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038100000053

第53章

朱棣又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啊。我一向用人所长,你是秀才,写写抄抄,怎么样?”

舞文弄墨,纪纲自然也笔下来得,不过那并不是他的长处。

朱棣问:“那你的长处是什么?”

纪纲有点不好意思地说:“侦探别人隐秘,我有乐趣。”他早已划算好了,只有干这行,才是主子的心腹。

没想到,这想法与朱棣一拍即合,他跟前还真缺这样一个人才,有些人知人知面不知心,表面上阿谀奉承,背地里卖主求荣。当然他没说出来,他不会这么直白。

纪纲进一步推销自己,认为王爷若能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必须有人,他就愿当殿下的千里眼、顺风耳。

这是后话,朱棣说:“好。你知道眼下你该干什么吗?”

纪纲看看朱高煦和郑和,欲言又止。

朱棣便对他二人说:“你们先走开。”

朱高煦鼻子里哼了一声,不满地走了。

朱棣与纪纲通过玉带桥过河。但见府内正调集军队,一片紧张气氛。

纪纲说:“若讲当耳目,我只能给一个人当,否则就不灵了,殿下说对吗?”

这很合朱棣口味,他马上表态:“从今住后,机密事你只对我一个人负责。你只是我一个人的耳目。”

纪纲深受鼓舞,他说:“殿下不是动问眼下我该听些什么、看些什么吗?”

朱棣看着他那双狡黠的小眼睛,让他说下去。

纪纲献策,现在是天下动荡之时,人都有举棋不定之忧。王爷在顺风时,听到的都是奉承话,只有危难之时才见真心,谁忠谁奸,谁诚信、谁离心离德,这时才见分晓。所以纪纲想为在暗中殿下甄别一下王府属官,不知可否?

朱棣拍着纪纲的肩膀说:“你真是上天赐予我的奇人呵。好了,你就放开手去干,暂时还想不出给你个什么官衔,也顾不上了,以后不会亏待了你的。”

纪纲说:“我倒并不在乎名份,能为殿下做点事情,就是我的一大乐事。”

官军已将燕王府围困起来,城上也是壁垒森严,双方有一触即发之势。

栁如烟也在城楼上,他趁人不备,将一封绑在瓦片上的信抛了下去。

徐辉祖和景请带着亲随跃武扬威地来到端礼门外,身后跟着方行子和孟泉林,在护城河前驻马,张昺和谢贵迎过来。

徐辉祖和张昺、谢贵走到护城河前,举目望城楼,但见旗帜飘飘,士兵比肩而立,弩石早已备好,刀枪如林。

徐辉祖冷笑道:“这是公然造反了!完全是两国交兵的阵势了。”

张昺担心,如果强攻,会死很多人。

谢贵说,不强攻,他会束手就擒吗?

动用军队强攻,这不是皇上的初衷,如果死人太多,保不准皇上不怪罪下来,徐辉祖不得不想到再上折子请皇上降旨,但这又要耽搁时日。

这时有人送来栁如烟的信,他是密报张信降燕的。徐辉祖看过,交给张昺、景清传看。徐辉祖说:“栁如烟看到了张信在燕王府里,张信果然叛了朝廷。”

栁如烟信中说,他们已戒备森严,这更加重了徐辉祖的疑虑,强攻会死伤惨重。

景清献策说,皇上的密诏里,说是逮捕燕王府所有属官,没说捕朱棣,只是要削他封爵,只要不把朱棣逼到死路,就好收场。景清建议将皇上密诏抄一份,用箭射进城去,让朱棣自己按属官品级开列名单,限时在端礼门交割清楚。相信朱棣不敢抗旨。

这倒可行。 徐辉祖说,朱棣一旦抗旨,发兵攻打,就师出有名了。

谢贵表示怀疑,他能这么老实,自剪羽翼吗?

