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118600000027

第27章 木牛流马(2)

姜维本来还没有投降蜀国的想法,被马遵等人这样一逼,只好连夜赶回他的家乡冀城,只见满城都是蜀兵,既不抢劫,又不杀人,对老百姓也很好,心中不禁暗赞诸葛亮治军有方。不久后,诸葛亮又带兵攻打冀城。姜维在城上见到蜀军大小车辆尽是粮草,便带领部下出城抢劫。蜀兵见了也不抵抗,只是抛弃粮草就走。姜维夺了,正要回冀城,哪知城池已被魏延拿下,只好逃走。

当时姜维手下只剩十多个人,沿途又遇到张苞杀了一阵,最后只剩得匹马单枪,一时走投无路,只得向长安走去。走不了几里路,一片喊声,几千个军士从树林里冲了出来,为首的乃是关兴。

姜维非常疲倦,没法抵挡,回马就走。忽然一辆小车从山坡后推了出来,诸葛亮端坐车上,摇着羽毛扇,见了姜维就说:“伯约,为何还不投降?”姜维心想,前面有诸葛亮,后面有关兴,没路可走,只好下马投降,请葛亮连忙下车迎接,握住姜维的手说:“我自从出山以来,总想找个有才能的人,将我一生所学的东西传授,只恨未有适当的对象,如今遇到伯约,总算满足了这一心愿。”姜维大喜拜谢。

自从诸葛亮得到了姜维,他的心情着实高兴。感到姜维这个人的才能与品德,完全符合他军事继承人的条件。为了培育姜维,诸葛亮认为必须使蜀国的官吏、将领同他建立感情,特别是诸葛亮信任和用心培育的张裔、蒋琬等人,必须能同姜维团结一致,共同对敌。

姜维刚入蜀军,威望自然不行。诸葛亮为了提高他的威望,作了一番努力。

首先,姜维刚到蜀国,诸葛亮就请求后主任他为奉义将军,封当阳亭侯。

接着,诸葛亮又连续给长史张裔和参军蒋琬写信,盛赞姜维“忠勤时事思虑精密”,可以说是凉州地区的第一流人才。还说姜维“敏于军事,既有胆略”,又“深解兵意”;特别是他“心存汉室”,“习兼于人”,难能可贵。

最后,诸葛亮还命姜维在军事训练之余,抽空去到成都,晋见后主。

所有这一切,都是诸葛亮有目的、有计划地提高姜维的地位,密切他同蒋琬等人之间的关系,促进后主对他的了解。好让姜维在他死后,能得心应手地担当起北伐曹魏之大业。

任人唯贤

所谓“贤人”其实就是德才兼备之人。选拔重用人才,才能不可不虑,但德行、人品则居其一。有才无德不能得人心,这样的人本领大,危害同样也不小。诸葛亮对于贤人的“德才兼备”的要求,事实上是由于他对人的德才两方面与治国的关系认识得深刻,具有大智者的眼光。

刘备死后,诸葛亮辅政时,十分注意物色后起之秀,加以培养和大力提拔。他选拔人才不仅重视才干,也极重视德行,德才并举,重才更重德。如他在《前出师表》里推荐费神、董允时,特别强调他们为人“志虑忠纯”,并告诫后主要“亲贤臣,远小人”。古人所谓“贤臣”,一般是指德行高尚、有济世之才的人。诸葛亮认为“治国之道,务在举贤”,又说:“夫失贤而不危,得贤而不安,未之有也。为人择官则乱,为官择人则治,是以聘求贤士。”

于是诸葛亮把择贤作为其重要职责,他选拔人才的标准是德才兼备。他培养和提拔的后继者蒋琬、费祎、董允和姜维都是有德有才之士,为时人所推崇,无人不服。当时蜀人把他们四人并列,称为“四相”,除了姜维外,《三国演义》对蒋琬、费祎、董允仅简略提及,《三国志·蜀书》有关他们的传记则记录较详。在蜀国后期,这四人都是实际的执政者,了解他们的为人及其对蜀国的贡献,始能理解诸葛亮用人的特点。

