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628800000015

第15章 精神分析(6)

纵使你们不是个精神科医生,也经常听到这一名词而耳熟能详。这个疾病的最惊人面目,乃是超我——你们也许会轻声地称呼它为“良心”——对待自我的方式,至于它的原因及机转,我们所知甚少。虽然忧郁症病人和其他人们一样,可以在其健康正常状态时,显示出对自己或多或少、若干程度的严厉态度,但在忧郁情绪发作期间,他的超我变得更加严酷,它欺负、玩弄那可怜的自我,侮辱并虐待它,以最可怕的处罚手段来加以威胁,因自我之最遥远过去的行为而责备它——它过去对此行为则一笑置之,不当一回事;有如它在这整段期间皆花费精力于累积。收集责难,并且在等待时机,以便在力量强大时爆发出来:同时对自我的基础,也加以轻蔑的判断。超我把最严厉的道德标准加诸于无依无助的自我身上,自我在其淫威之下可怜兮兮。一般而言,它代表了道德的主张,同时我们立刻会明白,我们道德上的罪恶感,乃是自我与超我之间的紧张表现。道德一般皆假定为系由上帝赐予我们的,因而深深的植根于我们内心,如果把这些病人身上的道德感,看做是一种周期性的现象而发挥功能,确实是最惊人的经验,因为病人于若干个月之后,所有的道德热诚皆消失无踪,超我的批评也沉默不语,自我再度重建,并再度享受一般人的一切权利,直到下一次发作时为止。固然不错,在某些疾病形式中,在两周期之间发生了相反的对立情况;自我发现自身正处于中邪般的快乐状态中,正庆祝自己的胜利,仿佛超我丧失了其所有力量,或溶入了自我之中;而这个自由的、兴奋激昂的自我,正使自己沉溺于真正毫无禁忌、毫无限制的所有各式各样的满足中。在这里充满了各种无法解决的谜题!

你肯定会期望我详细地告诉你们,而不只是给你们一个描述。关于超我的形成,亦即关于良心的起源,我们已发现了各式各样的事。在人人皆知的康德名言里,常把我们内在的良心,与无上的繁星相提并论、对照比拟;一个信仰虔诚的人,也同样的忍不住会把这两件事,赞美为造化的杰作。苍穹的星辰确实伟大壮观,至于良心,上帝却作了一件不公平及马虎的工作,因为大部分的人内心里只有最微弱的良心,或者稀少得根本不值一提;我们在主张良心是来自神赐时,并不曾忽视这一主张所蕴含的心理真相成分;但是这一论点需要加以分析诠释。纵然良心是属于“内在”的东西,但是最初它本非如此;在这方面,它与性欲生活真正相反对立,性欲在事实上,于人生之初即已存在,而不只是后来才发展增进的。但是正如人尽皆知的,年幼的小孩是非道德的,并且在其对他们追求快乐的本能上,不曾拥有内在的禁制抑阻功能。那后来由超我所发挥的成分,乃是由一种外在力量,如父母的权威,开始形成塑造的。父母的影响力,常借提供爱的保证,并借处罚的威胁而控制孩子,发挥作用。这些对孩子而言,代表失去爱,并由于他们自己的行为而恐惧失去爱。这种现实的焦虑不安,乃是日后道德性焦虑不安的前驱。如果它一直占有支配地位,就没有必要谈及超我及良心。惟有随之而来的,才发展了第二度的情境(我们皆未加仔细考虑就太早地把它当做正常的情境),其中外在的限制被内在化了,超我取代了父母的职位,并观察监视、指导及威胁自我,其方式正如早年父母之对待孩子。

然而,那攫取权力、功能,甚至父母职位的方式的超我,却不仅只是它的继承者,在事实上,它也是其身体的合法继承人。它乃直接由自我衍生出来,我们现在已略知它究竟是以如何的程序进行。然而,首先我们必须讨论此两者之间的差异。超我似乎采取了片面的选择,并且只拾取父母的严格管教及严厉态度、他们的禁规及处罚功能,至于他们的爱心关怀,则似乎并没有加以采取及保存。假使父母曾经真正的以严厉态度,强制表现其权威,我们就可以十分容易地了解,孩子也会随之发展出严厉的超我。但是正好与我们的期待背道而驰,经验表明,纵使其成长抚育的方式充满温和慈爱,并且尽可能的避免威胁及处罚,超我也可以获得残忍严酷的相同特征。我将于讨论超我的形成期间本能的转形作用时,再讨论这一矛盾性。