徐辉祖说这是援引先例,从前削周王就是这么办的。

谢贵说,燕王可不是周王。

景清分析,朱棣接到密诏,有两种可能,一是他见大势已去,无力与官军对抗,只得认了,乖乖照办。另一种可能是拒不交人,公然顽抗。

如果是第二种,倒也好办了,徐辉祖说,我们就可以一举平叛了。

张昺也无疑义,就说:“那就请人回去謄抄密诏吧。”

徐辉祖一指景清说:“不用回去,他是倚马可待的神手,就真的倚马草拟一回。”

景清也不推辞,就命人快拿纸笔来。

徐妙锦得到官军围城的消息后,骑马直奔端礼门。在城楼下弃马狂奔。

徐妙锦从藏兵洞旁的陡峭搂梯往上猛饱,一口气跑上了城楼。她向城下一望,不禁愣了,大有怵目惊心之痛。只见城下各色旗帜如海,围城军队个个刀出鞘、箭上弦,连攻城云梯、火炮也都排列停当。

她一眼发现了骑在马上的徐辉祖,她便不顾一切地大喊:“大哥!”

徐辉祖并未听到,倒是方行子发现了她,便策马来到徐辉祖身旁,用手指着城搂说:“国公爷,你妹妹在喊你呢。”

徐辉祖吃了一惊,正发愣时,徐妙锦又喊,而且手里摇晃着朱棣的血书。徐辉祖便打马前行,一直走到吊桥下。

张昺高叫着制止他:“不可,太近了,万一城上放箭……”

徐辉祖回头说:“不至于吧。”为了防范万一,张昺还是向方行子耳语了几句。

方行子便从军阵兵士手中取来两只盾牌,扔给孟泉林一只,二人策马来到吊桥下,分别站到了徐辉祖两侧保护他。

徐辉祖仰头喊道:“小妹,你不能糊涂啊……”

徐妙锦在城楼上喊道:“大哥,我没想到朝廷这样步步紧逼,燕王虽有过失,可并没起兵反叛朝廷,他有血书在我手上,可这大兵压境,把燕王府包围起来,这是为了什么?”

徐辉祖义正辞严地说,燕王装疯欺君,私自招兵买马,蓄养死士,如今又列兵环阵对抗天朝,这还不是造反吗?

徐妙锦说:“这也是被逼无奈呀。”

徐辉祖说:“小妹,你自幼熟读经书,岂不知这句话吗?君叫臣死,臣不敢不死,岂可对抗?”

徐妙锦摇动着朱棣的血书说:“我原来也向着朝廷的,现在我看太过份、太不容人了。我担保燕王真的没想谋反,有他的血书为证。”

徐辉祖说:“你好糊涂啊,小妹。我是奉皇上上谕行事。你可告诉燕王,既写了血书以示不反,那就好办,让他一切按朝廷旨意办事,他还有救,抗旨就是造反。如果他执迷不悟,敢于惑乱纲常,那他就是乱臣贼子。你可跟他陈明利害。”

说罢,徐辉祖不再啰索,回马便走。忽然一声弓弦响,孟泉林手疾眼快地举起盾牌掩护徐辉祖后背,两只箭不偏不斜全扎在盾牌上。

徐妙锦发现了,回头大叫:“哪个混蛋敢向我大哥发暗箭!”他随后向发箭方向跑去。

就在徐辉祖也愤怒地回头察看时,又有几支箭带着蜂鸣声朝他射来,孟泉林和方行子左手举盾,右手举刀拨箭,虽都拨落,却有一支箭射中了徐辉祖左肩,他的肩头顿时流血,他身子一栽,险些落马。幸亏孟泉林用力扶住,把他挟到自己鞍前,带着他奔到了安全处。

张昺、谢贵见状,策马过来迎接。

随后,官军箭手蜂拥而上,边跑边向城楼发箭,城楼上的人全都蹲下身躲了起杂。

见到哥哥受伤,徐妙锦在城楼上哭了起来,大声呼唤着“大哥”……

徐妙锦赶到发箭处时,早已不见了人影,地上只扔着几张弓。她气愤已极,拾起弓,痛心地流出了泪水。

柳如烟却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他隐晦地笑着说:“小姐是在找射你哥哥的凶手吧?”

