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149400000011

第11章 尘世杂俎(杂文卷)(10)

生活中也有这么一种人,习惯于四平八稳地活着,一听到“披荆斩棘”、“开拓奋进”什么的,立刻想到“风险”,凡事“不敢为天下先”,人云亦云,人趋己趋;自己养胖发福不干事也罢,还在改革者背后指指戳戳,当“评判员”。这种人永远不会闪腰、绊脚和摔跤,正像黑格尔那句名言所说:“只有那些永远躺在坑里,从不仰望高空的人,才不会掉进坑里。”这种“躺在坑里的”“永不仰望高空”而暮气沉沉,一无所感的人,同古时的泰勒斯,今时的锐意改革奋进、开拓新生活的强者相比,才是真正的糟糕呢!古人云:“哀莫大于心死。”

(1986.11)

悲伤谈

“没有眼泪,没有悲伤,砍头只当风吹帽。”不知哪部歌剧中的女英雄唱的这一句,打动了多少人的心!这女英雄,好样的,身陷囹圄,苦别同仁老母之际还这么豁达乐观。倘若此刻她是哭哭啼啼寻死觅活的,人们也就不会对她肃然起敬了。

然而,人毕竟乃血肉之躯,难免有“七情六欲”的,“悲”便是“七情”之一。子路死,孔夫子“哭于中庭”;燕妮逝世,马克思悲恸,“我生命顿减一半”;飞夺泸定桥时,毛泽东为舍身冲锋、血染桥板的红军战士脱帽致哀,眼里滚下了一串泪珠……可见,悲伤是人之常情。

然而,悲伤过了头就不大妙了。林黛玉见了落花,就“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式的悲怆了好一阵子;听见宝哥哥、宝姐姐洞房花烛,鸾凤和鸣,竟也双流长泪,“焚稿断疾情”,“魂归离恨天”起来。还有咱们的祥林嫂,终日苦容掉泪,一提“我们的阿毛”便椎心泣血,那是有悖于养生之道,注定要损减寿命的。

过分悲伤固是容易“减寿”、“白头”,可真的丁点儿也“没有眼泪,没有悲伤”,怕也未必那么妙。未庄的阿Q先生,不配姓赵,只配住土谷祠,被闲人们任意揪打,娶不到吴妈……照样乐也融融;要杀头了,倒也泰然,还觉得人生天地间大约本来有时未免要被杀头的,还怨艾自己画押画得不够圆……这样的“没有眼泪,没有悲伤”,实在是哀之极至悲之莫大。

从“阿Q现象”看来,人生还是有些“悲伤”的好。花果山上的美猴王,在高居王位、饮酒品果乐也陶陶之际,突然滚下泪珠,想到要老、要死。这一“悲伤”有分教他渡海求仙,干出“大闹天宫”、“西天取经”什么的宏伟事业来。王羲之当年出席兰亭诗会,虽有“茂林修竹”,“流觞曲水”之极乐景致而难掩“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那样的悲怆,因而唤起文思,写出了《兰亭集序》式的脍炙千古的瑰丽篇章。还有那位刘皇叔,上厕所时忽见“髀里肉生”,竟慨然流涕:“日月若驰,老将至矣,大丈夫不纵横捭阖建奇功,悲哉!”正是这等“悲伤”,饱蕴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事业的强烈追求,使之奋醒,予之鞭策,催之为“大丈夫纵横捭阖建奇功”而孜孜奋斗,永不驻足!可见“悲伤”也是人生的一种“大彻大悟。”

过去咱们怕言“悲伤”,以为是“缺少革命斗志”;今时看来“悲伤”亦可贵,“悲伤”亦难得,人生有这么一回二回壮哉足矣!当然,这“悲伤”须是美猴王、王羲之、刘皇叔式的“大彻大悟”,而不应是林黛玉、祥林嫂“终日哭泣”式的神伤减寿。相反,活着最怕的就是阿Q式的无悲无泪,乐也陶陶。

(1989.3)

