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353900000005

第5章 雄才大略,开国问鼎(5)

在政治体制方面,李渊继承了隋制,又有一些发展。唐朝中央建立的政治体制概括地说是三省六部二十四司。三省是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尚书省掌管全国政令,是命令的执行机关。下属共有六部,即吏、户、礼、兵、刑、工。每部又分四司来作为办事机关。礼部掌管官吏的选用、考核与奖惩。户部掌户籍和赋税。吏部掌礼仪和科举。兵部掌军事。刑部掌刑狱。工部掌土木工程。中书省负责皇帝诏书的起草,是决策机关。门下省则审核中书省起草的诏书,不合适的驳回修改。监察机关是御史台,职责是监督、弹劾文武百官。地方的政权机构由州、县两级组成。即长官分别是刺史和县令。刺史每年要巡查各县,考核官员政绩,还负责举荐人才。县令要负责一县的各种事务,官很小,却是最繁忙的官员。县以下是乡、里。

唐朝赋役制度主要是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均田制:丁男授田一顷,包括口分田八十亩,永业田二十亩。老男、笃疾、残疾的人授口分田四十亩,寡妻妾授口分田三十亩。对于贵族田地也有限制:从亲王到公侯伯子男,授田数从一百顷到五顷。在职的官员从一品到九品,授田数从三十顷到二顷。此外,各级的官员还有职分田,用地租补充,作为俸禄的一部分。均田制对土地的买卖也做了限制,官僚和贵族的永业田和赐田可以买卖,百姓在贫穷无力办理丧事时可以卖永业田,从人多地少往人少地多地区搬迁时也可以出卖永业田。实施均田制之后,又实行了租庸调制:受田的农民,每丁每年要交粟二石,这是租。每年交绢二丈、绵三两,或者交布二丈五尺,麻三斤,这是调。每丁每年服役二十天,不服役可以折算为每天绢三尺,这是庸。假如官府额外加了役期,加够十五天则免调,加三十天免租调。每年的加役最多三十天。唐朝的租庸调制与隋朝相比,用庸代替服役的条件放宽了很多,更有利于农民从事农业生产。

对皇位争夺战睁只眼闭只眼

公元619年,李渊听信裴寂的谗言,错杀大将刘文静。刘文静最早参与李渊晋阳起兵之谋,在唐朝建立与开国过程中,南征北战,屡立战功。李渊称帝后,大封功臣,刘文静对自己位在裴寂之下甚感不平,遂与裴寂发生矛盾。有一天,刘文静酒后口出怨言,裴寂等乘机陷害,说刘文静欲反朝廷,李渊竟信其言,杀死刘文静。李渊赏罚不明,加深了臣子内部的矛盾和斗争。

在李渊统治后期,他广纳妃嫔,安于后宫享乐。有的妃子挑拨李建成和李世民之间的关系时,李渊却不及早有效地制止,反而听信谗言,致使兄弟之间兵戎相见。随着统一战争的顺利进行,李渊的思想开始松懈下来,安于享乐,对政治事务不再关心,这直接导致了皇储问题的产生。

李渊想让几个儿子和睦相处,但又在立皇太子的问题上没有明确的主意,使得兄弟相争不已。在刘武周大举南下,攻陷太原威胁长安的时候,李渊亲自为儿子李世民送行,还许诺得胜回来后立他为太子。但李世民回来之后,李渊又反悔,并听信后妃们的求情,保留了李建成的太子之位。这直接导致了兄弟之间的不和,成了激烈争夺太子之位的导火线。

