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十二年四月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有一名刺客潜入努尔哈赤的住所,准备行刺。努尔哈赤听到窗外有轻微的脚步声,警觉起身,他“佩刀持弓矢,潜出户,伏烟突旁伺之”。这时,一个闪电划破黑暗,他看见那个刺客正在窗前窥视,于是一个箭步跃上,用刀背将刺客拍倒,然后呼人将其捆绑起来。侍卫洛汉闻声赶到,见此情况,提刀要斩刺客。努尔哈赤想:杀人容易,可一旦杀了他又要树敌,于己不利,不如攻心为上,将其宽恕。于是,他大声喝问:“尔非盗牛来耶?”刺客一听,顺势回答是来盗牛。洛汉在一旁着急说:“谎言也!实欲害吾主,杀之便。”努尔哈赤非常冷静,而且若无其事地说:“实盗牛也。”于是,放走了刺客。
五月的一个深夜,又有一个叫义苏的人潜入努尔哈赤的住宅,准备行刺。努尔哈赤像上次一样,迅速将刺客捉住,又将其释放。这两件看上去似乎是很平常的小事,却产生了轰动性的效果。很多人认为努尔哈赤“深有大度”,而愿意投奔他。这正是努尔哈赤所期待的结果。不仅如此,就连战场上面对的敌人,努尔哈赤认为是有力之才,也能做到捐弃前嫌,化敌为友。
万历十二年九月,努尔哈赤率兵攻打翁科洛城,并亲自登高劲射。当战争正在激烈进行的时候,翁科洛有一位守城勇士鄂尔果尼藏在暗处向努尔哈赤施放冷箭,努尔哈赤没有提防,躲闪不及,被射伤了。他拔出带血的箭,继续指挥战斗。这时,又有一个叫罗科的守城战士借烟雾的掩护,潜到努尔哈赤近处,一箭射中其脖颈,虽未中要害,但箭入肉一寸多。箭拔出之后,“血涌如注”,“血肉并落”。努尔哈赤昏厥过去。攻城部队只好撤退。努尔哈赤伤愈之后,再次率兵攻陷了翁科洛城,并生擒了上次射伤他的鄂尔果尼和罗科。众人愤怒地要将二人乱箭穿胸而死。在群情激愤的情况下,努尔哈赤显得十分冷静。他非常钦佩二位勇士的英勇善战,有意收为自己的部下,于是对众人说:“两敌交锋,志在取胜。彼为其主乃射我,今为我用,不又为我射敌耶?如此勇敢之人,若临阵死于锋镐,犹将借之,奈何以射我故而杀之乎?说罢亲自为二人松绑,,并好言安慰,鄂尔果尼和罗科终于被这一举动感动得流下了热泪,他们当即表示愿意归顺努尔哈赤,并为其效力。努尔哈赤授二人为牛录额真,各统辖三百名壮士。后来,鄂尔果尼和罗科英勇作战,为努尔哈赤的统一事业立下了战功。努尔哈赤多次不记仇隙,宽恕仇敌,化敌为友,不仅使自己的属下“皆颂上大度”,而且使他在女真各部获得了好名声,同时感召了敌人营中的人才。就此而言,努尔哈赤能以最初弱小力量而统一女真各部也就不足为怪了。
征服人心,驾驭人性
明朝时,况钟以小吏的身份追随尚书吕震,吕震欣赏他的才华,推荐他当主管,升为郎中,出掌苏州府。况钟刚到苏州府时,假装不懂政务,府里的小吏们抱着公文,围着况钟,请他批示。况钟装作不知,瞻左顾右地问小吏,小吏说可行就批准,小吏说不行就不批准,一切都听部属的。这些小吏都很高兴,说况钟是个笨蛋。
三天后,况钟召集部属,责骂道:“某某事可行,你却阻止我;某某事不可行,你却要我批准。可恶呀可恶!”就将这些小吏捆绑拷打之后,丢在庭院里,结果死了好几个人。这些部属又变得十分恐惧,认为况钟十分神明。从此以后,况钟对这些小吏全部细加考察,辞退五个贪污的小吏及十几个愚笨、懦弱的人,苏州从此大治。
黄盖曾经做过石城县县令。石城县的下属官吏们特别难驾驭,黄盖到任后,安排了两个属下官员协助自己,这两人分头主管各曹事务。黄盖下令说:“我这个当县令的没什么德行,只是凭借着武功得到的官职,对于文官的公务我不熟悉,现在外来的敌人还没有平定,军务比较繁忙,县里的一切公文案卷,全部交给这两个属下官员帮助我处理。他们替我约束管理各曹,纠正和处分有错误的人和事。如果他们中有人做了违法的事,我终究不会用鞭抽杖打加在他们头上。”命令下达后,开始时下级官吏们都感到恐惧,各自恭谨地奉行自己的职务。时间一久,下级官吏们认为黄盖不管公文案卷,渐渐懒怠、放肆起来。黄盖暗中调查到了这一点,并查清了这两个帮他处理政务的下属各自所做的几件违法之事。于是就召集所有官员,就几件违法事来追究两个下属官员,那两个人叩头向黄盖道歉。黄盖说:“我早已有过话了,终究不把鞭抽杖打加在你们头上,我不敢欺骗骗你们。”说完以后,竟然把两个人杀了。许多属官吓得两腿发抖,整个县从此就变得政治清明起来。
