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583200000041

第41章 论语里仁篇(1)

【元典】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译文】孔子说:“同品德高尚的人住在一起,是最好不过的事。选住址不顾环境,哪算聪明?”

【诸儒注疏】里有仁厚之俗为美,择里而不居于是焉,则失其是非之本心,而不得为知矣。

【理学讲评】二十五家为一里。仁,是仁厚的风俗。择,是拣择。处,是居处。孔子说:“人之居处甚有关系,不可不择。若使一里之中,人人都习于仁厚,在家庭,则父子相亲,兄弟相爱,在邻舍,则出入相依,患难相恤,没有残忍浮薄的人,此乃俗之至美者也。这等的去处,不但相观而喜,可以养德,亦且各守其业,可以保家,但有见识的人,必然择居于此。”若卜居者,不能拣择仁厚之里而居处之,则不知美恶,不辨是非,其心昏味而不明甚矣,岂得谓之智乎!夫择居不于仁,尚谓之不智,况夫存不仁之心,行不仁之事,则其为害有不可胜言者矣。又岂非不智之尤乎!此圣人立言之意也。

【心学讲评】夫子曰:人之所以能不失其本心者,赖有是非之不昧而已。是非明,则择于物者必审,而处其身者必善,于凡动静居处之间,皆可验焉。而即择居处之里言之:今以凡人习俗之易移也,于是而里有仁不仁之别。若其所居之里而有仁厚之风,相睦也而不相争,相劝以善也而不相党以恶,则身得安焉,子弟得效焉,岂不美乎!自非先世之庙在焉,无容去之,而但在有以化之,则利用迁。乃既可以去此就彼,而择里以居,则必于此而依为乐土矣。若既择焉,而唯其私利之便安,乃不处仁,而处于顽讼之乡,斯人也,吾有以知其不智矣。不知不仁者之可恶,则不知不仁者之当远。以身试于恶俗之中,而犹昏昏然自命为贤乎?故苟能不失其本心者,是非必审,而随在皆有以自处。人其可以自昧乎?

【元典】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译文】孔子说:“品质恶劣的人,忍受不了贫穷,享受不了快乐。仁者安仁,智者利仁。”

【诸儒注疏】“约”,穷困也。“利”,犹贪也。盖深知笃好而必欲得之也。不仁之人,失其本心,久约必滥,久乐必淫。惟仁者则安其仁而无适不然,知者则利于仁而不易所守。盖虽深浅之不同,然皆非外物所能夺矣。

谢氏曰:“仁者心无内外远近精粗之间,非有所存而自不亡,非有所理而自不乱,如目视而耳听,手持而足行也。知者谓之有所见则可,谓之有所得则未可。有所存斯不忘,有所理斯不乱,未能无意也。安仁则一,利仁则二。安仁者,非颜、闵以上,去圣人为不远,不知此味也。诸子虽有卓越之才,谓之见道不惑则可,然未免予利之也。”

【理学讲评】约,是穷困。乐,是安乐。安,是自然合理。利,是贪得的意思。孔子说:“仁之在人,乃本心之天德,人能全此德,而后中心有主,不为外物所摇。若那不仁之人,私欲锢蔽,失其本心,中既无主,则外物得以移之。使处贫贱困穷之时,起初工能强制。久之,则愁苦无聊,凡苟且邪僻之事,无不为已,岂可以久处约乎?使处富贵安逸之地,暂时犹能矫饬,久之,则得意志满,凡骄淫奢纵之事,无不为已。岂可以长处乐乎?”惟仁者之人,纯乎一理,无一毫私欲,其于这仁道,不待勉强,而心与之相安。处约处乐皆相忘而不自知也。所以说仁者安会仁。知者之人,中有定见,无一毫昏昧,其于这仁道,深知笃好,而求必欲得之,处乐、处约皆确然不易其所守也。所以说,知者利仁。仁、知之分量虽殊,而其能全乎仁则一,此所以久约而不滥,久乐而不淫也。

