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710000000051

第51章 居家(2)

《唐书》中记载:“唐明皇做太子时,曾经做一个很长的枕头,和诸王共枕。”老年人自己睡觉也需要用长的枕头,这样夜里可以随意翻身,头不会只在枕头上的一个地方。头为阳,怕热,即使冬天头在枕头上辗转,也不嫌冷。如果枕头太短,躺着身上发热,会使人感到心情烦躁。

在枕头里面装什么东西,是做枕头的关键。绿豆皮可以清热,但质地稍硬了点;茶叶可以消除烦躁,但是容易成细末;只有通草最好,通草轻松和软,不会影响听觉。

《千金方》中说:“半醉酒,独自宿,软枕头,暖盖足,能息心,自瞑目。”软枕头很多,大概只有装通草的软枕头才百利而无一害。

陆游有“头风便枕菊”的诗句。菊花的香气,可使头目清醒,但容易生蠹虫。元代马祖常在诗中说:“半夜归心三径远,一囊秋色四屏香。”大概前人经常用内装菊花的枕头。

《清异录》中记载:“卢文杞的枕骨很高,只要是枕骨高的人,不能枕太坚实的枕头,可以用丝织品做成枕套,枕头里面装入柳絮。”

按《本草》中记载:“柳絮性情凉,适合做枕头,但是有比菊花做的枕头更易生虫的弊病。”吴昊在《扶寿方》中说:“可以用菊花、艾叶做护膝。”

(清)曹庭栋《养生随笔》

杖又叫“扶老”,既可以在行走时借力,又能使手足相顾,行走的时候不急躁。杖应比人高一尺左右,出入门户时要留心。虽然用起来有些不太方便,荀子说:“便者,不便之便也。”古人如此制作,大概是有深意的。

《礼记·王制》中说:“五十杖于家,六十杖于乡,七十杖于国,八十扶杖于朝。”按照《礼》的规定,在适合用的时候就可以用,不要逞强,以为自己身体壮实而弃置不用。

用竹子做杖,是因为其轻而易举。所以,扶杖都称之为“扶邛”,也叫“扶筇”。邛竹产于蜀地的邛州,因其根分三支而出名。节高如鹤膝,产于蜀地的叙州,称为筇竹。

竹的种类不一,质厚的才结实,才能做杖。藤亦可以做杖。产于两广的藤,质地甚好。有人说藤不如竹,因为藤较重。有人说竹不及藤,因时间一长,竹脆而易折。物无完物,大多如此。

《周礼》中说:“伊耆氏掌王之齿杖,谓赐老者杖也。”《后汉书》中说:“民,年七十授杖,其端以鸠鸟为饰。”鸠是不噎之鸟,意思是愿老人饮食不噎,含有祝愿老人不哽不噎之意。

曾见过旧铜鸠,朱翠烂斑的,是汉代杖头的装饰物,古时候用铜做的。私下认为用玉琢或香雕都可以,不一定非要用铜。杖的下端,要用铜镶才耐用。短的镶上二三寸就可以了,下端一定要稍微尖锐,那样着地不滑。

近年来,多用短杖,这不叫杖,长仅及腰,上端有一个四五寸长的横杆,以便于手执,称为“拐”。选用老而坚密、天然分叉、宜用手握的梅柘条做拐为好。年轻人游山的时候可以带着,也可带着它出远门,颇借其力。老年人在旷野散步或闲立庭院时,也可偶尔用一次。

但是,喜欢方便易行而不喜曲意求全,这是人之常情。所以,现在人们往往用拐而不用杖。制作杖的本意,恐怕逐渐就会被埋没了。

杖头下面可以悬挂备用物,如阮修把钱挂在杖上,叫做杖头钱。多是将铜圈钉在杖头下面,相距约五六寸,将东西捆绑在圈上即可。有的用小瓶插上花,为杖头瓶。

抱朴子说:“杖悬葫芦,可贮丹药。”另外,《五岳图》中说:“入山可避山怪。”杖上刻有铭言,含有劝诫之意,古人常喜欢这种做。曾在竹杖上题铭为:“左之左之,毋争先;行去自到兮,某水某山。”左之即扶杖当用左手,右脚先向前,杖与左脚随其后,步履方为稳顺,扶拐也是这样。