徐妙锦说:“听柳先生这话,你是知道谁是凶手的了?”

柳如烟讳莫如深地笑笑说:“你多余深究。依我看,他们本意并不想杀你哥哥。”

徐妙锦不解,那是要干什么?

柳如烟说:“小姐这么聪明的人还揣摩不透吗?这显然是火上浇油,让官军更愤怒,更加猛烈攻燕王府,燕王也就有了借口,只得背水一找。”

徐妙锦认真地思索片刻,觉得指使发暗箭的人太阴险了,她却没往朱棣身上想,她说:“先生把发暗箭的人告诉我。”

柳如烟说:“这事不好认真的,还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好。”说罢一摇三晃地下城楼去了。

徐妙锦又跑回了城楼。

徐妙锦在城楼上向城下俯视着,她看见人们把受伤的徐辉祖抬上了大轿,正要抬走。

徐妙锦一阵心酸,大喊了一声:“大哥!”

城下轿里的徐辉祖似乎听到了妹妹的呼喊,他回头向城楼上望了一眼,他看见妹妹在捂脸哭泣。

由孟泉林带人护送着徐辉祖的大轿走了,景清将已经謄抄好了的密诏送到张昺手上,张昺略看了看,便吩咐用箭射到城楼上去。

景清就对方行子说:“你来射吧。”

方行子接过密诏,把它卷在箭杆上,用红丝绳捆牢,策马走了几步,问景清:“不对他们喊几句什么吗?”

景清说:“我跟你去。”便从侍从手上接过马缰绳,上了马。张昺马上命令盾牌手跟上掩护。立刻有几个盾牌手随方行子、景清骑马跟进,另有两队射手也拈弓搭箭随同前往。

又到了护城河边吊桥头。景清冲城上喊:“你们出来听着!”

陆续有人从墙垛后探出头来。张玉倒是不怕,他挺身而立,问:“你有什么话说?”

景清道:“北平布政使司已接到当今皇上密诏,现将抄本用箭射上城楼,望你等立即呈交燕王朱棣承旨,按旨意一体遵办,如抗旨,你们看看城下大军,你们必将玉石俱焚。”

说罢,景清一挥手,方行子将箭嗖地一声射出,不偏不斜,射中了张玉的帽缨,又连同射落的帽缨一起,扎在悬挂红灯的圆柱上。

方行子跟前的弓弩手们齐声喝釆叫好,张玉吓了一跳,摘下秃了的头盔,又回头看看扎着帽缨的箭,也咕噜了一句:“好箭法。”

早有士兵拔下有密诏的箭送到张玉手中。张玉将那盔缨狠狠一丢,带着那支箭下楼去了。

柳如烟从城楼上下来后,囬到公事房,闲来无事,与一书吏下棋,徐妙锦风风火火地闯了进来,哗啦一声将棋盘掀翻,她说:“都兵临城下了,柳先生倒有闲心下棋,你是没心呐,还是有心看热闹?”书吏吓得站起身就走。

柳如烟坐着不动,望着她,说自己人微言轻,扭转不了大局呀。

徐妙锦说:“你这话什么意思?”

柳如烟说,反过来说,她徐妙锦该去说,她的话当然是一言九鼎了。

徐妙锦说:“你倒会抬举我。我一言九砖也够不上,谁也不听我的,我是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他确实很苦恼,左右为难。

柳如烟说:“你是够难的了。”他站起来要走。

徐妙锦说:“你别走。我找你有事。”

柳如烟说:“下一盘棋?”

徐妙锦说:“你知道什么事。我非刨根问底不可,在端礼门城楼上,到底是谁发的暗箭?”

柳如烟说:“我说了,我不知道。”

徐妙锦说:“你知道,只是不说。不然你为什么说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又为什么判断是有人火上浇油?”

柳如烟说:“你知道了是谁,你又想怎么办?”

徐妙锦说,她去告诉燕王,斩了他,然后把人头送到北平布政使司去,平息这场风波。这是乱上添乱,把燕王往火坑里推。

柳如烟说:“射箭手我不认识,可授意人我认识。”

徐妙锦问:“谁?”