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为了争夺皇位,早就开始了你死我活的明争暗斗。公元626年夏,突厥犯边,李建成向李渊推荐齐王李元吉为出征元帅,想借此把秦王府的精兵和骁将掌握在自己手中,然后除掉秦王。不料这一密谋被李世民得知。在这紧急关头,李世民先发制人,密告太子、齐王淫乱后宫,李渊决定次日诘问。次日,李世民在玄武门设下伏兵。当太子、齐王途经玄武门时,李世民及部下将其杀死,并让心腹尉迟敬德带甲入宫报告李渊。此时李渊正和大臣萧瑀、裴寂坐在一只小龙船上,荡漾在南海池中,他见尉迟敬德全身武装立在岸边,十分惊骇。尉迟敬德说,太子和齐王造反,秦王已把他们处死,特派自己前来保驾,李渊听后惊得目瞪口呆。旁边的萧瑀等赶忙劝李渊把国事都托付给秦王,尉迟敬德也敦促李渊下诏,令诸军悉受秦王节制,以便制止东宫和齐王府军队的骚乱。李渊无奈,只好写下诏书,命令所有军队悉听秦王处置,并诏立李世民为太子。此时,全国局势基本上已被李世民所控制,李渊无奈,表示愿早些退位。公元626年八月,李世民正式登上皇帝位,从此李渊徙居太安宫,过着太上皇的生活。

李渊当了太上皇后,自知权力已被李世民掌握,自己心灰意懒,也就不再干预政事。李世民对李渊表面上也以隆礼相敬,尽量满足他的享乐需要,并在长安城东北修建大明宫,作为李渊的养老享乐之所。李渊也明白李世民的用意,也就知趣而退,居于大明宫安乐度日。

公元635年五月,李渊病死,时年71岁。谥号“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庙号“高祖”,葬于献陵。

李渊的一生,基本上是在马背上度过的,经过无数次血与火的洗礼,终成一代开国帝王,建立了大唐帝国。在政权建设方面,李渊为唐太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在总结隋朝灭亡的教训和纳谏方面李渊也给儿子作出了榜样。他在总结隋朝用人方面的过失后说:隋末之所以无道,是因为上下互相蒙蔽,皇上不知改正错误,臣子不思为国尽忠,最终使国家危难。他处变不惊,运筹帷幄,计谋超绝,在平定乱世时重用武将,守成治国依靠文臣,使他们各尽其才。在政治体制方面,李渊在继承隋制的基础上又进行了一些发展。而且李渊时期的租庸调制与隋朝的税赋制度相比,用庸代替服役的条件放宽了很多,这样更有利于农民从事农业生产。在隋朝末年,炀帝无道,随意破坏法制,致使用法混乱。李渊占领长安之后,与百姓约法十二条,除了杀人、叛逆处死外,其他苛刻刑律全部废除。李渊在文化教育方面也做了一些有效的工作。在唐朝,中国古代的教育制度基本定型,后来东亚和东南亚国家学习中国文化主要是学习唐朝的文化,包括学校的教育内容。

唐高祖在诸多方面都给唐太宗开创了新局面,所以贞观之治的取得,不应该忽视李渊的重要作用。

赵匡胤:运用计谋加强中央集权

“陈桥兵变,黄袍加身”,赵匡胤兵不血刃登上帝位,不仅统一了大半个中国,而且治国有方。为了弱枝强干,他杯酒释兵权,并派京、朝文官任地方知县、知州等,但最终他还是猝死于烛影斧声之中,给历史也给自己留下了一个无解的悬案。

“我们愿意听你的”

赵匡胤出生于贫苦之家,在他幼年时,父亲赵弘殷曾经一度携带妻儿外出逃难。少年时代,赵匡胤不仅书读得好,而且在习武方面也表现出过人之处。几年下来,他已是一个弓马娴熟、小有名气的骑手了。

公元945年,赵匡胤结婚成家。成家之后,他毅然离家外出,决心闯荡出一番事业。赵匡胤先是去投奔父亲几位先前的好友。但世态炎凉,他不但没有从这些有权有势的前辈那里得到关怀和帮助,反而遭了不少的白眼和冷遇。在外面流浪了两年,赵匡胤虽没有干成什么大事,但却磨炼了意志和性格,眼界也变得开阔了。

公元950年,赵匡胤来到河北邺都,投军于后汉枢密使郭威的手下,做了一名普通士兵。次年,郭威发动兵变,灭掉了后汉,建立起后周王朝。赵匡胤因战功被提拔为禁军东西班行首,负责宫廷禁卫。

