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961800000019

第19章 家法的幽灵——宋太祖遗嘱(3)

无论从哪一方面来看,赵光义都背叛了赵匡胤,就是他后来讨伐辽国没有成功表面上来看是辜负了赵匡胤,但其实也是一种背叛。在当时的情况下,无论是从政治目的出发,还是从军事需要着眼,更或是赵匡胤的理想,赵光义在雍熙三年发动旨在夺取幽云地区的对辽战争,都有其必要性和必然性。雍熙北伐的重大意义也正在于此。此番北伐,是北宋历史上对辽朝发动的规模最大、准备最充分、影响最深远的一次进攻战。其失败,原因固然很多,但赵光义在战略意图与部署上的失误,才是关键性的原因。而雍熙北伐失败造成的影响是极其重大的,它不仅使北宋长期无法在军事上恢复进攻能力,北宋一朝臣民更因此而丧失了“收复”幽云的决心和信心,从此转攻为守,在此后百余年中始终处于消极防御、被动埃打的战略地位。它对北宋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消极影响,一直到北宋末年,在辽国叛将的鼓吹下,宋徽宗才敢于联合金国北伐,但一遇辽军就溃败。

有些影响是一千年也消弭不了的,赵光义的雍熙北伐失败所造成的影响就是这样。

赵匡胤在生命的最后时间里,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但又不得不做。因为实在无人可以担当大宋所面临的重任;因为他也抱着希望,希望弟弟能统一全国,希望弟弟能善待自己曾经善待过的一切。

6、质疑

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疑案,有两个发生在赵匡胤与赵光义的身上。一个是斧声烛影,另一个是金匮之盟。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假设金匮之盟是假的,那么,也不能证明斧声烛影是真的。事实上,赵匡胤之死早已有定论,是酒喝得他多而导致了心脏病发。也就是说,斧声烛影完全是子虚乌有,但金匮之盟却是真的。

后人说,赵光义登基五年后才拿出了这么一个盒子,就是因为当时有人不服他,又加上赵德昭事件,才让他为自己再次正名,于是,他选了这么一个俗套。

我们先把这个问题放下,把目光回溯到开宝六年十月二十日的早晨,这一天,赵光义登基称帝。据正史记载,他没有任何凭证,只是凭了先入宫见了宋皇后,就当上了皇帝。

我们假设,如果他没有宋太祖的遗诏,单枪匹马进宫见宋皇后,索要皇位,宋皇后又不是吃素的,况且,“母以子贵”,赵德芳登基称帝给她的好处自然不必说。正是因此,她难道就不反抗吗?她完全可以先把赵光义拿下,然后再随便扣他个罪名杀掉,让儿子来当这个皇帝。

所以,赵光义是有宋太祖遗诏的,并且,这位深明大义、对丈夫的心思很了解的皇后欣然承认了赵光义。

有人会说,赵光义当初没有任何凭证,是因为篡位太匆忙。那么,他白痴一样地匆忙了五年才拿出了那个金匮?如果他真是篡位,稍有点头脑的人就该明白,应该在最短的时间内为自己正名,而不是等五年后才拿出那个金匮。

而他五年后拿出那个金匮,的确是因为朝中有人对他皇帝的来路表示质疑,又发生了军中士兵想要拥立赵德昭一事,所以,他想再次为自己正名。他是要告诉天下,他的皇位是名正言顺得来的。至于他以后的所为是另外一回事,不可与此同日而语。

但是,问题就出来了。阅遍宋史都没有发现那道宋太祖的遗诏,而却在《宋会要辑稿》中找到了它。而且,宋史中只字未提赵光义曾把这道遗诏公布于众。赵光义之所以这样做,大概有两个可能。第一,遗诏中还有其他不可见人的内容;第二,他并不需要这道遗诏,因为当时他的职位就已经决定了他是储君。他又何必拿出来画蛇添足呢。

这就是历史,如果你仔细去追究,很多事都靠不住。但这不是我们要做的,我们要知道的是,赵匡胤选择的这个接班人并没有让北宋统一全国,并且还让北宋王朝落下了个“恐辽”的毛病。

