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49600000052

第52章 外篇(下)(17)

于是泰清问乎无穷日⑧:“子知道乎?”

无穷曰:“吾不知。”

又问乎无为,无为曰:“吾知道。”

曰:“子之知道,亦有数乎⑨?”

曰:“有。”曰:“其数若何?”

无为曰:“吾知道之可以贵,可以贱,可以约,可以散,此吾所以知道之数也。”

泰清以之言也问乎无始曰:“若是,则无穷之弗知与无为之知,孰是而孰非乎?”

无始曰:“不知深矣,知之浅矣,弗知内矣,知之外矣。”

于是泰清中而叹曰⑩:“弗知乃知乎?知乃不知乎?孰知不知之知?”

无始曰:“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知形形之不形乎!道不当名⑾。”

无始曰:“有问道而应之者,不知道也;虽问道者,亦未闻道。道无问,问无应。无问问之,是问穷也⑿;无应应之,是无内也⒀。以无内待问穷,若是者外不观乎宇宙,内不知乎大初。是以不过乎昆仑,不游乎太虚。”

【注释】

①妸(ē)荷甘、神农、老龙吉:应拟人名。②隐几:凭靠小几。阖户:关门。瞑:同眠。③奓(shē):推开。④曝(bó)然:手杖掉地发出之声。⑤慢訑(dàn):怠慢荒唐。⑥弇堈(yǎn gāng)吊:虚拟人名。⑦体道者:与道相合之人。系:凭依、归依。⑧泰清、无穷、无为、无始:皆为虚拟之人名。⑨数:道理,规律。⑩中:仰。⑾道不当名:道之实与名是不相应的,不相符的。⑿无问问之,是问穷也:道是不可以问的,不可问而又要问。⒀无内:没有内容。

【译文】

妸荷甘和神农一起在老龙吉那里求学。神农靠着几案,大白天关着门睡觉,中午时分,妸荷甘推门而入说:“老龙吉死了!”神农扶着拐杖站起来,“啪”的一声丢下拐杖,笑着说:“先生知道我浅陋放荡,所以丢下了我死去了。完了,先生竟然没有给我留下什么至理名言来启发教育我,就撤手死去了!”

弇堈吊知道了这件事,说:“那些已经领悟大道的人,是天下的君子所仰仗的。如今老龙吉对于道,连秋毫之末的万分之一也未能得到,尚且懂得深藏他的谈吐而死去,又何况真正体悟大道的人呢!大道看上去没有形状,听起来没有声音,对于人们所谈论的道,常常把它称为‘冥冥’,所以常被议论的道,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的道。”

于是,泰清向无穷请教:“你懂得道吗?”

无穷回答:“我不懂。”

又向无为。无为回答说:“我懂。”

泰清又问:“你懂得的道有名目吗?”

无为说:“有。”

泰清说:“道的名目怎么样呢?”

无为说:“我知道道可以尊贵,也可以卑贱,可以聚合,也可以离散,这就是我所了解的道的名目。”

泰清拿这话去问无始,说:“像这样,那么无穷的不懂和无为的懂得,谁对谁错呢?”

无始说:“不懂的才是深奥玄妙,懂得就是浮泛浅薄;不懂的处于深奥玄妙之道的范围内,懂的却刚好与道相违背。”

于是泰清有所醒悟而叹息,说:“不知晓就是真正的知晓啊!知晓就是真正的不知晓啊!有谁懂得不知晓的知晓呢?”

无始说:“道不可能听到,听到的就不是道;道不可能看见,看见了就不是道;道不可以言传,言传的就不是道。要懂得有形之物之所以具有形体正是因为产生于无形的道啊!因此大道不可以称述。”

无始又说:“有人问关于道的问题,但是不做任何回答的,可以说就是不知道;就是那个问道的人,也是没听说过道。道是不能问的,有人问也不应该回答。没有必要去问但还是要问,那就是白问;没有必要回答却做出回答,是心中没有真道的表现。以心中没有真道而去回答那空洞的询问,像这样的人,对外不能观察宇宙的广大,对内不能了解道的根本。因此他不能超越昆仑这座大山,也不能逍遥于太虚幻境。”

【品读庄子】

何以为“道”

本章节神农和妸荷甘一起学道的寓言故事,谈论了世人所闻的“道”的真假。世人所闻的道是悟得一点道的人谈出来的,并且悟得一点道的人在传承的时候也没有尽传。

既然道不是真正的道,又怎么能通过学习来得道呢?只有靠自己去悟得了。不难看出神农的“放杖而笑”亦可以说是一种得“道”。

【原文】

光曜问乎无有曰①:“夫子有乎?其无有乎?”光曜不得问而孰视其状貌②,窅然空然,终日视之而不见,听之而不闻,搏之而不得也③。

光曜曰:“至矣,其孰能至此乎!予能有无矣④,而未能无无也。及为无有矣,何从至此哉!”