公元954年,周太祖郭威病逝,柴荣即位称帝,即周世宗。周世宗的即位,为赵匡胤施展才华和抱负创造了极好的条件。一方面是因为赵匡胤是周世宗称帝前的亲信将领,自然会受到重用;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因为周世宗是一个顺应历史趋势的英明君主,他后来所积极从事的统一中国的事业,为赵匡胤等一班有才华的文武大臣提供了用武之地。

周世宗即位后,赵匡胤随之被调到中央禁军任重要职务。同年二月,北汉对后周发动进攻,赵匡胤随周世宗前往迎敌。双方部队在高平相遇,遂展开激战。战斗开始不久,北汉军队就占了上风,后周大将樊爱能、何徵畏敌如虎,一见阵势不好,竟临阵逃脱,一时间后周军队阵脚大乱,情形十分危急。此时的赵匡胤却很冷静,在他的建议下,周世宗将身边的禁军分为两部,一部由张永德指挥,抢占制高点,居高临下,以密集的箭矢压住敌人的进攻;另一支由赵匡胤亲自率领,从左翼直扑敌阵。北汉军队抵挡不住这突如其来的冲击,纷纷败退,后周军队终于转败为胜。

赵匡胤以高平之战的出色表现,受到了周世宗的进一步赏识。战后,他不但被破格提拔为殿前都虞候,成为后周禁军的高级将领,而且还被委以整顿禁军的重任。在赵匡胤亲自主持下,后周禁军完成了汰除老弱、调选精壮和组建殿前司诸军的工作。

赵匡胤利用主持整顿的机会,开始在军队中形成自己的势力。他将罗彦环、郭延斌、田重进、潘美、米信、张琼、王彦升等自己麾下的“委心”之人安排在殿前司诸军任中基层将领,同时又以自己高级将领的身份主动与其他中高级将领交结,并同其中的石守信、王审琦、韩重赟、李继勋、刘庆义、刘守忠、刘廷让、王政忠、杨光义高级将领结拜为义社十兄弟,形成一个以赵匡胤为核心的势力圈子。

从公元956年到958年,周世宗对南唐前后发起过3次进攻,逼迫南唐将江北15州的土地割让给后周。在整个战役中,赵匡胤表现得最为突出,被提升为忠武军节度使兼殿前都指挥使。

自南唐战役以后,赵匡胤不仅注重在军队中交结武将,也开始对文人比较重视了。赵普、王仁赡、楚昭辅、李处耘等人都是在这前后被他招致在麾下成为心腹幕僚的。除此之外,赵匡胤自己也开始留意研读经史,一改从前那种不喜读书的草莽作风。

公元959年六月,周世宗去世。年仅7岁的独生子柴宗训即位。后周王朝随即出现“主少国疑”的局面,一时间人心惶惶,谣言四起,一些忠于后周的官吏,马上就敏锐地意识到动乱的根源是出在赵匡胤那里,指出赵匡胤不应再执掌禁军,甚至有的人主张先发制人,及早将赵匡胤杀掉。

赵匡胤及其麾下心腹文武也在加紧活动。一个很明显的事实是,在周世宗去世后的半年里,禁军高级将领的安排,发生了对赵匡胤绝对有利的变动:整个殿前司系统的所有高级将领的职务均由赵匡胤的亲信担任。

经过近半年的部署准备,赵匡胤觉得可以选择一个适当的机会动手了。公元960年正月初一,后周君臣正在朝贺新年,突然接到辽和北汉联兵入侵的战报。柴宗训征求了宰相范质、王溥的同意后,令赵匡胤率领禁军前往迎敌。

出发后,前进中的后周部队,突然接到命令,在离京城汴梁东北五十多里的陈桥驿驻扎下来。将校们一个个神情严肃、紧张,街上岗哨林立,一队队士兵穿梭般地来往巡行,气氛显得非同寻常。

不久,很快就有人在军队中宣传开了:“主上年幼,未能亲政,我们这些人出生入死为国家打仗,他能知道吗?”“有道理,我们的点检为人仗义,英武盖世,不如先拥戴点检为天子,然后再北征!”“对,咱们一块找点检去!”顿时,群情激昂,有人带头呼喊着、叫嚷着,围住了点检赵匡胤的大帐。

