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091100000014

第14章 精打细算,德施天下

赵匡胤罢了禁军将领的官,收回了他们的兵权以后,京畿重地可以放心了,可全国各地藩镇的威胁还在,剥夺外藩节度使兵权马上就摆上了日程。

过了一段时间,赵匡胤老调重弹,再次设下了鸿门宴。几位掌握兵权的节度使都接到朝廷的通知,通知内容是进京述职。这些人虽然都是封疆大吏,但外藩毕竟没有京师繁华,接到通知后,即刻整装进京。赵匡胤设宴招待这几位掌握兵权的节度使,并亲自作陪。

上次招待禁军的几位将领,酒宴设在皇宫,这次招待几位外藩节度使,酒宴改设在御花园。两相比较,少了一点森严,多了一些浪漫。

大家见皇上在御花园设宴招待,感到莫大的荣幸。所有人似乎都忘记了中国有“宴无好宴,会无好会”这句古话。酒席间,赵匡胤向每位节度使都敬了酒,很体恤地对大家说:“你们都是国家功臣宿将,戎马一生,已经是很辛苦了,如今藩镇的事务那么繁忙,还要你们干这些苦差事,实非朕优待贤士的本意,朕实在是过意不去!”大家都以为皇上体恤下情,心里感动得不得了,有一个人颇能揣摩主子心意的人,听出皇上话中有话。这个人就是永兴军节度使王彦超。

王彦超,就是当年在复州将投奔他的赵匡胤拒之门外的那个人。赵匡胤做了皇帝以后,曾当面质问过他,为何当初不肯收留自己。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最好的回答好像就只有磕头赔罪,多说几句臣罪该万死之类的话以求得宽恕了。王彦超却没有这样说,他谦恭地说:“复州是个小郡,庙太小,容不下真龙天子,如果当年留下皇上,皇上也就没有今天了。”并说这一切都是天意,非人力所能左右。赵匡胤听了心里很高兴,他高兴因为那句“一切都是天意”的话。因而,没有再与王彦超计较当年那件事。王彦超也凭他的能言善辩,逃过了一劫。

今天,王彦超听出了皇上话外之音,心领神会,连忙跪下奏道:“臣本来没什么功劳,却一直受到恩宠,心里一直很惭愧。如今年纪大了,留在节度使的位子上实在是占着茅坑不拉屎,请陛下赐臣归老园田,完成臣最后一个心愿吧!”

赵匡胤离座而起,扶住王彦超,说他深明大义,着实夸奖了一番。另外几位节度使武行德、郭从义、白重赞和杨廷璋虽然明白赵匡胤的意图,但却不愿意解除兵权,只管唠唠叨叨地说自己过去打了多少胜仗、立了多少功。

赵匡胤听后皱起了眉头,冷冷地说:“这些都是老皇历,陈年旧账,不要再提吧?”

第二天,赵匡胤下诏,免去了武德行、郭从义、白重赞、杨廷璋节度使之职,每个人重新安排了一个虚衔,就是那种有职无权、待遇不变的闲官。唯永兴军节度使王彦超继续留任。还有一些未赴宴的节度使如向拱、袁彦等人也都很识趣,主动上表请辞,相继交出兵权。这样,随同赵匡胤一起打天下的将领都解除了兵权,回家享清福去了。

赵匡胤吸取唐末五代藩镇之乱的教训,听从赵普的劝谏,削夺了开国将领们的兵权,这对于皇帝和武将来说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这充分体现了赵匡胤在政治上的驭人之术。然而,过分地削夺武将的兵权,导致宋朝出现了兵不知将、将不知兵,能调动军队的人不能带兵打仗、能带兵打仗的人却又不能调动军队的局面。虽然成功地防止了军队政变的可能,但削弱了部队战斗力。这是导致宋朝武事不振、形成积弱局面的重要原因。