大马之捶钩者⑤,年八十矣,而不失豪芒⑥。大马曰:“子巧与?有道与?”

曰:“臣有守也⑦。臣之年二十而好捶钩,于物无视也,非钩无察也。”是用之者假不用者也,以长得其用⑧,而况乎无不用者乎!物孰不资焉!

冉求问于仲尼曰:“未有天地可知邪?”

仲尼曰:“可。古犹今也。”

冉求失问而退⑨。明日复见,曰:“昔者吾问:‘未有天地可知乎?’夫子曰:‘可,古犹今也。’昔日吾昭然,今日吾昧然,敢问何谓也?”

仲尼曰;“昔之昭然也⑩,神者先受之⑾;今之昧然也,且又为不神者求邪?无古无今,无始无终。未有子孙而有子孙可乎?”冉求未对。仲尼曰:“已矣,未应矣⑿!不以生生死⒀,不以死死生⒁。死生有待邪⒂,皆有所一体。有先天地生者物邪?物物者非物,物出不得先物也,犹其有物也。犹其有物也,无已⒃。圣人之爱人也,终无己者,亦乃取于是者也⒄。”

【注释】

①光曜、无有:皆虚拟之名。②孰:通“熟”。熟视:仔细观察。③搏:触摸。④有无:光曜无形体,听不到摸不着,故言有无。但还可以看见,未达绝无形迹之无无。⑤大马:官名,指楚国之大司马。捶:锻造。钩:剑名。⑥豪芒:锋利有光芒。⑦守:持守,毕生专心持守于此。⑧长:长期。⑨失问:失去问意。心有所悟,不想再问。⑩昭然:明白。昧然:胡涂。⑾神者先受之:用空虚的心神先接受领会。⑿未应:不要应答。⒀不以生生死:死者自行死去,新生者并不是使已死者复生。⒁不以死死生:新生者自生,死去者也不是使新生者死去。⒂待:相互依赖、相互依存之意。死与生并不相互依赖,它们各有自己的体系。⒃无已:没有止境。⒄取于是:圣人即是取法于自然之理。

【译文】

光曜问无有:“先生你是有呢?还是没有呢?”光曜得不到回答,便仔细地观察他的形状容貌,一副深渊空虚的样子,整天看也看不见,听也听不到,摸也摸不着。

光曜说:“真是最高的境界了,谁能够达到这种境界呢!我能够做到有无的地步,却不能达到无无的境界,等到做到了无,却又成为有了,该如何做才能够达到这种境界啊?”

大司马有个锻打钩剑的人,已经八十岁了,干起活来竟然没有一点差错。大司马说:“你是凭借技术呢,还是有什么门道呀?”

那个老人回答说:“我遵循着道。我二十岁时就喜好锻制带钩,对于其他外在的事物我什么也看不见,不是带钩就不会引起我的专注。锻制带钩这是得用心专一的事,借助这一工作便不再分散自己的用心,而且锻制出的带钩得以长期使用,更何况对于那些无可用心之事啊!能够这样,外物有什么不会予以资助呢?”

冉求向孔子请教:“开天辟地以前的情况可以知道吗?”

孔子说:“可以,古今都是一样的。”

冉求不想再继续问下去便退出屋来,第二天再次见到孔子,说:“昨天我问‘开天辟地以前的情况可以知道吗?’先生回答说:‘可以,古今都是一样的。’昨天我心里还很明白,但是今天就糊涂了,请问先生说的是什么意思呢?”

