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583200000155

第155章 孟子梁惠王章句上(1)

【元典】

孟子见梁惠王。

【译文】孟子谒见梁惠王。

【诸儒注疏】梁惠王,魏王莹也,都大梁,借称王,谥曰惠。《史记》:惠王三十五年,卑礼厚币以招贤者,而孟轲至梁。

【理学讲评】梁惠王名罃。本魏侯,都大梁,僭称王,谥曰惠。孟子在当时,以道自重,不见诸侯。适梁惠王卑礼厚币以招贤者,乃是一个行道的机会,因往见之。

【元典】

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译文】惠王说:“老先生,您不远千里而来,将有什么有利于我的国家吗?”

【诸儒注疏】‘叟’,长老之称。王所谓利,盖富国强兵之类。

【理学讲评】“叟”是长老之称,如今称老先生一般。惠王一见孟子,尊称之说:“叟,你自邹至梁,不惮千里之远而来,有何计策,可以利益寡人之国乎?”

【元典】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译文】孟子回答道:“大王,您为什么定要说到那利呢?只有仁义就够了。”

【诸儒注疏】“仁”者,心之德,爱之理;“义”者,心之制,事之宜也。此二句乃一章之大指,下文乃详言之。后多仿此。爱,当作忘,不同。

【理学讲评】孟子对说:“王欲图国事,何必开口就说个利字?治国之道,亦有仁义而已矣。”仁者,心之德,爱之理;义者,心之制,事之宜。这是人君君国子民,立纲陈纪的大道理。舍此不言而言利,岂予千里见王之心哉!

【元典】

“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

【译文】大王说:怎样有利于我的国家?大夫说:怎样有利于我的封邑?士人平民说:怎样有利于我自身?上上下下互相争夺利益,那国家就危险了。在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杀掉国君的,必定是国内拥有千辆兵车的大夫;在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杀掉国君的,必定是国内拥有百辆兵车的大夫。在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里,这些大夫拥有千辆兵车;在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里,这些大夫拥有百辆兵车,不算是不多了,如果轻义而重利,他们不夺取(国君的地位和利益)是绝对不会满足的。

【诸儒注疏】此言求利之害,以明上文“何必曰利”之意也。“征”,取也。上取乎下,下取乎上,故曰“交征。”“国危”,谓将有弑夺之祸。“乘”,车数也。“万乘之国”者,天子畿内地方千里,出车万乘。“千乘之家”者,天子之公卿,采地方百里,出车千乘也。“千乘之国”,诸侯之国。“百乘之家”,诸侯之大夫也。“弑”,下杀上也。“餍”,足也。言臣之于君,每十分而取其一分,亦已多矣。若又以义为后而以利为先,则不弑其君而尽夺之,其心未肯以为足也。

【理学讲评】这一节是说求利之害。征,是取。乘是车数。万乘,是天子之国,千乘是诸侯之国。千乘之家,是天子的公卿,百乘之家,是诸侯的大夫。餍,是满足的意思。孟子说:“我所以谓王不当言利者,盖以王乃一国之主,人之表率。王若惟利是求,说何以利吾国,则此端一倡,人皆效尤。为大夫的,便计算说何以利吾家;为士庶人的,便计算说何以利吾身。上取利于下,下取利于上,上下交相征利,而弑夺之祸起,国从此危矣。将见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是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是百乘之家。盖地位相近,则凌夺易生,必然之势也。夫公卿于天子,万乘之中,十取其一,而得千乘焉。大夫于诸侯,千乘之中,十取其一,而得百乘焉。所得不为不多矣。若以义为后,而以利为先,则纵欲贪饕,何有止极!不弑其君而尽夺之,其心固未肯自以为餍足也,国岂有不危者哉!夫求利之端一开于上,而弑夺之祸遂成于下,则利之为害,甚可畏矣,王岂可以此为言乎?”