但话可婉转一点说,按北宋当时的实力,换作是谁,面对辽朝这样一个大难题,都很难解决。北宋的命运恐怕在赵匡胤刚建国时就已经注定了。

7、赵宋家法

大宋的命运完全是由赵匡胤一手创造完成的,赵匡胤本是后周的一名将军,他在没有登基时的经历就决定了宋朝后来的历史。在他建国初期,他就对五代乱世的原因做出过深刻的思考,最终,他得出结论,那段历史之所以糟糕透顶,完全是因为军人掌握着足以让皇帝下台的军队。于是,他用几杯酒让禁军和藩镇将领卸掉了手中的兵权。他试图从唐朝那里取得一点经验,但唐朝的历史兴盛是由于军队,衰落直到败亡也是因为军队。最终,他经过对历史的借鉴与对现存状况的深思熟虑而对初创的大宋的政治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并且立下家法,以此来监督后继者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巩固赵宋王朝。由于这些作为,他在整个宋代史上留下了他对惯例的解释、他对事物的一整套看法和他的行政作风。

他所留下的一切就是历史上着名的赵宋家法。

在当皇帝的第三年,赵匡胤就传下秘密“誓碑”,规定“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子孙有违此誓者,天必谴之”。并且慎重规定:新天子接位,参拜太庙之后,都要来恭读碑文。

这可以称作是赵家的“家训”,在他之后的所有皇帝都严格遵守这一家训,而这一家训的产生,也是赵匡胤从历史中总结出来的教训。在封建时代,谁要在皇帝前提意见,就好比是逆龙鳞,危险万分,而能不惜身家性命带着棺材在皇帝面前“死谏”的勇士,毕竟是少数。如果能使大臣秉忠直言,无杀头之忧,这就解脱了束缚言论的最大绳索,形成一种轻松舒展的政治环境和民主氛围。

这种政治环境和民主氛围直接导致了百官之首宰相和皇帝之间的“矛盾”。宋哲宗时,宣仁太后垂帘听政,要追究谏官贾易的责任,宰相吕公着反对。太后态度强硬,吕宰相也不服软,并叫嚣:“不先赶我下台,对贾易的处理也行不了。”最后太后也只得妥协。南宋时,光宗皇帝要重用一个人,宰相留正反对,光宗非要重要,留正居然罢工五个月,最后,光宗只好让步。

在后来的大宋历史上,不仅宰相敢于和皇帝对着干,而且谏议之风如火如荼,并逐渐完成了监察与谏议制度。最有名的事件当属包拯抵制宋仁宗对老婆的叔叔张尧佐的任命了。当时,仁宗想任命张为宣徽使,廷论反对,暂时搁置下来。过了一阵,仁宗皇帝架不住自己老婆的软磨硬泡,便想重申前命。一天,仁宗上朝,他老婆送他到殿门口,抚着他的背叮嘱道:“不要忘了宣徽使一事。”

仁宗点头。上朝以后,便再次降旨,要任命张尧佐为宣徽使。包拯立即出列,在离仁宗皇帝很近的地方慷慨陈辞,情绪激动,唾沫横飞到仁宗的脸上。仁宗只得作罢。回到后宫,仁宗皇帝举袖拭面,对老婆说:“刚才殿丞向前说话,唾沫直飞到我的脸上。你只管要宣徽使,宣徽使,难道不知道是包拯当御使吗?”

这些人之所以敢做出这种“大逆不道”的行径来,就是因为赵匡胤的家训。赵宋王朝对士大夫的“忍让”几乎达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宋太宗时,兵部尚书卢多逊想要谋反,事情泄露后,只是流配崖州。宋仁宗时,司徒丁谓因涉擅议政事也只是被贬为崖州司户参军。

赵匡胤所立的家法仿佛成了读书人的护身符,更让读书人们感到欣喜的是,整个大宋王朝的一切都是他们在主持,包括军队。赵匡胤对武将的“怀疑”与“轻视”最终导致了赵宋王朝的“软弱无力”,但也正是这种“重文轻武”的思想才让赵宋王朝享国三百二十年,在中国帝制史上,它仅少于汉朝五十年。

我们在这里就非常奇怪,赵宋王朝的皇帝们资质都很平平,并且,赵宋王朝的内外部环境都很差,在内部,农民起义接连不断,先后发生400余此,使宋朝始终如坐针毡;外部的西夏、辽、金都是游牧民族,长于弓马,富于侵掠,使宋朝深受其害。在金灭北宋后,南宋治国者无方,内外交困,可金直到灭亡也没能灭掉南宋,那么,赵家靠着什么而支撑着这样一个王朝的呢?