我之所以无法如我所希望的,告诉你们许多关于父母关系变成超我的转形作用,有一部分原因是由于这一过程非常错综复杂,而且如加以讨论探究,势必造成更大程度的思维混乱。不过部分原因也是由于我们自身,我们并不能确认已对它有了完全透彻的了解。

这历程的基础,乃是所谓的“认同作用”——换言之,一个自我吸收另一个自我,亦即由于第一个自我,在某方面行为类似第二自我,模仿它,并在某种意义上把它当作自身的结果。曾经有人十分恰当地把认同作用与食人族的、把其他人纳入口腔内而合体的情形互相比拟、相提并论。它乃是感情依恋他人的非常重要的形式,且很可能是第一个重要形式,而且与对象的选择大不相同。这两者之间的差异,可以用类似于此的方式,表示出来。假若一个男孩使自己认同其父亲,他就希望一切皆像其父亲;假如他使他成为其选择的对象,他就希望拥有父亲,占有他。在第一种情形下,他的自我以他的父亲为模范而随之改变;在第二种情况下,这点即不必要。认同作用与对象选择,在许多方面彼此独立分开。然而,它却可能使自身与某些人——例如那些他当作性对象的人,互相认同,与之同一,并且以他为模范,而改变自己的自我。有人说,自我因性对象所发生的影响,往往特别是发生于女人身上,并且这是女性的特征。我在我多年前的著作里[参阅《自我与超我》(1923年)。——译注],一定早已告诉过你们,那是至目前为止,认同作用与对象抉择之间,最富教诲性的关系。这在孩童及成人身上,在正常人与病人身上,皆同样可轻而易举地观察到。假如一个人丧失了一个依恋对象,或者被迫加以放弃,他往往就会借着使自己认同它,并再度于个人的自我内重建它,以补偿自己,于是对象选择遂因而退化至认同作用。

我自己对关于认同作用的这些见解,却一点也不满意,然而,假如你们可以接受我把超我的装备描述为,对父母职位之认同作用的成功实例,也就充分足够了。那足以决定性地判断这个观点的事实,乃是自我之内新形成的优势事物,它与俄底浦斯情结的命运关系最为密切,因为超我成为感情依恋作用的继承人,而这感情依恋对孩童非常重要。一个小孩若放弃了弑父恋母情结,则正如我们所能看见的,他必须放弃以前对其父母所保有的强烈对象感情依附作用,同时由于这对象丧失所形成的补偿作用,乃造成他对其父母的认同作用之强大的剧烈变化——这认同作用,可能长久以来就在他的自我内存在。这种作为早已放弃的对象感情依附作用之沉淀物的认同作用,在孩童时代的晚期,往往会再度重复出现。不过它会完全依照这首次的转形作用,所产生的情感上的重要性,而其结果必须在自我中发现其特殊地位。仔细密切的探究,也向我们显示出,超我在其成长及茁壮过程中,假使不能完全成功地克服弑父恋母情结,则会遭到阻碍而萎缩。在成长发展过程中,超我也接受了那些取代父母地位的人——教育家、老师,和其选择作为理想模范之人的影响。在正常情况下,超我越来越和本来的父母人物远离;不妨说,它成为更加非人格的。我们也不要忘记,孩子在其人生不同阶段,对其父母的评价观感也不相同。在弑父恋母情结让位给超我的时候,父母是相当伟大光彩的。但是后来他们就丧失了许多光彩。于是,孩子对父母也产生认同作用,而事实上,这认同作用对人格的形成,一般而言贡献重大。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它们只影响了自我,而不再影响超我——这曾是最早年时期的父母形象所决定、影响的。