孔子说:“昨天你心里明白,是因为心神先有所领悟;今天你糊涂了,是因为你的心神又被思虑变得迷惑起来。没有古就没有今,没有开始就没有终结。不曾有子孙而存在子孙,可以吗?”冉求不能回答。孔子说:“算了,不必再回答了!不要因为活着就想让死去的活过来,不要因为死去了就想让活着的也死去。人的死和生相互有所依赖吗?其实全存在于一个整体。有先于天地而产生的物类吗?使万物成为具有各类形体事物的并不是具有形体的事物。万物的产生不可能先行出现具象性的物体,而是气的聚合而产生万物。造化孕育出万物,于是万物才连续不断繁衍生息。圣人对于人的怜爱始终没有终结,也就是取法于万物的生生相续。”

【品读庄子】

专心如一

本章节中借用“大马之捶钩者”的寓言故事,讲行事须集中精力,修“道”也要专心如一。

道家虽然讲究无为、忘我,但是《庄子》一书中,关于用心专一的寓言故事不在少数,比如庖丁解牛、粘蝉老人等。所以说做任何事情都要专注。不过,我们也不能教条地把庄子的“无为、忘我”理解成什么都不做,什么都忘记。庄子之所以能够成为庄子,而不是无知无为的村野农夫是有一定道理的。

老板说我前途无量

有一个男孩在一家公司工作,每天上班下班,平淡得出奇,一天天的日子就这样过去。有一天,男孩对他的朋友抱怨说:“老板真抠门,工资给的这么少,我拼死拼活地干,什么也没得到。我想离开这家公司,到更好的地方工作,你看怎么样?”他的朋友说道:“这是个好想法,我赞成你离开这家公司。不过你现在应该把这家公司方方面面的技能都学到,这样出去的话才更好办。”

于是,男孩听从了这位朋友的建议,每天上班都比公司里的其他同事要早,关注公司的每一件事情。为了学到一些技能,他努力与同事搞好关系,不懂就问。时间一天天过去,男孩没有离开这家公司,他觉得自己还需要学习和锻炼。终于有一天,他惊喜地对他的朋友说:“我被提升了,而且待遇有了很大的提高。由于我平时的刻苦和努力,再加上与同事、领导的良好关系,老板非常赏识我,说我前途无量……”

如果我们抛弃生活的平淡与辛苦,抛弃工作的压力与不利,专注做每一件事情,专心于每一个过程,执着于每一项工作,使自己得到一次次的锻炼提高,得到一次次的超越,那么我们有理由相信,成功就在下一站。

【原文】

颜渊问乎仲尼曰:“回尝闻诸夫子曰:‘无有所将,无有所迎①’回敢问其游②。”

仲尼曰:“古之人外化而内不化,今之人内化而外不化。与物化者,一不化者也③。安化安不化④,安与之相靡⑤,必与之莫多。豨韦氏之囿⑥,黄帝之圃,有虞氏之宫,汤武之室。君子之人,若儒墨者师,故以是非相罄也⑦,而况今之人乎!圣人处物不伤物。不伤物者,物亦不能伤也。唯无所伤者,为能与人相将迎。山林与,皋壤与⑧,使我欣欣然而乐与!乐未毕也,哀又继之。哀乐之来,吾不能御,其去弗能止。悲夫,世人直为物逆旅耳⑨!夫知遇而不知所不遇,知能能而不能所不能⑩。无知无能者,固人之所不免也。夫务免乎人之所不免者,岂不亦悲哉!至言去言,至为去为⑾。齐知之所知,则浅矣。”

【注释】

①将:送。这句意思是,不送不迎,听其自然。②游:指精神之出入自在。③一不化:恒常保持淡漠无心。④安:习惯。⑤靡:顺。⑥豨韦氏:远古之帝王。囿:古代帝王畜养禽兽之园林。⑦罄:诋毁。⑧皋壤:平原。⑨直:但。逆旅:旅舍。⑩能能:能作到力所能及的。⑾至言去言:至道之言去掉言说。至为去为:至道之为去掉有为。

【译文】

颜渊问孔子说:“我曾听先生说过:‘不要有所送,也不要有所迎。’请问先生,一个人应该怎样居处与闲游。”

