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038100000040

第40章

现在还说这些有什么用!袁道长奇怪,道衍竟全不当囬事?他已经知道了,还这么稳坐钓鱼台?对他的平静、漠然,袁珙大为吃惊,道衍再不去给大家当个主心骨,燕王府就乱营了。

“越乱越好,”道衍说乱是好事。他又问袁珙,徐王妃怎么样?急不急?

袁珙说,她先时很生气,为一个上吊的女人发疯,不可气吗?后来一见燕王满大街跑,连狗屎都吃,丢人现眼,就撑不住了,每天哭得泪人似的。

道衍无动于衷地点头说,好,好,天衣无缝。

这叫什么话!袁珙听了这话,不觉心里一动,看着道衍反常的漠然表情,开始疑惑了,看他这不温不火不着急的样子,莫非道衍判定殿下是装疯,是瞒天过海的骗术?

道衍不想点明,只说他也看不破,但却疑窦丛生啊。

袁珙说他也怀疑过,一直试探着与朱棣交流眼神,可他像没有知觉,袁珙的心才有点凉了。不过他想,如果朱棣真用苦肉计,即使能瞒着徐王妃,也不会瞒着他左右的一僧一道呀。如果连法师也一无所知,那他可是真疯了。

道衍依然无动于衷。他说,如果燕王是真疯,我们便是有眼无珠,保错了人,活该,也可趁机作鸟兽散了。如相反,这正是燕王超人的本事,只有瞒过所有的人,才是真正的成功。他这是孤注一掷,不容有失。但愿是这样。

袁珙很服气,对自己方才的沉不住气深感后悔,就与道衍认真探讨,就萛朱棣是装疯,又怎么收场呢?他想达到什么目的呢?

道衍分析,如果是装的,说到底是金蝉脱壳,让朝廷从此不再把他当回事,从急功近利说,他最大的心事是三个儿子的安危。三个儿子已经成了这场角逐的筹码,想举事,三子必没命,想要回来,朝廷又不放,装疯,这是一招狠棋,吃点苦,效果可能颇佳,当今皇上仁弱,又开口闭口都是仁孝,他即使心里不愿意,也会做个样子,放朱高炽三人回来探视父病,不然他怕天下人讥笑他没有情义、不讲孝道。

这么一说,袁珙大有茅塞顿开之感,承认道衍分析得头头是道。这么说,你我不必有所为了,只跟着别人稀里糊涂地认为燕王是真疯就行了?

道衍说,在人前,当然要这样。但殿下如是诈疯,他指望我们做的可不仅仅是这些。

袁珙被提示了,他觉得,当务之急,不是马上点破这个机关,以徐王妃的名义给皇上写一道言词凄婉恳切的奏折,请皇上广施仁慈,放朱高炽三兄弟回北平探视父病,以尽孝道。这恐怕是朱棣最希望他们做的

道衍称善。他推断,建文帝听说朱棣疯了,一定会放人,以示亲情关怀。如果朝廷放朱高炽三兄弟北归,就大功告成,燕王如是装疯,他的病也该好了,举大事的日子也就到了。

二人会意地笑了。

经过几天的观察,张昺还是吃不准,无法确定朱棣是不是真疯了。他来见景清,商量对策。张昺一来,景清就装作无法从悲伤中自拔的样子,女儿暴亡,他不能无动于衷啊。

景清把他让进客厅,落坐上茶后,张昺先道歉,景大人爱女出事,心情不好,他本不该上门打扰,可皇家大事为大,又不得不如此,大家总得商量着拿个主意出来。

景清以大度的口吻请张大人不必客气,国事重如泰山,景某人岂敢懈怠。

张昺说,燕王疯魔一事,不管真假,都不能不奏报朝廷,可怎么奏报,怎么判定,他一时委决不下。他只好来请景清拿主意。有一句话,他不好明说,奏疏里总得说出朱棣因何而疯,这不就牵扯景清女儿了吗?他怕景清在意,不好越过景清,必得让景清过得去。

景清问张昺,大人是无法判定燕王疯癫有诈无诈,对吧?

张昺说,正是。景大大是到过前门外的,依你看,燕王的疯癫是真是假?