赵匡胤用了赵普之计,顺利地收回地方将领的兵权、财权,为建立新的军事制度扫平了道路。不久,赵匡胤命皇弟赵光义为开封府尹、赵光美为开元府尹。

老将们都被免职了,边境的安全还得考虑,赵匡胤起用一批将领去镇守边关,于是命令赵赞屯兵延州,姚内斌守卫庆州,董遵诲屯兵环州,王彦升守卫原州,冯继业镇压守灵武,以防御西夏,李汉超屯兵关南,马仁瑀守卫瀛洲,韩令坤镇守常山,贺惟忠守卫易州,何继筠领棣州以抗拒辽国,再令郭进镇控制西山,武守琪戍屯晋州,李谦溥扼守隰州,李继勋镇守昭义,以御太原之敌。

赵匡胤这次派遣到各地的将领,名称都是“权知军”,即中央派到各地的军事长官,是朝官。权,有临时之意。虽然也管一方军务,对辖区内的军务有决定权,但不世袭,不固守。中央可以根据需要随时罢免、调动,避免了过去节度使尾大不掉的痼弊。

同时,他还作了一条补充规定:就是这些权知军的家属不得随任,妻妾儿女统统留在京师,朝廷以非常优越的条件照顾他们。各位权知军回京述职,赵匡胤都要赐宴招待,同时还会奖赏不菲的银两,使权知军们死心塌地地替朝廷卖命。家属、妻妾不许随任,颇有留在京中做人质的嫌疑。这就是赵匡胤的驭将之术。在派出守边军事长官的同时,赵匡胤又下令,从地方军队中挑选出精兵,编成禁军,由皇帝直接控制。这样,军权完全集中到了中央,牢牢地控制在赵匡胤手中。

赵匡胤不只使用了妙计将权力收归到中央,同时,他还做到以德服人,让众臣都折服于他的人格魅力。

一次,几个人从关南来京告御状。声称关南守将李汉超强抢民女,借贷不还。赵匡胤在偏殿召见了这几个告状的人,于是赵匡胤便问了这些人几句话。

赵匡胤轻言细语地问:“你的女儿是什么人?”告状者说:“是个农民!”赵匡胤问道:“李汉超没有到关南的时候,辽兵是不是经常前来骚扰?”告状者说:“年年来犯,苦不堪言。”“现在呢?”赵匡胤再问道。告状者说:“现在好了,边境安宁,百姓安居乐业。”

赵匡胤肃然说道:“李汉超是朕器重的臣子,你的女儿嫁给他为妾,比嫁给一般小户人家不知要荣耀多少倍。再说,如果关南没有李汉超,你的女儿、家产都没有安全。区区小事,却要到京师来告御状,真的是太不知轻重了。下次如果再来告这种刁状,朕绝不轻饶。”

赵匡胤喝令侍卫将告状之人赶出京城。告状之人一路哭着回去了。

事后,赵匡胤派密使到关南去,叫李汉超赶快将抢来的民女还给人家,借贷的钱也要尽快归还,做好了,朕可以从宽处理。如果钱不够用,可以向皇上说,何必要向百姓借钱呢!借了又不还,影响多不好呀!

李汉超跪听密使的传话后,感激流涕,立即将抢来的女人送走,将借的钱还给了别人。从此以后,李汉超勤政治军,将地方治理得平平安安,深得百姓拥戴。

赵匡胤巧妙地解决了问题,既没有让百姓吃亏,也使得李汉超保全了自己的面子,从此以后更加忠心于赵匡胤。这是赵匡胤独特的治理国家之道,厚德与智谋并用。

大宋未建立之前有一次,大将董遵诲问赵匡胤:“我经常看见随州城上空紫云如盖,还遇到过一条黑蛇长有百丈,忽然化为一条巨龙腾空而去。这是什么征兆?”