归根结底,还是赵宋家法。不杀士大夫,就意味着要重视士大夫,中国的知识分子历来都以被重视为荣,一旦统治者对他们重视,他们会把心掏出来为统治者服务。重视知识分子,首先就是要培养他们,给他们以上升的梯子,也就是说,要有一个非常完善的文化建设。赵匡胤对五代有这样一种反思:五代之所以混乱不堪,关键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忠义气节、伦理纲常丧失殆尽,使“臣不臣、君不君”。要结束这一历史局面,除在政治上采取“重文轻武”的基本国策外,在思想领域里要重新确立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把儒家标举的忠义、名节、孝道、人伦看作是“教化之本”。赵匡胤在教化上就做得非常好。他创办学校,并且在各地还鼓励兴办书院。

所有这一切文化建设,创造出了宋朝的文臣武将、平民百姓和青年学生都有忠君爱国思想,他们在国家存亡的关键时刻,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为了国家,他们誓死抵抗侵略者,西夏、辽与金国的每一次进攻大宋,都是被大宋全体人民的这种忠君爱国思想阻挡在门外。

当然,这一切还有赵匡胤以及继承者的功劳,大宋的每一位皇帝都爱好读书,把儒家知识当作是治国的不二法门。因为自己喜欢,所以,他们秉承着家法,积极鼓励天下百姓学习忠君爱国。

终宋一朝,没有任何一位皇帝敢打破这种家法,他们自己就是文人,围绕在他们周围的也都是文人,宋朝的国运也正是因为这些文人和他们所受到的爱国思想而绵延不已。

赵匡胤无疑是最优秀的帝王,他把自己的影子永远的留在了大宋的历史上。他兵不血刃地建立了一个王朝,他让知识分子身处天堂,他更是通过一种文化建设而缔造了中国帝制史上爱国者最多的王朝,而正是这种无形的铜墙铁壁,才挡住了想要灭掉大宋的任何一股势力的脚步。

等于说,赵匡胤留下的接班人任命的遗嘱已经非常不重要,最重要的就是赵宋家法,它虽然不能让大宋统一天下,但却能让大宋王朝和王朝的精神绵延不绝。

同类推荐
  • 明朝暴族

    明朝暴族

    明朝末年,国祚衰落,朝廷腐败。社会动荡,民不聊生。虽有律法,可是律法只保障权贵。平民百姓饱受欺压,民怨沸腾。於是民间渐渐以暴力去制裁不公不义之事。明朝暴族逐渐取代官差,为百姓去执行他们心中的公义。
  • 宋朝水果商

    宋朝水果商

    从事果业的陈晓宇只身来到宋朝,面对谋生压力,他只能在‘新’时代重拾自己的旧业。*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文化昌盛,自由繁荣;这又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刻薄之法,本朝皆备’。在这样的时代生存,他只能路漫漫其修远,上下而求索。
  • 楚汉之西楚霸王

    楚汉之西楚霸王

    四面楚歌?不,我要打破这僵局!贱妾何聊生?不,我要救我心爱的女人!时不利兮!不,我要冲出这千军万马!看主角附身西楚霸王是如何争霸天下!
  • 晚明风雨

    晚明风雨

    明朝末年,当中华民族遭遇甲申之耻的时候,,而远隔万里的英国,伟大的政治家克伦威尔正领导一场资产阶级革命,世界历史进入了一个新时代,东西方的差距也由此拉开。现代青年周泽普来到明末,为了不让中华民族的屈辱历史重演。决定要做中华民族的克伦威尔,,建立一个全新的帝国,中华日不落帝国。
  • 权谋论之夺嫡