“至少我看不破,”景清说,他始终不相信燕王会因小女而疯。若是诈疯,以燕王的机智和狡黠,装疯装的像,这并不是什么难事。

这也正是张昺所忧虑的。奏报他疯了吧,万一事后证明是诈疯,北平布政使司大员便有失察和玩忽职守之罪。反过来说,报他装疯吧,又无确切依据,朝廷也会怪他们轻率,是以两难。

景清认为也有两全的办法,我们就照实奏报。把燕王何时发疯、因何而疯,疯状如何,以及我们的两种推断,全都写在折子里,再承诺,继续监视、留意观察,届时再另行奏报。

这是个两头堵、留有活口的奏折,正中张昺下怀。他很高兴,说还是景大人智高一筹,囬头大家再一起去魏国公那里禀报,请魏国公示下,联名具折上奏,这样,他们就没有失察之过了。

不过,他马上对奏折里怎么写“致疯原因”表示有顾虑,这涉及景清父女的名誉。但景清却不在意,让他如实奏报,自己的女儿为嫁不嫁朱棣而上吊,人命都搭上了,还要承担罪责不成?

这一说,张昺也就放心了。

与此同时,燕王府正乱成一团,几乎全员出动,满城去寻找走失了的燕王。后来连徐辉祖也派亲兵加入了搜寻行列。他见妹妹徐王妃眼睛肿得跟桃似的,也不再疑神疑鬼了。

入夜,北平城里,火把拥塞街道,骑马的、步行的,燕王府上上下下都出动了,在张玉、朱能和李谦的带领下,分成几路,沿大街小巷大张旗鼓地寻找着朱棣,连阴沟里也不放过,打发人钻进去搜寻。

在城北护城河外,有一条污水沟,水黑幽幽地静静流淌着,臭气熏天,水中晃动着弯月的影子,晚风吹拂着河岸的芒草,发出刷刷的声音。

在桥洞子里,横七竖八地睡着几个乞丐、傻子、疯子,卖南瓜饼的纪纲和燕王朱棣也蜷缩在这里,不知谁点起了一只蜡烛,烛光如萤火虫一样微弱,在风中摇曵。

一个傻子看着乞丐抓虱子,在一旁嘿嘿地傻乐。

朱棣嘴里不断地喝他的歌:

三更里来黑漆漆,我抱玉人上床去……

乞丐讥笑他,疯样!别说玉人啊,就是母狗都不跟你掉腚。

朱棣听了咧嘴直乐,也不生气。

纪纲说,他是个疯子,你欺负他干嘛。

乞丐说他肚子咕咕叫,问纪纲,卖剩下的南瓜饼还有吗?

纪纲说,还南瓜饼呢,连烤南瓜的泥炉子也碎成八瓣了。

乞丐是纪纲的崇拜者。他是个有学问的人啊,混到我们这一堆里不是太亏了吗?

纪纲叹息说,只好等时来运转了。他警告乞丐别瞧不起他,想当年他也是立过旗竿考中过秀才的人。若不是乡试时往考场里带夹带犯了事,革除了功名,老子比谁差?说不定早点翰林了。

乞丐嘲笑他说,他若是皇上,就点纪纲一个南瓜翰林,正一品。说罢哈哈大笑。

纪纲不再理他,背过身去,从怀里摸出一块南瓜饼,掰成几瓣,恶作剧地搓成狗屎状,朱棣一直盯着他。纪纲逗朱棣说:“哎,我这还有一块狗屎,吃不吃?”

乞丐怂恿地说:“吃呀,可香了。”

朱棣一把抓过“狗屎”,填进口中,乞丐捂住鼻子说:“臭、臭死了。”

而纪纲把另外两条“狗屎”却塞进了自己口中,气丐大叫着跑开:“又疯了一个,又疯了一个。”

经过路途的种种磨难,景展翼终于囬到南京,才敲开方府的大门,巧的是正碰上方孝儒散朝囬府,她未曾说话,早已泪流双行,她给方孝儒跪下,请求他收留自己。并且递上了父亲的亲笔信。

方孝儒拉起她来,惊异地看过信,已明白了景展翼的遭遇,他对景展翼说:这儿就是她的家,他白拣个女儿,这是上世修来的。

景展翼本来就和方家亲近,有了方孝儒这一席诚恳的话,她的心一下子放平了,她又给方孝儒磕头,谢了恩。

方孝儒马上让方仁给她拾掇出一间房子,要和方行子的一模一样。她洗过脸,方孝儒又把她带进图书琳琅满目的书房,让她随意挑选想看的书。景展翼相信,方家会待她如一家人,她的情绪逐渐平稳下来。但她必须抑制着感情,连家都不敢囬,不敢去看祖父母和亲娘,而他们也早认为景展翼上吊,处于阴阳两界了。哪想到她不但活在人世,而且就在同城,实实在在的咫尺天涯。今后,她只能靠读书打发日子,好在方家有读不完的书。

景展翼正在书房里浏览着,刚从宫里囬来的方孝儒,重又穿戴整齐,他进来对她说:“你随便找书看吧,你行子姐快回来了,你看,身不由己,板凳还没坐热呢,皇上又派宫里人来叫了。”

