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内心的谨慎和敬畏是保持理性的重要屏障,尤其是在技术已高度发达的今天,人类的进步越快,力量越大,越是要慎字当头,努力约束我们的内心,保持平静、防止躁动。人不可不能、也不可以无所不能,特别是打着有利于全人类的口号我们更要警惕。人类的最高利益只能是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否则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最终自食其果。态度决定一切,有了对外在的敬畏和内心的谨慎,我们才是真正的强者,才能理性、正确地看待自己和其他事物,才能更好地把握分寸,并减少失误、少走弯路。
三、因地制宜
因地制宜是认识和发展的关键。事物有各自的特性,其发展和变化是影响事物的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同事物,甚至处于不同状态下的同一事物都有其不同的影响条件和因素,要想更好地认识和把握事物及其变化,就必须认真分析事物的这些因素和条件。凤凰在火中可以涅槃重生,而鹌鹑只会成为一只烤鹌鹑,而且事物变化的动态原理决定了事物在不停地变化和发展,同时影响事物的各种条件也在不断地改变。因地制宜就是要求我们根据事物的动态变化情况,分析影响事物的各种条件和因素及其变化,以此决定自身的行动,同时我们在自身认识上也要能不断突破,跟上事物变化的要求,以保证自己认识和判断的有效性。
在世界上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和标准,也没有永远正确的方法和道路,我们不能够奢求能有一种万能的手段和规律来帮助自己,不可能总是希望以不变应万变。能否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采取对策和行动,是对一个人素质与能力的最大挑战和考验,也是我们能够实现目的、达到效果的基础和保证。
要做到因地制宜,首先要能正确了解实际情况,其次是制定行之有效、有针对性的方法和对策。只有实事求是地分析和把握各种情况,制定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方法,才能取得成功、收到实效。如果只有机械的教条而不能结合实际,顽固不化、生搬硬套、忽视或不顾实际的条件和情况,带来的注定只能是失败和悲剧,三国时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就因为马谡在防守街亭时只会死背兵书,而不能因地制宜的采取行动。中国有句俗语“淮北为橘,淮南为枳”也是对因地制宜的最好诠释。在人生之中我们学习知识和经验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学习为了自身的积累,积累为了能适应以及有所突破和发展,学习最根本的目的是让自己提高素质。了解和掌握各种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够根据实际,因地制宜地采取对策和行动,只有这样我们的学习才有意义,才能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四、顺势而为
顺势而为是认识和发展中最重要的一个方法与技巧。系统运动产生了变化的秩序,秩序形成了变化的方向性和阶段性,由此决定了事物的变化趋势,在这种趋势作用下才出现了运动和变化的目标。事物变化的趋势性就是势,是系统在运动中各种因素共同发挥作用的结果。势是运动的秩序、变化的目标、发展的必然,也就是事物在运动和演变过程中的“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我们的主观认识、判断和行动要想得到一个好的结果就要实现顺势而为,顺势而为是我们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的最重要的方法。事物的演变往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势是运动、变化的趋势,也是发展的目标,会随运动情况而不断变化,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准确寻找和把握势是我们认识能力的重要方面,做到了这一点则可顺水推舟,达到事半功倍,否则大多为失败的结局。我们的行为举止正确和有效与否,衡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能否与势相符。
人生过程就是选择和决策的过程,也就是博弈的过程,要达到和实现博弈的主观愿望与结果就要做到顺势而为:第一是找势,在系统中决定事物变化方向和目标的是主要因素,起局部影响和作用的是次要因素,找势就是寻找主要因素及其决定的目标,以了解变化的方向性和趋势性,我们自身和社会环境的实际决定了个人成长的不同趋势,我们要实现积极人生,前提也是要了解和明白自身的实际,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错误的选择带来的只能是失败的人生,没有对势的正确认识和把握,没有势的正确引导,主观努力只可能被白白浪费而不会有结果;第二根据势的发展要求采取行之有效的行动,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目的和效果,顺势而为的“为”是正确的作为,否则虽有正确的认识,但行为上的不恰当也实现不了预期的目的。政治家首要的是把握政治变化之势,民众的要求和希望、社会发展状况和内外环境状况决定了政治局势,把握了趋势,并采取正确的政策和行动顺势而为,才有可能成为成功的政治家。
