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野选手无论在任何场合,都毫无退缩,平静地进入打击区,成功了也没有任何高兴的表情,即使失败也没有特别遗憾的样子,而淡淡地走出座位,淡淡地回来。“不紧张吗?是什么样的心情走入打击区呢?”难以理解的野村教练直接问他本人这个疑问。
青野选手这样回答了;教练选择自己为代打,一定有相对的理由,所以自己进入打击区后的结果不是教练的责任吗?启用打不到球的人是教练的错,而有好的结果也是教练的先见之明奏效罢了。自己在被指定代打后就已断然下了如此结论。
野村教练将这位青野选手的话作了如下的分析。他把结果归属于教练,而将打不到球期待落空的意识舍弃了。代打者在考虑如何击球之外,还在想着结果如何是无法集中全力打击这个球。青野选手将自己本身从这个局面移置于第三者的立场,而集中全力地迎击这一球。
这位青野选手的“代打理论”实在是富于启发性。我们在从事读书或工作时,脑海浮现一些自己做了结果好不好、坏了怎么办?等等种种杂念,此时就会不安、焦虑而无法集中精神。
这时如同青野选手般,将自身转换于第三者,也就是说舍弃结果好不好的观念,如此自己的读书、工作就能彻底,对“这一球”的集中力实际上就增强了不少。
“致力于某事”容易使自己坚信结果的好坏全部是本身的责任。事实也是如此,但是过度意识到结果,而使读书或工作一点也不顺利,精神无法集中,这样的事实际上常常发生。
针对于此,靠着第三者的立场这种内心改造方式,而从这些多余的压力获得自由,使自己能集中精神对付工作本身,结局一定会有满意的成果。
——调整印象的集中方法
在游玩时,如果能塑造出自己乐于工作的印象,容易集中注意力本小节主要在谈论如何调整自己本身的印象,将多余的杂念或过度的紧张消除掉,而提高注意力。但是在此首先考虑一下如何变换对于工作、读书的印象。
有很多人觉得读书、工作非常痛苦。任何人只要陷入低潮,对于工作感到非常痛苦。只要一感受到那痛苦,注意力绝对无法集中。
一旦开始对工作感到痛苦,要撤除这种坏印象变得非常困难。工作在前,即使把它想成非常快乐的事也没有用,因为眼前的事早已烙印了恶劣印象。的确,对受不了读书痛苦的学生,叫他一边在自己的桌面放上教科书,一边想像自己快乐读书的样子是无理的。因此,为了克服这些,最好能离开读书、工作,在真正易于感受到欢乐气氛的场所创造以上所示的印象。
也就是说在散步途中或在红茶店发呆时,清晰地描绘一下自己在家读书的样子或在公司工作的样子是如何地快乐,是如何地有充实感,是如何地充满生命的意义。
或者是在迪斯科舞厅尽兴后,内心所有的积忿及不满发泄之后,想像一下自己还是在面对桌子读书时最有充实感、最快乐的样子,或许比较容易。
二次世界大战前的电影中,有一部名作“天使的叹息”,有位大学教授迷惑一位常常碰面的年轻舞娘,丢弃职业而对她展开各式追求,但是最后被舞娘甩掉,好不容易回到以前埋头致力于研究的大学,而倒在从前教导学生的讲台上。
故事中,大学教授厌倦于自己工作的单调性,在和舞娘的生活里,追求到一个热情的发泄对象。但在这种生活破灭的同时,他才发现过去的生活才真正拥有充实的感觉。
人类的心理就是如此,读书时想要游乐,游乐厌倦时又想回去读书。所以如果想要对读书或工作抱持好印象、集中注意力的话,在游玩时是最佳时机。
在游玩时,如果能抱持自己乐于工作的印象,将这印象固定于大脑回路的话,读书就能快乐地集中注意力。在低潮中,不安或焦虑越来越厉害时,更是有效。
相信自己的正面印象,会有想像不到的集中力出现梦到好梦的日子那天就能走运的推销员,那样的日子出去推销一定顺利,商谈也有好结果。他相信好梦会带来好运,而充满自信能够集中注意力于推销上。而这个态度影响到对方,所以商谈能够顺利进行有好结果。
想想看,我们常常在日常生活中有好事就说很顺利,有坏事就说不顺利。高尔夫球或麻将中得到好成绩等等特别是如此。不过虽说如此,心里不相信“运气”这回事的还是很多。内心深处相信实力的人也有,在这种场合认为是偶然而轻视的人也有。但是“运气”这回事可以如此等闲视之吗?