【元典】

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

【译文】没有讲仁的人会遗弃自己父母的,没有行义的人会不顾自己君主的。

【诸儒注疏】此言仁义未尝不利,以明上文“亦有仁义而已”之意也。“遗”,犹弃也。“后”,不急也。言仁者必爱其亲,义者必急其君。故人君躬行仁义而无求利之心,则其下化之,自亲戴于己也。

【理学讲评】这一节是说仁义未尝不利。遗,是弃。后,是不着紧的意思。孟子又说:“我谓治国之道,在仁义者,盖以仁义有自然之利故也。今夫人君之治国家,不过欲人皆孝于亲,忠于君而已。人而不仁,固有遗弃其亲而不顾者。诚能好仁,则天性之爱,自笃于所亲;凡所以承颜顺志,左右就养者,皆其情之不容己者也。几曾见有仁之人,而肯遗弃其亲者乎?人而不义,固有背慢其君而不敬者。诚能好义,则敬事之念,自先于所尊;凡所以纾忠尽力,奔走服役者,皆其分之无所逃者也。几曾见有好义之人,而肯背慢其君者乎?夫使举国之人,个个是忠臣孝子,都来亲戴其上,国家之利,孰大于此。而皆自仁义中得之,则仁义曷尝不利乎?王欲图治,固不必舍此而他求矣。”

【元典】

“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译文】大王只要讲仁义就行了,何必谈利呢?

【诸儒注疏】重言之,以结上文两节之意。此章言仁义根于人心之固有,天理之公也;利心生于物我之相形,人欲之私也。循天理,则不求利而自无不利;徇人欲,则求利未得而害已随之;所谓毫厘之差,千里之缪。此孟子之书所以造端托始之深意,学者所宜精察而明辨也。

太史公曰:“余读孟子书,至梁惠王问何以利吾国,未尝不废书而叹也,曰,嗟乎!利诚乱之始也。夫子罕言利,常防其源也,故曰,放于利而行多怨。白天子以至于庶人,好利之弊,何以异哉”!

程子曰:“君子未尝不欲利,但专以利为心则有害,惟仁义则不求利而未尝不利也。当是之时,天下之人惟利是求,而不复知有仁义,故孟子言仁义而不言利,所以拔本塞源而救其弊,此圣贤之心也”。

【理学讲评】孟子重言以结上文两节之意。说道:“求利有莫大之害,行仁义有莫大之利。则天理人欲之间,关系治乱安危,非细故矣。王欲为国,亦惟曰仁义而已矣,何必言利以启危亡之祸哉!”按当时王道不明,人心陷溺,列国游士,争以功利之说,阿顺时君,干进苟合。而孟子独举仁义为言,所以遏人欲之横流,存天理于既灭,其有功于世道大矣。七篇之中,无非此意,读者宜详味焉。

【心学讲评】儒者之道,进之可以成王业,退之亦以保其国家,惟择于义利名实之间而已。义非以为利计也,而利原义之所必得;义非徒以其名也,而名为实之所自生。故君子之道,心有必正者,言有必慎。以名言一出,而世道人心之升降在焉,为得失安危之本。所以君诏其下,臣告其君,于此有断然不可易者。而君子格君心之非,虽陷溺之主,其辞必严焉。孟子晚游于梁而见惠王,因其求士之诚,而姑试吾行道之志。于时梁有可王之资,而已成乎危亡之势,王不自知,孟子则见之审矣。进而图王者,必先退而可以保国。乃王沉迷于富强之习,迎孟子而问曰:“叟之不远千里而来也,梁之事亦既知之矣。寡人所急求于今日,惟是有所谋而无其资,有所求而不我遂,叟将何以利之乎?”夫王当君子之前昌言求利而不讳,则其所以播告于臣民者愈可知矣。且其曰利者,其能求利于国以外乎?毋亦如此区区之国中而求之也。是见不出于近小,而与国人争有无也。

孟子对曰:“以道言之,人君以无欲为王道之本,不可曰利。即以事言之,欲远其害而享自然之益,亦何必情一动而即形之于言,言一出而不恤其实,大声疾呼以曰利乎?以道言之,王者以爱养斯民为牧人之道,以循理制事为人君之职,唯仁义而已。即以事言之,欲安其位而收自然之效,亦唯有正其心以求诸道,道一建而定以为名,问诸心,谋诸众,独有仁义之可言而已矣!”