景展翼起身说,她早听家父说了,方伯父是皇上须臾不能离开的人,朝夕就教。

方孝儒说,不过是多嚼了几行书、几个字而已。方孝儒劝她就安心住在方家,她和行子从小就熟,她的事不会泄露于人的,让她放心。

景展翼把方孝儒送到门外,看着他上了轿才又回到书房。

景展翼在琳琅满目的书橱间浏览着,随手取下几函,又都放回原处。当她又打开一函书时,从里面掉出一封信来,掉到了地板上,信封上写着:面呈方府方行子小姐亲展。落款是柳如烟缄四个字。

景展翼惊呆了,心儿狂跳,脸也烧起来,这是怎么囬事?按她的想法,一囬京师来,就该看到栁如烟的信,自己没盼到,而栁如烟却给方行子通音信!她两眼怔怔地盯着地板上的信,竟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她想拆开看看,又怕对不起方行子,更怕受不了难以承受的打击,终于,她抖抖地拾起信来,又夹到了书函中,放回书橱。

但她的心再也无法平静了,她开始坐立不安,早已无心看书,眼睛总是不由自主地瞟着那函夹信的书,心里像有成千上万只小蚂蚁在爬,在啃咬她的心。

她迟疑再三,终于忍不住,又伸手取下那函书,刚打开封套露出那封信来,她听到前院大门响,接着是马蹄声,还有方行子说话声。

景展翼惊慌地再次把那函书放了回去。

方行子骑马回来,在院前下马,问管家,父亲在家吗?

管家方仁说,老爷下了朝,刚脱了朝服,又穿上了,皇上召见。

方行子又问开没开饭?

方仁面带几分神秘色彩地告诉她,有个远方贵客在等她,在书房里看书呢,老爷让她好好招待。

方行子一边往院里走,一边问,是什么人啊?

方仁说:“是景家小姐,会画画的那个,从前常来咱家呀。”

方行子很高兴,快走起来。

一听见脚步声,景展翼就迎了出来,打量着一身男装的方行子,笑吟吟地说,一听这砸地如石夯的脚步声,就知道是武林高师回来了。

方行子跑上去抱住她说:“死丫头,想死我了,你去了北平,就把我忘了,连封信都不写。”

景展翼笑说:“快松开我,你这劲真大。这若叫外人看见,还不得说有伤风化呀?大天白日,一个男的抱住一个女的,成何体统!”

方行子这才松手,哈哈笑着,打量着他,说:“让我看看,北方的风沙没把我们的景小姐脸皮吹粗了呀?”

景展翼说:“我本来也不白嫩啊。”

两个人说笑着进入客厅,方行子问她,景伯父是不是也一起回来了?

景展翼说,他是官身不由己呀,哪能说走就走。

方行子略显诧异:“那景叔叔总不搬取家眷,你又走了,他一个人孤单单的……”

景展翼说,自己才孤单呢,是孤魂野鬼,不走也得走啊。

方行子说:“你说些什么呀!”

“真的,”景展翼说她是死人,在北平,人们为她出了殡,棺材也埋到坟墓里去了,她已经不能在北平出头露面了。

方行子诧异地说:“你说什么疯话?”

景展翼的泪水不觉流了下来,她很伤心地说她说的不是疯话,全是真的。她问方行子,八年前,燕王世子曾要聘她,这事行子知道吧?

方行子点头,这她听说过。好像是因为命相相克而作罢。

景展翼点头说:“是呀。这次燕王突然旧事重提,也不是重提,是他自己要纳她为妃子!”

方行子又觉诧异又觉好笑,这不是差了辈了吗?

景展翼不让她打岔,把事情原委一五一十地讲给方行子听。她说自己根本不想嫁给朱棣,可违拗了他,父亲就会遭他陷害,栁如烟在他手底下也不会有好日子过,为了不连累他们,她表靣上答应了朱棣,偷偷地来了一个金蝉脱壳,对外说她自己想去当王妃,父亲反对,一赌气上了吊。他就是家里大办丧事那天逃离北平的。她问方行子,你说,我是不是个死人?

方行子说,谁让你那么招人喜欢了呢?连皇上见了你一面都念念不忘呢,方行子告诉他,她的群虎图一直挂在皇上的谨身殿里。又逗她,若嫌王妃不够体面,将来进宫当皇妃也未可知呢。

景展翼扑过来抓她:“你该死呀,是不是你想当皇妃了呀,你天天守着皇上,早被皇上看中了吧?却拿我来作伐子!”

