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379400000005

第5章 最有趣的节日文化(5)

在唐、宋以至明、清时期,皇帝在这天都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并把它列为国家的宗教祭祀活动之一。祭祀活动场面宏大,由于是在郊外举行,因此又被称为“郊祀”。

宋代之后,才将天神与道教中的玉皇及诸神捏合起来,认为祭天即是祭玄天--上帝,即玉皇,当然还包括一系列的神灵。

在个别地区,民间也流传着祭祀天神的原始习俗。如在广东雷州半岛,称雷神为天神,崇拜甚虔。北方的满族,过去也有冬至祭天的习俗。冬至夜于院内铺席,摆供桌,挂天地神杩,杀猪祭祀。

长至。也叫长至节。这是以自然现象为基础的别称。自夏至以后白昼渐短,到冬至达到极点,其后白昼渐长,因此冬至别称“长至”,意谓白昼之长将(已)至。

短至。也叫短至节。这也是以自然现象为依托的别称,只是解释的角度不同。长至的解释着眼于“将来”,短至则相反,从“现在时”的角度解释冬至。冬至至短,达到短之至,故称“短至”。着眼于“现在时”的角度考虑,称长至的该是夏至,而非冬至。

肥冬。冬至早于年节,饮食丰饶,并且有酒、肉馈送亲友的习俗,故称肥冬。

喜冬。与肥冬的着眼点及用意相同。冬至节亲友相贺、喜气洋洋,故称喜冬。

履长节。这是从自然和习俗两个角度认识冬至的,因为“履长”之意有两种解说。自然角度的解说谓时及冬至,日当南极,受影最短,律当黄钟,其管也最长,因有履长之贺,故称。

豆腐节。这也是从习俗角度着眼而来的别称,只流行于个别地区。山西《虞乡县新志》:“各村学校于是6拜献先师。学生备豆腐来献,献毕群饮,俗呼为‘豆腐节”’。

亚岁。这是与年节相比较而生的别称。意思是冬至亚赛年节,和俗谚“冬至大如年”如出一辙。

汉朝以冬至为“冬节”,称为“贺冬”。冬至还有“如正”、“新正”、“交冬”、“贺冬”、“一阳节”、“消寒节”等别称。

42、冬至拜天是怎么回事

冬至是春节前最大的节日,民间有“冬至大过年”之说。人们在这一天会与家人团聚一堂,吃饺子、馄饨或汤圆应节。讲究的地方,人们还会准备祭品祭祀祖先,乡邻友人互致道贺,谓之“拜冬”。

冬至从农历节气成为节日,起始于汉代。汉时过冬至,还有赠送鞋袜之俗。女性成员在这一天会向家中的长辈赠送自己亲手做的鞋袜,以践节日之义,也表示一年的女工由此起始。当然,赠献鞋袜也不仅限于女性。三国时期,曹植就向父亲曹操敬献过鞋袜,还写了一篇《冬至献袜履表》:“伏见旧仪,国家冬至,献履贡袜,所以迎福践长。”

明清两代的皇帝,每年冬至都要进行祭天仪式。士族缙绅之家,也会在冬至这天拜贺尊长,致以祝福语,平辈间则互为登门道贺,借节日拉近彼此的关系。即使是草野小民,也会身穿新衣,见面打躬作揖,互致道贺,以尽“拜冬”的礼俗。

至今,江浙、闽台、两广民间仍盛行过冬至节,在此节举行祭祖、吃糯米制品及聚宴等习俗。其中有不少有意义的饮食活动。

如江浙一带,多吃冬至肉、冬至鱼及鸡鸭。冬至肉是用猪肉和酱烧熟的,传说吃冬至肉能身体强健。冬至鱼,是将鱼分食后留下头尾,用碗放于米桶中,叫“吃剩有余”,意取食物丰足之意,这和除夕夜吃鱼,寓“年年有余”相似。