诸葛亮用蒋琬作为继承人,而不用时人认为“必代亮”的魏延,便是个很典型的例子。

《三国演义》说魏延脑后有反骨,这只是小说演义的手法。实际情况并非如此,魏延有没有反骨无从考证,但是这个人虽有才能人品却不太好,不能团结人。魏延是蜀汉一员猛将,其武艺和才能都不在“五虎将”之下,刘备在世时对他是很重视的。如他从曹操手里夺取汉中后,需大将镇守,众论以为必用张飞,张飞也认为非己莫属。岂料刘备却破格选用魏延,把他从牙门将军提升为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刘备死后,由于魏延屡立战功,提升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进而晋封南郑侯,诸葛亮执政时倚他为军中支柱。当时的人们大都认为他是诸葛亮的当然继承者,可是事情却出乎人们的意料之外,诸葛亮早就选定蒋琬为他的后继者了。他在给后主的密信中说:“我如果死了,皇上您可以把朝政大事交付给蒋琬,这个人可以担当大任。”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诸葛亮选拔后继者,是根据其德才而定的。魏延虽有才干又勇猛过人,但“秉性矜高,当时下皆避之”。

同时,魏延不能与同僚友好相处,例如,他与杨仪是诸葛亮军中的左右手,却闹得水火不相容,甚至与杨仪争论时,“举刃拟仪”,使“仪泣涕横集”。显然不能团结人的人,一个计较个人名利的人,一个个人英雄主义的人,是不可能把一国治理好的。诸葛亮只用魏延的才能而没有托之以重任,这说明他是善于用人的。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诸葛亮不把后事托付与魏延是正确的。诸葛亮一死,魏延就不顾大局,为个人私怨和权力,与杨仪火并,结果被其部属马岱所杀。

诸葛亮把后事付给蒋琬是对的。蒋琬,字公琰,零陵湘乡人。他随刘备入蜀,任广都长。刘备因事到广都,误以为他不理事,当时又恰逢他酩酊大醉,心里很火,准备加罪把他杀掉。诸葛亮对刘备说:“蒋琬可是帮扶社稷的栋梁之材。他做事以安顿民生、多干实事为主,从来不做那些表面文章的事情。还请您手下留情,多多考察他,看他的表现。”刘备听信诸葛亮之言,便不加死罪,仅把他撤职。

后来,由于诸葛亮的推荐和提拔,由尚书郎至参军,又升为长史兼抚军将军。诸葛亮率军出征,他都能做到足兵足食供给,对诸葛亮北伐起了十分重要的支持作用。因此,诸葛亮很赞赏他,认为“公琰托志忠雅,当与吾共赞王业者也”。诸葛亮病逝,后主遵其所嘱,任蒋琬为尚书令,主持国政。当时,蜀国失去了诸葛亮这个主心骨,远近危悚,可是蒋琬既无戚容,又无喜色,日理万机,镇静如常,因此,深得众望。蒋琬为人度量宽宏,肯纳忠言,秉公办事,不计恩怨。

蒋琬没有辜负诸葛亮的重任。他为人忠心耿耿,大公无私,度量宽宏,故深得众望。在他执政期间,做到人和国安,上至王公大臣,下至平民百姓,无人对蒋琬不心服口服。

费祎、董允和姜维也对蜀国做出杰出的贡献。费祎是个很有才干的人,他奉使东吴,吴人“论难锋至”,而费祎“据理以答,终不能屈”。孙权赞他是“天下淑德”。他日后代蒋琬为尚书令,日理万机,应付自如,处理军务,指挥若定,使边境无虞。

董允任侍中守尚书令,为人“秉心公亮”,守正下士。后主溺于酒色,要采择民女以充后宫。他据理力争,坚决反对,后主无可奈何。得到后主宠爱的宦人黄皓也很怕他,董允在时,黄皓不敢为非作恶。他不图名利,蒋琬认为他辅佐后主有功,上疏建议“官赐爵士”。他固辞不受。

诸葛亮最赏识的是姜维,认为“姜伯约甚敏于军略,既有胆义,深解兵意”。此人“心存汉室,才兼于人”,同时把自己的一生所学毫不保留地传授给姜维,使他成为诸葛亮死后蜀汉最重要的军事将领。蒋琬、费祎相继逝世后,由姜维负起保卫蜀国的重任,他继承诸葛亮的遗志,坚持北伐,互有胜负。由于后主昏庸,对姜维派重兵守卫阴平等地的建议置之不理,使邓艾得以偷渡阴平,直捣成都,蜀汉终于灭亡。蜀之亡,不能归咎于姜维,除了大势所趋外,后主昏庸是主要原因。司马昭说:“即便是诸葛亮重生不死也未必能使蜀汉立国长久,更不要说是姜维。”司马昭不把蜀国灭亡的原因归咎于姜维是正确的。