当然我们并不是只能被动地面对和适应势,相反我们最大的成功就是能把握自身的发展方向和道路,这既是我们自己人生的要求,也是顺势而为的最大之势。顺势而为的最高目标就是成为势或成为影响势的主要因素,能根据自身以及实际情况实现对势的自主性影响和作用,形成对自身而言最大、最好的势,这样可以达到顺势而为的最大化结果。如二战时期希特勒顺应了当时德国的实际和要求而上台,实现了顺势而为的成功,上台后以自己的思想和理论影响了多数民众,将自己的想法和理念变成了国家的愿望和行动,自己也就成了影响国家和民族最大的势,在德国取得了空前的成功,但这种排外和侵略的势却偏离了初期之势,与人类社会发展之更大的势相背离,最终被外力联合阻止,让自身与国家、民众反而成为悲剧和牺牲品。
事物发展的自序性作用要求我们要实现自己的预期目的就必须付出努力和奋斗。在我们人生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中,所有事物的出现和演变,不管是良性还是恶性变化,都会表现出一定的趋势性。这种势虽是某种程度上的必然,但往往会被许多干扰和影响因素所掩盖,而蛰伏一段时间,有时甚至表现出一定的相反或矛盾,使我们不容易及早地把握和确定。在某些情况下如果在事物的发展和变化中已潜藏不利的隐患,由于此时仍处于顺利之中,“一好遮百丑”,使我们看不到忧患,产生不了重视,尽管我们依旧像先前一样努力,但等到真相出现时,趋势已变,各种不利如多米诺骨牌效应全部爆发和显现,这时我们已无力回天;而在逆境之中往往又是各种不利因素占优,让我们看不到已在孕育的有利因素,如果悲观失望而放弃就不会迎来成功和喜悦,只有笑到最后才是真正的笑,韧性和坚持是我们赢得希望、实现目标的最终保证,也是我们人生的必备素质,当然如果这只是一种不可能的虚假之势,坚持而不是止损和更改的话,相反只会造成更大的被动和失败。能否真正做到居安思危、实现否极泰来,如何处理韧性坚持和灵活调整的关系,实现变与不变的转化,一切都取决于我们自身对势的认识和把握能力。
在历史的长河和我们自己的人身历程中,我们往往会看到一种现象,很多事情在发生和变化之前,我们总是觉得充满了许多的不确定性,而在事后重新审视其结果,则又感觉似乎在某种程度上已是一种必然,这种现象好像只是自序性作用的结果,其实却是势发挥作用的表现。当事物的很多变化不仅仅是由自序性决定时,规律性就是最重要的力量,发展趋势就决定了其中的主要规律。一场战斗谁胜、谁败好像只是一种纯粹的偶然和幸运,是由各种博弈条件在变化和较量中产生的一种碰巧,但如果能放在事物演变和发展的轨迹之中,恍然一看却好像已在冥冥之中早已注定。竞争中进攻者取胜不是防守方不尽力,而是气数已尽,变革的时候已来临;防守者取胜不是进攻不够强大,而是防守方还不该被灭亡,进攻方却贸然采取草率的进攻之策;战争中有的军队越打越强大,有的则开始占尽优势,后来却变得越来越弱,甚至反被消灭,根本区别就在于是否符合和顺应了发展的趋势,可惜这种势很难在当时就能看得清、认得明,但谁能及早洞察到真正的势,谁就能掌握主动,从而立于不败之地。
在人类社会里只要存在竞争,就始终都会存在领先者和追赶者,而且这两者的位置也不会一成不变,在势的影响下会发生此消彼长的各种变化。“大浪淘沙”是社会发展变化的必然规律,而这既是发展的必然要求,也与双方的决策和行动有直接联系,竞争的成败和关键看谁更能不犯错误或少犯错误。领先者占据先发的有利,只要应对得当,不给后来者可乘之机,则相对容易占有主动,即使是大势所趋必须让位,也由于有正确的心态而能保持住一个较好的位置,否则只沉湎或纠结于过去的辉煌,错误的心态会导致错误的行动,最终可能既保不住领先,也由于偏激和错误的行为丧失一切优势,对自己反而造成更大的损害;追赶者如果能顺应形势采取正确的作为就可能形成更大的发展,只要领先者出错也就有可能形成超越,而且大多数也是在此情况下才能实现超越,但如果产生盲目的判断,急功近利、不顾一切地孤注一掷,则可能被领先者利用优势所阻,反而丧失了所有已取得的有利因素。因此不管处在什么位置,对大势的准确、冷静的判断,并因地制宜地采取正确行动是赢得成功的必由之路,社会发展以及我们个人在实际生活中的很多不良变化和后果,往往都是由于自身的原因,或迫于外在压力,耐不住性子、认不清形势,导致自己产生错误的决策和行动所致。
五、简单和复杂
正确把握简单和复杂的关系是认识与发展上最有用的一种方法与技巧。生活中有简单的事物,也有复杂的事物,有简单的现象,也有复杂的现象。从宇宙间物质运动到人类的实际生活,一切事物及其现象在其运动变化的过程中都会表现出简单和复杂两种状态。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往往实质相对而言是简单的,而现象是复杂的。实质主要是由事物演变的主要因素形成,能够发挥作用和影响的因素相对少,而且实质主要决定事物的存在和运动方式,因而表现出的状态相对单一,而事物在变化之中出现的现象则是多种多样的,影响的因素多,不确定性大,表现出各种相对复杂的不同程度和状态。
我们在认识事物时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通过事物表现出的各种现象来确定和把握事物,能否正确把握简单和复杂的关系就尤为重要。面对繁杂、不同的现象要善于归纳和整理,使之尽量简单化,不被复杂的现象迷惑和影响,从而能更准确地把握实质,通过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迅速把握实质和要害,取得认识和行动上的主动,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面对重要性事物,则不能只是简单化地应对,而应尽可能考虑周全,充分估计各种因素的影响,既分析事物的实质,也考虑各种可能出现的现象,从而使自己认识和行动更全面、更准确、更符合实际,真正做到思虑周详、心中有数,但在实际中我们却往往又会犯简单、粗糙、想当然的毛病,没能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全盘、完整地考虑和认真地对待,导致失误和失败的产生。
我们在认识上出现过于简单化现象就是由于我们在对待事物时抓住的不是主要因素,从而对实质认识不深、判断不准,只看到部分次要因素就轻易和草率地得出结论;认识上太复杂则又是由于过于重视太多的次要因素,反而忽视了主要因素,由此产生偏差和失误,使自己对事物的认识和判断无法符合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