有鉴于此,能够把生死视为一体的人,不会再去区别什么富贵贫贱、荣辱高低。所以,所谓不别生死,说到根本上,也就是视万物为一体。万物看上去是千差万别的,之所以能视其为一体,原因就在于跳出尘世,立身于外,立于方外看人世。

从道的角度观察人世,万物自然是一体,无所谓分别,无所谓特殊。从物的角度来看,万物都自视高贵而轻贱他物;从人的角度看,每一个人都觉得自己最行、最有本事。但从道的观点来看,万物根本无所谓贵贱,因为价值判断都是人赋予的。因此,从道的角度来看,我们要通权变达,将庄子所说的“知道者必达于理,达于理者必明于权,明于权者不以物害己”了然于心。

可见本章节不仅演绎了道的观点,谈到自我中心的问题,并提醒我们,要认识到主体、认识到客观世界过程中必然存在的局限性。

拿开心中的顽石

我刚嫁到这个农场时,那块石头就在屋子拐角。石头样子挺难看,直径约有一英尺,凸出两三英寸。

一次我全速开着割草机撞在那石头上,碰坏了刀刃。我对丈夫说:“咱们把它挖出来行不行?”“不行,那块石头早就埋在那儿了。”丈夫说,“听说底下埋得深着呢。自从内战后你婆婆家就住在这里,谁也没能把它给弄出来。”

就这样,石头留下来。

我的孩子出生了,长大了,独立了。我公公去世了,后来我丈夫也去世了。

现在我审视这院子,发现院角那儿怎么也不顺眼,就因那块石头,护着一堆杂草,像是绿草地上的一块疮疤。

同类推荐
  • 了凡四训 庭训格言

    了凡四训 庭训格言

    明代袁了凡所著训子之书。其从“立命、改过、积善、谦德”四方面,阐述了“命自我作,福自己求”的处世观点。思想兼融儒、释、道三家精髓,被誉为“东方第一励志奇书”。康熙帝训教诸皇子之言,由雍正继帝位后追录而成。全书涵盖读书、修身、理政、待人、尽孝、养生等方方面面。字里行间可谓谆谆至嘱,毫无矫饰造作,读之意味深刻。
  • 传习录全鉴(第2版)

    传习录全鉴(第2版)

    《传习录》是王阳明的问答语录和论学书信集,是一部儒家简明而有代表性的哲学著作。《传习录》不但全面涵盖了王阳明的哲学思想,还体现了他辩证的教学方法以及生动活泼、善于用譬、常带机锋的语言艺术。因此该书一经问世,便受到世人的推崇。本书延续并发展了“国学全鉴系列”的特点,专门向读者介绍《传习录》,内容丰富,材料充分,配以通俗易懂的解译,让读者能够轻松地领会《传习录》的精髓,是一部学习国学传统经典的好书。
  • 儒家的处世之道

    儒家的处世之道

    儒学的本质是应时变通、趋时更新的,既有一以贯之的常道,也有因时而异、因时制宜的变道。因此,在今天这个时代,儒家思想是具有今天的时代精神的儒学。在人们都拼命追求物质幸福的时代,凭添了许多的惆怅、无奈与困惑,希望儒家的学问和智慧能引导人们站在今天,赢得未来!在做人中做事,在做事中做人。
  • 沉思录(下)

    沉思录(下)

    《沉思录》,古罗马唯一一位哲学家皇帝马可·奥勒留所著,这本自己与自己的十二卷对话,内容大部分是他在鞍马劳顿中所写,是斯多葛派哲学的一个里程碑。《沉思录》来自于作者对身羁宫廷的自身和自己所处混乱世界的感受,追求一种摆脱了激情和欲望、冷静而达观的生活。马可·奥勒留在书中阐述了灵魂与死亡的关系,解析了个人的德行、个人的解脱以及个人对社会的责任,要求常常自省以达到内心的平静,要摈弃一切无用和琐屑的思想、正值地思考。而且,不仅要思考善、思考光明磊落的事情,还要付诸行动。
  • 论语(国学大书院)