【心学讲评】夫子曰:外境之足以夺心,非境能夺我也。心无所得,则性情一寄于外物之得丧,而不能不随之以流。故学者因其性之所近,而专以其事求于心,以自成其德之为亟亟也。今夫不仁者,既无以守此心之正,而抑昧于本心之明,则其生平所历之境,或约焉,即若身之无所容,虽或暂为恬静,而及久也,必忮求之交作,约为之困甚矣,不可处矣;或乐焉,即若不复知有其身,虽或暂为敛辑,而及其长也,必骄吝之着见,乐为之累甚矣,不可处也。夫人以身涉世,非其约也,即其乐也,而皆不可以久处长处,则无一而不足以丧其志行矣。虽然,于约、乐而制之乎?制之吾心,而无如天下之尝我也;制之一时,而无如多端之动我也。此君子所以不以约、乐制心,而必以心德制约、乐也。心德之成,则并不存一制约,乐之念,而自无不可久长处也。君子亦求其能为仁者而已矣。

仁者,其心本与理合也,而存之养之,又已极于密焉。于是心之方静,无非天理之凝也;心之方动,无非天理之发也。见吾心为居仁之宅,则见天下皆行仁之境,随所用而皆仁,无不安也。至于安仁,则其纯一无间之体为何如乎?即其未能安也,亦求为智者而已矣。智者,其本心灼见乎理也,而察之诚之,极于明焉。于是而知吾心之不可暂离于天理,舍天理而无可为心也;知天理之实有大益于吾心,有吾心而必依乎天理也。见吾仁可以胜天下之情,则天下无可加于吾仁之美,专其事于仁而利为之也。至于利仁,而其乐为不倦之情为何如乎?夫诚安之矣,诚利之矣,不见有仁外之身也,不知有仁外之情也,又何有于约、乐乎?何有于约之久,乐之长乎?不待制其身于境遇不齐之中,而自无所处而不可矣。故君子不于约而矫语志节,不于乐而故尚俭啬,唯一其心于仁焉。虽未能即使其心浑合乎理,而求以察识本心是非之正,常持之而不昧,则由智以入仁,无待制其心,而境自不能夺矣。

【元典】

子曰:“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译文】孔子说:“只有仁者能正确地爱人,正确地恨人。”

【诸儒注疏】“惟”之为言独也。盖无私心,然后好恶当于理,程子所谓“得其公正”是也。

游氏曰:“好善而恶恶,天下之同情,然人每失其正者,心有所系而不能自克也。惟仁者无私心,所以能好恶也。”

【理学讲评】惟字,解作独字。仁者,是纯乎天理而无一毫私意的人。好,是喜好。恶,是憎恶。孔子说:“好善恶恶,天下之同情也。人惟心有私系,是以好恶鲜有当于理者。独是那仁人,其心至公而无私,故有所好也。必其人之贤而可好者,而后好之。好,当于理而无私,这才是能好人。有所恶也,必其人之不肖而可恶者,而后恶之。恶,当于理而无私,这才是能恶人。”夫好人恶人惟仁者能之,可见人当以仁为务,克去已私而后可。至于人君之好恶,其于进退用舍关系匪细,尤不可不先纯其心于仁也。

【心学讲评】夫子曰:仁者,心之体也,体立而用乃行焉。未有无其体而可乘一时发见之情以征诸用者也。今夫人之与人,其取舍从违之大用,皆因于好恶。夫人而苟有人之情者也,则善之可好,恶之可恶,亦能知之,乃于所当好者好之,于所当恶者恶之,因其情之本然而发于不容已。然知其可好而不好者多矣,知其可恶而不恶者多矣。好之矣,而若或夺之,而终与之不亲;恶之矣,而若或诱之,而终不与之相舍者,亦多矣。何也?有自私之念,则虽明知其悖于理,而且以遂己之私也。

其唯仁者乎!存一理于心,而无一念之私待人而曲相就,故于其所当好之人,虽不易亲也,而必与之相得,无有能夺之者;于其所当恶之人,虽若不必舍也,而必不受其欺,无有能诱之者。是以在上而取舍之权一,毅然行之,而贤奸无并立之势;在下而从违之见定,断然自守,而邪正有必辨之明。斯体立而大用行焉,仁者之所以能与天下同仁而仁天下也。

【元典】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译文】孔子说:“一旦树立了崇高的理想,就不会为非作歹。”

【诸儒注疏】“苟”,诚也。“志”者,心之所之也。其心诚在于仁,则必无为恶之事矣。杨氏曰:“苟志于仁,未必无过举也,然而为恶则无矣。”