43、各地的冬至九九歌都-样吗

远在公元前的春秋战国时代,九九歌就已经被人们广泛使用。在当时的许多着作中,都有关于九九歌的记载。本先歌到唐宋时已经很流行。由于各地气候寒暖不一,人们创作时着眼点各有差异,所以各地的九九歌也就有些区别。

如北方的“九九歌”说:“一九二九不出乎;三九四九凌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入九雁来;九九八十一,家里做饭地里吃。”“五九半,凌消散。春打六九头九不犁地,不过三五日,九尽扬花开,路上行人把衣担。”

《荆楚岁时记》中记载的湖南的“九九歌”说:“冬至是头九,两手藏袖口;二九一十八,口中似吃辣;三九二十七,见火亲如蜜;四九三十六,关住房门把炉守;五九四十五,开门寻暖处。六九五十四,杨柳树上发青绦;七九六十三,行人脱衣衫;八九七十二,柳絮满地飞;九九八十一,穿起蓑衣戴斗笠。”

坝上的蔚县则说:“一九二九,哑门(形容张嘴)叫狗(形容打嗝儿);三九四九,冻破碌碡;五九六九,开门大走;七九河开河不开,八九雁来雁准来;九九河重冻,米面撑破翁。”

44、腊八习俗始于何时

中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从记载来看,这一习俗最早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或馈赠亲朋好友。

中国各地的腊粥争奇竞巧,品种繁多。其中以北京的最为讲究,掺在白米中的物品较多,如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桂圆、葡萄于、花生等,总计不下20种。

还有个说法,说“腊八”习俗传自印度。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净饭王的儿子,他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于是舍弃王位,出家修道。最初无收获,后经六年苦行,于腊月初八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在这六年苦行中,释迦牟尼每日仅食一点米,以清淡的物质来磨砺求道的意志。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难,于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作纪念。

于是,“腊八”成了“佛祖成道纪念日”,是佛教的盛大节日。各地佛寺作浴佛会,举行诵经活动,用香谷、果实等煮粥供佛,称“腊八粥”,并将腊八粥赠送给门徒及善男信女们。传说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所以人们也把它叫做“佛粥”,有的地方还称为“福寿粥”、“福德粥”,意思是说吃了以后可以增福增寿。

45、吃冰与窖冰是腊八节习俗吗

有的地方腊月初七夜,用钢盆舀水结冰,等到了腊八节就把冰脱盆并敲成碎块。据说这天的冰很神奇,吃了它在以后一年不会肚子疼。

还有的要为孩子们“冻冰冰”。在一碗清水里,大人用红萝、白萝刻成各种花朵,用芫荽作绿叶,摆在室外窗台上。第二天清早,如果碗里的冰面冻起了疙瘩,便预兆着来年小麦丰收。然后将冰块从碗里倒出,五颜六色,晶莹透亮,煞是好看。孩子们人手一块,边玩边吸吮。

过去在北京,还有一种腊八日的工作,即窖冰。腊八,京城各河开始打冰,内城御河所起之冰,储藏在“内窖”。太液池所起之冰,储存在景山西门外的“雪池冰窖”。府右街冰窖,存储南海之冰。各护城河之冰都在就近河边土窖存放,待夏季出售。旧京冰窖有三种:官冰窖、府第冰窖和居民冰窖。晚清时,打冰已不限于腊八,一般冬至至“三九”即可。此俗一直沿袭至冰箱、制冰机出现。

46、哪些少数民族和汉族一样过农历“春节”

有不少少数民族也和汉族一样,过农历新年的“春节”,如壮族、布依族、满族、白族、纳西族、朝鲜族、达斡尔族、侗族、瑶族、黎族、畲族、毛南族、京族、仡佬族、土家族等,都注重过农历“春节”,但各民族各有特点,在饮食、服饰、待客习俗和有关禁忌方面,都有着各不相同的内容。

壮族过春节要杀猪祭祖,置办特色饮食,年三十晚各家在堂屋祖先牌位前设供桌,摆供晶祭祀祖先,家中火塘内燃烧一根大硬木。初一清晨,姑娘们到泉边、河边“汲新水”,然后是拜年聚会、开台演壮戏。