当时,天刚蒙蒙亮,赵匡胤被呼喊声吵醒。他披衣走出大帐,见一群将校个个手执兵器,列队于帐前,他们齐声喊道:“诸将无主,愿拥戴点检为天子!”赵匡胤还没来得及开口,已被群兵簇拥到厅堂。这时,有人把一件早已预备好的黄袍罩在赵匡胤的身上,然后众人口呼“万岁”,拜跪于地上。赵匡胤还想再推辞,参与其谋的赵普上前说道:“主帅素来爱兵如子,此次拥立如不应允,这些将校兵士将会落个大逆不道的罪名,死无葬身之地,主帅还是应允了吧!”“对!应允了吧!”全体将校齐声呼喊着。见此情景,赵匡胤装得无可奈何地说:“你们立我为天子,必须听我的命令,否则我不应允!”将士们异口同声地说:“我们愿意听你的!”

“那好,现在我宣布两条纪律:第一,返回京城,不得抢掠,扰乱百姓;第二,少帝和太后都是我所侍奉的,公卿大臣都是我的平辈,你们不能伤害他们,以往改朝换代,都要大杀大抢,你们不能这样,如有违反,格杀勿论!”

当天下午,赵匡胤率领部队返回汴梁。京城中早有人接应,文武百官列于殿前,欢迎新皇帝登基。因为赵匡胤所领的军队驻扎地为宋州,于是改国号为宋。至此,大宋王朝就在中国历史上出现了。

弱枝强干,杯酒释兵权

赵匡胤以和平的方式代周立宋,是他非常高明的地方,因为他要稳定局势,继承周世宗所未完成的内政改革和统一事业。赵匡胤一上台,立即开展了一系列轰轰烈烈的改革活动。

五代时期,是个动荡不定的时期,也是英雄辈出的时代。谁拥有强大的兵力,谁就可以实现他的野心。在大分裂的50多年间,军校拥立、弑君篡位、互相攻伐、战场厮杀的现象,从未间断过。赵匡胤也是靠着自己手里有一支强大的军队才登上帝位的。他当年作为一个军人,也参与过拥立周太祖郭威的行动。因此,他一上台,首先考虑的是如何控制手中握有重兵的将帅,防止兵变的发生,以便永保皇权。

赵匡胤登基后不久,召见谋臣赵普,向他问道:“自从唐亡以来,几十年间,帝王换了八姓,战争不止,生灵涂炭,是什么原因呢?我想使天下战火永息,兵不再战,为国家作长久打算,应当怎么办?”赵普回答说:“过去的动乱,只是由于方镇权势太重,君弱臣强。若想改变这种状况,也并不太难,只要削夺其兵权,管制他们的谷钱,收了他们的精兵,天下自然就会安定了。”赵普这一番话,使赵匡胤惊叹不已。赵匡胤很快又说道:“卿言过重,这些弟兄跟随我多年,他们绝对不会背叛我,你太多虑了。”赵普又说:“我并不是忧虑他们本人会背叛你,但万一他们手下的人要拥立,也由不得他们了。”赵匡胤听后,联想到自己亲身经历的那次兵将拥立的场面,顿觉不寒而栗。而且拥立自己的那些将帅和弟兄,有的是禁军的高级将领,掌握着全国最精锐的部队,如慕容延钊、韩令坤、石守信等人,还有的自恃拥立有功,已经出现不服管制的迹象。至此,赵匡胤终于下决心削弱他们的兵权。

同类推荐
  • 清代官德丛谈

    清代官德丛谈

    本书是一本从历史中汲取治国理政的政治智慧的书。作者通过对清代官场众生相的真实描绘,深刻揭示了封建政治的黑暗与腐败,从传统政治文明中发掘出至今仍有借鉴意义的珍贵历史遗产,充分反映了普通老百姓对清明政治的冀求与向往。既有很好的学术性,又有很强的现实性。全书语言生动形象,叙述深入浅出,言简意赅,文省事丰,是史学大众化的一个有益尝试。
  • 朝向远大理想的精神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书系)

    朝向远大理想的精神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书系)

