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949300000004

第4章 第二十钢琴协奏曲

(奥)莫扎特

创作背景

莫扎特研究家阿尔弗莱多·爱因施坦曾这样说过:“莫扎特在钢琴协奏曲方面迈出了协奏和交响融合的决定性的一步。这种融合是朝着更高境界迈进的高度统一,要超越它是不可能的。因为需要完备的皆已完备了。”

1785年春,莫扎特父亲列奥波尔德前往维也纳,亲眼目睹了莫扎特走红的情况。列奥波尔德远路来到维也纳的当天晚上(21日),在梅尔格倍举行莫扎特的演奏会,演出节目中包括一首新作的协奏曲。列奥波尔德当然要去观看,他给留在萨尔茨堡的南妮写信描述了演出的盛况:“……演奏会无与伦比,乐队也十分出色。除了演奏交响乐之外,还有两位意大利剧院来的女歌手,演唱了两首咏叹调。然后就是沃尔夫冈(莫扎特)演奏新作的钢琴协奏曲。当我们到达维也纳时还在抄谱,你弟弟(莫扎特)连从头到尾弹一遍回旋曲(末乐章)的时间都没有,因为他必须监督抄谱工作。”但是,这对于天才的演奏家来说,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列奥波尔德在信的后面又说。

“音乐会精彩无比,乐队很出色。”

这里所说的新作的钢琴协奏曲就是前一天(2月10日)刚完成的《第二十钢琴协奏曲》。

维也纳需要钢琴协奏曲,莫扎特创作的二十七首钢琴协奏曲中的大多数写于维也纳,而且都是佳作。特别是1784年至1786年(二十八岁至三十岁)三年之间,莫扎特写了第十四号至第二十五号钢琴协奏曲,数量是惊人的。

在莫扎特佳品荟萃的钢琴协奏曲中,要论其高低是很难的,但是,《d小调第二十钢琴协奏曲》无疑是莫扎特最优秀的钢琴协奏曲之一。

在莫扎特的全部钢琴协奏曲中,《第二十钢琴协奏曲》是为数极少的小调作品(另一首是《c小调第二十四钢琴协奏曲》),与其他作品相比,具有鲜明的特色。莫扎特很少使用小调,无论处在多么贫困的时期,莫扎特的作品总是充满一种积极乐观的精神,华丽的大调性格更为适宜,所以他很少使用给人阴暗感觉的小调。莫扎特并非没有忧伤悲愁,只不过他很少在音乐中表现它们,但是,很少并不等于没有。《第二十钢琴协奏曲》选择了d小调这一忧郁性调性的调式,与其他用大调写的乐曲的华丽相比,具有浓厚的悲剧色彩。从这首乐曲中,我们似乎听到了莫扎特的悲哀和叹息。第一乐章充满悲剧气氛,第二乐章则是静谧和凄凉的。

在莫扎特的钢琴协奏曲中,贝多芬最爱这一首,他曾亲自演奏过它,除此之外,贝多芬没有演奏过其他任何协奏曲。贝多芬和勃拉姆斯还特别为它谱写了华彩乐段。

这首作品也是莫扎特所有协奏曲中至今演出率最高的。

作者风采

柴可夫斯基说:“我深信莫扎特是美在音乐范围里所能达到的最高顶点。”阿·格·鲁宾斯坦说:“音乐中的永恒的阳光--你的名字就是莫扎特。”

如果说那些音乐大师都是天才, 那么莫扎特就是天才中的天才。他和贝多芬堪称世界音乐艺术中的两座巍峨的丰碑。

莫扎特1756年1月27日生于奥地利(神圣罗马帝国时期)的萨尔茨堡一位宫廷乐师的家庭,他的父亲列奥波尔德是那座城中宫廷大主教乐团的小提琴手,也是一个作曲家。他的母亲也酷爱音乐,会拉大提琴和小提琴。莫扎特很小就表现出在音乐上的天才。他四岁学钢琴,五岁开始作曲,六岁就和姐姐一起随父亲到欧洲各地巡回演出,轰动了整个欧洲。1763年6月至1773年3月,他们先后到德国、法国、英国、荷兰、意大利等国作为期十年的旅行演出,获得成功。这些旅行演出对莫扎特的艺术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他有机会接触到当时欧洲最先进的音乐艺术--意大利歌剧、法国歌剧和德国的器乐,又接触到了作曲家巴赫、玛尔蒂尼等,并学习了他们的作曲技术,这为他以后能够成为他那个时代在创作风格上最为广泛的一位作曲家奠定了基础。