沾光与掠美

自然界有些现象总是这样的有趣:不是光源的物体往往又能发光。譬如月亮,本身不发光,可偏偏又能将太阳的光“反射”出来,遍洒银辉照人间。又如镜子,这是明摆的不发光物体,却能在日光下射出耀目的光来。就说湖面吧,虽只是由无数水滴组成,可在太阳月亮底下又是那样的波光粼粼。不是光源然而又发光,有人戏之曰:“此乃非光源物体‘沾’了别的光源体的光。”

自然界这种“沾光”现象,是一种物理现象,大可以用光学中“折射”原理来解释,然而“沾光”不知怎么的被弄到人类社会中来。譬如落后小山村附近建了个现代化矿山,于是乎有了电灯、自来水,这便是小山村“沾”了矿山的“光”。“小子参军,全家光荣”,这是“一家子”沾了“小子”的“光”。“一人当官,鸡犬升天”,这是“鸡犬”们“沾”了那位“当官的”的“光”。“沾”人家的“光”者,不论本身有“光”与否,只要是“沾”上了些“光”,于是乎自己也“光”了起来。

“沾”他人之“光”者往往自己也“光”,于是某些国人乐于迷于醉于那“沾光”的事业。汉时的张道陵弄道教。弄道教就弄道教呗,可却偏偏嫌自己的“光”不足,便将死去数百年的老子拉出来尊之为“教祖”,于是光辉大增,自己也顺理成章“沾”了人家的“光”。《儒林外史》中那位蘧公孙,看见那马二老先生编撰的文选,便急着要与人家一道“站封面”,“沾光”的思想可以说是“膨胀”了。就像我们现代的一些人士,口中老挂着诸如“某某官是我当年的老同学,我们同吃过一锅饭的”,“××明星是我的学生”,“我与××长熟,我们常在一块碰杯呢”。而到底是不是“老同学”,“同吃一锅饭”,是不是“学生”,“一块碰杯”,还很难说。

生活中有些君子,光“沾”别人之光使自己发“光”已觉得不过瘾,往往要“更上一层楼”,“掠人之美”。战国时大政治家吕不韦豢养着一班文人墨客专为他写文章,那年此公集合门客共同编写一部以阐述儒、道思想为主、兼及名、法、墨、农及阴阳家言的巨著,起名为《吕氏春秋》,正儿八经地在封面上署上自己的大名,“掠”了诸位门客先生的“美”。“掠美”“掠”得丧心病狂者恐怕要算唐代诗人宋之间了,其外甥刘希夷那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便使他“求之不得,日夜思服”,一心要攫之为己有,竟设以巧计而杀之!今时有这么一些人士,喜欢将下面所做的一切归为自己所为,更擅长于将秀才们的“文字”说成自己的“作品”;身为“名作家”、“大编辑”,也总喜欢在那些“无名小卒”们的文稿的“最佳位置”上署上自己的大名……

忽然想起了两个人。一位是北宋的欧阳修,另一位是十九世纪德国音乐家门德尔松。前者主编《新唐书》而硬要同署上其属下宋祁的大名,以为宋的贡献不可抹杀。后者红着脸在英国女王面前陈说名曲《伊塔尔兹》不是他所作而实乃其妹的作品,署他这名是因为当时他的家庭不赞成用女人的名字发表作品。这等不“沾”人“光”,不“掠”人“美”的品德与那些见“光”就“沾”,见“美”就“掠”的人士相去又何止天壤?

不“沾光”,不“掠美”,“光”要自己发,“美”要自己创,此乃人生之至美至德也。这一点,何不学一学咱们的欧阳公和西洋的门德尔松?