【理学讲评】苟字,解作诚字。志,是心所专向的意思。孔子说:“人性本善,而所为有不善者,皆不仁之念之累之也。若其心能专向于仁,而欲以克去己私,复还天理,则一时察识虽未能精,践履虽未能熟,亦可保其必无为恶之事矣。”盖天理人欲,不容并立,心既专于天理,又岂有纵欲灭理之为乎?孔子勉人为仁之意如此。

【心学讲评】夫子曰:夫人而能纯于仁也,则不待去恶而恶自远,于天理无不合矣,则于人情无不顺矣。然而未易几也。苟心之所向往者存于仁焉,而已有可观者。志于仁,则既以天理为所必存矣,理之未得,求之以几于得,则必放于理而后行;则既以人欲为所必遏矣,欲之方动,自喻而觉其非,则且持其欲而不纵。夫人之有恶,唯悖理妄行而任其欲耳。放理而行,持欲而不纵,则安至拂人之情而见恶于人哉?其无恶可必矣。由是而熟焉,则纯乎善而不见天下之有恶,即是而守之,虽不能无过,而自不陷入于恶而不反。故君子无弭恶之道,而务引学者以求仁之为亟亟也。

【元典】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

【译文】孔子说:“富和贵,人人向往,不以正当的方法得到的,不要享受;贫和贱,人人厌恶,不以正当方法摆脱的,不要逃避。君子扔掉了仁爱之心,怎么算君子?”

【诸儒注疏】“不以其道得之”,谓不当得而得之。然于富贵则不处,于贫贱则不去,君子之审富贵而安贫贱也如此。言君子所以为君子,以其仁也。若贪富贵而厌贫贱,则是自离其仁,而无君子之实矣,何所成其名乎!

【理学讲评】道,是道理,当然。处,是居处。去,是避去。孔子说:“人之所遇,有顺有逆,然取舍之间,贵于审择。且如富与贵这两件,是人人所愿欲,谁不要得而处之,然有义存焉。不可苟得,若是理上应得的,虽处之亦无不可,设使无功而受禄,无德而居位,不应得富贵而偶得之,这便是无故之可获,有道者所深忧。君子见利思义,决然辞之而不处也,其能审富贵如此。贫与贱这两件,是人人所厌恶,谁不要避而去之,然有命存焉,不可苟免。若是理上该得的,其顺受固不待言,就是学成而人不见知,行修而人不我用,不应得贫贱而偶得之,这也是适然之数,于身心上无损,君子乐天知命,决然处之而不去也,其能安贫贱如此。”审富贵则可以处乐而不淫,安贫贱,则可以处约而不滥,非修德体仁之君子,共孰能之。孔子说:“审富贵,安贫贱,不徇欲恶之情,而惟恐之于理,这是仁之道。而君子之所以为君子异乎人者,以其有此实也。若于富贵则贪之,于贫贱则厌之,但徇欲恶之私情,则舍去此仁,而无君子之实矣。何以成其名叫做君子。仁之不可去也如此。”

【元典】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译文】君子时刻不会违反仁道,紧急时如此,颠沛时如此。

【诸儒注疏】“终食”者,一饭之顷。“造次”,急遽苟且之时。“颠沛”,倾覆流离之际。

盖君子之不去乎仁如此,不但富贵、贫贱取舍之间而已也。

言君子为仁,自富贵、贫贱取舍之间,以至于终食、造次、颠沛之顷,无时无处而不用其力也。然取舍之分明,然后存养之功密;存养之功密,则其取舍之分益明矣。

【理学讲评】终食之间,是一顿饭的时候。违,是违背。造次,是急遽苟且之时。颠沛,是倾覆流离之际。是字,解作此字,指仁而言。孔子说:“去仁不可以为君子。”

【心学讲评】夫子曰:君子之所以为君子者,仁而已矣。仁者,此心之存焉者也。顾其或存或去之几,必审之于早;而一存不复去之效,必待之于熟。审之早者,为取为舍之分也;待之熟者,为存为养之功也。取舍之分,因于欲恶之情,则求仁之大辨,于此有定力焉。

