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756800000009

第9章 银元(1)

我国历史上曾以银元作为货币进入市场流通。世界上银元种类繁多,特别在16世纪后随着东西方交往的频繁及各资本主义列强向东方的不断扩张,许多西方国家的银元也流入我国市场。所以,我国的银元大约有400余种不同的版式,其成色、大小、重量也很复杂。这无疑对银元的真伪鉴别,确定成色,带来了一些困难。

一、银元的沿革

最早流入我国的银币是16世纪中叶由西班牙商人带来的西班牙银币,在我国的福州、厦门、台湾、广东沿海地区流通较广,以后墨西哥、美国、越南、日本、香港银元才逐渐流入。我国早期的银元即仿照外国银元铸造。

官铸银元是从清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开始的,次年流通于市场。此前之银元均系地方及私人所铸,成色重量也不一致,因非政府明令许可,故未广泛流通。

光绪十五年所铸造银元为龙洋,一面铸龙纹,一面为“光绪元宝”四字,系广东省造,此为官银元之始,亦为龙洋的起源。后于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湖北、天津、四川、重庆等地竞相铸造银元,由于各地不受清廷直接管辖,致使龙洋品种繁多,品质优劣不一。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终因各省设局铸造银元,成色重量参差不一,造成流通使用上的困难,乃规定各省使用银元,统一为湖北、广东两省铸造。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又兼铸小银元以便使用。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为再次统一起见,在天津设造币总厂,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落成,并在直隶、江苏、广东、湖北设分厂,由总厂发给模型,规定成色、重量、花纹,以求一致。且从每批铸出之银元中抽出数元,熔化检验,其成色、重量之差异均不得超过1‰,如有不符,即全部熔化重铸。

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将银元单位由元改两,曾铸造大清银币,重1两,成色为足银(实际成色为98.5%)。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又改铸大清银币一元、五角、二角五分、一角四种。

龙洋虽然种类繁多,但屡经淘汰,现仅存数种,常见者多系光绪年间在广东、湖北、江南及北洋造币厂所铸之光绪元宝及宣统年间所铸之大清银币。时称民国以来所铸造之银元为新币,清朝所铸者为旧币。

辛亥革命以后又出现了袁币(即刻有袁世凯像者)与孙币(刻有孙中山像者),此外还有诸如共和国纪念币、黎元洪开国纪念币、徐世昌纪念币、段祺瑞纪念币、曹锟纪念币等新币,因种种原因它们均未普遍流通于市场。

1914年所铸袁币,重为库平(见后注一)七钱二分“七钱二分”、“库平两”和“市两”等为非法定计量单位,但银元历来以此为计量习惯,不宜改为法定计量单位,故在后文中凡涉及此计量仍保持习惯表述,特此说明。,成色原定为90%,含银重量为库平0.648两,由天津造币总厂铸造。因旧币改新币(龙洋改袁头)损失过大,故将成色由90%降为89%,以补助铸造经费。此后,南京、广东、武昌、杭州、安庆等地分厂先后铸造银元,形式正面为袁世凯像及铸造年代,背面有嘉禾及“一元”字样。

自1927年国民政府迁都南京后,改用孙中山开国纪念模型铸造新币。正面为孙中山先生肖像,背则外绕英文,中,间书面值“一元”。

1933年国民党政府废两改元,并公布《银本位币铸造条例草案》,此后所铸的面孙中山像、背双帆船银币是全国统一的国币。1935年停铸,1949年又恢复银本位,复铸银币,但不久国民党政权溃逃台湾,铸造银币中止。

二、银元的种类

本国银元

我国银元种类繁多,估计有400余种,涉及各个年代,并有各省、市不同特色、暗记、形状等。为使读者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根据作者所掌握的资料。

(1)袁世凯银币

袁世凯为清末北洋军阀之鼻祖,以“小站练兵”起家,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清朝设练兵处,兵力逐渐集中于袁一人之手。1911年辛亥革命后,袁被资政院选为内阁总理,一面挟制清室,一面与革命军相持于武汉。各派代表议和后,袁被参议院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4年颁布《中华民国国币条例》,同时确定铸造袁像新币,并且统一成色,由各省分铸,使它成为铸币最多、流通最广的银元。袁像新币的使用不但抵制了外国银元的侵入,而且使各省自铸银币逐渐淘汰。袁世凯头像银币,正面有袁世凯侧面肖像及制造年代,背面为嘉禾图,中间为“一元”两字。此币有中华民国三年、八年、九年、十年、十二年、十五年,大字、小字、签字等版别,重量为库平七钱二分,折市两为0.85968两(26.865克)。