相信“运气”、重视“运气”的人当中,有很多运动员。比赛前遇见灵柩车绝对会赢,胜利比赛中所穿的袜子脱下会赢,或者到了输为止不刮胡子等等各式各样的迷信,这是不想让“运气”溜走而已。实际的情形是再也没有比运动选手对自己工作的正面印象更重视的人类。这是因为运动这回事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将自己所有的能力集中而进行胜负的竞争。当然一旦集中力不全,成绩自然下降。
运动员们都知道在短时间里为了集中所有的能力,拥有自信是必要的。他们为了使高度的集中力成为可能,用各式各样的方法来拥有自信。为了这个目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使自己本身确信今天非常走运。运动员相信“运气”这回事,而不为本身的不安或和竞争对手心理的纠葛所动,使自己集中于比赛本身上。
确信“今天很走运”不是那么困难的事。无论什么都可以,常常留意自己很顺利的地方,而使自己确信“走运”、很顺利就行子。这样的话,某部分顺调的地方会渐渐扩大,甚至给予其他地方好影响,变为积极。
抓住一点点的征候,使自己的印象转变为正面效果不是那样困难的。而且不只是运动选手,自己抱持着乐观的印象能逐次提高集中力,而更有效地使用头脑。有关于此日本创造力功能开发研究所所长保坂荣之介,有以下的实验。
首先,把受实验者分成A、B两组,各一半人数。接着请A组想像对他们自己本身良好的印象。例如“学校的成绩进步”、“工作进行顺利”、“正和她约会”等如此的印象。而B组相反地请他们想像对自己恶劣的印象。例如“成绩退步”、“工作不顺利遭部长挨骂”等如此的印象。
在这之后,决定一个关键字,请两组自由联想。例如从“水”这个关键字开始,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水→海→太阳→飞机→跑车→女孩子……”等如此的情况。
这个实验的结果,A组比B组的联想力多了两成。也就是说即使做同样的事情,而在想像对自己良好印象之后开始作业的A组方面,更能有效地使用头脑。
实际上常常保持乐观的想法是抑制多余的杂念,在自己的精神集中上不可或缺的因素。如果那天完全不顺利,无法把持“走运”的观念,而被拘束于此的话,结果一定都很惨。原为日本巨人队的选手长岛茂雄氏,在他打球时代留下了众多华丽的记录。以下的一节是他退休宣言中的一部分。
“明天一定有好事。即使那天尽全力后还是不行,我也相信如此,只是更认真挥棒而已,没有遗憾。”
他真正地相信“明天会有好事”,而在那瞬间集中全力,才产生如此出色的演出。
实际长岛氏可说是气氛转换很快的人,即使结果很坏也不会沮丧的爽朗男性,所以他不会被无谓的紧张压力击溃而能充分地发挥集中力,将自己的工作做得如此漂亮。像这样的人,他们对自身、人生、工作的集中能力的方法对我们来说很有参考价值。
我们往往会被眼前的事务所吸引,为了那天结果如何而左右喜怒哀乐,而常常受到影响,久久挥之不去。但是那样子是无济于事的。在面临作事前先考虑结果,想着这是左右一生的大事种种,只会落得被压力击溃的下场,工作本身绝不会顺利进行的。
“明天会有好事”这个印象会给我们轻松的心情。对于“明天”的种种抱持着乐观的印象是比较容易做的事,相信这个印象可以消除在眼前工作中所产生的不安及压力。
我们必须对自己的“明天”常常抱持希望、相信希望,而对现在的工作拥有乐观的态度。这是可以解救我们免于想要无理地集中注意力而掉入过度紧张状态的深渊。
如果想到“紧张是集中注意力的必要条件”就不要紧张过度了!
日本职业高尔夫球界权威中,有个叫村寅吉的选手被问到;“职业和业余,不同点在那里?”这个问题时,做过以下的回答;“职业选手一紧张反而有好表现,业余选手一紧张就会失误。”
想想看的确如此。站在第一个开始的击球位置时,想着随后展开的比赛种种,无论是职业或业余选手都会紧张起来。这时业余选手越是想要轻松一下越是口干舌燥,脚底发软,身体僵硬。“必须放松肩膀”,越是如此督促自己,紧张越是成为精神压力,越是加重在自己身上。到最后自己的身心变得无法控制。
但是职业选手虽然同样紧张,却将这种紧张一心一意集中于如何打球的这一点上,换句话说,将肉体的紧张最后转变为更能使技术发挥的集中力上面。也就是说,对于业余选手而言束手无策、碍手碍脚的紧张,职业选手把它当作是为了集中注意力的必要条件,使之成为自己的正面影响。
实际上为了发挥集中力精神的紧张是绝对必要的,问题是在如何将紧张变为能量,使用在集中注意力上?或者只是胡乱地变为引发杂念的根源?