柳如烟说:“小保子李谦。”

徐妙锦果然愣了片刻,她疑惑地说:“他管不着兵啊,他为什么……”她忽然若有所悟地说:“你是说,真正的授意人是燕王自己?”

柳如烟狡黠地说:“那是你说的。”说罢嘻笑着往外走。

只要攻城炮一响,燕王府就众志成城了,谁也没有幻想了,朱棣欢迎朝廷向他开炮。梵文“六波罗密”是到彼岸之意,应乘大行之船,由生死苦恼的此岸,渡到涅盘安乐的彼岸,由不忍到忍,燕王就是这艘“六度之舟”。这是菩萨之意,天意岂可违?

东大殿密室门外,李谦、郑和像哼哈二将忠于职守地守在门口。

房子里只有朱棣和道衍、袁珙在。面前的茶几上放着一只箭,还有皇帝密诏的抄本。

袁珙主张能拖一拖为好。等丘福的兵从暗道里进来再动手。

朱棣也承认,硬拚,我们占不着便宜,必须计取,最好是先把张昺、谢贵、景清诱骗到府里来,让他们群龙无首。现在魏国公受了伤,是个好机会。

道衍担心此计未必张奏效,咱们这杀气腾腾的阵势,张昺他们敢进来吗?

朱棣说:“可射封回书给他们,表示遵旨,但请他们把朝廷要逮捕的属官名册拿来,我们好按名册抓人。”

道衍说:“可以试试,他们未见得上当,若坚特我们把人绑了送出去怎么办?”

朱棣决定先试一试。

徐妙锦走到密室门外,见李谦守在门口,就招手说:“你过来,小保子。”

李谦不动地方地说:“不行啊,我不能离开半步。”

徐妙锦说:“还有郑和呀,就问你一句话。”

李谦与郑和耳语了几句,不得不蹭了过去,问她什么事,让她快说。

徐妙锦忽然变脸:“什么事,你杀人的事。”

李谦吓了一跳说:“我的姑奶奶,你可别吓唬我呀,我从小连个蚂蚁却不敢踩,我啥时候长胆敢杀人了?”

徐妙锦说:“证人都找到了,你敢抵赖?你雇人在端礼门城楼上放暗箭,伤了我大哥,你这是找死呀,我去告诉燕王,让他给我作主。”

李谦矢口抵赖,说:“你这不是冤枉我吗?这是谁跟我过不去,把屎盆子往我脑袋上扣啊。”

徐妙锦说:“你不承认是不是?我去见燕王。由于你这一箭,导致朝廷大军血洗燕王府,挑起事端,看燕王不斩了你!就是他手软,燕王府的官民也会乱棍把你打死,你等着吧。”说罢就要闯密室。

李谦告饶了:“求你了,我的姑奶奶,你可千万别折腾。我告诉你实话吧,我小保子萛个啥,敢干这事?”

徐妙锦说:“那你说,谁让你干的?道衍,还是袁珙。”

李谦摇头:“不是。”

徐妙锦又问:“是朱能、张玉?”

李谦说:“比他们大。”

徐妙锦又猜:“那一定是高煦!”

李谦说:“比他也大。”

徐妙锦说:“那就只有燕王了。”

李谦神秘地点点头,说:“这回你不问了吧?”

果然是朱棣,徐妙锦又灰心,又愤怒,她想了想说:“我不信。他这不是往身上惹事吗?人家找借口攻城还找不着呢。”

李谦说:“正是要给他们攻城借口啊,只要他们炮火一响,那燕王府就众志成城了,谁也没有幻想了,只会死心塌地跟着燕王卖命了。”

徐妙锦愣了一会,问:“这是燕王对你说的?”