今夫富与贵,则是人之所欲矣。勿论希其利赖者欲之也,即因以有为者亦欲之矣。乃其欲之也,因物之可欲也;因物之可欲,而遂欲之,于是虽有非其分义之所当得者,得之而亦欲之,欲之而遂处之矣。于此审焉,吾心有确然见为不可欲者存,则辞而不受,不容不决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矣。勿论不安淡泊者恶之也,即有志莫行者亦恶之矣。乃其恶之也,因境之可恶也;因境之可恶而遂恶之,于是有苟非其名实之所当得者,得之而心恶焉,恶之而思去之矣。于此而审焉,吾心有超然不以此为恶者在,则安受无求,不容不定也。

夫若此者何也?以君子之所以异于人,莫大于不徇欲恶之情,而守其欲恶之正,则唯此富贵贫贱之间,其为理、为欲、为公、为私,于此而仁之存去决矣。若于所欲而遂欲之,见可恶而遂恶焉,则情以境迁,性为情易,念移于外而志尽其私,于吾心惺然不昧之真体相背而迷,其去仁也远矣。则虽有才而非其才,虽有学而非其学,名为君子而无以异于众人也,恶乎可以当其名而无愧也乎?故取舍之辨,不容不审之于早,以一其心于存养,而求仁之几莫有切焉者也。

乃辨之明,守之定,而君子犹虑其未能不存而不复去也。坚意以决之于始,而忽然有忘之之念,则欲恶不期而乘之。夫君子所以贞欲恶者,非但恃其有矫情之力也。唯于心实有此生与俱生而动静不离之真体,则性以统情,而即以治情;心以善物,而即以辨物。存之养之,而与相依;不存不养,而即与相违。违之则一动而即与欲恶为缘,而为欲恶用矣。故君子静有存焉,动有察也,瞬息不忘而一乎天理也,虽终食无违也。从容而养之,此心此理而已。即至于意所不谋而忽接之境,事无足轻重而可以忽略之处,犹是仁也,必不违也。安常而存之,此心此理而已。即至于无可避之患而重为身患之日,无可安之心而因其心以不宁之地,犹是仁也,必不违也。

君子之必如是也,然后存之养之,密而无间,以熟其仁,则性焉安焉于天理之中,欲恶之几,必无妄动,取舍之辨,不得迟回,君子之所以为君子,乃于斯焉成矣。故学者勿轻言存养也;义利不分,则所存所养者为何物?亦勿轻言取舍也;此心无主,则持之虽坚,而乱之者且至。君子始终于仁之全功,其可忽诸!

【元典】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

【译文】孔子说:“我没见过喜欢仁道的人,厌恶不仁道的人。喜欢仁道的人,认为仁道至高无上;厌恶不仁道的人,目的是避免受不仁道的人的影响。”

【诸儒注疏】夫子曰言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盖好仁者真知仁之可好,故天下之物无以加之;恶不仁者真知不仁之可恶,故其所以为仁者,必能绝去不仁之事,而不使少有及于其身。此皆成德之事,故难得而见之也。

【理学讲评】尚字,解做加字。孔子说:“天下之道有二,只是仁与不仁而已。仁之当好,与不仁之当恶,谁不知之。然我看如今的人,都未见有好仁者,与那恶不仁者,何以言之?盖我所谓好仁者,非寻常喜好而已,必是真知仁之可好,而好之极其笃,凡天下可好之物,无一毫可以加之者,这才是真能好仁的人。我所谓恶不仁者,非泛然憎恶而已,必其为仁也,惟恐不仁之为害,而恶之极其深,务要私欲尽绝,不使一毫不仁之事加在他身上,这才是真能恶不仁的人。此皆成德之事,故难得而见之也。然为仁在我,欲难得而见之也。然为仁在我,欲之即至,有志于仁者,可不知所以用力哉!”