环州守将董遵诲,是高怀德的外甥,也是赵匡胤少时相识之人。他的父亲叫宗本,当年曾任随州刺史。赵匡胤小时候做客汉东,曾在随州宗本署所小住了几天。宗本很器重赵匡胤,而董遵诲却看不起赵匡胤,常借故欺侮赵匡胤。

赵匡胤笑而不答。数日后,两人又在一起讨论军事问题,董遵诲说不过赵匡胤,不由恼羞成怒,起身要与赵匡胤打架。赵匡胤避开了,并马上向遵诲的父亲辞行走了。

赵匡胤做了皇帝以后,董遵诲任骁武指挥使,一次在偏殿朝见皇上,董遵诲见是赵匡胤,吓得要死,跪在地下请罪,不敢起来。赵匡胤命左右将他扶起来,笑着问道:“你还记得紫云如盖、黑蛇化龙的事情吗?”董遵诲再拜说:“臣愚昧,不识真主,今蒙陛下赦罪,定当做牛做马,衔环以报。”

时隔不久,有士兵击鼓鸣冤,控告董遵诲有违法的事情数十件。董遵诲惶惶不可终日,在家待罪。赵匡胤召见了董遵诲,对他说:“朕对你已经赦过赏功,怎么忍心再追究你的旧恶呢?你不要怕,但以后必须改过自新,朕还是会破格重用你的。”董遵诲痛哭流涕,再拜磕头谢恩。董遵诲的父亲宗本,过去曾是辽将赵延寿的部下。赵延寿战败以后,宗本带着儿子南归,妻子却陷在幽州。赵匡胤派人到幽州,将遵诲的生母赎了回来,送与遵诲。董遵诲对赵匡胤更是感恩戴德,发誓要誓死效忠赵宋。

赵匡胤授董遵诲通远军使,镇守环州。董遵诲到任以后,召集当地的酋长一起开会,宣扬朝廷的恩德。众人都愿意效忠赵宋,使环州边境安宁,人民安居乐业。

赵匡胤顺利地解决了军队问题,又派遣文臣任各州的行政长官,官名叫知州事。

为了防止再次出现州、郡官尾大不掉的弊端,又在州、郡设通判一职,作为副职,与权知军、知州事共同处理政事。

通判的职责,史书记载:“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通判还有一个职责:“所部官有善否及职事修废,得刺举以闻。”即有监督任务。通判级别多数为从八品,与权知军、知州事的二三品相差悬殊。如此设置,恐怕有大小相制之意。

这样看来,通判一职,既司州郡官的副职,而又起了汉代的监御史(监郡)和督邮(监县)的双重监察作用。有此一职,中央与州、县的关系更为密切,朝廷指挥起来,就能够得心应手、应付自如了。

与此同时,赵匡胤还在各州设置转运使一职。这是从汉朝起设置的官吏,专门负责全国各地的军用、民用物资的转运工作。设置转运使的目的,就是控制全国的财政收入,也就是赵普提出的控制财政(制其钱谷)这一招,转运使专管各路财物,将各路所属州、县的财政收入,除留下少量应付地方日常开支外,其余全部解缴京城汴梁,纳入中央财政。

在此之前,各藩镇常以各种借口截留地方赋税收入,中央也没有好的办法加以控制,故此在宋朝初期,出现了地方财政肥得冒油、中央财政穷得叮当响的局面。将地方赋税收入一律收归中央,一下子就断了藩镇的财路,这一招是釜底抽薪。没有经济基础,外藩想要闹事,恐怕就难了。

通过这些措施,赵匡胤建立了赵宋王朝新秩序,政局也逐渐稳定下来。大宋王朝逐渐走向辉煌。

建隆四年(963)元旦,赵匡胤决定改年号为乾德,即这一年改称乾德元年。朝廷改年号,文武百官自然要祝贺一番,赵匡胤也借此机会赐宴文武百官,慰劳一下大臣们。整个汴梁城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海洋中。正当君臣兴犹未尽之时,武平节度使周保权突然向朝廷发来了告急文书。

原来是衡州刺史张文表叛乱,攻陷潭州,周保权虽派兵抵抗,但依然不放心,故而上表求援,同时给荆南节度使高继冲也发了求援信。高继冲担心张文表进攻荆南,也向朝廷上表求援,请求剿灭张文表。