李谦又急忙改口说:“是我自个悟出来的。”

徐妙锦惭惭失去了耐性,他挥挥手说:“你滚吧。”

李谦没走,他偷觑着徐妙锦的脸色说:“我全告诉你了,你可别告我的刁状啊!”他用手指指脑袋说:“我还想留着它吃饭呢。”

徐妙锦又打消了闯进去找朱棣质问的念头,他不想这样去找他。等属臣大员都在时,她当众说,让他出乖露丑。”

徐妙锦转身离去,李谦眨巴着眼睛,猜不透她挟风带雨而来,怎么忽然又偃旗息鼓地走了?李谦想不明白,半晌发呆。

张昺、谢贵和景清三人正在端礼门外官军大帐里帐中议事。桌上摆着朱棣的一封信,朱棣很乖,让官军提供朝廷要绳之以法的燕王府属官,然后按册递解。

谢贵拍着那封信,百思不解,燕王写这封信来,这是什么意思呀?

张昺说,当然是缓兵之计。他府里充其量有一千兵马,他敢与我们对抗吗?

援兵他是等不到了,景清说,方行子他们发现的坟地地道口一封锁,他进出都别想了。

张昺说:“他要名册,可以。”反正吏部早抄来了底子,再把一僧一道补上就行了。

景清说:“不过,千万不可上当,他要我们几位带着名册进燕王府去捕属官,这终究有点危险,会不会是计策?”

张昺说:“我们又不是傻瓜,我们会只身入虎穴吗?至少得带卫队进去吧?”

景清主张不可轻易答应。他们连魏国公都敢伤害,居心就太阴险了。他解释说是部下所为,这说不通,下次信里必须严加申饬。”

张昺说:“行。那就写回信,令他们按我们开列应捕官员名册,全部自行逮捕完毕,并燕王印信、宝册一起上缴,我们届时才能进去查验。”

景清点头,又提出了一个难题,名单可以开列,不过,柳如烟和葛诚怎么办?皇上的名单里没有他们。如果不开列上,朱棣就明白这是朝廷的眼线了。

张昺说:“也列上,故意鱼目混珠,省得他警觉,无非是吃一会苦而已。对了,要把张信开列上,他比燕王府一般的属官罪大。”

景清点了点头。他担心朱棣是在玩技俩,却又找不到充分的根据来说服大家警惕。

他纳闷,当此兵临城下之际,朱棣在想什么?

此时朱棣站在东大殿台阶上面,李谦站在低两级台阶上,仰视着朱棣,他刚刚把徐妙锦要当众出朱棣丒的事禀报完毕。

朱棣问:“徐妙锦真是这么说的?”

同类推荐
  • 正说霍元甲

    正说霍元甲

    作家晨曲通过走访霍氏后人,查阅史料,以掌握的翔实的第一手资料撰写了专著《正说霍元甲》,向国内外读者详细讲述了武术大师霍元甲行侠乡里、打擂扬威、首创精武会以及与霍元甲相关的其他人和事。精武会的发展过程,其子霍东阁赴南洋创办精武会,霍氏家族渊源及后代繁衍等情况,也在书中作了详细介绍,并澄清了近年来影视作品中虚构的人物和事件。书中还附录了因电影《霍元甲》引起的诉讼始末和部分精武拳谱介绍两个章节。此书资料翔实,接近完整,是一部集史料性、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为一体的佳作。
  • 托尔斯泰传

    托尔斯泰传

    《托尔斯泰传》是罗曼·罗兰《巨人三传》(又译《名人传》)之一,讲述了一个哭泣、痛苦却一直欲求真理的英雄——托尔斯泰。罗曼·罗兰视托尔斯泰为精神导师,对托尔斯泰的详尽研究,成为这部作品——《托尔斯泰传》的坚实基石,向读者展现了一代文学巨匠创作个性中重要的方方面面。罗曼·罗兰的《名人传》记载了伟大的天才在人生征途上,为创造能表现真、善、美的不朽杰作,献出了不朽努力。传记里的三人,虽然一个是音乐家,一个是雕塑家兼画家,另一个是小说家,却拥有高度统一的共同特质,那就是在毕生追求上孜孜不倦,奉献一生。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洪秀全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洪秀全