1773年底,莫扎特返回萨尔茨堡。1781年,莫扎特不能忍受主教的凌辱和卑微的地位,毅然辞职去了维也纳。他说:“我不曾知道我是个宫廷仆役,这对我是个危险。人总有个自尊心,我虽不是伯爵,可是比起某些伯爵,我可能有着更强的自尊。”正是这种自尊,使他成为第一个不依靠宫廷和教会的自由作曲家。

在维也纳的十年,莫扎特的生活非常艰辛,但却是他一生中最辉煌、最成功的十年,创作了大量的经典作品,包括歌剧《后宫诱逃》《费加罗的婚礼》《唐璜》《魔笛》和大量交响曲、协奏曲和其他作品。这十年,被西方音乐史家称为“莫扎特时代”。

刚到维也纳的时候,维也纳对音乐非常狂热,尤其是对钢琴,贵族们弹钢琴,也叫他们的孩子学弹钢琴,所以钢琴演奏会十分兴旺,人们争相求索钢琴音乐的新作品。天才莫扎特的大名在欧洲尽人皆知,请他教授钢琴和作曲的人蜂拥而至,几乎挤破了门,他的新作品或旧作品演奏会,每次也盛况不衰。1784年3月3日,莫扎特给父亲的信中写道:“……近日没给您写信,十分抱歉,我实在抽不出时间来。从17日开始进入四旬斋,最后三周的每个星期三,都在特拉特纳沙龙举行演奏会。预约参加的人已有一百人,届时还会增加三十人。

三次演奏会的票价是六盾。剧场演出今年也安排了两场……每天上午必须教课,晚上几乎每天都有演出。”后面还列举了今后五周的日程,差不多隔一天就有演奏会,他必须出场。当时的演奏会要求演奏自己的作品,所以,他必须作曲。

当莫扎特的父亲列奥波尔德不放心莫扎特一个人在维也纳而去看他的时候,看到莫扎特的公寓豪华宽大,其租金比他在萨尔茨堡领到的薪俸还高。于是他放心地回萨尔茨堡去了。

但是这样的日子并未维持多久,不久,莫扎特就陷入了贫病交加的生活中。

1791年,莫扎特在重病中写作宗教音乐《安魂曲》,在尚未完成全部音乐写作的时候,就因为长期的辛劳和贫困,病逝在维也纳,终年三十五岁。

莫扎特是欧洲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作为古典主义音乐的典范,他对欧洲音乐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莫扎特一共创作了五百四十九部作品,其中包括二十二部歌剧、四十一部交响乐、四十二部协奏曲、一部安魂曲以及奏鸣曲、室内乐、宗教音乐和歌曲等作品。

作为18世纪末期的欧洲作曲家,莫扎特的音乐深刻地反映了这个时代的精神,尤其是体现在歌剧作品中的市民阶层的思想,无疑在当时具有进步的意义。

作品欣赏

第一乐章是d小调的快板乐章,4/4拍。呈示部一开始,小提琴和中提琴似乎被大提琴和倍大提琴驱赶着,奏出令人心悸的切分节奏,营造出一个阴暗的氛围。

这种阴暗忧郁的气氛在法国号、大管和双簧管加入后得到加强,而在乐队的全奏中达到悲剧性的效果。

钢琴独奏以一个哀怨的抒情性音型进入,逐渐转入比较光明的大调,似乎预示着一种光明和希望。这个主题与开始阴暗忧郁的弦乐主题交织抗衡,构成一种很大的张力。

这种交织抗争在发展部得到进一步展开,一直到再现部,这种冲突仍然没有得到解决,并带着这种冲突进入华彩乐段。

第二乐章是慢板,是一首“浪漫曲”,温柔而略带忧郁。一段非常优美抒情的、被称为莫扎特最迷人的灵感乐句,如一支轻柔的小夜曲。

但这一优美到令人心醉的旋律,却被前一乐章那种惊慌不安的暴风雨般的g小调乐句粗暴地插入。钢琴大跨度的旋律,与弦乐器的不安形成极大的冲突。冲突逐渐减弱,第二乐章结束在轻声细语之中。

第三乐章是快板的回旋曲。基本主题仍然是一种激动不安的情绪。

这个主题先由钢琴奏出,乐队多次反复,不断变化,形成极强的交响效果。

此后,又出现了f小调和F大调的主题,然后是华彩乐段。突然,出现了光明欢乐的D大调,在双簧管、大管、法国号和长笛的衬托下,钢琴也加入这一光明乐句的演奏,全曲在充满希望和光明中结束。

