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把网络婚姻当做跳板,最终寻觅真实的婚姻。由于网络具有影响广、时效快、手续简便等特点,很多有意于寻找终身伴侣的人把网络作为一种手段,或者说作为一种实用工具,先在网络上建立起自己的虚拟婚姻,然后一步步把假戏做真。
3.恶作剧型
有些人以在网络上勾引异性为快,以建立多个虚拟婚姻为荣,当他(她)们成功地勾引到一个异性,使对方爱上自己,并“注册结婚”时,就悄悄退出了,对方越是痴情,越是忠贞,他们越有“成功”的快感。
4.超越型
现实生活中的婚姻往往带有许多功利主义的色彩,往往还要受到许许多多传统观念的约束。于是,许多理想主义者把超越一切的幻想,寄托在了网上的虚拟婚姻上。带有此类心态的人往往很容易在网络里坠入爱河,以致不能自拔,给现实生活带来无尽烦恼。
5.超脱型
现实生活中婚姻往往不可避免地与责任义务联系起来,而锅碗瓢盆、油盐酱醋的琐碎也大大限制了人们对浪漫情感、诗意生活的向往。而在网上,婚姻双方则完全不必为家庭琐事所累,可以相敬如宾、恩恩爱爱,也可以在虚拟婚姻中爱得死去活来,这或许也正是超脱型人的心理动因吧。
用阳光的心态面对婚姻的挫败
放飞你无法挽回的爱
在两人分手前,他对她做出令她痛心疾首的事,包括变卖两人共同合买的房子,拿钱去接济新交的女友,以及背后造谣,害得她众叛亲离,甚至连家人都不谅解她。
她一边哭一边控诉:“他怎么可以这样对待我?”
为了挽回那段恋情,能做、不能做与该做、不该做的事,她都做了。每个夜晚孤独地醒来,除了痛苦和悲伤之外,脑海里想着的都是如何能让两人回到以前欢乐的时光。她曾说,只要能再得到他,为他做什么她都愿意。
奈何痴情的脚步,总是追不上变心的翅膀,她虽费尽心力,对方非但不回头,反而做出更令她不堪的事。
报纸上经常刊载着因爱情破裂,而引火自焚或跳楼自杀的惨剧。许多精神科和急诊部门的医生们也都表示,这些年来因为感情问题自杀的事件越来越多。
为爱轻生,一方面是失去依靠,自认为没有办法独自面对以后的人生;再者是内心的愤怒和痛苦,在找不到出路的情况下,最后选择结束生命作为解脱。
然而,事实上,许多因为失去所爱而自杀的人其实并不是真的想死,大部分是想让对方产生罪恶感,或一辈子活在不安当中。
许多人企图用“自杀”来挽留变心的伴侣,我曾听过有一个女孩因为自杀未遂而住院,那时男友每天寸步不离地陪在她身边。
然而在她情况稳定,医生告知可以出院的当天,男友却不告而别,并且搬了家、换了手机,也离开了原来的公司。
任何一个神志清醒的人,都不敢对一个以自杀来挽留爱情的伴侣,说出天长地久的誓言。
自杀也许可以是一时的缓兵之计,但最多也只能暂时留住对方的脚步。博取同情的结果,并不能为自己带来真爱,一旦对方认为状况已经比较安全之后,他仍然会选择离去。
当面临失恋时,男性的自尊或许会使他表面平静地接受这一事实,而孤独地发泄内心的痛苦和情绪。事实上,失恋对于男性的打击是巨大的,有时也许会摧垮他的人生信念,使他的生活勇气消失殆尽,从而导致他匆匆地终止生命。因为客观的社会现实赋予男性更多的义务、责任、希望和要求,同样的失败结局,男性往往比女性要承担更多的来自自我及社会的压力。因此,对不少的男性来说被迫失去女方的爱,在精神上是不可接受的,这会使他的心理产生“连锁反应”,进而影响整个心理品质和人生态度。现实生活中,有的男子品尝了一杯失恋的苦酒后就一蹶不振,郁郁寡欢,变得孤独而沉默。
相比之下,女性的情感却显得温柔而细腻,像一泓秋水,沉静而清亮,犹如天边的虹,明媚又多姿。它不像男子的情感如暴风骤雨,却好似春风细雨,润物无声。当失恋的现实揉碎少女甜美的梦境时,姑娘纯真、空明的情感世界便可能被冷酷的黑暗所吞没,这种打击有时也是毁灭性的。和男性相比,女性更易把爱情作为人生的最高追求或生活中心,而且更富有奉献精神。因此,当她看成是自己最大的幸福和满足的爱情突然消失了,女性的柔弱和痴情常常很难使她的心境重新恢复平衡。