最近得到一根邛竹杖,截为拐。根部分有三岔,去掉其中一支,自然便于用手握执,正好当邛竹拐用,不与削圆的方竹同讥。取《易·履卦》九二的爻辞铸在拐上:“履道坦坦,幽人贞吉。”

(清)曹庭栋《老老恒言》

衣服穿着有一定的规范制度。邵子说:“现在的人,应穿符合当时特色的衣服。”只是长短、宽窄,为了合体,不妨任意裁制。

衣服厚薄要看气候而定,棉与絮所用各不相同。一般而言,初冬时需薄棉,但不如絮那么薄而均匀;严冬时需厚絮,但不如棉那么厚而且柔软。

《急就篇》中说:“新者为棉,故者为絮。”现在一般把茧丝当做棉,而把木棉当做絮。木棉树生长在岭南,其絮叫“吉贝”。江淮一带的属于草本植物,皆称之为木棉,因其絮与木棉相同。陆游诗中说:“奇温吉贝裘。”东坡诗中说:“江东贾客木棉裘。”所以,不单是皮衣为裘,絮衣也可以叫做裘。

虞、夏、商、周,各朝养老的服饰各异,见诸《礼记》。但是,关键是要温暖适体,这点都是相同的。如今有一种口衣,是出口外的时候穿的,式样同袍子一样。只有袖子稍宽,前后不开叉,两旁约开五六寸的叉,俗名为“一箍圆”。老年御寒的皮衣做成这个样子最好。天冷得厉害时,再置办长套,穿时表毛向外。古人穿裘,都是毛向外,再套外衣。

皮衣毛向外,有风时毛先受,寒气不会透于里。如果密室静坐则不要这样,且多穿徒增其重。另置大袄,衬入一箍圆内,其长短相等。绸里绸面,上半部装厚棉,下半部装薄絮,四边缝合,则暖气不会外散。保暖如同狐貉,且更轻软。晋代谢万说:“御寒没有什么胜过棉。”确实不是虚语,切不可当做耳旁风。

春天天气暖和时,可穿夹袄。如果衬入袍子内穿,可做成半截的短衣,分前后两幅,斜裁之后再翻转来缝合,下宽上狭以就腰,联其半边,用腰带系住,像裙子一样,也似古人的下衣。想长想短,可随系带的高低而调节。有做半截夏衫的,与上衣用纽扣相连。还有用纱葛做的“一箍圆”。这些都是应酬所需,并不适合老年人穿。

隋朝有一种叫“貉袖”衣服,其袖、身均较短,是养马的人常穿的衣服,大概就是现在的“马褂”。这种衣服便捷好穿。居家穿的衣服,也应以便捷为宜。

仿照马褂裁制的衣服,胸前加短襟,袖稍窄,袖长过肘三四寸,下边缝合,名曰“紧身”。随着气温的变化,可当做外衣穿,而夹衣、棉衣、皮衣也都必须俱全,这些衣服适合平常穿。

式样如被幅,无袖,把上端折起作为领子,俗称“一口总”,也叫“罗汉衣”。天冷时,出门披上它可抵御风寒,静坐时也可披上它御寒。《世说》中记有“王恭披鹤氅行雪中”。所以,现在又把这种衣服称为“氅衣”。

肺俞穴在背部。《黄帝内经》中说:“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不可失寒暖之节。”现在所谓的“背搭”,是用来保护背部的,即古时的“半臂”,原为妇人的衣服。江淮一带称之为“绰子”。

乍寒乍暖之时,老年人可以穿上背搭。其式样大同小异:齐腰,前后全是整幅,以前整幅做襟,扣于右肩下。衬襟要窄,仅使肋下可缝扣,平匀不会堆积,适宜于寒暖变化不定时穿。

领衣与半臂的衣服一样,只是缝上了领子。用布做的领子涩而不滑,使领无上耸之嫌。纽扣设在前面两肋下,前后幅不需缝合,用带子一头缝后幅,一头缀纽,即扣合前幅,左右相同。外面套上衣服,想要脱的时候,只要解开纽扣,即可从衣内取出。