赵匡胤接到朗州、荆南两处的奏章,心里一阵狂喜。这又是为何呢?原来,赵匡胤自解除了武将们的兵权、消除了皇位的潜在威胁之后,便将统一全国的问题便提上了议事日程。

唐末五代以后,藩镇林立,南北分裂,全国割据的政权多,北边有北汉雄踞太原,契丹族建立的辽政权也对中原虎视眈眈。南方几股割据势力如荆南、朗州、南汉、南唐、西蜀等,虽然对赵宋朝廷表示臣服,却是那种附庸属国的形式,土地并没有真正归入赵宋的版图。赵匡胤费尽心力地从柴氏孤儿寡母手中弄来的江山,也就是中原地区那么一小块,整个大中国,仍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

赵匡胤心中正在算计,用什么办法扩大赵宋的疆域。他看着御案上的两份奏折,犹如看到从水里冒出的两个葫芦,既然葫芦自动冒出来,那就捞起来,放进自家的厨房里,岂不是一件美事?

赵匡胤作为一代圣君,心高志远,深谋远虑。收复告急文书后,很爽快地答复武平使者,说朝廷即将派兵,帮助周保权平定叛乱。武平使者退出之后,他笑着对朝臣说:“真是天助朕也,荆湖两地政权寿终正寝了。”朝臣们没有弄懂皇上的意思,大眼瞪小眼地看着他,唯赵普面带笑容地站列班中,似乎已知个中奥秘。

赵匡胤微笑着说:“江陵南临长江,东距建康,西迫巴蜀,北近汴梁。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刘备当年借荆州不还,就是不愿意放弃这个地方。现在湖南、江陵四分五裂,发生内乱,朝廷正好乘机收回江陵。朕将发兵湖南,假道江陵,顺手牵羊就可拿下江陵。岂不是一箭双雕?”“假虞伐虢!”赵普脱口而出道,“晋献公所用之策,陛下真是神机妙算,鬼神莫测。”赵匡胤见赵普道出了自己的计谋,哈哈大笑起来。

赵匡胤连续下达命令:命慕容延钊为元帅,李处耘为监军,率兵南下,借道江陵,讨伐张文表。乘借道之机,顺带拿下江陵。慕容延钊、李处耘领旨而去。再发一道圣旨,命荆南高继冲发水军过长江,赶赴潭州讨伐张文表。慕容延钊、李处耘以假虞伐虢之计突袭江陵,将荆南三十六州县的版图收归赵宋。

慕容延钊、李处耘收复荆南以后,率领宋军渡过长江,继续向湖南潭州进发。

湖南这个时候的情况,却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原来周保权的部将杨师璠率军在平津亭与张文表展开激烈战斗,并一举活捉张文表。杨师璠手下将士对张文表恨之入骨,竟将张文表身上的肉一片一片地割下来,用大锅煮熟,做了下酒菜。

周保权请朝廷派兵平定张文表之乱,现张文表之乱已平,按理说,朝廷的兵马应该就没事了。然而,慕容延钊率领的宋军,并没有停止前进的迹象。大军继续前进,直逼潭州。此时的潭州城,已是一座空城,慕容延钊、李处耘率领宋军乘虚长驱直入,不费一兵一卒,占据了潭州。

武平节度使周保权还是个孩子,什么都不懂,军国大事,都是他父亲昔日的部下替他拿主意。张文表起兵造反,周保权自知不敌,才上奏朝廷,请求派兵支援。现在,内乱平定了,请来的救兵却占赖着不走。请神容易,送神难。周保权很是为难,召集手下幕僚、将佐商量如何应对这件事。宋军进攻神速,周保权虽与众人商议,却未能拿出主意,只得在朗州膺城自守。

朗州大将张从富守卫澧江,见宋军势大,命令众将士严密注意江对岸宋军的动静,不料突然从后山杀出一支宋军,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张从富所部被宋军冲得七零八落。澧江对岸的李处耘见偷渡过去的宋军已经得手,连忙指挥众将士乘筏强渡过江,与先过江的宋军会合。