①民国三年(1914年)

a.是最常见的一种,留在民间极丰。

b.有意大利聘来之雕刻家在币上署名,表示负责之意,俗称签字版。

c.正面袁世凯半边正面像(俗称七分面)。头像略为偏左,颇少见。

②民国八年(1919年)

仅年代变更,其他如旧。广泛流通,铸额较多。

③民国九年(1920年)

同民国八年。

④民国十年(1921年)

同民国八年。

⑤民国十二年(1923年)

a.袁世凯背叛民国,妄图称帝,举国舆论力主废铸袁像银币,故改用龙凤图案,但最终仍以图案极重帝王色彩而弃之未用。此币为天津造币厂所铸,据传说是为纪念溥仪结婚而作,未正式发行,俗称龙凤纪念币。该币雕刻精细,为中国近代铸币之杰作。近有专家研究认为,该币正面的龙凤图案实际上是民国元年鲁迅、许寿裳、钱稻孙等人共同设计的国徽图案,人称十二章图。图案中含日、月、星辰、山、龙、凤、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等十二种吉祥物,象征国运长久美好。因图案过于复杂,当时未被采纳。因“一元”两字较大,故俗称“大字”。铸数甚少。

b.因“一元”两字较小,故俗称“小字”。铸数亦少,但较前种稍多。

(2)孙中山像银币

孙中山先生毕生致力革命,推翻清王朝后,将大总统位让于袁世凯,因袁世凯复辟称帝,遂领导“二次革命”。1916年袁卒于北京,由黎元洪继任总统,段祺瑞为总理。1917年,孙中山先生以“护法”为名,重组临时政府于广东,并于1922年率军北伐,1925年卒于北京。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自1927年后,中央铸币均用孙中山像,铸量之多几与袁像币相当。

孙中山像银币分两大类别:一种是孙中山头像银币。正面刻有孙中山半身像(俗称小头),上有“中华民国××年”,背面麦穗围绕“一元”两字,四周为英文字母。有民国十五年、十六年、十八年及陵墓、地球、无年号、嘉禾等版别。另一种是北伐战争结束后,新币形式尚未议定,1929年由美国、日本、英国、意大利、奥地利五国造币公司根据同一设计草图试造了一批孙中山侧面像银币。该币正面为孙中山大头像,上署铸造年代,背面图案为三帆帆船,船形、水纹有诸种版别,铸成后大同小异,或船上有小鸟三只,船旁有太阳;或“壹圆”之“圆”字为“元”;或背面上部有“金本位币一元”字样;或下面水波纹中,有小鸟三只等,均未被正式采用。制造年代有民国十八年、二十一年、二十二年、二十三年、二十四年、二十五年、二十六年等种。

①民国十五年(公元1926年)

此币为孙中山像银币试样第一种,“一元”两字围以嘉禾,发现极少,据说全国发现不超过3枚。

②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

a.孙中山陵墓币。此币铸于公元1927年。孙中山先生于1925年病逝于北京,停柩香山碧云寺。南京国民政府决定筹建中山陵,并铸有陵墓纪念银币和纪念铜牌。据传该银币仅铸480枚,分赠党政要员及护送灵柩人员。此币为意大利造币公司雕模制作,精细人微。银币正面为孙中山正面像,上有“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八字;背面有面值“一元”,下书“十六年造”,左为旭日青松,右为中山陵寝殿。中间大字“一元”。

b.正面仅孙中山正面像;背面中间为“一元”,两旁为麦穗和花卉,点圈外围绕英文。此币系试样之另一种,因人像太大,上端无纪年位置而未被采用。

③民国十八年(1929年)

a.正面孙中山侧面头像,上书“中华民国十八年”;背面为三帆船,下部为水面,波浪粗大,船两旁有“一元”字样。该币为意大利版。另外还有头像肩后有雕刻人署名的,也有右下角有一“R”字母的,但均不多见。

b.正面字、像同上,但均略小于上版,背面船及“一元”字样均略小,唯水面较大,波浪平静。该币为日本版。

c.正面头像为孙中山正面像,字迹与上述相仿,背面与上述各版基本相同,唯波浪居中。该币为澳大利亚版。

④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

a.正面为“中华民国二十一年”及孙中山侧面头像,背面为二帆船,右下侧有太阳,下部三鸟飞翔于水上,上部“金本位币一元”,有光边、齿边和梅花边数种。俗称“金本位币”。

b.正面与上相同;背面为二帆船,上部有飞鸟三只,俗称“三鸟币”,两旁为“一元”,右下侧有太阳光线放射。后因当局认为太阳在右下侧有落日之嫌,认为不宜,乃停铸封存,故流出不多。