夏天极热之时,也须穿着葛布做的短半臂,以保护胸和背。古时有一种“两当衫”,即挡胸挡背之意。短半臂应多准备几件,有汗即换。晚间可穿着就寝,习惯了就不会因为穿了这件衣服而觉得热。冬天睡觉,不要脱小袄,恐易受寒。小袄中装薄棉,便于睡觉时翻身,样式就像“紧身”一样,只是把袖子稍加长而已。《说文》中说的“日日所常服也”,即小袄之类。

衬衣也叫汗衫,就是单衣,式样如同小袄,贴身穿着。汗衫应经常洗涤,洗涤时要用杵捣方能洗净。《升庵外集》中说:“直撞击曰捣。”现在换成卧杵来捣衣,因为这样比较方便。捣出微浆后叠成方形,用布裹在外面,再用杵捣,使浆性和柔,这样穿着起来比较柔软。如果用生姜汁洗衫,能治疗风寒嗽诸等症。

(清)曹庭栋《老老恒言》

《通典》中说:“上古衣毛冒皮。”这就是帽子一词的来历。人的头部阳气最盛,宁可使其稍微冷一点,也不要太热。用狐皮、貂皮做的帽子,只适合天气极冷时戴。如果冬天常戴帽,可能遏抑阳气,难免使人眩晕。春天是阳气宣散通达之时,尤其不能戴皮帽取暖。

《黄帝内经》中说春夏是养阳的季节,但过暖则遏抑得太过,遏抑阳气致使出汗又可导致阳气外泄,这些都不是养阳之道。帽顶上的红纬,是当时制度的规定。红纬少些较为适宜,多了太重。帽带有的就可省去。老年人戴帽子唯求简便。

脑后为风门穴,脊椎第三节为肺俞穴,都易受风,置备像毡雨帽一样的风兜来遮护。风兜不一定要用毡做,用夹层绸做也可以。风兜上缝两个带子,系在颌下,也可钉上小纽扣,使风兜把两耳遮严。平常外出微觉有风,便随身携带,兜于帽外。《翟佑诗话》中说:“无废宋故宫为寺,西僧皆戴红兜。”这里的红兜也是用来挡风的。

《唐书·黠嘎斯传》中说:“诸人皆帽白毡。”《辽史》中说:“臣僚戴毡冠。”现在山东张秋镇生产的毡帽,是用羊毛做成,即源于古代。

有的帽子质地很软,刚戴却像旧帽子一样舒服,天气刚冷时最适合戴。随着天气渐寒,在帽子上镶上皮边,更冷再添上皮里子,根据情况酌情选用帽子。御寒的帽子,大都不过如此。

幅巾能挡风,也能御寒。裁剪的方法为:上圆称首,前齐眉贴额,额左右有带,系于脑后,其长度应盖到肩与背,巾上再戴皮帽亦可。也有将一半幅巾缝在帽边下,这似乎比较简便。唐代服饰制度中有帏帽的说法,与此差不多。

《后汉书》中说:“时人以幅巾为雅,用全幅帛而向后,不更着冠。”但幅巾只是用来裹头的,用全幅帛而不加以裁剪,现在的妇女常如此。古人以此为雅,现在这样只为舒适。

天气初凉时,需戴顶有帽边薄帽子,但帽边须软,随手可折,能高能低,这样才能称意。也有的帽子无边。据《蜀志》中记载:王衍在晚年的时候,人们都赶时髦地戴一种小帽,仅能盖住头顶,一低头小帽就会掉下来,叫做“危脑帽”。王衍认为这样不祥,就禁止不让带了。现在的无边小帽,大概就与其相似。

梁代有无顶帽,隋朝有半头帻,现在儿童戴的帽箍大概与之相似。露出头顶,能畅达阳气,这种式样最好。常有老年人仿此做睡帽。春秋居家时戴这种帽子,虽不美观,却很舒适。

(清)曹庭栋《老老恒言》

设置衣带,是用来束缚衣服的。衣带有宽有窄,饰以金银犀玉,制作方式多种多样。老年人的衣带,只要能使衣服不显得散漫就行。

可用玉或铜制成一寸大小的圈,将半幅黑绸的一端缝在圈上,围于腰间,一端穿入圈内,宽紧任意勒住,即将带子头压定在腰旁。这样既没有打结的麻烦,解脱起来也比较方便。

有的衣带是用钩子来联结的,不用打结,好像也很方便。《吴书》里所说的“钩络带”就是这种衣带。但是,腰带的宽紧,只能随心才为合适,有时会有变化。虽然可以做两三层钩子,但也很难使其松紧和适,所以难做到随心所欲。