    洪秀全,1814年1月11日生于广东花县福源水村的一个中农家庭。第二年全家又迁居到县城西南的一个叫官禄□的村庄。这里山青水秀,土地肥沃,交通也比较便利,离广州城不过90华里左右,来去很方便,信息也较灵通。洪秀全7岁进入村里私塾读书,学习传统课目——《四书》、《五经》等,但他不满足于此,喜欢另外读一些中国历史和奇异书籍,喜欢听出洋归来的人讲海外的事情。他天性聪明,想象力丰富,在孩子群中是出众的,博得乡亲们和塾师的赞许鼓励。
  • 隐士大风流

    隐士大风流

    本书介绍了许由、伯夷和叔齐、介子推、钟子期、鬼谷子、陶渊明等十七位在中国历史上比较著名的隐士的生平事迹、归隐的理由,演绎了中国所特有的隐士文化和隐士情结。
  • 安徒生

    安徒生

    安徒生是丹麦19世纪著名童话作家,世界文学童话创始人。他生于欧登塞城一个贫苦鞋匠家庭,早年在慈善学校读过书,当过学徒工。受父亲和民间口头文学影响,他自幼酷爱文学。11岁时父亲病逝,母亲改嫁。为追求艺术,他14岁时只身来到首都哥本哈根。经过8年奋斗,终于在诗剧《阿尔芙索尔》的剧作中崭露才华。因此,被皇家艺术剧院送进斯拉格尔塞文法学校和赫尔辛欧学校免费就读。历时5年。1828年,升入哥尔哈根大学。毕业后始终无工作,主要靠稿费维持生活。1838年获得作家奖金——国家每年拨给他200元非公职津贴。安徒生终生未成家室,1875年8月4日病逝于朋友——商人麦尔乔家中。
热门推荐
  • 林叶之情

    林叶之情

    那是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校园到婚纱,还有婚后故事,经历了那么多坎坷终于幸福结局。希望大家支持
  • 小布丁上古环游记

    小布丁上古环游记

    天地初开,上古四海八荒内,金铸台阶,玉成琼楼,豹尾虎齿而善啸......
  • Wyoming

    Wyoming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暗恋我?你死定了!

    暗恋我?你死定了!

    她没有想到的是,那么多年过去,曾经的人真的再次出现在了她的面前,只是她并不知道,等待着她的,究竟是劫是缘?她能做的,只有坚持到底,亲眼去看、亲身经历命运的安排。
  • 血溟煞皇录

    血溟煞皇录

    错的不是我而是这个世界弱小才是原罪我将净化这个世界洗清罪孽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拽公主降服冷冰川

    拽公主降服冷冰川

    他,一个风度翩翩的东方家少爷她,一个烂尾楼的穷人好学生她,考上樱逸的高材生他,被迫上学的帅冰山菲力牛排摆在心雨前面,她从容的拿出刀具,切着牛排,夜想:她的动作,好像。。。。心雨发现夜再看她,抬起头,对夜笑了笑,说“怎么了,我脸上有东西吗?”夜摆摆手说“没有”心雨点点头,又继续吃了夜想:她,好美,为什么,我看到她,就想看到。。。。她,他又去哪了??
  • 当选帝侯破产之后

    当选帝侯破产之后

    当卡尔.弗兰茨终于熬死自家无良远方表亲成功继承了选帝侯的位置后,他却惨遭破产。当一个从天而降的精灵长公主出现后,本来只想从精灵手里骗点钱回家娶媳妇的他却由此走上了一条命运未知的道路。【本文世界观源自部分中古战锤以及作者菌喜欢的小说比如魔戒、冰与火之歌,异常生物见闻录等。】
  • 天语魔校

    天语魔校

    传说中,有三位天语者。一位手执神剑,斩破世间万物;一位手执法杖,参透万物真理;一位手执长弓,射破宇宙苍穹!当一位完全不懂魔法的普通人,穿越到了这个世界,会发生怎样的故事?究竟是什么才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传说中的神战究竟结果如何?一切尽在《天语魔校》
  • 时等颜来

    时等颜来

    那年三月是他第一次见她,明德楼前,那明媚的笑容深深的印在了他的脑海里…日后再见,人依旧可笑容却满是苦涩,他一直在等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