⑤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

无飞鸟,其余与前者完全相同。

⑥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

除年代更易外,其余同上述二十二年币完全相同。

⑦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

除年代变更外,其余同二十二年币,唯直径小约2毫米。相传此币试铸时,值政府宣布法币政策推行成功,白银收归国有,全部银元收回销毁,故存世极少。

⑧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

1936年前中国白银流出甚巨,通货减少,物价暴跌。英国人李滋罗斯建议,实行通货管理。但国人用银习惯已久,故折衷改铸小重量之“一元”及中国银币。该币正面头像较小,周边有宽花回型纹饰,上有“中华民国二十五年”;背面四周纹饰同正面一样,中间为一布币,两旁“一元”两字,齿边。此币重量为20克,直径较二十二年币约小4毫米,系向美国旧金山造币厂定制试样,未曾流通于市。

⑨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

正面和反面的字、像、纹饰均同二十五年币,但厚度较之薄0.25毫米,直径、重量一致。

(3)团龙银币

团龙银币俗称龙洋。一种是光绪银币,有江南、广东造币厂及北洋、吉林、安徽、四川、奉天等省(厂)多种。各省大同小异,正面“光绪元宝”四字,字上有铸造省(厂)名,字下有“库乎七钱二分”字样。背面为盘龙,有阔嘴、大头、珍珠、长须等式样,龙身四周为英文省名、重量等内容。另一种是大清银币。正面为“大清银币”四字,中间为满文点圈,上部为年代及省名,下部为重量;背面团龙围绕“一两”二字,上下部各为英文省名及重量。

①广东省造

中国未铸银元时,外国银元充斥市井,较多的有西班牙、墨西哥、美国及日本贸易银元。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张之洞总督两广时,奏请自铸银币(当时吉林、新疆均已自铸银币),并在广州筹备建厂,因种种原因,迟至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方始开铸,所铸为库平七钱三分重量的银币。因其重量较普通银元多出一分,有利可图,民间及官方所持该币大部回炉,改版为七钱二分。改版后因版面图案设计不妥,被当局收回重铸。次年,再改版后之银元方为各省仿铸的标准版式。

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奉造币总厂命令,铸造库平一两银币,以祝贺慈禧太后七旬万寿。但试铸极少,民间罕见。

a.光绪(无纪年)反版(七钱三分)银币。原铸此币时,其重量规定为库平七钱三分,各种辅币亦按此比例。其意含银略重,使人乐意使用,用以抵制外国银币的流入。此币为我国机制银元之初创,因制作精细,图案美观,含银标准略高,大受百姓欢迎,反被世人收藏或私毁,以图薄利。此币图案正面“光绪元宝”,中间满文,点圈外英文省名及重量;背面团龙,上下为中文省名和重量,与各省新铸银元版式中西文的位置正好相反,故俗称七钱三分“番版”或“反版”。

b.光绪(无纪年)反版(七钱二分)银币。上述七钱三分反版减重后所铸银元,格式不变。据传该币设计稿送呈皇上审阅时,皇上认为币面四周有一圈洋文包围了自己,极为不妥,不予批准。故七钱二分反版尚未发行即换模改铸,用中文在面、洋文在背之格式。以后各省所铸之龙洋均按此格局开铸。

c.广东寿字一两银币。该币为中国近代机制银币中的珍品,史籍无考,迄今仅发现十余枚实物,又未见配套的辅币,可见并非一般流通币。前人曾认定为慈禧太后的寿辰纪念币,可能铸于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慈禧太后70寿辰之时。面文“光绪元宝”,两侧为蝙蝠图案(因汉语“蝠”与“福”谐音);背面中央为篆书“寿”字,四周饰以祥云及双龙戏珠图案,洋溢着祥和喜庆的气氛。中国前期的机制银元主币重七钱二分,与外国银元相同。为与中国传统的税金单位相一致,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起改为库平重一两,该币即注明“库平重一两”。原币直径为42毫米。