“乃王今者而必曰利,将以为求利而遂无不利乎?则以王之皇皇然谋利者而计之,王曰何以利吾国也,国之外不暇及,国之中不详记,将使进王前者竭计尽力以酬王之言也。唯然,岂国之当利,而国之大夫、士、庶人不当利乎?可以利王者王谋之,则可以利大夫、士、庶人者,大夫、士、庶谋之矣,亦必曰何以利吾家与身。言之无惭,求之无餍,讲所以得,虑所以失。止此土地之产,人民之力,群起而计之,何以利哉?上征之下,重为敛而已;下征之上,私为窃而已。如是而国之不危也,得乎哉!

“则试取春秋以来危国亡身之往事而验之。不有万乘之国其君见弑者乎?非利禄薄者之能成乎逆也,必千乘之家矣。不有千乘之国其君见弑者乎?非无其利者之有其邪心也,必百乘之家矣。止此一国耳,于万乘之中,而受分土者千矣;于千乘之中,而食采邑者百矣。为人臣者分君之国而得其什一,可以安分而无怨争矣。然而弑逆之祸必在此者,何也?则惟君倡于上,而臣效于下也。天下之利以,义裁之,则各有其制;以利计之,则利安有穷哉?苟其君谓取民之制不必有恒,仓廪府库之藏不必有节,逞私遂欲之志不必有经,皇皇然进臣民而急商自利之术,以正人君子之定论为迂远,而义后矣;以持筹操算之邪说为尚,而利先矣。廉耻丧于朝廷,而贪冒成乎风尚,千不可餍也,百不可餍也,惟有夺而已矣。以一人夺一国而利小,以一国夺一人而害大,篡弑相仍,非往事之明鉴乎?”

王曰何以利吾国,而不问仁义也,将以为言仁义而且失吾利乎?则设以王之皇皇然谋仁义者而思之。人莫不有不忍人之心,而能爱上。以为不忍人者将妨吾之刻核以求利,置而不言,而下不知有仁矣。如其上以爱为心,而言无不仁,则臣民蒸蒸然相感而为仁;仁矣,而犹忍遗其亲乎?凡受恩而有身家者,非公族则甥舅也。推之于民,亦世相依为父母者也,其竭力以体国之利病当何如也?人莫不有不敢为之心,而能敬上。以为不敢为者将妨吾之侈逾以求利,置而不言,而下不知有义矣。如其上以敬为本,而言必于义,则臣民辑辑焉相勉于为义;义矣,而犹敢后其君乎?凡有其身而受治者,践其土则食其毛也,推之于臣,尤受爵禄于上者也,其任职以任国之安危当何如也?故以事言之,不遗亲,不后君,而王利矣。不着一利之名,而徐收其利之实,此非仁义之必然者哉?

“故王今者有大有为之资,欲焉而无不得,’为焉不无不成者,此臣民也。乃枢机一失,言发于口,势成于国,害不在天下而在封内,不患交侵之强邻而在萧墙之隐祸,不在臣民之心力不输而在臣民之习尚不轨。然则论之于廷,诏之于众,王言之出,其可勿择乎?”