布依族从腊月三十到次年正月十五,无论男女,都要休息,饮春酒,走亲访友,对歌谈情,称之为“玩年”或“玩春”。

满族民间在除夕之夜,要上坟烧纸,供奉大肉、米饭祭奠祖先。各家各户门前还贴挂自己所属的色旗,或红或黄或蓝或白,制作精美,色彩鲜艳。

白族要在家屋的天井竖立两棵青松,地上铺垫青松毛,以示干干净净过新年,鸡叫头遍,各户到河边“汲春水”、放鞭炮,晚辈向长辈拜年,亲友互贺,结伴郊游。

侗族过年,在除夕夜,每人喝一碗稀粥,初一打油茶敬达摩娘娘和迎接客人,歌舞升平,集体聚会聚餐。

纳西族在初一时要吃素食拜祖坟,初二互相拜年,初三以后祭天。

黎族除夕祭祖,吃团圆年饭,初一全家不外出,初三以后祭天。初四日,外出郊游,打猎捕鱼,探亲访友。

土家族要“过赶年”,虽依据农历过年,但得提前一天,故有过两次年的习俗,过“团年”先敬奉祖先,吃蒸坨子肉和合莱,过第二个年,吃煮饭和鸡。除夕夜还得在火塘里烧一根大柴禾,围火守夜。哪些少数民族过自己本民族纳新年。

47、哪些少数民族过自己本民族的新年

有的民族除了过农历春节外,还视情况过自己本民族的新年。四川的羌族,云南西北的独龙族、傈僳族,云南西南的佤族、哈尼族以及藏族、门巴族、蒙古族、傣族、彝族、柯尔克孜族、苗族、水族等民族几乎都过自己的年节。

羌族除过春节外,若当年没有成年人死亡,于农历十月初一还要过羌年。

独龙族的年节称卡雀哇节,大约在农历正月至二月间举行,是独龙人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

傈僳族的年节称“阔时”节,由于各地习惯不同,没有统一的时间,大致在农历十二月初五至次年正月初十之间。

佤族的年节称“崩南尼”,以本民族物候历的最后一个月的癸亥日为准。

西藏东南部的珞巴族,居住在洛隅西部的一般在珞巴历的二月过年,称“旭独龙”;东部的在藏历十二月十五日过年,称“洞更乳木”。

云南基诺族把公历六月称作“过年月”,具体日期由各村的寨父、寨母与祭司》算而定。

哈尼族以农历十月第一个龙日为除夕,紧接着的蛇日为元旦,节日活动长达十几天。

藏族按自己的历法过藏历年,时间通常在春节前后,有的在藏历正月初一,有的在十一月一日,有的在十二月一日。

西藏门隅地区的门巴族也在藏历元月初。

墨脱县门巴族在藏历十二月一日至二日三次新年。-至十五日过新年,称“洛沙”。

傣族年节多在傣历六月六日至七月六日之间举行,即泼水节。

柯尔克孜族根据自己的历法过诺劳孜节,即新年,日期大约在农历春分。黔、滇、湘及广西一带的苗族按照习惯在农历九月、十月或十一月的卯日或丑日过年。

贵州南部的水族在水历的十二月下旬到次年二月上旬的亥日或午、末日,由各地区各村寨轮流过节,称“端节”,这是水族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

每年夏历十月是彝族人民的庆年节。过节时候,一般都要宰牛羊猪祭祖。过去在凉山,下属须向主子送猪头半边,以示隶属。彝族人民在过年节时饮酒唱歌互相拜年。节日夜晚,青年男女聚集松林里或空场上“跳月”。男子弹大三弦或伴以月琴、笛子,女子对舞。舞蹈动作有跑三步停两拍向前抬脚和原地跳转拍掌等,节奏鲜明,情绪欢快。

同类推荐
  • 中国人的里子与面子

    中国人的里子与面子

    本书主要围绕中国人的面子和里子问题进行论述,从国人生活的压力、社会的弊端、文化的前身后事、公务员的潜伏、以及国人的自身的劣根性来构架,淋漓剖析了中国人的性情和心理。阅读此书,能够让你全面的了解中国人的根性,洞悉中国人立身处世的内心世界。
  • 肃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酒泉民歌(上)

