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583200000009

第9章 大学克明德

【元典】《康诰》曰:“克明德。”【译文】《康诰》里说:“能够有弘扬光明的品德。”【诸儒注疏】《康诰》周书,“克”,能也。

【元典】《太甲》曰:“顾諟天之明命。”【译文】《太甲》里说:“念念不忘这上天赋予的阐明美德的光明使命。”【诸儒注疏】《太甲》,商书。顾,谓常目在之也。“諟”,犹此也,或曰审也。天之明命,

即天之所以与我,而我之所以为德者也。常目在之,则无时不明矣。

【元典】《帝典》曰:“克明峻德。”【译文】《帝典》里也说:“能够使伟大崇高的德性显明。”【诸儒注疏】《帝典》:《尧典》、《虞书》。“峻”,大也。

【元典】

皆自明也。

【译文】这些书上都是说要使自己的美德得以弘扬光明正大的意思。

【诸儒注疏】结所引书,皆言自明己德之意。

【理学讲评】这一章是曾子解释经文“明明德”的说话。《康诰》是《周书》篇名。克,是能;德,是人生所得之理。武生作书告康叔说:“人皆有德,但为气禀物欲所蔽,以致昏昧不明,惟文五王能明之,无一毫之昏昧,所以为周之圣君。”《太甲》是《商书》篇名,顾,是常常地看着。是字,解作此字。明命,即是明德,以其为天所赋予之理,所以又叫做明命。伊尹作书告太甲说:“人皆有此明命,而心志放逸忽忘者多,惟成汤能心上时时存着,恰似眼中时常看着的一般,无一时之怠玩,所以为商之圣君。”《帝典》是《书经》中《尧典》。峻,是大。《尧典》中说:“人皆有这大德,被私欲狭小了,惟尧能明之,至于光四表而格上下,所以为唐之圣君。”自是自己,曾子解说:“这三书所言,虽是不同,然曰德,曰明命、曰峻德,即是经文所谓明德也。曰克明、曰顾是,又曰克明,即是经文所谓明明德也。”总来,都是自明己德的意思,所以说皆自明也。

【心学讲评】曾子释圣经之意,以为经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夫学之始事,审物理而不厌其博。学之全功,及天下而不吝其施,则何以首言明德乎?乃学至于圣人之学而无以加矣,道至于帝王之道而抑无以加矣,乃吾博考之书而无不然者。在昔武王之诰康叔而述文王之德曰:“克明德。”言德则明在其中矣。言克明则明之之功着矣。是文王已所凝承之心德,私蔽去尽,而纯一于天理之昭着者也。伊尹之告大甲而述成汤之德曰:“顾諟天之明命”。言天之明命,则所受于天以有其明德者矣。言顾諟,则念兹在兹而致其明之之事矣。是成汤于天所锡予之灵觉,时勤内省而莹治其本体之光辉者也。史臣赞帝尧之德曰:“克明峻德。”言峻德,则德之极于高明而超出乎物欲之表者也。言克明,则明之极乎光洁而以成其巍焕之章者矣。是帝尧于心所独尊之至理,大为昭宣而益显其所性之功能者也。以今论之,三圣之道可想,而吾人学圣之功亦可知矣。

夫圣人之德至矣,其德之及于天下而立帝王之隆治亦至矣。虽以天授之美而不无学圣之功,其修之也密,其行之也至,其用之也大,然而所以为众善之本者,唯于吾心所秉之明德还自明焉。古今无异道,安勉无异功,则学者之于前圣亦不可有殊修明矣。故《经》云“在明明德”,诚大人之学所奉为本务者也。

右传之首章,释明明德。

【心理穿梭】章句云:“明命即天之所以与我,而我之所以为德者。”须活看一“即”字。如“性即理也”,倘删去“即”字,而云“性理也”,则固不可。即者,言即者个物事,非有异也。

当有生之初,天以是命之为性;有生以后,时时处处,天命赫然以临于人,亦只是此。盖天无心成化,只是恁地去施其命令,总不知道。人之初生而壮、而老、而死,只妙合处遇可受者便成其化。在天既无或命或不命之时,则在人固非初生受命而后无所受也。

孟子言“顺受其正”,原在生后。彼虽为祸福之命,而既已云“正”,则是理矣,理则亦明命矣。若以为初生所受之命,则必凝滞久留而为一物。朱子曰:“不成有一物可见其形象。” 又曰:“无时而不发现于日用之间。”其非但为初生所受明矣。吴季子专属之有生之初,乃不达朱子之微言。使然,则汤常以心目注想初生时所得,其与参本来面目者,相处几何邪?