总之,最要紧的是不要认为“自己一紧张就不行”。拘泥事物本身就是败给了压力的意思。宁可将“紧张这回事”集中于自己身上,督促自己“紧张一点较好”比较可行。
这样的话,不会有怯场的情况发生,反而可以得到好结果。想着“紧张是集中注意力的必要条件”的话,自己的身体或精神就不会被束缚,而患得患失。相反地可以调整自己本身,从压力中获得解脱,而使自己能专心一致集中注意力于非做不可的事物上。这是比只有解除紧张,放松心情反而导致精神散漫,能做到的事变为做不到要好很多吧!
——采用助跑效果的集中法
借着不尽相同的活动,而做些精神方面的暖身运动的话,将有助于提高集中力田径选手借着柔软体操及少量的慢跑以纾解身体筋肉,而短跑选手则反复地练习起跑冲刺动作。他们都是借着这些暖身运动,以期在正式比赛时皆能集中全力,达到自己的目标。
在看书时,也可能发生同样的事情;你的眼睛可能会一直抓着页数不放,然而所念过的内容却始终无法进入大脑。因此,在读书而注意力无法集中时,最好的方法就是反复地念,一直念到那部分的内容能够充分理解为止。如此一来,你的大脑便可渐入佳境,并能进而集中注意力于书本上。
每当聪明人想干活儿,但又情绪往往无法集中,精神变得散漫时,他们都会暂时选择看些念惯了的书,或是搞些做惯了的事。在那个时候,什么书也好,什么事也成。总之,为了做些不得不做的工作时,只要是有关调整情绪的暖身运动,不管什么都可以做。
对于那些即使在做调整情绪的暖身运动,却又不断地焦虑学业和工作之事的人而言,则从必须做的学业、工作中,选择些简而易做的项目着手较好。即使那简而易做的项目,就整个工作程序而言,是在中途部分,或甚至是最后几页也无妨。因为项目简单,所以即使精神有几分散漫,照理也可以完成的。
就这样地在完成一些项目中,应该能建设好正式进入学业及工作核心之心理准备。
从某种意义上说来,暖身运动将成为——为了使精神上的能量,皆能朝着一定的方向所创造出的“航路”。借着反复地做暖身运动,则杂念将会从脑海里排除掉,而意识也将可渐渐地朝向同一方向。到了那时,再着手从事那些该做的学业及工作的话,也就能够一气呵成了。
在直接着手从事本来的学业及工作之前,预先想出其余可行的方法,因对象而去除杂念,或多或少也有助于提高注意力,如此,对于原本的学业、工作就变得较容易集中精神去从事了。我们把这类方法称作“助跑效果”,特别是在充满干劲,却不知为何情绪始终无法平静的时候最为有效。
暖身运动是产生助跑效果最为有效的方法。然而,在此有一点必须注意的就是不要选择与本来的学业、工作相类似的东西作为你的暖身运动。
例如,在必须念历史课本时,最好是避免念些杂志之类作为一种暖身运动较好。
这是因为有为逃避“念”历史课本而改“念”杂志作为一代偿行动之虞。表面上,是为了能够得到一时的满足感,因而借着“念”这个类似的行动,一时的满足来创造出的“航路”,然而却是完全丧失了那股干劲。
至少,那些作为暖身运动的项目,最好皆能和原来的工作本身性质有所差异。
从事工作之前,要抱有适合自己的做法在开始着手于工作、学业之前,作些经常性的动作,也是一种为集中注意力的暖身运动之方法。而那些动作,无论是削铅笔啦、整理书物啦、喝茶等等都没关系。
总而言之,在此并非要你半途而废,而是要清楚地确认时间被分成几个段落。根据这个确认行为,抛弃杂念,而预先做好为集中精神的心理建设。
例如,幼小的稚童,在睡觉时,老是会抱着洋娃娃或是毛巾被之类的东西,而往往有了这些东西,他们也就能安心入眠。而这个就是经常性的动作形成的一种习惯,我们把它称为“就眠仪式”。和此“就眠仪式”相同的道理,我们在从事某件事之前,先习惯一项仪式,使其成为一个分段点。
因此,我们所要说的就是在着手做某件工作之前,最好先选择做些经常反复且已能适应的动作行为,至于不管什么内容,都无所谓。
例如,以前在从事某工作之前喝了些茶,而使得该项工作处理得很好时,从下次起,你再着手某件事之前,也一定会选择喝茶才对。也就是说,你已把喝茶这种习惯当作是一种做事前之仪式化了。若把它说成是一种仪式,总觉得有点装模作样且一本正经的感觉,然而不管怎么说,这就是为了从某行动配合到下次行动的一种情绪转换,使你能够集中注意力到新的事物之过程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