    论语(国学大书院)

    《论语》以语录体记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中国儒家文化的本源,被儒家学派尊奉为圭臬。自西汉以来,《论语》所表述的孔子学说,被迅速传播,其影响遍及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教育、伦理道德等各个领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标志。是我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首创语录之体。南宋时,朱熹将它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
热门推荐
  • 限时记忆

    限时记忆

    假如我没有回到校园青葱,我们会相识吗?会。我曾经相信太阳不会为谁而转,直到遇见了你。假如当初没有那么多机缘巧合,我们会相爱吗?会。即使巧合的过程千变万化,可结局总是不变的。假如我用我的容颜换取你的最后一抹夕阳,我们会重续前缘吗?会。你的夕阳、我的容颜,谁的三分之一年。本文讲述了本应回归就读大二的徐牧晋,因为一年在外参加足球比赛的缘故,返回学校时选择了复读大一,但他却因各种机缘结识了大一的学妹白潇洛。从此开始了一段重续幼时前缘的故事。
  • 妖物肆虐

    妖物肆虐

    妖物肆虐,危害人间,但妖物之中的妖核却是极品。杀妖能得妖核,妖核可以爆技能。我的妖技能升级,大杀四方是常态!所以,别惹我!
  • 娱乐逗比大明星

    娱乐逗比大明星

    公务员唐逗为就一个被劫持的小女孩,英勇牺牲……重生到一个平行位面的世界…得到了一个逗逼的系统…开起了逗逼的传奇人生……我逗逼我骄傲,我为国家省点药………
  • 最好的杳无音讯

    最好的杳无音讯

    一份深藏心底的愧疚,一份杳无音讯的往事。ps:作者之前一直混男频,女频大佬请轻喷。
  • 悚诉

    悚诉

    一本由恐怖故事组成的合集,向你诉说那些不为人知的恐怖事情。。。。。。。
  • 红颜祸之魅世乐师

    红颜祸之魅世乐师

    一曲妙音魅朝堂,红颜祸,爱恨两茫茫。青云帮的少主妙音,有着倾世绝丽的姿容,弹得一手出神入化的好琴。她虽出身江湖,却名动帝都,只因云台寺高僧断言他是凤凰命格,娶之夫尊子贵……具有双重身份的弱女子,身处皇权漩涡,周旋在权高位重身份不凡的人之间,纤纤素手掀起狂风巨浪。-------------两军对垒,巴蜀铁骑并排而立,前头的主帅戴盔披甲,娇容肃穆。“你不用劝我,今日不是你把我的尸体踏平,就是我把你赶出巴蜀。”马上,男子禀禀身姿坐立,秀目哀戚。“我两者都不选。”娇容转哀:“时过境迁,我已没有执念,你又何必再纠结过往。”男子抬眸凝视:“爱你如故。”女子闭目转头:“亡灵难安。”
  • 流逝的爱恋

    流逝的爱恋

    时光流逝,你我已不再是当初的模样,我多想再次触摸你的脸颊,但却再也不能了,时光的流逝已紧紧将我们锁住,再也回不去当初的模样……
  • 开创万道

    开创万道

    万年传说所载:二世相冲,灭世之子降生。一位豪门少爷被一个神棍道士收为徒弟,出山一个月,便以名动天下,只不过他那个名声,实在大得让人害怕……惨遭天下人追杀,才惊奇的发现,豪门之家原来比想象中的还要豪,神棍师父原来是天下最强者。他不知道,他做的每一件事是多么的惊天动地。就连他真正的身份远比天下人所知道的更要吓人。原本可以平平淡淡度过一生,可偏偏因为一个屁,而改变了他生活轨迹……这是一个玄幻世界,但没有打怪升级,一路秒,天秒地秒空气。有的只是各色各样的人交汇在一起。简介写的不好,内容更精彩。
  • 反派难当

    反派难当

    顾涵在接受了所谓主神的委任后,努力想维护空间秩序,但······戚少商能不能别跟着我!顾惜朝冰着张脸向前走,根本不理后面越挫越勇的戚包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