在蜀、魏对峙中,蜀弱魏强,对手又都是杰出的人才,客观上不存在蜀胜的形势。诸葛亮曾竭尽全力,也劳而无功,单靠姜维等的主观努力是不可能扭转这种局面的。而蒋琬、费祎、姜维等在这种客观条件下竟能保卫蜀国达二十九年之久,如他们没有非凡的才能和无限的忠心,何能如此?诸葛亮逝世后,蜀国军国大政先后由蒋琬、费袆、姜维主管,时间长达二十九年,比之刘备、诸葛亮两人治蜀时间还多九年。这不仅说明诸葛亮善于举贤任能,也证明了诸葛亮以德才兼备作为选拔人才的准则是完全正确的。

诸葛亮重用之人,皆德才兼备,这与他个人风格有关。诸葛亮本人就是个德重才高的大贤人,他未出草庐已预见天下三分,为刘备制订正确的战略决策——“隆中对”;为北图中原,统一中国,他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具有如此崇高风格,是由于他公而忘私,不谋私利,他病危时上表后主不要给家里人什么赏赐,家里的财产足以养活家人,表现了诸葛亮的高风亮节。

惺惺惜惺惺,贤人荐贤人。若是从智谋、智慧的层面来看,诸葛亮无论是要求自己还是要求他人都必须“德才兼备”,实在是治国安民的最聪明之举。弱小的蜀国,百姓独得若干年的尚较安定的生活,证明诸葛亮是个大智者。

同类推荐
  • 现代人智慧全书:智慧诡辩术

    现代人智慧全书:智慧诡辩术

    诡辩术是智慧的另一个消极变种,是智慧后边拖着的那一条黑影。《智慧诡辩术》介绍244种适合不同对象的超级口才,包括:训练你的诡辩智慧、诡辩术中的幽默等内容。指导您做适者生存、永立人上的强者。
  • 遇见幸福的自己人生需要放下的66个理由

    遇见幸福的自己人生需要放下的66个理由

    这本《遇见幸福的自己:人生需要放下的66个理由》我们生活在世间,往往面临诸多的不如意,比如,生活的平淡、工作的压力、人情的冷漠、婚姻的痛楚……很多时候,都被烦恼束缚,苦不堪言,痛不欲生。为什么有这些心理状态?都是因为我们太执著,放不下。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何必为了繁杂琐事,眉头紧锁?佛家有云:“一念放下,万般自在。”放下妄想执着,放下烦恼,放下欲望,放下一切贪嗔痴,生活得自在超然,幸福的感觉定会潜滋暗长。
  • 说幽默话做幽默人大全集

    说幽默话做幽默人大全集

    本书用精彩的理论和有趣的故事,展示幽默的智慧、揭示幽默的技巧.告诉大家:幽默能使批评和反驳被对方接受,幽默能使长篇大论的演讲富有感染力,幽默能使人际关系变得融洽,幽默能使生活充满乐趣。
  • 有一种策略叫忍让

    有一种策略叫忍让

    本书以中国传统哲理结合生活中的事例对忍让进行阐述,从古今中外历史人物和典故中,总结为人处世中的隐忍之道,并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与生活中现实事例对忍让进行阐述趣解。
  • 世界500强企业员工的50个效能定律

    世界500强企业员工的50个效能定律

    百余年来有层出不穷的企业管理理论。尽管纷繁,最终却只围绕一个问题:效能!“如何在最短时间内做最多最好的事情?”本书告诉你最终答案。精心选取世界500强企业员工的50条效能定律,结合理论,详细地介绍运用效能定律的成功亮点,举一反三,不断总结创新,收获。
热门推荐
  • 御魔宠