(1989.5)

“味”考

大凡食物都有点味。饮一杯“茅台”或“味美思”,顿觉甘醇爽心;啃橄榄,清香久蕴,余味未尽;喝蜜浆,生甜昧;尝黄连,知苦味;呷老醋,见酸味……当然也有无味的,如白开水,喝下去有啥味?不过这等食物应用孔乙己的话来描述:“多乎哉,不多也。”

食物有味,于是便出现了品“味”能力之差异。日前,小时的“扑克友”自乡下来,当然是要格外款待的了。不料那清香诱人的“茉莉花”刚饮了一口,便连声叫道:“无味,无味!不如浓咖啡好。”菜碟里摆有香菇,他则认为:“不过像吃芋头干罢了。”捧上“人参可口可乐”,以为他要说声“好”,谁知他却脸苦眉皱叫一阵:“活像‘十滴水’!”想来这我这朋友的味觉细胞真有点与众(首先是我)不同了。

饮食的味各有迥异,当然是常事,可非饮食性的“味”之迥异,里头就有点文章了。《东坡志林》中说有两个穷措大在一起谈心。一个说:我平生之愿望就是吃饭和睡觉,如果有一天得志,我一定吃饱就睡,睡后接着又吃;另一个则不以为然,说:“我与你不一样,应当吃了又吃,哪里还顾得上睡呢?”同是穷措大论吃睡,其“味”觉竟有如此之异?一个家庭中也有“味”觉迥异的:丈夫爱下象棋、打桌球;妻子爱逛大街、看电影,两口子常为“味”不同而拌嘴儿。隔壁单身汉宿舍有两位青工,一个爱论齐白石的“虾趣图”、徐悲鸿的“奔马画”;另一个却爱讲女人的大腿或有关大腿的风流韵事。“味”之迥异于此可见一斑。

生活中往往这样,有些事中的“味”,尝似甘香而却使人心衰体弱,神志恍惚;有些虽“味”苦涩倒却令人耳聪目明,长有裨补。就说前面那位爱谈女人大腿,爱捧女明星画像“飞吻”的青工吧,其“味”可口,舒爽得很,但毕竟是“风月宝鉴”,弄得神经衰弱或飘飘然什么的,于建功立业毫无益处;倘若那“味”浓得出格,学起阿Q捏小尼姑面颊或出有“吻的风波”什么的来,那就真有点不妙了。还是那位兴味于画草画花的好,虽说不上成名成家,但业余修身养性,陶冶情趣,那益处受用不尽。报载一位农桑妹子对“剪纸”颇为得“味”,农活之余便埋头其中,十载不渝,其作品居然被选送出国办展览去了,那才令人艳羡的呢。

人之“味觉”并非生与俱来不变,而是有一定的“可变性”。阿Q看女人,开头觉得是异端,“贱货”,“味”之甚“恶”,谁知自从捏了小尼姑那面颊之后,也害得飘飘然了,倒觉得这“味”香了起来,甚至还想:“应该有一个女人了!”高尔基年轻时有一阵曾同社会上的一些不三不四的人为伍,以为有“味”,后来读了书,那书中之“味”使之醒悟,顿觉前“味”甚臭不可取也,于是潜于书斋觅“味”,而后竟投身于文学,伏笔熬夜伴青灯,终成一代文豪。我那位写杂文的朋友,先前嗜上了赌“味”,昼夜泡于其中常常浪个精光,“气跑老婆又败家”,这时才知不是个“味”,一咬牙重操杂文业,笔耕数载,现已出有一部《晨露集》……

食物百味,欲“考”不难,难“考”的是这人生之“味”,非要你开动脑筋反复品尝不可。一“味”当前,总得“三思”此“昧”属何种?是喜欢谈女人大腿或阿Q捏小尼姑面颊式的,还是爱欣赏“虾趣图”、“奔马画”,空余翰墨画花草式的?是醉生梦死如赌徒嫖客扒手式的,还是“拥书面壁,挑灯笔耕”更夜不倦式的?倘若发觉不对“味”,还是趁早学一学高尔基或我的那位写杂文的朋友为好。

(1988.5)

贺“忧”

生活中不少事值得庆贺。譬如“结良缘”、迁新居、儿孙上大学,还有校庆、厂庆、新公司开张……何以贺之?盖在其中之“喜”也。这种美景良辰、欢歌笑语式的“贺”,人们习惯成自然。而我却发现还有一种与“贺喜”相反的“贺”,名之日“贺忧”。