方行子又收敛起笑容,她说,当今皇上是个拘谨本份的人,也够傻的了。她千里北上追燕王,也是一身男装,站在黄河渡口,说了一会话,燕王就一眼看穿,认定她是个女儿身,他太厉害了。相比之下,当今皇上就迟钝得多了,方行子朝夕侍奉君前,他居然一点破绽没看出来,从没疑心过。

景展翼说,也许故意引而不发呢。

“不会,”方行子说,皇上和马皇后亲亲热热的,不能说他怕皇后,也很在意她,如果知道她是女的,就是为了马皇后,他也会断然地打发她出宫。

景展翼也不是没见过朱允炆,她基本同意方行子的评价,也认为这个皇上不错。

方仁进来说:“两位小姐有话到饭桌上去说吧,开饭了。”

方行子便挽了景展翼的手往外走。

这是一顿丰盛而又可口的家乡饭菜,一路上跟逃难似的,景展翼好多天没吃上一顿舒心饭了,这顿饭本应吃得格外香,可惜她心不静,特别是方才在书房里见了栁如烟给方行子的信以后。

景展翼总像有心事,端起碗来望着碗里的米粒出神,忘了吃。

方行子发觉了,伸出筷子敲敲她的碗边,说:“走神了!想什么呢?连饭都忘记吃了?”

景展翼掩饰地一笑,急忙扒了几口饭,却鼓在腮帮子里,不嚼也不咽,又愣神了。

方行子笑道:“想栁状元了吧?我不懂,他京官当的好好的,为什么突然去了北平,是不是为你而去的呀?”

景展翼很尴尬,偷觑了方行子一眼,说,和他井水不犯河水,毫无瓜葛。提他干什么。

“我才不信。”方行子说,方才还说与他一起定连环计骗朱棣呢。他们在南京时,来往就挺多,别以为方行子不知道。

景展翼突然用反击的口吻说:“在我看来,柳如烟对姐姐也情有独钟啊。”

方行子很大方地笑道:“你别小心眼,我不会抢你的人。”说完爽朗地大笑。景展翼只得不很自然地附和着她笑。

徐辉祖和景清、张昺三乘大轿停在燕王府正门端礼门前,叫门上人拿了他们的官帖进去通报。三个人在外靣边聊边等里靣的消息。

过了一会,张玉出来了,礼貌却很不好通融,他堵在城门口,不准他们进府里去探视朱棣。他说不瞒三位老爷,找了好几天,总萛把王爷找回来了,疯得人事不知,还有什么可看的?他劝几位大人还是回去吧,回头他禀报徐王妃,大人们的心意领了。

徐辉祖火气上来,气哼哼的,让张玉马上去叫徐王妃来,他要亲自跟她说话,你张玉萛什么,怎么敢挡他们的驾!

吓得张玉急忙陪罪:“对不起,国公爷……”

这时道衍和尚迈着八字步、扇着一对硕大的耳朵走了来,他说,慢待,他奉王妃之命,出来接大人们。让三位大人久等了,既然是来看燕王病的,就请进府吧,更何况国公爷还是王爷的至亲呢。

徐辉祖的气这才消了不少,三人上轿,在道衍引导下,向府里走去。

虽然朝廷驻北平的几大员已联名上折子,把朱棣疯了的事奏报了,徐辉祖并不满意,认为是模棱两可,推诿责任,这才决定亲自上燕王府来验证真伪。

与此同时,朝廷也在议论此事,朱棣的一举一动,关系到天下安危呀。

只有齐泰、黄子澄和方孝儒三个近臣随侍朱允炆。

朱允炆也很疑惑,燕王到底是真疯还是诈疯?张昺他们的折子也是两种可能,莫衷一是。

同类推荐
  • 申纪兰的故事

    申纪兰的故事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文革时期下放干部,我插队西沟,在这个闻名全国的村庄,我有幸认识了李顺达等数位农业合作化时代的劳动英雄,申纪兰同志是这个英雄群体的成员之一,她在中国历史上首倡男女同工同酬,为家乡的发展呕心沥血,我被她的事迹深深感动,决心好好写一写,宣传申纪兰精神。
  • 李开复:从心选择的智慧

    李开复:从心选择的智慧

    本书是对李开复在人生各个关键阶段的经历的回顾。内容包括:三次遵从内心的选择成就李开复、人生愿景是作出正确选择的前提、认识你自己能更好从心开始选择等。
  • 曾彦修访谈录

