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353900000004

第4章 雄才大略,开国问鼎(4)

除了引导、整合,汉高祖也采取铁腕手段打击权臣,巩固皇权。刘邦感到相权太重,对皇权已构成威胁。公元前195年,高祖平定英布叛乱回到长安不久,萧何对他建议说:“长安地方狭小,而上林苑中空地很多,已经废弃。希望陛下能下令允许百姓进去耕作,不要把它变成了养兽的场所。”高祖听了大怒,认为对萧何下手的机会来了,于是,说他是受了商贾的贿赂,才来为他们请求开放上林苑的。因而不顾多年交情,下令把萧何逮捕,关进监狱。过了几天有人问他相国犯了什么大罪。高祖解释说:“我听说李斯做秦始皇的相国,有功都归于秦始皇,有坏事都算在自己头上。现在相国不仅接受商贾的许多贿赂,还请求开放我的上林苑,讨好百姓。所以我把他关进监狱治罪。”通过整治萧何,高祖打击了相权,进一步提高了皇帝的权威。

公元前196年,刘邦平定英布叛乱时被流矢射中,在回长安的路上开始发病,回到长安后病情已经很严重。吕后找来太医,刘邦问他自己的病情如何,太医说能治。刘邦听了太医的口气,知道自己不会活得太久了,就对太医说:“我出身百姓,手提三尺剑得到天下,此乃天命。现在天要我死,就是神医扁鹊来了也没有用!”说完赏赐太医50金打发他走了。吕后看着弥留中的刘邦,问他死后人事的安排:“萧相国死后,由谁来接替呢?”刘邦说曹参。吕后问曹参之后又由谁接替,刘邦说:“王陵可以在曹参之后接任,但王陵智谋不足,可以由陈平辅佐。陈平虽然有智谋,但不能断大事。周勃虽然不擅言谈,但为人忠厚,日后安定刘氏江山为国立功的肯定是他,用他做太尉吧。”吕后又追问多年之后怎么办,刘邦有气无力地说:“以后的事就不知道了。”刘邦死于公元前195年,葬于长陵,谥号为高皇帝,庙号是高祖。

李渊:被动地登上帝位,被动地退下帝位

李渊最初是隋朝的边将,当时为了稳住突厥,他不惜委曲求全。后来的起兵也是迫不得已的事。为了建立盛大的唐朝,他将割据势力一个一个消灭掉。而最后,围绕皇位而展开的你死我活的争夺战,他却无能为力,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这时的历史,已经不在他的把握之中了……

为稳住突厥,不惜委曲求全

李渊祖籍陇西成纪,祖父李虎,是后魏左仆射,封陇西郡公,官至太尉,成为著名的八柱国之一,位极尊贵,死后被追封唐国公。父亲李昞,袭封唐国公,北周时任安州总管、柱国大将军。公元566年,李渊出生于长安,不久世袭唐国公。

青年李渊,倜傥豁达,任性真率,宽仁容众,在当时的人们心目中有很高的威望。李渊的妻子窦氏,是京兆平陵人,父亲窦毅在北周是上柱国,母亲是北周武帝的姐姐襄阳长公主,所以窦氏就是武帝的外甥女。窦氏从小就很聪明伶俐,深受武帝喜爱,被留在宫中。武帝当时的皇后是突厥女,是不得已与其成婚的,对此很不满意。窦氏却劝说舅舅隐忍,保持与突厥的婚姻可以消除北方的威胁,然后全力对付南陈和北齐。

在杨坚取代北周时,窦氏说:“我恨自己不是男子,无法为舅舅家扫除祸患。”吓得父亲赶紧捂住她的嘴:“不要胡说!这是灭门之罪!”

窦毅认为自己的女儿不是等闲之辈,在选女婿时想了一个办法:让人在门屏上画了两只孔雀,凡是两箭各射中一只孔雀眼睛的,就招为女婿。前边有几十人都没有射中,轮到李渊之时,两箭都射中孔雀的眼睛。窦毅十分高兴,便把女儿嫁给了李渊。

隋初,李渊为荥阳、楼烦二郡太守,不久,又被任命为殿内少监。公元613年,升为卫尉少卿。这一年,杨广发动了侵略高句丽的战争,李渊受命在怀远镇负责督运粮草。当时,民不堪苦,怨声沸腾,大贵族杨玄感利用人民的不满情绪,起兵反隋。李渊飞书奏闻,杨广命李渊镇守弘化郡兼知关右诸军事,以备御杨玄感。杨玄感兵败,李渊留守如故。在这期间,李渊广积恩德,结纳豪杰。