愚于《周易》《尚书》传义中,说生初有天命,向后日日皆有天命,天命之谓性,则亦日日成之为性,其说似与先儒不合。今读朱子“无时而不发现于日用之间”一语,幸先得我心之所然。

君德可言新,于民不可言明。“明明德于天下”,固如朱子所云“规模须如此”,亦自我之推致而言,非实以其明明德者施教于民也。新则曰“作新”,则实以日新之道鼓舞之矣。

明是复性,须在心意知上做工夫。若民,则勿论诚正,即格物亦断非其所能。新只是修身上,止除却身上一段染污,即日新矣。故《章句》释《盘铭》,亦曰“旧染之污”。但在汤所谓染污者细,民之所染污者粗。且此亦汤为铭自警之词,固无妨非有染污而以染污为戒。

“敬”字有二义:有所施敬而敬之敬是工夫,若但言敬而无所施,乃是直指心德之体。故先儒言“主敬”,言“持敬”,工夫在“主”、“持”二字上。敬为德体,而非言畏言慎之比。《章句》云“无不敬”,犹言无不仁,无不义。现成下一“敬”字,又现成统下一“止”字,故又曰“安所止”,皆赞其已成之德。工夫只在“缉熙”上。“缉熙”者,即《章句》所谓“常目在之”,《传》所谓“日日新,又日新”也。

由其天理恒明,昏污净尽,则实理存于心,而庄敬日强。由其庄敬日强,而欲无不净,理无不明,则德造其极而无所迁退。此“缉熙敬止”相因之序也。

敬但在心体上说,止则在事上见。仁敬孝慈信,皆“安所止”之事也。缉熙者,明新之功。敬止者,明新之效。熙而缉,则不已于明新,而必止于至善也。无不敬而止之安,则明新不已,而既止于至善矣。实释“在止于至善”意,吃紧在“缉熙”二字。诸家拈“敬止”作主者非是。

朱子谓恂栗威仪为成就后气象,拈出极精。其又云“严敬存乎中,光辉着乎外”,“存”字但从中外上与“着”字为对,非若“存心”、“存诚”之“存”,为用力存之也。既云“存乎中”,又云“气象”,此亦大不易见。唯日近大人君子,而用意观之,则“存乎中”者,自有其气象,可望而知耳。

所以知恂栗之为气象,而非云存恂栗于中者,以学修之中原有严密学修皆有。武毅修之功,不待更咏瑟侗。且《诗》云“瑟兮侗兮”,“兮”之为义,固为语助,而皆就旁观者可见可闻,寓目警心上说。如“挑兮达兮”、“侈兮哆兮”、“发兮揭兮”之类,皆是。其藏于密而致存养之功者,不得以“兮”咏叹之。

此“恂栗”字,与上“敬”字略同,皆以言乎已成之德。但彼言敬,看文王处较深远阔大,在仁敬孝慈信之无贰无懈上说;此以“瑟兮侗兮”咏“恂栗”,专于气象上相喻。

且“恂栗”二字,与“威仪”一例,虽俱为气象之善者,而所包亦广。“恂栗”而不能“瑟兮侗兮”者有之矣,唯此君子之“恂栗”为“瑟兮侗兮”,所以为存中气象之至善。咏学修放此,亦道此君子学修之精密,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极其至也。止此一气象,其严密武毅者则属“恂栗”,其宣着盛大者则属“威仪”。章句两“貌”字,是合并写出,一人不容有二貌也。

但其宣着盛大者,多在衣冠举动上见,衣冠如“襜如也”之类。严密武毅则就神情气魄上见。徒有其威仪,而神情严密。气魄,武毅。或疏或弛,则以知其非根心所生之色,故以“存乎中”言之。然亦有神情气魄不失有道者之色,而举动周旋,或脱略而不一中于礼,则其感人者不着不盛,故又须威仪之宣着盛大有以传之,方是至善。

凡《大全》所辑无关疑义者,则不复着说,故第四章传阙。《中庸》、《论语》、《孟子》如此类者尤多。

小注谓“已知之理”,承小学说来,此乃看得朱子胸中原委节次不妄处。乃既以小学所习为已知之理,则亦洒扫应对进退之当然,礼乐射御书数之所以然者是也。

以此求之,传文“天下之物莫不有理”八字,未免有疵。只此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约略旁通,已括尽修齐治平之事。自此以外,天下之物,固莫不有理,而要非学者之所必格。若遇一物而必穷之,则或如张华、段成式之以成其记诵词章之俗儒,或且就翠竹黄花、灯笼露柱索觅神通,为寂灭无实之异端矣。

同类推荐
  • 受益一生的北大哲学课

    受益一生的北大哲学课

    本书撷取了许多北大先哲的精彩言论、真实的人生经历,并结合大量生动深刻的故事,详尽地阐述了北大人的生命智慧和人生哲理,体现了北大人身上所具有的独特的智慧、博大、厚重与坚强。阅读本书,聆听大师们的谆谆教诲,汲取其人生经验和智慧,学会从容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深刻地理解和把握人生,多一些得、少一些失,多一些成功、少一些失败,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
  • 常识与洞见

    常识与洞见

    《竟业旬报》——“重要出发点”、《新青年》——自此“暴得大名”、《努力周报》——“忍不住谈政治”、《新月》——争人权的“斗士”、《独立评论》——“诤友”与“诤臣”之间、《自由中国》——勉为其难的“教父”、言论自由与个性发展、言论自由与人权保障、言论自由与民主宪政等等。
  • 推背图之谜(下)