孔子说:“古代的人,外表随外物变化而内心却恬静少变,现代的人,内心游移而外表不变。顺应万物而行事的人,内心与外表都宁静不变。任凭外界变与不变,都能泰然处之,非得施与时也不会过当。豨韦氏的苑囿,黄帝的园圃,有虞氏的宫阙,商汤周武的屋宇。身为君子,像儒学墨家的师祖,尚且用你是我非相互诋毁,何况现代的人呢!圣人与物相处而不伤害物。不伤害物的人,物也不能伤损他。正因为无所伤害,因而能够与他人自然相送或相迎。山林呢,还是旷野呢?这都使我感到无限欢乐啊!可是欢乐还未消逝,悲哀又接着到来。悲哀与欢乐的到来,我无法阻挡,悲哀与欢乐的离去,我也不可能制止。可悲啊,世上的人们只不过是外物临时栖息的旅舍罢了。人们知道遇上了什么却不知道遇不上什么,能够做自身能力所及却不能做自身能力所不及的事。有所不知有所不能,本来就是人所不能避免的。那些人强求避免人所不能避免的东西,岂不是很可悲吗!最好的言语是放弃言论,最好的作为是放弃作为。使人无所不知,这种做法就太浅陋了。”

【品读庄子】

顺其自然固守无为

本章节通过孔子与颜渊的对话,再次阐发为人处世之道,说自然无为的作用和意义。

顺其自然,我们可以活得轻松潇洒,不被外物所累;活得有意义,所以我们可以从容面对死亡,然后顺其自然地走向死亡。可问题是要做到顺其自然是何其之难。

当今社会有太多无奈和迫不得已,我们好像离自然之道越来越远。我们必须遵循所谓的规矩,服从集体,总之我们不能率性而为。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抱怨生活,甚至有人产生了厌世的念头。

我们真的只能这样吗?庄子认为人应该“外化而内不化”。我觉得在当今社会“外化而内不化”就是一种顺其自然。“外化”是适应外界的环境,识时务者为俊杰,从生物进化的观点来看,就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适应环境,改善自我,这是顺应大自然进化的自然之道。而且“外化”是为了“内不化”,适应外界的环境是有原则的,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道德伦理的基本底线我们必须坚守。如果我们为了所谓的“外化”而放弃这些原则,那么所有因放弃原则而得到的事物都将成为我们心中的块垒,成为一个永远解不开的心结。它们会成为我们无法顺其自然的原因。

同类推荐
  • 共谋罪

    共谋罪

    作者从个人和法律的深层次角度来处理这些深奥问题和旁观者—受害者关系,聚焦纳粹对犹太人的大屠杀并且探讨当前社会中的案例。他诉说其父母和祖辈在大屠杀中的遭遇,分析范德堡大学和斯坦福大学发生的性侵案例及其它罪案中,旁观者选择不干涉的问题。
  • 世界大师思想盛宴:罗素论两性价值互动

    世界大师思想盛宴:罗素论两性价值互动

    本书包括:关于幸福、悲伤的原因、情爱小析、妇女解放、论热情、家庭的地位、个人心理中的家庭、婚姻的解除等内容。
  • 孟子趣说1:用历史擦亮思想

    孟子趣说1:用历史擦亮思想

    《孟子趣说1:用历史擦亮思想》以假不正经的态度,深入浅出地讲解孟子其人、其代表性学说。从孟子思想谈起,探讨的却是中国的政治制度,引导读者独立思考。你也许不知道这些问题——“礼仪之邦”其实是别的意思;朱元璋是怎么篡改教科书的;人民是可以自由迁徙的;两千年前的中国人妖;孟子要搞和平演变;自由主义在齐国;劳民伤财有助于社会稳定……
  • 爱灵魂自我教程

    爱灵魂自我教程

    这是一本关于爱的哲学的基础教程。爱的“理论”像水的化学式H2O,抽象、看不到尽头,但对于我们理解行为中的爱十分关键。“性”像灼热的水,持续的时候很美妙,却无法持久。“婚姻”犹如冰块,是爱的最稳定的呈现形式,却潜伏着丧失激情和活力的危险。“友谊”是爱的最普通、最高的表达,它像液态的水,时时变化却长久持续,又像河流蜿蜒穿行、回归大海,是爱的真正的目的地。全书既有课堂的机智灵活,又有行文结构的科学严谨。每周的课程后面都列出了八本书(“推荐读物”)和八个问题(“供深入思考/辩论的问题”)。全书末尾附有“术语表”。
  • 荀子的辩说