公元617年,李渊被任命担任太原留守。太原是军事重镇,不仅兵源充沛,而且饷粮丰厚,军粮可供10年之用,因此李渊十分高兴,意欲在太原发展自己的势力,以图大举。

李渊刚到太原之初,有“历山飞”农民起义军结营于太原之南,上党、西河、京都道路都被断绝。李渊出兵击败义军,巩固了自己在太原的统治地位。晋阳一带的官僚、地主、豪绅也纷纷投靠李渊。李渊又命次子李世民在晋阳密招豪杰,倾财赈施,广泛结纳贤能之士。其长子李建成也在河东暗中交结英俊,发展势力,而此时的杨广又远在江都,沉湎酒色,鞭长莫及。李渊在太原韬光养晦等待时机。

隋炀帝杨广即位后就大兴土木,建东都、修长城、开运河、筑驰道,弄得民不聊生。隋朝末年,其残暴的统治使得阶级矛盾更加尖锐。

杨广好大喜功,巡游江南,北上榆林,以夸耀自己的武力;出兵边塞,侵略高句丽,以显耀自己的威风。结果徭役深重,战争频繁,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人民生活痛苦不堪。广大群众无法生活下去,不得不铤而走险,以武力反抗隋炀帝杨广的残暴统治。

公元611年,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有的隋军将领也割据一方。天下沸腾,群雄割据,全国有一百多支反隋大军。

在反隋斗争中起义军逐渐走向联合,形成了以李密、翟让领导的瓦岗军,杜伏威领导的江淮起义军,窦建德领导的河北起义军三支主要力量。在农民起义的冲击下,隋炀帝杨广的统治已岌岌可危,处在风雨飘摇之中。

在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的同时,隋朝内部也分崩离析。李渊目睹动荡不安的天下局势,从中看到了举兵起事的时机。

公元617年二月,马邑人刘武周起兵,杀太守王仁恭,自称天子,国号定阳。李渊遂以讨伐刘武周为名,积极募兵。李渊以维护隋朝统治者的身份出现,所以远近的武装纷纷云集,不几天就有近万人成为李渊直接控制的军队。

李渊的行动,引起忠于隋炀帝的副留守王威和高君雅的怀疑。公元617年五月十四日的夜里,李渊命李世民在晋阳宫城外埋下伏兵。第二天早晨,李渊和王威、高君雅议事。刘文静领开阳府的司马刘政会到庭中,说有密状给李渊。李渊便让他交上来,但刘政会却不交,说要告的是副留守,只有李渊才能看。李渊假装吃惊地说:“怎么会有这种事?”李渊看后便对大家说:“王威、高君雅要勾结突厥入侵。”于是命人逮捕了他们二人。第二天,果然有突厥兵几万人围攻太原,人们都信以为真了。李渊趁机将王威和高君雅二人处死。

杀掉王威和高君雅消除了内患之后,李渊便和将士严密防守,对付突厥。他命裴寂和刘文静坚守城防,同时又将城门洞开,城墙上也不树旗帜,守城士兵不许张望、喧哗。这使突厥军队不明底细,不敢入城。李渊又在夜里派兵出城,早晨改道进城,使突厥误以为是援兵到达。突厥军队不敢恋战,只好退兵。突厥兵虽然退去了,但难保不再来,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李渊给突厥可汗送去书信:“若能从我,不侵百姓,征伐所得,子女玉帛,皆可汗有之。”为了稳住突厥,李渊委曲求全地用了臣下的语气,这样做也是为了给南下用兵扫除后顾之忧。事实证明,李渊对付突厥的策略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公元617年七月,李渊率军三万誓师,正式起兵。在发布的伐隋檄文里斥责隋炀帝杨广听信谗言,杀害忠良,穷兵黩武,致使民怨沸腾。

李渊在太原起兵之后,便以进军关中拿下长安为最终目标。西进的第一个障碍便是西河郡。李建成和李世民兄弟仅用了九天便得胜而归,使得李渊喜出望外。

然后,李渊建立了自己的军事和政权机构:设置大将军府,自称大将军。长子李建成为陇西公、左领军大都督,统领左三军。李世民为敦煌公、右领军大都督,统领右三军。裴寂和刘文静为长史司马。