    御魔宠

    在第520世纪,在这里实力强,才有话语权,《魔宠师》这本书,写了一个在贫困市区的一个男孩梦想励志成为一个史上最强的魔宠师,历经苦难,饱受磨难,在开心、快乐与压力的情境下……哎呀!编不下去了!先来品尝一下吧,觉得好就收藏下来吧。要多支持小橙哦。
  • 农村法律法规常识——农村电力法律法规

    农村法律法规常识——农村电力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有效的法律、行政法规、司法解释、地方法规、地方规章、部门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以及对于该等法律法规的不时修改和补充。其中,法律有广义、狭义两种理解。广义上讲,法律泛指一切规范性文件;狭义上讲,仅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在与法规等一起谈时,法律是指狭义上的法律。法规则主要指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法规及经济特区法规等。
  • 梦里梦外都是坑

    梦里梦外都是坑

    李奇一睁眼,就看到一个古装美女,正端着一只碗,深情款款的对他说:“大郎,该喝药了……”还好是个梦,梦醒后又发现自己成了班级“扛把子”这是什么鬼?有一个梦里他得到了传说中的系统,金手指?NO!使用系统是有条件的,那就是……开门见鬼!
  • 湘女萧萧

    湘女萧萧

    在沈从文的小说世界里,女性是最重要的艺术形象,而其中塑造得最成功的当数湘西女性。沈从文笔下的湘西女性,有这样几种不同的性情或命运:一种是汲取了山水灵气、聪明伶俐、明洁质朴的美丽的湘西少女,因而构成了沈从文笔下的湘西“最温柔的核心”。《边城》里清灵如水的翠翠、《长河》里精明能干的夭夭皆属此类。在本章中,调皮伶俐的三三、九妹、《油坊》中的阿黑、《猎野猪的故事》中大胆勇敢的小时候的宋妈、《静》里安静忧郁的岳珉亦属此类。
  • 你来时风甜心动

    你来时风甜心动

    自己心中的电竞男神住隔壁怎么办?每天蹭饭蹭上瘾,想吃他做的饭怎么办?想把男神拐回家!
  • 重生之戏精影后:boss,早安

    重生之戏精影后:boss,早安

    早上醒来,戏精上线:“这位先生,你是谁?”某总裁邪魅一笑,一个翻身,禁锢某女,“那我们把昨晚深入了解的过程重新演示一遍,帮你恢复记忆。”她曾是万众瞩目的国际影后,被人暗算,重生归来。他是传说中的帝国总裁,高冷禁欲心狠手辣,却唯独对她宠宠宠!作为宠妻范本,总裁表示,怎么办,宠不够啊,根本停不下来!
  • 从实习世界之主开始

    从实习世界之主开始

    刚穿越就成为一个小小的土地,可这个世界实在是太可怕了,有天庭,有地府,有神庭,有法庭,有道庭,有儒教,有墨家,有兵家,有阴阳教……这些势力强大的让他这个小小的土地颤抖,还有…是的你没看错,他这个土地就跟西游记世界中的土地一个地位!甚至还有所不如!
  • 师徒情缘:错恨

    师徒情缘:错恨

    一场惊天阴谋,迷失在爱恨之间。“师傅,竟是你”落非拿着溅满鲜血的剑,颤着手指着那个白衣飘飘的俊雅男子,“落儿,你都认定了,不是吗”风千桦浅笑着,清淡的眸子里透着一层悲凉。“不,你告诉我,不是这样的,师傅——”因爱生恨,化身为魔!落非究竟该何去何从!
  • EXO的玫瑰之恋

    EXO的玫瑰之恋

    最红天团EXO与新晋女团A.A.D纠缠不清,疑似恋情发生,一条条轰炸性新闻,不断击打着12对少男少女的脆弱心灵,他们到底能否走到最后,还是就此放手,一切的一切尽在EXO的玫瑰之恋!(本文甜多虐少,逗比文)
  • 木叶之苟在一乐

    木叶之苟在一乐

    方绪来到忍界后,为了过上平淡的小日子,不惜将自己漂亮的头发给整没了。从此他以埼玉之名,苟活在木叶。拯救忍界,还是交给他的两个欧豆豆吧!他能做的,也就让影分身到处搞搞事而已。樱木:我的族人,跟我走吧!路飞:米娜桑,我们一起出海吧!阿银:小子,想变强吗?一护:嘿嘿,都是我的了!柯南:当卧底?就这副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