张从富见宋军势大,抵挡不住,败回朗州去了。宋军大获全胜,缴获了大批军械物资和粮草。李处耘在俘虏中挑出几个长得肥壮的,命人杀了,割下他们身上的肉,煮成肉粥,同大家一起分吃。其余的俘虏,早已吓得魂飞魄散,肝胆俱裂,很多人都吓得尿了裤子,当场昏了过去。

吃完了人肉粥,李处耘又选几名健壮俘虏,在他们的脸上刺上字,然后放回朗州。这些兵士逃回朗州城,报告宋军好吃人肉这件事。城中顿时一片恐慌,纷纷逃跑。想那朗州军,此前也曾将张文表的肉割下来吃了,现在轮到别人吃他们的肉,却也害怕起来。一报还一报,岂不是天理报应?

朗州不攻自破,周保权被押解到汴梁,赵匡胤命人替他松绑。周保权还是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见了皇上,吓得腿直打战,连话都说不清楚。赵匡胤见了,顿生怜悯之心。下旨赦免其罪,特授右千牛卫上将军,并赐给一座旧邸院,令他与家人同住。

乾德二年(964),范质、王溥、魏仁浦三人同时罢相。赵普提拔为同平章事。宋朝的官制沿用的是唐朝的制度,同平章事是宰相的代名。赵匡胤还想安排一个副相,不知道用什么名称,因为没有叫副同平章事的,于是,他就询问翰林承旨陶谷该用一个什么名称。

陶谷说,唐朝在唐太宗的时候,皇帝召开会议,研究朝政大事,只有宰相级别的官员才能参加,不够级别不能参加会议。为了使有才能、有能力但不够宰相级别的人能够参加朝廷中枢机构、宰相政事堂会议,李世民异想天开,设立了参知政事这么一个官衔,使不够宰相级别的官员,在本官后面,加一个参知政事的官衔,有了这个官衔,就可以参加皇帝召开的研究国家大事的会议。参知政事,履行宰相职责,相当于副宰相。

赵匡胤觉得这个办法好,便任命枢密直学士薛居正、兵部侍郎吕庆余为参知政事,协助宰相办事,工资待遇为宰相的一半。赵普有能力,但也很独裁,任何事情,除了皇上以外,只能由他说了算。

赵匡胤是个很勤政的皇帝,他很信任赵普,朝廷的大小事情都要和赵普商量,有时一件事情没有决定,常在晚上亲自到赵普的家中商量。所以,赵普退朝回家之后,不敢脱去朝服,以免皇上突然来了,再去换朝服拜见太麻烦。

一个大雪天的夜晚,赵普正在家中读书,忽报有客人来访。赵普觉得十分奇怪,像今天这么冷的天气,一般的百姓也不愿出门,都躲在家里烤火,到底是谁深夜到访呢?皇上贵为天子,不会在这样寒冷的天气出来吧?

赵普于是出门迎接,只见三个人立于风雪中之。为首一人,摘下了头上的斗笠,赫然正是皇帝赵匡胤。赵普看得清楚,顾不得满地积雪,慌忙倒身下拜,赵匡胤连忙将他扶起,并说:“不必多礼,到里边再说。”

赵普赶忙让赵匡胤和其随从进了大厅,坐下又向匡胤朝拜行礼。拜完之后,赵普关切的对赵匡胤说:“天气寒冷,陛下要保重龙体,不要轻易外出的好。”

赵匡胤笑道:“新年了下大雪也无妨,突然来了兴致,想与你叙叙旧,有事与你商议商议,我还约了光义前来,他怎么还没到啊?”话刚说完,赵光义在门人的带领下已经进来了,他见赵匡胤早到了,连忙上前拜奏道:“臣迟到了,请皇兄恕罪!”

大厅广阔风寒,赵普将赵匡胤的两个侍卫安排到了客房,自己则与赵匡胤和赵光义三人来到书房商议事情。

刚在书房落了座,赵匡胤便说:“朕的皇位虽然稳固了,但国内还有几块版图为他人所有,列国环绕,仍对我中原国土虎视眈眈,朕每每想到这些,就食不甘味、寝不得安。”赵匡胤见赵普没有答话,便试探地说:“外敌之中,以北汉最为强悍,朕欲先取太原,然后再去征伐其他割据政权,你认为如何?”