李渊起兵后第二战是决战霍邑。在霍邑的西北有个贾胡堡,是霍邑的门户,但守卫霍邑的宋老生却没有派兵把守,李渊由此断定宋老生是个无能之辈。

李渊害怕宋老生守城不出,打成持久战对自己不利。李世民却认为可以挑战引他出来决战。于是李渊让两个儿子领几十名骑兵近城观察,自己将部队分成十几队,从城东南到西南,摆出一副安营攻城的架势。宋老生果然中计,以为李渊要攻城,便领兵三万出战。李渊领兵假装后退,让李建成和李世民领兵抢占了东门和南门,切断了宋老生的退路。在交战中李渊又散布宋老生已经战死的谣言,动摇了军心。隋军大败,宋老生在被守军用绳子往城墙上提时,被李渊的军队杀死。李渊顺利占领了霍邑。

此后,李渊便听从了李世民直接入关中的建议,分兵攻打长安。在招降长安失败后,李渊下令攻城,占领之后又下令禁止掳掠百姓,受到百姓们的夹道欢迎。公元617年十一月,李渊拥立隋代王杨侑为帝,即隋恭帝,改元义宁,尊在江都的隋炀帝为太上皇,李渊为大丞相,封唐王,以武德殿为丞相府,李世民为秦王。这实际是以后称帝的一个过渡。

到公元618年五月,隋炀帝杨广的右屯卫将军宇文化及在江都发动兵变,勒死了隋炀帝杨广。然后立隋秦王杨浩为帝,自己做大丞相。随后领兵十万北上,但被李密打败,宇文化及败走魏县,毒死杨浩,自己称帝,建立许国。第二年,过了皇帝瘾的宇文化及在聊城被窦建德杀死。隋炀帝杨广一死,李渊便废掉隋恭帝,在公元618年杨侑被迫禅位,李渊在李世民等人的要求下,自称帝,建立唐朝,改年号为武德,定都长安。

剪除割据势力

李渊称帝长安时,许多地方还在分裂之中,许多隋将割据称雄,农民起义军亦称霸一方,全国处在四分五裂的状态。李渊在长安安定之后便开始了长达10年的统一战争。

薛举曾是隋朝金城郡的豪绅,公元617年,先称西秦霸王,后来又称皇帝,占据了陇西全境,兵力有十多万人。薛举起兵也想取代隋朝,自己做皇帝。李世民第一次出击将薛举打败,但第二次却失利。薛举想一举攻下长安,却在这时病死。他的儿子薛仁杲继续威胁长安,李渊命李世民为元帅再次出征,这次将薛仁杲彻底击溃,薛仁杲也投降了唐朝,陇西也收归唐朝。

平了薛举父子之后,李渊又开始对付割据河西的李轨。在李渊建立唐朝之际,李轨称帝。开始时,李轨还能宽容待人,注意分化隋朝官吏,壮大自己的势力,但后来他逐渐开始猜疑众将,内部矛盾激化,这给李渊提供了机会。

公元618年,李渊为了进攻薛举,曾派人和李轨联系,李轨非常高兴,主动让弟弟到长安做人质,李渊封李轨为凉王。但册封使节到达时,李轨的下属对是否接受产生分歧,李轨没有听信部下的话,又不肯屈居李渊之下,便对李渊自称“大凉皇帝臣轨”。虽然用了“臣”,但李渊并不领情,他不能允许还有一个皇帝的存在,于是加紧了对李轨的行动。

李渊派安兴贵去劝说李轨,安兴贵是李轨户部尚书安修仁的哥哥。李轨听了安兴贵的劝说后,没有改变主意,反而说安兴贵是为了报答李渊的恩情才来劝说他的。安兴贵害怕李轨加害自己,便和哥哥一起谋划,最后发动兵变,俘虏了李轨。河西于是平定。

刘武周也是李渊的一个劲敌,他起兵较早,和突厥勾结。但由于起兵时李渊便采取了联合突厥的策略,所以,刘武周对李渊也没有构成大的威胁。公元619年,刘武周联合突厥南下占领了并州,唐朝的并州总管、齐王李元吉无力抵抗,弃城而逃。李渊先派裴寂出击,结果大败而归。李渊这时想放弃这个地区,遭到李世民的反对。最后李世民领兵出征,用坚壁清野消耗对方的战术,全面击溃了刘武周的部队,刘武周逃到突厥,后来被杀。唐朝又恢复了原来在河东地区的统治。消灭周围的三个劲敌之后,李渊便把注意力投向了中原。

在中原的主要对手是王世充,他原是隋朝的江都通守,隋炀帝杨广被杀之后,他拥立杨侗为帝,又打败瓦岗军,除了李密和部分军队外,其余的都被王世充收编。到公元619年,王世充踢开杨侗,自己称帝,建立郑国,定都洛阳。