    肃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酒泉民歌(上)

    本书共收录民歌二百多首,根据歌词内容分为“生活类”、“传说故事类”、“爱情类”等。
  • 河南人的生存之道

    河南人的生存之道

    本书本书从近现代历史上的湖南现象剖析湖南人的性格,介绍了河南人的过去和现在,一方面为河南人正名的同时,理性、全面地分析了河南人的生存、发展哲学。
  • 老北京的民情与礼俗

    老北京的民情与礼俗

    本书主要介绍老北京城市建设的特点,以及居住在此的市井百姓的衣、食、住、行等。
  • 世界上扣人心弦的神秘巧合

    世界上扣人心弦的神秘巧合

    木乃伊的魔咒、诺查丹玛斯的预言、亚历山大英年早逝、复活节岛上的巧合、地球禁区百慕大……一次次巧合,一次次令人毛骨悚然,惊叹不已。正因为它们的存在,引发我们的好奇,激发我们的大脑风暴,提升我们的文明进程。我们常常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什么是生活?每一个人都会给出不同的答案。从某种意义上说,生活就是一个百慕大,充满了许多未知的巧合,这些巧合让人无法得出合理的解释,因为它们完全超出我们的想象和认知范围,可是它们却又真实的存在着。伽利略有这样一句名言:“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要尚未被认识的事物,生命的全部意义就在于探索那些未被认识的事物。”
热门推荐
  • 大枣妙用

    大枣妙用

    五谷加大枣,胜过灵芝草。大枣是天然的维生素丸,且含有丰富的糖类、蛋白质以及铁等矿物质,可以补血养颜、抗衰老、保护五脏,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本书编者于长期临床实践中搜集、总结了数百种简便易行的大枣单方、验方、秘方,简便廉验,经济实用,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参考。
  • 明日方舟故事集

    明日方舟故事集

    明日方舟原创故事集,以不同视角去讲述不同的故事。
  • 剑道至极

    剑道至极

    身为剑修,一剑在手,别无所求。剑道至极,化繁为简。一剑出,断山岳,水逆流!
  • 循界神迹

    循界神迹

    浩瀚冰冷的恒宇深处一颗硕大的古星在一次大战中变得四分五裂,原本的一个世界变为了几个不同的世界,这是一个浩瀚的世界,这仅仅是一个开始,无尽的宇宙深处究竟隐藏着多少太古年间鲜为人知的秘密,万载岁月,满地沧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这系统好像有问题

    我这系统好像有问题

    金手指到位,准备爆破!嗯?这是什么鬼……
  • 戏言江湖曲

    戏言江湖曲

    陈景建年八百载,山陵崩坏江湖散。一个道士,一个和尚,一个刀客,一些江湖人一个王朝的没落,一段乱世的征程,一尊佛和一位仙高坐在莲台的不是菩萨,只是有心救世而无力救人的苦心人这就是一个故事,一个有武而无侠的故事
  • 青春要白头

    青春要白头

    这本书的内容十分不成熟,毕竟作者是个初出茅庐的新手,不喜欢的勿喷,多谢体谅,谢谢。。。。
  • 别跑,沁月

    别跑,沁月

    两位小女孩穿越到未知的朝代,开始一段奇妙的旅程,其中有误会,有阴谋,有真心,有假意,经历那么多,两位小女孩将最终会面对什么。。会留在古代和爱人执子之手,与之偕老么。。
  • 舞夷天下之歌宠王妃

    舞夷天下之歌宠王妃

    刁蛮任性的明星大主,被人陷害,魂穿古代。沦落为被别人瞧不起的草包。在舞房里,重振辉煌历史,得以最好的舞房青睐。遇到腹黑王爷,得益于他的暧昧、、、、在王府里,横行霸道,欺软怕硬、、、、他对她对越来越感兴趣、、、、以下内容看小说,才得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