古人轻裘缓带。缓就是松之意。如果紧紧束缚,腰间不免会感觉拘板。年轻人穿衣戴帽,紧身利落一些比较合适。老年人居家穿衣,则宽松一点较为适合,这样便于气血流通、舒畅胸膈。《南华经》中说:“忘腰带之适也。”另外,陆游有诗说:“宽腰午饷馀。”

有人用腰束来代替衣带,腰束宽约四五寸,中间有夹层,下面缝住,上面开口,还可以用来做口袋,围在衣服外面,钉满纽扣,以束缚衣服。

据《记·玉藻》中说:“大夫大带四寸。”注:谓广之度也。即衣带的宽度。古代服制中有四寸宽的衣带,腰束与其相似,似乎也可以称之为大带。

衣带上可以佩以饰物,如古人所佩带的砺,就是做饰物之用。老年人不必如此,其衣带上可以佩带小口袋。若有易忘之事,写个便条放入袋中,以做备忘录;也可以将剔齿签、挖耳勺放入袋囊之中,以备不时之需;也可将擦手的毛巾及不同季节所需的用品,都可以佩带在衣带上。老年人一物不周全,就会觉得不舒服。所以,小节也要考虑周到。

(清)曹庭栋《老老恒言》

袜子缝制过密,就很紧实,虽然匀称美观,但穿起来却未必舒服。须用绸子做里子,用布做面,在夹层里缝入棉絮,这才柔软暖和,穿起来舒适。

乐天有诗说:“老遣宽裁袜。”这并非全是为了脱穿方便,袜子宽松会更加暖和。袜长应过膝一寸多,使膝盖也可保暖,不用另备护膝。《黄帝内经》中说:“膝者筋之府,不可着寒,以致筋挛筋转之患。”

绒袜非常暖和,陕西生产的绒袜质量最好,可选择质地极为软滑的。但大小未必合适,不能与脚紧贴,而且上口较薄,不足以保护膝盖,初冬穿尚可。若购买宽大的绒袜,缝上皮里子,可增加其保暖性,还可保护膝盖。

有一种连裤袜,在裤脚下按照袜子的样式裁剪,里面装入少许棉絮。连裤袜外面仍可再穿袜子,这样不但更加保暖,还可保护裤脚,避免裤脚损坏。

《黄帝内经》中说:“阴脉集于足下,而聚于足心。”这是说经脉的循行,其中三阴经都起于足下。即使盛夏穿厚袜,也并不是热不可耐,是对这一理论的验证。所以,两脚应该四季都保持温暖。《云笈七笺》中有秋宜冻足之说,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盛夏穿棉袜,自然生热。用捶打后的麻片填充成袜子比较好,不必用其他的。有时天气烦热,单袜和夹袜都可以暂穿。现在单袜和夹袜,需要系带才不会下坠。老年人在袜口后缝一小纽扣扣住,这样就可以避免束缚的痕迹。

如将木瓜晒干,研成粉末,和棉絮一起装于袜内,可防治腿转筋;袜底先铺薄棉絮,再把花椒、肉桂研末,缝制于袜内,天气刚冷时穿上,可防治冻疮;将樟脑放入袜内,可治脚气。陶弘景说:“腿患转筋时,但呼木瓜名,及书上木瓜字皆验。”此类精神疗法,只存其说即可。

袜子外面加套,上面长及大腿,这就是所说的套裤。本是骑马时穿的,因其能严实的保护下体。居家穿套裤,对身体也有益。套裤可单可夹,可棉可皮,随天气变化在套外随意加减衣服。