黄盖是一介武夫,况钟是一个小官,然而他们的作用却如此之大,他们的这些作法足以让那些能说会道的文人和矜持庄严的大官员感到惭愧。以他们的聪明才干,竟然能“厚如城墙”,装糊涂,让下属官员以为自己很愚蠢,让他们瞧不起自己;在必要时,又能“黑如煤炭”,狠狠制裁打击对方,树立起自己的威信。这就是高明的领导策略。
用廉洁凝聚人心
位不在高,廉洁则名;权不在大,为公则荣。自视公仆,服务于民,勤政为民,廉政为公,可以赢得万民拥戴。具有天下为公的思想,奉行鞠躬尽瘁的品格,已成为中国人所奉行的准则。廉洁自律是为政的基石。廉则刚,贪者腐;廉者明,贪者浊;廉生威,贪失民。
康熙作为入主中原的“外夷之子”,是一位历史上有名的长寿皇帝,他的文治武功,给国家和人民的贡献,不亚于历代的任何一个皇帝。采取了扫三藩,荡叛夷,拓疆域,兴经济,深勤政,倡节俭等一系列的治国兴帮举措,经过四十多年的治理,形成了一个长期稳定的政治局面。汉人百姓不仅接受了他,而且爱戴他,从而出现了清朝历史上的康乾盛世。
康熙皇帝倡导的立官为民,勉励清廉,重处贪官,是取信于民的重要原因。他重用清官,打击贪官,主张居官清廉,办事自善,深受人民的拥护。他以廉吏事迹劝告百官,澄清吏治,改掉贪风。他非常注意发现清官,第一位被他发现的清官是直隶巡抚于成龙。他是山西永宁人,上任后是非分明,支持廉洁官吏,查处贪官污吏,从知县升为福建布政使又升至直隶巡抚。康熙皇帝得知于成龙的清正廉洁之事后,立即亲自召见他,对他说:“尔为当今清官第一,殊属难得。”同时给予自金、良马等奖励。同年年底,于成龙被提升两江总督。康熙二十三年四月十八日于成龙病逝。查看其遗物,只有衣服一件,盐鼓数器而已。康熙闻知后感慨非常,称于成龙为“天下廉吏第一”,加赠太子太保之誉。与此同时,大力重处贪官。仅一月之内,经康熙批准革职、降级在京满汉官员达83人之多,其中有尚书、侍郎、学士等,另有十余名总督巡抚被革职。重大贪污案犯侍郎宜昌阿、广东巡抚金俊共同受贿白银89万两,事发后,康熙派重臣查处,以斩刑处之。
江湖义气最能笼络人心
中国人很讲究哥们儿义气,而且有结拜异姓兄弟的传统。只要情投意合便要义结金兰结拜换帖,有了八拜之交即可为朋友两助插刀,“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这一传统大概是受了《三国演义》中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的影响。
想当初,刘备为了让关羽和张飞辅佐他打天下,与其结为换帖兄弟并发誓:“不能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这种做法对于笼络关张二将为其效力卖命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从此以后,关羽和张飞便成了刘备的左膀右臂,供其驱使,死而后已。为了一个“义”字,关云长经受住了曹操高官厚禄的诱惑,毅然挂印封金,过五关斩六将干里寻兄。正是有了关张二人的鼎力相助,刘备才得以在屡败之后终能据荆州取西川占汉中与孙权和曹魏形成鼎足之势,终于成就了帝王之业。
与刘备同时代的一代奸雄董卓,也很善于用江湖义气笼络部下。董卓身体高大粗壮,臂力过人,是个勇猛善战的武夫。据说在少年的时候,他在羌族人中交游,广交羌人中的好汉和地方上的头面人物。后来归耕田野,雇人种田。有一次,几位有交情的羌族豪杰到他家中来做客。当时他家中不太富有,没有什么好饭菜招待这些客人,就把正在耕田的牛拉回来杀了,盛情招待众人,大酒大肉,狂呼乱喊,尽欢而散。这些人都非常感激董卓的豪爽仗义,异常兴奋,回到羌地后用钱买或连偷带抢一共凑了一干多头牛赶着给董卓送来。从此,董卓豪爽仗义的名声远近闻名,羌人也都很敬重他。
后来,董卓因作战有功,被提升为郎中,同时得了九干匹细帛的赏赐。董卓说:“我只要功名就行了,所有的赏赐一律分给部下。”他下令把这九干匹纫绢都分给了下级军官和士兵,他的部下觉得董卓讲义气,都对他感恩戴德,愿意为他效劳。可见,董卓在发迹前,很善于用“江湖”义气笼络人心,杀耕牛待客获得仗义的名声,分绢帛给部属得到官兵的拥护。俗话说:有大欲者不贪小利,有大谋者不科小功。奸邪之人大凡都利用人性中贪财好利的弱点,给人一定利益以笼络人心,巩固自己的势力。当其阴谋全部实现的时候,才会露出本来的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