    推背图之谜(下)

    推背图》相传是我国唐朝太宗皇帝时期,当时著名的天相家李淳风和袁天罡所作,以推算大唐国运。因李淳风某日观天象,得知武后将夺权之事,于是一时兴起,开始推算起来,谁知推上了瘾,一发不可收,竟推算到唐以后中国2000多年的命运,直到袁天罡推他的背,说道:“天机不可再泄,还是回去休息吧!”,即第60像所述,所以《推背图》由此得《推背图》以其预言的准确而著称于世。
  • 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帕斯卡的哲思语录

    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帕斯卡的哲思语录

    本书是法国著名哲学家帕斯卡的经典作品选编。全书由思考入题,讲述道德、信仰、思维等人生主题。解答了许多哲学回答不了的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帕斯卡洞悉了宇宙的真相,窥见了人类的奥秘。在他看来,人就像芦苇一样脆弱,但因有思想而伟大。翻开本书,直抵人生的终极秘密。
  • 每天读点《道德经》

    每天读点《道德经》

    《道德经》(又名《老子》)一书分为81章,由“道经”和“德经”两部分组成。尽管全书只有五千余字,但从古至今,研究《(道德经》的文字已经有几千万字之多,注解《道德经》的名家也有数十家。可以说,《道德经》是世界文化史上最具原创性和启发性的著作之一。本书从《道德经》中挑选出近百个影响深远、富有哲理的句子,分为人生之道、处世之道、修身之道、成功之道、社交之道、管理之道、谋略之道、思辨之道等章节,其中既有原文、译文,还有后人评注、人生感悟,能让大家更清楚地了解老子有关治国、为人处世和个人修身方面一系列的观点。若能把它用于实践,希冀能成就自己的事业,实现完满的人生。
热门推荐
  • 化书

    化书

    绝情断念为倾心红颜空老与谁听雪染青丝血染甲三千弱水一剑深偶然,或者说必然,我发现了这个世界隐藏的一面。超脱于世,所以诸天神佛渐行渐远。但不论怎样,能够相安无事地分享世界就够了,藏起来,寻找各自的出路。但是,平静的水面下是无底的深渊……以凡胎肉眼看世事沧桑,真实的故事,真实的仙侠。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快穿时贪财的那几件事

    快穿时贪财的那几件事

    【快穿1v1】【高甜,保证不虐,我以自己的节操担保】某男:给我你身上所有的钱,我就娶你。苏阮阮:哈?你要钱?那算了咱俩没戏。某男满脸黑线,给自己争取了个机会:便宜点,一半的钱也行。苏阮阮:没戏没戏,不约,慢走不送。某男:免费免费!免费行吗?!苏阮阮:民政局办结婚证还有9.9嘞。某男,卒。(我们的宗旨是!沙雕!沙雕!再沙雕!)
  • 江湖之独孤传

    江湖之独孤传

    江湖很远,远在庙堂之外。江湖很近,近在众生心中。那里有刀光剑影的热血,同样有铁汉侠女的柔情。
  • 旧人不归:有你,余生安好

    旧人不归:有你,余生安好

    世界是黑的,没有阳光,没有声音,只有他的影子一直在眼前,想触却碰不到,走近却又像烟雾一样散了。有人问过我再给你次选择的机会,当初会走吗?我依旧会走。所以没有什么再次选择,再次重来。只是再次遇见我想告诉你我喜欢你,可是我没想到相遇来的这么快,有些话却再也说出不口,成为了我无法说出口的秘密!
  • 国士无双之倾城纪

    国士无双之倾城纪

    伪推理,真逗比。(二十个字凑不够啊,还差多少字?)
  • 你好白露未晞

    你好白露未晞

    温柔腹黑女法医x傲娇怕黑男警察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没有父亲的人·林妖

    没有父亲的人·林妖

    本书为契诃夫戏剧全集中的一卷,收录《林妖》、《没有父亲的人》两部多幕剧,是契诃夫戏剧创作早期的代表作品。《没有父亲的人》据考证创作于契诃夫大学时代,较不为人知。剧本描写外省贵族庄园的没落,描绘了以主人公普拉东诺夫为代表的一群无事可做,在忧郁烦闷中打发日子的知识分子形象,是日后契诃夫作品中塑造的一系列世纪末“多余人”角色的前身。《林妖》叙述以一个脾气怪异、自私的教授为中心的家族故事,并成功塑造了“林妖”这一思想独特却不被众人理解的医生形象,被视为“优美的戏剧化的中篇小说”。研究界公认《林妖》是《万尼亚舅舅》的前身,是完整呈现契诃夫戏剧创作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 萝莉杠上大明星

    萝莉杠上大明星

    她的小摩托撞上了他的大跑车,俩人撞得魂儿都飞了。一觉醒来,她成了前有美男环绕,后有美女投怀送抱的冷酷大明星,他倒成了大明星的贴身助理,这下她懵了,糊里糊涂就爱上了这具身体的正主儿,巫蓝啊巫蓝,赶紧醒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