袜内还可穿上单袜,里面单袜的长短必须与外面袜子的长短一样,半截的不能用。冬天店铺中有卖羊毛线编成的袜子,穿上也很合脚,像皮袜一样暖和。

(清)曹庭栋《老老恒言》

鞋就是履,也叫舄。《古今注》中说:“以木置履底,干腊不畏泥湿。”《辍耕录》中说:“舄鹊,欲人行步知方也,今通谓之鞋。”

鞋能否合脚,全在于鞋底。鞋底必须平坦,稍有弯曲就会碍脚趾。鞋面则可以随意一点。白居易曾做过飞云履,用黑绫为鞋面,素纱作云朵,也算是创造。

用毡做鞋底最好,盛夏也可以穿,并不会觉得热。店铺中所售的鞋,不管布底、纸底,都太过坚实,家里做的布底也很好。制法:鞋底的向外一层,铺一层薄絮,再用布包上,然后用针缝上,则着地和软,且走路不会发出声音,穿上极为舒服。

鞋底太薄,易透湿气。但薄底也有可取之处,天气晴朗干燥时穿之,很是轻软。鞋底太厚,则坚硬沉重,穿起来很不舒服,就如唐代僧人清珙所说的老年脚力不胜鞋一样。有的鞋底下衬以皮底,皮很滑,如果用大枣肉擦皮,就会变的涩滞。但还是不如不用皮底的好。

《事物纪原》中说:“草谓之屦,皮谓之履。”今洋人做的鞋,有的底面全是皮。这种鞋样式很雅观,内地很多地方有销售。梅雨季节空气潮湿,居家时可穿,但并不是雨具。这种鞋质地坚硬沉重,不适合老年人穿。

鞋应宽紧合适。只有走远路时,鞋紧一些才便捷。老年人家居穿鞋应宽松,使鞋不紧脚,才稳当舒适,正如《南华经》中所说“忘足履之适”一样。古代的有些鞋上有带子。如果鞋太大,则可以将带子系上。按:元代服饰制度,鞋有两根带子。鞋带就是用来系鞋的。

同类推荐
  • 不一样的自然保健法

    不一样的自然保健法

    本书是凝聚了作者三十多年来多方位学习、试验、求证的临床精华。他在书中阐述了自己写书的缘由与目的、介绍了血型决定你吃什么最健康、说明了抗癌养生的生理时钟、揭示了改善体质的饮食方法和生活方式。这套颠覆性的不一样的自然养生法赢得各界名流的肯定,影响了全球数百万人。
  • 妇科病治疗预防与调护

    妇科病治疗预防与调护

    我们在听取诸如医药专家,营养学家,知名健身教练以及美学等相关专家的意见与建议基础上,组织编写了这套“百病治疗、预防与调护”系列丛书,本书共分16册,包括肥胖症、脑血管,失眠症,风湿病,肝胆病,胃病,肾病,妇科病,皮肤病,不孕不育,耳鼻喉症,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眼科病,儿科病,老年病等,分别扼要地介绍了各病的病因、病理及临床表现等基本病学常识,尤为重要的是,我们着重对中医诊疗,西医诊疗,以及饮食与运动与等方面的治疗与调护进行了全方位的介绍,深入浅出,操作性强,广大读者大不仅可以了解病理的基础上,对疾病进行长效的根治,同时,又可以在预防与调护方面做积极有效的努力。
  • 影响女性一生的健康细节

    影响女性一生的健康细节

    书中分别从女性的日常生活习惯、饮食宜忌、美容美体装扮、生理常识及保健、女性疾病等方面为现代女性阐述了生活中应该知道的健康细节,是一本非常实用却又不失趣味性的读物,它关注的都是女性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忽略的一些问题。
  • 杨力谈产前产后养生

    杨力谈产前产后养生

    本书挑选了100个有关孕育的经典问题,对案例进行了现场心理分析,并给予了指导与建议。
  • 四季养生特效秘方

    四季养生特效秘方

    人人都希望健康,更渴望长寿。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精神生活日益丰富,健康长寿已经成为人人关心的话题。如何才能健康?怎样才能长寿?千百年来,人类一直做着各种寻求灵丹妙药及神秘法术的努力,结果往往是徙劳无功。虽然长生不老的秘法无处求,但延年益寿的妙方却可寻。
热门推荐
  • 天才也白痴