【元典】

“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译文】有能够一天尽心为仁道的人吗?我没见过没能力的,可能有,但我没见过。

同类推荐
  • 厚黑学全集

    厚黑学全集

    “厚如城墙”,岿然不动,静观其变,一旦时机来到,就需断,“黑如煤炭”,决然出击,勇猛果决。“厚”在伺机,“黑”在决胜,一件事要成功,二者缺一不可。
  • 论语·孟子

    论语·孟子

    《孟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贵君轻)和政治行动。
  • 我是谁—意象对话解读自我

    我是谁—意象对话解读自我

    本书内容包括:意象对话技术的理论、意象对话技术两部分。心灵的领域浩翰无比,远不是大海和星空可以比拟。只有更了解心灵,我门才能知道什么是人真正需要的,才能知道如何减少贪婪、仇恨和不明智的行为。更重要的是,了解自己的心灵是最幸福的事情,可以让每个挣扎于心灵障碍中的人,早日走出自我迷宫。本书共分二部分,十二章,通过对意象对话技术的理论阐述以及意象对话技术在实际中的运用,系统地就心理咨询与意象对话技术作了深入细致的探讨。本书内容全面、结构严谨、条理清晰,具有较高的科学性、系统性、理论性及实用性,可供从事心理咨询的人士参阅。
  • 价值美学

    价值美学

    “价值美学”在中国属于正在建立的一门学科,本书作为一部探索性的学术著作,许多观点与传统美学相左。作者强调:审美的秘密存在于主体客体之间的关系之中,审美现象即主客互动关系所生成的可感受、可体味的意义、意蕴、意味,它是一种特殊的价值形态。本书从历史的和现实的大量审美现象出发,结合人的本质与价值的本质,论证了审美现象属于价值范畴的历史根据和逻辑根据,指出以往美学的重大误区正是在于价值范畴之外找美。作者以审美价值为核心,从多方面揭示了审美价值的特性,并对审美价值的发生学进行了考察,对审美价值的生产类型和规律、审美价值的消费、审美价值的评价以及审美接受中的共鸣与观赏等进行了详细论述。
  • 读论语心得全集

    读论语心得全集

    本书将众多《论语》心得集结成集,以不拘泥于传统的导读方式,将中国传统经典《论语》所蕴涵的道德精神与人生智慧阐发出来。
热门推荐
  • 双生禁忌

    双生禁忌

    1.两人10岁时惊愕地发现双方都能看见怪妖魔等同于生命的名字。父母在他们的结婚纪念日神秘消失……2.两人边做“工作”边上学,慢慢地成长,在这过程中弟弟发现自己对姐姐的依赖慢慢地变质成一段畸形的爱恋,想爱却又被世俗所束缚3.就在他在爱而不能中挣扎时,父母消失的真相与一段危险的狩猎游戏在他们的面前徐徐展现……4.当真相揭开的那一刻,姐姐的死成为他心中最刻骨铭心的伤5.当他在因为疾病而解脱时,命运又将他阴差阳错的送到了她的身边。6.这时的他们的身份不再是姐弟,而以另一个身份重逢7.他埋葬了从前,只为与她相守一生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恶魔校草:吸血甜心碗里来!

    恶魔校草:吸血甜心碗里来!

    “小人精,我想要一个……么么哒!”纪熵灏坐在椅子上,模样十分乖巧的讨吻。白浅鲸听不懂,转过头看他:“什么是——么么哒?”“就是……”纪熵灏双眸闪过一道亮光,倾身上前,“这样啊。”“……”事后,纪熵灏还意犹未尽的舔了舔唇瓣。白浅鲸呆了两秒,下意识就要抬手擦嘴,不料被他半道截下。“不能擦,这是我盖的专属章!”白浅鲸翻了个白眼,心念道,无聊!不过,就真的没再擦。*有人问她,有一个超级黏人的男朋友是什么感受?答:宠着呗!除了宠他还有别的办法吗?有人问他,有一个超级酷拽的女朋友是什么感受?答:全世界她都不放在眼里,她的眼里独有我。你说是什么感受?【像男朋友这种生物啊,不能太宠,一宠就无法无天!】
  • 迷梦月之30000年后的今天

    迷梦月之30000年后的今天

    女主角穿越了3万年后的今天,当时他并不知道他的身体上拥有的异能,其实女主角就是曾经天王要封印的禁忌精灵,就是夏月沫,其余不素
  • 巫女万岁

    巫女万岁

    升学失败就要驱逐出境?这是什么怪规矩!可怜的我,无缘晋升高级女巫也就罢了,但是处处麻瓜?这便有些不太厚道了吧。身体变小也就算了,低微的魔力竟然还被剥夺得所剩无几?这个地儿人心不古堪比恶龙,不对!或比恶龙更甚。天啊,她这仅比麻瓜好不了多少的身体可再经不起折腾了。挺胸!握拳!小身板也要给我捋直咯!魔女当自强,看我半吊子女巫如何玩转异世。***封面制作:感谢弈澜!【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套句小弈的话儿:码字不容易啊。某银简介无能,还请大家多多支持!有票给票,无票给笑,看不见笑,留言也好。没评论,无动力啦。呜呜~拜求票票、收藏~~~掩面~~~逃~~~
  • 受难与复活:耶稣的故事