②湖北省造

地方自铸银币继广东省之后即为湖北。张之洞由两广转督两湖于光绪十九年(公元1903年),奏准设厂于武昌。其采用图案与广东相仿,所铸银币在全国流通甚广。初铸时,在银元背面龙之两侧加“本省”两字,后觉不妥,收回重铸。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张之洞奏准铸有“库平重一两”的大清银币,重量准确,成色亦佳,当时曾试行流通。

a.湖北本省银币。正面“光绪元宝”,中间满文,上部“湖北省造”,下为“库平七钱二分”;背面团龙二侧加“本省”二字。存世极少。

b.湖北大清银币。正面“大清银币”,中间满文,上部“光绪三十年湖北省造”,下为“库平一两”;背面为双龙抢珠,上部为英文“湖北省”,下为“一两”。因“大清银币”几字略小,俗称“小字一两”。

c.湖北大清银币。文字、图案均与上述同,唯“大清银币”四字略大,俗称“大字一两”。

d.宣统元宝。除年号为宣统外,其图案同一般团龙银币。

③安徽省造

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安徽造币厂在安庆铸有“二十三年安徽省造”银币,次年大量铸造“二十四年安徽省造”银币上市,至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旧厂拆除,筹建新厂。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始正式奏准,成立安徽省造币厂,专铸铜元,时开时停。民国八年(公元1919年)受军阀指使,私制成色减低之袁像银币,混杂于市,厂誉大受影响。

a.二十三年安徽省造。正面上部“二十三年安徽省造”,下为“库平七钱二分”,中间小圈内汉、满文“光绪元宝”;背面团龙,四周为英文“安徽省”、“七钱二分”等字。

b.二十四年安徽省造。除纪年为二十四年外,其余图案、文字正背面”。此年份铸币还有“大星”、“方四”、“小星”、“扁四”及“六辫大长花”等种类,不另附图。

c.戊戌安徽省造。此币是安徽省唯一的干支纪年银币。正面上部为“戊戌安徽省造”,其余均同(1)、(2)。

④江南省造

清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曾设置江南省,治所在江宁府(今南京市)。康熙六年(1667年)分置江苏、安徽两省。因为当时在苏州有一家专司铸造铜元的工厂,铸造银币厂名为避免与江苏省铸铜元厂名重复,故采用“江南省造”。江南省造银币全系南京造币厂所造,但现在大多数人均不知江南省在何处。

同类推荐
  • K歌技巧100问

    K歌技巧100问

    这是一套提高青少年音乐素质的指导性丛书,全套书目前推出五个音乐类专业方向,全套体例以100个一问一答的形式深入浅出地讲解音乐专业知识,语言风格口语化,时尚化。本册为K歌技巧方向。
  • 别拿电影说事儿

    别拿电影说事儿

    《别拿电影说事儿》选取了这些年我写的一些影评。尽管它们只占观影总数的五分之一都不到,但仍旧能代表我的观影轨迹。经典的电影值得收藏,浪漫的爱情电影让人落泪,无意间偶得的电影令人惊喜,还有代表台湾的城市电影和代表香港的警匪电影。我们热爱电影,更尊重像伍迪·艾伦和彭浩翔这样的天才电影人。我一直认为,对电影的好感来自非常私人的个人感受,源于一种生活的积累、审美的习惯和敏锐的感受力。所以,你可能无法完全爱上我的电影院,但望你能重新审视电影,重新爱上电影这门艺术。别忘了,电影是我们每个人的异想世界。
  • 课外雅致生活-中国舞蹈

    课外雅致生活-中国舞蹈

    雅致,谓高雅的意趣;美观而不落俗套。生活是指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的总和,范畴较广,一般指为幸福的意义而存在。生活实际上是对人生的一种诠释。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价值的体现,实现我们的梦想,带着我们走进先进科学社会,懂得生活的乐趣。
  • 世界装饰艺术(上)

    世界装饰艺术(上)

    人类艺术几乎与人类文明共生,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艺术史研究应当为希望了解和探寻艺术秘密的人们提供一些答案,应描述和展现出人类在漫长的历史中不懈的艺术追求轨迹,但是更重要的还在于把人们引向一个迷人的领域,展现人类的漫长的历史中的艺术长征历程。
  • 救猫咪Ⅲ----反击战!