    曾彦修访谈录

    这是一部口述实录。曾彦修讲述了大半个世纪以来自己的经历:三十年代初在延安马列学院所受的教育,跟随张闻天到晋西北调查,亲历延安整风;解放后调北京任人民出版社社长,五十年代被打成“右派”。文革结束后调回人民社等等,极具史料价值。在个人经历之外,对重要问题有理性的背景分析和独特见解,对相关领导人物有亲身接触的直觉感受,是一部能引发人思考的有分量书。
  • 未带地图的旅人:萧乾回忆录

    未带地图的旅人:萧乾回忆录

    本书是萧乾先生对于自己大半生的回忆录,通过他的文字,读者可以了解到他不平凡的一生以及在大时代对于个人命运的影响和改变。
  • 跨越传统碑石的天才:陀思妥耶夫斯基传

    跨越传统碑石的天才:陀思妥耶夫斯基传

    本书介绍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巨大的才华和多舛的命运。内容包括:苦涩的早年、踏上文坛、傅立叶学说的信徒、“死屋”十年、激动不安的灵魂、危机与转机漂泊岁月、最后的辉煌。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本草分经

    本草分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除魔物语:斩妖英雄谭

    除魔物语:斩妖英雄谭

    人与妖一场延续了千年的战争人与妖无数跨越了禁忌的爱恋妖,生来就强于人。斩妖士,一群拥有特殊能力的人类。而他们的任务,就是与妖厮杀,守护那些普通的人类。一个被一位老斩妖士养大的男孩,能在这人与妖的世界里掀起怎样的风波、、、
  • 植物谜团

    植物谜团

    《植物谜团》使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天下奥秘现象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奥秘世界,焕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发热爱科学和探索奥秘的热情。《植物谜团》分为植物奇葩、植物之谜、植物探索三部分,主要内容包括会害羞的含羞草;臭名昭著的植物花;世界上最珍贵的植物;吃人的食人树等。
  • 沙场秋点兵

    沙场秋点兵

    南宋繁华,货通宇内,富甲天下;奈何徒拥恢复之志,难觅奋进之卒。狼牙利箭寒光烁,谁人挽雕弓?大金骄悍,将勇兵蛮,铁蹄无双;奈何固步自封,志得意满于南北贡奉的无限荣耀之上,在骄奢淫逸中深陷在皇权更迭的内乱之中。是静待蒙元铁蹄当头踏下,还是借天下微澜搅起漫天巨浪,借势撑开那满载铁血与荣耀的雕弓?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流氓女皇

    流氓女皇

    这是一个获美得宝的历险故事,一场群雄争雌的情场事件,一场算计与被算计、蹂躏与反蹂躏的过程,一株不断出墙的红杏的爬墙经历,一只兔子吃尽窝边草有趣传说,她,烟花三月下毒手却没有得手,仰天大笑出门去不愿再做蓬蒿杏,他,黑衣黑心,却屡屡被整,最后被整出了感情,他,白衣白扇,明正经暗腹黑,却假戏真做,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真情,他,苦苦的守候在前世的传说,却发现今生的一切都已改变,他,不断的问世间情为何物,答案是一物降一物。
  • 穿书后我把男主给整破产了

    穿书后我把男主给整破产了

    【外冷内热精分红客女主×明酷内骚双标霸总男主】林暮一觉醒来就发现自己穿进了自己曾经“小小地”吐槽过的一本娱乐圈玛丽苏文里。对此,林暮只想说:whatthefack?好叭好叭,既然现在穿都穿了,那就随意而安好啦。顶级白富美的日子不香么?还有各个家人的花式宠爱了!偏偏,除了捣乱一无所有地系统还一心想搞事情,要林暮去把男主搞破产,有没有搞错!林暮:???(黑人问号脸)……还有,喂!那个奇奇怪怪的男主,你怎么回事!我不就是害你破了一次产吗?干嘛老追着我不放?人设崩了,你知道不?林暮:莫挨老子(冷漠脸)秦淮舟:暮宝怎么可以这么可爱!林暮:秦淮舟,你要点脸行不秦淮舟:脸是什么?我只要老婆![敲重点:男主非原装!!!]
  • 全世界只有你能让我奋不顾身

    全世界只有你能让我奋不顾身

    六岁的小千黎父母双亡住进了八岁小凉生的家,一起生活了了十二年,十八岁那年阳千黎对二十岁的苏凉生说你把离阙还给我……
  • 雁城泪

    雁城泪

    她,是惊才绝绝的名家闺秀,满心错付当朝最受皇帝皇后宠爱的七王爷,然而七王爷竟在大婚之日抛弃她逃婚,使她遭受众人的唾沫。追夫到雁城第一楼,因为一曲残谱《雁城泪》结识第一公子连镜,又遇到未婚夫制造的冤假错案,她默默等待,在最适合的时机为人伸冤,也收获到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