“贺忧”,依我之见解,是人家有了不快之事或什么“不测”,而去庆贺。《国语》中载晋国正卿韩宣子因贫困而忧,大夫叔向却为之祝贺。叔向以栾武子(晋子卿)和欲昭子(正卿)为例,来说明“贫而有德,长治久安”和“位尊身危,财多命殆”的道理,为韩“虽贫而有栾武子之德”而大力庆贺一番,说得韩宣子大为折服,跪拜顿首。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闻友人进士王参元家中失火,不仅不去信慰问,反而写信这样道贺:以前“京城人多言足下家有积贷”,“士之好廉名者皆畏忌不敢道足下之善”,今日,“幸为火之所涤荡,凡众之疑虑,举为灰埃”,然而今“以示其无有,而足下之才能乃可以显白而不污”,日后,“发策决科者(负责推荐选拔的人),授予而不栗(授予你官职再也没有顾虑了),是以终乃大喜也……”更是别具一格。

人家有忧或不测,你却跑来道贺,这是何等道理?我说他这是凭着大道理:“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便是“贺忧”者们的哲学基础。“贫”虽然是件坏事,然“贫而有德”,就能“长治久安”;家中失了火,虽算倒霉,然而能烧去人们的谣言和疑虑,为你扫清了障碍,铺平了道路。叔向、柳宗元这类“贺忧”派,都无疑比那些平庸的安慰派看得更深,更远,都在揭示“福倚于祸”,“祸伏于福”,坏事可以变成好事的道理。“贺忧”的另一种积极意义是使困顿、罹难的亲人朋友摆脱忧伤痛苦,从中看到光明、希望的一面,使之锤炼品性,砥砺意志,励精图治,去将“祸”转化为“福”。光这一点就够振聋发聩了,应得思想教育工作之“金奖”。

叔向、柳宗元“贺忧”,虽然只是为他们那些封建士者文人的仕途腾达,长治久安计,但他们的那种充满着辩证法原理和思想教育艺术的“贺忧”,在今天还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当你的“千金”高考落榜,终日泪下;当你的公子误踏迷途,犯了过错;当你的朋友所承包的公司亏损、破产;当你的同事某项科研项目失败……你是否也来点“贺忧”呢?

“贺忧”是照亮和温暖困顿者心坎的一道阳光,是一种高妙的教育艺术,它同“贺喜”一样重要,有益,不可或缺,然而更难得,更可贵。

(1988.8)

“人比人”思辨

中国有句谚语:“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你这瓶是假茅台还是真茅台?得拿出正宗茅台来“比”一“比”。你这是正宗的“王麻子”还是冒牌的“王麻子”?也有待于拿出正宗货。

做生意是货比货,做人则是“人比人”。你那“功夫”是否“万夫莫当”,得在比武场上“比”一“比”。《水浒》中那位假厉害的洪教头与真厉害的林教头一“比”,立时高下分明。你是真好汉还是假好汉,钺斧架在颈脖上便可分晓。不过“人比人”可不像“货比货”那么简单,比什么,怎么比,又往往要因人而异,因内容而异了。

有一类是“向上比”的,即工作事业上与强者比。《庄子·秋水》中那位河伯目睹大海“无边无际”之风采,顿时“旋其面目,望洋而叹”,大愧弗如,就像有些人感慨的那样:“我和他都是同时搞科研的,人家已是成果累累出名成家了,可咱……”当然还有另一种“向上比”的,但不是工作上事业上“向上比”,而是在生活待遇上。“同时从政出仕,人家已官至‘县处’、‘地专’,还坐上‘皇冠’、‘蓝鸟’,可咱……”“他凭什么比我高?我哪点儿不如他?”