“那可不行。”赵普脱口而出,“太原西北边便是契丹,北汉虽然与我为敌,却是赵宋的屏障,挡住了西、北两面。如果我军攻下太原,国土直接与契丹接壤。契丹比北汉更是强悍,此时他国未平,却要直接面对如此劲敌,实在不是万全之策。”

“你的意见如何?”赵匡胤询问道。“以臣之见,不如先易后难,先南后北,待削平南方诸国之后,再挥得胜之师转攻太原,太原乃弹丸之地,取之易如反掌。请陛下明察。”“真是英雄所见略同。”赵匡胤哈哈大笑道,“朕刚才之言,是想试试你罢了。既然我们君臣想到一块儿去了,朕也就放心了。要削平他国,你认为应先从何处下手?”赵光义插嘴道:“以我之见,不如先取西蜀。”赵匡胤两眼注视着赵普。“臣的想法也是先取西蜀。”赵普分析道,“西蜀乃天府之国,国富民殷,如果攻克了西蜀,天府之国的财富将为我所用。”赵匡胤也同意先伐西蜀。于是,君臣三人,就如何征伐西蜀的问题讨论了两个时辰方休。深夜,赵匡胤兄弟起身告辞,赵普将他们送出门外而别。

赵匡胤与赵普和赵光义的这次谈话,为以后的征战道路做好了展望,解除了后顾之忧。此次之后,赵匡胤更加器重赵普,与他亦师亦友。

同类推荐
  • 从毛头小子到华尔街国王

    从毛头小子到华尔街国王

    《从毛头小子到华尔街国王》讲述了银行家杰米·戴蒙大学毕业进入金融行业到最终带领摩根大通击败自己的老东家花旗银行,凭借自己的充分准备在次贷危机中扩展自己的商业版图,从而一跃成为金融帝国新帝王的传奇励志故事。《从毛头小子到华尔街国王》语言平实凝练,用客观、冷静的视角向读者展示了处于世界金融中心的华尔街精英们的职场经历,对于杰米·戴蒙从业人生的叙述,以财经传记的记叙顺序展示了一个职场人的奋斗史。内容涉及金融行业运作的方方面面,对于企业管理者、职场工作者都有很好的启示作用。想要了解金融巨头们不为人知的私人恩怨以及他们应对市场风云变幻的排兵布阵的金融业从业者更是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 李自成第四卷:李信与红娘子

    李自成第四卷:李信与红娘子

    明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崇祯三年(1630),李自成辍业,于米脂号召饥民起义。后与农民军首领张献忠等合兵,在河南林县(今林州)击败明总兵邓玘,杀其部将杨遇春,随后转战山西、陕西各地。七年,连克陕西澄城、甘肃乾州(今乾县)等地,后于高陵、富平间为明总兵左光先击败。
  • 阿加西自传

    阿加西自传

    他是历史上最受欢迎的运动员之一,也是网球场上最有天分的运动员之一——但是从小时候起,安德烈·阿加西就讨厌网球。还在摇篮里的时候,就被骗着拿起了球拍;还在小学的时候,就被迫每天挥拍数百次。即使他勤学苦练成为了网坛一代天才,心中仍对那源源不断的压力充满了怨愤。他是一个内心充满矛盾的人。现在,在这本自传里,阿加西用优美的、难以忘怀的文字讲述了他充满矛盾、冲突,在自我毁灭和自我完善间摇摆不定的人生。阿加西让我们感觉到了那个拉斯维加斯的七岁小男孩在粗暴的父亲监管下,每天不断练习的痛苦。我们看到了那个十三岁的小男孩被抛弃在像监狱一样的佛罗里达网球训练营时的无助。在孤单和恐惧中,九年级就中途退学的他,像风一样叛逆地活着。正因为这样,他也成为了八零后的偶像。他染发、打耳洞,做朋克摇滚的打扮。在他十六岁成为职业选手之前,他的新形象就预示着在网球中将刮起新的风潮,就像快如闪电的回球一般。
  • 共和国科学拓荒者传记系列:王淦昌传