    权谋论之夺嫡

    以权谋为皮,现实为骨,君臣之间的风云际会为血肉,朝堂与江湖的爱恨情仇为锋芒,展现皇权之下的众生相。权谋术从来不是故事,是人性的挣扎和舍取,隐忍与坚守,苦难和闪光。权谋论。管中窥豹。一窥权谋的真相。世界的真相。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热门推荐
  • 诸魔海棠

    诸魔海棠

    虽然为魔,但他们兄妹心中却有一块为对方留下的光明。
  • 水浒伴侣

    水浒伴侣

    读经典;读懂经典;水浒伴侣,让您重新认识水浒这部经典;水浒有其独特的魅力,其魅力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文学是兼有红楼的文字和三国的故事性,人物故事刻画水平非常高,且不说书中主要人物,就连林冲的丈人张教头、鲁智深的恩人赵员外、杨雄的老婆潘巧运这些小人物都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二是水浒的人物描写符合大众心里,通过对人物性格以及人生结果的分析,也能折射出大众的价值取向。本文仅代表个人的、不成熟观点,仅供参考;但大家的鼓励,是我们继续创作的动力。
  • 人世疾苦

    人世疾苦

    来尘世本身就是不由自主的过程,如果你有机会提前了解到人生疾苦,你还愿意来这一遭吗?暴食症、躁郁症、睡病患者、鱼鳞公主、爱丽丝梦游症等等书中每一个故事的主人公,都鲜活的存在着,她可能是亲人朋友恋人,甚至她就是你。你愿意来了解世间疾苦吗?
  • 特工狂妃:邪王的种田王妃

    特工狂妃:邪王的种田王妃

    她,Z国王牌特工,性格张扬,手中锁链名扬天下,一手银针活死人肉白骨。一朝穿越,当她变成乡村小农妇,面对贫困潦倒的家与眼前这只小包子,她经商种田,一路发家致富。但谁能告诉她这个战王是怎么回事?墨言兮:“抱歉,战王殿下,小女子与你素不相识,毫无关系。”战王:“你说没关系就没关系?你注定是本王的!”某小包子怒:“泥奏凯,这女人是我的,不许欺负她!”看着眼前与他七分相似的小包子,南宫殇挑眉:“这就是你说的没关系?”
  • 精灵之战神

    精灵之战神

    一个风靡中国的动画,一个超喜欢这动漫的高中生,一直想到神奇宝贝的世界的他,竟然在一个雷雨天中穿越到神奇宝贝的世界,看他凭借着看动漫、玩游戏时积累的神奇宝贝的知识,一步一步的走上神奇宝贝训练家的巅峰。成就神奇宝贝训练家中的战神!
  • 再回孤岛

    再回孤岛

    孤岛不是桃花源却依然将梦牵,孤岛是一个世界,一个梦想。
  • 巡行

    巡行

    那红衣服的小鬼是谁?什么,圣诞老人!那边叼着烟斗的猴子呢?孙悟空...他们不是神话故事和传说中的人物么?不,他们是英雄,他们守护着世界...这个世界被英雄守护着,那么英雄又该被谁所守护呢?就让我来做那个守护英雄的人吧———欧拉
  • 圣海学院

    圣海学院

    这个世界到处充满着魔法,但未知的东西依旧很多,而圣海学院的学生,就是为了研究魔法而存在的!
  • 废材:逆天五小姐

    废材:逆天五小姐

    她21世纪的第一杀手冷月。却不想应为朋友送的一件礼物。竟然她穿越了。当冷月睁开眼时,她成了玄灵大陆的废材五小姐——幕雪琪!!听说废材五小姐,父亲不疼,母亲不爱,还被自己家的人欺负。穿越前,二姐强抢她的未婚夫,忍!被家族驱逐,忍!被人欺负,忍!就因为她是什么都不会的废材五小姐!现在,冷月冷笑,若姐现在还是废物,那世界上就没有天才了!父亲不疼?母亲不爱?没事,他们不配做父母!抢未婚夫?没事,渣男一个,姐不要,姐让渣男变太监!家族驱逐?没事,姐还不稀罕!被人欺负?没事,姐分分钟让姐的神兽大军压死你!神级丹药?姐当糖豆吃。神级武器?姐一天换一件。姐的后宫?美男众多,天才众多。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