    救猫咪Ⅲ----反击战!

    本书作者基于在全世界所主持的工作坊和讲座中的灵感,分析讲解了常见剧本写作问题,也分享了关于经纪人、项目经理的个人见解,介绍了如何获取并解读这些代理人对于剧本的建议,以及如何准备推介剧本的会面。同时,书中还收录了工作在一线的专业编辑们的疯狂故事及建议。
热门推荐
  • 降龙幕笛

    降龙幕笛

    降龙幕笛篇,是月亮湾之择道而行上篇,讲述月亮湾第二代湾主之女萧灵儿,三死而后生,与青云山通天道长独子段修洁,凤凰山爱徒马云飞,剑圣义子江枫之间的爱恨情仇……
  • 中国诗词名篇名句赏析(下)

    中国诗词名篇名句赏析(下)

    本书分上下两册,共收录诗词500余首。由《中国诗词大会》学术总负责人、命题专家组组长李定广教授编选、评注、赏析,所选诗词基本覆盖《中国诗词大会》第一季、第二季、第三季、第四季、第五季的命题范围,以及备选但实际未播出的诗词若干首。作者吸收了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确保注释准确无误,赏析深入浅出,活泼平易,引导读者进入诗意的美的殿堂。本书旨在向社会提供一种可靠的诗词读本,适合中学生、大学生以及不同层次的广大诗词爱好者阅读。
  • 人一生不可不知的2000个文化常识

    人一生不可不知的2000个文化常识

    《人一生不可不知的2000个文化常识》将一些读者可能感兴趣的、富有趣味的2000多个常识编辑成册,寻根探源,集纳中外灿烂文化,谈古论今,猎获古今丰富知识,让你轻松闻阅古今中外万事万物,开拓视野。既是一本知识储备辞典,又是生活之余的休闲书。
  • 倾城剑

    倾城剑

    男儿在世,轰轰烈烈走一遭雄心壮志,堂堂正正比天高红粉知己,生生世世伴我老天道之路,沉沉浮浮吾逍遥他是一名修真天才,可他的爱人却为他而死!他的爱人叫“倾城”于是,他愤怒了,为了复仇而创造了一部无上剑典,剑典名“倾城”在复仇的路上,一次次危险让他得到了一次次的奇遇,于是,有了陪伴他一生的唯一成长型神器,神器名“倾城”!他的活着的目的只是为了倾城,且看他为了复活爱人如何称霸三界,一剑倾城!
  • 陌上花开之公主的俏夫君

    陌上花开之公主的俏夫君

    两个制度完全不一样的国家,常年大战却没有一个结果直到景澜国主动提出议和并联姻以示修好,联姻?简直就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啊。那天景澜送来了他们的太子前来联姻,巧遇一年回宫一次的四公主,缘分使然……谁知四公主一眼便看上了他,向自己的母后请求成亲看着自己设计的计划全被打破,景澜太子怒从心来,想着法的要整死四公主,却没有料到…
  • M15王者之路

    M15王者之路

    有些人从一出生开始就被冠以天才之名,将一切优秀资源揽于怀中,殊不知后天的努力也会造就人中龙凤,他们的实力可达到甚至远远超越所谓的天才。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戏中的废土

    戏中的废土

    这就是个飞的。请不要观看,谢谢。。。。。。。
  • 宠物小精灵神罚

    宠物小精灵神罚

    这个世界,由我来守护!可以加一下,群号318223954,前提必须得经常出来聊天
  • 雾都谍影:二战离奇故事集

    雾都谍影:二战离奇故事集

    “事实比虚构更为离奇”,罗伯特瑞普利多次这样说过。看来这一精辟的见解很适合本书。本书所叙述的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生的看起来都是那样怪诞离奇和不可思议的故事。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著作可谓汗牛充栋,但是,对于那些神秘的、稀奇古怪的、令人费解的故事,却很少有著作涉及。本书或许能填补这一空白。读者在细细品味了本书中一个一个的小故事之后,可能第一印象会是:“这种事情恐怕不可能发生吧?根本不合逻辑嘛!”然而,这些饶有趣味,并且常常是难于理解的故事,都是经过细致的调查并得到了证实的——只因为是在战争期间,逻辑通常显得不合常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