    天才也白痴

    从小山中长大却被认为是本世纪唯一一个从未使用过任何自动设备而独立存活下来的天才,带着他那台会思考的破烂电脑来都市生活,以把校长气得吐血的成绩毕业,成为一名军校老师,他会发生什么故事?☆→他会爱上什么样的女人?^o^☆→他到底是国民崇拜的英雄,还是白痴?^o^☆→看书吧,书中会告诉你一切^o^かかかかかかかかかかかかかかかかかかかかかかかかかかかかかかかかかか【★★★★★黄地五星级出品=>;质量和速度保证★★★★★】★★★★★【天才群号:21254239欢迎加入】★★★★★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蛮三刀的异界传奇

    蛮三刀的异界传奇

    无敌的我,砍你只要这个数(三)(简介的话…就别了吧…个人没有想法…哈哈哈…)
  • 当韦小宝觉醒了武魂

    当韦小宝觉醒了武魂

    已有新作《太和圣子传》求支持!!!主角魂穿宝爷,并身带斗罗系统,开启了一段不一样的宝爷旅程。主角魂穿宝爷后立志要走上江湖之巅,却不知道自己已然陷入一个大阴谋之中而不可自拔……
  • 腹黑帝王来袭:绝逆天倾城后

    腹黑帝王来袭:绝逆天倾城后

    21世纪的杀手王后,就在一个晚上被人暗杀,死亡之后却穿越到了封战隋国被这里的人一个个骂她是个废物,说她废物的一定会后悔说过这句话。在召唤回灵魂要原路返回的时候,遇到一个绝美男子,他一身的紫衣,一头银发,一双赤红色的眼眸,但就因为不小心惹上了他,就要被他缠上一辈子了,但被他缠上,也是一生的幸福。他霸道的说:“倾菲,我一生一世都会只爱你一个人,不管你遇到什么危险时,我都会在第一时间站在身后保护你。”她也感动的回应着:“我会和你一生白头到老,永不分离。”
  • 穹顶边缘

    穹顶边缘

    帝国的破败气息在肆意弥漫,曾有的荣光早已抛却在暗淡的过往。迷失的身份与巨龙的咆哮,复仇的解脱和生存的迷茫,穹顶边缘,是永恒不变的极光闪耀。
  • 穿越修真界当仙尊

    穿越修真界当仙尊

    凌羽是一个普通大学生,自从穿越到修仙世界,一切都不一样了……
  • 奥林匹斯攻略

    奥林匹斯攻略

    奥林匹斯背景:美杜莎还没有被珀尔修斯杀死,赫菲斯托斯刚和爱神离婚,雅典娜刚打算第二次造自家老子(宙斯)的反。堤丰大神刚刚出生不久,立志抽自家老子的肋骨玩玩……。古今的手里有一个文件夹,在这样的背景中,古今默默打开——自从下载了这个“福利”开始,我就知道我和奥林匹斯已经连在一起——上了贼船。不死果,金羊毛,波塞冬的三叉戟,都是我的……。阿波罗,雅典娜,宙斯……来吧来吧!让战斗来的更猛烈一些。(PS:书已内签,求收藏。)
  • 探星游记

    探星游记

    杨逍是一个孤儿,为了探寻自己的身世之谜,他走出蓝星,踏遍五大星域,只为了一个答案。当答案找到的时候,他也成了一个能扛着众生期盼,在浩渺的星河中砥砺前行的大人物了。
  • 琉璃之王

    琉璃之王

    苍茫的无尽之海上有一块被浓雾掩盖的大陆,唤作琉璃。纵横、阡陌两条海河又将琉璃世界一分为四,西北称红珑,东北称青冥,西南称紫星,西南称金陵,琉璃世界中央有一座喷吐不息的火山,唤作不息山,环山有岛,名冰岛。偌大的琉璃世界生灵不息,万物共存,相安无事。沧浪之神祸起海外,各部族将倾于覆巢之下不得不再次联手抗争,而此时火山之下一个足可吞天噬地的庞然大物正在不息山下静静的观察着发生的一切。而现在我们故事的开始要从金陵之境,无尽之滨,不归崖边的一处日炎堡的营地开始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