我希望你们的脑海里早已形成一个印象,即超我的假说,其实,真正只是将其描述为一种结构关系的人格化,而不只是对良心这种抽象事物的人格化。我们尚需要再提到一种功能,我们把它赋予于超我之上。它也是自我理想的推动者,凭借这一理想,自我衡量自身,并与之竞争,并设法努力满足实现它对永远不断扩大的完美性的要求。毋庸置疑,这一自我理想乃是以前对父母的印象之残留,是孩童赋予其父母完美的形象并且加以赞赏的表现。

我们已把自我观察的功能、良心以及维护理想的功能,分配给超我。随着我们所谈到的关于其来源的问题,所产生的是它预设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生物学事实,及心理事实:换言之,人类儿童时对其父母的长久依赖,以及弑父恋母情结,这两者又再度密切的交互关联。超我对我们而言,乃是代表每一条道德禁律,对追求完美的维护——简言之,它正如我们在心理上所能够把握的,那被描述为人类生活之更高层次一样。由于其本身可回溯至父母、教育者等人的影响,因此假使我们转向那些代表其来源的人身上,便可以更加明白其重要性。一般而言,父母类似他们的权威,在教养儿童时,会依据他们自身的超我观点,对儿童实施教养。他们对自己的自我之了解不论为何,也可以以之了解他们的超我,他们在教育孩子时,是严正而一丝不苟的。他们已忘记了自身在童年时代的艰苦困境,他们现在也十分乐意,能够完全使自己与他们的父母互相认同——这些父母在过去的往日,曾在他们身上施加很严厉的限制。于是孩童的超我,在事实上并不是以其父母为模范,而是以其父母的超我为蓝本而建立的。其所包含的内容乃是一样的,而且它成为传统的传递,以及超越时间、日久弥新的永恒价值判断的传承者,它们自身一代一代地以此方式流传。你们也许可以轻易地猜测,如对超我加以考虑,会使我们对人类的社会行为——例如少年犯罪的问题——有更透彻的理解,也许甚至对教育方面的实际影响也将更加了解。一般人所知道的历史唯物论的思想罪恶,似乎很有可能是由于它过分低估了这一因素。他们不屑一顾的将之弃置一旁,而宣称人类的“意识形态”,只不过是人们的当代经济条件的产物及上层构造。这点固然有理,但却大有可能不是全部真理。人类从未完全生存于目前的时刻。过去历史、种族及人民的传统,也在超我的意识形态中继续存在,并且只是相当缓慢的受到现在的影响,以及迟缓逐渐的发生新的变化;而只要它经由超我运作,就会在人类生活上发生强大有力的作用,而独立于经济条件之外。

我在1921年关于群体心理学的探究上,曾努力应用、发挥超我和自我之间的差异。我获得如下的公式:一个心理群体乃是若干个人的集合,这些个体把彼此相同的人,引入他们的超我中,并且根据这一共同成分的基础,使他们自身在其自我上彼此互相认同。当然,这点也只适用于有一个领导者的团体。假如我们能对这类情形有更多的发挥运用,超我的理论对我们而言,就不再是奇异陌生的了,而我们也不会再感到难堪——在我们更转向、更表面、更高层次的心理机转时,由于习惯了处身于潜在世界的气氛内,因而会感到难堪。当然我们并不假定,由于超我的分离、脱离出自我,我们就已对自我心理学表达了最后的见解,或一切该说的皆已说尽。这毋疑是一个起步;不过在这例子中,并不只是起步才是惟一艰难的。