李渊派李世民东征王世充,最后将王世充包围在了洛阳的一座孤城里。王世充向北边的窦建德求援,结果,窦建德被李世民击败成了阶下囚。王世充绝望之下只好献城投降。至此,李渊统一了黄河流域地区。但窦建德在押送到长安后却被李渊杀死了,其部将刘黑闼又举兵反唐。不到半年就又恢复了原来窦建德的领地。

李世民又奉命征讨,和刘黑闼所部两万人激战,从中午到黄昏不分胜负。李世民便命唐军决堤水攻,刘黑闼败退投奔突厥,然后又卷土重来。李渊命李元吉征讨,被刘黑闼击败。太子李建成又亲自出征,他采纳了谋士魏征的策略,安抚民心,最终瓦解了刘黑闼的部下,刘黑闼最后败退时被杀。河北和山东地区终于平定。

在隋朝末年,萧铣趁乱割据在江陵一带。他占领的地区非常广阔,南到交趾,北到汉水,西达三峡,东及九江。萧铣和其他割据者一样只是想偏安一地。萧铣是原来南朝梁宣帝的曾孙,祖父萧岩在梁被隋灭时逃到了陈朝。后来,陈朝也被隋攻灭,萧岩被押到长安斩首。在隋炀帝杨广时,因为萧铣和隋炀帝的皇后萧氏同是南朝梁的后裔,所以被任为罗县令。隋末各地起义不断,萧铣被地方将校推为首领,割据反隋,他声称要恢复梁的疆土。隋炀帝杨广死后,一些隋朝的将领也投靠了他,其地盘不断扩大,成了南方最大的割据势力。

李渊在派李世民东征王世充南下的同时,命大将李靖领兵南下攻取长江中游的萧铣。萧铣这时为了控制众将夺其兵权,竟说要罢兵经营农业,导致自己和部将矛盾加深,许多将领离他而去。面对富有军事韬略的李靖的大举进攻,萧铣虽然由于部将的离去力量有所削弱,但也只得硬着头皮应战。李靖出奇制胜,在长江水涨萧铣认为他不能用兵时,李靖却说服众将趁机进军,大败萧铣军。萧铣最后听从了中书侍郎岑文本的劝告,投降了唐军。李靖也以仁义回报,对曾经进行抵抗的萧铣将士不予治罪,这一举措也加快了其他州县的归顺步伐。后来,萧铣原来的领地全部归入唐朝版图。

杜伏威割据江淮一带,他占据历阳,自称总管。在唐军围攻洛阳时,李渊派人招降他,杜伏威便投降了唐朝,被李渊封为吴王。等刘黑闼因兵败被杀后,杜伏威让属将辅公石留下统领兵将,自己请求入朝,留在了长安,等于是做了人质。几年后,辅公石称帝起兵反唐,李渊将杜伏威杀死,派大将李靖前去讨伐。不久,辅公石被当地武装抓获,送唐军营中处死,江淮地区得以平定。

李渊称帝后,百废待举。他一面组织力量进行统一全国的战争,一面注意加强政权建设。唐朝前期的政治、经济、军事制度,在李渊时期基本上初具规模。

同类推荐
  • 伟大的精神

    伟大的精神

    本书列举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激发人民革命斗志和建设热情的伟大精神。
  • 共青团扶贫实践20例

    共青团扶贫实践20例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将脱贫攻坚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共青团始终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引,把扶贫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和头等大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困难群体,持续开展学业就业创业扶贫、志智双扶、志愿扶贫和文化扶贫等工作,推动贫困地区夯实团建基础,动员各级团组织、团干部和广大团员青年融入大扶贫格局,投身脱贫攻坚伟大实践,形成了一批务实有效的工作载体。
  • 转变官念

    转变官念

    本书从七十三个流传甚广的领导观点入手,对许多领导者长期以来深信不疑的一系列管理理念提出质疑,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分析了这些观点和理论的局限性,甚至错误性。多角度、多层次地解释和论证,突破书本定势,突破经验定势,并且提出新的观点,对各级领导者来说,这是一本开卷有益、掩卷深思的书。
  • 大国悲剧:苏联解体的前因后果(新版)

    大国悲剧:苏联解体的前因后果(新版)

    拥有70年辉煌历史的超级大国苏联瞬间土崩瓦解,带给世界巨大的震撼与无尽的思考。《大国悲剧:苏联解体的前因后果(修订版)》穿越时空的迷雾,详细、生动、全面地叙述了苏联解体和苏共垮台这一震撼世界的历史性事件的全过程,以独特的视角深刻分析了事件的整体内在逻辑,揭示了与其相关联的各种事件之间的前因后果,展现了苏联各加盟共和国千百万人民由此所经历的困窘和悲惨后果。《大国悲剧:苏联解体的前因后果(修订版)》所披露的内容,仅就其专业性而言,已绝非其他人物撰写的回忆录所能比拟。
  • 小张村大解放