    荀子的辩说

    荀子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充满战争的时代。在这种战争的背后,有一种更隐秘的“战争”,即诸子之间的激烈论争。从战国儒家的角度来看,论争主要表现为他们对其它学说的批驳。而荀子对诸子的批评更加广泛。由于其批评更具体且富于理性,因而更像是论辩(尤其对墨家)。在论辩中,他建立了一个低于儒家立场的价值平台,试图从这个非独断性的平台出发,通过一种更为对等的“讨论”,最终达成在观念上维护日渐衰落的传统生活方式(礼)的目的。
热门推荐
  • 刀剑神域之新的开始

    刀剑神域之新的开始

    2016年,一款名曰【刀剑神域TheBegningOnling】的【NERvGear】游戏头盔型游戏正式发售,游戏100%地模仿动漫《刀剑神域》。可是谁曾想到,游戏的介绍里的一小段字就成为了掌控10万人生命的终点。谁又曾想到,动漫里的一切成为了现实。罪与真实,谁生谁死。是和《刀剑神域》里一样成功破关。还是全军覆没。游戏还是现实?谁又曾知道。茅场晶彦的死亡游戏才刚刚开始。
  • 空手套男神

    空手套男神

    秦挽浓研一的时候跌倒了人生的谷底,加班晕倒,实习工作丢了,负债累累,不仅如此,体重飙升,还被自恋的恐龙男纠缠……
  • 解放宁夏

    解放宁夏

    我的前半生几乎是在人不解甲、马不卸鞍的战场上度过的。2009年9月23日,是解放宁夏60年纪念日。60年前,宁夏曾是我为之战斗生活过的地方,回想起当年我率第十九兵团六十四军在进军解放宁夏的路上,宁夏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和那里的各族同胞,当年对解放军的滴水之恩,在我耄耋之年的脑海里是挥之不去的。
  • 抱仿生大佬的大腿就好

    抱仿生大佬的大腿就好

    流火以为她三万年的人生应该这样过:打怪兽,找胚胎,穿梭星际,统一星系!万万没想到,她三万年的人生是这样的:龙潜大佬,赏一把枪可好?我想杀了那个武林宗师。龙潜大佬,赐一个空间可好?我东西带不下啊!龙潜大佬,给一个吻可行?我活了三万年了,喜欢你你看不出来啊?!
  • 猎人乱斗

    猎人乱斗

    少年尼戈雕斯在无意从养父谭永陵口中得知现实世界中赏金猎人职业与能够实现任何愿望的无此珠的存在。为追求聚集无此珠复活自我亲生父母,少年与同桌赵芸经养父训练激发体内超能,通过猎人协会鉴定成为赏金猎人。之后尼戈雕斯从小白开始历经艰辛不断完成猎人冒险任务,寻找无此珠,不断提升自我,最后实现屌丝逆袭,聚齐无此珠与家人团圆。同时在冒险的过程中尼不断结识、对抗来自现实、历史、二次元等各种猎人,在此期间发展成为一系列搞笑、励志、成长的玄幻故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文娱宠七

    文娱宠七

    落七七:“哥哥!”落尘:“嗯?”落七七:“你是不是有女朋友了?”落尘:“是啊,很漂亮、很可爱。”落七七低下头心情有些失落落尘把落七七揽进怀里揉着她的小脑袋轻笑道:“怎么啦?我的小女友?”————————————单女主、不种马、不后宫。
  • 火影忍者之妖瞳

    火影忍者之妖瞳

    我会用这双眼睛,将幻想变为现实……————火·红莲之瞳。
  • 穿书请闭眼

    穿书请闭眼

    在这个穿越盛行的年代,谁还不能睁眼换个世界了?言殊醒来就发现,他三十平方米(?)的豪华大床为什么变成了一块破石头?这四面通风的茅草屋是他家???睡一觉从人生赢家变成人生败家,顺带附带一个抱着他大腿哭喊饿的奶包是怎么回事?穿书遇渣喜当爹?豪门阔少一夜之间一穷二白?究竟是人心的险恶还是……tui,扯远了。请问,再闭眼一次可以回去吗?
  • 穿越绝宠王妃

    穿越绝宠王妃

    意外穿越,没有庶姐嫡母的陷害,也没有家人的仇视。在丞相府中有三个妹控的哥哥,以及疼爱自己的父母和爷爷奶奶。一出生就紫云萦绕,被皇帝叔叔在满月之日封为郡主。五岁离家修行,十三岁回归。建立了属于自己的组织,她的产业遍布整个傲宇大陆。遇上冰冷的腹黑王爷,一次次的为她破坏自己立下的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