然而,现在有一个问题正等着我们——我们不如说,它在与自我相反的一端上。它是借着精神分析工作之观察——这实际上是相当古老的观察——而陈示、展现给我们。正如它并非不常发生的,要能了解、欣赏其重要性,也需要很长久的时间。正如你们所熟知的,精神分析的全部理论,在事实上,乃建基于病人所给予我们的阻抗作用之透视——这阻抗作用乃是我们意图使他的潜意识进入其意识时所产生的。这阻抗作用的客观征象,乃是他的联想失败了,或者和那正在讨论的主题相去甚远,他也许也会在主观上承认阻抗作用这一事实,因此他在探究这课题时,会有不快的感觉。不过这一最后讯号也可能不存在。于是我们向病人表示,我们从他的行为获知,他现在正处于阻抗的状态。他回答道,他对此一无所知,并且只明白他的联想已越来越困难了。最后的结果是我们正确无误。不过在这种情形下,他的阻抗作用也正如我们所压抑的一样是属于潜意识的,我们正努力将此潜意识提升至意识里。我们很早以前,就应提出这一问题:从他的心灵之那一部分,会产生如这种潜意识的阻抗作用?初学精神分析的人,可能会不加考虑的马上回答道:当然,它是对潜意识的阻抗作用。这真是一个暧昧不明及不完全的答案!假如这表示阻抗作用,是从潜抑作用产生的,则我们一定会回答说:绝非如此!我们反而会赋予潜抑作用,一股强大的向上驱力及突破进入意识的冲动力量。阻抗作用只能够属于自我的表现,它在原意上,是推动潜抑作用发生作用,现在则希望使它维持不动。这是我们所一直采取的观点。由于我们假设了自我之中的一个特别物——超我——的存在,它代表一禁律与拒斥特性的要求,因此我们不妨说,潜抑作用乃是这一超我的工作,而且它不是为了自身的目的才实施,也不是自我为了服从其秩序而实行的工作。假若因此之故,我们在进行精神分析时,遇见病人的意识所未觉知的阻抗作用,这就表示,若不是在十分重要的情境中,超我及自我可以潜意识地运作,不然就是——这甚至更为重要——这两者(即自我与超我本身)之若干部分,皆为潜意识的。在这两种情形中,我们必须考虑一下下述为人所不赞同的发现,即一方面是自我及意识,另一方面是被压抑的及潜意识,彼此完全不相符合。

同类推荐
  • 马克思主义箴言:我从哪里来·家庭

    马克思主义箴言:我从哪里来·家庭

    《马克思主义箴言·我从哪里来:家庭》内容包括史前的蒙昧时代、史前的野蛮时代、、普那路亚家庭、对偶家庭、一夫一妻制家庭、婚姻的三种形式。
  • 哲学盛宴

    哲学盛宴

    哲学是对世界的关于终极意义的解释,它在解释中使我们了解世界,使世界在我们的意识中合理化,从而为我们提供心灵的慰藉。德格尔说:“哲学不能引起现状的任何变化。不仅哲学不能,而且所有的一切只要是人的思索和图谋都不能做到。”哲学是一种超越了工具层面、实用层面、现实层面,甚至价值层面的“元思考”,它无力也无意回答许多现世和现实世界的责难,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如果哲学缺席,人类追求“意义”的冲动和企图都将乏力无着,实现无期。由此可见,哲学不仅有自己的问题和概念,而且它又为其他学科提供了一个可供理解的语言图式或叙述模型。
  • 人文主义地理学:对于意义的个体追寻(译文经典)

    人文主义地理学:对于意义的个体追寻(译文经典)

    “对一个地方生动或逼真的描述,也许就是人文主义地理学的最高成就。”1930年,段义孚(Yi-fu Tuan)出生于中国天津,先后在中国、澳大利亚和菲律宾就读小学和中学,在牛津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分别获得地理学学士和硕士学位。他在明尼苏达大学执教多年。自1984年至1998年正式退休期间,他曾在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分别以约翰·K.赖特地理学教授和维拉斯地理研究教授的身份担任讲座教授。段教授是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和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是美国地方中心的创始董事会成员,并于2012年获得著名的瓦特琳·路德国际地理学奖,该奖是地理学界的最高奖项。段义孚认为:“对一个地方生动或逼真的描述,也许就是人文主义地理学的最高成就。”段义孚的人文主义地理学并不研究客观的地形、地貌等自然现象,而是以人之生存为核心,研究人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把研究重点置于人直接经验的生活世界和环境的社会建构,强调人性、人情、意义、价值和目的,关注人的终极命运,进而发现人类在生态整体中的定位以及人类与环境的本质关系。《人文主义地理学》是他作为地理学家所认识和经历的一切的见证,书中他反思了之前所有作品的内容,并将其重新呈现。
  • 章太炎思想研究