    小张村大解放

    正当全国人民以各种形式开展纪念、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活动之际,一本即将付梓出版、尚未与读者见面的新书,却预先摆上了我的案头。我刚一翻阅,即为其新鲜的内容、朴实的语言所吸引,便一鼓作气读了一遍。深感这是樊林峄同志主动放弃离退休后的悠闲生活,甘受辛劳,携子笔耕,终有所成的一部力作,是他们向共和国六十华诞奉献的一份厚礼!
热门推荐
  • 蜜桃玫瑰

    蜜桃玫瑰

    一日沈姜意突然想起网上看到的段子沈姜意眼睛亮晶晶看向身边的男孩子“川川!石头剪刀布倒过来说是什么?谢北川迟疑了一下“布剪刀石头?”沈姜意摇头“不是啦!你再想想。”谢北川想了半天也没想出来。沈姜意“笨!你把手伸出来!”谢北川照做沈姜意很兴奋“你看!是520哦!”语气里是满满的得意。快夸我呀。谢北川低声笑起来我也爱你。沈姜意红了耳尖。元气暴躁少女×呆呆数学天才
  • 重生八零之团宠少女

    重生八零之团宠少女

    一朝重生到了八十年代,陆晓艺看着,好吃懒做的老爸妈妈,好险大哥二哥都勤劳,懂事,还有一个慈祥、每天都要精打细算过日子的奶奶。
  • 少年听魂师:隔世的羁绊

    少年听魂师:隔世的羁绊

    你愿意听听我的心愿吗?孤独无助的游魂轻声请求,而莫名闯入了听魂领域的少年会做何决定?那个人说,这是你的天赋,也是你无法逃脱的命运。为了追寻自己的真理,他踏上旅途。沉浮在“它们”的故事中,渐渐地,少年自己也慢慢产生了变化......
  • 宗师重生:神算小毒妃

    宗师重生:神算小毒妃

    她本是至高无上的道术宗师,意外穿越到了苏家孤女身上。父母遗弃,亲戚欺辱。原本懦弱无能的苏家大小姐,摇身一变成了符咒信手拈来的道术宗师。掐指一算知吉凶,指法一出灭鬼怪!受尽鞭刑?没关系,打的是你!暗下黑手?唔……太弱了!她一边发扬道术助人为乐,一边夺回属于自己的身份权利,某一天,却被人霸道壁咚在墙。“王爷,你最近眼角张开,身泛红光,恐有桃花劫,待我给你算上一卦,助你逢凶化吉?”“本王拒绝!这桃花劫本王受了!你就是本王的劫!”
  • 扬州清曲曲词卷

    扬州清曲曲词卷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千氏六记

    千氏六记

    千氏家族,传承数百年。无情者,才可保家族世世荣华!
  • 带着宠物闯末世

    带着宠物闯末世

    乔安在末世只活了九年,她用自己的雷系异能护住自己的队友,可是没想到的是相处九年,是个白眼狼,危急关头为了逃命,毫不犹豫的把她推向丧尸。从小带到大的镯子沾了她的血,强行带她回来。(女主在孤儿院长大)经历这么多的安安怎么会可怜人呢,看清了????怪她太相信队友了……
  • 我守义庄那些年

    我守义庄那些年

    随着现代都市的发展,很少有人会记得义庄是什么。父亲死后,留下一本记载风水玄学的古书,让我继承义庄的生意。看尸守棺、寻穴找墓、驱邪治鬼、风水布局那样我不会?即使生在农村,也可以注定不平凡。至今难忘,我守义庄的那些年!
  • 白蔷塔图

    白蔷塔图

    少女左肩盛绽的白色蔷薇纹身,如同命运的诡谲图腾,刻画出这一段爱恨交织,狂悲狂喜的烈烈青春。身患无法治愈奇异病症的少女戚竟默,十七年的多舛命运中邂逅的三个男子:恋恋少年时情深懵懂的顾染,如光线晴明却心机暗藏的韩天曜,擦声而过始终无法靠近的彭澍宇。三个人在她的生命中如暗夜绽花,倏忽而
  • 病娇快捡我走

    病娇快捡我走

    阳光跃起的七月,校门口捡我走的少年。暖风,蝉鸣,窸窣碎光下的他。“方知梧,回家吃饭。“雀跃欢腾的除夕,跪在我身边的少年。哀嚎,泪水,混乱撕扯中的他。“方知梧,新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