王即欲有家有身者戮力同心以纾国之急,而使王无往而不利,亦当进君子而问之曰:“民之不遂其生,何以广吾心之爱?国之不轨于正,何以裁事之宜?令盈廷之耳目一新,四野之风俗渐移而已矣。如何而利在矣。何必锢在己之闻见于寻丈之间,乐策士之权谋为锱铢之计,以倡率臣民于忘亲罔上之私,而贻无穷之害哉?言者,心之微也;心者,事之符也;事者,势之趋也;势者,利害之极也。故今一闻王言,而不觉怵然忧王之不保也。王而欲尽吾之言乎?请王自易其言始。”

呜呼!此儒者之言所以大异于流俗,而非庸主所乐闻也。然得失利害昭昭然于古今兴亡之数,则君子非有高远难行而寡效之道,固不可诬矣。

【元典】

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曰:“贤者亦乐此乎?”孟子对曰:“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

【译文】孟子谒见梁惠王。惠王站在池塘边上,一面观赏着鸿雁麋鹿,一面问道:“贤人对此也感受到快乐吗?”孟子答道:“只有贤人才能感受到这种快乐,不贤的人纵然拥有珍禽异兽,也不会(真正感受到)快乐的。”

【诸儒注疏】“沼”,池也。“鸿”雁之大者。“麇”鹿之大者。

【理学讲评】沼是池。鸿是雁之大者。麋是鹿之大者。孟子见梁惠王,正遇惠王在苑囿中游赏,立于池沼之上。忽见孟子,有惭愧的意思。因看着那鸿雁麋鹿,问孟子说:“吾闻贤德之君,修身勤政,不事佚游,岂亦以此台池鸟兽为乐乎?”孟子对说:“遇景赏玩,人之常情;虽贤德之君,亦曷尝不以此为乐。但惟贤者而后能乐此。盖君有贤德,则民心欢感,和气流通,故能享此台池鸟兽之乐。若夫不贤之君,民心离而国势蹙,虽有此台池鸟兽,不能享其乐也。是好乐虽同,而有能享不能享之异;惟视民心之得失何如耳。”孟子此言,既以释惠王之惭,亦欲因其机而引之于当道也。

【元典】

“《诗》云:‘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经始勿亟,庶民子来。王在灵囿,麀鹿攸伏,麀鹿濯濯,白鸟鹤鹤。王在灵沼,于牣鱼跃。’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谓其台曰灵台,谓其沼曰灵沼,乐其有麋鹿鱼鳖。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

【译文】《诗经》上说:‘文王规划筑灵台,基址方位细安排,百姓踊跃来建造,灵台很快就造好。文王劝说不要急,百姓干活更积极。文王巡游到灵囿,母鹿自在乐悠悠,母鹿肥美光泽好,白鸟熠熠振羽毛。文王游观到灵沼,鱼儿满池喜跳跃。’文王依靠民力造起了高台深池,但人民却高高兴兴,把他的台叫做灵台,把他的池沼叫做灵沼,为他能享有麋鹿鱼鳖而高兴。古代的贤君与民同乐,所以能享受到(真正的)快乐。

【诸儒注疏】此引诗而释之,以明“贤者而后乐此”之意。《诗》,《大雅·灵台》之篇。“经”,量度也。“灵台”文王台名。“营”,谋为也。“攻”治也。“不日”,不,终日也。“亟”,速也,言文王戒以勿亟也。“子来”,如子来趋父事也。“灵囿、灵沼”,台下有囿,囿中有沼也。“唐”,牝鹿也。“伏”安其所,不惊动也。“濯濯”肥泽貌。“鹤鹤”,洁白貌。“于”,欢美辞。“物”,满也。孟子言文王虽用民[力]而民反欢乐之,既加以美名,而又乐其所有。盖由文王能爱其民,故民乐其乐,而文王亦得以享其乐也。