    章太炎思想研究

    是20世纪中国第一部全面系统研究章太炎生平、思想与学术的学术专著。章太炎被鲁迅誉为“有学问的革命家”,是开创中国近代思想与社会大变动的第一代披荆斩棘者中的杰出代表。本书依据大量第一手资料,包括章太炎的大批手稿和他所阅读过的各种书籍,结合中国近代社会和革命变迁的实际,展示了章太炎走出完全脱离实际的旧书斋而投身革命的曲折历程,以及他力图通过对西学有选择的吸收以推动中国传统文化自身的扬弃与更新的真实状况。章太炎的思想、学术及其革命生涯。是中国近代社会与革命的一面镜子。
  • 春秋策:先秦诸子与史记评述

    春秋策:先秦诸子与史记评述

    先秦诸子百家,是后世思想学派的源头,司马迁所著《史记》,是中国恢宏历史的结晶,塑造独立性格,传承灿烂文明,两者缺一不可。研习先秦诸子应注意:汲取各家学说要义,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二、与时俱进,学以致用。《史记》究天人之迹,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拜读应谨记:一、读史学做人,以史为镜,可以明得失;二、读史学智慧,融会贯通,为己所用。
热门推荐
  • 死神204

    死神204

    长生死后当了死神,接下来他将面对许许多多的任务与人生、亡的事。最后接受改革,成为新时代的死神。
  • 龙符文

    龙符文

    因龙符文而惨遭灭门,李羽从此踏上漫漫复仇之路。长路漫漫不如意十之八九而我庆遇之一二。
  • 台湾关系文献集零

    台湾关系文献集零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魔尊你夫人又黑化了

    魔尊你夫人又黑化了

    一朝穿越,凤吾心变成万人可羞辱耻笑的废材贵女。她掏掏耳朵,本人从幼儿园开始就是三好生,说她废材?那就逆袭给你看!脚踩渣男白莲,拳打伪劣小人!高级丹药她当糖豆吃着玩,无穷炼狱她随进随出,所谓的上古神兽也不过是她养着消遣的宠物!就连让人闻风丧胆的大魔王,在她跟前也只能卖萌打滚求收留!
  • 魔龙霸神

    魔龙霸神

    本是苦命平凡的孤儿小龙,在被上官家害死的修真者的帮助下,开始了自己的修真之旅,然后进入修真界,建立自己的势力,入仙界,闯魔界,扫妖界,飞升神界,完成自己的霸者之路。
  • 中三那些年

    中三那些年

    本作品为广大男性在中三的那些事,,叛逆,,追求爱情一些等等!!
  • 胭脂谋:盛宠第一妃

    胭脂谋:盛宠第一妃

    红眸女子萧初鸾,为父亲洗脱罪名而进宫,三朝盛宠,艳绝后宫;三度穿上册后冠服,三朝为后,举国哗然。第一次,他册她为后,道:“朕有锦绣后宫,但后宫只有你一人;朕有如画江山,但江山不及你。朕坐上这个皇位,只是为了能够完全拥有你。”第二次,他册她为后,册后大典第三日便是殉葬之日。临死之际,他抚着她的脸,“朕不会丢下你一人,生同衾,死同穴,昭陵便是你我的天下。”第三次,他册她为后,执着她的手,深情入骨,“朕的龙榻,只有你。”
  • 踏花马蹄香

    踏花马蹄香

    百世轮回,千年的守候,我已经等你好久好久!
  • 躯壳少女

    躯壳少女

    女主角在一次车祸“穿越”了,醒来时变成了6岁的小孩。
  • 腹黑邪王:独宠逆天狂妃

    腹黑邪王:独宠逆天狂妃

    她,21世纪的王牌雇佣兵。一夕穿越,成为永国公府的白痴废材二小姐。任人欺凌?天生废材?抱歉,她一不小心成了强者。世人只听过的皇级丹药?她当糖豆吃!珍贵稀有的圣兽?她有一大群!强者为尊,她誓与天齐,搅乱一池风云。他,帝国玄王殿下,冷酷邪魅狂肆,腹黑一枚,却独独对她爱护有加,疼宠入骨。风云涌动,且看两人如何联手,倾覆天下,逆转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