爱情,的确是生命中最华丽的外衣。但当山崩地裂的这一天无可避免地来临时,你也应当珍视生命,坦然面对。虽然一个擦身、一个错过,心沉下去,但你还是要做出一个潇洒的姿态。姿态很重要,不给双方任何压力,关系可以像项目一样归档处理,过期作废。心痛是一个伤口,总会有愈合的时候。
坦然面对真实的自己,毕竟生活还要继续,明天阳光还在,而我们却没有多少爱可以重来。
学会医治受伤的心
怎样安抚失恋后的心呢?失恋后的男女应具有“阿Q精神”。比如一个男孩追求一个女孩子未果,这个男孩会说:“这个女孩其实一点也不漂亮。”或者说:“庸脂俗粉,大丈夫何患无妻焉!”这种“精神胜利法”实质上是一种“酸葡萄心理”。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种调节自己的心理,使之保持心理平衡,却不失为一种自我安慰、自我调节的方法。我们如果从一个积极的层面去看待“酸葡萄心理”的实质,就能得到心理安抚。
1.合理化的调节作用
合理化作用又叫掩饰作用,是指个人遭受挫折或无法达到所要追求的目标,以及行为表现不符合社会规范时,用有利于自己的理由来为自己辩解,将面临的窘迫处境加以文饰,以隐瞒自己的真实动机,从而为自己进行解脱的一种心理防卫术。合理化作用是人们运用得最多的一种心理防卫机制,其实质是以似是而非的理由来证明行动的正确性,掩饰个人的错误或失败,以保持内心的安宁。
一般说来,每种现象或事件的发生,都可用许多理由与方法进行解释。合理化则是从个体的心理需要出发,从一系列理由中选择其中一些合乎自己内心需要的理由去特别强调,而忽略其他理由,以避免心理上的痛苦。人的行为常常由许多不同的动机而产生,一般说来,越是发于情感的,越是以自我为出发点,在各种动机中所起的作用就越大。但人类往往企图以冠冕堂皇的大道理来解释其行为,以冲淡其潜意识中因自私冲动而引起的不安。这种在一系列的动机中,选择一小部分最动听、最崇高,而且最适合“理性”的动机加以强调,企图掩盖其内心所不能接受的原因,仿佛只有这一种原因而无其他,以使自己感觉到心安理得的心理防卫机制,就是合理化作用。
合理化作用的另外一种表现是,在追求某一种东西而得不到时,为了冲淡自己内心的不安,就得为自己找一个言之成理的“理由”。于是就认为并非我追求不力、条件不够,而是“不值得”太卖力,借以安慰自己。
另一种与“酸葡萄心理”不同的合理化作用,称之为“甜柠檬心理”。具有“甜柠檬心理”的人,不说自己得不到的东西不好,却百般强调凡是自己所有的东西都是好的。如果他得不到葡萄,只有柠檬,就认为柠檬是甜的,这样也可以减轻内心的失望和痛苦。比如说,有的孩子天资稍差,智力平平,便安慰自己说“憨人有憨福”;有人东西被偷了,就说“破财免灾”;有的女子姿色平平,嫁个木讷寡言的丈夫,却说“这才可靠呢”。这种知足常乐的心理防卫机制,不失为一种帮助人们接受现实的好方法。所以说,合理化作用运用得当,可以消除心理紧张,缓和心理压力,减少攻击性冲动和攻击行为产生的可能性。当然,倘若运用过度,则会妨碍人们去追求真正需要的东西。
2.失恋后适当来点“酸葡萄”
从心理学视角来看,失恋是给每个人的最严重的打击之一。从古至今,自从人类有爱情以来,失恋的故事便常常上演,所以失恋的人并不孤独。走出这一困境虽然很难,但也要试着走好。
首先,不妨静下心来分析一下失恋的原因。失恋以后之所以痛苦,就苦在你还恋着对方,对方却断了这恋。为什么断了呢?是你单相思,还是外界的压力太大让对方难以承受?或者是两个人相处太久了发现个性不合,或者是对方根本就是在玩弄你的感情等。找出分手的原因至少可以让你在理智上接受这个事实,因为失去的并不是爱情的甜浆,而极可能是日后难以下咽的苦酒。你不妨这样自我安慰一下,并不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而是要看到任何失败都有其正面意义。还可以说“没有失恋过的人不知道失恋的滋味,少了这份体验,人生便不完整”。“是我的就是我的,不是我的留也留不住”,这样的一些话可以让自己少一些苦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