有一类是“向下比”的,在事业工作上与弱者比,“论职称,咱是‘副高’,学术著作,少说有厚厚五大本,他小子呢,打三鞭也追不上!”还有这么一种“向下比”,即在生活上、待遇上“向下比”。彭德怀身居高位,可在衣食住行上处处“向下比”。他有一句口头禅:“常与老百姓比。”

“人比人”,由于各类“比”的内容、方法、出发点不同,其“效应”和“作用”也就各有迥异。在工作、事业上“向上比”,往往是“人比人,愧死人”。“愧”,本身是一种大彻大悟,催人反思,奋发和振作,快马加鞭追上去。在生活、待遇上“向上比”,只能是“人比人,气死人”,忿懑牢骚骤增,乃至颓丧沉沦;在工作上“向下比”者,往往是“人比人,骄死人”,一“比”之下,飘飘欲仙,长此以往,怕要成为时代的落伍者。而在生活待遇上“向下比”者,则往往是“人比人,警策人”,越“比”心越“明”,“气”越“顺”,牢骚越少,吃苦耐劳,奋发干事业。

我衷心赞美“在工作上向上比”和“在生活待遇上向下比”,盖因这两类“比”是人的一种辩证的对照,是一种正确的“自知”和“彻悟”,人的奋发振作往往滥觞于此。

(1993.5)

“言之教”与“无言之教”

大凡教书育人,恐怕离不开语言。在一般情况下,倘若教师上一堂课或家长给子女讲述某个道理,不用语言而比手势,那恐怕就不成其“教”了,而只能是引人发笑的哑剧。因此,教育首先是“言之教”。

“言之教”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孔子家语》中说,子路见孔子,对孔子说:“南山有竹,不揉自直,斩而用之,达于犀革。以此言之,何学之有?”孔子说:“括而羽之,镞而砺之,其入之不亦深乎?”一席话说得子路心悦诚服,再拜而受教。试想,倘若没有孔夫子这一番精辟入里之“言教”,那位顽皮任性的子路是决不会醒悟的。当年诸葛亮如是诫子:“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样的“言之教”的重要教育作用,恐怕是谁也不能否认的吧。

同类推荐
  • 李国文楼外说红楼

    李国文楼外说红楼

    李国文先生评《红楼梦》随笔集,本书集渊博学识与深遂思考于一体,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以独特的视角为中国红学界提供了新鲜的眼光。
  • 外国散文名著快读

    外国散文名著快读

    本书编选范围广涉古外国文学史,但仍以近现代为主。近现代散文名著约占70%的比例。同时,考虑到文学的当下性和现时性意义,以及青年读者求新之需要,当代散文名著也占有适当比例。每部名著的编写体例分设六个栏目:即背景搜索、内容精要、精彩片段、名言佳句、阅读赏析和专家建议。其中背景搜索和内容精要对每部名著的写作背景及其总体概貌作简明扼要的介绍,精彩片段和阅读赏析将侧重介绍和分析其最具代表性的散文篇章,由面到点,点面结合,可满足读者多方面的阅读需要。
  • 避免受到伤害的途径

    避免受到伤害的途径

    文字清丽、平易而富有感性,同时涵有女性的精致与细腻,是朱文颖这本作吕的最主要特色。作为20世纪70年代作家的群的代表之一,读者更多了解的是她在小说中创设的优美竟境,本作则以散文随笔和对谈两种形式,从作家对生活的感悟、对文学的理解和阅读习惯等多重角度的为我们展示了其鲜活立体的内心世界。
  • 陶渊明集

    陶渊明集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桃花源,把人生的所有遭遇变成喜逢千百年来,诗人陶渊明和他笔下的桃花源,备受世人推崇向往。无论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还是白居易、苏东坡、欧阳修、朱熹,无一不是他的忠实读者;《陶渊明集》为其集大成之作,家咏户诵,流传至今。陶渊明修身养性、安身立命的大智慧,巧妙又自然地融入他每一首诗句之中,读来让人怡神忘忧,内心平静放松,焦虑烟消云散。翻开本书,心情低落时,瞬间被治愈!
  • 外国文学的朝圣之旅

    外国文学的朝圣之旅

    本书在重温古典的基础上,更偏重20世纪的作品,着重介绍世界著名的文学作品的作家、作品及艺术特色。以助于读者在世界文学的大背景下了解西方文化精神和东方文化神韵,汲取人类文化的精华,感情人生,净化心灵,提高综合素质,进而重塑一种强健的精神人格。
热门推荐
  • 冷君霸爱偷心皇妃