版本推荐

哈丝姬儿版,马可维奇指挥拉穆勒管弦乐团协奏,Philips公司,片号:Philips 412254-2

罗马尼亚女钢琴家哈丝姬儿被法国人誉为“莫扎特再生”。她不仅在技巧上无懈可击,而且在精神上与莫扎特最为接近,因此,她的演奏有一种高贵的气质。可惜她的身体非常不好,在青年、中年和老年时期先后罹患硬化病、脑瘤和脊髓炎等大病,特别是青年时期的硬化病,险些让她失去艺术生命。她曾经为Philips公司录制过三次《莫扎特第二十钢琴协奏曲》,这里介绍的 Philips 24bit 纸皮版,是她六十五岁时的录音。她哈丝姬儿碟片封套036年纪已大,又被病魔缠身,技法上已显得有点迟钝,但心灵似乎与莫扎特更为接近,被认为是三次录音中最好的。

唱片录制于1960年11月。录音后仅一个月,哈丝姬儿就去世了。

阿莉西亚·德·拉罗查版,科林·戴维斯指挥英国室内管弦乐团,RCA公司

拉罗查以演奏莫扎特的作品著称而被誉为“莫扎特夫人”,在业界拥有极佳的口碑,其优美利落的触键与充满魅力的演奏风格,誉满全球。在此唱片中,英国当代指挥大师科林·戴维斯和拉罗查配合完美,相得益彰。

塞金版, 阿巴多指挥伦敦交响乐团,DG公司,片号:28MG0414

美籍奥地利钢琴演奏家塞金不仅是演奏巴赫键盘作品的典范,也是演奏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以及勃拉姆斯钢琴作品的卓越代表。这张唱片是塞金晚年的录音,技巧虽非无懈可击,但仍然是难得的精品。

同类推荐
  • 课外雅致生活-塞尚生平与作品鉴赏

    课外雅致生活-塞尚生平与作品鉴赏

    雅致,谓高雅的意趣;美观而不落俗套。生活是指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的总和,范畴较广,一般指为幸福的意义而存在。生活实际上是对人生的一种诠释。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价值的体现,实现我们的梦想,带着我们走进先进科学社会,懂得生活的乐趣。
  • 世界建筑艺术(下)

    世界建筑艺术(下)

    艺术的诞生与发展,是人类勤劳与智慧的结晶。艺术已成为人类社会一项重要的文化构成,艺术素养也已成为人类精神境界的重要内涵。在璀璨的艺术星空中,那些有经典性的代表作品,不但是艺术家本身的才华表现,也蕴涵着时代、社会、民族的兴衰成败,揭示着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发展轨迹。源远流长的中国艺术殿堂是多姿多彩的:精美的原始彩陶、辉煌的商周青铜器、神圣的历代宗教壁画、博大精深地雕刻以及美轮美奂的音乐、戏剧,无不体现着中国艺术的无穷魅力。在这里,既有审美的欣赏,更有历史的认知与启示。《中国艺术史话》以精炼、浅显的语言与精美的艺术图片共同阐述人类源远流长的艺术发展历程,全方位展示了我国各种艺术的精华,多角度介绍了世界的各种建筑。
  • 颜真卿与颜体

    颜真卿与颜体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课外雅致生活-莫奈生平与作品鉴赏

    课外雅致生活-莫奈生平与作品鉴赏

    雅致,谓高雅的意趣;美观而不落俗套。生活是指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的总和,范畴较广,一般指为幸福的意义而存在。生活实际上是对人生的一种诠释。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价值的体现,实现我们的梦想,带着我们走进先进科学社会,懂得生活的乐趣。
  • 书房文玩把玩艺术

    书房文玩把玩艺术

    书房文玩,是书房用具的一个统称,也就是行内常说的“文房”。提起文房,大多数人第一个想起的通常都是所谓“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其实,书房文玩的范围已经远远超越了这个范畴,其种类之繁多、材质之多样、造型之别致、情趣之迥异,如果真要一一加以列举,可谓是蔚为壮观。在本书中,读者不仅能够了解到书房文玩收藏的相关知识,而且能够体味到这些具体器物背后所蕴藏着的中国传统文化精髓。
热门推荐
  • 风采都市:翠色男儿郎