    本书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形成,性质、特征及内涵,地位、作用,基本原则,基本任务,主要内容,基本途径,基本经验,新实践等方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论和经验进行概括和总结。揭示了文化发展进程的基本特征,探讨了新的历史时期在文化建设、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以及社会和谐文化建设等主要领域所取得的理论与实践的新经验、新成果,并对我国文化的未来建设与发展进行了构想和展望。
  • 西欧见闻与思考

    西欧见闻与思考

    本书介绍了作者到西欧的见闻,同时附有《解决“三农”问题任重道远》、《加强重点区域公益生态林建设改善陕北自然景观》等。
  • 历史的终结与最后的人

    历史的终结与最后的人

    两大力量在共同推动着人类历史的前进,一个是现代自然科学的逻辑,一个是黑格尔—科耶夫所谓的“寻求承认的斗争”:前者驱使人类通过合理的经济过程满足无限扩张的欲望,后者则驱使人类寻求平等的承认。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股力量最终导致各种专制暴政倒台,推动文化各不相同的社会建立起奉行开放市场的自由民主国家。紧随而来的问题是,在“历史的终结处”,政治经济的自由平等,是否能够产生一个稳定的社会,让生活在其内的人得到“完全的满足”,抑或,“最后的人”被剥夺了征服欲的出口,不可避免地导致他们冒险一试,让历史重返混乱与流血状态?福山对这些终极问题的当代思考,既是引人入胜的历史哲学教育,又是对人类社会及其命运这些最深刻问题的发人深思的探寻。
  • 中国大热点(2013-2014)

    中国大热点(2013-2014)

    本书通过对2013年以来中央、省、市、县、百姓关注的热点事件进行全面梳理,精选出当今社会各界最受关注的前沿话题。全书分为战略篇、法治篇、社会篇、发展篇、数据篇等篇章。
热门推荐
  • 蒙面歌王

    蒙面歌王

    流浪歌手苏洛离奇得到了一面神奇的面具自此娱乐圈出现了一个传奇歌手:他是《中国好声音》第四季最有看点的导师。他是《我是歌手》第三季当之无愧的歌王。韩国人称他的歌声是天籁之声。他的歌声征服了大和民族......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死告

    死告

    当一个无比强大的存在以不合理的方式折磨一个弱者时,弱者仅仅在心中诉讼道:“死告”。
  • 未决生死恋

    未决生死恋

    这里是皇宫,是最大的染缸,充溢着阴谋争斗。她没什么野心,只希望能守着自己喜欢的人,即使是为此待在这不喜欢的后宫中。
  • 黄巾

    黄巾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时间河的渔翁随手将白宇扔进了汉末的乱世之中。且看一个被渔翁摘去了历史记忆的现代人如何跟随着一场黄巾起义把历史闹个天翻地覆。
  • 亚次元战纪

    亚次元战纪

    和平的亚次元大陆,被野蛮的德洛依族人窥窃已久。一场征途,他们联合蛊师发起了战争。从此之后,这片大陆便没有了安宁之日,阴谋、背叛、壮志雄心都因为爱,愈演愈烈。
  • 楼兰秘踪长生策

    楼兰秘踪长生策

    为了寻找失踪的九叔,我与两个自称是九叔熟人的奇人踏上了一场匪夷所思的冒险之旅,从山东龙口的鬼谷洞,到神农架的远古遗迹,前往昆仑之巅探寻那神秘的死亡山谷,所以的谜题都指向几千年的楼兰古国,最具神秘色彩的帝王,最具神话色彩的西王母,当神话成为现实,一场长生梦造就的是一场不为人知的灭族之痛
  • 选择你的卡牌

    选择你的卡牌

    少年,你是要这张极限突破,还是要这张神降呢?什么?都不满意?你说你要啥类型,我都能造
  • 红楼发家致富史

    红楼发家致富史

    贾琮,最不起眼的红楼庶子,一朝穿越,万古风流。
  • 帝道乾

    帝道乾

    当异界穿越已成大佬之位乾坤遇到穿越而来的萌新小白。“床前明月光?”“明你大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