【理学讲评】诗是《大雅·灵台》之篇。经是量度。营是谋为。攻是治。亟是速。麀鹿是牝鹿。伏是驯伏。濯濯是肥泽。鹤鹤是洁白的模样 ‘是充满。古之人,指文王说。偕乐是同乐。孟子承上文说:“我谓贤者而后乐此,惟周文王为然。《诗·大雅·灵台》之篇说,文王始作灵台,方经度营谋,众百姓每,已都来攻治,不数日之间,就完成了。在文王之心,惟恐劳民,每戒令不要急速。而民心自然乐于供役,竭力争先,如子趋父事一般。其台既成,台下有囿。文王在于灵囿,则见麀鹿驯伏而不惊,濯濯而肥泽。白鸟鹤鹤而鲜洁,若是其可爱焉。囿中有沼,文王在于灵沼,则但见鱼之跳跃者,充满于池中,若是其众多焉。诗之所言如此。夫文王用民之力,为台为沼,宜乎百姓劳而生怨矣。今乃不惟不以为劳,而反欢乐之,称其台叫做灵台,称其沼叫做灵沼。言其成就之速,恰似神灵之所为一般。又乐其囿中有麋鹿,沼中有鱼鳖,而叹美之无已。夫民乐文王之乐如此,其故何哉?盖由文王平曰能施行仁政,爱养下民,使百姓每都饱食暖衣,安居乐业。所以百姓每都欢欣爱戴,亦乐其有此台池鸟兽,而文王得以享其乐也。此非贤者而后乐此之明徵哉!”

【元典】

“《汤誓》曰:‘时日害丧,予及与偕亡。’民欲与之偕亡,虽有台池鸟兽,岂能独乐哉?”

【译文】《汤誓》中说:‘这个太阳什么时候灭亡?我们要跟你同归于尽!’人民要跟他同归于尽,(他)纵然拥有台池鸟兽,难道能独自享受到快乐吗?

【诸儒注疏】“日”。指夏桀。“害”,何也。桀尝自言:吾有天下,如天之有日,日亡吾乃亡耳。民怨其虐。故因其自言而目之曰:此曰何时亡乎?若亡。则吾宁与之俱亡,盖欲其亡之甚也。孟子引此。以明君独乐而不恤其民,则民怨之而不能保其乐也。

同类推荐
  • 大家小书·译馆:西西弗神话

    大家小书·译馆:西西弗神话

    《西西弗神话》是一部哲学随笔集,原书的副题是“论荒谬”。在加缪的哲学思想中,荒谬不是作为结果,而是作为起点来提出的,他从荒谬这个前提出发,对人的存在进行探索。这正如西西弗的命运,他受到诸神的惩罚,要不断将滚下山的巨石一次次推上山顶,西西弗明知自己是徒劳,但依然推巨石上山。他的行动本身就是对荒谬的反抗,他清醒的意识就是对自己幸福的感知。
  • 不过是向死而生:哲学大师人生省思录

    不过是向死而生:哲学大师人生省思录

    《不过是向死而生:哲学大师人生省思录》主要讲述了,死亡令人恐惧,死亡的思考扣人心弦。死亡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事实,必经的“生命最后的成长”。在死亡深处,这个世界的“意义”才开始像泉水一样向我们涌现。柏拉图将哲学称为“死亡的练习”,古今中外的哲学大师对死亡进行了深刻的分析思考。
  • 文本的深度耕犁(第三卷):当代西方激进哲学的文本解读

    文本的深度耕犁(第三卷):当代西方激进哲学的文本解读

    本书为作者关于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文本学研究系列《文本的深度耕犁》的第三卷。本书的研究内容是当代西方激进哲学主要代表人物的学术思想,如朗西埃和阿甘本的生命政治批判理论、斯洛特戴克的全球化批判理论、维利里奥的速度政治理论和斯蒂格勒的技术批判理论。本书的附录则是对晚期马克思主义者奈格里、哈特的《帝国》和维尔诺的《诸众的语法》的文本学解读。本书资料翔实、观点新锐而深刻,是了解当代西方左翼哲学思潮最前沿的重要研究成果。
  • 西方思想史

    西方思想史

    全书始自希腊的古典时代,而膈追循西方思想发展的主脉展开叙述,最后归结到当代世界的重大现实问题及其前景的思想理论问题的深层根源。在横向展开上,一方面注意精英思想家和社会思潮并重,另一方面以政治、经济、法律、伦理思想为主,适当顾及其他思想,并在必要的地方指明思想发展的动力。可以相信,此书的出版有助于人们拓宽视野,推动对西方思想文化的深入研究。
  • 中国现当代伦理思潮