    风采都市:翠色男儿郎

    老实憨厚的陈家铭,孤傲自信的金帅承,沉着冷静的王庚宏,活泼不羁的李小琥,这四个性格各异却英俊帅气的男儿郎,在这个风格多变的大都市里,因为投缘相识在一起,从而一齐住在一个屋檐下。他们在巨大压力的都市下打拼,追逐着自己的梦想,奋斗着美好的明天。更想收拢一份属于自己的圆满爱情果实,可是前方的坎坷道路才刚刚为他们铺开。一起的欢声笑语,甘甜苦辣,共同分享泪水与彼此间的收获。在红色的都市下,翠色的男儿们昂头向前冲,为爱打拼!(故事里四个男人都是主角,只是戏份轻重而已,请大家关注支持!)
  • 给你一缕阳光就灿烂

    给你一缕阳光就灿烂

    赵云被派去寻找神迹,没找到神迹,反而来到了现代。没想到赵云竟然是一位情场高手?而且帅到没朋友,武力超群,机智过人。商场如战场,赵子龙一路过关斩将,抱得美人归。一粒阳光照肺腑,森罗万象罗心胸。赵云最后发现一切都是诸葛亮的安排,赵云为了寻找龙炎套装,剿灭2500年的至强者,穿梭于时间和空间乱流之中,搅得唐国天翻地覆。精彩不断,笑料不断。
  • 我的人生BUG

    我的人生BUG

    生来便是龙傲天,哎,这孩子一出生2个月一直阴雨天不断,1岁就能咬文嚼字,2岁就能坑爹……
  • 琵琶雪

    琵琶雪

    从前的时光很慢,一生只够爱一人,而爱错了人,耽误的便也是一生。一个是看遍世人冷眼的破落琴女,一个是庞大家业的贵族千金。一个无心名利只为你洗手作羹汤,与你雪中共舞,花前奏乐,一个工于心计,步步为营,可以助你权倾天下,实现野心。若是你,该选哪一个?从古至今,无数男人都在这个选项面前踌躇不前,你也一样,可偏生你挚爱的是前者,可偏生你负了的也是前者。自古美人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
  • 流沙爱

    流沙爱

    我喜欢你,你是否也同样喜欢我?这是一道多难的习题。青葱岁月,在这段爱情的追逐游戏里,或许,到了最后,并没有谁赢与输之分。只是,当我们经历了如此之多,再次回到这个地方时,我们身边的那个人还是原来的那个人吗?“我知道,我很笨不聪明,我总是小孩子气,我经常无理取闹,我胆小怕事。但是,‘我喜欢你’如此简单的四个字才是我一直以来最想告诉你却不能的真相。”----陆小空“交过那么多的女朋友,走过那么长的路,可惜还是忘记不了你单纯可爱的笑容。怎么办?”----颜东“‘背叛’这个词在我的世界里太过于沉重,所以我就算自己死,我也不会允许它再次发生在我的人生里。这样的我,难道你就这么的不可以理解么?”----肖宇
  • 我怀念的那片天

    我怀念的那片天

    我怀念的那片天,是否还有你这世界有许许多多的人,每两个人相遇的几率是十二万分之一能在一起又是渺茫的几率想来,这世界也是公平的就让我用文字来化解心中的烦闷来记录人生中所遇到的故事,所无法诉说的心情吧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霹雳之碎岛怀王

    霹雳之碎岛怀王

    一把剑,一棵树,一个来自异界的误入灵魂,融成一个独立化体。碎岛怀王,手持倾雪,搅动风云,定要让这天地容下吾的存在!
  •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本书为《中华传统价值观丛书》中的一种,着眼于“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这一重要的价值取向,编选历代关于重家国情怀,尚天地正气,崇民族节概,好经世之用的文章,分“国家危难 匹夫有责”“天下平治 舍我其谁”“经邦济世 深谋远虑”“忠心许国 九死不悔”“爝火不灭 道存国存”五个板块,并作翔实的注释和解读。本丛书是了解中华传统价值观的优秀读物。
  • 再见王沥川(《沥川往事》续集)

    再见王沥川(《沥川往事》续集)

    网剧《遇见王沥川》原著小说番外篇:谢小秋和王沥川分别四年,谢小秋开始与自己的长跑教练兼室内设计师方天成交往,自以为与沥川的爱情正式翻篇了。直到故人萧观的出现,他直接揭开了“真相”——方天成和沥川长相神似。小秋在人前极力否认,却无法欺骗被再次唤醒的内心。小秋陪伴方天成去苏黎世参加颁奖大典,却意外偶遇沥川……小秋会跟沥川旧情复燃,还是继续翻篇呢?请期待定柔全新力作《再见王沥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