    受难与复活:耶稣的故事

    这是一本了解耶稣和基督教知识的理想读本。《受难与复活:耶稣的故事》以故事形式讲述基督教创始人耶稣的生平事迹和心路历程,主要包括耶稣的诞生与少年时代,耶稣的传道生涯,耶稣的受难与复活三方面内容,完整再现了耶酥极富传奇色彩的一生。
  • 火影之神级佩恩

    火影之神级佩恩

    道青天人品大爆发,选到了隐藏角色,会发动龟派气功波的佩恩。据说转职成为超级赛亚人后,佩恩的龟派气功波威力会大幅提升。到时,一个气功波就毁灭忍者村的世界都不是问题。跟世界为敌更不是问题,只看道青天想不想!可是,偏偏在佩恩还未习得龟派气功波时,就被一个组织盯上了。且那组织的BOSS只是冰山一角。真正的幕后黑手往往是躲在暗处的........----------------------------------------------BOSS:“为一个女人,与世界为敌,你觉得这样值得吗!?”佩恩:“呵呵呵呵,我本来就是这么一个无情的人!”
  • 怎么舍得我难过

    怎么舍得我难过

    有些人一旦闯入了你的世界,不管是抱着什么样的目的开始,终究都摆脱不了宿命的因果轮回。年少时,他的接近是带着毁天灭地的恨,所以她的奋不顾身注定最后摔得粉身碎骨。十年后,失忆的她“死而复生”接近他是别有目的,所以他一脚踏入,深陷其中,引火焚身。当年她执意向他求个圆满,却尝尽了剜心蚀骨之痛。如今是他固执的向她索求圆满,可她给不起,他亦要不得。阴差阳错下的情深似海,从不懂爱到深爱,留下的是刻骨铭心的记忆。最爱你的人是我,你怎么舍得我难过。
  • 安小姐她妩媚且轻狂

    安小姐她妩媚且轻狂

    【偏安一隅,你便是那一隅!】澜江上流圈子的都知道,安家大小姐安隅是个替代品,除了好看一无是处。作为替代品,安隅很有替代品的自觉,除了好看真就一无是处。所有人都这样认为,时间久了,安隅也觉得她除了好看一无是处。直到,她替代的正主回来了。别人说安隅不学无术。正主:艾特顶尖学府天才少女,有人欺负你老师。别人说安隅攀龙附凤。正主:艾特首富榜三风流公子,有人欺负你老大。别人说安隅为红无下限。正主:艾特年少成名顶流影帝,有人欺负你小祖宗。……正主:别谢,请叫我艾特小能手!安隅一脸莫名其妙,剧情展开方式不太对啊,这种鸠占鹊巢的姐妹不都是针锋相对明争暗斗么,她这么多年小说白看了?后来。正主愁眉苦脸:“姐,你换个人喜欢吧,他在醉里阑珊当过头牌,还被人买了,已经不干净了!”然后就见那位头牌就慢悠悠地从房间晃了出来,眉眼清矜优雅,慢条斯理地道:“小属下你大概还不知道,当初买下我的就是安小隅。”安小隅:……不,她没有,她不是那个人傻钱多的冤大头!
  • 魂级系统

    魂级系统

    “啊!”陈坤把元青花摔在地上,”不带这样玩人的吧?怎么有机关!难道有夹层不成?“说完,便仔细端详起了元青花。“这气体是?啊~呼!呼!”陈坤醒来时,气体已经消失不见。陈坤感觉自己的意识竟然可以在身体里走路。他来到了一片空白的脑海里。“宿主!”陈坤吓了一跳。发现是自己梦寐以求的系统仆后,瞬间没有了绅士形象······(此处省略陈坤的疯狂状态)“系统,你有什么啊?”“什么都有。”“······““系统,我的积分可以换的东西让我看一看。”随即,陈坤震惊了。“技术,异能,用品?打开个异能给我看看。先搞个透视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