    中国现当代伦理思潮

    本书从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角度,对自由主义西化派、现代新儒家、中国马克思主义三大伦理思潮的发展特征和主要人物的伦理思想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反思,并对新世纪以来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新发展做出了比较全面的介绍与阐释,涉及科学发展观伦理思想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伦理思想以及当代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创新性研究,认为要建设中华伦理文化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清理和发掘以儒家为主干的传统伦理文化,借鉴和吸纳近现代西方伦理文化。全书史论结合,具有较高的理论和学术价值。
热门推荐
  • 烟锁金陵:南明女首辅

    烟锁金陵:南明女首辅

    那年,自己被莫名其妙地穿越到明末清初的金陵,时逢明末战乱四起,内忧外患。来到这样一个即将倒台的王朝,柳含烟自然心不甘情不愿,好在她是一个现代女特工,成了南明废材皇帝朱由崇的第一女首辅后,她是随波逐流任由南明走向灭亡,还是玉手掌政,让历史逆转,调教风流皇帝,夺下大清江山?本故事纯属虚构,请勿与历史对号入座。
  • 娇妻好孕:萌宝请签收

    娇妻好孕:萌宝请签收

    既然要生一个孩子,那不如选个基因最强大的爹地——贺景深!关门,灌药!4年后,言欢被矜贵的男人逼入角落。“言欢,怎样?难道你不该负责么?”言欢紧张的咽了咽口水,没好气的开口道:“有证据么?”“妈咪,你和爹地要生小妹妹嘛?”一道清脆的童声响起,男人笑得邪魅:“看,证据不是来了么?”--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无限之卡片神将

    无限之卡片神将

    宋鹏天莫名其妙的被传送到到一个神秘的地方,因为运气逆天,获得了酱油王的称号。最强卡片召唤物瞬间获得。带着卡片杀怪升级,打造战斗力最强的卡片战士.“主人,要洗澡吗?”“主人,要暖床吗?”“主人,........”“咳咳,我们还是快点去杀怪吧。”【喜欢本书的,点下收藏,给张推荐票吧。每天2更。】正在进行的世界>【怪物猎人2g】
  • 春城恋

    春城恋

    如果我爱你,那是我的事,我知道你心里的人不是我,那就让我变成竹马来爱你,你可以好好的活下去,我就可以卑鄙到去偷窥你的日记,即使你最后的选择不是我,我依旧可以为你一天的笑容卑躬屈膝,我不会牵你的手,不会吻你,不会抱你,也不会忘记你,这座城,我不想回,但那座墓碑,我年年都去看望。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浮天择道

    浮天择道

    当天道不再是天道,而是将世界交给人类来管理。24个人,每个人都持有天道的一部分权柄。境界,地域,包括天材地宝等等都由人类创造。自己做天道,不用天道来主宰我!
  • 桃花王爷和亲妃

    桃花王爷和亲妃

    居然看了场流星雨也能穿越,还好运的被酷王爷派去和亲?有没有搞错,这大漠王子身后跟了一堆的姑娘,为毛偏对她死心眼?她一路逃回中原,屁股还没坐热,就又被下令和亲!呜呜,她不要!呃?皇子?未婚夫?她的情感天下要大乱了吗?救命啊!
  • 何以秦梦自思量

    何以秦梦自思量

    寒烟笼残月,灰鸦挂疏桐。谁闻幽船岸边来?斑驳水中影。孤守庄园景,梦醒却泪流。待到明年红枫落,零落步履声。
  • 绝色皇子听我的

    绝色皇子听我的

    想她体育界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一朝穿越,居然沦落到和乞丐抢东西吃。都说她个子高高,胸部平平,居然被人当成“小伙子”,还有女人对“他”暗送秋波。好不容易找份工作,竟然还要侍候王爷洗澡,艾玛,她真心不是想占便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