    冷君霸爱偷心皇妃

    她,从小父母双亡,被表姐养大,可今天表姐结婚,她在酒店的洗手间了竟让被一个叫月老的神仙拉到了古代,呆萌可爱的她,在古代能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剑圣的魔法梦

    剑圣的魔法梦

    某人用时15年,被关在秘境中修炼,发现自己已经到剑圣了?白泽“嗯,我已经到剑圣了....可是我想成为魔法师啊...怎么办?”
  • 将军的娇美夫人

    将军的娇美夫人

    【一切都是有目的的计划,从来到你身边,再丝毫不损地抽身而去。】【你是个意外,但我不在乎。】楼九处于棋局之中,又处于棋局之外。而身披多层身份的他,会和楼九这位战无不胜的女将军斗智斗勇吗?注意:作者智商不在线,全靠后面慢改,尽量写完。
  • 战世龙君

    战世龙君

    修真界,灵兽横行、修士相斗,宗门相争,这里从来就不是一个平安之地。这是最好的世界,无名之辈们可以偶获奇遇而快速崛起;弱小的门派若能抓住时机,便可成为一方霸主。这也是最坏的世界,天纵之才们会因一时疏忽而命丧黄泉;强悍的宗门也会一着不慎,轰然覆灭。陈招财,这个资质低劣的少年极其侥幸地冲进了喧嚣复杂的修真界。他以一往无前的气势奋斗在这个世界,让这个本就不安生的世界更加疯狂。陈招财:既然这个世界的利益已经被人瓜分完毕,那么就我重新把它划分一次吧!
  • 爆宠萌妃:腹黑邪王滚一边

    爆宠萌妃:腹黑邪王滚一边

    21世纪金牌神偷,却遭到同伴背叛,穿越异世,能否涅槃重生?某女:“禽兽!你的手在哪里?!”某王邪魅一笑:“娘子,我是在帮你按摩啊!”某女:“滚蛋啊!!!”某王:“不如今晚本王服侍你吧?”某女:“今晚你滚去房外睡!”某王:“娘子,别介啊!!!!”
  • 千凝雪

    千凝雪

    她,雪风之颠的初遇,改变了她不寻常的一生,神秘的身世之迷逐渐揭开。他,神界崇高的羽神,时而冰冷的他也会为谁融化。他,万魔之主,面对如此单纯简单的她一见倾心。你是乱世之主,也是灭世之神,不知何去何从。
  • 重生九零小福宝

    重生九零小福宝

    简介:夏春风重生了,上辈子无父无母的她得了疾病一个人在医院里孤零零的死去。一朝重生就成为了传说中的极品作精,还好自带锦鲤的她每次都能够运筹帷幄,成为了全家又宠又爱的福宝。可是某天,她忽然发现自家老爹并不是一个小小的司机那么简单,而是人人口中哪位花钱都请不到的金牌保镖首领X!而她的哥哥却也在不知不觉当中成为了娱乐圈里的大佬。两个小弟也成了科学界和美术界里的风云人物。就连她妈妈之前也是一位有名的名医!一家里就她废材成为了全家重点的呵护对象,那日子过的是每天都红红火火的。
  • 我是魔女我怕谁

    我是魔女我怕谁

    因为她那位脑袋常脱线的半桶水魔女老妈的缘故,她不得不女扮男装跑去念男校。念就念吧,不想,却念出了纠葛不清的麻烦爱情。她只想不受约束逍遥自在地活着,他们的执着,却让她不得不停下脚步。MA,爱就爱吧。她是魔女,她会怕谁?
  • 皇家少爷迷恋俏甜心

    皇家少爷迷恋俏甜心

    身为英国皇室公主的她,却为何在小时候就爱上Y了?本来前途无量的她,为何放弃国内的学习,跑到中国,还惹上了冷月宸,为何?偏偏伊俊风这个配角又看上洛丝纯了。哎,她的身份很多,却偏偏一下子给爆出来,惊煞世界人。英国皇室公主爱上两个人?还都是冰山,单单只对洛丝纯一人温柔,世界奇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