    共和国科学拓荒者传记系列:王淦昌传

    这是一套记述我国著名科学家的成长以及他们艰辛的科研历程的纪实文学作品。这些大科学家走过了近一个世纪的人生历程。他们生在战乱年代,山河破碎、民生凋敝,骨肉同胞饱受欺凌;他们忍辱负重、负笈海外、卧薪尝胆、发奋自强;他们学业有成、毅然归国、隐姓埋名、白手起家、自力更生、科学拓荒,为国家造“争气弹”。以“两弹一星”为标志,他们在国防和高科技领域中取得了重大突破,打破大国封锁与孤立,使新生的共和国政权站稳了脚跟。世纪人生,百年追梦,爱国奉献,砥砺创新,科技强国,这是大科学家们一生的真实写照。这些共和国的功臣,他们都是顶天立地的中国人,是值得历史记住的科学英模。
  • 刘湘家族:民国四川第一家

    刘湘家族:民国四川第一家

    本书揭示了刘氏家族从受人排挤的外来户,到川中第一家族的全过程,内容包括:天府豪门、军阀登场、叔侄争霸、畸形怪胎、妻妾成群、一世枭雄、经营西康、恩怨情仇、世家寂寥等。
热门推荐
  • 南山咖啡

    南山咖啡

    在一个躁动不安的时代,隐藏着一些躁动不安的人群和平静地观察这些人群的人们
  • 君负吾

    君负吾

    她本是个与世无争的小地仙,意外闯入魔君之子南澈的世界,危机四起,暗流涌动......神经兮兮三殿下&腹黑毒舌阎王爷。背上所有人对她的辜负,待她浴火回来,皆为臣
  • 拼图世界

    拼图世界

    这是一副拼图,它拼下了所有的世界,没有人知道如何从这个世界到达哪个世界,只有灵魂才知道,而我就是一个灵魂。
  • 彼岸花开二十一

    彼岸花开二十一

    颜妍:“冥界的彼岸花是什么颜色的?”摆渡人:“红色的。”颜妍:“可,为什么我看到是红白相见的。”摆渡人:“终有一天,你们会再次相见”颜妍:“什么?”摆渡人:“该上路了。”。。。一次相遇,无数次的轮回,颜妍与白罗一世又一世的爱恨情仇,也渐渐地拉开了世界不为人知的一幕。白罗:“无论你在哪里,我都会找到你,守护你。”
  • 碧落皇瑜(下)我是皇后我怕谁

    碧落皇瑜(下)我是皇后我怕谁

    [花雨授权]那时的她,从没想到会爱上这个男人,这会儿却后悔没有早点爱上他而浪费了诸多光阴。不过是从夏天走到秋天,从秋天又走到冬天,一个寒暑而已,她已从懵懂天真的稚子成长为愿为爱付出一切的女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暗影天域

    暗影天域

    一个是心思莫测、冷酷至极的夜帝夜千铭,一个是不谙世事的女子。机缘巧合之下,她救了失忆且变为孩童模样的她……泽若:阿夜,谢谢你。承卿一诺。夜千铭:阿若,承蒙时光不弃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肮脏:血之意志

    肮脏:血之意志

    决定……决定将她依附在身上的肉瘤铲除。可这能改变她身为“亚人”的命运?……
  • 救赎

    救赎

    小城永平的两个年轻人在中学相遇成为师生。叶平为人单纯善良、温暖平和,而叶永在幼年经历了家庭的破碎,使得他过早品尝了人情冷暖,养成了敏感脆弱、不信任他人、孤傲实则自卑的性格。在叶平的爱和关怀中,叶永逐渐敞开心扉,使他慢慢成长为一个坚强、勇敢、聪明的人。然而命运无情的转动,再次改变了师生二人的各自命运……作者将师生情怀淋漓尽致表现出来,经得起细细的琢磨,细细的回味,能养心,能让干涸的情感慢慢湿润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